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重视“立言”的文化观和文化效应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刘克庄文化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804
颗粒名称: 刘克庄重视“立言”的文化观和文化效应
分类号: K825.6
页数: 6
页码: 157-
摘要: 本文描述了刘克庄重视“立言”的文化观和文化效应以及崇梅推德,是刘克庄的诗作重要亮点、践行立言,是刘克庄人生的重要行为、名垂青史,广为历代所关注。
关键词: 福建 莆田 人物研究

内容

刘克庄在南宋灭亡的前10年去世,他实实在在地在南宋生活了83年。北宋文化和南宋文化创造了辉煌的文迹和各自产生了一批卓尔不群的文化英才,且是一脉相承的。出生于儒学世家的刘克庄,全盘继承和享用了宋朝文化的精髓。但他在立德立言立功的人生践行中,尤其重视“立言”,所以用笔书写了海量般的各类文体,诗词赋曲等,他的官位不可说不高,他的官履不可说不宽,他不可说不立德不立功,但他极具洞察立言的文化效应和社会认知的能力,所以以立言创造不朽。如写梅花是推德的极致题材,他却写下170多首,可见重在立言。他在世和去世后,印证立言才能不朽的社会效应,而终致青史留名,可显其精妙也。
  在中国文学史上谈刘克庄,是一位绕不过的人物。我们莆田人,更是以他为荣,以他为自豪。他生于孝宗淳熙十四年(1187年),逝于度宗咸淳五年(1269年),享年83岁。他所生活那个年代,有彼年代的特殊性。宋朝作为一个不完整的朝代,从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建国的公元960年始,到钦宗(赵桓)靖康之难后亡国,又从宋高宗赵构建炎1127年于临安建立政权,到帝昺(赵昺)1278年被元族所灭(1278年),共有既丰功富贵统一强盛又支离破碎的319年的朝廷。而刘克庄出生,是北宋已被金灭60年之后,他实际上是在南宋152年间生活了83年。他历经孝宗、光宗、宁宗、理宗、度宗五代皇帝的更始。把宋朝放在我国悠久历史的大背景下来考察,它是一个充满繁华、崇文、任性、屈辱、弱兵且跌宕起伏的年代。北宋时期,有过手工业、商业发达童年时期,但腐败、暴政之下“三大奸四大寇”的“内乱”,金国的入侵,后灭北宋,赵构南奔后的南宋,一直处于“北望中原”的重度创伤和“高级”恐惧中,又因金朝的内乱,给南宋留下了相对时间的“稳定”,虽然“主战”“主和”派的斗争不断,但中国人的“和平”欲求和江南经济的富庶发展,也助长了“暖风”劲吹,“直将杭州作汴州”的生活主流。刘克庄卒后的10年,南宋也在元朝的烽烟中归于灭亡。如果要说清楚北宋与南宋,或整个宋朝的经济文化,凭几句是难状其态的。但北宋王朝,结束五代十国分裂的局面,统一全国,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首都汴京“八方争凑、万国咸通”,太平盛世,朝野多欢,北宋出现了柳永、宋祁、秦观、贺铸、欧阳修、苏东坡、黄庭坚、张先、周邦彦等一大批文化人,而且他们扩大了诗词的视野,他们从离怀别绪、男欢女爱、咏史、吊古、感旧、纪游、谈禅、悼亡,送别各种题材,都达到了“无意不可入、无事不可言”的境况。他们的文化创作,“耽于安乐”华丽纷呈,各具风采。这是社会的“通病”,尽管当时有辽和西夏的侵扰,并没有构成对北宋的严重威胁。但“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北宋王朝的覆灭,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少见的大浩劫,而后出现了因丧乱、逃难、家国之忧,就出现了李纲、赵鼎、岳飞、陆游、李清照、辛弃疾、张孝祥、郭元吉、陈尧、刘克庄、文天祥等一大批“文臣武将”的文化人。刘克庄正因是南宋这一个特殊的时代的“文化人”。北宋与南宋文化人,有不同之处,但也有共同之处。文化是生活的反映,他们为后世提供了相当广阔和异常生动的社会图面,让后世人能增进对社会历史时代的认识和了解。刘克庄是具有独特天赋的“文化人”,他的诗赋等文化产品也不是先天的,他是承负了中华文化,包括北宋以及60年南宋社会文化的十分沉重的“遗产和精华”而应时而生的,这不可否认。在这里,考其一生,有七不解。向有诗文之高名,而又不能上榜,此不解一;实为“官二代”,家世儒家斯文,而有专攻“古文”弃仕之念,此不可解二;仅依文名修为,能得荐举,荐举得实,此不可解三;宦游起伏,名气倍增,但不得平隐,此不可解四;把“立言”价值定位抬到极高地位,作为人生的文化之根,此不可解五;诗“梅花”为最爱,但酿成十多年伤害不断的诗案,此不可解六;刘公是有“故事”的文人,但专研尚不少,但末人宋史,此不可解七。七不可解,也实可解也。只不过是让人多“猜想”。
  我就以下三点试以诠释上述的七个“不可解”。
  一、崇梅推德,是刘克庄的诗作重要亮点
  当代詹淑海先生大作《刘克庄评传》中,用十分缜密的文字叙述和论证刘克庄的“爱梅”和遭受梅诗惹祸的过程,言之成理,颇为深刻。本文就不再多加引用,儿乎全盘接受詹先生的观点。我要展开补说的是刘克庄为什么爱梅,而且把以梅推德,作为诗作的亮点,这也是刘克庄的审美要点。
  梅实际是莆田文化的一个鲜明的符号。关于“梅兰菊竹”四君子,梅尤为让人喜爱。先说蔡国耀先生的《江梅妃》一书,对莆田存在的梅妃之说,甚为透彻地叙论了梅妃传说发生的过程,从唐曹邺所撰《梅妃传》始,说成是玄宗的妃子身份,直至宋李纲的《梅花赋》(作于徽宗宣和三年,即1121年冬),二是晁说之《枕上和圆机绝句梅花十有四首》(作于宣和四年,即1122年)都是用不太冷僻的故事,多用长安宫廷典故,推应唐室之事。中间还有张泌的《妆楼记》、北宋孔传《续六贴》、南宋孝宗朝流传《锦绣万花谷》等书,都有梅妃的传说。在刘克庄之前和之后,有立体式关于梅花和梅妃相关联的内容,更令人更为惊诧的莆田,有“谷城梅雪”、梅峰孝光寺,梅山、谷城宫、浦口宫以及众多的梅及梅妃的浩瀚文史民间轶闻传说,南宋中后期的社会,对“咏梅”文章诗词更是激昂高张。刘克庄生在孝宗,卒于度宗,这期间完全侵沉在悲怆慷慨的抗金国度中,对有德傲骨的梅花和梅妃,情有独钟,不必生疑,他写过梅妃、梅花,有人统计有170首之多的咏梅诗,也有人考证有123首咏梅诗,有8阙咏梅词,这种创作的数量是可观的,反映出他借诗抒志,借梅不畏严寒、不惧冰雪精神为寄托的襟怀。十年坎坷的“落梅诗案”逼害,也是那个时代政治斗争的反映。非为莆阳梅妃故里人,不会有梅花情结之沉郁,非为南宋国度人,不会有“落梅诗案”累磨之痛,这是他的命运也。
  二、践行立言,是刘克庄人生的重要行为
  历史上的文化人,把立德立功立言,当成自己奋斗和让人评价的主要内容。舍此非文化人,也会使人生无明。作为“文献名邦”的莆田,以及生长于斯的人们,都把“三立”奉为经典格言行动的标杆。比刘克庄年长83岁的郑樵(生于徽宗三年,即1104年),在郑樵卒后25年,刘克庄才出生。但毕竟郑樵在莆田夹祭草堂上力学三十年不下山,书五百部,著有200卷的《通志》曾诣阙的坚韧举动,刘克庄决不会不受震撼而铭记于心。这就是先贤“立言”的榜样。
  刘克庄把“立言”作为最重要的人生要义。当然立德、立功、立言被依顺序而提出,早在先秦就有。但刘克庄能从莆田“先贤”及同时代的,才俊文人“著书立说”中得到深刻的启示,对“立言”引为不朽之盛事,加以励志追求。
  他自以荫补官后,历任多种官职,履职足迹遍于南宋各地,直权兵部尚书、工部尚书等职,能留下196卷的《后村先生大全集》这般皇皇巨著,非立言有心不能说之。其中诗48卷5000首,词5卷258首,诗话4卷,赋1卷,这些通过“文体”的特定性,是一种“放言”“立言”,其中记、序、题跋、奏议、奏申状、启、杂启、祝文、祭文、神道碑、墓志碑、行状、疏等等均为透过各种文体的要求,强烈地表述自己的观点,就是一种骨感的立言,实为不朽的宣示,有着很大气的慷慨。他在《后村先生大全集》卷97《信庵诗·序》、卷43《挽吴君谋少卿二首》、卷99《二心李易说·序》、卷39《生日和竹溪二首》、卷157《墓志铭·方采伯》、卷161《墓志铭·方隐君》、卷95《序》、卷151《墓志铭》、卷138《祭文》、卷156、卷163《墓志铭·叶寺丞》等等,都有关于重于“立言”的表述,都有“只有立言才能不朽,立德立功却都不能”的立世行世之论。他的大量立言,确为人世认识此公提供了全方位的便利,也因他的一世“高言”,提高了全社会的认知水平。
  三、名垂青史,广为历代所关注
  《宋史》是由元朝人编撰的,总裁官为脱脱,亦叫托克托,又叫脱脱帖木儿,字大用。应该说脱脱是元末的著名政治家,他任右丞相时曾发布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恢复科举制度,减轻一些赋税措施,可算一代贤相。他主持编写宋、辽、金三朝的历史史书,最后下场是十分悲凉的。他生于1314年,卒于1355年。他出生时,南宋已亡135年。脱脱所据的材料系135年前南宋北宋留下的朝野记载。仅如王安石变法,熙宁崇宁朝的党争(或叫党锢之祸)记载,对于王安石、蔡京、司马光、章惇等等记载。南宋初的史臣对北宋朝的认识,都是“一锅粥”现象。连蔡京之子蔡倏在流放于铁城时曾愤然地说“国朝实录、诸史前书犹庶已,至后书生纷兢更易,则固阔难取矣”。南宋记北宋乱了章法,南宋朝内的“主和主战”纷争不已,涉及权臣贬官之斗,也是乱象丛生,文人儒士见解参商,所以由元人写《宋史》,其挂一漏万,黑白颠倒之事更是层出不穷,根本达不到“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史学要求。
  刘克庄官至兵部、工部尚书等职,晚年以龙图阁学士守本官致仕。卒赠银青光禄大夫,谥“文定”。他的忧国忧民、忠君爱国之心至老不衰。他的作品实则百科,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到民俗、传记、五花八门,面面俱到,涵盖面、涉猎面极广,都具有极高的价值。他在南宋文坛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和地位,是南宋晚期久负盛名的文坛宗主、诗坛宗主和豪放派爱国词人代表。最让人想不到的是《宋史》竟没有为他立传。正如列宁所说:“传记史书是不可靠的。”他的去世,赢得哀荣。如《行状》所言:“莆之士大夫皆挥泪目以相吊,有方殓而往,枕尸以哭者,有既殡而往,拊棺以哭者,莫不尽哀。
  又数日,则泉南之南,闽北之北,吊唁往来,交驰于道。又数月,则四方交旧与凡得铭得序得跋得诗之友,不远千百里而来,力不能来,亦以书至,盖不知其几。若公者可谓千载之士矣!”可说是举世同哀,备极哀荣。
  为了说刘公的巨大影响,我在此略举他离职之后,亦备受文士之怀记。
  宋遗老周密著《浩然斋雅谈》,把刘后村在离开宜春开宴为践事,又记刘后村去广日,路过惠州六如亭,与郡守修墓立碑中,补记的后村二诗:(一)“吴儿解记真娘墓,杭俗犹存苏小坟。谁与惠州耆旧记,可无抔土覆朝云。”(二)“昔人喜说坠楼姬,前辈尤高断臂妃。肯伴主翁来过岭,不妨扶陈起六如碑。”可见周密对刘克庄的关注。
  宋韦居安《梅硐诗话》中谈到刘后村的《绿珠诗》,又在卷下又谈到刘后村的《南岳稿》《观元祐党籍碑》诗,说到诗不厌改的理论。
  宋魏庆之《诗人玉屑》卷之十九,引用刘克庄的诗评诗《齐人少翁招魂歌》《赵昭仪春浴行》《东阿王纪梦行》,评刘克庄这三首诗,期间精妙处,恐李贺集中亦不多见也。追怀评定不虚。
  明瞿佑《归田诗话》卷中,有刘后村绝句曰:“新剃者黎顶尚青,满村听讲法华经,那知世有弥天释,万纳如云座下听。”谓小道易惑众而不知有大道也。又云“刮膜良方直万金,国医曾费一生心,谁知垂髫携篮者,也有盲人问点针”。谓精艺难或而小艺也可售也。瞿佑为钱塘人,著作很多,有《香台集》《存斋遗稿》《咏物诗》《归田诗话》等,对刘克庄的这见闻诗也热心收录,见挂心热心也。
  清张思岩《词林记事》卷十四,中记《瀛奎律髓》中收有刘克庄送《江湖集》中诗,因梅花诗而惹祸的事件,《古今词话》有刘克庄“贪与萧郎眉语,不知舞错伊州”的妙语,都一一收录,还有清张叔复评刘克庄的词类评述,不肯遗漏而收入,足见文人之重视。清翁方纲《石洲诗话》、清吴骞《拜经楼诗话》、清周亮工《书影》、清袁枚《随园诗话》、清陈云程《闽中摭闻》、清叶申芗的《本事词》等一系列作品中,都像海绵吸水般地对刘克庄的“诗评”“言论”“画跋”“诗论”“记事”等转录不遗余力,补叙不遗余笔,生怕遗珠于世,可见后世之细腻。

知识出处

刘克庄文化研究

《刘克庄文化研究》

出版者:厦门大学出门社

本书从刘克庄生平、业绩、思想、刘克庄诗词文、刘克庄与地域文化、刘克庄研究、当代作家眼中的刘克庄等方面介绍刘克庄人生道路和艺术创作道路,以此介绍刘克庄爱国爱乡的精神、关心百姓的民本思想、勤奋坚韧的创作态度、以诚待人广交朋友的品格。

阅读

相关人物

陈国英
责任者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