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血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举隅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医林采英》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880
颗粒名称: 放血疗法在临床上的应用举隅
分类号: R249.76
页数: 4
页码: 65-68
摘要: 本节记录了放血疗法在急性结膜炎、急性扁桃腺炎、高热、急性淋巴管炎等临床上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 医论 应用 放血疗法

内容

放血疗法,是用三棱针或注射用的针头,在病人身上某一浅表络脉或选定的穴位上给以针刺,放出适量的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现举隅于下。
  一、急性结膜炎
  林某某,女,14岁,1985年5月21日初诊。其母代诉,5天前患者两眼红肿,即在当地医疗所就诊,每天注射庆大霉素8万u,氯霉素眼药水滴眼。4天后两眼疼痛加甚,难以睁开,视物模糊,并不断地从双侧内眦流出血性脓液,故急来求诊。检查时可见患者体温39℃,两眼结膜充血,诊断为急性结膜炎。逐给予双侧耳尖及耳轮1、3、5四处,用75%乙醇溶液消毒后,分别用三棱针速刺一下,再用示指和拇指揉按至出血(约1滴)。2天后,其母来诉当晚烧退,两眼流脓血止,能睁开眼睛。第二天晨灼痛消失,视物清楚。
  二、急性扁桃腺炎
  杨某某,女,48岁,1988年9月28日初诊。患者4天前因恶寒发热,咽喉疼痛,吞咽困难,曾服六神丸、红霉素和咽炎合剂,未能取效。余诊时,体温39.5℃,咽喉部红肿,扁桃体Ⅲ度肿大。经用三棱针点刺双侧少商、曲泽穴微出血和刺金津,玉液穴放血。
  针后患者即感喉部疼痛减轻,次日热退,咽喉疼痛大减,扁桃体红肿已消大半,再取少商、玉液、金津穴刺之放血而愈。
  三、高热
  林某某,女,10岁,1966年7月15日初诊。其父代诉,患孩昨天午睡起床后下河洗澡。当夜即发热40.5℃,经口服复方阿司匹林,仍高热不退。第二天晨邀余诊治,望唇红,气急,无汗。检查时见四肢冰冷,头部和躯干灼手,体温41℃。急以三棱针速刺十宣穴,并使其出血,刺后患孩全身汗出,半天后热退,翌如常人。
  四、急性淋巴管炎
  吴某某,男,32岁,1971年8月21日初诊。患者于1星期前在劳动时,左手中指皮肤不慎损伤后感染,8天前发现一条红线从病灶开始沿前臂桡侧向肘部蔓延,局部疼痛难忍。当时诊断为急性淋巴管炎,经用抗生素等治疗,未见好转,遂来诊治。余检查时见左手中指红肿感染,从左腕桡侧至肘窝可见一条约0.2厘米宽的红线,左肘部和腋窝可触及如蚕豆大的淋巴结。予用三棱针在红线上每隔1寸速挑出血一处后,患者自觉症状明显减轻,半天后红线消失。再用青霉素80万u每天1次肌内注射,并清理和包扎伤口,5天后痊愈。
  五、急性腰扭伤陈某,男,28岁,1983年11月5日初诊。患者用斧头砍木时,因站立姿势不正,突然腰部闪挫,随即腰痛如刺,不能俯仰,呼吸咳嗽亦觉疼痛,经三棱针在龈交穴刺破放血和在委中穴用75%乙醇溶液消毒后,于其裸露的静脉上点刺几下,挤出几滴血后,当即能翻身转侧,若无所苦,次日照常工作。
  六、痹痛
  彭某某,女,45岁,1966年6月12日初诊。15年前的夏天患者在医院分娩第二胎时,由于天气炎热,因贪凉把左脚绝骨穴处放在铁床架上,时感舒服,出院后至今整年此处疼痛(约5厘米×6厘米),气候变化时更甚,曾服药和外敷皆无效。经用三棱针在患处多点散刺,再拔火罐,约拔出5毫升的瘀血后,即感痹痛减轻一半,3天后再施行一次,至今未有麻痛感。
  [按]放血疗法在祖国医学上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黄帝内经》中就有20多篇专门的论述。此法具有简便易行,能迅速解除病痛的特点。金代张子和曾说:“大抵喉痹,用针出血,最为上策。”除上述举例的六种病症外,凡急性病之属实证者,皆为适用。
  《灵枢·九针十二原》中提到的“凡用针者,虚则实之,满则泄之,菀陈则除之”就是指放血疗法的原则。络脉中有瘀血阻滞而引起的病变,就应该泄去瘀血,以达到活血祛瘀、疏通气血的作用。
  刺络放血临床上多用来泻火退热、解毒消肿、镇吐止泻、止痒止痛和急救等。
  具体操作方法为如在四肢上放血,应在所取部位上先用手从上往下推压几次,待所取的静脉瘀血明显时再消毒,以左手固定穴位,右手持针迅速顺静脉倾斜刺入,速拔其针血即流出。刺金津、玉液穴时可用消毒纱布垫在手上,将舌头拉出卷上即可刺之。
  针刺手法为可采用迅速点刺,如刺委中、十宣、少商穴等让其出血,血尽而止。若不出血,可在放血处上下挤压数次,血即流出。迅速散刺,如痹症,即在局部进行分点的散刺,出血不多,可配合拔火罐,促使瘀血排出。迅速挑刺,如急性淋巴管炎等,用三棱针挑破浅层皮肤,继而再向深层挑断组织纤维,使其出血。
  针刺时以针尖不透脉管底为宜。放血量,在耳部、金津、玉液、龈交等穴只要1~2滴即可,其他部位最多不超1~2毫升为宜。如流血不止,可用消毒棉球按压数分钟血即可止。

知识出处

医林采英

《医林采英》

出版者: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本书内容主要有医论荟萃、医案选辑、医话精选等,包括:生大黄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黄连菖蒲汤治疗口腔溃疡、荆防汤治疗外感风寒、鼻针疗法及其临床应用、按摩疗法治疗面瘫等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