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脏病者为何慎食高蛋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医林采英》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908
颗粒名称: 慢性肾脏病者为何慎食高蛋白
分类号: R249.76
页数: 2
页码: 121-122
摘要: 本节记录了慢性肾脏病者为何慎食高蛋白的介绍。
关键词: 医论 肾脏 高蛋白

内容

慢性肾脏病的临床特征之一是尿蛋白持续阳性,尤其是肾病综合征患者,大量蛋白从尿中丢失,导致低蛋白血症,从而引起高度水肿。现代医学对本病的基本对策是鼓励患者多进食高蛋白食物,希望借此以弥补蛋白的丢失。
  这种重蛋白补蛋白的原则历来被视为治疗慢性肾脏病重度蛋白尿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措施,无论西医还是中医对此都笃信不疑,患者更是奉之为救命法宝。殊不知高蛋白吃得越多,失的也就越多,并因此而形成了恶性循环。患者进食高蛋白食物越多,其蛋白尿就越重。
  实践证明,从饮食中补充蛋白的方法是完全失败的。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赵绍琴就在临床中发现,那些进食高蛋白食物的慢性肾炎患者大多长期不愈,甚至不免一死。而那些进食低蛋白饮食的患者却往往能出人意料地好转。由此而悟出传统的重蛋白补蛋白的饮食方法对于慢性肾脏病的治疗有害无益,应当反其道而行之。
  自此之后,赵教授在临床中不断探索,总结出以低蛋白饮食配合内服中药汤剂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新方法。临床证明,限制高蛋白摄入的饮食方法配合中医药办法施治,能使慢性肾脏病患者的尿蛋白在短期内得到有效的控制,并逐渐恢复正常,治疗效果显著提高。
  低蛋白饮食的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减轻肾脏负担,为发挥中药的治疗作用创造条件。赵教授提出的慢性肾脏病应慎食高蛋白食物的观点不仅是对传统观点的突破,而且对于临床治疗慢性肾脏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知识出处

医林采英

《医林采英》

出版者: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内容主要有医论荟萃、医案选辑、医话精选等,包括:生大黄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黄连菖蒲汤治疗口腔溃疡、荆防汤治疗外感风寒、鼻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按摩疗法治疗面瘫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