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诗文在莆田研学旅行中的育人价值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刘克庄文化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817
颗粒名称: 刘克庄诗文在莆田研学旅行中的育人价值
分类号: K825.6
页数: 8
页码: 273-280
摘要: 描述了刘克庄反映了当时莆田的民间士人风骨、风俗文化和生活现状。其诗文是莆田研学旅行中了解本地历史文化、风土民情的重要窗口,具备很高的育人价值。本文从刘克庄的爱国爱民思想、民俗文化传播、地域印记等角度,简要描述相关代表性的诗词作品,以证明其在莆田研学旅行中所能发挥的重要育人作用。
关键词: 福建 莆田 人物研究

内容

刘克庄为南宋时期辛派词人中成就最高的一位,他的文学水平诗文充满爱国热情,诗作丰富,体裁广泛,充分展现了他的爱国爱民思想,并反映了当时莆田的民间士人风骨、风俗文化和生活现状。其诗文是莆田研学旅行中了解本地历史文化、风土民情的重要窗口,具备很高的育人价值。本文从刘克庄的爱国爱民思想、民俗文化传播、地域印记等角度,简要描述相关代表性的诗词作品,以证明其在莆田研学旅行中所能发挥的重要育人作用。
  古代名家诗文作为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给养,会让生长在这个地域上的人产生巨大的向心力、认同感和自豪感。①而刘克庄的诗文,被莆田这一地域所涵养潜润,饱含他的爱国思想、为人风骨和突出的文学成就,是现代育人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为青少年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作用和影响力,可在莆田研学旅行中发挥重大教育作用。
  刘克庄被誉为南宋文坛领袖、成就最高的辛派著名爱国诗人,有诗作5000多首,诗作数仅次于陆游,居中国历史文人的第二位,其作品收入《四库全书》。②他一生历经五朝,仕途坎坷,敢于直言相谏,是南宋有名的爱国主义者。莆田绶溪公园拥有诸多历史民俗文化资源,是莆田研学旅行、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的重要目的地。其中,“刘克庄纪念馆”于2017年开始设计施工,它属于莆田绶溪公园二期700亩启动区项目“民俗文化区”中的重要①蒋信伟:《如何发挥地方古诗文育人价值》,《人民教育》2017年第7期。
  ②王述尧:《刘克庄研究综述》,《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7期。
  内容,①而在公园其他一线景观中的市博物馆、延寿村也保存着刘克庄的故居、墓地和诸多故事。
  一、刘克庄诗文的教育价值(一)刘克庄诗文中的爱国思想教育刘克庄一直主张抵抗外族入侵,渴望祖国统一,但仕途不顺,屡遭罢黜,未能实现爱国雄图,抑郁终生。刘克庄的爱国诗词,情感浓烈,能令人有强烈的共鸣,感受到他强烈的爱国激情,从而深受教育。他的词继承了辛派词人的爱国传统,充满爱国激情。
  刘克庄在《沁园春·梦孚若》中写道:“何处相逢,登宝钗楼,访铜雀台。
  唤厨人斫就,东溟鲸脍,圉人呈罢,西极龙媒。天下英雄,使君与操,余子谁堪共酒杯。车千两,载燕南赵北,剑客奇才。饮酣画鼓如雷。谁信被晨鸡轻唤回。叹年光过尽,功名未立,书生老去,机会方来。使李将军,遇高皇帝,万户侯何足道哉。披衣起,但凄凉感旧,慷慨生哀。”此词以梦托志,上半部分表达了抗敌驱虏的慷慨激昂,下半部分表达了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凄凉,悲壮交集。豪情万丈,慷慨激烈,表现了刘克庄收复中原失地的壮怀与斗志。②嘉定元年(1208年),南宋王朝与金朝签订了屈辱的《嘉定和议》,和议条款为:“两国境界仍如前;嗣后宋以侄事伯父礼事金;增岁币为银帛各三十万;宋纳犒师银三百万两与金。”纳绢从二十万匹增加到三十万匹,宋朝皇帝与金朝皇帝的称谓由以前的侄叔改变为侄伯,比《隆兴和议》更为屈辱。刘克庄愤作七言绝句《戎辰即事》讽刺道:“诗人安得有青衫?今岁和戎百万缣。从此西湖休插柳,剩载桑树养吴蚕!”借诗句发出强烈的感叹,为劳动人①莆田市住建局:绶溪公园约700亩启动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http://www.putian.gov.cn/zwgk/ptdt/bmdt/201710/t20171030_726923.html.(2018年7月15日访问)②陈文珍:《刘克庄豪放词及与莆田传统文化之关系》,《三明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2年第3期。
  民的血汗被当献金而愤愤不平,为国家遭受屈辱而悲叹!①刘克庄三十一岁曾任事抗金前线,意气风发,后虽因边防意见相左离开前线,但一直不甘当文人书生,非常渴望向往执长缨缚敌的战斗生涯。如《满江红·夜雨凉甚忽动从戎之兴》中,刘克庄写道:“金甲雕戈,记当日、辕门初立。磨盾鼻、一挥千纸,龙蛇犹湿。铁马晓嘶营壁冷,楼船夜渡风涛急。
  有谁怜、猿臂故将军,无功级。”他豪情犹在,可是苦于不能再上前线杀敌,只能将一腔爱国激情倾诉于词中。②(二)刘克庄诗文中的爱民思想教育刘克庄十分关心民间疾苦,同情百姓黎民,他极为痛恨酷吏和腐败的官员,常在诗文中为民请命。如《贺新郎·戊戌寿张守》中写道:“不要汉廷夸击断,要史家,编入循良传”,及《贺新郎·郡宴和韵》道:“使君偿了丰年愿、便从今、也无敲扑,也无厨传”,这两诗都是借歌颂郡守张友的政绩,希望天下父母官不要滥刑苛税成为酷吏,要有爱民之心才能受民拥戴,流芳后世。
  又有《鹊桥仙·乡守赵承相生日》中道:“去年无麦,今年多稼,尽是君侯心地。向来寺寺总拘桩,今有不拘桩底寺。省仓展日,米场镌价,万落千村蒙惠。更将补纳放宽些,便是个、西京循吏。”此文直接反映宋时官吏常不顾百姓危急,遵守旧例不敢及时开仓放粮。刘克庄劝为官者“放宽些”,充分表现了敢于直面现实,为民发言的风骨。③又如《满江红·送宋惠父入江西幕》:“溪峒事,听侬说。龚遂外,无长策。便献俘非勇,纳降非怯。帐下健儿休尽锐,草间赤子俱求活。到崆峒同、快寄凯歌来,宽离别。”当时刘克庄的朋友宋惠父即将到江西幕平定当地峒民起义,他特地写词赠友,苦心嘱咐提醒,虽然百姓落草为寇,他们只是活不下去了才铤而走险,但仍为“赤子”,因此不能大开杀戒,要对老百姓采取安抚政策,留一条生路。④①钱币之家:研泉读史(23)南宋宁宗与开禧通宝,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825/18/46079206_682093784.shtml.(2018年8月10日访问)②陶尔夫:《宋词今译》,北京:语文出版社,1995年,第246页。
  ③钱币之家:研泉读史(23)南宋宁宗与开禧通宝,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825/18/46079206_682093784.shtml.(2018年8月10日访问)④姚红彩:《刘克庄词的谐谑从俗风格》,《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6期。
  (三)刘克庄诗文中的民俗文化记载刘克庄一生仕途坎坷,先后五次被罢黜,长期赋闲乡居,对莆田的社会生活、民俗风情有细腻的观察,较深的了解,他将自己所看所得俱反映于其一生丰富的文学作品中。在刘克庄大量描写日常生活的五言律诗和咏时事的乐府中,不少诗词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南宋莆田地区的百姓生活、民俗、杂剧、百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史料价值。①刘克庄赋闲时期,在诗词中大量描写了莆田民俗风情里的灯夕、观社、赏戏等节日活动,具代表性的作品有“灯夕”系列诗、《田舍纪事十首》、《再和》、《三和》、《即事三首》、《又三首》、《闻祥应庙优戏甚盛二首》、《神君歌十首》、《观社行》等诗,这些作品融入了浓厚的地方风俗因素,对认识南宋民俗有特殊的价值。②刘克庄在《贺新郎》词中描绘了端午节时当地百姓习俗:“深院榴花吐。
  画帘开、綀衣纨扇,午风清暑。儿女纷纷夸结束,新样钗符艾虎。早已有、游人观渡。老大逢场慵作戏,任陌头、年少争旗鼓,溪雨急,浪花舞。”从诗词中可知端午节时人们佩戴钗头符,在门前插艾叶以辟邪气,赛龙舟的情景。
  刘克庄的观社、赏戏之作,更为研究宋代莆仙戏曲留下了宝贵资料。在南宋时,莆田地区的杂剧、百戏演出已在民间定期举行。每逢节日,城乡一般都有演戏的活动,鼓乐杂剧交集,热门非凡。刘克庄《和居厚弟一首》中写道:“处处笙歌杂诵谣,盍簪一笑共今宵”,《又和宋侯三首》写道:“梨园部里奏云和。”《灯夕二首》中描写了百姓乐于观赏百戏的情景:“久矣庞公懒入城,偶逢节序尚牵情。盛鸱夷酒出行乐,铸褭蹄金难买晴。不与贤豪竞华毂,且随儿女看优棚。老儒更为明时喜,闻说西南黑祲清。”清明是中国传统的扫祭先墓的时节,莆田百姓也纷纷上山踏青扫墓,村社中也会请戏班子演戏。《寒食清明二首》中写道:“宁复斗鸡陪戏社”。③经学者研究,刘克庄留下了约30多首咏兴化(莆仙旧称)杂剧的诗词,从中可看出当时兴化杂剧的①王述尧:《刘克庄研究综述》,《古典文学知识》2004年第7期。
  ②侯体健:《刘克庄的乡绅身份与其文学总体风貌的形成》,《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第3期。
  ③方宝璋:《空巷无人一国狂——从刘克庄诗词看南宋莆田杂剧百戏》,《文史知识》2000年第3期。
  成熟程度,既有戏剧故事,又有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等舞台综合艺术。
  如《田舍纪事十首》:“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提到《鸿门宴》和《霸王别姬》两个历史故事戏剧;又有《己未元日》写道:“久向优场脱戏衫”;又有《三和》:“戏衫抛了,下棚去”的服饰;又有《再和》:“狙公加之章甫饰,鸠盘谬以脂粉涂”的化妆,和“先生滑稽腹如壶”“未妨优场开口笑”的插科打诨,有“哇淫奇响荡众志”的动人唱腔,也有《生查子·元夕戏陈敬叟》“繁灯夺霁华,戏鼓侵明发”的通宵演出时间。此外,还有不少描写演技、道具、唱腔、伴奏乐器以及演出习俗和观众看戏情绪等的诗作词句。①(四)刘庄诗文中的地域印记刘克庄生于莆田,老于莆田,逝于莆田,莆田的文化传统、风物山川、名胜古迹、习俗语音,或隐或显地影响着刘克庄的文学创作。刘克庄83年生涯之中,有近50年是在莆田度过的。他的文学是在故乡的传统中滋养出来的,因而也就天然地打上了莆田的印记。②1.乌石山乌石山位于莆田城东北方向,为现今莆田东岩山,③由明朝何乔远《闽书》卷二十三载:“乌石山,自太平山而东。旧在城东北??林与陈、方、黄、宋、刘、王、郑、李八家,居是山之下,簪缨不绝,莆人谓之九大姓。”可知“乌石刘”声名卓著,为莆田九大姓之一。乌石山是刘克庄居在和家族聚居之地。④乌石山则常为刘克庄回忆童年的载体,如七律《乌石山》:“儿时逃学频来此,一一重寻尽有踪。因漉戏鱼群下水,缘敲响石斗登峰。熟知旧事惟邻叟,催去韶华是暮钟。毕竟世间何物寿,寺前雷仆百年松。”《壬子九日与群从子侄登乌石山用樊川韵》中写道:“垂髫登山献捷飞,岁晚重来脚力微。壹死壹生群从少,某丘某水几人归。即今秉烛游清夜,自古无绳系夕晖。莫忆宫门谢①谢如明:唐、五代莆田百戏与莆仙戏述略,https://wenku.baidu.com/view/056bda46852458fb770b56c2.html?from=search.(2018年8月7日访问)②侯体健:《刘克庄诗文中的地域印记及其精神归宿》,《文艺研究》2010年第8期。
  ③莆田文史:乌石山与莆林渊源,http://www.ptwhw.com/?post=2015.(2018年7月26日访问)④(明)何乔远:《闽书》,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年修,崇祯二年刊本补充配本。
  时服,海图尚可补寒衣。”2,延寿村和延寿溪延寿溪位于莆田延寿村。刘克庄晚年因爱慕徐寅,故效法先贤,归隐延寿乡里,垂钓潭边,并逝于此地,朝廷赐葬墓筑在延寿村马坑山,现尚存刘克庄墓碑。①刘克庄对延寿溪情有独钟,在《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一诗中云:“平生慕用徐先辈,异世溪边共一矶”。又有《寿溪》诗云:“卯角钓游今白发,重寻陈迹不胜悲”,又有《二月初七寿溪十绝》诗云:“士不论穷达,离乡即可哀”“城郭有时变,市朝回首非”等等。还有《和乡侯灯夕六首》中道:“溪村可是无风景,几点渔灯照碧湾”描写了溪村节日的闲适。②3.徐潭徐潭是延寿溪的一段,因唐代徐寅隐居在此而得名。刘克庄仰慕徐寅,在诗文中常提及徐潭,有《徐潭即事二首》《自和徐潭二首》,还有《徐潭精舍上梁文》《志仁监簿示五言十五韵夸徐潭之胜次韵一首》等,另外,与徐潭有关的“钓矶”“樗庵”等词也在其诗文中多次出现。③4.壶公山莆田名岳壶山(或称“壶公山”)也常常是刘克庄笔下描述家乡的背景,如《与客登壶山绝顶》“十里稀逢寸地平,且无木影荫入行。凫飞难学王乔舄,鱼贯全如邓艾兵。樵子献花簪帽重,山灵供水入瓢清。扪萝莫怪匆匆下,恐赚林僧束炬迎”描写了壶兰山水的风景鱼鸟,樵夫僧侣。《次方武成壶山韵》:“图经云此有神仙,曾见壶公跳入年。斫木人多山渐瘦,结庵僧去石谁眠。鸟归半岭衔斜日,樵返疏村起远烟。君若能抛尘里事,一龛共占野云边。”等诗即是。④描写了壶山的传说和人文景象。
  ①林毓莎:《宋代莆田乌石刘氏家族及其著述考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②侯体健:《论刘克庄晚年诗歌主流——从“效后村体”谈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③侯体健:《刘克庄诗文中的地域印记及其精神归宿》,《文艺研究》2010年第8期。
  ④侯体健:《刘克庄诗文中的地域印记及其精神归宿》,《文艺研究》2010年第8期。
  时服,海图尚可补寒衣。”2,延寿村和延寿溪延寿溪位于莆田延寿村。刘克庄晚年因爱慕徐寅,故效法先贤,归隐延寿乡里,垂钓潭边,并逝于此地,朝廷赐葬墓筑在延寿村马坑山,现尚存刘克庄墓碑。①刘克庄对延寿溪情有独钟,在《诸公载酒贺余休致水村农卿有诗次韵》一诗中云:“平生慕用徐先辈,异世溪边共一矶”。又有《寿溪》诗云:“卯角钓游今白发,重寻陈迹不胜悲”,又有《二月初七寿溪十绝》诗云:“士不论穷达,离乡即可哀”“城郭有时变,市朝回首非”等等。还有《和乡侯灯夕六首》中道:“溪村可是无风景,几点渔灯照碧湾”描写了溪村节日的闲适。②3.徐潭徐潭是延寿溪的一段,因唐代徐寅隐居在此而得名。刘克庄仰慕徐寅,在诗文中常提及徐潭,有《徐潭即事二首》《自和徐潭二首》,还有《徐潭精舍上梁文》《志仁监簿示五言十五韵夸徐潭之胜次韵一首》等,另外,与徐潭有关的“钓矶”“樗庵”等词也在其诗文中多次出现。③4.壶公山莆田名岳壶山(或称“壶公山”)也常常是刘克庄笔下描述家乡的背景,如《与客登壶山绝顶》“十里稀逢寸地平,且无木影荫入行。凫飞难学王乔舄,鱼贯全如邓艾兵。樵子献花簪帽重,山灵供水入瓢清。扪萝莫怪匆匆下,恐赚林僧束炬迎”描写了壶兰山水的风景鱼鸟,樵夫僧侣。《次方武成壶山韵》:“图经云此有神仙,曾见壶公跳入年。斫木人多山渐瘦,结庵僧去石谁眠。鸟归半岭衔斜日,樵返疏村起远烟。君若能抛尘里事,一龛共占野云边。”等诗即是。④描写了壶山的传说和人文景象。
  ①林毓莎:《宋代莆田乌石刘氏家族及其著述考论》,《重庆三峡学院学报》2015年第5期。
  ②侯体健:《论刘克庄晚年诗歌主流——从“效后村体”谈起》,《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4期。
  ③侯体健:《刘克庄诗文中的地域印记及其精神归宿》,《文艺研究》2010年第8期。
  ④侯体健:《刘克庄诗文中的地域印记及其精神归宿》,《文艺研究》2010年第8期。
  故居,欣赏刘克庄优秀诗文,在实践中体悟和反思,更能激发青少年道德层面的自省、自律和自觉,进而在莆田的研学旅行教育中培育和践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发挥积极教育的作用。
  研学旅行是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社会实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是其主要目的。刘克庄的文学成就不胜累举,提炼刘克庄诗文中的爱国文化内涵,用他一生中真实感人的历史事件和经典故事吸引青少年学生,以说古论今的方法启发他们,用他诗文中记载的历史民俗向青少年解说本地历史文化,能充分达到研学旅行的教育功能。带有地域标识的古代名家诗文,是历史留给现代人的特殊文化烙印和人文基因,是乡土情结与家国情怀的有机融合。①诗文因地域而亲切,文化因亲切而化人,刘克庄的文学修养和爱国精神,通过研学旅行教育,能使传统文化润物细无声地传承下去。
  ①侯体健:《刘克庄诗文中的地域印记及其精神归宿》,《文艺研究》2010年第8期。

知识出处

刘克庄文化研究

《刘克庄文化研究》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门社

本书从刘克庄生平、业绩、思想、刘克庄诗词文、刘克庄与地域文化、刘克庄研究、当代作家眼中的刘克庄等方面介绍刘克庄人生道路和艺术创作道路,以此介绍刘克庄爱国爱乡的精神、关心百姓的民本思想、勤奋坚韧的创作态度、以诚待人广交朋友的品格。

阅读

相关人物

李荔娜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