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双华:乡土文化的深情歌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梅妃故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771
颗粒名称: 林双华:乡土文化的深情歌唱
分类号: K828.5=42
页数: 11
页码: 272-28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林双华多次捧回中国互联网品牌大奖、福建新闻奖。歌词作品曾代表福建词作家杀入全国青年歌词创作奖,不少歌词作品在全国音乐界权威刊物《词刊》《儿童音乐》《歌曲》等发表,他创作的本土曲艺作品还被国台办列为对台交流的重点项目……
关键词: 林劲松 乡土文化 江国兴

内容

他是莆田新闻界的资深入士,从大学校报记者的认真实践,从教之余党报通讯员的执着坚守,到县委报道组记者的专职新闻生涯,再到市通联站记者、市级新闻网站掌门人,曾连续六次荣获福建日报“十佳通讯员”称号,多次捧回中国互联网品牌大奖、福建新闻奖。
  他是莆田文学界的实力派写手,先后出版两本个人文集,网络随笔写作独创一格,著名评论家、中国作协鲁迅文学院副院长何镇邦称赞其“文笔显得活泼、平和、自然、不做作、不矫饰,有一种天然的纯美”;
  他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莆田音乐界的后起之星,歌词作品曾代表福建词作家杀入全国青年歌词创作奖“十强”之列,不少歌词作品在全国音乐界权威刊物《词刊》《儿童音乐》《歌曲》等发表,多首音乐作品角逐全国、省、市征歌大赛榜上有名,他创作的本土曲艺作品还被国台办列为对台交流的重点项目……
  他叫林双华,现为湄洲日报社副总编辑兼任《莆田晚报》总编,一位默默耕耘于新闻、文学、音乐领域的“三栖文化人”,以德艺双馨而受到业界朋友的尊重。近年他先后获评福建省职业道德先进个人、莆田市职业道德十佳标兵等殊荣,被市委、市政府荣记个人三等功,2016年“七一”期间被市直机关党工委授予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痴迷方言歌曲
  同为地方方言,闽南语歌曲、粤语歌曲风靡全国,莆仙方言唱起莆仙戏来字正腔圆,独具特色。有人就想,如果用莆仙方言来唱歌会有什么样的效果呢?十年前,当一首“堪与闽南歌《爱拼才会赢》相媲美”的原创莆仙方言歌曲《爬龙船》登录网络时,立即受到网民的热捧与“狂顶”。如今,这首脍炙人口的方言歌曲在莆仙大地可谓百听不厌,家喻户晓。
  《爬龙船》的词作者,就是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福建省作家协会、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林双华。2008年,由林双华作词、曾鼎作曲的《爬龙船》,由荔城区文化馆出资组织专业人士精心演绎,迅速火爆互联网,被音乐界人士称为“第一首真正意义上的原创莆仙方言歌曲”。它在朴稚的童谣合唱中,融入莆仙十音八乐色彩浓浓的配乐,立即受到本土网民的青睐。此前,网络上虽也出现几首莆仙话歌曲,但基本上是根据流行歌曲改编、翻唱而成。为了《爬龙船》,词作者林双华六易其稿。
  林双华的第一稿词作品,叙述了一对农村青年男女微妙的情感故事,内容既有描写民俗活动的欢乐,又抒发略带忧伤的恋爱心绪;划船后生从初见少女时的一见钟情,到次年她已为人妻时的失落,再到对心上人的真诚祝福。歌词通过赛龙舟过程中两次戏剧性的场景,在美好的民俗图景再现中,歌颂了莆仙人民淳朴的人性美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第一稿出来后,恰逢中国南方遭遇百年不遇的大雪灾,在这一大背景之下,林双华接受有关人士的建议,屡次对《爬龙船》的歌词作了修改。最终,在2008年8月,结合全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喜迎北京奥运的大时代背景,他把最初的表现个人爱情故事的歌词内容,提升到体现中华民族万众一心、牢牢抱成团的龙舟精神的艺术高度。
  “团结一致,奋勇前行,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而在浓厚莆仙文化背景下的击楫中流、同舟共济的赛龙船精神,更是一种乡土文化,二者合二为一,体现了强大的民族精神,具有积极向上的乡土文化内涵……”尽管已事隔多年,林双华谈起这首歌词时,依然激情飞扬。
  完成歌词创作之后,林双华邀请他最早的音乐搭档、荔城区音协主席曾鼎作曲。2008年8月拿到歌词后,曾鼎仅花了一个多星期,即谱写了这首曲子。在创作过程中,曾鼎本来选用莆仙曲牌《春风娇》作为背景音乐,后来感觉这种抒情曲调不太合适,就把背景音乐定为欢快激昂的《五更煞》。这样,《爬龙船》整曲听下来,让人觉得有莆仙戏的韵味贯穿其中,又极具现代气息。后来,林双华又邀请网络界热心人士林荣华制作动漫。每个动画人物及场景设置,都是精心设计的,力求生动勾勒出一幅端午节赛龙船的传统节庆场面。就这样,莆田第一首动漫版莆田话歌曲应运而生。歌曲一上线,就受到网民的热捧。甚至在黄石镇东华举行赛龙舟的时候,有人专门把这首《爬龙船》刻录成光盘,在现场卖得很火。
  2018年6月17日(农历五月初四)18:05,CCTV-7农广天地特别节目《别样端午》,特别播出福建莆田的“五日端午”,让全国观众再一次领略莆田的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之魅。让人耳目一新的是,“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爬龙船……”这首被誉为“第一首莆田话原创歌曲”的《爬龙船》,也在央视七套《别样端午》节目中穿插播出。这首莆仙妇孺皆知的端午主题歌曲,勾起人们的温馨记忆——弥漫着艾香的“午时水”,辟邪的雄黄,大大的网兜蛋,热热闹闹的“爬龙船”,以及咿咿呀呀的莆仙戏等等,洋溢着儿时最美好最纯真的心灵记忆。此次央视播出的这首摇滚版《爬龙船》,由莆田本土音乐家林双华作词,曾鼎作曲,陈诺演唱。
  在网络上,评论《爬龙船》的溢美之词铺天盖地。有网民说,“此歌已成为我的励志歌了——人生就像爬龙船”。如今,越来越多的莆田乡土原创歌曲,正通过网络走进入们的视野,越来越多的艺术家通过自己的行动,为本土文化的繁荣尽一份努力。作为莆田网络媒体的资深从业者,林双华真心期待着,一股莆仙方言歌曲的新文化热,方兴未艾,迅速崛起。
  继《爬龙船》之后,《看戏》是莆田音乐界近年来诞生的又一首莆仙方言歌曲的杰作。由林双华作词、曾鼎作曲的《看戏》,经莆田文艺网等本土网络平台传唱后,迅速红遍莆仙大地,走红大江南北,在国内外莆仙游子中间广为流传。莆田文艺网总编刘文庆告诉笔者,《看戏》这首歌很有地方特色,莆仙本土韵味很浓,是莆仙方言歌曲的又一首精品!之后,词曲作者接受陈光泽、林洪国等莆田文艺界人士的建议,把这首莆田话歌曲改编成莆田市古老曲种“摇钱树”《看戏》,获得极大成功。该作品参加福建省曲艺丹桂奖大赛,荣获全省二等奖。2018年5月23日,在我国台湾盛大启幕的第八届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莆田市“摇钱树”《看戏》节目受邀赴台参演。“海峡两岸曲艺欢乐汇”,是国台办对台交流的重点项目,由中国曲艺家协会和福建省文联联合举办。这一活动自2011年开始,此前已轮流在福建和台湾之间成功举办了七届。活动旨在拓展两岸民间曲艺文化交流领域,打造海峡两岸民间曲艺交流品牌。本届曲艺专场由4场展演活动组成,参演节目中既有相声、河南坠子、评书、单弦岔曲、念歌等北方曲种,也有南音、锦歌、闽南讲古、苏州弹词……独具特色的南方曲艺。林双华作词的“摇钱树”《看戏》,安排两场演出,引发轰动,好评如潮。
  这两年,林双华还认真创作了《做秋》《做牙》《界外人》《故事里的老蒲鲜》等多首莆仙方言歌曲。
  唱响正能量
  在莆田音乐界,林双华是一位勤奋的探索者。其实,早在26年前,林双华就开始在歌词创作的小路上执着摸索。1991年8月,他大学毕业后回到老家的埭头一中执教。次年,由他作词的《埭头镇之歌》,在原莆田县组织的红五月歌咏比赛中一举夺魁,荣获一等奖。这对他以后的音乐创作起了莫大的激励。此后,他的业余歌词创作源源不断地多起来。2002年,他创作的第一首县区形象歌曲——《荔城之歌》,从几十首应征歌词中脱颖而出,成为激励荔城这座古府新区开拓奋进的音乐名片。之久,这首原创歌曲以满满的正能量、精湛的艺术水准,获得首届莆田市人民政府百花文艺奖。
  2011年夏,林双华在市委宣传部领导的支持下,和本土音乐人陈诺携手,为当时轰动全国的厦门“莆田三兄弟”见义勇为事件创作了公益歌曲《英雄不寂寞》。这一歌颂草根英雄的网络歌曲,迅速风靡网络世界。这首歌对关注英雄、支持英雄起了较大的推波助澜作用,歌曲诞生后短短三个月内,包括莆田在内的社会各界为“莆田三兄弟”捐款突破200万元,《福建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刊发通讯称,此举“创下全省乃至全国因一起见义勇为事件引发的捐款之最”……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前夕,他为莆田的麟峰小学、梅峰小学、莆田九中等多所学校创作校歌。六中全会闭幕后,福建省教育厅正式发文,要求在全省各中小学创作、传唱校歌,许多朋友对林双华刮目相看,纷纷赞扬他“有先见之明”!在随后举行的首届莆田市中小学校歌比赛中,林双华作词的多首歌曲榜上有名,其中麟峰小学校歌、埭头中心小学校歌分获全市一、二等奖。
  歌诗之路,深情咏唱。进入2012年,他一口气创作了多首市歌、县歌,备受音乐界朋友的好评。其中为莆田市市歌征集活动而创作的《妈祖,故乡永远的骄傲》,在当年度进京参加“成才之路”第四届全国未来词曲作家、演唱家研习班期间,被中国音乐家协会评为“优秀作词奖”。
  作为莆田热衷歌词创作的词作家之一,林双华的名字,近年来逐渐在全国、省级专业音乐刊物上活跃起来。山东省音协主办的《音乐大观》杂志,是一家由徐沛东、印青等全国音乐界顶尖人士担任编委的专业刊物,2012年第四期,该杂志用了一个专版的篇幅,刊登他的《爱满荔城》等六首歌词新作,并对词作者作了热情推介。2012年底,林双华创作的歌词《十月的天空》和《曾母暗沙之恋》,陆续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全国唯一国内外公开发行的音乐文学期刊《词刊》第11期、第12期刊发,引发关注;由林双华作词、林荣华作曲的《粉笔雨》荣获中国高校原创校园歌曲大赛一等奖,并在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顶尖”级音乐专业刊物《儿童音乐》第11期发表。
  2013年元旦前夕,受荔城区新度、黄石等多家卫生院邀请,他为这几家乡镇卫生院创作院歌,很快在医院传唱开来。荔城区由此创造了乡镇卫生院家家有院歌的纪录,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不多见。林双华认为,刚刚闭幕的党的十八大,把文化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号召。院歌是医院文化的重要载体,他用创作院歌的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这既是医院文化的繁荣,是医院精神文明建设的载体,更是医院形象的外宣名片。
  2013年,对林双华的歌词创作而言,是个重要的里程碑。在当年底揭晓的“川音杯”第十届全国青年歌词创作奖获奖名单上,林双华的《山村医生》,作为福建唯一的获奖作品进入“全国十佳”之列。这是该奖设立27年来,莆田词作者首次在该领域实现零的突破。
  “全国青年歌词创作奖”,是由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文学学会联合设立的全国青年最高规格的歌词创作奖项。该奖系我国著名女歌词作家刘薇于1986年捐资设立,旨在奖励成绩特别突出的全国青年歌词作者,以促进国内歌词创作的繁荣。该奖原则上每三年评选一次,每届评出约5-10首优秀歌词,评委会主任由中国歌词泰斗乔羽亲自担任,具有歌词创作的专业性和权威性。从1986年设奖至今,截至2013年共举办了十届,共有92首作品获此殊荣,先后奖掖了享誉全国的一批顶尖歌词作家。创作《常回家看看》的词作者车行、《春天的故事》的词作者蒋开儒、《涛声依旧》的词作者陈小奇、《说句心里话》的词作者石顺义、《血染的风采》的词作者陈哲等等,都曾是该奖项的获奖者。林双华说,获奖未必是创作的终极目标,但树立自己的奋斗标杆,无疑是增加了追赶的动力、耕耘的激情,他为自己能获得这一全国歌词界的重要奖项而欣慰。
  进入2016年,林双华的歌词创作,进入了新的阶段。4月,他参加市委党校第79期科级干部进修班学习,并代表班级在全校“学员论坛”上交流发言。他作的题为《歌曲创作与文化建设》的专题讲座,获得与会党校领导、师生的一致好评。会后,许多同学建议他为党校写一首歌。盛情难却,他根据自己多次赴市委党校学习的丰富体验,反复构思,几经琢磨,前后花了近一个月时间,认真写出《党校情》歌词。这首党校题材的红色歌曲,得到音乐界人士吴建阳等人的踊跃支持。国家一级演员、山东省女歌手李庆芳和“唱响中国梦”公益形象大使、军旅男高音歌唱家崔来宾闻讯后,决定义务联袂演唱。制作歌曲需要伴奏带、录音等费用,林双华自掏腰包垫付,决心把公益性歌曲做好。经过南北音乐人、军地歌唱家的携手努力,这首原创的“党歌”MV,“七一”前夕在国内各大视频网站上线,并很快风靡微信朋友圈,得到网友的纷纷点赞。朋友赞叹道,虽然这首歌没有大腕级歌手参与,也不花财政一分钱,但仍以铿锵明快的旋律和饱含哲理的思想,体现了满满的正能量,催人奋进,激情澎湃!
  林双华说,习近平同志前不久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强调,党校承担着为领导干部补钙壮骨、立根固本的重要任务,必须坚持党校姓党这个党校工作根本原则,更加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切实做好新形势下党校工作。总书记的这番话,是解读这首歌曲的一把钥匙,他希望用这首歌,庆祝党的95周年华诞,歌颂党校人的默默奉献,这对当下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也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2016年7月中旬,在美国等国家幕后操纵下,由菲律宾阿基诺三世政府单方面提起的南海仲裁案闹剧上演之际,南海一下子成为国内外关注的焦点。维护主权,人人有责。林双华作词、吴建阳作曲的《曾母暗沙之恋》MV在众多视频网站适时上线,瞬间引爆中国人的爱国热情,莆仙网、莆田小鱼网等知名网站纷纷以“南海仲裁,莆田人用这种方式捍卫主权”为题,强力推出这首爱国歌曲。短短两天内,网络播放近5万次。
  2016年初,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将建设“一带一路”的重大战略构想落到实处,弘扬海上丝绸之路精神,唱响海洋新丝路,用音乐连接“中国梦”与“世界梦”,中共福建省委宣传部和福建省文联联合举办“我们爱海洋”海内外歌曲征集评选活动。2016年8初,经专家组评选投票,“我们爱海洋”歌曲征集活动50首优秀歌词名单正式公布,林双华有两首歌词入选“五十佳”。2017年3月,由他作词、孟文豪作曲的《海丝朋友圈》,荣膺福建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联主办的面向海内外举办的“我们爱海洋”征歌大赛最高奖“优秀创作奖”(第一名),奠定了他在福建词坛的地位。2018年5月,他作词、鄂矛作曲的《粉笔雨》,获评省委宣传部指导、省文联主办的“同圆中国梦、弘扬红色文化”歌曲征集活动最高奖“优秀作品奖”(十佳)。2018年12月,林双华作词、陈丁作曲的《风从何处来》,在省委宣传部、省文联联合主办的“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周年”歌曲征集活动中,再次杀入最高奖“十佳”优秀歌曲之列!他表示,接下来将加强与国内作曲家的合作,把有些歌词好好打磨,争取在今后有更满意的收获。
  2017年6月5日晚,讲述仙游县“爱心老人”曾德梅的节目《爱心不老》,在央视正式播出。让广大观众眼睛一亮的是,一首前不久在互联网和微信朋友圈热传的原创歌曲《爷爷你歇歇吧》,也在央视亮相。这首被网友誉为“史上最揪心的歌”,更是作为背景音乐,几乎贯穿了《爱心不老》整个节目,成为节目的情感基调,给银屏前的观众留下很深的印象。原创歌曲《爷爷你歇歇吧》,是林双华作词、吴建阳作曲的又一首爱心赞歌、正能量歌曲。原来,2017年元旦前夕,仙游爱心老人曾德梅病倒的消息,通过湄洲日报等媒体的传播,再度引发社会各界对曾德梅老人热心助学事迹的强烈关注。老人的病情,在寒冷的冬日,成为广大市民和网友的牵挂。林双华利用春节期间潜心创作、反复打磨,创作出了《爷爷你歇歇吧》歌词。他的老搭档、莆田知名作曲家吴建阳闻讯,马上主动提出要为歌词谱曲。很快,在本土爱心人士资助下,顺利录了歌曲,摄制了MV。春节过后,这首公益歌曲逐渐在省内外传播开来。后来,中央电视台记者专程赴莆田采访曾德梅老人,并在网络上无意间听到这首情深意切的《爷爷你歇歇吧》,十分感动,当即请求把歌曲MV拷贝回去,在中央电视台一并播放宣传。
  乡土的吟唱
  2016年8月9日,中国人的七夕情人节。由林双华作词的《爱上西隐亭》MV悄然上线。军旅男高音歌唱家崔来宾的美妙歌喉,高空航拍镜头下优美动感的山水奇观,迅速吸引了网民们的眼球,成为各微信朋友圈的刷屏“神曲”。为什么为九华山麓的西隐亭瀑布写歌?林双华坦言:山水奇观和浓浓乡愁,是他创作《爱上西隐亭》的主要动因。作为莆田网络媒体的从业者,林双华近年来或赴全国各地参加业务研讨会,或年休期间自费到各地旅游观光,用他的话说,“走遍了大半个中国”。然而,前不久他在九华山下一处叫西隐的自然村偶然见到的瀑布奇观,让他连赞“三桥飞虹,世间罕见”。他说,他是从莆田摄影界资深人士阿钵的微信上初步认识这一景点的。在微信上,阿钵连续用了十二篇系列文章,图文并茂详细推介他老家象峰村的“西隐亭瀑布”,文字之精致,图片之精美,瞬间深深吸引了他。渐渐地,一首描写西隐亭瀑布的歌词,在他的头脑中慢慢酝酿,渐渐成型。在这首词中,他一反以往的写实手法,而是用拟人手法,把这深山里的瀑布喻为一见钟情的梦中佳人,虔诚爱恋,缠绵隽永,极具古典意味。他说,自己觉得最满意的地方,就是尾声部分:“啊,爱也悠悠,情也悠悠,这浓浓的乡愁何时方休,何时方休……”很明显,在词作家的心底,爱恋这片山水,更缘于对浓浓乡愁的牵挂,对故乡山水的眷恋。
  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是著名的梅妃故里,一代大文豪郭沫若在《途次莆田》一诗中,留下了“梅妃生里传犹在”的咏叹。梅妃位居皇妃,桑梓情深,为莆田人民增添了无限殊荣。唐玄宗受梅妃的贤淑达理所感动,“莆田诸女尽封为孺人”,特许莆田女子享受当官夫人才有的政治待遇,灯笼上或墓碑上可书某氏孺人;“于归俱赐銮驾”,銮驾轿是古代专供帝王后妃乘坐的,而莆田女子出嫁时就能乘坐“銮驾轿”,这是莆田女性特殊的政治待遇,形成闽中特有的婚嫁民俗;“特赐一班皇宫梨园给莆田,以示皇恩”,这班梨园成为莆仙戏的前身,自此莆田才有地方戏。唐玄宗还特旨莆田民居建筑可依照皇宫的形式起造,称为“妃子脊头”。梅妃心系庶民,受宠不谋私,常劝玄宗勤政,效法贞观之治,重现开元盛世。她品德高尚,得势不求利。她志节清高,国破不失节。安禄山兵陷长安时,梅妃不屈乱贼,舍身殉国,终年34岁。为梅妃的气节所感动,2015年,他挥笔写下《大唐梅妃》一词,受到梅妃文化研究学者和音乐界朋友的较高评价。2018年又创作《梅妃故里之恋》歌词,由军旅男高音歌唱家崔来宾作曲并演唱,在莆田电视台连续播放近三个月,弘扬莆田文化。他透露,接下来如果条件许可的话,他很想组织一个团队,专门拍摄一部音乐电视,向省内外推介梅妃故里,宣传梅妃文化。
  这些年来,林双华作词的音乐作品,频频登上全国、全省的领奖台。第十届全国青年歌词创作奖、中国音乐家协会“优秀作词奖”、中国高校原创校园歌曲大赛一等奖、福建省音舞节二等奖、福建省曲艺丹桂奖二等奖;2019年,《古田之恋》(朱耀东曲)荣获中国音协支持,福建省文联、龙岩市委宣传部主办、福建省音协承办的“圣地古田”原创歌曲征集评选活动第一名;2019年,《你的眼睛》和《爱的守护》(朱耀东曲)在福建省艺术馆举办的“我和我的祖国”主题歌曲创作征集评选中荣获二等奖和三等奖;2019年《爱的守护》、《你的眼睛》(方超曲)、《你的眼睛》(李家田曲),在福建省纪委、省监委、省文化和旅游厅、省文联主办,福建省音协承办的“廉政颂祖国,奋进新时代——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廉歌征集评选活动中均获得“优秀作品奖”(最高奖),成为本次全国性征歌比赛中获奖最多的作者等等。歌词之路,漫漫修远。他说,莆田的歌词创作,在全国和福建占有一席之地,唐炳椿、王金煌等人走在他的前头,他们也有不少作品在全国、全省获奖。这既是对他的鼓舞和鞭策,也是他奋力追赶、不懈进取的榜样。
  乘梦飞翔,深情歌唱。在做好新闻媒体宣传事业的同时,林双华的业余时间,基本上投入歌词创作。他说,两者均属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范畴,其实并不矛盾。接下来,他要再接再厉,力争多创作几首反映莆仙文化的原创歌曲,在全省乃至全国进一步推广,为乡土文化尽情讴歌。
  2018年8月初稿2020年7月修改并加补充

知识出处

走进梅妃故里

《走进梅妃故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走进梅妃故里》一书分为江东名片、乡土文史、艺文选萃、名贤惠珍和附录(浦口馨香)五个部分,从不同角度表现梅妃故里那些真人真事,以古鉴今,弘扬时代精神,并为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弥足珍贵,该书为“莆田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

阅读

相关人物

江国兴
责任者
林劲松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