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辑 乡土文史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走进梅妃故里》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742
颗粒名称: 第二辑 乡土文史
分类号: K828.5=42
页数: 96
页码: 83-178
摘要: 本文记述了
关键词: 乡土文史 梅妃传 梅妃

内容

乡土文史
  梅妃传
  [唐]佚名
  梅妃,姓江氏,莆田人。父仲逊,世为医。妃年九岁,能诵《二南》,语父曰:“我虽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名之曰采蘋。
  开元中,高力士使闽、粤,妃笄矣。见其少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东都大内、上阳两宫,几四万人,自得妃,视如尘土;宫中亦自以为不及。妃善属文,自比谢女。淡妆雅服,而姿态明秀,笔不可描画。性喜梅,所居阑槛,悉植数株。上榜曰“梅亭”。梅开赋赏,至夜分尚顾恋花下不能去。上以其所好,戏名曰梅妃。妃有《萧兰》《梨园》《梅花》《凤笛》《玻杯》《剪刀》《绮窗》七赋。是时承平岁久,海内无事,上于兄弟间极友爱,日从燕间,必妃侍侧。上命破橙往赐诸王,至汉邸,潜以足蹑妃履,妃登时退阁。上命连宣,报言:“适履珠脱缀,缀竞当来。”久之,上亲往命妃。妃拽衣迓上,言胸腹疾作,不果前也。卒不至。其恃宠如此。后上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也。吹白玉笛,作《惊鸿舞》,一座光辉。斗茶今又胜我矣。”妃应声曰:“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法,贱妾何能较胜负也。”上大喜。
  会太真杨氏入侍,宠爱日夺。上无疏意,而二人相嫉,避路而行。上尝方之英、皇,议者谓广狭不类,窃笑之。太真忌而智,妃性柔缓,亡以胜。后竟为杨氏迁于上阳东宫。后上忆妃,夜遣小黄门灭烛,密以戏马召妃至翠华西阁,叙旧爱,悲不自胜。继而上失寤,侍御惊报曰;“妃子已届阁前,当奈何?”上披衣:抱妃藏夹幙间。太真既至,问:“梅精安在?”上曰:“在东宫。”太真曰:“乞宣至,今日同浴温泉。”上曰;“此女已放屏,无并往也。”太真语亦坚,上顾左右不答。太真大怒曰:“肴核狼藉,御榻下有妇人遗舄,夜来何人侍陛下寝,欢醉至于日出不视朝?陛下可出见群臣。妾止此阁俟驾回。”上愧甚,拽衾向屏假寐曰:“今日有疾,不可临朝。”太真怒甚,径归私第。上顷觅妃所在,已为小黄门送令步归东宫。上怒斩之。遗舄并翠钿命封赐妃。妃谓使者曰:“上弃我之深乎?”使曰:“上非弃妃,诚恐太真恶情耳。”妃笑曰:“恐怜我则动肥婢情,岂非弃也?”妃以千金寿高力士,
  求词人拟司马相如为《长门赋》,欲邀上意。力士方奉太真,且畏其势,报曰:
  “无人解赋。”妃乃自作《楼东赋》,略曰:玉鉴尘生,凤奁香殄。懒蝉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练。苦寂寞于蕙宫,但凝思乎兰殿。信摽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凤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忆昔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燕,陪从宸旒。奏舞鸾之妙曲,乘画鹢之仙舟。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想梦著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属愁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太真闻之、诉明皇曰:“江妃庸贱,以瘦词宣言怨望,愿赐死。”上默然。会岭表使归,妃问左右:“何处驿使来,非梅使耶?”对曰:“庶邦贡杨妃荔实使来。”妃悲咽泣下。上在花萼楼,会夷使至,命封珍珠一解密赐妃。
  妃不受,以诗付使者,曰:“为我进御前也。”曰:
  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上览诗,怅然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曲名始此也。
  后禄山犯阙,上西幸,太真死。及东归,寻妃所在,不可得。上悲谓兵火之后,流落他处。诏有得之,官二秩,钱百万。搜访不知所在。上又命方士飞神御气,潜经天地,亦不可得。有宦者进其画真,上言似甚,但不活耳,诗题于上,曰:
  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
  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
  读之泣下,命模像刊石。后上暑月昼寝,仿佛见妃隔竹间泣,含涕障袂,如花朦雾露状。妃曰:“昔陛下蒙尘,妾死乱兵之手,哀妾者埋骨池东梅株傍。”上骇然流汗而寤。登时令往太液池发视之,不获。上益不乐。忽悟温泉池侧有梅十余株,岂在是乎?上自命驾,令发视。才数株,得尸,裹以锦裀,盛以酒槽,附土三尺许。上大恸,左右莫能仰视。视其所伤,胁下有刀痕。上自制文诔之,以妃礼易葬焉。
  赞曰:明皇自为潞州别驾,以豪伟闻,驰骋犬马鄂、杜之间,与侠少游。用此起支庶,践尊位。五十余年,享天下之奉,穷极奢侈,子孙百数。其阅万方美色众矣,晚得杨氏,变易三纲,浊乱四海,身废国辱,思之不少悔。
  是固有以中其心、满其欲矣。江妃者,后先其间,以色为所深嫉,则其当人主者,又可知矣。议者谓或覆宗,或非命,均其媢忌自取。殊不知明皇髦而忮忍,至一日杀三子,如轻断蝼蚁之命。奔窜而归,受制昏逆,四顾嫔嫱,斩亡俱尽,穷独苟活,天下哀之。”《传》曰:“以其所不爱及其所爱。”“盖天所以酬之也。报复之理,毫发不差,是岂特两女子之罪哉?”汉兴,尊《春秋》,诸儒持《公》《谷》角胜负,《左传》独隐而不宣,最后乃出。盖古书历久始传者极众。今世图画美人把梅者,号梅妃,泛言唐明皇时人,而莫详所自也。盖明皇失邦,咎归杨氏,故词人喜传之。梅妃特嫔御擅美,显晦不同,理应尔也。此传得自万卷朱遵度家,大中二年七月所书,字亦媚好,其言时有涉俗者。惜乎史逸其说。略加脩润而曲循旧语,惧没其实也。惟叶少蕴与余得之,后世之传,或在此本。又记其所从来如此。
  (原载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
  梅妃入侍
  [宋]李俊甫
  梅妃,姓江氏,莆田人,九岁能诵《二南》诗,语父仲逊曰:“我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名曰采蘋。开元中,高力士使闽,以选入侍,大见宠幸。妃能属文,自比谢女,常淡妆雅服,姿态明秀,性喜梅,所居栏槛悉植之,榜曰“梅亭”。梅开赋赏,夜分尚顾花下不能去,上戏名曰:“梅妃”。有兰、箫、梨园、梅花、凤笛、玻璃杯、剪刀、绮窗等赋。上尝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吹玉笛,作惊鸿舞,一一光辉,今斗茶,又胜我矣。”妃应声曰:“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度,贱妾何能较胜负耶?”上悦。会杨妃有宠,迁于上阳东宫,作《楼东赋》以自寓。一日,上在花萼楼,命封真珠赐妃,妃不受,以诗谢曰:“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真珠慰寂寥。”上得诗怅然,令乐府度为新声,名曰《一斛珠》。后安禄山犯阙,妃死于乱。乘舆东还,得其尸于温泉池侧树下,葬以妃礼,上自制文诔之。后题妃画像云:“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今世图画美人把梅者,曰梅妃,泛言明皇时人,即此也。
  此《传》叶石林得之朱遵度家,乃唐大中二年七月所著云。
  (原载宋代《莆阳比事》)
  梅妃有无其人
  薛世平
  梅妃是个广为流传的人物,尤其是她的《楼东赋》《一斛珠》,更是为后人所传诵。
  蔡东藩的《唐史演义》说,唐明皇“命高力士出使江南,搜访美女。力士沿途考察,少有当意,辗转至闽中莆田县,方得了一个丽姝,急忙选归。这丽姝叫作江采蘋,父名仲逊,家世业医,采蘋生年九岁,能通《二南》,且语父道‘我虽女子,当以此诗为志。’及年将及笄,更出落得丰神楚楚,秀骨姗姗;更兼文艺优长,能诗善赋,一经选入,大见宠幸”,“玄宗因她所好,戏称她为梅妃。妃尝撰萧、兰、梨园、梅花、风笛、玻盂、剪刀、绮窗八赋,无不工妙”。后杨玉环入宫,唐明皇贪新厌旧,沉湎女色,梅妃失宠独处上阳东宫,她郁郁不欢,乃作《楼东赋》。赋云:
  玉鉴尘生,凤奁香殄。懒蝉鬓之巧梳,闲缕衣之轻练。苦寂寞于蕙宫,但凝思乎兰殿。信标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飏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凤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忆昔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宴,陪从宸旒。奏舞鸾之妙曲,乘画鹢之仙舟。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想梦著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属愁吟之未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玄宗读罢,想起旧情,深为怅然,遂取出珍珠一斛,暗地里托人送给梅妃。梅妃不受,又写了七绝《一解珠》:“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湿红绡。
  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蔡东藩撰写这段稗史轶闻所根据的是唐曹邺的《梅妃传》,此传载:梅妃姓江名采蘋,莆田人,唐开元中被选入宫,大见宠幸,性不喜铅华,淡妆雅服,而自然明秀。能作惊鸿舞,尤长诗赋,癖爱梅花,明皇戏呼其为“梅精”,号为“梅妃”。后杨玉环入宫封贵妃,迁梅妃居上阳东宫,乃作《楼东赋》。
  上尝思念,封贡珠一斛密赐之,她赋诗辞谢,上命乐府度以新声,赐曲名《一解珠》。安禄山乱,长安城陷,她死于兵。乱平,明皇自蜀归,求得妃画像,亲题七绝一首。后得妃尸于温泉池畔梅树下,肋有刀痕,乃命以妃礼改葬。
  可是梅妃到底有无其人还是一个难解之谜。梅妃故里在现在的福建省莆田县黄石镇江东村。今村犹有江姓族,当地建有她的庙宇——“浦口宫”,是乡人为纪念她而建的古建筑物。民间流传说,江采蘋自幼貌丑,是个放鸭女子,选官到乡时,她不及躲藏惊倒在地,而爬起来时,容貌竟赛过西施,故被选中。乡人称她为“江东妃”。此说与曹邺所描述的梅妃是个能诗善文的女子相去甚远。
  从地理演变上来看,莆田地处沿海,它在古代原为兴化湾的一部分,后因兴化湾海水后退,海岸上升,加上木兰溪、延寿溪、荻芦溪等泥沙的冲积而成,最初名曰“蒲田”,在古时县境内多水,菖蒲繁茂,后因筑堤围田,才去水旁为“莆”,改为“莆田”,旧志载本县在梁陈时代(6世纪),海潮涨时还可以涌到城南南山广化寺前,西门外之泗华陂前和黄石东北的大龟屿附近,所以唐明皇在位的时候(685—762),江东村这个地方可能还不曾存在。
  据史料分析,有关梅妃事迹《旧唐书》《新唐书》均不载,只见于《开元天宝遗事》、宋邑人李俊甫[注: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莆阳比事》著录、刘克庄[注:宋淳祐六年(1246)恩赐进士]亦有咏梅妃诗。
  新、旧唐书中也没有高力士使闽的记载,而曹邺的《梅妃传》中却说:“高力士使闽粤,选归侍明皇。”蔡东藩在撰写梅妃故事时,遇到正史和稗史的记载有出入,而又难以抉择,则取存疑或折中的方法,并加注曰:“是回叙梅妃事,本据曹邺《梅妃传》,所称汉邸,考诸唐宗室诸王传中,当时无封汉王者,或谓即广汉王榆,未知孰是。”鲁迅先生曾对《梅妃传》加以考证,认为江采蘋系虚构的人物。他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梅妃传》归之“宋之志怪及传奇文”之类。他说:“《海山记》已见于《青琐高议》中,自是北宋人作。余当亦同,今本有题唐韩倔撰者,明人妄增之。帝王纵恣,世人所不欲遭而所乐道,唐人喜言明,宋则益以隋炀,明罗贯中复撰集为《隋唐志传》,清褚人获又增改以为《隋唐演义》。”“《梅妃传》一卷亦无撰人,盖见当时图画有把梅美人号梅妃者,泛言唐明皇时人,因造此传,谓为江氏名采蘋,入宫因太真妒复见放,值禄山之乱,死于兵。有跋,略谓传是大中二年(849)所写,在万卷朱遵度家,今惟叶少蕴与予得之;末不署名,盖亦即撰本文者,自云与叶梦得同时,则南渡前后之作矣,今本或题唐曹邺撰,亦明人妄增之。”鲁迅先生认为此传是明代人随便加上的,正如刘大杰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一书中所说的那样,“尚有无名氏之《梅妃传》一篇,写江采蘋(梅妃)与杨贵妃争宠见放的故事,无作者名。文中以梅、杨对称而同情梅妃的遭遇,其不满杨贵妃专权之意自很明显??明人题为唐曹邺作,不可信。”
  1962年冬,郭沫若同志途次莆田时,曾写了一首《途次莆田》的诗。诗曰:“荔城无处不荔枝,金覆平畴碧覆堤。围海作田三季熟,堵溪成库四时宜。梅妃生里传犹在,夹漈藏书有孑遗。漫道江南风景好,水乡鱼米亦如之。”看来,郭老对梅妃这个人物也是持谨慎的态度。
  “梅妃”有无其人,一时尚难定论。
  (原载《中国文化之迷》第四辑)
  梅妃之谜
  ——唐代福建文化的一个疑点
  李瑞良
  在福建文化史上,中唐以前的历史人物缺乏史传记载。这种情况使那个时期的福建历史人物带上了模糊的色彩。梅妃其人,就是一个显著的例子。
  臧励龢等人编的《中国人名大辞典》有一条“江采蘋”,扼要介绍了梅妃的生平:
  江采蘋:莆田人。开元中,高力士使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帝以其性喜梅,名曰“梅妃”。后杨太真擅宠,迁之上阳宫。帝念之,适夷使贡珍珠,帝以一斛赐之。妃不受,赋诗以谢。帝命乐府度以新声,名《一斛珠》。
  从这个词条的行文语气看,是把梅妃看作实有其人的。它的依据,就是唐宋时期无名氏的《梅妃传》。
  《梅妃传》是关于梅妃的唯一原始资料。元末,陶宗仪把它编入《说郛》,不题撰人。明人编《唐人说荟》,收入《梅妃传》,标明作者为唐代的曹邺。另一方面,莆田地区关于梅妃的民间传说很多,莆田县黄石镇有个江东村,据说就是梅妃的故里。这里至今还有江姓族人,世代聚居,还有一座纪念梅妃的浦口宫。当地传说,梅妃自幼貌丑,是个放鸭女子,选官到乡时,她来不及躲藏,惊倒在地。当她从地上爬起来,其容貌竟胜过西施,故被选中。当地人称之为“江东妃”。
  宋代以后,人们大多把《梅妃传》看作真实记载。南宋李俊甫《莆阳比事》卷二就载入《梅妃传》。李俊甫是莆田人,《莆阳比事》成书于南宋嘉定年间(1208—1224),“取唐以来上下千百年间,凡莆阳事之可传者”,均可收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此书“属辞有法,纪事核真”,是一部可信赖的地方史书。与李俊甫约略同时的莆籍著名诗人刘克庄(1187—1269)也有咏梅妃的诗。明清时期,关于梅妃的传说更广。明何乔远《闽书·卷二四·方域志·东华溪》载:“唐有梅妃者,是里人也,唐人为传”。明黄仲昭《八闽通志·卷八六·拾遗》也有梅妃传略,看来都来自《梅妃传》。清康熙年间编的《全唐诗》收入梅妃诗一首,即《梅妃传》所载梅妃谢明皇赐珍珠诗:
  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
  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不仅如此,还把梅妃列入后妃类,并在诗前加题目:《谢赐珍珠》,题下又加注:“上在花萼楼封珍珠一斛,密赐妃,妃不受。”所录的诗与《梅妃传》略有出入,《梅妃传》“桂叶”作“柳叶”,“污红绡”作“湿红绡”,“尽日”作“自是”,这只是版本不同,所有细节都来自《梅妃传》。
  另一方面,明吴世美据《梅妃传》作杂剧《惊鸿记》,清洪昇的名剧《长生殿》也有“夜怨”“絮阁”两折,都是演梅妃事。史书把梅妃看作历史人物,戏曲又把她演为传奇人物,因此梅妃的事迹广为流传。
  但到近现代,学术界经过考证,对《梅妃传》是不是唐人所作,梅妃是否实有其人,开始产生怀疑。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把《梅妃传》放在“宋之志怪及传奇文”一类,并编入《唐宋传奇集》。他根据《梅妃传》末的跋文所说“此传得自万卷朱遵度家,大中二年七月所书,字亦媚好”,“惟叶少蕴与余得之,后世之传,或在此本”,判断作跋者就是作者,既与叶少蕴同时,“则南渡前后之作矣。今本或题唐曹邺撰,亦明人妄增之。”本来,唐宋时期,传奇小说盛行,记载唐玄宗和杨贵妃事迹的野史笔记和传奇小说就有十多种,或为时人所记,或是后人得自前朝传闻,里巷之谈,间亦采撷,真伪杂糅,还不时夹杂了一些神仙志怪、荒诞不经的内容。有些可作为历史资料,以补正史之阙,但有些则是文学创作,不能据为史实。梅妃事迹既不见于正史,又是单文孤证,从体裁看,《梅妃传》情节描写生动感人,的确属于传奇小说一类。鲁迅先生著述态度严谨,《中国小说史略》一书考证周详,后人奉为圭臬,所以他的判断影响很大。此后,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也说“明人题为唐曹邺作,不可信。”张友鹤在《唐宋传奇选》里就说《梅妃传》:“应是宋人所作。”综言之,认为《梅妃传》是宋人所作,梅妃是虚构人物的主要论据有:
  一、跋文提到叶少蕴,叶是北宋末期人,可见作者是宋代人。
  二、梅妃事迹,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都没有记载,《梅妃传》一文,唐人笔记也没有提到,《新唐书·艺文志》《宋史·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崇文总目》等宋代公私目录学著作都没有著录,不会是唐人所作。
  三、《梅妃传》说,高力士使闽,但考之于新旧《唐书》,都没有高力士使闽的记载。
  四、从历史地理演变看,莆田平原三面濒海,古代原为兴化湾的一部分,是海潮涨落之地。《八闽通志·卷六十》“祠庙·红泉宫”载,“唐元和八年(813),观察使裴次元于(莆)邑之红泉筑海堰潴水,垦辟荒地为田三百二十有二顷,岁收数万斛,以赡军储。”这个红泉宫在县城东南黄石市中,正是江采蘋的家乡。元和八年是在开元(713—740)之后七八十年,这就是说,开元年间,黄石乡江东村一带还没有围垦,海潮出没无常,江东村这个地方可能还不存在,高力士手下的选官不可能到这样的地方来选妃子,能诗善赋的梅妃也不大可能在这样一个海滨僻地生长。
  五、据当地民间传说,江采蘋是个放鸭女子,与《梅妃传》所描述的能诗善赋的梅妃相去甚远。
  但另一方面,认为《梅妃传》不是凭空虚构的观点也仍然存在,主要论据是。
  一、南宋的李俊甫在《莆阳比事》中已载梅妃事迹,刘克庄也有咏梅妃诗,他们都是莆田人,都肯定有梅妃其人。
  二、莆田县黄石镇江东村确是江姓族居地,当地还有纪念梅妃的浦口宫,民间传说虽有神话色彩,但总可说明这里是江采蘋的家乡,与《梅妃传》的记载相符,不能不予考虑。如果当时并不存在江东村,《梅妃传》的作者怎么会指明梅妃生活的时间和地点?怎么会编造出与地点和族姓相符的故事?
  三、《梅妃传》说,唐明皇读了梅妃的《谢赐珍珠》诗后“帐然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号《一斛珠》,曲名始此也”。这说明“一斛珠”这个词调的来源就是唐明皇赐梅妃一斛珠的故事。
  总而言之,梅妃是否确有其人,《梅妃传》是唐代的纪实之作,还是出自宋人依托,学术界至今还没有定论。因此,现行著作对待这个问题,各有不同的倾向和态度。第一种态度是根据鲁迅的判断,谓梅妃实无其人,《梅妃传》出宋人伪托。第二种态度是先把梅妃当作历史人物来介绍,末尾引鲁迅的观点,以示客观。如中华书局1992年出版的《中国文学家大辞典·唐五代卷》(周祖譔主编)有“江妃”条,不仅把江采蘋看作文学家,而且还有生卒年介绍,表明实有其人。在介绍梅妃生平和作品之后说:“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谓实无其人。”保留鲁迅的观点,以备一说,但其倾向是明显的。江苏古籍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唐诗大辞典》(周勋初主编)也采取同样的做法,在“江妃”条内,把梅妃看作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唐玄宗之妃,名采蘋,莆田人,”然后介绍其生平作品。最后说:“据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推断,梅妃实无其人。”这两部专科辞典吸收了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其态度是有代表性的。
  1962年郭沫若来闽,作《途次莆田》诗,有句云:“梅妃生里传犹在,夹漈藏书有孑遗。”把梅妃与郑樵并提,似肯定有其人,但较谨慎。
  平心而论,《梅妃传》单文孤证,作为直接证据,实嫌不足,而否定梅妃其人的论据则涉及地理文化的大前提,不能不正视。所以,衡量一下双方的比重,肯定的成分只有三四成,否定的成分倒有六七成。梅妃只能作为传说人物,不能作为历史人物。
  梅妃的问题在福建文化史上有一定的特殊意义。这个问题关系到如何衡量唐代前期福建沿海地区的汉文化水平。唐开元以前,福建的汉文化只能以漳州的陈元光父子及其部属许天正等人为代表,但他们是中原文化的传播者和移植者,而《梅妃传》中的梅妃却是在福建莆田土生土长的女子,如确有其人,那就意味着唐代前期福建沿海地区的汉文化已可以和中原地区相比美。海滨乡下姑娘能这样知书识礼、能诗善文,则当地文化发达程度可想而知。但在唐开元前后,当地缺乏相应的文化氛围,与梅妃同时的福建知名人物,见诸记载的不过一二人。由此可见,梅妃是否真有其人,不是这一个人的问题,而早唐代前期福建沿海地区文化发展水平的问题。这方面的史料还需要继续挖掘。
  (原载2001年《炎黄纵横》第三期)
  梅妃其人考略
  ——唐代福建文化的一个疑点
  江国兴
  梅妃是我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人物,尤其是她的《东楼赋》和《谢赐珍珠》广为后人所传诵。有关梅妃的事迹,莆田自宋修志开始,地方史志皆有记载,主要有宋代赵彦励《莆阳志》、宋代李俊甫《莆阳比事》、明代何乔远《闽书》,明代黄仲昭著福建第一部省志《八闽通志》,明代周瑛、黄仲昭合编《兴化府志》以及清代《莆田县志》《福建通志》等著述,历代地方史书记载有序。
  鲁迅、胡适、郭沫若、郑振铎等许多文学泰斗,都曾对梅妃作过研究。尤其是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和《唐宋传奇集》中对《梅妃传》的作者和著作年代提出质疑后,梅妃有无其人的争议一直持续至今,并被列为中国文化之谜。由施宣圆、林耀琛、许立言主编,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之谜》第四辑《梅妃有无其人》中认为“梅妃无其人”的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
  1.鲁迅认为,《梅妃传》跋文提到的叶少蕴,是北宋末期人,作跋就是作者,由于年代不相及,可见《梅妃传》是南北宋人伪作,梅妃是虚构人物;
  2.据史料分析,有关梅妃事迹《旧唐书》《新唐书》均不载;只见于《开元天宝遗事》、宋邑人李俊甫《莆阳比事》著录,刘克庄亦有咏梅妃诗。
  3.《梅妃传》说,高力士使闽,但考于新旧唐书,都没有高力士使闽的记载。
  4.从地理演变看,莆田地处沿海,据旧县志载,在梁陈时代(公元六世纪)海潮涨时可以涌到南山麓广化寺前、西门外之泗华陂前和黄石东北的大龟屿附近,所以唐明皇在位的时候(685—762)(笔者注:应为712—756),江东村这个地方可能还不曾存在。
  5.据当地民间传说,江采蘋是个放鸭女,与《梅妃传》所描述的能诗善赋的梅妃相去甚远。
  笔者认为,以上理由都不能成立的。
  一、鲁迅先生的判断是片面的、错误的。鲁迅认为,《梅妃传》跋文提到的叶少蕴,是北宋末期人,作跋就是作者,由于年代不相及,可见《梅妃传》是南北宋人伪作,梅妃是虚构人物。
  首先鲁迅先生的结论是缺乏依据。鲁迅先生没有进行认真考证,既没有出示前人对跋文有否认的历史依据,又没有到梅妃故里实地考证,就片面“以为朱遵度和叶少蕴不是同一时期的人”,“作跋者就是作者,既与叶少蕴同时”的主观结论。众所周知,不是同一时期的人也可以在他家得到书。如清代御史江春霖,他跟我也不是同一时代的人,1982年,我在江春霖家,得到清道光年重修的木版雕刻的《江氏宗谱》。如果按照鲁迅的推论,这本《江氏宗谱》是与我同一时代的人的伪造的,其实不然,这本《江氏宗谱》也是有明确记载清道光年重修的木版雕本。所以鲁迅的观点是片面的、错误的。
  再者鲁迅把小说《梅妃传》作为考证对象,产生考证主体错位。第一,莆田自宋修志以来,历代史书皆有正传梅妃。正如福建省原文史馆馆长卢美松所说:“梅妃的事迹,是莆田乃至福建史书中记载最完整的人物,历代有传,传承有序,可以说是确有其人。”第二,鲁迅认为《梅妃传》最早见于元人的小说丛书《说郛》中是不确切的。实际上,梅妃事迹并非皆源于《梅妃传》。现保存完整的《莆阳比事》是在宋嘉定七年(1214)雕版刊行,比元代《说郛》中的《梅妃传》早出版百年。《莆阳比事》对梅妃的这些详细记载,并非李俊甫凭空捏造,而是依据宋叶石林(原名叶梦得,字少蕴,号石林,宋绍圣四年进士)从宋水部郎中、藏书家朱遵度(又称朱万卷)家所得唐大中二年(848)七月著的《梅妃传》一书进行记述的,可见《莆阳比事》记载梅妃事迹,是源于唐代《梅妃传》。再说,《梅妃传》创作的时间与梅妃有无其人也没有因果关系。因为,梅妃事迹在许多史志资料中都有记载。
  1.《莆田县志·大事记》载:“唐天宝十五年(756)七月,安禄山陷长安,江采蘋(梅妃)死难,里人在黄石镇江东村建浦口宫纪念她。”这已明确记载梅妃殉难时间和浦口宫建造时间。
  2.清道光年间(1820—1850)重修的《江氏族谱》,完整无误地记载了梅妃的词条。《江氏族谱》载:“第十二代,采芹,册封国舅,官都察院御史(注:应为御史台御史大夫),忠于帝室,死后赐食庙祭。”“采蘋,唐皇妃,上阳东宫正一品,号梅妃,殉节赐葬祀庙。”
  3.古代浦口宫重修的碑刻清楚地记载江东就是养育梅妃的地方。浦口宫碑刻记:“江东在李唐时,原属天华村,其地绿野连绵,碧流环绕,秀气所钟,江妃毓焉??”
  4.著名诗人、考古学家郭沫若也认为梅妃有其人。1962年郭老携夫人于立群来闽,作《途次莆田》七律诗,其颈联“梅妃生里传犹在,夹漈藏书有孑遗”中“梅妃生里传犹在”的“传”字,被有些人理解为郭沫若先生也持谨慎态度,其实“梅妃生里”是地名,大一点的概念是指莆田,小一点指梅妃出生地黄石江东,地名是不能理解为传说的,其诗意为梅妃出生的地方世世代代相传梅妃的事迹。根据莆田地方史学者林青松先生《郭沫若确认唐朝莆田有江梅妃》一文中指出,由著名诗词学者林东海、史为乐联合选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郭沫若纪游诗选注》一书,选注郭先生343首纪游诗作约1000多个注解,其中有229个是郭沫若亲手作注的。为了让读者分清楚,二位学者实事求是在郭沫若所注解的条目前加上“原注”,意为郭沫若原有的注解。其中郭沫若给“梅妃生里传犹在”句的注解为“唐玄宗初宠梅妃,莆田江东人,村中有浦口宫纪念之,今尚在。”郭沫若治字严谨,对各个注解都要求严格,凡是靠不住有争议的历史人物或事物,他都在注解里加上“相传”或“传说”。而“梅妃生里传犹在”诗句作注解时既没有注“传说江梅妃”,也没有注“相传江梅妃”。显然是确认梅妃有其人!
  5.著名考古学家、诗人林恭祖先生认定杜甫《丽人行》中的“杨花雪落覆白蘋”,是用“杨花”与“白蘋”暗喻杨玉环和江采蘋,意为杨玉环迫害夺宠江采蘋,并在访梅妃故里诗中云“世若无其人,少陵何慨叹?”
  以上的县志、族谱、碑刻和杜甫诗句都记载梅妃是唐代人,莆田江东的实物资料也都证明梅妃确有其人。所以,无论《梅妃传》是唐人创作,还是宋人所书,都不能作为考证梅妃有无其人的主要依据,更不能认为小说《梅妃传》是宋人创作,就以年代不相及,错判“梅妃无其人”。况且古代小说加头添跋的比比皆是。如,《三国演义》开头的《临江仙》词不是罗贯中原作,而是清人毛宗岗借用明代诗人杨慎《二十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所写的一首开场词,我们没有理由以《临江仙》的词是假造的,从而推论《三国演义》中的人物也是伪造的。同理可证,假如《梅妃传》的跋是伪作的,也不能因跋伪作而断定其人物是虚构的。
  二、以《旧唐书》《新唐书》无记载梅妃而否认梅妃有其人,本身就是片面的。首先,根据正史编写体例,没有涉及历史上的重大事件,正史一般不会记载。梅妃没有直接参与唐史重大事件,《新旧唐书》中没有记载纯属正常。
  《旧唐书》《新唐书》所能传载的人物极少,特别是后宫能立传者不足万分之一,绝大部分人没有传记。《旧唐书·卷七·后妃传》只立传33人,《新唐书》中《后妃传》只立传30人,扣除两书中的重复者,实际立传记载的唐后妃只有37名。唐朝共有24个皇帝,除武则天女皇外,还有23个皇帝,每个皇帝至少有“皇后”“四妃”“九嫔”“九婕妤”“四美人”“五才人”“宝林”“御女”“采女”各27人,计113人入册妻妾。即使有的皇帝只设贵妃,不立皇后,也有112人,加上许多没有入册的美女,真是后宫佳丽三千人。唐明皇时代,国家繁荣昌盛,皇帝穷奢极侈,嫔妃宫女近四万人,但能在《旧唐书》和《新唐书》中立传的只有直接参与一些重大事件的4人,她们是被废的原配皇后王氏,一天杀三个太子的贞顺皇后武氏(武惠妃),导致安史之乱使唐明皇丢京失国的杨贵妃,以及肃宗皇帝生母元献皇后杨氏。其次,正史、地方史书、名人诗句等记载梅妃,都应当作为考证梅妃这一历史人物的重要史料。
  1.正史有记载梅妃。所谓正史,根据《辞海》,“正史”:“纪传体以君主的传记为纲领,故《隋书·经籍志》以《史记》《汉书》等纪传体史书,列为正史。《宋史》等书沿用其说,《明史·艺文志》又以纪传,编年二体,并称正史。清代乾隆年间编辑《四库全书》,确定以纪传体史书为正史:并规定凡不经‘宸断’(皇帝批准)的不得列入,诏定二十四史为正史。1921年北洋政府又增《新元史》合称二十五史。”钦定《四库全书》中《大唐一统》327卷“列女”和钦定《四库全书》《福建通志》55卷“列女(二)”等皆有正传梅妃。1986年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编辑手册》中载有“一斛珠”条目:据宋人传奇小说《梅妃传》,谓唐玄宗在花萼楼,适南方使者至,遂命封所献珍珠一斛密赐江妃,妃不受,以诗谢,有“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句。玄宗览诗不乐,令乐府以新声度之,名叫《一斛珠》,见《宋史·乐志》。《宋史·乐志》是一部正史,所以梅妃事迹正史有载。
  2.刘克庄创作有咏梅妃诗。刘克庄(1187—1269)福建莆田人,宋淳祐六年(1246)恩赐进士,被宋理宗誉为“文史久著,史学尤精”的史学家、著名诗人。他曾写了四首咏梅妃诗,是证实梅妃有其人的重要依据之一。其中有五言诗《梅妃》和《唐二妃像(其二梅妃)》,六言诗《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录其一)》和《读开元天宝遗事》。特别是《读开元天宝遗事》一书,充分说明《开元天宝遗事》一书是宋以前出版的书籍,比《梅妃传》所谓宋朝期间创作更早,这样的书籍能得到刘克庄认可,其史料也是极具可靠性的。
  3.《莆阳比事》有记载。《莆阳比事》是宋史学家李俊甫编著,于宋嘉定七年(1214)雕版印行。李俊甫是福建莆田人,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莆田比事·卷二·岐公归朝梅妃入侍》中载:“梅妃,姓江,莆田县人,九岁能朗诵《二南》诗,即《诗经》中的《周南》《召南》两组诗歌,并对父亲仲逊说:‘我是个女子,期望以这种吟诗作赋作为自己的志向。’父亲对她感到惊奇,给她取名叫采蘋。”
  李俊甫在《莆阳比事》中记述:唐开元年间,高力士出使福建时选梅妃入宫;梅妃化妆素淡,服饰雅致,姿态明媚秀丽,特别喜欢梅花,又善写诗文,作《兰萧》《梨园》《梅花》《凤笛》《玻璃杯》《剪刀》《绮窗》等赋,自比东晋才女谢道韫;唐明皇宠幸梅妃,戏称‘梅精’,并为其题写‘梅亭’匾额,与其比赛品茶;后因杨贵妃专曾贤谋《清香》宠后宫,梅妃被迁上阳东宫,作《东楼赋》呈献皇上,欲求唐明皇回心转意;唐明皇赐一斛珍珠,梅妃不愿接受,并作诗答谢,唐明皇命人为此诗谱曲《一斛珠》;梅妃死于安史之乱,埋于温泉池东梅树下,唐明皇亲自撰写祭文祭奠,并按嫔妃的礼仪重新埋葬,又为其画像题诗。
  《莆阳比事》是一部史料真实的莆田地方志书,曾被誉为“取唐以来上千百年间,凡莆阳事之可传者”均可收录。《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评述此书“属辞有法,纪事核真”,是一部完全可信赖的地方史书。因此,《莆阳比事》有著录的人物是经过认真考证后才收录的,绝不可能把虚构的人物收录于这样一部可信赖的地方史书中去!可见,李俊甫的《莆阳比事》,是确认梅妃有其人而不容置疑的重要史料依据。
  三、用新旧唐书没有记载高力士赴闽选妃而否定梅妃入宫,与史实不符。首先,新旧唐书无记载高力士赴闽选妃之事,也不能断定高力士就没有赴闽选妃。其次,梅妃出身于仕宦家庭。根据唐朝规定:唐代宫廷定期向社会征选女子,豪门士族的女子和仕宦人家,有美名远播的十四岁以上未婚女子必须向朝廷申报,朝廷按例要进行挑选,选中者然后礼聘入宫。唐玄宗时,皇帝风流倜傥,常设花鸟使机构,派遣花鸟使四出,采选天下美色女子,召入深宫。《江氏族谱》载,江氏先人多为官,“第一代江汉,字汝广,观察使”;后代官为大中大夫、司马、参军、承事等职;到“第九代江嵋,字尔峦,官刺史”,“第十一代江仲逊,字惟恭,封镇国将军,子采芹,女采蘋,世居东华,高祖迁江东,以女贵封妃,封为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其父江渚追封正议大夫(正四品),莆田诸女尽封孺人,于归俱赐銮驾”。可见,由于梅妃家庭关系特殊,有着良好的教育氛围,不但具备能诗善赋条件,而且即使高力士没有使闽,梅妃也同样可以被选入宫为妃。至于民间流传梅妃原为牧鸭女的故事,只不过为了把人物传说的更神奇而已,不但不能因此否定梅妃能诗善赋,而且更不能以此传说作为考证梅妃无其人的依据。
  四、早在汉、唐时期,梅妃故里江东已有先人聚居,且在此开发。那些认为梅妃无其人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唐时的梅妃出生地江东“可能还不曾存
  在”。其一,这一推论的“可能”二字,本身模棱两可,没有对唐时的江东是否存在进行认真考证。其二,这一推论也曲解了莆田旧县志,把海潮可涌到广化寺前、泗华陂前和黄石大龟屿附近,而错以为广化寺以东至黄石全是一片汪洋大海。
  1.据《莆田县志》载:莆田首次置县于陈光大二年(568),县治设延陵里(今城厢南山广化寺东边)。延陵里的海拔低于广化寺、泗华陂几米,如果以为海潮可以涌到南山广化寺前和泗华陂而延陵里就是一片汪洋大海的话,县治岂不是置于汪洋大海之中,所以是明显的曲解。再说,唐朝时的北冰洋冰架尚未融化,海潮一般都在低潮位复流,即使是每年农历八月“灶公水”或九月“翻江水”这样的年高位潮,每年海潮能够涌上江东地面的也只有2至3次,而且每次淹没的时间最多只有1至2小时,直至20世纪70年代初,江东每年都有数次高位潮涌上地面,但也没有对群众的财产、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2.莆田县冠名取于“莆田里”。《莆田县志》记载,莆田古称蒲口,其地名最早见于陈天嘉五年(564)之史书。因“莆”与“蒲”古本通用,意指其地蒲草滋生。后经开发,平原已出现“莆田里”,即今黄石。根据当时县治定名公例,多取其地古雅有名的地名为县名。于是,在陈光大二年(568)置县时便定名为“莆田县”。这也说明黄石早在梁陈时就有先人开发,绝不是一片汪洋大海。
  3.据《莆田县志》载:“按汉制,县下设乡,满千户的置年俸百石谷子的乡官一人,不到五百户的小乡,置啬夫一名,一里设一亭,五里设一邮。五家为伍,十家为什,百家为里,里有里魁,什伍之间,互相检察。”其一,“什”的由来就是因人聚居而得名。江东地处海滨,自古以来就有称“东什”和“西什”的自然村,说明东什和西什在汉朝时就有先人居住。其二,江氏后裔都在东什居住至今。清张琴主编的《莆田县志·风俗志》上卷记:“唐天宝中,东华村有江仲逊”,“今江东江姓其后也”。现存清代所立的浦口宫碑刻也都明白记载唐江仲逊就是江东人,今江东江姓就是其后。浦口宫内东边南起第二块题捐芳名碑第十二列记载“唐赠镇国将军江仲逊,清世孙诏赐修职郎汉仪次男诏赐登仕郎唐云孙宗高??捐白金叁拾两正重修。”
  4.唐代黄石已有私人商店,且已建水塘灌溉农田。《莆田县志·商业篇》载,唐代县城及城郊已有私人商店,黄石、庄边、白沙、百丈(今大洋)、濑溪均出现墟集和私营小店。《莆田县志·大事记》载:贞观元年(627),南北洋建水塘围垦造田,主要有:诸泉塘(今城厢区北磨附近)、永丰塘(今城厢区筱塘)和沥浔塘(今城厢区霞林、棠坡附近),其后又建颉洋塘(今涵江区卓坡附近)。贞观五年(631)建国清塘(今荔城区黄石定庄附近)。国清塘与黄石江东地处同一海拔,相距仅2至3公里,途中也没有海堤阻拦,海潮不可能只淹没江东而不淹没国清塘。由此可以推定,江东至少在梅妃出生前100年早已存在。
  5.从修建南洋海堤的巨大工程看,唐时江东业已存在。《莆田县志》载:莆田南洋段海堤总长37.45公里,其中东山至江东9.8公里,江东至洋埕7.7公里,洋埕至陂头19.95公里,建成于唐元和八年(813),距梅妃殉难的(756)也只有57年。可见,先人早已在南洋之地择高而居,且不断修筑海堤同大海抗争。在当时唐朝生产力还是落后的状况下,假如江东、东山、洋埕、陂头等地都不曾存在的话,靠谁修建如此巨大的南洋海堤工程?
  综上所述,梅妃其人其事不是《梅妃传》单文孤本,而是有省志、府志、县志、族谱、浦口宫和有关碑刻实物资料等的有力佐证。应当说,梅妃是确有其人。在《福建名人词典》中,梅妃被列为福建第一位女诗人,且见诸记载与她同时的福建文学名人,只有唐高宗总章二年(699)随父陈政入闽的漳州刺史陈元光(656—701)及部属许天正等一二人。可见,梅妃在福建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正如梅妃研究专家李瑞良先生所说:梅妃是莆田人,如真有其人,“能这样知书达礼,能诗善文,则当地文化发达程度可想而知”,“那就意味着唐代前期福建沿海地区汉文化已可以和中原地区相比美”。因此,研究梅妃其人其事,已经不是研究她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唐代前期福建沿海汉文化发展水平的问题,研究梅妃的成果对研究福建文学史、福建教育史有着特殊的意义。
  (原载2003年4月29日《人民政协报》、2006年《福建文史》第4期转载)
  唐代莆田江梅妃确有其人
  林青松
  莆田唐代历史上有无江梅妃(江采蘋)其人?有的学者说有,有的学者说无,认为她是虚构的人物。究竟是实实在在的历史人物,还是编造虚构的人物?史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最近,江国兴先生已在《莆田史志研究》《湄洲日报》《人民政协报》上撰文,明确提出“江梅妃确有其人”。笔者认为江梅妃也是一位有血有肉的真实人物,下面引录自唐代至今的有关资料等来说明江梅妃是位真实可信的历史人物。
  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有江梅妃。宋代莆田人刘克庄读后作《读开元天宝遗事》诗:“环子受兵火涴,梅姬如玉冰清;二妃未免遗恨,三郎可煞无情。”
  五代时成书的《遗事》为王仁裕所撰,王仁裕(880—956),字德辇。《遗事》比成书于宋嘉定年间的《莆阳比事》要早300年左右。
  宋代著名地方史学家、莆田人李俊甫在《莆阳比事·卷二》“梅妃入侍”条记载:“梅妃姓江氏,莆田人,九岁能诵《二南》诗,语父仲逊曰:‘我女子,期以此为志。’父奇之,名曰采蘋。开元中,高力士使闽,以选入侍,大见宠幸。妃能属文,自比谢女,常淡妆雅服,姿态明秀,性喜梅,所居栏槛悉植之,榜曰‘梅亭’。梅开赋赏,夜分尚顾花下不能去,上戏名曰梅妃。有兰、箫、梨园、梅花、凤笛、玻璃杯、剪刀、绮窗等赋。上尝与妃斗茶,顾诸王戏曰:‘此梅精,吹玉笛,作惊鸿舞,一一光辉,今斗茶又胜我矣。’妃应声曰:‘草木之戏,误胜陛下,设使调和四海,烹饪鼎鼐,万乘自有宪度,贱妾何能较胜负耶?’上悦,会杨妃有宠,迁于上阳东宫,作《楼东赋》自寓。一日,上在花萼楼,命封真珠赐妃,妃不受,以诗谢曰:‘桂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上得诗怅然,令乐府度为新声,名曰《一斛珠》。后安禄山犯阙,妃死于乱。乘舆东还,得其尸于温泉池侧梅树下,葬以妃礼,上自制文诔之。后题妃画像云:‘忆昔娇妃在紫宸,铅华不御得天真。霜绡虽似当时态,争奈娇波不顾人。’今世图画美人把梅者曰梅妃,泛言明皇时人,即此也。”
  福建省第一部省志、明莆田人黄仲昭《八闽通志》卷之八十六及省志《闽书》卷之二十四所记载与《莆阳比事》基本相同。
  商务印书馆民国三十二年(1943)版《中国人名大辞典》“江采蘋”条记:“唐莆田人。开元中高力士使闽,选归侍明皇,大见宠幸,帝以性喜梅,名曰‘梅妃’。后杨太真擅宠,迁之上阳宫,帝念之,适夷使贡珍珠,帝以一斛赐之,妃不受,赋诗以谢,帝命乐府度以新声,名《一斛珠》”。
  中华书局民国二十九年(1940)版《中外人名辞典》“江采蘋”条记:“唐玄宗妃,开元初,高力士选入朝,侍明皇,大见宠幸,属文自比谢女,所居悉植梅花,帝因其所好,戏名梅妃,后失宠,为杨贵妃逼迁上阳宫,明皇于花萼念之,会夷使贡珠,命封一斛赐妃,妃谢以诗云:‘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明皇以新声度曲,名曰《一斛珠》,安禄山反,乱兵入京师,遇害。”
  1995年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福建名人词典》“江采蘋”条记:“(?—756)唐玄宗妃。小名阿珍。莆田人。世代业医。自幼善文。玄宗为之取名‘梅妃’。后因杨贵妃擅宠而迁上阳宫。玄宗思念,赐珍珠一斛,她不受,赋诗以谢,有句云:“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又曾作《楼东赋》以悲身世。安禄山之乱,她留长安,死于乱兵之手。所作箫、兰、梨园、梅亭、凤笛、玻杯、剪刀、绮窗八赋(一作七赋),为当时文人所传诵。”
  198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源》“梅妃”条记:“唐明皇(玄宗)之妃。莆田人。姓江名采蘋。开元初,高力士选归侍明皇。善属文,自比谢道蕴。性喜梅,居所均植梅花,明皇戏名之为‘梅妃’。明皇后宠杨贵妃,逼迁上阳宫,帝每念之,曾封珍珠一斛密赐梅妃,不受。也称江妃。见旧题唐曹邺《梅妃传》”。又《辞源》“一斛珠”条记:“曲名。唐玄宗把外国所进的宝珠,送一斛给梅妃,并命乐府宫用新声谱曲,名‘一斛珠’。”
  1986年黄山书社出版的《中国名胜楹联大观》第450页“兴化会署联”条记:“荔子甲天下,梅妃是部民”并加注解:“梅妃,姓江名采蘋,为唐玄宗宠妃,敏慧能文,因杨贵妃所妒而失宠,最后死于安禄山之乱。”
  1989年江苏美术出版社出版吴山主编的《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梅妃”条记:“唐福建莆田人,姓江,名采蘋。婉丽能文,为太监高力士自闽选归,进于玄宗为妃,因其爱梅,赐名‘梅妃’。后杨贵妃得宠,逼其迁居上阳宫,帝念之,赐以外国人贡之珍珠一斛,梅妃不受,谢以诗,词意凄惋,帝命乐府谱入管弦,名《一斛珠》。安禄山乱,死于兵。”
  1989年明天出版社出版老铁主编的《中国帝王辞典》“梅妃”条记:“即江采蘋,莆田人。生卒年月未详。开元中,高力士使闽,见其少丽,选而载归,献给唐玄宗,备受宠幸。当时长安大内、大明、兴庆三宫,东都洛阳大内、上阳两宫数万宫妃,自玄宗得到梅妃后,皆遭冷落。梅妃善文学,自比谢女??”
  宋代莆田人、大诗(词)人刘克庄咏梅妃诗,《梅妃》:“箫能妻弄玉,琴可挑文君。吹彻宁哥笛,梅妃未必闻。”《冬夜读几案间杂书得六言二十首〈录其一〉》:“李妹玉臞肤色,梅妃淡妆素衣。大主嗔老奴爱,三郎怕肥婢知”。《唐二妃像(其二梅妃)》:“素艳羞妆额,红膏妒雪肤。宁临白刃死,不受赤眉污。”
  明《唐五十家诗集》收有唐明皇《题梅妃画真》诗;清《全唐诗》不但收有唐明皇《题梅妃画真》诗,还收有江梅妃《谢赐珍珠》诗;《全唐文》收有江梅妃《楼东赋》:“玉槛尘生,凤奁香殓。懒暗鬓之巧梳,闲楼衣之轻缘,苦寂寞于蕙宫,但凝思乎兰殿。信飘落之梅花,隔长门而不见。况乃花心扬恨,柳眼弄愁,暖风习习,春鸟啾啾。楼上黄昏兮,听凤吹而回首,碧云日暮兮,对素月而凝眸。温泉不到,忆拾翠之旧游;长门深闭,嗟青鸾之信修。忆太液清波,水光荡浮,笙歌赏宴,陪从宸旒,奏舞鸾之妙曲,乘画鹢之仙舟。君情缱绻,深叙绸缪。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无休。奈何嫉色庸庸,妒气冲冲,夺我之爱幸,斥我乎幽宫。思旧欢之莫得,想梦著乎朦胧。度花朝与月夕,羞懒对乎春风。欲相如之奏赋,奈世才之不工;属愁吟未之尽,已响动乎疏钟。空长叹而掩袂,踌躇步于楼东。”
  唐明皇《题梅亭》诗:“亭名梅矣雪霏霏,傲骨清香百卉希。卓卓不群如玉状,从今呼尔为梅妃。”
  清郭尚先《江妃村》诗:“曾传戚里此江干,遗事开天已渺漫;赋买千金心不转,珠擎一斛泪空弹;秋风团扇班妃怨,夜雨淋铃蜀道难;犹胜仓徨端正树,一钩罗袜与人看。”
  清陈池养《江梅妃》诗:“一例明妃尚有村,凭谁踪迹到柴门;梅花绰约添新韵,兰水潆洄认旧痕;未必珍珠能破寂,只余团扇解衔恩;驿旁罗袜犹存否,付与词人仔细论。”
  清林翰《题梅妃村》诗:“一乡轶事唐天宝,千载齐名越苧罗;故老相传鹅脰冢,当年竟殉马嵬坡;野梅树树精魂在,江水澌澌怨恨多;隔岸犹听村女唱,斛珠一阕当山歌。”
  清林朝阳《江梅妃思莆》诗:“金盒金钗久已灰,春光独占锦江隈;美人终有荒村在,莫向咸阳吊马嵬”。
  清王士禛《减字木兰花·咏梅妃》诗:“天然姿媚,比拟梅花应不异。一斛珍珠,得似鲛人泪点无。文园老去,恨煞无人能解赋。我见应怜,不索长门买赋钱。”
  清林宾王《江梅妃》诗:“千里春江濯锦新,娥眉一进六宫颦;宁知梅畔承恩日,翻作楼东失意人;玉笛犹怀歌舞地,珍珠莫慰寂寥身;赋成空拟长门咏,惆怅难回辇舆尖。”
  清郑王臣《过江妃村》诗五首:“(其一)南国佳人住水村,春潮寒碧浸扆根。蘼芜犹作裙腰色,一道青青直到门。(其二)舞罢惊鸿逸态生,红绡衫子称身轻。可怜不及霓裳序,能使青骡万里行。(其三)寂寞长门敛翠眉,珍珠一曲擅清辞。不堪更问南来使,道是涪州贡荔枝。(其四)一幅霜绡态尚新,空从画里唤真真。如何宛转歌长恨,不记楼东作赋人。(其五)金枣银蚕葬故乡,梅花犹绕墓门香。马嵬原上生秋草,红粉成灰剩锦囊。”
  唐江梅妃《和唐明皇梅亭诗》:“天恩浩荡布霏霏,梅洁冰清举世希。秀实和羹花结子,兰香王者愧称妃。”
  江梅妃《在花萼楼》诗:“庭院梅花发,金闺罢晓妆。自怜倾国貌,只是伴寒香”。
  1935年(第十七期)《福建文化》上发表《唐代福建女诗人——江妃》的诗赋。
  1982年福建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出版的《福建工艺美术》(第一期)里有一篇介绍江采蘋的文章,标题为《梅妃江采蘋》。
  1985年福建青年出版社出版的《福建青年》(第五期)其中有篇《八闽古今人物·梅妃纪事》文中介绍了江采蘋的事迹。
  从以上有关资料、省志、人名辞(词)典、辞源、楹联、诗赋等等,可以看出自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始,历代相沿记载莆田唐代江梅妃直至当代,前后时间跨度长达一千多年。假如有人要否定唐代莆田江梅妃“无其人”,是虚构人物,此说是没有说服力的。原因是在封建社会里,“文字狱”极为森严,谁敢去假造唐明皇皇帝的御诗《题梅亭》《题梅妃画真》以及梅妃《和唐明皇梅亭诗》等,难道假造者不怕人头落地呢?假造皇帝的御诗就是假造圣旨,就要受斩。这是封建社会里一条不可抗拒的朝廷法律,历代朝廷法律都是如此。假设梅妃无其人的话,那么,唐曹邺的《梅妃传》怎么没被列入“历代禁书”
  呢?反而《梅妃传》传到全国,并传到国外,如德国著名诗人歌德还把江梅妃《一斛珠》诗译成德文介绍给德国人民,译诗为:“承君相爱赠珠翠,奈我妆台久未复临。自去君旁久不相见,你曾知怎样梳妆斗艳辉。”
  清代著名篆刻家吴让之,原名廷飏,字熙载,他篆刻有江梅妃的《一斛珠》诗,如诗的最后一句“何必珍珠慰寂寥”篆印见上海书画出版社出版的《书法》(总第三十五期)。清代康熙年间的刊本《芥子园画传》里收有江梅妃的画像。
  福建第一部省志《八闽通志·水利·兴化府·莆田县》“国清塘”条记:“在县东南景德里。唐贞观元年(627)置。塘有三十六股,周回三十里。溉田五百顷。”又《八闽通志·地理·兴化府·莆田县》“文赋里”条记:“以朱处士邺能赋名。旧传唐先辈徐寅作《雷出地奋赋》,破题未成,邺应声云:‘阴复阳回,地中出雷。’邺之居,今为五云寺”。
  福建省志《闽书·方域志,兴化府·莆田县》“文赋里”条记:“唐朱邺以能赋名,故以名里。”
  唐朝时的文赋里、景德里均属黄石或黄石临近,文赋里有唐处士善赋者朱邺,景德里有唐贞观元年(627)所建的国清塘。而江梅妃死于唐天宝十五年(756)的安史之乱。江梅妃死之前一百年左右国清塘已建成。这说明唐时黄石境内有人类居住,“民以食为天”,人活着是要吃饭的,因此他们要建塘蓄水,发展粮食生产,江东村也不例外。假如黄石在唐时还没有人居住的话,还是海,那么,国清塘是谁建造的?因此,唐时江东村落已建成,唐代莆田江梅妃确有其人!
  (原载《莆田史志研究》,作者为莆田市文史研究学者)
  解开梅妃之谜
  林双华
  梅妃是我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人物,尤其是她的《楼东赋》和《谢赐珍珠》广为后人所传诵。有关梅妃的事迹,莆田自宋修志开始,地方史志均有记载,主要有宋代赵彦励《莆阳志》,宋代李俊甫《莆阳比事》,明代何乔远《闽书》,明代黄仲昭著福建第一部省志《八闽通志》,以及明清《兴化府志》与《莆田县志》《福建通志》等著述。鲁迅、胡适、郭沫若、郑振铎等许多文学泰斗,都对梅妃作过研究。然而,自鲁迅先生于20世纪30年代在《中国小说史略》和《唐宋传奇集》中对《梅妃传》的作者和著作年代提出质疑后,关于梅妃有无其人的争议一直持续至今,并被列为中国文化之谜。之后,胡适曾想从正面考证梅妃其人的历史真实,因资料欠缺,无果而终。
  1962年初,一代文豪郭沫若在他那首脍炙人口的《途次莆田》,一声“梅妃生里传犹在”的深沉吟唱,再度引起人们对这位唐代名妃的关注和怀念。
  作为一代皇妃,梅妃无疑是个充满传奇色彩的历史人物。然而,却因了鲁迅先生的质疑,一度变成了“传说”人物,成了扑朔迷离的文化之谜。此前,学术界多从正面考证梅妃的存在。但遗憾的是,关于梅妃的出生、史料记载、梅妃住过的上阳宫考证、莆田地理位置、高力士是否使闽等,这些方面保存的完整资料少,考证难度大,才逐渐形成了困扰史学界半个多世纪的谜。由施宣圆、林耀琛、许立言主编,学林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文化之谜》第四辑《梅妃有无其人》一文中,认为“梅妃无其人”。向思鑫主编、汕头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历史49大谜》“宫闱七大谜”之《梅妃有无之谜》,亦偏向于“无其人”的观点。
  近年,仅在莆田学术界,就有《梅妃有无其人》《也谈梅妃之谜》《历史上有否梅妃其人其事》等文章,均提出相似的疑问,更让这位唐代名妃蒙上一层神秘的面纱。
  在梅妃故里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土生土长的江国兴,早在年轻时就萌生了研究梅妃、揭开梅妃真面目的强烈念头。许多个日子,流连望娘石、浦口宫及后来建造的梅亭等梅妃故里标志性建筑,他对这位江氏先祖倍增敬仰之情,考证梅妃的心情愈加迫切。1995年6月11日,他在多方深入民间多方搜集材料的基础上,撰写了《江梅妃的传说》,在莆田市的《湄洲日报》上发表。梅妃艺色双绝,“眉不染自清,唇不点自绛,眸如两汪秋水,腮如丹桂含苞,满面天真稚气”。她得宠时,从不迷恋奢华和权势。入宫后,绝不为自己的家族多求恩泽。所传唐明皇曾问她家有何人,欲封为宫。梅妃答“家中虽有兄长,愿陛下以苍生为重,施恩百姓。”她的传说还与许多莆田民俗相符,如莆田女子去世后,“木主牌”上所书“某孺人神位”,与江氏族谱所载“莆田诸女尽封孺人”相符。梅妃的故事,借助媒体的传播,在当地再次产生了较大反响。
  这之后,江国兴又跑遍了省市有关图书馆、博物馆及各级地方志办公室并找来江氏族谱进行反复研究,仅读书笔记就记了满满三大本。此后两年,他又相继在《湄洲日报》上刊发了《史载梅妃》等文章,侧重从“史”的角度宣传梅妃的精神品质,试图用史料进一步巩固这位唐代名妃在中国正史上的地位。
  然而,江国兴深知,要“扳”倒名人的权威论断,谈何容易啊!自幼生长于黄石镇江东村的他,凭着对真理的执着追求,以科学严肃的考证态度,向学术界权威继续发出勇敢的挑战。
  不久,世界兴安恳亲会在莆田隆重召开。时台湾著名诗人学者林恭祖正好也回来了,就住在台湾大酒店。江国兴对这位梅妃研究学者仰慕已久,获悉情况后,立即利用午休时间,兴冲冲赶到台湾大酒店,冒昧敲开了林老的房间。一听来意,林恭祖对眼前这位富有钻研精神的后学十分钦佩,当即和他共同探讨起来。与其他学术界同仁一样,林老对从正面考证梅妃也感到力不从心,毕竟现有的材料太有限了。当江国兴把自己打算用反证法来论证梅妃确有其人的想法和盘托出时,林老听罢眼睛一亮,“好,有新意,这个考证思路很好!”在鼓励他朝这条路子大胆走下去的同时,老人当场兴致勃勃地挥毫题写了“梅香万里”四个字,送给江国兴存念。临走时,林恭祖向江国兴建议,要多从唐代笔记小说和唐诗中考证梅妃,并特地把自己对唐诗的最新考证结果告诉他。林老认为,杜甫《丽人行》中的“杨花雪落覆白蘋”,是用“杨花”与“白蘋”暗喻杨玉环和江采蘋,意为杨玉环迫害夺宠江采蘋。这一研究成果给了他重要的点拨和启示。
  为了研究梅妃,江国兴不仅跑遍了莆田市和省城大小小的新华书店和图书馆,从大量馆藏书籍中寻找有关梅妃的蛛丝马迹,还省吃俭用,从有限的工资中挤出几千块钱,用来购买新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文献资料。
  转眼到了1997年,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旅游学会、中国博物馆学会、中国风景名胜区协会等四家单位联合开展全国300个旅游景点申报工作。浦口宫理事会吴开泉等人经过一番准备,自认为拍照、组织文字材料,所站的角度不佳,仅仅以事论事,未能与重大历史事件如安史之乱等有机联系起来,便特地请江国兴回去担任总策划。当天夜里,江国兴百感交集,激动得失眠了。他觉得,这是个宣传梅妃故里的极好时机,务必要紧紧抓住。于是,他多方协调有关部门整理申报材料,并得到《湄洲日报》编辑李玲的大力支持,在报上连载了4篇文章,详细介绍梅妃故里的文物史料,扩大梅妃故里的影响力。为提高照片资料的品位,他还请报社的摄影记者吴锦宇同志一同回来帮忙。当时,村里有些群众认为,江东地处乡村,角逐全国著名旅游风景区根本不够条件,简直是浪费时间。所幸的是,时任村支部书记江国宝及村主任吴建华等“村官”对此热情很高,极力支持。江国兴的劲头更足了,除了向省里有关方面多方宣传梅妃外,还向莆田籍女士、全国旅游协会副主席李玉莺极力推荐。功夫不负有心人,1999年初,申报工作揭晓,莆田黄石镇的梅妃故里从全国2万多个参选单位中脱颖而出,跻身全国300个著名旅游景点之列。这是莆田市唯一入选的景点。专家介绍,之所以能光荣入选,一是梅妃在福建省乃至全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二是梅妃与安史之乱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文学地位和史学价值的交相辉映,折射出梅妃魅力四射的人格光芒。
  2000年,莆田县把浦口宫申报福建省第五批文物保护单位摆上了议事日程。这座建于唐代,清代重修的宝贵古建筑,以前一直被认为是北宋建筑的。为了考证其确切的建筑年代,江国兴查阅了大量史料。几经寻索,他从《莆田县志·大事记》中查到,其建筑年代应为唐至德元年(756);其二,他还从浦口宫中的古碑刻查到此宫确系唐朝建筑。这是围绕梅妃的研究方面,江国兴的又一重大发现。但是,申报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梅妃是一个文化之谜,申报一度困难重重。江国兴没有气馁,一个人没日没夜地忙,常常还要自掏腰包。有一次,他去福州送申报材料,回到莆田家中时,已经是下半夜1点半了。单是申报材料就做了厚厚一大本,花了3个月时间,一个人跑。为此,他不仅在莆田市范围内上上下下地跑,还五上省城,一次次地为申报而忙碌奔波。为了研究浦口宫的建筑特征和雕刻艺术,又数十次深入宫中,一遍遍琢磨,并向吴天鹤、李荣农等专家请教该建筑的古建筑价值和雕刻艺术。最终,得出的结论认为,此宫按帝王后妃的礼节建造,采取百柱抬梁穿斗的建筑方法,体现了中国古代宫殿式建筑的风格,极具科学和艺术价值。
  福建省人大科教文委副主任赖祖胜接触过大量浦口宫材料,尤其是受江国兴的敬业精神所感动,也多次向专家推荐。初选中,因有无梅妃之争议,浦口宫不幸落选。消息传来,县文化局局长李芹和江国兴心急如焚,一班人恳切邀请省文物局局长郑国珍带队重新下来考察,同行的还有国家文物局办公室主任。市文化局领导和县委副书记卓金贤等陪同实地考察。考察中,江国兴出示了许多梅妃研究成果和鲜为人知的历史资料。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专家们高度肯定了梅妃的历史地位与浦口宫的建筑价值和雕刻艺术。第二天,省文物局再次召集有关专家开会,专题研究浦口宫,给予补上“省保”的名单。在大量富有说服力的史料、实物面前,浦口宫当之无愧地加入福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列。
  全国三百个著名旅游景区和省级文物单位的申报成功,既得益于梅妃的历史性地位,反过来又扩大了梅妃在全国的影响。
  研究梅妃的工作继续进行着。江国兴在做好手头工作之余,不厌其烦地积累,默默地搜集、琢磨。
  2000年7月19日,他在《湄洲日报》上发表《高风亮节江梅妃》,文中评价说,梅妃“心系庶民,受宠不谋私”;“品德高尚,得势不求利”;“志节清高,国破不失节”;梅妃品行无私,高风亮节为历代名贤所颂扬。旅居新加坡的侨胞郑先生看了这张报纸,在信中告诉江国兴:“读了大作,才知道家乡历史上还有这么一位值得后人钦佩、学习的贤惠女子,我要给国外的亲戚朋友多宣传梅妃。谢谢你为我们提供了这么多有用的东西!”
  借助他的文章,梅妃故里时常引来省内外的学者朋友前来参观、访问。2001年5月29日,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俞曙霞教授、陈雷卿副主席为团长的广西政协文化教育考察团一行8人,在福建省政协、莆田市政协和莆田县人大有关人员陪同下,专程赴江东村梅妃故里考察梅妃历史记载、梅妃轶事和梅妃故里民风民俗,来宾还兴致勃勃参观了浦口宫和富有诗情画意的南塘梅亭。俞曙霞教授高度评价说,梅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杰出的女性,她的无私品行和高风亮节的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广西客人感慨道,参观缅怀梅妃,弘扬梅妃精神,倡导贤内助教育,对反腐倡廉警示教育有着积极意义。
  十几年来,他多方搜集有关梅妃的诗、词,聘请文化界知名人士惠赐墨宝,在福州的郭风、赵玉林、陈清狂、黄学文等,厦门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余纲、林懋义,莆田的林镗、林井心、朱成淦、陈阵、林庆霖、林国荣,以及潘心城、余险峰、姚振泉等省市领导。他的手上,已经搜集到50多幅有收藏价值的书画作品,准备在时机成熟之际,做成碑刻,以进一步提高梅妃故里的文化品位。
  历史走到了2002年。这一年,有两件事扭转了梅妃的历史“命运”。
  这年5月,新编市志即将定稿。新上任的市志办主任林金岱突然发现,该书稿竟把梅妃和妈祖列入传奇人物。这怎么行?一向对史学抱严谨态度的林金岱当即找到原市志办主任黄金恳了解情况。原来,新编市志定稿前,莆田方面为慎重起见,已邀请省里的专家一同探讨梅妃和妈祖要如何入传。大家的结论是,妈祖的事迹传奇成分较多,梅妃事迹既然像鲁迅这样的大师都对梅妃提出了怀疑,且几十年来都没有人能正式驳倒他的论断,市志应当也“尊重”科学,不能像《莆田县志》一样也把梅妃和妈祖作为“正传人物”。就这样,梅妃和妈祖被确定为传奇人物。
  数日后,林金岱、黄金恳与江国兴等一帮朋友聚会。席间闲聊,大家一起扯起莆田的一些重要历史人物。提到梅妃,林金岱特地向老黄介绍说,这位就是江国兴,多年来一直在坚持研究梅妃,不妨听听他怎么说。江国兴听说市志把梅妃定为了传奇,当即激动地反驳:“不行!大量的历史资料和实物都证明,历史上有梅妃,她的存在是客观的,不是几个名人和权威人士所能否定的。”之后,他随口举了这些年来的研究成果,加以一一佐证。末了,老黄说,你若能驳倒鲁迅,我就服了你!回家后,江国兴连夜整理了一大摞相关材料,并给林、黄两位方志界学者写了洋洋三大页的信,坦陈心迹,希望能尊重历史,把梅妃的身份改过来。次日一大早,他就跑到市邮政局把材料和信寄出去后,觉得还不放心,亲自前往林金岱办公室,指出把妈祖作为传奇人物会犯上政治错误。仅仅过了两天,在市志办林金岱、黄金恳作了一次简短的会晤。两位治学严谨的老前辈一致决定,立即更改市志内容!当天,市志办派出5位同志赶往福州,把已经印好的梅妃和妈祖的书稿改了过来。一夜之间,梅妃和妈祖从传奇人物,又恢复了正传人物的身份。事后,林金岱觉得有点后怕,对别人说:“幸亏及时把梅妃和妈祖更正过来,要不这部新编市志就大大掉价了!”这年9月8日,莆田市史志学会成立大会在颐和大酒店举行。会上,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副主任、《福建省志》主编卢美松说,莆田出了许多知名的历史人物,但像梅妃、林默娘(妈祖)这样的争议人物,“无”的可能性更大,正在修撰的省志只列入传奇类人物。会后,林金岱对卢美松说:“那不行,梅妃、林默娘都是莆田历史上的优秀人物,怎么能随便就作为传奇呢?”卢说:“你们就考证吧,事实胜于雄辩。”于是,考证梅妃的历史重任,就落在了江国兴的肩上。临走前,林金岱亲自列了4个大点共35个问题的“江采蘋其人其事考略”交给江国兴,叮嘱他务必要一一详考,为梅妃正名。之后,林自己则去埋头整理有关林默娘的考证材料。
  多亏了十多年来的艰苦积累。江国兴重任在肩,连续用了半个月的时间,把所有能搜集到的材料逐一梳理,运用独特的反证法,对学术权威提出大胆的否定。文中,他先摆“靶子”,把“梅妃无其人”的理由一一罗列出来,后引经据典,用大量无可辩驳的史料和实物来加以反驳,第一次以系统的理论奠定了梅妃的历史地位,令人信服。2003年3月,江国兴拿着这篇题为《梅妃确有其人》的论文,专程从莆田赶到省城福州,找卢美松当面求教。在省人大干部培训中心,他头尾住了3天,把考证的思路、史料的由来、学术界各派的观点,以及这十多年来研究梅妃的风风雨雨酸甜苦辣,向这位省史学界前辈一鼓脑儿地倾倒出来。末了,卢美松感慨地说,你们的敬业和真诚让我深受感动,我服了莆田人!不久,在卢美松等人的努力下,梅妃、林默娘被修撰中的省志重新列为正传人物。在《梅妃确有其人》一文中,江国兴针对《中国文化之谜》第四辑《梅
  妃有无其人》中认为“梅妃无其人”的五点理由,着重从四个方面作了反驳。
  其一,鲁迅“以为朱遵度和叶少蕴不是同一时期的人,作跋者就是作者,既与叶少蕴同时”的观点是错误的。众所周知,不是同一时期的人,也可以在他家得到书。如江国兴1982年在清代御史江春霖家得到清道光年重修的《江氏族谱》。按鲁迅的推论,《江氏族谱》应该与江国兴同一时代的人伪造的,显然这个结论是片面的,错误的。再者,鲁迅把小说《梅妃传》作为考证对象,产生考证主体错位。
  江国兴指出,莆田自宋修志以来,历代史书皆有正传梅妃。鲁迅认为《梅妃传》最早见于元人的小说丛书《说郛》中是不确切的。实际上,梅妃事迹并非皆源于《梅妃传》。现保存完整的《莆阳比事》是在宋嘉定七年(1214)雕版刊行,比元代《说郛》中的《梅妃传》早出版近百年。《莆阳比事》在注中也明确注明材料是源于“叶石林得之朱遵度家,乃唐大中二年,七月所著云”。其次,《梅妃传》创作的时间与梅妃有无其人也没有因果关系。因为,梅妃事迹在许多史志资料中都有记载。同时,莆田江东的实物资料也都证明梅妃确有其人。所以,江国兴认为,无论《梅妃传》是唐人创作,还是宋人所书,都不能作为考证梅妃有无其人的主要依据,更不能认为小说《梅妃传》是宋人创作,就以年代不相及,错判“梅妃无其人”。
  其二,以《旧唐书》《新唐书》无记载梅妃而否认梅妃有其人,本身就是片面的。
  首先,江国兴认为,梅妃没有直接参与唐史重大事件,《新旧唐书》中没有记载纯属正常。《旧唐书》《新唐书》所能传载的人物极少,特别是后宫能立传者不足万分之一,绝大部分人没有传记。其次,地方史书、名人诗句等记载梅妃,都应当作为考证梅妃这一历史人物的重要史料。
  其三,用新旧唐书没有记载高力士赴闽选妃而否定梅妃人宫,与史实不符。
  江国兴认为,新旧唐书无记载高力士赴闽选妃之事,也不能断定高力士就没有赴闽选妃。其次,梅妃出身于仕宦家庭。由于其家庭关系特殊,有着良好的教育氛围,不但具备能诗善赋条件,而且即使高力士没有使闽,梅妃也同样可以被选入宫为妃。至于民间流传梅妃原为牧鸭女的故事,只不过为了把人物传说的更神奇而已,不但不能因此否定梅妃能诗善赋,而且更不能以此传说作为考证梅妃无其人的依据。
  其四,在《梅妃确有其人》一文的最后,江国兴又提出,早在汉、唐时期,梅妃故里江东已有先人聚居,且在此开发。那些认为梅妃无其人的主要理由之一,是唐时的梅妃出生地江东“可能还不曾存在”。第一,这一推论的“可能”二字,本身模棱两可,没有对唐时的江东是否存在进行认真考证。第二,这一推论也曲解了莆田旧县志,把海潮可涌到广化寺前、泗华陂前和黄石大龟屿附近,而错以为广化寺以东至黄石全是一片汪洋大海。这里,江国兴分别从莆田县治所在地、江东村“东什”“西什”地名、修建南洋海堤工程等五个方面作了有力的论证。
  综上所述,江国兴郑重提出,梅妃其人其事不是《梅妃传》单文孤本,而是有省志、府志、县志、族谱、浦口宫和有关碑刻实物资料等的有力佐证。应当说,梅妃是确有其人。此外,在诸多梅妃研究者中,他较早从《福建名人词典》中敏锐地发现,梅妃被列为福建第一位女诗人,且见诸记载与她同时的福建文学名人,只有唐高宗总章二年(699)随父陈政入闽的漳州刺史陈元光(656—711)及部属许天正等一二人。可见,梅妃在福建文学史上有着重要地位。正如梅妃研究专家李瑞良先生所说:梅妃是莆田人,如真有其人,“能这样知书达礼,能诗善文,则当地文化发达程度可想而知”,“那就意味着唐代前期福建沿海地区汉文化已可以和中原地区相比美”。因此,研究梅妃其人其事,已经不是研究她个人的问题,而是关系到唐代前期福建沿海汉文化发展水平的问题,研究梅妃的成果对研究福建文学史有着特殊的意义。
  2003年4月29日,这一天对江国兴来说终生难忘。《梅妃确有其人》一文在《人民政协报》上正式发表,引来学术界广泛的关注,受到诸多权威的赞赏和认同。
  看到报纸后,卢美松当天就给他致电表示赞赏。这位主持编纂《福建省志》的史学界权威认为:“文中资料翔实,考证方法运用得当,论证有理有据,论点可以成立。可以说,你揭开了这个中国文化之谜!”省方志委还明确表示,决定把梅妃收入新编《福建省志·人物传》条目,并推荐《福建文史》杂志发表。中国农工民主党宣传部部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委员李汉秋看了《梅妃确有其人》一文后,也对该文予以很高的评价。他说,这是一篇较有说服力的论文,能运用省志、府志、县志、族谱、浦口宫实物资料和地理位置等全面考证,论据充足,论证严密,是自20世纪30年代以来,对梅妃研究取得的新突破,足以推翻那些认为“无其人”的观念。李汉秋还说:“学术研讨,只重论据,不是某些权威人士说了算。科学的更新,许多文史资料的挖掘,相当权威人士的观点已被修正,这才是社会的进步,符合历史进步的潮流。”原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全国政协文史资料委员会副主任宋堃在给作者的信中说:“关于梅妃是否有其人,学术界颇有争议,长时间难以定论,读完《梅妃确有其人》文后,觉得您敢于不同文坛先辈观点,有勇气。文中运用反证法较好,论据较为充分,可在其他刊物发表。”宋堃对梅妃研究表示浓厚的兴趣,他指出:“梅妃事迹非常感人,尤其是梅妃高风亮节的精神值得学习和宣传。”
  就这样,以《梅妃确有其人》一文发表和省志、市志重新确认梅妃的正史地位为标志,江国兴对历史上梅妃有无之谜作了成功的破解。
  事实上,江国兴的贡献不仅在于解开梅妃之谜,更重要的是,他进一步开拓了梅妃研究的新领域。以往许多人只把梅妃看为美人、才女来研究,把她归为悲剧型美女。对照江国兴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学术界认为,他至少在三个方面拓宽了梅妃的研究内涵:一是研究梅妃的高风亮节;二是关注梅妃在福建文学史上的地位;其三,研究梅妃可对新时期倡导贤内助教育有积极的警示作用。
  说到解开梅妃这一文化之谜,江国兴在自豪之余,更多的是感激,对领导关心、专家指点和里人支持的由衷感激。他说,2002年12月,潘心城副省长率文史专家考察梅妃故里,并欣然题词“梅开浦口,兰馨千秋”。去年5月10日,市人大常委会主任林国良到浦口宫视察时,着重交代加快梅妃研究,争取早日解开这一历史之谜。还有市县有关领导吴桂芳、张亦兵、吴健明、黄振华、卢鸿城、郑硕华、柯梅姐等多次到梅妃故里实地调研,对他也是极大的鼓舞和鞭策。许多专家也给了他极大的帮助,已故画家朱成淦生前一直给他鼓气,嘱咐他,历史人物在我们这代入中消失,上对不起祖先,下对不起子孙,研究历史人物必须实事求是。老诗人李光岱先生也对梅妃情有独钟,把梅妃生平事迹用诗的形式表达出来,几年来一共撰写了30多首咏梅妃诗,丰富了梅妃的文化内涵。在梅妃故里,江东村党支书江国开、村主任祁宗锋不失时机召开梅妃学术研讨会,并拨专款支持梅妃研究事业。乡贤吴建华、江开章、黄志锋,副镇长吴鸿棋,郑光亮、朱宁建等多次不辞辛苦上省城,帮助搜集有关材料。莆田八中校长、高级教师祁明规把十几年来研究梅妃的有关资料,毫无保留地献给江国兴,发扬了学术上联合攻关的宝贵精神。
  江国兴说,梅妃不但是江东的、莆田的梅妃,也是福建的、中国的梅妃。
  正是大家的共同帮助和多方呵护,才有这一历史文化之谜的破解。
  (原载《莆田通讯》2004年第10期、2009年《炎黄纵横》第1期转发)
  梅妃故里
  郭风
  《旧唐书》《新唐书》未载梅妃事迹。我们是在民间传说、野史和传奇作品中知道她的故典。唐曹邺所作《梅妃传》,以传奇的表现手法描绘这位古代女子的遭遇、性格以及她的痛苦。唐开元中,她被选入宫,明皇深宠幸之。其性喜梅花,爱淡妆,善诗赋。后杨玉环入宫得宠,她被迁居东宫,作《楼东赋》明志。明皇暗中思念她,密赐一斛珠,她又作诗婉谢。安禄山陷长安,她死于兵乱。乱平,明皇归自蜀中,得妃尸于梅树下,身有刀痕,乃以妃礼葬之。梅妃的遭遇很明显是封建时代某些女子典型的命运的概括。她身陷深宫,得不到真正的爱情的慰安,才智无法施展,只能消极地抗争。她的被置弃和冷落是势所必然的。在旧年代的日月里,她的命运取得某些人民的同情。
  《梅妃传》云,梅妃姓江名采蘋,莆田人。因之,在莆田和她的出
  因之,在莆田和她的出生地江东村,有许多关于她的事迹的民间传说。我最喜欢的是,说她出身微贱,小时是个牧鸭姑娘。这次,我到了她的故里江东村。这个村庄位于兴化湾的内澳近海处,村中还有海堤、闸门和围堤后所留下的池塘。这是适宜养鸭的地方。我看到村边的放鸭小姑娘正在赶鸭群。我想,民间传说和这个村庄的人民生活联系起来了,因之,它可能比《梅妃传》更使当地人民感到亲切。
  村中有庙曰浦口宫,供奉梅妃和她的父、兄,另供天后像,庙殿的规模比较大,神龛和窗棂均为镂空木雕,刻出禽鸟、花卉、山石,至为精致。庙前的石鼓,有龙凤图案的石雕,屋脊上也有龙的塑像。这说明这座宫殿的建筑,是以帝王后妃的礼制相待的。闻村中至今有姓江的。我和村中的一些人在庙前的石庭闲谈,他们似乎都以村中曾出生这么个有气节、有才干的女子而感到高兴;他们似乎也知道,人们之所以推崇梅妃,倒是因为她被遗弃、被冷落而使千百年以后的人还同情她。
  离村中一公里处,有著名的宁海桥,我去了。闻桥之东南岸边有数块大岩石,其上镌“梅妃故里”四个大字,但我来不及去了。我想,《梅妃传》中即使不写明她是莆田江东村人,总有别的村庄会认定她为本里人,会立庙纪念她的。
  一九八四年
  (作者为福建省作家协会原主席、著名作家)
  神游梅妃故里
  许怀中
  荔城之冬,气候和暖如春。入夜微凉,客房灯明,读前陟著的《梅妃传》。读罢,释卷抬头外望,夜色沉沉。作者塑造的一个刚入宫不过十七岁、“眉不染自清,唇不点自绛,眸如两汪秋水,腮如丹桂含苞”“满面天真稚气,一身窈窕婀娜”的娘娘梅妃形象,宛在目前。然而这位心地善良、忠贞不渝的天真少女,斗不过那有心计、善谋略的对手,从唐明皇的宠爱之中被打入冷宫。这个悲剧人物的境遇,久久徘徊在心灵的空间,不能自己。辗转床上,夜漫漫。
  不知那个时刻是黑夜和黎明的转换点。也许是一片分不清的混沌。其实黎明是在暗夜中孕育。不过那天边开始出现的鱼肚白,便是黎明的一道通知书。
  迫不及待地驱车前往黄石镇江东村——梅妃的故里。到镇途中,经过一条宽敞的新街,又进入熙熙攘攘的旧市,一片江南繁华的生机。车被堵,心中急如燎,只好绕道而行。
  暗自思量,竟是何物使我如此急切地作梅妃故里之行?是那传说中梅妃许多生动美丽的故事所吸引?还是那书中描写的梅妃不幸的命运所打动?抑是我先父临终时念念不忘的、他留下比《长恨歌》还长的《梅妃曲》所催发……
  在思绪悄然之中,车已到村主任(注:时任村主任为吴鸿棋)门前停下。门后水清如湖,小船轻荡,翠竹疏枝,如一幅含蓄而清新的水墨写意画。途中所见,水沟纵横,河道交叉。故乡木兰溪水流到此处,已是尽头。她化成几多水沟小溪,似把所有的美都凝聚在她的终点。
  小桥流水人家的神韵在这里活跃着,生动着。一个最初的朴实的念头浮出;如此美女似的旖旎风光,难怪要孕育出美女来。
  来到了梅妃宫,主人热情地招待我们。村办公室墙壁上挂着奖状、奖旗,也挂着梅妃图像的国画。这两种不同时代、不同性质的美,在此处是如此和谐着。
  据介绍,梅妃宫名浦口宫,兴建于北宋,成于木兰陂之后,是当时皇帝敕封的,模仿皇宫结构。今已修饰一新。美丽端庄的梅妃塑像,供在正中,我想起日本的名作家井上靖的《杨贵妃传》中的梅妃是“文雅”“俏丽”“身材苗条,婷婷玉立”“精于以诗抒怀,并长于绘画”有才情的美女。看了梅妃塑像,更增了几分实感。传说中的梅妃江采蘋的父亲江仲逊和她哥哥都是不愿当官受禄的人。哥哥不受国舅之封,只专替百姓做好事。宫中匾上写了歌颂他生平行善的诗:“身后救饥运米功,脱靴舟上显神通。木魈四姓收麾下,浦口春秋报赛崇。”
  出宫殿穿过小巷,来到海滨。有块“望娘石”,是梅妃哥哥从海口站着望妹妹石。传说,哥哥每天面此问安,都有应答。有一天,梅妃正在梳妆,口含发簪,不能应答,哥哥听不到应声,以为宫廷出事,遂投海葬身于万顷海波之中。兄妹之情,感人肺腑。我眺望这起伏的波浪,心海难平。只见空水漫漫,天高云卷。此处海边有过去闽浙监察使陈肇英题的“梅妃故里”四字阴刻标红的石碑,已被海潮漫浸,未露出水面。1962年郭沫若途次莆田题“荔城无处不荔枝”,其中有“梅妃生里传犹在”之美句。
  步上“桥头将军”把守的长桥,此桥便是莆田有名的宁海大桥。此桥横跨海面,宛如一条彩虹。为木兰溪溪水与兴化湾海水交汇之处。南国水乡在这里格外丰富:有大海的广阔、浩渺、深邃,又有溪水的温柔、明丽、清澈。海滨河旁,翠竹细柳、树果累累。小桥房舍,悠然自在。阳晖里有几叶小舟在粼粼波光水面上缓缓飘荡,令人心旷神怡。这一道道清澈的溪水流入我的心田,使我想起那遥远的年代,海水曾漫浸田园,钱四娘为了把海水和溪水隔开而建木兰陂,引溪水灌溉田园,创业之功至今为人们所传颂。钱四娘,江采蘋,遭遇虽不尽相同,然而这两位杰出的女英,都在这里交汇成一曲悲和壮、凄婉和壮烈的悲歌。
  当我站在伸向水中的“鸭脰颈子滩”头,想到少年的放鸭女采蘋,为了逃避选美入宫而奔跑,在这里跌了一跤,变美的故事传说,心中又荡开层层波涛。这不仅蕴含着此地水土能使人变美的底蕴,而且还积淀着梅妃和她父亲、哥哥一样,不愿受宠,不愿献媚取悦,逃避求功名利禄的文化心态,这种美的文化心态,和自然风光一样地晶莹剔透!
  心如潮涨,涨满了复杂的感情。我悄然离去,又独自到三江口码头,眺望对面的江东村。海风阵阵,海水滔滔。那悠扬的白玉笛声和梅妃《梅花祝酒歌》如涛声回绕耳际,那《一斛珠》乐曲:“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尽日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如泣如诉地吹入胸臆。我忽然记起先父曲中写的壶公山下风光之美,写的采蘋之美,“轻风冉冉颤花枝,惊鸿舞罢座生辉”;写了安史之乱后唐明皇的思念:“秋雨孤灯情惨切,春宵残月思难禁”,最后发出感慨:“美人早已归黄土,湖山生色重千古。莆阳父老话采蘋,听者动情泪如雨。”
  我想先父这长曲写在母亲刚逝之后的悲痛之中,也许含有借古人抒怀之意。这个心灵和外貌都绝顶美丽的人物,早已一代一代地在人们的心田中生根滋长,这许许多多的故事传说,早已在一代一代的人们口里广为流传。来到她的故里,怎能不勾起种种联想和沉思?我就在这里作一次难以忘怀的“神游”。
  (作者为著名作家,福建省原文联主席、福建省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
  抗倭英烈彪史册
  ——记戚继光“林墩抗倭大捷”与“江东抗倭血战”
  江国兴江瑜
  元戎两度扫妖氛,不惜发肤殊死战;
  父老千秋严伏腊,犹思离乱得生还。
  这是明代莆田人民感激民族英雄戚继光两度入莆,浴血奋战勇歼来侵的倭寇,拯救莆田人民摆脱水深火热的倭患之苦,写下言于溢表的真情诗篇。
  “倭”是我国对日本的称呼。“倭寇”是日本在14世纪南北朝分裂时期,封建诸侯割据相互攻伐,在战争中战败的封建主勾结武士、浪人和一些不法商人在海上武装走私,对海上商人和我国沿海地区进行抢劫财物、杀人放火的野蛮强盗,人称倭寇。
  在明代,莆田和其他沿海地区一样,深受倭寇之害。早在永乐八年(1410)十月,两千多倭寇入侵莆田平海,平海卫指挥同知王茂奋力抵抗,打得倭寇落荒而逃。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至嘉靖四十二年(1563),倭寇入侵莆田高达十五次之多,倭寇所到之处抢光、烧光、杀光等,百姓遭受残杀不计其数,黄石地区“一坊数十家,而丧者七八成;一家数十人,而死者十之七八,哭声连门,死尸寒野”,竟然白日阴森可怖,人心惶恐,四处逃生。据《莆田县志》和《林子本行实录》记载:莆田倭患二十一年中,倭寇残杀莆田平民百姓至少五万多人,占当时全县人口十六万多人的三分之一;单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二十九,倭寇攻陷莆田兴化府城,烧杀掠夺,府城军民被杀三万多人。
  面对倭寇血腥的屠杀,莆田军民奋起反击。明嘉靖四十年(1561),倭寇三次犯境,焚烧南门,荔浦村民组织近千人船户,主动请缨,奋力抗击,歼灭倭寇数百人。倭寇对荔浦村进行“三光”的屠杀,杀死平民百姓千余人,血染沟水为赤。
  在梅妃故里也有戚继光“林墩大捷”和孔兆熙“江东血战”几场可歌可泣的抗倭侵略大战役。“林墩大捷”和宁德横屿、福清牛田的三个战场,是戚继光等民族英雄入闽剿倭、戚家军集中优势兵力逐个歼灭倭寇有生力量的经典战例。
  戚继光(1528.11—1588.1),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人,出生于将门之家,十七岁袭世职,先后任登州卫指挥佥事,代理山东都指挥佥事,浙江宁绍台参将,面对着日益猖獗的倭患和沿海人民惨遭倭寇杀戮之苦,他曾用“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言壮语来表达自己的平倭志向。
  明嘉靖间(1522—1566),朝廷政治腐败,特权甚多,在军制上仍采用卫所制的世兵,军制落后,军队中老弱病残甚多,战力明显低下,加上军费投入层层克扣,经费十分紧缺,军队装备尤为低下,典型的有:士兵盔甲用纸片缀成,部队行军打仗没有营帐,诸多部队行军只能投宿路边旅舍;有的部队军粮奇缺,士兵们长期吃不饱饭,经常出现逃兵;有的军队军纪涣散,杀害受伤战友假报战功;有的部队疏于训练,战力低下,常被倭寇打败,助长倭寇入侵风气,犯境日益猖獗,浙江、福建、山东等沿海地区深受其害。
  面对明军战力低下的现状,戚继光奉命抗倭后,为了尽快提高战力,消灭倭寇,平息倭患。他经过多次请求,在上级批准下,制定了一些符合实战的军事改革。
  一是改革军制。大胆改革卫所制的世兵为招募制士兵,对那些刁蛮怕死,染有流氓习气的旧世兵一个都不要。在浙江义乌招募三千人身强力壮,灵活勇敢的渔民、农民和矿工等为新兵。这些新兵大多受过倭祸之害,对倭寇有家仇国恨。戚继光一方面引势利导,用“保国卫民”训导官兵,提高士兵家仇国恨的民族信念,坚定他们不怕苦,不怕死的战斗决心;另一方面赏罚分明,严于纪律,严于训练。经过几个月严格训练和贴近实战锻炼,打造出一支纪律严明,能打胜仗新队伍。
  二是改良兵器。戚继光在与倭寇长期作战中发现,传统兵器对倭寇作战劣势明显,于是大胆改良出适应作战的兵器,有狼筅、戚氏军刀、藤牌和火炮等。
  狼筅是戚家军的独创兵器,是一种竹子上安装枪头,伪装性极强的兵器,它的本质就是一种长矛,但还富有竹子刚砍下后留下的枝叶等,适合在隐蔽地带埋伏时使用。枪杆极长,通常与盾牌配合使用,从远处可杀伤倭寇,是克制倭刀的利器。
  戚氏军刀是一种融倭刀与中国传统大刀两者共同优点的兵器,它的刀身处与倭刀极为相似,锻造过程也极为考究,吸引了日本军刀精工细作的特点,同时在刀身处也融合了中国弧形缳首和手感更好的握把,便于单手使用,比倭刀双手使用更具防御优势,是一种优于倭刀,攻防兼备的利器。
  藤牌是戚家军鸳鸯阵的主要防守兵器,是用植物藤条烘干后编织再上油漆的盾牌,坚固牢靠,是防御的重器。
  戚继光十分重视冷热兵器混用,认真研究火炮改良,吸取葡萄牙和日本新式火炮兵器的优点,仿制出“鸟铳”和“佛朗机”炮等,使部队进入冷热兵器混用阶段。
  三是创新战法。大胆摈弃明代旧式个人“重武艺”训练方法,采用集体配合的作战方式,运用狼筅、枪、刀、叉、棍、盾等十二人长短兵器灵活作战、相互配合的“鸳鸯阵”法。集中兵力,乘其不备,快速歼灭敌人有生力量,转化敌我双方力量。建立了队、哨、营等新编制,实行“连坐法”,规定全队退却,队长斩首等,适应组织灵活、调度便捷的作战模式,大大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改变了明军对倭寇作战常败的劣势,出现了戚家军在浙江对倭作战中,取得了九战九捷辉煌战绩。
  倭寇在浙江遭受戚继光的有力打击,残倭逃窜与福建倭寇合成一伙,集结一万余人,设立宁德横屿、福清牛田(今龙田)、莆田林墩三个大本营,相互配合,形成掎角之势,并在三地大肆焚毁房屋、烧杀抢掠、劫夺财物、奸淫妇女、攻城夺府、掳掠人口、无恶不作,当地官府极其畏惧,震惊朝野。
  嘉靖四十一年(1562)七月,戚继光奉命率六千名戚家军入闽,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广东总兵刘显等将领一同平倭。
  戚继光不仅是一位能征善战的虎将,更是一位文韬武略的天才军事家,针对倭寇贪婪抢劫财富,分散屯扎宁德横屿、福清牛田(今龙田)、莆田林墩三处的弱点,他权衡利弊,制定利用夜间偷袭,避开倭寇火炮进攻和集中兵力,速战速决、各个击破的战术。决定乘军队士气高昂之际,擒贼先擒王,首战选择倭寇据守地势最险要的宁德横屿,也是福建倭寇指挥部,攻破横屿等于倭寇失去首脑指挥;后攻击福建牛田,使之失去犄角,失去相互支援,最后全歼林墩大本营的作战计划。
  戚家军从温州平阳披荆斩棘,穿越三百公里偏僻山路,直插福建宁德横屿对岸漳湾,与倭寇决一死战。
  横屿位于宁德东北十里的海上小岛,岛势险要,四面环海,岛上建一座防御坚固的木城,周围还构筑许多防御工事,形成易守难攻的海上堡垒。尤为是水文特别复杂,潮涨潮落只有一个多小时,也就是说登岛只有一个小时的黄金时间,错过这一小时,就会丧身海潮中。还有海潮涨时,水浅不能行大船,落潮时茫茫海滩泥泞不堪,不能行军作战。所以近两千多名倭寇盘踞此岛,凭险据守已有三年之多,加上外有福清和莆田一万多倭寇,互相支援,形成犄角,贼势猖獗。当时官府都多次派兵围剿,屡战屡败。
  戚继光进军漳湾后,一方面派人探明岛上复杂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水道,潮流等特点,部署作战方案。采用“剥干弱技”策略,利用家属亲戚等进行招抚,迫使一千多倭寇的胁从者缴械投降,削弱了倭寇有生力量。一方面与福建总兵俞大猷制定了步兵炮兵协同强攻的作战方案。
  八月初七的夜晚,戚继光充分利用海潮退潮有利时机,命令将士每人持干草一束,铺在海滩的烂泥上,形成一条路,然而让战士匍匐前进。在俞大猷等将领的火炮支援下,明军及时地摧毁了岛上重要火炮基地,为戚家军夺岛减少伤亡和赢得作战时间。戚家军历经千艰万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与守岛的倭寇展开一场血腥的肉搏战,终于强攻下木城,歼灭倭寇六百多名,俘虏二十九名,淹死一千多人,其他倭寇见势不妙,夺船而逃。戚家军大获全胜,取得入闽首战胜利,极大鼓舞了将士的士气。
  横屿胜利后,戚继光迅速休整和补充兵力,八月下旬挥师南下,八月二十九抵达福清,安营锦屏山,直指牛田。牛田在福清县城东南三十里,靠近海边,倭寇扎营周围的杞店、上薛,西林、本岭,新塘等据点连成一气,连绵三十里,势如长蛇。为了麻痹敌人,戚继光有意当众声言:“我军远道而来,需要先休息一些日子养精蓄锐,再待时机而动,攻贼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出师击敌的。”倭寇探子听到消息,果然放松戒备。
  驻守福清牛田的倭寇,以牛田为指挥部,以西林、木岭附近和杞店为侧应,形成蛇阵,便于相互支援。
  第二天晚,戚继光乘着天黑,令部队悄悄地从锦屏山开拔,兵分三路,一路埋伏在锦屏山,阻击倭寇前来偷袭营地;另一路蛰伏在西林、本岭,阻击救援倭贼,把蛇阵斩切三段,不让支援,孤立倭巢大本营。自己亲率大军乘其不备,快速奔袭杞店,将熟睡的倭寇斩杀殆尽。接着迂回锦屏山时,果然见一队倭寇前来袭营,戚继光会合早已埋伏的部队,两路夹攻,把袭营倭寇一举歼灭。然后戚家军一鼓作气,乘胜出击,实行“斩首计划”,直捣牛田倭巢,斩杀倭寇六百八十多人,生擒倭首,救出被俘男女群众近千人余,取得牛田大胜的辉煌成果。
  由于扼守上原岭的福建南路参将杨缙麻痹大意,致使牛田四千多名残倭逃至莆田黄石林墩自然村,与倭寇大本营集结。
  戚继光取得牛田大捷后,马上派人潜入莆田黄石林墩一带,了解倭寇驻兵情况和当地地理环境及水文情况等,迅速收集军事信息,酝酿破倭之策。
  莆田倚山临海,海潮属于复潮型(或称半日潮型),每昼夜有二次高潮和低潮。年高潮位出现是农历八月或九月,月高潮有二次,出现在每月初三和十八日(俗称初三前,十八后)。戚继光考虑本战役恰逢九月十八左右的大潮水,时间选择不对,倭寇会乘大潮出逃。
  为了防止倭寇从海上逃窜,戚继光认真分析潮水,果断地选择九月廿十为最佳作战时间,一是乘黑夜偷袭,避开倭寇火炮威胁,减少部队伤亡。二是九月廿十日海潮退潮时间为早上三时十二分至九时十二分,潮涨时间为九时十二分至五时十二分,必须在早晨四至五时退潮时间发起进攻,使倭寇无法乘船逃窜。三是给战士们养精蓄锐,适时休整和补给。
  再说盘踞莆田黄石林墩的倭匪,看中黄石一带的富庶。黄石早在明代,依托宁海港,成为闽中商贸经济中心,是沿海等地的货物集散地,主要有把莆田境内盛产的盐,水产、果品和烟叶等商品,通过宁海港运销江浙、东南亚一带。然后又把当地的名特产品运回黄石。当时黄石商船云集,贸易发达,称为莆石市。街市上房屋鳞次栉比,商店数百家,形成两条相当繁华的商业街道,一条从塘头起,经东洙、芦坑、院前至定庄凤山宫,另一条是从长坑起经道美、下余、玉井至北辰宫,经济十分繁荣。
  经济迅速崛起促进黄石文化教育快速发展,曾在宋代就闻名全国的“红泉书院”、元代“瑶台书院”、明代城山“松隐精舍”、天马山文峰岩的“凌云书院”和金山“蒲弄书堂”等,培养出大批达官显要,如右丞相黄镛、风飘状元吴叔告、明代国师吴大田等,“不求金玉重重富,唯望子孙代代贤”成为时尚,励志好学蔚然成风。单黄石清浦村就培养出一门两户部尚书翁世资和其父翁瑛(以子翁世资恩,累赠户部尚书)、礼部尚书周如盘、四川布政使周瑛、广东左布政使周宣、广西左布政使周进隆等二十三名进士的进士村,打造了繁华无比的和丰街和周家巷,经济极为发达。
  倭寇以林墩与江东交汇处宁海港为大本营,一则可大肆掠夺抢劫经济发达的黄石一带和清浦官宦村的财富,并能通过宁海港转移抢掠的财富;二则方便于作战时从海上撤退。
  林墩位于莆田兴化府城东十公里左右的木兰溪下游,十里水乡,环水碧流,河网密布,路窄桥多。东依江东宁海港,西连西洪龙华毗村,北靠宁海桥,南有前往黄石双人驿道,是南北洋交通主干道。要从莆田城关至林墩,必须经过阔口、新溪、岳公、港利,然后从港利海尾跨海轮渡到清浦码头,再经西洪、龙花才能到达林墩,如果避开港利海尾渡船,就必须从港利穿过洋城,再从洋城进入清浦,经西洪、龙花至林墩,路程增加了二至三公里。值得说明是,有史书记载:“因向导通敌,戚家军部队被引入西洪小道,路窄难行……”这里有误,理由有:第一,过去从莆田城关到林墩,必须经过西洪,只有一条小道通往龙花,经过龙花才能到达林墩,不存在误导。第二,戚继光是个能征善战的军事家,神机妙算,作战时间都选择最佳作战时间,尤其是利用夜间避开倭寇火炮攻击,以避免伤亡,利用退潮时进攻以防止倭寇海上逃跑等,戚继光是不会犯被因向导误导的低级失误。第三,戚继光入城是官府招待,向导是由当地官府挑选的,向导通倭有误。
  盘踞在林墩的倭寇五千多人,在林墩,江东、桥兜、龙华、西洪、清浦等险要处安营六十多个,封死水陆交通要道,形成了易守难攻的扎营局势。
  九月十八日,戚继光命令士兵们腿上绑个沙袋,一天只行军二三十里路就停下休整。有意让倭寇探子回去报告,麻痹倭寇。
  九月十九日,当戚家军行军至莆田江口时,戚继光命令士兵们全部放下腿上的沙袋,备足干粮,这种干粮就是戚继光为了部队急行军,发明用烤烙的饼,俗称:“戚公饼”。戚公饼外圆内有孔,外圆直径10公方左右,内孔可用绳子蹿起来,背在身上可边行军边充饥。戚家军马不停蹄急行军,部队经过囊山寺时,戚继光兵分两路:一路由把总张谏、叶大正、金科、曹南金等带兵一千六百人与中军王辅、百户张元勋配合,留在烽头,限令十九日到涵头,廿十日黎明寅时到宁海桥北,闻鼓即刻进攻。戚继光则亲率把总吴进忠、胡大受、陈子銮、陈大城、陈大受、王如龙、童子明等一路主力,在十九日偃旗息鼓,由囊山寺间道直插兴化府城。当时士兵行军辛苦,拟在城外宿营,戚继光认为倭寇侦探分布很广,驻城外容易泄密。分守翁时器也以客兵远道来支援,不敢催促出兵进攻,戚继光说道:“歼穷寇与方张者不同,方张者势众,能分袭,须正以临之,使其狡不得逞,伤弓之鸟,迟则扬矣,所谓拙速,所谓速雷也。”于是傍晚入城。当晚,地方官吏宴请戚家军将领,戚继光一方面暗示士兵抓紧休息,一方面从容赴宴,以示不进兵,借以麻痹倭寇侦探,使林墩倭匪疏于防备。夜半,戚家军在东门内东大路集合,乘月色出城,经阔口、岳公、港利、进入洋城、避开港利至清浦的轮渡海上码头、绕道进入清浦。
  这天晚上,西洪村突然一片静寂,静寂得令人心悸,一轮圆月升起来,挂在忽明忽暗的云彩中,月华如冻,静静把月光泻在默默流淌的木兰溪下游的保安桥下。
  清晨四点多,当戚家军进入西洪时,被守卫在西洪的倭寇发现,倭寇立即集合大队列阵西洪保安桥桥头抵抗。西洪通往林墩一带,河网纵横,路狭桥窄,行军只能鱼贯而行,攻击只能纵队进行,无法运用戚家军擅长的鸳鸯阵。
  保安桥,桥长十几米,桥面只有二块石板桥石,易守难攻,倭寇据险守桥,前哨官周能率前哨部队手持戚氏军刀,勇往直前,用最原始的血液和本能率先冲上桥上,与倭寇展开殊死相搏,几百把军刀寒光闪闪,几百条躯体在保安桥与倭寇激烈碰撞;双方纠结在一起,缠绕在一起,鲜血飞溅,激战历时一个多小时,三进三退,前哨宫周能等90多人壮烈牺牲。在千钧一发之际,戚继光亲自督战,战斗异常激烈,在当地老百姓支援下,戚军士兵游水夺渡,前后夹攻,才将桥上倭寇击退,夺取了保安桥。
  戚家军乘势攻进龙花村,龙花与林墩桥头是倭寇据险固守的最后一道屏障,戚家军在龙花村和倭寇短兵相接,几千口喉咙一齐呐喊,几千名士兵展开最原始、最残酷、最血腥的白刃战,无法分清敌我,身边不断有人倒下;双方几千双脚踩踏着大地尘土升腾遮没了天空,双方几千把军刀挥舞着,杀声响砌云霄,战场上鲜血横流,尸体遍野。又经过一个多小时的奋战,偏师张谏所率部也从宁海桥北痛击倭之背,与戚继光两面夹攻,合围会战,戚家军士气更加高涨,越战越勇,艰难地夺取了林墩西桥头,倭寇大败,退踞林墩倭巢。
  这时在清浦、西洪一带被打散的倭寇,不甘失败,重新集结,抄袭戚家军阵后,戚家军后阵数百人乱了阵脚,戚继光怒斩退缩的哨长刘武等14人,身先士卒,奋勇作战,一连斩杀20多个倭寇,士兵们见主将如此英勇奋战,也奋不顾身,拼死战斗,重振军心,击溃抄袭的倭寇,解除了后顾之患。
  戚家军乘胜追击,攻破林墩、江东倭巢,倭寇四散逃命,落水淹死不计其数。由于戚继光善于用兵,轻堵林墩和江东通往黄石的大道,有意让一部分残倭向黄石方向南窜,瓦解残倭负隅抵抗的斗志,让残倭在逃窜中被歼。
  南逃的倭寇逃入北辰宫和窑兜乡(今瑶台村)一带,戚军乘胜穷追,倭寇溃败,满山四散,有的躲进砖瓦窑,戚家军用火攻瓦窑,将其逃倭全歼。还有两千多人被打败的残倭乘涨潮时,仓皇从宁海港口渡海逃脱。
  林墩之战,戚家军连克林墩、江东、龙花、西洪、桥兜等倭营60多个,计斩首倭匪960人,焚溺1000多人,生俘男女26人,共歼倭寇2000多人,救出被掳男女百姓2144人,缴获了火炮十几门,歼灭了倭寇主力。
  “戚公以半日的时间,就歼灭了巨股倭寇。全莆田人民,喜出望外,中午凯旋入城,城中士大夫已在熙宁桥上迎候,彩旗彩门,纷呈于街衙两侧,作为犒师礼物,以表示全莆田人民的钦敬和感激,路上行人纷纷扶老携幼,瞻仰戚将军的英姿和劲旅的军容。
  所过之处家家户户,陈设肴馔,以招待劳苦功高的全体战士。”(《福建史稿》下册)
  为了缅怀戚继光的丰功伟绩,乡贤林兆恩在林墩捐献三十亩地,为戚继光立生祠,建戚公祠,也就是如今省国防教育基地、莆田市文物保护单位的林墩戚继光纪念馆,像这样的纪念馆莆田相继建了三十多座,并把林墩歼灭倭寇盘踞的宁海港,以戚继光的号,命名为“南塘湖”,使世世代代人民永远铭记。
  林墩大捷,是戚家军用血肉之躯为莆田人民安宁而舍生忘死的浴血奋战,是戚家军入闽作战以来最为惨烈、最为悲壮的一场战斗,也是中华民族在任何艰难险阻,军民都会同仇敌忾,抗击外来侵略英勇奋战的真实写照。
  十月二十五日,戚家军班师回浙。
  十月底,倭寇乘戚家军回浙之机,再次兵分两路进犯福建,一路从福清登陆,一路从三江口南线登陆,直指兴化府。
  为了抵御外来侵略,水师将领孔兆熙屯兵宁海港口,在木兰溪沿海岸的江东西成寺作为临时指挥部,与倭寇进行英勇奋战。作战中孔将军组织当地群众,军民联合,沉着应战,以少抗多,先后在江东祁境、东什、西什、环浪与倭寇进行十三次殊死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舍身殉国。英雄壮举义薄云天,成千上万只飞燕守护英雄身躯,村民为了缅怀孔将军等抗倭英雄的壮举,在英雄牺牲的古战场遗址立祀纪念,命名“飞燕府”,2005年4月,抗倭古战场遗址飞燕府和西成寺被莆田市荔城区人民政府评定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山一洞、西成寺、飞燕府等为抗倭古战场遗址。
  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倭寇围攻兴化府城。广东总兵刘显奉命从江西来援,屯兵江口。十一月二十八日,刘显派八名健卒与府城联系,途中被倭寇擒拿,倭寇冒充健卒混进府城,时至四更,潜倭杀死北门府兵,大开城门,倭寇蜂拥而入,同知奚世亮、训导卢尧佐战死。倭寇在城中大肆焚烧掠夺,杀害军民三万多人,其中包括十九名进士,五十三名举人,三百五十六名庠生。兴化府失陷,是全国第一座府城被倭寇攻陷的城府,令朝野震惊。朝廷命谭纶巡抚福建,俞大猷、戚继光为福建总兵和副总兵,与刘显协同来莆剿倭。
  嘉靖四十二年(1563)一月二十九日,盘踞府城的倭寇因城中断粮,尸骸遍地,腥秽不堪,财物已焚掠殆尽,便弃城进踞崎头为巢。
  同年四月二十日,俞大猷、戚继光大军抵达莆田,当夜四更,兵分三路进攻五党岭侧岭,倭寇惨败,退入许厝,戚继光顺风用火攻,共歼倭寇2300多人,缴获器械3900余件,救出被掳民众3000多人。次日总哨胡守仁追剿残倭,擒斩171人,残倭逃往仙游,明军大胜,二十三日明军凯旋回兴化府城。六月,俞大猷、戚继光、刘显率兵清剿余倭寇,歼敌于仙游,倭患始平。
  莆田倭患数十年中,我们不难发现,日本是个岛国,资源匮乏,所以有着极强的对外侵略基因,为了掠夺资源,必须对外侵略,几百年来一脉相承,都是实施极其凶狠、残忍、贪婪、野蛮的侵扰;都是进行大肆烧杀抢掠,焚毁房屋,劫夺财物,奸淫妇女,无恶不作的对外侵略,其滔天罪行与日本军国主义有着共同本质,两者都奉行“杀人、劫财、强盗”为核心的“武道士”精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日本极右势力否认侵略历史,参拜靖国神社,复活军国主义,必须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莆仙戏
  一、简要描述莆仙戏是中国戏曲剧种中历史最悠久,演出形态最古老,剧目最丰富,在表演艺术上最具特点的剧种之一。原名兴化戏。
  流行于福建省莆田、仙游二县及惠安、福清、永泰等邻县的兴化方言区;因宋时莆田、仙游隶兴化军,明、清时隶兴化府而得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始改称莆仙戏。
  二、历史莆仙戏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晋未南北朝,中原百姓大批南迁福建,当时盛行的中原“百戏”亦随之传入福建莆仙。并形成了在语言,唱腔和表演上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戏曲声腔。
  唐代莆仙民间歌舞百戏盛行。据传,唐开元间(723—756),莆田江东村美女江采蘋,被唐明皇选调入宫,赐封梅妃,备受宠幸(见《中国人名大辞典》“江采蘋”条,《唐宋传奇梅妃传》)。其兄曾随同进觐,封为国舅,后来回莆,明皇赐其一部“梨园”,带回供宴乐,于是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故莆仙音乐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的美称。唐咸通间(860—873),福州玄沙寺住持宗一大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见宋沙门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十八)。唐代“百戏”,亦称“散乐”是一种“俳优歌舞杂奏”(见《旧唐书。音乐志》),丰富多彩的杂戏和歌舞表演。
  宋代,兴化文化较发达,文人中举及在外居官的不少。他们有的善音律辞赋,好歌舞杂剧,多置有家乐自娱。宋时莆田文士方梅叔,是个“岁得束脩及青云贵人馈遗以自肥”的塾师,也“买歌伎数十人”,尽日在家“吹笙鼓琴,以娱宾客”(见宋王迈《瞿轩集》卷十一《莆阳方梅叔墓志铭》)。蔡京一家,在宋时多居官显要,在京常“家宴张乐”,令家乐优伶给表演杂剧取乐(见宋周晖《清波杂志》)。其家乡仙游赤岭子侄,每宴亦令歌会歌舞,据调查赤岭现今流行的“十番”,有“大乐”和“小乐”之别,规范严谨。乐员演奏时需张“凉伞”,穿礼服,据说是宋代官家宴乐之遗响,(见福建省戏曲研究所油印本《仙游县戏曲调查资料》)。
  三、艺术特点
  兴化民间流行的歌舞百戏,吸收了“吴歌”“楚谣”(见宋林光朝《艾轩集·闰月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及杂剧表演,逐渐形成既有戏剧故事;又有综合唱、做、念、舞和服饰化妆,在戏棚上表演的戏曲,时称优戏。宋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形成多种多样,有杂剧、傀儡戏(提线木偶)、歌舞和杂技等。
  据宋莆田刘克庄致仕家居时的诗文记载,当时兴化民间优戏演出的故事有:楚汉刘鸿沟的“鸿门会”,项羽兵败垓下的“霸王别姬”;两晋兴亡的“东晋西都”;古代神话的“夸父逐日”,外邦朝贡的“昆仑奴献宝”等。演出的场所有广场的戏棚,也有庙宇戏台。伴奏乐器主要是鼓、锣、笛(即筚篥)。演出时很受欢迎,出现所谓“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空巷无人尽出嬉”,“游女归来寻坠珥”,“棚空众散足凄凉,昨日人趋似堵墙;儿女不知时事变,相呼入市看新场”的盛况(见宋刘克庄《后村先生大全集》卷十、卷二十一、卷二十二、卷四十三)。
  据调查考证,莆仙戏的传统剧目,音乐曲牌,行当角色都与南戏有着密切关系。莆仙戏传统剧目有五千多个,其中保留宋元南戏原貌或故事情节基本类似的剧目有八十多个,有剧本流传的有五十多个,如《目连救母》《活捉王魁》《蔡伯喈》《张洽》(即《张协状元》)《朱文》《乐昌公主》《刘文龙》《陈光蕊》《王祥》《郭华》《崔君瑞》《王十朋》《刘知远》《蒋世隆》《杀狗》《琵琶记》等。与《南词叙录》“宋元旧篇”著录的南戏剧目相同或基本相似。
  莆仙戏的部分曲牌,其名目、音韵、词格与唐、宋大曲和宋词调相同。尤其是仅存于早期南戏《张协状元》的﹝太子游四门﹞,却是莆仙戏常用的曲牌。莆仙戏迄今仍保留不少宋元南戏音乐遗响。唱腔曲牌有一千多支,有“大题三百六,小题七百二”之称。声腔称“兴化腔”,它是综合融汇莆仙民间歌谣俚曲,十番八乐,佛曲法曲,唐宋声诗、词乐和大曲歌舞而形成的,用莆仙方言演唱,具有深厚地方色彩和风味。莆仙戏乐器早期很简单,也像宋元南戏一样只有锣、鼓、笛。鼓用大鼓,锣称沙锣。锣鼓是节制舞台表演的,锣鼓经有三百多种,规矩严格。笛称笛管,有芦笛和梅花二种。芦笛亦称头管,传自古代筚篥,是莆仙戏独特的吹奏乐器;梅花,一名唢呐,也是莆仙戏的主要乐器。
  四、角色
  莆仙戏的行旦角色原先只有生、旦、贴生、贴旦,靓妆(净)、末、丑共七个,故称“七子班”。清末增加了老旦,故称“八仙子弟”。莆仙戏在清末后吸收了其他剧种的分行,增加了不少角色,但“靓妆”一角至今仍保留宋代杂剧的称谓。
  五、表演特色
  莆仙戏的表演据所发掘的资料证明,它是在唐百戏、宋傀儡戏的基础上形成独特表演艺术。唐咸通年间(860—870)莆泉巷《言谈录》载:“承隋唐之后,兴化百戏兴焉。”到954年《连江里志》记:“蔡太师作寿日,优人献技有客以丝系僮于四肢为肉头傀儡戏。”莆仙戏的表演艺术继承了宋元遗留下来的古南戏传统表演,莆仙戏《目连》等传统剧目里的表演就保持着宋杂剧、傀儡戏的综合艺术面貌,被称之为宋元南戏的“活化石”。
  莆仙戏大棚目连戏之剧本,曲牌,声腔,鼓板,表演身段,动作程式和舞台上的一桌两椅,脸谱,化装,服装和戏帽以及道具与傀儡目连戏等一模一样,有密切的血缘关系,这是莆仙大棚目连戏全面搬演傀儡目连戏的遗迹。
  莆仙戏目连戏中的表演,有“目连挑经”、罗卜的“三步一拜”、刘四贞的“十八拔”、刘贾的“蛤蟆拜”、古背生的“三节弯”聋哑的“公背婆”等。从主角到配角,从人物形象到表演规格,都运用了人模仿傀儡的表演,并综合组成了曲牌,鼓板,表演三结合的规范化,历代流传,相继不绝。
  莆仙戏演员的基本功,总称为“傀儡核”,手部动作“上不超于眉毛,下不低于肚脐”的艺术规格。如生角的“抬步”,旦角的“蹀步”,净角的“挑步”。丑角的“七步溜”,都保持傀儡形象,当演员要表达人物的喜怒哀乐时,喜用雀“跃步”,怒用“双摇步”,哀用“双掩面”,乐用“双体肩”俱以形象表达,不拘表演感情。至今莆仙戏的演员基本功仍是继承傀儡戏的表演特色。
  莆仙戏人模仿傀儡演法的艺术传承,也是受宋元傀儡戏的影响。《双鞭回两锏》中秦叔宝与尉迟恭在互相激烈对打时,秦持双锏,尉迟拿单鞭,运用傀儡的打法,双打、双钩、双上、双下、与傀儡表演形式,动作和身段一模一样。又如《苏武与李陵》中,苏武手持节杖,走老人步,配合“三节弯”的身段形象与李陵登台“望故乡”作“跌脚”“摇步”“趋保”“魁斗吊”等。俱叫“傀儡介”,保持人演傀儡的形式和特色;再如《吕蒙正与十八罗汉》中,吕蒙正与俩和尚配合,模仿傀儡形象,唱念做与傀儡演技相同,特色即有和谐幽默的表演,又有保持人演傀儡戏的艺术。
  六、现状
  进入新世纪以来,由于种种原因,莆仙戏人才流失严重,后继乏人,传统的表演艺术濒临失传,脸谱、服饰和音乐声腔正在被外来剧种和其他艺术形态同化,艺术的独特性正在削弱。莆仙戏这一古老的剧种正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急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扶持和保护。
  (该文系莆仙戏申请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报告的附录。2006年5月20日,莆仙戏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公布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名录)
  江梅妃的传说
  江国兴
  概述
  江梅妃是我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历史人物,传说始于唐代《梅妃传》、五代《开元天宝遗事》等历史故事,后演化为小说、戏曲,又使民间传说更富有传奇色彩。莆田广泛流传与梅妃有关的风物和故事,如“梅妃原是牧鹅女”“神奇望娘石”和“田公元帅与镇鼓石狮”等,都是福建民间文学的重要作品,是中国民间文学宝库中的一份瑰宝。
  2010年11月,《江梅妃的传说》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0年12月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梅妃是我国历史上的知名人物,尤其是她的《楼东赋》和《谢赐珍珠》为后人广为传诵,声名远播海内外。《楼东赋》收录清代《全唐文》,《谢赐珍珠》和唐明皇《题梅妃画真》,收编明版《唐五十诗集》和清代《全唐诗》,被《福建名人词典》誉为福建第一个女诗人。
  梅妃姓江名采蘋,唐玄宗的妃子,莆田黄石江东人,人称江东妃。生于唐开元十一年(723),自幼聪颖,一经指点,便可融会贯通,五岁能读书,七岁会作文,九岁可诵解《诗经》,十四岁善吟诗作赋,自比谢道韫,曾作《箫兰》《梨园》《梅花》《风笛》《玻璃杯》《剪刀》《绮窗》等赋,远近传播,声名大振。
  有关江梅妃传说主要有四类。
  一、《梅妃传》的爱情悲剧故事主要有唐代《梅妃传》、五代《开元天宝遗事》中《梅妃传》、明代《说郛》本、明《顾氏文房小说》本、清《唐人说荟》本、《绿窗女史》本、《唐代丛书》本、《龙威秘书》本、《五朝小说大观》本、《唐开元小说六种》本、《唐宋传奇集》本(录自袁行霈、候忠义《中国文言小说书目》,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版),其中唐代《梅妃传》影响最大,主要故事为:梅妃从小聪颖,九岁可背诵《二南》诗篇,并告诉父亲说以此作为志向,遂取名采蘋。开元间,高力士使闽选人宫,很受唐玄宗宠爱,因酷爱梅花,封为“梅妃”。宫内近四万名宫女,唐明皇都看作尘土一般。时下多年太平,皇帝常宴请诸位王爷,让梅妃吹白玉笛,跳惊鸿舞。梅妃吹起笛子,跳起舞来,使满座官员都看呆了,大家称羡不已。但好景不长。没多久,唐明皇把百般妖媚的杨玉环封为贵妃,“三千宠爱在一身”。杨贵妃她最嫉妒梅妃,而梅妃生性温柔善良,斗不过杨贵妃。皇帝为了讨好杨贵妃,只好把梅妃迁往上阳东宫去,难以和皇帝见面。深宫中的梅妃整日借花消愁。写给皇上《楼东赋》,以表心迹。杨太真知道了这件,就向唐明皇告状:“江妃这人平庸卑贱,用隐语发泄她的怨恨不满,请皇上赐她死罪。”皇上默默不答。适夷使贡珍珠,皇上以一斛赐之。梅妃不收,写了首诗交给送珠的来使说:“替我送到皇上面前吧。”诗中写道:“柳叶双眉久不描,残妆和泪污红绡,长门自是无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皇上看了诗,闷闷不乐,下令乐府为这首诗谱新曲,名叫《一斛珠》。《一斛珠》曲名就此而来。后安禄山进犯京城,皇上西逃,太真命丧马嵬坡,梅妃不屈乱贼,以身殉国,演绎出一段感人的爱情悲剧故事。
  二、莆田有关梅妃故事的传说。主要有:
  ①梅妃原是牧鹅女。梅妃幼时虽然才高,却其貌不扬。其家长让她勤于劳动,经常牧鹅。一天她在木兰溪下游一个狭长的土墩(形同鹅脖子,俗称“鹅脰”)处牧鹅。忽然前方传来闹哄哄的声音:“快跑啊,皇帝选秀女的差官来了啊。”这时正在牧鹅的采蘋姑娘一慌,也拔腿便跑,有的姑娘嘲讽说:“你长得不美,朝廷哪能选得上你?还跟大家一起跑。”她回头一看,一群差官正紧紧追赶几位邻村的姑娘。不小心被一堆土绊着,跌了一跤,摔得满脸是泥,等那班差官过去,她抹去脸上的泥巴,走到水边,用溪水清洗干净。万万没想到,这一跌竞把她原来容貌彻底改变,越洗越美,在那清澈如镜的木兰溪,映出她那如花似月的姿容,活像仙女下凡。说得巧,朝廷的那班差官正好追到这里,如获至宝,便高高兴兴地把她带回宫去。后来,人们把梅妃摔了跤洗脸的湖命名为“美人湖”,成为神奇的传说。
  ②赏赐“梨园戏”。采蘋被选入宫后,获得唐明皇十分宠爱。她酷爱梅花,皇上封她为梅妃。为了使她高兴,唐明皇还派人从外地移来许多梅花树,栽在宫中。但是梅妃一条心仍然在想念家乡。一次,唐明皇问她为什么目头忧悴?梅妃说想家。明皇听了并不怪罪,还破例恩准梅妃郎爸进宫,让她父女相会。
  江仲逊进入皇宫,父女相见,哭哭啼啼。梅妃问放过的那群鹅,问家乡的海,问门前的那片梅园??临分别时,唐明皇为了显示皇恩浩大,在勤政殿御赐梅妃故里一班“梨园”艺人,让她郎爸带回莆田,并亲自派宫廷乐师雷海青把一班宫廷梨园修改后,赐予江仲逊带回莆田,以显皇家恩泽。从此莆田才有地方戏,为莆仙戏的前身。
  ③神奇望娘石。梅妃的父亲江仲逊入宫探女,梅妃目睹后宫争斗残酷,对郎爸说:“伴君如伴虎,今后,您如果想念囡,可站在海边那块巨石上,就能看到我的身影,听到我的声音,我也可听到你的声音,假如有一天你如果听不到我的声音,我可能在宫中遇难……”
  不久,唐明皇又宠上杨贵妃,把梅妃迁往上阳东宫,到后来安禄山造反,杨贵妃犯了众怒,在三军前被缢死了。安史之乱平定后,唐明皇回到长安,四处找梅妃。听说她为了避免受辱,已投井自尽。他十分伤心,命宫人挖井取尸。但连续挖了几口井,都没有发现;后来在明皇往日口封梅妃的三株梅树下,发现了一口刚填不久的井。他命人挖掘,看见一堆骨头。那骨头像梅花,清清白白。唐明皇看了,放声大哭。一连几天,宫中禁戏罢宴。
  再说,江仲逊回到江东后,日日想念小女仔,那一班梨园子弟的舞跳得再好,他也看不入眼,歌唱得再好,他也听不入耳。他每天来到海边,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抬头向北望。但头抬酸了,眼望穿了,总看不到梅妃的身影,听不到梅妃的声音。
  一天,雷腾雨哮。江家门前那株梅树倒了,花落了。江仲逊跑到海边,站在那块石头上,抬头望啊,望啊??忽然,传来梅妃声音:“郎爸,囡这世再也看不到你了,再也看不到你了!”江仲逊看到如此情景,明白梅妃宫中遇难,情不自禁从抬头石上跳往大海??
  梅妃郎爸站着抬头望梅妃的那块石头,现在还在海边,上面刻着“梅妃故里”四个字,人们把它叫作“神奇望娘石”。
  ④田公元帅与镇鼓石狮。莆仙戏著名编剧祁宗灯口传,并在莆仙戏剧史上一直流传着,唐代莆田出个大美女梅妃,唐明皇赐皇宫一班梨园给莆田,这班梨园经梅妃和雷海青修改,为莆仙戏前身,从此莆田才有地方戏。人们为了缅怀梅妃和雷海青对莆仙戏的贡献,在浦口宫旁建飞云庙奉祀雷海青,为戏神祖庙。雷海青是唐玄宗时宫廷乐师,因用琵琶掷击安禄山,英烈就义。“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封雷海青为梨园总管,“命天下梨园祀之”。雷海青封神后,时常助军杀敌。相传福王南逃闽中,海上遇难,雷海青率领天兵天将,前来救驾。一时风平浪静。福王生神(注:方言,精神)稍定时,抬头看见云里有一队天兵,围着一位天将,帅旗上的“雷字”被云雾遮了一半,只露出个“田”字。福王误是姓田的将军在护驾。于是颁旨天下,塑像供奉,并赐名“田公元帅”,香火祭祀。
  莆田还有“镇鼓石狮”的传说。梅妃入宫后,思念家乡,心中闷闷不乐。
  有一次唐明皇见她不快乐,便关心地问她:“爱妃为何忧愁不乐呢?”梅妃答道:“皇宫虽好,只是太清静,受不了。”唐明皇听了,说:“这好办,待孤明日下旨,调你家乡戏班子弟来京都,时时唱戏给爱妃听,斗热斗热(注:方言,热闹)!”梅妃点头说:“谢主隆恩!”不久,唐明皇果然调了一棚莆田戏班子,天天唱戏给梅妃解闷。有一天,唐明皇一时高兴,也来听唱戏。这天后台大鼓大吹,吹吹打打得特别起劲,吵得整个皇宫嗡嗡作响。戏歇时,唐明皇跟梅妃开玩笑说:“爱妃家乡的戏,唱是唱得好,只是鼓声太大,恐怕得用宫门外的大石狮来镇压。”梅妃听了,把皇帝的话告诉家乡戏班子弟。子弟班总督听了,认为君王无戏言。既然是唐明皇说要用石狮压鼓,当然应该照办;可是皇宫外的石狮实在太大,怎能压鼓呢?于是大家想了一计,雕个小石狮,既不影响打鼓,又不违反皇命。
  从此以后,莆田戏班里,凡是打鼓的,鼓上必定有一只石狮,这便是镇鼓石狮的来历。其实,这只“镇鼓石狮”,是调节音节的最好用具。只要石狮放在鼓的不同位置上,就能打出不同的声音来。
  三、梅妃故里传说的梅妃故事
  ①梅妃出生于名门望族。江家先人多为官,前祖曾任观察使、大中大夫、司马等职。梅妃曾祖江湄官为刺史,父江仲逊封镇国将军,后女为妃,贵封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追认其祖父江渚为正议大夫(正四品),兄采芹官御史台御史大夫,后拜国舅。梅妃从小就受到良好家庭教育。儿时就能诵解诗经,吟诗作赋,显示非凡艺术素质。②“神奇望娘石”的另一种说法。相传梅妃入宫后,其兄采芹辞官后,回乡十分想念她,每天晨昏必站于海滨巨石上,人称“望娘石”,望北向梅妃请安通话。有天早晨梅妃正梳妆,口被“红丝绳”系上,未能及时回答,其兄采芹认为梅妃遇害,没有回音,遂即投身自尽于宁海碧波。③梅妃品格高尚的传说。传说梅妃入宫时,深受唐玄宗宠爱,她不迷恋权势,始终以《二南》为准则,常劝玄宗勤政,延续开元盛世,喜得玄宗皇帝高兴地说:“以往的嫔妃巴不得讨好朕,想不到爱妃如此识大体。”时值太平盛世,国家繁荣,一天玄宗皇帝带妃到勤政殿观看鱼龙百戏,回来时兴致很高,欲封官于其家族,显示皇恩。梅妃马上跪下谢恩,说:“家中深惠皇恩,愿陛下以苍生为重,施恩百姓。”江家一向不甚富豪,曾散尽家财救济灾民,历代传为佳话。
  这些都是活态的梅妃传说,千年颂扬,有关梅妃的传说历代流传有序,社会影响力大,是中华民族文学的瑰宝。
  四、历代史书和文学记载的梅妃
  ①历代史书。唐代《梅妃传》和《唐开元天宝遗事》、宋代李俊甫《莆阳比事》的《梅妃入侍》、明代周瑛《兴化府志》的《梅妃传》、明代黄仲昭著福建省第一部省志《八闽通志》,清代《福建通志》《莆田县志》等都正传梅妃。
  ②戏剧史载。戏剧史中主要有:元代至正二十六年(1336)金院本诸杂砌《梅妃》剧本,明代莆仙戏《江梅妃》、明代吴世炎《惊鸿记》以及《长生殿》《上阳宫》《锦香亭》等都演梅妃故事,尤其是20世纪20年代由程砚秋改编、主演京剧《梅妃》演出,轰动全国,影响甚广。还有莆仙戏剧作家姚晓群创作《玉笛梅魂》获得福建省第十九届戏剧调演剧本和演出二等奖。
  ③主要影视。1985年“八一”电影制片厂、中央电视台拍摄梅妃《戏缘》和《莆仙行》专题片;2004年海峡卫视建台首拍《寻找梅妃》、福建电视台《木兰溪畔江梅妃》等。
  ④文学文史。唐代唐明皇《题梅亭》和《题梅妃画真》诗,梅妃《楼东赋》和《谢赐珍珠》诗;宋代著名诗人刘克庄咏梅妃诗四首,明代《全唐文》《唐五十诗集》和清《全唐诗》,以及德国歌德译中国诗集《百灵新吟》中梅妃《谢赐珍珠》等诗。小说有鲁迅主编《唐宋小说传奇》中《梅妃传》和郭风《梅妃故里》等,台湾《莆仙会刊》载《江梅妃的传说》《史载梅妃》,还有古今中外众多名画家创作梅妃作品,主要有明代仇英《梅妃写真图》后为徐悲鸿收藏,画坛大师张大千,著名画家王叔晖、陈少白、华三川、朱成淦、朱宇南等都有创作梅妃作品。
  (本项目为福建省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黄石浦口宫“红橘塔”
  江国兴林洪国
  “红橘塔”是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浦口宫民众纪念梅妃“春秋两祭”中春祭的“红橘叠果龛”的祭祀制作形式,是一种源于唐代的民间民俗的工艺美术祭品。它的特点:庄严、静观、奇特,是全国独一无二、世上无双的祀典祭品。“红橘塔”的含意,红是红利,橘是吉祥之兆。全村共有十三个里社,自清嘉庆十三年(1808)重修浦口宫时,每社叠一座“橘塔”,一直延续至2005年。近几年又增加永兴里社和董事会2座“橘塔”,一共制作十五座“红橘塔”。逢年正月初三,各里社男女老少欢天喜地在浦口宫分检不同类型大小红橘,由泥、木工为主,忙于搭建制作垒起“红橘塔”,按仿古传承位置排列,矗立在江梅妃主殿长案桌上。各里社按户数人口不等,分为高低,最高由底座直穿在屋梁之上,雄伟壮观,绚丽独特,名扬五洲四海,参观人员络绎不绝,人人赞不绝口。
  2009年1月,“黄石浦口宫红橘塔”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莆田古称浦口、浦田、兴化、蒲阳,江东唐寓天华、东华、港东、连江里、江境等历代不同地名。
  唐明皇时,江东美才女江采蘋被选入宫,赐封梅妃。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兵陷长安,唐明皇西蜀避难,梅妃不愿弃国逃避,国破不失节,驱遣侍人逃命,自己奋不顾身,不屈乱贼,舍身殉国,志节清高??
  梅妃故里“浦口宫”,创建于唐肃宗至德元年(756),后经历代重修扩建,系崇祀江梅妃之宫殿,配祀其父母其兄等。父仲逊,封镇国将军,后因女为妃,贵封金紫光禄大夫(正三品);妃兄采芹封为国舅,官居御史台御史大夫,后于李林甫政见不符,辞官回乡,曾倾尽家产,赈济灾民,历代传为佳话。安史叛乱时,国舅率儿江春投军从戎,抗击叛军,英勇牺牲。安史叛乱平息后,为了旌表英烈,国舅忠于帝室,御赐配祀梅妃“春秋二祭”,里人尊为江公真人。浦口宫的“红橘塔”春祭,历史悠久,极具特色。如今的“红橘叠果龛”格式还是沿袭清嘉庆十三年(1808)重修浦口宫时祭祀的规格,制作程序规范,用料考究,工艺独特,历史渊源久远,是民间民俗的宝贵精神财富。后融入莆田元宵,为全国最早的元宵。
  “红橘塔”源于唐,成于宋,盛于明清,为民间民俗祭典活动的一种仪式,是工艺美术静观固定位置的一种祭品,局限于祭祀之项。每座“红橘塔”分高低采用数十斤、数百斤上下的红橘,由果盆、果柱、层板、早春、剪纸字样组成。“红橘”红是红利,橘是吉祥之兆,三春为三春开泰走好运。展出后红橘分发各家各户按人数均分,以示梅妃给众生赐福之兆。
  一、“红橘塔”制作很神圣、很规范
  每年正月初三清晨,先要在浦口宫内举行神圣的打击乐演奏,打击乐乐器有大鼓、中鼓、战鼓三个,配乐大吹四枝,大锣、大金、大钹中钹小钹小锣各一面。打击乐演奏莆仙戏传统锣鼓经和笙曲,笙曲有莆仙戏曲牌《大龙吹》《满江风》《梁州序》《金年风》《一江风》等,演奏必须三通,每通音乐大都从低音到高音,笙鼓齐奏,气势暄天。“红橘塔”制作自庸至今,制作方式不断发展,从简单到不断复杂,从不太规范到规范。自清嘉庆后,制作格式几乎没有变化,都是由各社召集人带领本社有关人员,从正月初三上午进行精心叠“橘塔”。“红橘塔”组成分为:底座是多种多样的果盆,中间一枝果柱,各层为层板,尖端为纸扎的早春。果盆各里社都有大小不同,木料大部分都是以樟木雕刻而成,图案各有不同,有百福、百寿、龙凤呈祥、八仙、花鸟等,各有千秋。果柱用一种“黄榉”“红烈”木料为主柱。层板以杉头锯成薄板,层板中间大小孔制成与果柱一样大的四方孔。使果柱起到固定作用。每社制作人数,一般根据各“橘塔”的高低和各社户数多少而定。橘塔制作高的,所需人数就多;“橘塔”制作低的,所需的人数就少;有的社最多所需人数三十多人,有的社也只有六至八人,一般制作一座“橘塔”都要十几人。制作“橘塔”人员分工明确,有的专业挑选橘子,有的专门叠橘子,还有协调人,保证橘塔重心挺拔大方、牢固。制作“橘塔”程序规范,底层“橘塔”由十六粒大小均匀的红橘上下两个相叠,围绕一圈作为底层,层与层之间用一槐八角形的层板木片相间,依次逐层向上的叠加,“塔身”也跟着渐渐缩小,为了保证一层层叠起的“橘塔”匀称平衡,笔直竖立,每粒红橘的大小都必须事先挑选一番。每层叠红橘的工艺必须精心制作,不能半点马虎应付。直到顶层“塔尖”,只有四粒红橘收尾。“橘塔”叠好后,塔尖贴上“三春”图案并鸣炮庆贺。
  二、“红橘塔”制作程序
  1.先打通。“三通”的打击乐演奏独特,首先宫内钟鼓按梅妃显位,敲响十三响,接下鸣炮响,大金、大锣连响,接下石狮镇鼓,大吹大鼓,或乐器由慢到快齐奏,先打传统曲牌“三通”,接下曲牌有大开门、满江风、降都春、喜临门、梁州序等传统曲牌,其中《梁州序》是唐大曲最早一支戏曲音乐曲牌,是戏剧音乐的活化石。石狮镇鼓源于玄宗皇帝御赐莆田的一班梨园时,因大鼓大吹音量太高,玄宗皇帝用石狮镇鼓,调节音色音量,使音色音量丰富多变,是打击乐乐器的活化石。打击乐演奏一般30至45分钟,演奏时,锣鼓喧天,神圣而隆重。
  2.分类红橘大小,制作人员排列果盆为底座,然后插上果柱,接下逐层加层板,两个红橘相叠环绕圆形而成,尖端插上三春。
  3.标志各社名称, 各种花和剪纸字、闪光灯等不同颜色装扮,整个红橘塔底层大, 然后逐层缩小,塔身也跟着逐渐缩小, 直到顶层“塔尖”也只有四只红橘收尾。整座“橘塔”匀称平衡,垂直牢固。
  总之, 梅妃故里浦口宫“红橘塔”源于唐, 盛于历代, 延续至今, 已有千年民间民俗文化史,它既有特色静观工艺美术展观, 又有唐代大吹大鼓的韵味; 既有“石狮压鼓”美丽传说,又有雄伟嘹亮的莆仙戏的传统曲牌, 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保护和继承“红橘塔”传统文化遗产, 对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推动精神文明建设有着现实意义。
  (本项目为莆田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附:浦口宫春祭各社相关制品等简表
  [清嘉庆十三年(1808)至2005年]
  江梅妃信仰习俗
  江国兴
  妃品格高尚,得宠不谋私,得势不求利,国破不失节,被宋代理学奉为女性楷模,赐“春秋二祭”;妃位居皇妃,心系百姓,为家乡做了许多好事,如“莆田诸女尽封为孺人”,“于归俱赐銮驾”“特赐一班皇宫梨园给莆田,以示皇恩”从此莆田才有地方戏,这班梨园为莆仙戏的前身;还有特旨莆田民居建筑可依照皇宫的形式降低起造,为“妃子脊头”等,为莆田人民争了无限荣耀和殊荣,深受人们喜爱。一千多年来,“春秋两祭”“孺人与銮驾轿”“莆仙戏由来”“妃子脊头”等成为莆田群众的信仰习俗和地方文化,是人们的精神家园。
  2010年11月,“江梅妃信仰习俗”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唐开元二十六年(739),15岁的采蘋才貌双全,知书达礼,被选入宫,很受唐玄宗宠爱。她喜欢淡妆雅束,酷爱梅花,所居宫内遍植多种梅树,称为“梅园”;时常赏梅赋诗,流连忘返。帝甚爱之,亲笔题匾“梅亭”,封为梅妃,也曾戏称“梅精”,赐东宫正一品皇妃,还赐莆田“梨园”戏一班,莆田诸女封孺人,于归御赐銮驾轿,莆田妇女都庇其光。姑娘出嫁之时,都坐皇家饰有四条金龙的銮驾轿,荣耀无比。
  梅妃一生心系庶民,受宠不谋私,她品行无私,不迷恋奢华权势,始终以《二南》为准则,常劝玄宗勤政,效法贞观之治,延续开元盛世。她品德高尚,得势不求利,绝不为自家多求恩泽,玄宗欲再封其父、兄为官,显示皇家恩泽,梅妃婉言谢绝,“家中深惠皇恩,愿陛下以苍生为重,施恩百姓”。梅妃志节清高,国破不失节。安禄山兵陷长安,杨贵妃赐死丧命马嵬坡,梅妃不屈乱贼,舍身殉国,终年34岁。梅妃是中华民族的优秀节烈儿女,杰出女性,她的无私品行和高风亮节精神永远值得后人学习。
  梅妃生前为家乡做了很多好事,给莆田人民带来无限荣耀,所以莆田人民纪念她,衍生许多民间习俗。江梅妃信仰习俗主要有:
  一、春秋二祭。春祭:时间为正月初三至初七,内容有“初三清晨大吹大鼓打通”。初三上午垒“红橘塔”,初四晚新娘晋宫朝拜,盼求龙子凤女,初四至初七演戏并举行主祭。春祭最庄严是初四晚,主祭梅妃和其兄江采芹,江家因散尽家财赈济灾民,永为人们纪念;春祭最隆重是初七全天梅妃和其兄采芹金身巡游全村。巡游队伍有“仪仗队”“信女队”“车鼓队”“马队”等各种文艺队,参与巡游人数高达八百多人,壮观威严。春祭最独特是垒“红橘塔”,是民间传统美术技艺。待春祭结束,人们把“橘塔”的橘子卸下来,分发各家各户,以示赐福,保吉祥安康。
  秋祭:为八月十五至十六二天。十五开始演戏,排上“五果六斋十盘齐”的宴桌为祭品;十六日为主祭日,祭文为“日月递嬗,时值仲秋,追思木本,謦欬如闻,霜露念切,不缺礼文,敬陈庶席,苾苾芬芬。皇妃来格,庇及里民??”秋祭,最独特是梅妃故里不论在外或是在乡,必须在八月十六重过中秋,秋祭梅妃,意为家乡人民缅怀地,形成独特的“重秋”习俗。各家“重秋”主祭品必须像中秋一样,主食炒米粉,另加几道菜,通常有蒸芋头,炒板栗,蛏汤或排骨汤等。炒米粉一般辅料比较多,有肉丝、芋头、蛏干、牡蛎干、香菇、红菇和豆芽菜,芥蓝菜和韭菜等,是莆田独具特色地方小吃。这些菜肴做好后,各家各户都要盛上,祭祀梅妃,缅怀梅妃为家乡做了很多好事。
  秋祭最精彩的是八月十六晚,在梅妃故里南塘重秋赏月。南塘位于原宁海港,是木兰溪下游,方圆百亩,平坦宽阔,清澈如玉,美不胜收,人称“小西湖”。南塘赏月历史悠久,是故乡人民缅怀梅妃,启迪乡人爱家乡,记乡情,寓团圆。
  二、尽封孺人于归俱赐銮驾。根据《江氏族谱》载:“江采蘋,唐皇妃,上阳东宫正一品,号梅妃”,梅妃得宠时,“莆田诸女尽封孺人,于归俱赐銮驾”。孺人,据《辞海》解释为:“天子之祀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宋代用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号,明清则为七品官母和妻的封号。”按封建时代礼制,妇从夫贵是不可逾越,莆田诸女就不一样。据出土文物考证,自宋代起莆田就有封孺人习俗。如妇女寿终丧家大灯例写“例封孺人”,木立牌上×××公孺人×氏,这是莆田女人的特别殊荣。
  銮驾轿是古代专供帝王后妃乘坐的,而莆田女子出嫁时就能乘坐“銮驾轿”,洞房中还悬挂凤灯,这是莆田女性特殊的待遇,形成了莆田特有的婚嫁民俗。
  銮驾轿结构,仿皇家“红轿”制造,轿顶四边饰有四条金漆浮雕金龙,栩栩如生;四周披围红绸,轿顶穹隆式,中间饰颗龙珠,显得雍华富贵。莆田新嫁娘乘坐“銮驾轿”出嫁。一方面是堂堂正正地宣称是明媒正娶,另一方面是抬高身价,要求男方以“銮驾轿”体面请来,不是自己偷跑到男方来的。如果以后婆媳发生口角,媳妇很自豪地说:“不是你家用銮驾轿到我家去请,我还不来呢!”古时新嫁娘出嫁,乘坐“銮驾轿”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必须带上“新娘妈”出嫁。“新娘妈”是莆田古时一位收养弃女的黄氏妈的化身,闺女都以她为“保护神”。“新娘妈”的制作是用一根红箸为骨,灯笼座为座,用红绳束三十六根稻草,糊上红纸衣裤,白纸剪成的头面、四肢,扎成一善良女人形状。新嫁娘带“新娘妈”到夫家奉祀,祈求保佑,平安度日。莆田女子出嫁乘坐“銮驾轿”的习俗,自唐代一直沿袭至今,只有在20世纪“四清”至“文革”中断。如今许多农村姑娘出嫁又风行乘坐“銮驾轿”,恢复莆田古代女子出嫁的特殊礼遇,享有殊荣。
  三、莆仙戏发源与发展。在莆仙戏戏剧史上一直流传着,唐代莆田出个大美女梅妃,很受唐明皇宠爱,为了显示皇恩浩荡,赐皇宫内的一班“梨园”给莆田。这班梨园经梅妃和雷海青修改,后成为莆仙戏的鼻祖。宋代大诗人刘克庄指出莆仙戏来自宫廷,他为宋代黄岩孙主编《仙溪志·艺文志》序记:唐代莆田民间歌舞百戏盛行,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故莆仙音乐歌舞有“集盛唐古典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印证莆仙戏来自宫廷,来自梅妃的传说。
  自古以来,莆仙戏是梅妃传说的重要载体和平台,梅妃故里情钟莆仙戏,对莆仙戏继承和发展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很大成绩。著名编剧祁宗灯,先后整理改编传统折子剧《三打王瑛》,1959年10月在北京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彭真等观看并与演员合影留念,轰动北京;1980年12月,他与姚清水合作整理改编传统剧本《状元与乞丐》参加全省第十三届戏剧会演,获得剧本一等奖,1982年4月《状元与乞丐》由文化部、中国戏剧家协会调北京汇报演出,获得全国优秀剧本奖,轰动国内剧坛。在演技发展上,梅妃故里,人才辈出,涌现出林金标、祁玉卿、吴清华、祁高杰、祁秀清、叶玉锁等一大批莆仙戏优秀演员和莆仙戏传承人。还有化妆师吴玉仁,民乐家林金清、林伟、林敏等,为莆仙戏的继承和发展作出贡献。
  四、“妃子脊头”独特建筑。天宝三载,唐玄宗皇帝潜儿媳杨玉环入宫,对于以二南为准则的梅妃,心中闷闷不乐。唐明皇为抚慰梅妃的心情,特地下旨,准把梅妃家乡的房屋,依照皇宫的形式降低起造,为脊头半翘的“妃子脊头”建筑。莆田民居建筑的形式是带有一定皇宫格调,屋脊两头向上翘其形式有“文脊”和“武脊”两种。所谓“文脊”就是在脊头处用砖砌成倒梯形,类似文人头戴的“生巾帽”一样;有的砌成似“贡银头”,统称为“文脊”,为“生巾脊”或“贡银头”。“文脊”表面抹灰砂,翘起略高于正脊。所谓“武脊”又名“燕尾脊”或“鸱尾脊”,燕尾脊翘起的脊头顶分成两叉,形状似燕子的尾巴。然后用瓦片、筒瓦砌就后表面抹灰砂。若成孤线状翘起较高,中间加两支铁条为撑。如宋古建筑之花莆田城区三清殿正脊两端,也是做“燕尾脊”的;还有像黄石江东浦口宫正脊两端为猫头鹰尾巴状的屋脊并翘起,称为“鸱尾屋脊”。另正脊一般先用预制的海棠形多孔砖砌,共约30厘米高和统长的“脊槛”,上面加砌筒瓦压顶,抹灰,勾缝后还用矿物性颜料彩画。正屋脊的形式均呈一字形的三段脊、五段脊或“七段脊”等,除中间正脊两端成孤线翘起为左右脊头,其他各段正脊位于左边的翘起为左边脊头,位于右边翘起为右边脊头。脊头下的脊檩比相邻的脊檩提高25厘米至35厘米,但檐檩翘起较少,几乎压在下檐上,使檐口成为水平线。因此各段悬山出挑的檩条端部不打檩头瓦,只钉博风板并用筒瓦做博脊,形成独特的莆田民居脊头,这种民居脊头十分科学,既能避雷,又能增加屋面重量,抵御各种台风。莆田民居建筑材料采用红砖和屋面上的红瓦,也是全国独有的民居建筑。
  江梅妃信仰习俗至今已有千年历史,展示着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内涵,“春秋两祭”“孺人与銮驾轿”“莆仙戏由来”和“妃子脊头”建筑对研究福建地方民俗和地方建筑文化具有特殊意义。梅妃的德行情操和报国爱民的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本项目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江东提线木偶戏
  江国兴吴明星
  莆田木偶戏源远流长,是被誉为“宋戏活化石”莆仙戏的戏兄,是中国最古老的剧种之一。江东提线木偶戏是莆田木偶戏的代表性剧团,它历史悠久,表演动作传统,演艺技术高超,传统剧本丰富。梅妃故里也是莆田最早的木偶制作村,木偶制作精湛,系统地继承和发展了莆田木偶戏的艺术。钟灵毓英才,秀水传古艺,一千多年来,江东木偶剧团情注木偶艺术,为继承和发展木偶戏艺术做了大量工作。长期活跃在兴化大地的民间木偶戏剧团,深受人民群众喜爱。
  2010年11月,“木偶戏”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木偶戏是演员操纵木偶以表演故事的戏剧。根据木偶原体和操纵技术不同,分为布袋木偶、提线木偶、杖头木偶、铁线木偶四类。世界许多国家都有木偶戏。中国木偶剧传说出于汉代,唐宋时已很发达。当时多用傀儡戏之名。莆田木偶戏是提线木偶,和全国木偶戏一样,多用戏曲曲调演唱,没有用歌舞。
  江东提线木偶戏源自唐代,兴于宋代,成熟于明清,发展于民国,鼎盛于改革开放后,是莆田较早形成的木偶戏。根据《莆田县志》和《莆田县戏剧史》记载:唐开元间,莆田才女江采蘋入宫,知书达礼,深受唐玄宗宠爱,封为梅妃。为了显示皇妃荣耀,唐玄宗御赐一班梨园戏于莆田。这班梨园经雷海青等修改,成为莆仙戏前身。所以唐代莆仙民间歌舞百戏盛行,宫廷教坊歌舞百戏传播莆仙,莆田民间艺术得到很大发展,故莆仙音乐歌舞有“集盛唐古曲之精英,留霓裳羽衣之遗响,采宫廷教坊之荟萃,取山村田野之歌调”的记载(录宋黄岩孙主编,刘克庄序《仙溪志·艺文志》),明确指出莆仙音乐源于宫廷。唐咸通间(860—873),福州玄沙寺住寺宗一大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见宋沙门道原纂(《景德传灯录·卷十八》)。唐代“百戏”亦称“散乐”,是一种“俳优歌舞杂奏”(见《旧唐书·音乐志》),是丰富多彩的杂戏和歌舞表演,“百戏”就包括木偶戏和莆仙戏。
  木偶戏发展,与莆田民间仕官、富人演出有关。宋代,莆田文化较发达,文人中举及在外居官不少。蔡京一家,在宋时多居官显要,在京常“家宴张乐,令家乐优伶表演杂剧取乐”(宋周晖《清波杂志》,见《中国戏曲志·福建卷》)。为了炫耀门庭,那些官员纷纷仿效,不论品位高低,返乡告祖、省亲、节日喜庆时都要演戏,形成了习俗,城乡士绅、地主相继攀比,演戏逐步成为一种时尚,为戏剧发展提供了良好机会。还有为了表示对神的崇拜,平民百姓在节日或神诞时也开始演戏,由祭祀主持人募捐雇戏班演出,也促进莆仙戏和木偶戏的快速发展。宋代大文豪刘克庄《灯夕二首》诗题:“木子流传自柳营(注:柳营指长安),着行彩线斗鲜明。似从傀儡(注:指木偶戏)家编出。双说熙河帅教成。”端平年间(1234—1236)刘克庄的著作里记有观看“优戏”(包括莆仙戏和木偶戏)盛况的“空巷无人尽出嬉”“大半人多在戏场”的诗句,真实反映莆田宋代戏剧和木偶戏演出的盛况。
  到清代,江东提线木偶戏更达到鼎盛。据《莆田县志·文艺》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莆田木偶戏就更盛行,而莆田黄石江东村主任兴班木偶,更是名扬在外。”民国时期江东木偶戏剧团改为万顺班,“顺”寓意万事顺风顺水。“抗战时期,莆仙戏被禁演。抗战胜利后,木偶戏则盛极一时,仅莆田县就有木偶戏(注:提线木偶)九十多班,每班九人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境内共有木偶戏班七十班左右,每班人数扩大约十二人左右。1956年,莆仙两地抽调人员,组织二班木偶戏赴晋江专区举办木偶戏会演,江东村提线木偶艺师陈吓龙参加调演,获得好评。”江东提线木偶戏表演艺术达到一个新的高峰。1964年“社教运动”和“十年动乱”期间,木偶戏因受破除迷信,破旧立新影响,被迫解散,中止演出十多年。“拨乱反正”后,江东提线木偶戏率先冲破禁锢,继承和发展莆田传统提线木偶戏表演艺术,公开上演木偶戏,带动其他木偶戏相继参与演出,到20世纪80年代,全县共有十多班木偶剧团,到90年代,发展到二十七班。如今莆仙木偶戏剧团高达上百班,是继承和发展木偶戏又一个难得机遇。
  据《莆田县志》记载,“木偶戏”古称“傀儡戏”,兴化称为“木头仔戏”,莆田先有木偶戏,后才有莆仙戏,是莆仙戏(古称“兴化戏”)的戏兄。每逢兼有木偶戏演出时,都让“戏兄”在左上首棚位(尊位)表演。兴化戏的许多表演动作是模拟木偶戏的表演技巧,是名副其实的“宋戏活化石”。
  从表演技巧上看,江东木偶表演技法古老,以五个手指“梳线”“勾线”“压线”“挑线”“提线”等动作,抽动整个木偶十六条线进行表演,这一表演技巧甚为独特,形成莆仙木偶表演的艺术风格。从科介动作上看,江东提线木偶戏科介动作独特,较完整地保留唐代传统动作,表演中有不少净、丑角的滑稽表演形式,仍然保存参军戏用的“参军”与“苍鹘”两个角色的“打诨”“插科”的科介,保存唐代传统演出动作。还有许多行当表演艺术独特,如生角的“拖鞋拉”,旦角的“蹀步”、靓妆的“魁斗吊”以及表示欢乐心情的“雀鸟步”、愤怒的“双摇步”、悲哀的“双掩面”、愉快的“双伡肩”、大官的“抬步”等,这些都称作“傀儡介”,是传统的科介。至今莆仙戏中还有“傀儡介”的动作,就是摹拟木偶戏表演科介。从制作技术上看,江东木偶制作形式传统,注重保留和继承传统木偶制作。根据《莆田县志·文化篇》载:“莆田最早制作木偶的是黄石江东。”江东木偶戏剧团还保留明清时期演出的木偶头像近一百个,这些都为莆田木偶戏的研究提供了实物资料。江东木偶戏角色有三十六身,每身的提线少者八条,多者十六条。掣线的艺人全是男的,一个人还担任几种行当,兼用真嗓和假嗓。从继承到发展上看,到了清代,木偶人头是连带,面谱固定,胡须、服装也是固定。到了民国时期,木偶头就分类戴各种角色需要的戏帽和不同类型的胡须。如大胡、三胡、二撇须、白胡,苍白等不同类型,灵活运用。改革开放后,江东木偶戏打破常规,率先吸收女艺人掣线演出,如今演出人员大部分都是女艺人,为推动木偶戏繁荣与发展做了示范作用。
  江东木偶戏演出木偶戏剧目大致为三大类:1.尊者(目连)戏,为佛教法事演出。专为人家拜忏,为亡魂超度,演出最多剧本《愿》是答谢鸿恩,供宫、寺、庙演出,演出较为庄严。2.鲁戏和北斗戏,为道教法事演出。3.散戏,也称彩戏,为普通喜庆演出,如大厦落成、做寿等喜庆。演尊者戏的戏金为他戏的两倍,较常演出的散戏剧目一般与莆仙戏剧目相同。江东木偶剧团保留完整传统剧本,万顺班通常演出剧本有:朱朝连、万开宗、蔡升、王呆、济公戽水、永继善(上下本),雀叔元(上下本)、财丁贵(上下本)、余文华(上下本)等。万兴班通常演出剧本有:北斗戏、喻诈俞、大且喜、食肉加、打金枝、薛兆舜、双婿奇、杨碧青、柳三升、金竹庵、白桂林、假元宝、萍水相逢、龙王嫁女、淑妻教夫、三对鸳鸯、霞莲补乞、弄假成真、父子双状元、三婿争妻、路遥知马力、土地送子、古老闹洞房、风流巡按、彭应林(上下本)、痴女风波、愿、鲁戏、目连戏(上中下)三本、弄大仙等,这些传统剧本是研究莆田木偶戏剧本的重要载体,是戏剧史的宝贵财富。
  江东木偶戏音乐比大棚莆仙戏粗犷。唱腔类似朗诵,拖腔久而短。曲牌《皂罗袍》《普贤歌》《啄木儿》《风人松》《大且喜》《八声甘洲》《梁州序》《孔词》《苏州歌》等曲牌,部分唱腔和莆仙戏同名而曲牌不同,部分曲牌在莆仙戏中也未曾发现。传统木偶戏曲牌也有大题三百六十曲,小题八百曲,也是“唐宋南戏活化石”。
  根据江东提线木偶剧团的代代相传,在清代以前,剧团乐队一般为三人,分为掌锣,掌鼓和唢呐。鼓手兼管帮唱或提示,锣鼓的打法与莆仙戏相似,但“鼓点”“鼓品”较少变化。抗战期间,增用拉弦、尺胡或四胡弦和弹拨乐器,如八角琴、三弦。20世纪50年代,增用笛管。到90年代还配有音响、喇叭扩音器、电子琴等。
  根据《莆田县志》记载江东提线木偶戏无论在制作上,表演上,剧本创作上,对莆仙木偶戏的发展都起了很大的作用。如今在莆田非遗传承人林春树等的继承和发展下,其莆仙木偶戏艺术遗产是中国戏剧值得骄傲的艺术宝库,是福建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有着悠久的历史,而且根植于广大的人民土壤之中,提线表演从内容到形式都与时俱进,并继承和发展莆田木偶戏的艺术,所以莆田木偶戏,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历史价值,是莆仙源远流长的文化载体。
  (本项目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田公元帅的传说
  黄秀峰黄金梅
  田公元帅的传说已有千年的历史。黄石镇江东村“飞云庙”主祀的戏神田公元帅,原名雷海青,系唐朝著名乐师。自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记载至今,关于田公元帅的传说,人们用莆仙戏剧目、书籍、专题片等各种方式,传播其富有传奇色彩的英雄事迹。据说闽中主祀田公元帅的宫庙计480多处,其他旁祀的则不计其数。福建省各个剧团,如泉州梨园剧团、福州闽剧团、越剧团,均有信仰戏神雷海青的习俗。台湾省民众有三分之一信奉田公元帅。
  2010年11月,“田公元帅的传说”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公布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莆田梅妃故里——荔城区黄石镇江东村中心,建有东、西并排的两座千年宫庙。东是浦口宫,崇祀唐朝的莆田才女江梅妃;西乃飞云庙,被誉为莆仙戏神第一庙,供奉唐代宫廷乐师雷海青。宫庙同建共存,不是偶然巧合,而是有其深远的历史渊源。
  唐郑处诲《明皇杂录补遗》记载,天宝十四年(755),安禄山发动叛乱,次年攻入长安,捉拿文武朝臣及宫嫔乐师等,送至洛阳。安禄山在凝碧池赐宴,持刀逼众乐师奏乐,宫嫔歌舞。雷海青抗命不从,举起琵琶痛击安禄山不中,被安禄山下令肢解示众。于是,雷海青的忠烈事迹传播天下。安史之乱平定后,唐玄宗追封为“天下梨园都总管”。梅妃亦于安史之乱中殉难,里人在其故里兴建浦口宫纪念她,并在其西侧建了一座奉祀雷海青的庙宇,称为“飞云庙”。飞云庙中,立于清嘉庆年间的碑记载:“飞云之庙,巍峨华丽,耸云霄而昭日月;邻北极而镇东江,肆并皆环,千年共庆。境中建庙崇祀田圣元帅??”从碑文“千年共庆”一词可以推算,清嘉庆时,飞云庙已立千年之上。为了纪念雷海青传播梨园乐技之功以及缘于对其忠烈精神的崇仰,兴化民间艺人遂将其神化,尊为“田公元帅”,奉为戏神。
  田公元帅的传说系口头文化,在流传中变异很大,莆田民间有如下几种说法。
  一、梅妃故里的传说1.雷海青生于湄洲湾北岸东峤田庄村,自小聪明灵慧,长大后拜民间优秀乐师习艺,技惊八闽,名播天南,曾多次来江东传技带艺,培养不少乐师,后被荐入朝廷为乐官。江采蘋入宫受封“梅妃”后,思念家乡父老,心情忧郁,唐玄宗下诏宣雷海青率莆田梨园优秀艺人晋京演出,以慰梅妃乡愁。江梅妃以白玉笛与雷海青的文枕琴合奏“引梅敬酒歌”,乐声醉人,轰动京城。唐玄宗御赐一班“梨园”与梅妃故里,以后发展为莆仙戏。安史之乱时,长安陷落,海青被俘,因不愿为安禄山奏乐,并举文枕琴砸向叛贼,被斩身亡,为国殉难。唐肃宗下旨于江东村建立浦口宫,以纪念江梅妃,里人又于宫旁建起飞云庙,奉祀雷海青。南宋时,宋高宗追封雷海青为大元帅,并赐封他为全国戏神。飞云庙为福建最早奉祀田公元帅的宫庙,也是莆仙最古老的奉祀田公元帅的圣庙。至清嘉庆时已立千年以上。
  2.雷海青是唐玄宗时的梨园乐师,因拒绝为安禄山奏乐而牺牲。唐李绰《尚书故实》载:海青神灵助唐军收复长安,云遮“雨”头,旗号只露“田”字(此后衍称“田公元帅”)。玄宗封为梨园总管,“命天下梨园祀之”。由于江梅妃与雷海青是安史之乱时牺牲,此后在全国范围内雷海青最早成为兴化的“田公元帅”戏神信仰,而莆仙戏源于唐代成于宋元时代。因此,莆田人也一直传说江梅妃、雷海青与莆仙戏的诞生有关。《辞海》“雷海青”条也记述:“旧时莆仙戏、梨园戏等剧种所奉田公元帅,一说即雷海青。”
  3.长安收复后,唐肃宗追念为唐室江山殉节的梅妃,下旨在梅妃故里建立浦口宫,御赐春秋二祭,并追封忠心殉国、为大唐梨园作出贡献的雷海青为探花,授三品官衔、天下梨园都总管。乡亲们为缅怀他的英烈,在浦口宫旁建起飞云庙,奉祀这位光辉永照的戏神——雷海青。
  二、拱辰头亭周边村庄、城内及仙游山区、台湾各地的传说
  雷海青于716年生于仙游石苍高阳山区一户姓雷的畲族农民家庭,因其嘴唇周围皮肤乌黑,家人以为不祥,把他抛弃于村外田垠边,被路过的木偶戏班主捡去代为抚养,在戏班里成长为一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善于音乐歌舞,后被选入宫,成为宫廷的梨园乐官。739年曾奉旨率朝廷戏班来莆慰问江梅妃家乡父老,首场戏选址在今头亭搭台演出,震动全莆田。安史之乱时,雷海青因拒绝为叛贼弹奏琵琶而被安禄山割掉舌头,血流满面,仍痛骂不止,终至惨遭肢解,壮烈捐躯。唐玄宗感其气节,敕封他为“唐忠烈乐官”“天下梨园都总管”等,其忠魂时时显圣,屡屡救驾庇民。宋端宗褒封他为“田公元帅”。元代中期,辰门兜里人在雷海青首演原址构筑固定式戏棚,让戏班不时演戏酬神,纪念雷海青。明初又正对戏台建立瑞云庙,供奉田公元帅,成为莆仙民间奉祀戏神的祖庙。各地戏班凡有排演新剧,均来此开棚献演,形成俗例,沿袭至今,天下皆知。头亭戏台演剧不断,辰门兜民众由此养成了上午下地耕作,下午及晚间聚集瑞云祖庙看戏的习俗,数百年来特色不变,为其他地方之所罕见。
  三、沿海地区民问流传
  雷海青生于725年,其父雷智彪系姑苏妓院乐师,后与青楼一舞女相爱私奔,逃到家乡莆田田庄村,靠捕鱼、拾贝和卖艺为生。长女名海珊,次男叫海青。父母见子女聪明可爱,便教他们歌舞音乐。一日,父子在海滩上捕鱼抓蟹时,拾得一块红玉石,带回家中锯成两块,大的雕成文枕琴,小的刻成白玉笛,让海青弹琴吹笛,放声歌唱,并编出了优秀梨园曲目《白玉惊鸿舞》,轰动京城。后遇海盗劫掠,家被烧,母被杀,姐被掳,父逃生,海青无家可归,病成疯癫,父子沿途求乞,卖艺为生。
  江东鸿儒江仲逊精通医道,乐善好施,生有子女二人,子名采芹,女叫采蘋,能歌善舞,扶困济贫。采蘋偶然遇见海青父子,怜其凄惨,慕其才华,恳求父亲为其排忧解难,接回家中医治。海青病愈后,雷智彪亲授歌舞技艺与采蘋和海青,造诣日深。不久采蘋被选入宫,玄宗宠爱有加,封为“梅妃”,但因思念父亲,终日闷闷不乐。
  雷海青勤学苦练,精益求精,技艺超群,声誉大振。江梅妃奏禀唐玄宗,龙颜大悦,下旨宣召海青进京。雷海青带领荔城“十音”“八乐”“大鼓吹”及“文枕琴”等歌舞乐队赴京演出。莆田歌女与皇妃同台献艺,优雅壮观,唐玄宗当场封雷海青为宫廷乐师,宫中朝臣十分敬重他。
  天宝十五年(756),安禄山攻下长安,大摆庆功盛宴,命雷海青奏曲助兴。海青趁其不备,以琵琶琴猛击安禄山,被其部将拉住,斩于试马殿前,琴碎身亡,壮烈殉国。唐肃宗登基后,下旨在江东建立浦口宫祭祀梅妃,并追封雷海青为探花,授三品官衔、天下梨园都总管。乡亲们在浦口宫旁再建“飞云庙”奉祀戏神雷海青。
  四、莆仙地区民问传说信仰特别,诸如山有“山神”,门有“门神”,桥有“桥头神”等
  雷海青作为戏剧行业的保护神,所有戏班一律奉祀他为“祖师爷”,号称“田公元帅”。据老辈艺人相传,莆仙戏班最早奉祀“盘古”帝王为戏神,宋朝以后才开始安奉雷海青的神位,尊称其为“戏神”。各地供祀戏神雷海青的宫庙甚多。
  五、雷海青的相关故事
  1.神童问世雷海青生于唐开元十三年(725),其父雷智彪系姑苏妓院乐师,技艺超群,后与青楼一舞女相爱私奔,逃回家乡莆田湄洲湾北岸田庄村,靠捕鱼、拾贝和卖艺为生。生有一女一男,女名海珊,男名海青,二人长得端庄秀丽,聪明灵敏,父母十分钟爱他们,从小就课授他们歌舞。小海青长得活泼可爱,圆圆的脸蛋,又红又润,逢人欲笑的小嘴巴,逗人喜爱,两边一对深深的小酒窝,非常动人。据神话传说:他嘴角的两旁,各有五道螃蟹脚似的纹记,乃是观音菩萨特地为他画上的标记。
  一天,海青父子在海滩上捕鱼捉蟹时,小海青在沙滩中发现一块闪闪发亮的红玉石,他取出捧给父亲看,其父仔细观察,见此物形色质音极佳,灵机一动,就带回家中。他按石形锯开大小两块,大的精雕成一把枕头琴(文枕琴),小的刻成一支白玉笛,常常随带身边,到海边试奏。那琴声浑厚铿锵,笛声清脆悠扬,成群的自鹭、鸿雁闻声忘食,一跃上天,在蓝海青云中,上下飞舞,场面十分壮观。从此小海青天天放声歌唱,弹琴吹笛,刻苦练功。其父高兴极了,一时创作灵感在脑际出现,编出了轰动京都的《白玉惊鸿舞》。
  美好的渔歌家庭生活,不幸突遭酷劫。一群海盗血洗小渔村,海青家被烧,母被杀,海珊被掳。好在家养有一只伶俐的小白狗,冲到海滩,向正在捕鱼拾贝的海青父子报信。青父急忙带着海青与小狗,驾舟向海上逃生,才避过一场面临的杀身之祸。海青日夜思母念姐,悲痛难忍,终于患了疯癫病。其父无家可归,身无分文,哪能给他求医调治呢?只好用小铁链锁住海青,带他与小白狗,到处卖艺求生。
  2.落难遇救莆田县江东村有位鸿儒,名叫江仲逊,饱学多才,精通医道,誉满四方;夫人吴氏,乐善好施。夫妇生育子女二人,长子采芹,在村中扶困济贫;小女采蘋,天生丽质,聪明绝顶,能学其父咏诗作赋,性喜梅花,酷爱歌舞。一天,小采蘋出村游玩,见一群百姓,围观一个卖艺者。笛声凄凉的白玉笛,吹得如诉如泣;当当作响的琴声,震撼人们的心灵。从小酷爱音乐的采蘋,钻入人群观看,忽见一老者,脚下踏着一条铁链,拉着一个十分可爱的童孩,旁边蹲一只天真的小白狗,那老人向人群吹弹卖艺,孩子一听悲惨的笛声,两眼泪水汪汪。当他听到雷鸣般的枕头琴(文枕琴)声,就面朝苍天狂叫,就地打滚,哭闹不停。这时那只小白狗趴在他身上,用舌舔着他的小脸蛋,好像苦劝他安静下来似的。催人泪下的场面,感动了人群,纷纷向老者送去铜钱。这时采蘋也握着二两白银,送到老者手里。当她了解详情后,再三表示要替他排忧解难。她匆匆返家,要求父母设法救救他们。仲逊被小女善良的心所感动,把小海青父子接回家中安置。仲逊用良药细心医治小海青,终于把海青的疯疾治好。真是落难遇救,绝处逢生。海青父子对江家的大恩大德深受感动,决心把毕生的技艺传给采蘋和海青,特别是亲授采蘋演奏《引梅敬酒歌》,教跳《白玉惊鸿舞》,造诣极深,这跟以后的成就密切相关。
  3.艺冠莆阳江采蘋被选入宫为妃,深受玄宗所宠爱。这时海青技艺早已超群拔萃,他走访莆田各地名人,结识不少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民间乐队,为城内外百姓婚丧礼典表演,为宫庙祭祀甚至官场盛宴多次演奏,博得群众好评。他既能为莆田地方音乐门谱曲,又能导演民间各种歌舞。相传莆田流传的《八仙祝寿舞》就是他当时创作的。他深入民间访问各种技艺派系,甚至僧侣道士祭典歌舞,乞丐诗的筒鼓竹板歌、山歌等都有研究。相传莆田地方音乐中的莆曲“大吹”、车鼓队、“十番”、八乐等都与雷海青当年创作有关。他还足涉泉州、漳州甚至潮州一带,吸取南音乡乐、潮州曲调的精华,丰富莆田地方的乐事。从此海青乐师声誉大振。他的艺徒不但布满城镇农村,连闽西各地都有他的学生。时至今日,八闽大地都尊他为戏神,奉祀雷海青庙宇到处可见。
  4.花开梨园梅妃入宫后,曾亲自排练《白玉惊鸿舞》,在宫廷盛宴时演出,博得君臣好评。玄宗闻知雷海青技艺,龙颜大悦,立即下旨宣召他进京。雷海青组团带队奉命赴京演出,据说他带去荔城的“十音”“八乐”“大吹”“大鼓”“八仙过海祝寿舞”,以及雷海青特技——枕头琴(文枕琴)独奏等节目。在祝贺梅妃被册封为正一品皇妃的盛典上演出,梅妃亲听故乡美乐,亲观荔城歌舞,心情分外激动。她高兴地请求准她参加跳《白玉惊鸿舞》。莆田歌女与皇妃同台献艺,真是别开生面,优雅壮观。尤其是梅妃的白玉笛和雷海青的文枕琴合奏《引梅敬酒歌》,乐声醉人,玄宗连连拍手称妙,曰:“朕有梨园弟子千人,爱卿和雷海青皆是当中奇才也。”当场册封雷海青为宫廷乐师,编入翰林,司梨园等事,并重赏莆田乐队。
  海青从不满足自己的成就,他到梨园班后,勤奋学习全国乃至西域的曲艺、歌舞、乐器,吸取各种艺术精华,歌舞乐识造诣日深。所谱之曲,均能意新情达,上至玄宗王亲,下至文武大臣,都十分敬重他。
  “田公元帅的传说”涉及民俗学、历史学、考古学、宗教学、建筑学、艺术学等诸多领域,具有传承性、观赏性、示范性的特征,对研究吸取行业信仰具有重要价值。
  (本项目为莆田市第三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镇鼓石狮
  祁宗灯讲述杨穆整理
  莆田戏班的后台打鼓的,鼓上都放有一只石狮,俗称镇鼓石狮。
  原来,唐时,黄石江东村出个江采蘋。因她生很漂亮又能作诗跳舞,所以被高力士选做秀女。江采蘋进了皇宫以后,唐明皇很疼爱她。不过,一个民间妇女,一下子离开了亲人,离开了家乡,自然会感到不习惯。虽然做了皇帝妃子,不愁吃穿,但因大寂寞,所以日日愁眉不展。有一次,唐明皇见她不快乐,便关心地问她:“爱卿为何忧愁不乐呢?”江采蘋答道:“皇宫虽好,只是太清静,受不了。”唐明皇听了,说:“这好办。待孤明日下旨,调你家乡戏班子弟来京都,时时唱戏给爱卿听,热闹热闹!”江采蘋点头说:“谢主隆恩!”
  不久,唐明皇果然调了一班莆田戏班子,天天唱戏给江采蘋解闷。有一天,唐明皇一时高兴,也来听唱戏。这天,后台大鼓大吹,吹吹打打得特别起劲,吵得整个皇宫嗡嗡作响。戏歇时,唐明皇跟江采蘋开玩笑说:“爱卿家乡的戏,唱是唱得好,只是鼓声太大,恐怕得用宫门外的大石狮来镇压。”江采蘋听了,把皇帝的话告诉家乡戏班子弟。子弟班总督听了,认为君王无戏言。既然是唐明皇说要用石狮压鼓,当然应该照办;可是,皇宫外的石狮实在太大,怎能压鼓呢?于是,大家想了一计,雕个小石狮,既不影响打鼓,又不违反王命。
  从此以后,莆田戏班里,凡是打鼓的,鼓上必定有这么一只石狮。这便是镇鼓石狮的来历。
  其实,这只“镇鼓石狮”,是调节音节的最好用具。只要石狮放在鼓的不同位置上,就能打出不同的声音来。
  (祁宗灯,莆仙戏著名剧作家;杨穆,地方史研究学者)
  孺人与銮驾轿
  江瑜
  一千多年来,在莆田有个非常独特且古老的习俗,莆田诸女尽封孺人,女子出嫁可以乘坐銮驾轿,这个独特古老的习俗源于唐代梅妃。梅妃姓江,名采蘋,福建莆田江东人,入宫时深爱唐玄宗皇帝宠爱,因酷爱梅花,封为“梅妃”,人称“江东妃”。妃德艺双馨,品格高尚,得宠不谋私,得势不求利,国破不失节,被宋代理学奉为女性楷模;梅妃位居皇妃,心系百姓,为家乡做了许多好事,如御封“莆田诸女尽封为孺人”“于归俱赐銮驾”和“妃子脊头”等,为莆田争了不少光彩。
  据清代道光年间重修的《江氏族谱》载:江家“第十一代江仲逊,正议公子,字惟恭,封镇国将军。子采芹,女采蘋,世居东华,高祖迁江东,以女贵封妃,封为金紫光禄大夫,莆田诸女尽封孺人,于归俱刚銮驾。”“采蘋,唐皇妃,上阳东宫正一品,号梅妃。妃殉节,赐葬祀庙。”
  《辞海》《礼记·曲礼下》“孺人”条,解释为:“天子之祀曰后,诸侯曰夫人,大夫曰孺人,士曰妇人,庶人曰妻。宋代用为通直郎以上之母或妻的封号,明清则为七品官母和妻的封号。旧时也通用为妇人的尊称。”有二层含义,一为官吏妻或母的封号,二为所有妇人的尊称。《简明文言字典》孺人的注释为三层意思。“一为古代官吏的母或妻的封号,二为妻的通称,三为对妇人的尊称。”两本权威辞书释义概括为二层,一为官吏妻或母的封号,二为所有妇人的尊称。从清代道光年间重修《江氏族谱》可以清楚地得出两个信息,一是清代道光年间重修的《江氏族谱》是根据唐、宋、元、明历代原有《江氏族谱》重新修编,是传承有序,其中官职,在过去资料缺乏的年代,是哪一个朝代都不能杜撰出来的,因此《江氏族谱》史料具有可靠性。二是《江氏族谱》记载“莆田诸女尽封孺人”中“尽封”,说明唐代“孺人”不是指所有妇人的尊称,要是指所有妇人的尊称,那尽封就无意义。所以“尽封孺人”是指官吏妻或母的封号。
  从莆田出土文物来考证,“孺人”赐封成为莆田女人的特别殊荣是流传有序。在封建社会等级森严的礼制里,妇从夫贵是一道不可逾越贵贱礼制。然而莆田诸女就不一样,无论是官宦家的妇女,还是平民百姓家的妇女,都可以冠以“孺人”的习俗,而且这一习俗是代代相承,从没间断。如莆田市博物馆出土的宋代《处士刘公孺人方氏塘志》文物获悉,处士刘昌国是一布衣,其妻方氏可冠“孺人”封号,说明了宋代莆田还是秉承这个习俗。从现存宋到明清时代的资料,莆田民间如妇女寿终丧家大灯都例写“例封孺人”,木立牌上×××公孺人×氏,可见“孺人”赐封成为莆田女人的特别殊荣。
  “于归俱赐銮驾”也是莆田独特的婚俗。莆田的结婚习俗与其他地方也有所不同,形成独特的地方文化。结婚在莆田俗称“成人”,取儿女长大成人之意,结婚日称“成人日”,成人日前要做许多准备工作,有许多礼仪习俗。
  一是物色两种人物。一种是“能嫂”。“能嫂”即是喜娘,伴娘。另一种是“送房兄”。古代婚姻男方常用暴力把女的掠夺过来,因怕被女抢回,故需请一批青壮年守夜。现在婚姻是自由恋爱,这批人就演变为帮人家结婚之忙的“送房兄”,他们以闹洞房为中心,人称“送房兄”。“送房兄”能言善说,还会背唱“闹房经文”赞句。“闹房经文”分为象头赞句、挂表德赞句、安床赞句、撤帐赞句、送孩儿赞句、出灯经文赞句、送房赞句等,现将一些“送房经文”内容介绍如下,如送房赞句:“房中新妇共新男,大家一齐来送房;轻声细说真贤德,夫妻对面论笑谈。大家听了大欢喜,送房由这再开始;新男新妇对面笑,一对夫妻偕连理。必正诗词人兰房,红拂私奔慕李郎;举手画眉思张敞,亲身磨腹春海棠。春江游船是素英,秋湖戏弄赠黄金;正德梅山偕凤姐,世隆走贼结同心……”。“送房经文”是莆田地区古代结婚时进行的一道婚礼仪式,有的内容生动活泼,健康向上,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深受百姓喜爱。
  二是接受贺礼。婚前一天,亲戚好友送喜仪贺礼,有钱币、贺幛、镜屏、红烛、鞭炮等。如在结婚日送贺礼则有失礼之嫌;过了婚期送贺礼,更被认为是不吉利之举。
  三是布置洞房、婚筵。洞房俗称“新妇房”,门楣挂米筛麻袋和一条男裤。挂米筛麻袋表示天罗地网,为驱除邪祟。挂男裤,表示新妇将来对丈夫服从。洞房内挂条染红猪肉,因俗忌新婚之夜“白虎”占床,故以猪肉压之,祈免灾祸。洞房中还陈设有新床、橱柜、桌椅外,墙上挂“麒麟送子”类吉祥画轴镜屏,床前悬挂一对凤灯等。婚筵设在厅堂上,门楣挂横幅红绸,贴大红婚联,厅堂内外挂满亲戚朋友贺幛。
  四是绡头、挂表轴、安床和敬神请客,还有迎亲,“撒帐”、“送孩儿”、拜堂、告祖和宴客、闹洞房。最独特是迎亲中新嫁娘乘坐的“銮驾轿”。
  迎亲在古代“六礼”中称“亲迎”。是日下午,男家雇銮驾轿,有的经济稍差的家庭也雇红轿,因为红轿比较简约,抬轿的轿夫只有二人,轿钱比较便宜,但大多数婚嫁要选用乘坐“銮驾轿”。“銮驾轿”由媒人和男方族中挑选出三至五位能说会道,且有“贵气”的已婚女子为“接新娘嫂”,携带礼物和“新妇轿”去接新娘。銮驾轿是古代专供帝王后妃乘坐的,因唐代莆田出个皇妃江采蘋,很受唐玄宗皇帝的宠爱,赐封莆田女子出嫁时都能乘坐“銮驾轿”,洞房中还悬挂凤灯,这是莆田女性独特的殊荣,形成了千百年来古老的迎亲婚嫁民俗。
  銮驾轿是仿皇家“红轿”制造,轿顶四周雕有四条金漆浮雕金龙,栩栩如生;四周为红漆的木质结构,以示吉祥。轿顶是穹隆式,中间有一颗金漆浮雕龙珠,显得雍华富贵。轿门上挂一块肉,亦禳“白虎”之俗。“銮驾轿”由四名身强力壮的已婚男性(过去称轿夫)抬着到男家的,以示明媒正娶。新娘用红帕(俗称“新妇罩”)罩住头面,带着“新娘妈”像,由“能嫂”引导,哭别父母,被抬往婆家。同时,新嫁娘乘坐銮驾轿也抬高身价,表示不是自己偷跑到男方来的。如果以后婆媳发生口角,媳妇很自豪地说:“不是你家用銮驾轿到我家去请,我还不来呢!”
  古时新嫁娘出嫁,乘坐“銮驾轿”还有一个习俗,就是必须带上“新娘妈”出嫁。“新娘妈”是莆田古时一位收养弃女的黄氏妈的化身,闺女都以她为“保护神”。“新娘妈”的制作是用一根红箸为骨,灯笼座为座,用红绳束三十六根稻草,糊上红纸衣裤,白纸剪成的头面、四肢,扎成一善良女人形状。新嫁娘带“新娘妈”到夫家奉祀,祈求保佑,平安度日。轿后面跟着媒人,抬嫁妆的人,一路都要喜气洋洋,讲吉祥言语。
  梅妃故里的婚俗还有一个很特别。无论是嫁出,还是嫁入江东的新娘,“銮驾轿”都要绕过浦口宫门口,一则感恩梅妃给家乡女子带来殊荣,二则绕到皇宫沾到贵气,以示吉祥。凡当年结婚新嫁娘,来年正月初四都要重新穿上新娘服装,集中到浦口宫内祈求龙子凤女,尊老敬贤,接受乡规教育。
  “銮驾轿”到了婆家门口,男家公姑、妯娌、大人、小孩均要暂时回避,免得“避冲”,意为日后一家和睦相处。回避地方也有讲究,一般不能在厨房,古时厨房属火,寓意火大,日后容易发生口角。“銮驾轿”在鼓乐、鞭炮声中停在厅堂之前,由新郎解开轿门,“能嫂”扶新嫁娘上厅堂。
  新嫁娘下轿后,送房兄将妆奁中的蚊帐挂到洞房的眠床上,并以红枣、瓜子、花生等果品,向蚊帐的四角撒去,俗叫“撒帐”,取多子多福之意。撒帐时还由“撒帐兄”唱赞句“撒帐东西南北方,百无禁忌姜太公:桂子兰孙联科甲,荣华富贵喜苍苍”等婚俗仪式。
  江东的女子出嫁乘坐“銮驾轿”的习俗由来已久,流传有序。莆仙戏著名演员、导演祁玉卿很自豪地说:“小时候,记忆中邻居嫁娶都是乘坐銮驾轿,十分风光。”如今许多农村姑娘出嫁又风行乘坐“銮驾轿”,恢复莆田古代女子出嫁的特殊礼遇,为传统文化的复兴。

知识出处

走进梅妃故里

《走进梅妃故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走进梅妃故里》一书分为江东名片、乡土文史、艺文选萃、名贤惠珍和附录(浦口馨香)五个部分,从不同角度表现梅妃故里那些真人真事,以古鉴今,弘扬时代精神,并为旅游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历史资源和文化资源,弥足珍贵,该书为“莆田市文艺精品工程扶持项目”。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