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血虚与贫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医林采英》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913
颗粒名称:
血虚与贫血
分类号:
R249.76
页数:
2
页码:
128-129
摘要:
本节介绍了血虚与贫血两种症状的不同及引起的原因。
关键词:
医论
血虚
贫血
内容
在临床上,经常碰到被中医诊断为血虚的患者认为自己患有贫血,血虚与贫血一样吗?血虚是中医学的概念,它是指由于血液亏虚,血不濡养脏腑、经络而表现出来的一系列症状,包括面色萎黄或淡白无华,唇舌指甲色淡,头晕目花,肌肤枯糙,舌黄淡红,脉细。心血虚者,心悸怔忡、健忘、失眠、多梦。肝血虚者,头昏目眩,肢体麻木,筋脉挛急,妇女月经不调、量少、色淡。
中医认为引起血虚的原因大致有五个方面,一是失血过多;二是血液生化不足,如脾胃运化功能减弱,饮食减少,以致生血不足;三是劳神思虑过度,使阴血暗耗;四是瘀血阻滞于经络、脏腑致使新血生化障碍;五是大病、久病之后耗伤精血、血液生化之源枯竭。
贫血是西医学的概念,是指循环血液中单位容积内的红细胞值、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球比积低于正常值的一种病理状态。根据其原因可分为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等。也可见于其他疾病,如慢性肾炎、肝硬化、肝癌、结缔组织疾病、血液病和感染等引起的贫血。临床表现为皮肤黏膜苍白、心动过速、头晕,女性患者可见月经量少、不孕甚至闭经等。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出,中医的血虚与西医的贫血在临床症状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二者看似相像,但实际上又有区别。西医只需根据红细胞值、血红蛋白含量和血球比积的异常来判断贫血与否。而中医则认为,不论患者患何种病,只要出现血虚的一系列症状,就可以诊断为血虚。有的血虚患者经西医化验检查后各项指标均正常,并不贫血,但仍具有中医所说的血虚证,中医仍按血虚论治。从中可以看出,中医血虚所含的内容比西医贫血内容更广泛。
知识出处
《医林采英》
出版者: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内容主要有医论荟萃、医案选辑、医话精选等,包括:生大黄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黄连菖蒲汤治疗口腔溃疡、荆防汤治疗外感风寒、鼻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按摩疗法治疗面瘫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