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705
颗粒名称: 后记
页数: 5
页码: 502-506

内容

笔者在中学从教四十年,育人不少,接近和了解学生,关心和爱护学生,师生关系亲密和谐,如莆阳著名作家杨金远,几十年来与我交往情深,结下了不懈的师生情谊,对我的写作提供方便和出书鼎力支持,在此应该首先语及。记得2003年教师节,我出席退休饯别宴上,语文组同人,作家林道明赠诗云:“常言执教艰,君却不为然。桃李春风硕,声名学界巅。鬓霜存道义,面皱记留年。诗曰黄昏瘦,夕阳灿且嫣!”诗人对我的退休生涯,期以莫大的厚望,对我这 “老骥伏枥”算是最大的鞭策。
  我退而不休,继续致力于莆阳姓氏源流及莆仙地方文化史的研究,时光如白驹过隙,一晃四年,笔耕不辍,我终于写出了专叙莆阳千古风流人物的《绶水书香》与《壶山门第》这两本书,共55万字,结成姐妹集,或可称为莆阳历史人物小传记,“两部书的书名,构出‘书香门第’一词,传出莆仙这块神奇的土地人杰地灵,俊造如林,光辉烂灿的文化颂歌!”
  巍巍壶山,以雄奇壮观名闻八闽,千百年来,无数文人墨客为之倾倒、为之讴歌,她成了莆阳文献名邦无与伦比的象征。宋代著名儒学大师朱熹多次来莆,深谙壶山,盛赞壶山,誉其“莆人物之盛,皆兹山之秀所钟也。”邑人理学名臣、方志学家黄仲昭夸曰:“山有八面,高耸千余仞,郡治正对之山。形方锐如圭首,峙立如展屏,秀特端重,盖郡之镇山也。”又云:“天地既辟,则山峙川流(木兰溪),各有定位。其扶舆清淑之气,必钟于人。而人得是气以生者,以体则具,以用则周,自有大异于众人者,是所谓人物也。人物既盛,则人纪赖以扶植,风俗赖以醇厚,世道赖以隆平,其所关系不既重矣乎!”先贤留下了千古名言,正是拙书命名《壶山门第》 之写作初衷。
  我特别喜爱故乡故土,“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对这块生我、养我的土地,洋溢着深厚挚爱之情,爱她、了解她,同时研究她、讴歌她。许多学生收到我赠送拙作,问之何云《绶水书香》?答之:“绶水”,莆旧志云:延寿溪十里无湍激声,一碧如带,故名。“书香”,古人以芸香草藏书避蠹,故有书香之称。宋工部尚书、大文学家刘克庄晚年归隐延寿村西刘,其《后村居士集》序:“至若以文名世者,家有贤子孙,能绍祖父书香,昭箕裘于不坠,则而闻久而弥彰,流传不朽矣!”
  写书并不难,难的是作者欲如何通过自己的作品,如书中刻画的人物形象,来拓展读者无限的思维空间,让读者从杂乱无章、盲目被动的历史表象中,寻找出规律性的东西,从中取得启迪和借鉴。莆阳历史文化遗产,博大精深,久而弥新,峨煌灿烂,多彩多姿! 东汉大学者王充曰:“知古不知今,谓之陆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笔者所叙莆阳历史上百多名士子寒儒,怀珍脱颖,化龙卜鹏,攀桂步云,得心应手,终于成就科第精英。文章陆续在《莆田侨乡时报》文化长廊刊载,现已结集为《壶山门第》一书,写作目的是古为今用,期盼年青一代能阅读拙作,从中认识莆阳先贤纯正笃实之学,清节冰壶之操,崇伟光大之行,学习先贤德比珪璋、品同琬琰,学有楷模,振兴中华。
  《壶山门第》可称人物“小传”,其意是篇幅上文字不多,一般在四、五千字,便于阅读;内容上不求全面,期盼于一人一事的叙述中,勾勒出良相、名臣、巾帼、高僧、诗人、史家、艺术家等杰出人物的不同特点和风采,或可感、可敬、可歌、可泣、可爱、可学、可鉴,值得批判地继承,发扬光大。
  写历史不容易,写历史传记更不易。由于史料搜集常常难以完备,囿于笔者认识水平和写作水平的制约,对人物的评价很难达到完全准确、公允,有时对同一个历史人物,往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评价也大不相同。鉴于《壶山门第》之专叙莆阳历史人物,偶亦涉及历史名人,故不可能博引各家之说加以论述,仅是“一家之言”,笔者努力做到观点正确,态度客观,叙事清楚,文字简洁,既不溢美于前人,亦不苛求于古人。坚持 “治学必遵无征不信之通则,而力戒空疏无据。”(刘崇德语)
  我笔耕了一辈子,可离开讲坛真正着手写地方文化史方面的结集,是退休后的这四年。在《壶山门第》杀青付梓之际,学生杨金远送来电影《集结号》门票,邀我一家三代人到星光电影院观看。我觉得《集结号》的真正高潮是谷子地在团长墓前哭诉的段落,正是此处点出了《集结号》“每一个牺牲都是永垂不朽的”主题。当步出电影院时,围聚我身边的学生问道:“黄老师,您的学生杨金远能写出轰动全国的战争题材小说改编的《集结号》,其成功的原因何在?”我觉得:“金远与我同乡,生长在延寿村,我是看他从小、长大的,由于家境贫寒,兄弟姐妹众多,他为人勤奋刻苦,给我的印象很诚实,头脑又灵活,平时作文特别好,我常将他的作文评改后当作范文在班上讲评,对同学产生极大的影响。他有写作天赋与创作灵感,写小说能持慎之又慎的态度,对小说中人物的刻画,往往能恰到好处。”诚如著名女作家、教授杨力所言:“写小说则是伤心,心伤透了,小说也就成功了。同样,写历史文化书,主要是伤脑,脑子伤够了,书也就有分量了。” (见杨力 《千古绝恋》)
  拙作书稿承蒙德高望重的厦门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作协名誉委员、福建炎黄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原福建省文联主席许怀中,在百忙中挤出时间审稿并为本书作序,我于此首先衷心感谢! 以我孤陋之学,不自量力,知其力不胜任而强为之,虽夜以继日,殚思极虑,付出艰辛之劳动,诚恐有负许老对我的支持和厚望! 囿于种种原因,“其于缙绅,有一善,未尝不书之也。仕为大臣,有名于世,有德于身者,未尝不详书之也。”(见何乔远《闽书》)。可惜世远人湮,书册难考,资料十分匮乏,无从“复悉其道德行谊之实,气节谋猷之大,政事文学之美也!”故书中偶获琐事谶语,不忍遽弃,时复登载,以资用闻,错误之处一定不少,谨请海内外方家学者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壶山门第》 的出版,首先应该感谢关爱我的前辈、师长、爱国华侨黄日昌、黄文兰、黄玉明、朋友和学生;再次感谢许老对我的关心和呵护;感谢学生杨金远的支持和催促;同时对莆田学院图书馆陈春阳老师、《莆田侨乡时报》 李志航编辑,为本书的早日出版,提供必要的参考资料和刊发方便,表示衷心的谢忱。写完后记,春节将至,谨祝莆阳父老乡亲新年好!并再次致谢!
  作者
  2008年1月20日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壶山门第第一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作者从先祖唐代桂州刺史黄岸开篇,叙述莆阳黄氏这支名门望族的族史,唐代还写了才女贤妃江采苹、书法家林藻、衡州剌史许稷、高僧本寂、状元徐寅与开闽武肃王王审邽、御史大夫翁承赞等。宋代莆阳更是俊秀星驰、英才辈出,璨若星河。如书中所描述的身居宰相的陈俊卿、龚茂良、黄镛,历官尚书如刘克庄、名臣蔡襄,巾帼名士林默娘、钱四娘,名史学家郑樵等。明清时代,莆阳历史名人依然层出不穷,如书中所写的明代户部、兵部、吏部尚书陈俊、户部尚书郑纪、刑部尚书林俊、礼部尚书陈经邦、廉史孝子陈茂烈、兵部尚书林兰友;清代礼部右侍郎郭尚先、御史江春霖等。此外,作者还综述了莆阳黄氏历代书画、雕刻家,列举从唐代黄滔及至当代画家黄羡,《壶山门第》即广叙众多名人雅士、乡贤儒者,堪称一部莆阳人物传记。构出“书香门第”一词,传出莆仙这块神奇土地的人杰地灵、俊造如林、光辉烂灿的文化颂歌。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祖绪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