小儿常流涎别害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医林采英》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938
颗粒名称: 小儿常流涎别害怕
分类号: R249.76
页数: 1
页码: 162
摘要: 涎,口水,唾液,是下颌下腺、舌下腺及腮腺等唾液腺正常分泌的一种消化液。本节介绍了小儿常流涎的原因及治疗。
关键词: 医论 莆田 流涎

内容

涎,口水,唾液,是下颌下腺、舌下腺及腮腺等唾液腺正常分泌的一种消化液。孩子出生初期,腺体还不够完善,唾液分泌少,每天总量不过50~80毫升。随着年龄增长,到6个月左右,腺体已逐渐成熟,分泌量增加。同时,由于不断添加辅食,孩子进食的方法也由单一哺乳的吸吮动作,逐步增加了咀嚼动作。在这一阶段孩子开始出牙,不断激发局部的末梢三叉神经等。总之,这些因素均有利于促进唾液的分泌,使孩子的唾液大量增多。再因婴儿期口腔容积浅小,调节吞咽活动的能力一般较差,不善于随时把多余的唾液吞咽下去,于是唾液从口角往外淌,出现流涎情况。这是种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需任何治疗。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口腔的深度及容积相应扩大,孩子也逐渐学会运用吞咽动作来调节过多的唾液,流涎的现象就自然消失了。
  患口腔炎的孩子,也会引起流涎,应对处理时,除因面神经麻痹或先天遗传及代谢性疾病所致的流涎外,亦可用中药茯苓和智益仁研末,加入糊内蒸服。

知识出处

医林采英

《医林采英》

出版者: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内容主要有医论荟萃、医案选辑、医话精选等,包括:生大黄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黄连菖蒲汤治疗口腔溃疡、荆防汤治疗外感风寒、鼻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按摩疗法治疗面瘫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