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与恐癌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医林采英》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923
颗粒名称: 癌与恐癌症
分类号: R249.76
页数: 2
页码: 143-144
摘要: 本节介绍了过去曾有“谈虎色变”之言,而现在却有“谈癌色变”之说。癌症确实是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据报道全世界各种癌症的病人高达两千余万,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癌症。
关键词: 医论 莆田 癌症

内容

过去曾有“谈虎色变”之言,而现在却有“谈癌色变”之说。癌症确实是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的疾病之一,据报道全世界各种癌症的病人高达两千余万,每年有数百万人死于癌症。引起癌症的原因很多,近年大量科学实验证实,不良的心理,社会刺激因素也是一种强烈的“促癌剂”。上海第二医院1982年曾调查200例胃癌病人,证实共同的发病原因是存在长期情绪压抑和家庭不和睦。美国对250例各种癌症患者的生活史进行调查,发现其中156例患者在发病前曾受到强烈的精神刺激。1983年全国医学心理学年会报道12例肝癌患者的性格特点,证实内向型人格占绝大多数,其特征是习惯于自我克制,情绪压抑,多思善虑。两千多年前的《内经》中早有“忧、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的说法。
  不良的心理刺激和负面情绪会破坏人的心理平衡和防卫机制,这样就为癌症大开方便之门。现代医学实验证实,不良心理因素,过度紧张刺激,忧郁悲伤可以通过类固醇作用,使胸腺退化,免疫T细胞成熟障碍,抑制免疫功能,从而诱发癌症。
  而良好的心理状况和情绪,可以提高癌症的治疗效果和明显改善疾病预后。如肺癌患者,经心理治疗,配合练气功,病情可以明显好转,癌症病灶显著缩小。临床上经常也可以看到其他癌症患者,凡精神乐观,积极配合治疗的病人用药效果好,病情容易控制;反之则病情恶化加快。

知识出处

医林采英

《医林采英》

出版者: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内容主要有医论荟萃、医案选辑、医话精选等,包括:生大黄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黄连菖蒲汤治疗口腔溃疡、荆防汤治疗外感风寒、鼻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按摩疗法治疗面瘫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