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阳历代篆刻名家辑略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700
颗粒名称: 莆阳历代篆刻名家辑略
分类号: K820.857
页数: 7
页码: 470-476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阳历代篆刻名家,分别有黄巩;魏植;宋珏;游佚;黄应闻;余藻;林晋;黄辂;李兆平;王学;林熊;黄升;黄学;林皋;郭尚先;叶澍;郭慎行;廖熙;郭葆琮;游定远等。
关键词: 莆阳 篆刻 名家

内容

篆刻,俗称“刻印”,为镌刻印章的总称。印章最早叫作玺,用途为盖印,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规定玺为天子专用,大臣以下当用别称。玺印最早见诸文字记载是《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前544)》载:“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尔,追而与之。”孔颖达注云: “玺,印也。”
  “篆刻”一词,语出汉扬雄《法言·吾子》:“或问:‘吾子少而好赋?’曰:‘然,童子雕虫篆刻。’俄而曰:‘壮夫不为也’。”其意为雕琢虫书,篆写刻符。后世所称篆刻,当为本义之引申。篆刻自春秋战国起,及秦汉唐宋,已成为中国传统艺术形式之一。莆阳历代篆刻家英才辈出,如明代的陈茂烈、郑岳、柯维骐、黄谦、郭天中等,篆刻艺术入古出新,各具风格,先贤墨迹因年久散失,令人痛心疾首!他们均以印材为载体,以篆书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以篆法、章法、刀法为创作要素,来表现文字美、线条美、构图美、刀法美、意象美的艺术造形,收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黄巩,明代诗人、篆刻家。少名天佐,字伯固,宪宗成化十六年(1480)生,莆田涵江黄巷村人。及长,读易之革有感,改名“巩”自号后峰。弘治十八年(1505)顾鼎臣榜进士,累官兵部武选,司郎中,南京大理寺右丞。嘉靖元年(1522)九月九日卒,赠大理寺少卿,追谥忠裕。黄巩工诗,擅长书法,尤精篆刻,倾心古印,印风纵恣迈爽,刀法苍劲中不乏姿媚。所遗《累心处都尽》白文印章一枚,用利刀凿刻,显得稳健厚实,线条婉转流丽,刚柔并济,兼收并蓄,点画虚实相间,似为妙手偶得。黄巩所居黄巷地近囊山,地灵山秀,僧圣寺雄,高人雅士,留咏亦多,摩崖石刻,多存后峰墨跡。如《书囊山所藏有美堂记石刻》、《题囊山图》等佳作十篇,可见其篆刻技艺娴熟和艺术水平高超。诗作亦古朴醇和,不落窠臼,多有佳句。
  魏植,明代篆刻家。世宗嘉靖三十一年(1552)生,莆阳魏塘人。为评事吉甫之后裔,先祖一恭,嘉靖八年(1529)擢罗洪先榜进士,官广西按察司佥事。植幼天禀慧绝,家学渊源,少好书法。及长,笔意凝练挺秀,工篆刻,镕铸秦汉,古拙纯朴。有《礼乐攻吾短,痛饮读〈离骚〉》及《烟霞泉石平章》遗印两枚存世,篆刻刀法平实跌宕,奔放疏朗,结字布局,机趣天然,循古之法,风神秀逸,独具一格。
  宋珏,明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一名瑴,字比玉,号荔枝仙、浪道人、莆阳老人。神宗万历四年(1576)生,莆田城内双池巷人。万历二十年(1592)补县庠生,后流寓金陵,国子监生。工诗,喜书画篆刻,人誉这位风流才子为“书圣画禅。”在篆刻上,世传以“八分书”入印,开创篆刻史上“莆田派”的艺术风格。海宁周春论印诗云:“闻说莆田宋比玉,创将汉隶入图书。爱奇竟道翻新样,古法终嫌尽扫除。”周亮工《印人传》称:“以八分入印者,始于比玉,世称‘莆田派’。然考其名印及‘荔枝仙人’别号章,皆汉人矩范,不专以八分入印也。”郑王臣《兰陔诗话》云:“吾莆宋比玉善八分书,有声吴越间,人竞效之,号‘莆田派’。”其所刻《荔枝谱》和《古香斋帖》堪称稀世珍品。有《浪道人集》、《黄汉宫传》和《诗集》十卷存世。思宗崇祯四年(1631)卒于南京寓所,年五十五,归葬莆田文献里(南门外山牌)梅山,浙江道御史李嗣京为其立石表墓,题额为“海内盛名士 ”。
  游佚,明代篆刻家。莆田人,其先游霆于宋宁宗绍定二年(1229)擢黄朴榜进士,裔孙日章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擢丁士美榜进士,官廉州知府。佚长官宦家,幼好学,工篆刻,喜收藏金石,精鉴别。治印不效姸媚,方正严重,作品稳健中寓古意雅韵。所存《探书二酉》和《心远地自偏》两枚阴阳篆刻章,精妙无比,线条整一端凝,纤悉俱备,疏简清奇,极有新意。
  黄应闻,明未清初篆刻家。字起声,号飞鹏,莆田人。应闻研心字学,擅于篆刻,钟情于石印。其篆刻作品在印面上均能见其微妙变化,尽得笔意刀趣,山情水意,聊写其胸中立致而已。崇祯初,与翁陵等参订同邑余藻所编《石鼓斋印鼎》五卷。著有《问字篇》,见《广印人传》。
  吴晋,明未清初篆刻家。字子平,莆田人。善画墨兰,工篆刻,初作印师从莆田派,字体采用比玉八分书,后从周亮工游,得见所藏铜玉章及古今名人印谱,遂一洗习气。久客都下,名重一时。康熙十四年(1675)辑自刻成《分类印谱》,今人黄丹桂木雕《刘海戏蟾》所见吴晋作品,皆以隶书入印。
  余藻,明未清初篆刻家。莆阳水南上余人,朝议祖奭之后。先祖余凤,宋高宗绍兴二十年(1151)擢赵逵榜进士,官吉州通判。藻出官宦之家,幼承家学,尤其族亲余王已,字玉已,善作仕女画,其弟余璧,字子玉,善人物画,兄弟为明未莆阳著名画家,见(《福建画人传》)。余怀,字无怀,号澹心,又号鬟持老人,莆阳大才子,侨居白下(江苏南京市)。工书,精诗词,徵歌选曲,至老不倦,著有《板桥杂记》、《味外轩稿》,“三余”的诗词文赋,书法绘画,笔里秀逸,多书卷气,对余藻影响较大。藻为人风度醖藉,嗜古学,工刻印,与邑人应闻齐名,著有《石鼓斋印鼎》五卷存世。
  林晋,明未清初篆刻家。字晋白,莆田人。善镌晶印,既工又敏,性嗜酒,醉辄纵横任意,目乃不知有晶,往往击坏其钮。曰:“不饮则腕殊无力奏刀,遂昏昏有俗心耳。”曾云:“镌晶章易事,而人难言之,高自作造耳。”顺治十八年(1661)辑自刻印成《林晋白印谱》,然终以嗜酒丧命。
  黄辂,清初书法篆刻家。字孟譽,号复园,一号无隐,莆田人。世祖顺治年间(1644—1661)布衣,善八分书,瘦硬有古意。曾寓上生寺中数年,遍阅释典,久之有省,百痴上人以拂付之。诗亦工秀,擅篆刻,《飞鸿堂印谱》收录其刻印,见《兰陔诗话》。
  李兆平,清初篆刻家。字亦仙,号慰壶,莆田人。康熙八年(1669)武举人,工书善画,尤精篆刻。
  王学,清初篆刻家。字习叟,又字十叟,莆田人。精篆刻,守莆田一派,爱好上品冻石,与福州高兆为友。兆字固斋,号云客,工文翰,尤工小楷,亦善行书,著《端溪砚石考》、《怪石录》,学先于兆辞世,见《闽中书画录》。
  林熊,清初篆刻家。字公兆,莆田人。早年弃家游吴、越间,住樵李(今浙江嘉兴)最久,刻印以汉人为法,不妄奏刀。诗画分书,皆楚楚可观。后游齐、鲁间,娶妻于东莱(山东莱州),遂定居。刻印辑有《林公兆印谱》。
  黄升,清初篆刻家。字象侯,莆田人。工篆刻,治印大刀阔斧,步短规行,其朱文篆刻,印宗秦汉人及明代诸家。所刻印章古朴浑厚,光洁而无锋芒,工整而不细巧,不染烟火之气,显得庄严、宁静。白文篆刻,不落俗套,如所存《凤凰山下一书生·存吾道者》印章,刀法灵活多变,严谨放纵,落落大方。
  黄学,明著名篆刻家,莆田人。为黄升入室弟子,得其师指授,矢志其艺,自成风格。其遗印《江流月有声》、《我与周旋》两枚,巧用切刀,线条粗细相间,结构大破规矩,互补空间,精妙入微,体现章法之美,让作品显得淳雅朴质,虚实得当。黄学篆刻多在一笔画上作夸张处理,恰到好处,造成文字刚健苍老和特殊的古朴美,让人感触一般浓郁金石味。白文印章,别有情调,豪放旷达,神采丰茂!
  林皋,清初著名篆刻家。字鹤田,一字鹤颠,更字学恬,清世祖顺治十四年(1657)生,莆田澄渚乌石人。早年侨居常熟,精篆刻,宗汉、宋及比玉、文彭,复取法沈世和,所作工稳,秀丽,严谨,为时所重。《飞鸿堂印谱》收其二十六方篆印。当时著名画家及收藏家如王翬、杨晋、恽寿平、王鸿绪、徐乾学等人所用印章,多出其手。林皋久客太仓王氏家,为王时敏作印尤多。后人称其为莆田派,又有人将他与汪关、沈世和合称为扬州派。林皋刻印辑有《宝砚斋印谱》和《林鹤田印谱》存世。其《杏花春雨江南》印章,篆刻家韩天衡在《天衡印谱》评曰:“观其此作,篆刻洗练,章法稳贴,用冲刀,于温穆中透露出挺峭的英迈之气,以整件作品论,境界俏丽平和,贴切词义,饶有文人治印的书卷气。”
  郭尚先,清代著名书画家、篆刻家。字元开,号兰石,又号伯抑父,高玉雕宗乾隆五十年(1785)生,莆田县城内书仓巷人。嘉庆十二年(1807)福建乡试第一名,十四年(1809)擢洪莹榜进士。初官翰林院编修,充国史馆纂修,参修《治河方略》、《大清一统志》、《明鉴》等书。嘉庆二十年(1815)丁父忧归里,后去台湾,建馆八里坌,授徒自遣,为莆田对台湾影响最大的一位书画家。后复出,官大理寺卿,礼部右侍郎。尚先精鉴别、工诗、善书画。书法初学欧阳询、颜真卿,晚年兼学米芾、董其昌,所书以骨力胜,兼善八分书,简作小楷颇有别趣,临摹诸家,几能乱真,高丽、日本竞相争购。能写兰竹,如《墨兰图》,以书入画,书画一体,珠联璧合。兼工篆刻,功力极其深厚,布白疏密得体,朴茂浑古,法度精严。有《坚芳馆印存》行世,意在林皋、吴晋间,用刀圆熟,布局工雅。著有《坚芳馆印存》、《增默庵遗集》诸书。道光十二年(1832)秋卒于任上,年四十八。生平事迹见《瓯钵罗室书画过目考》、《金石家书画集小传》、《清朝书画家笔录》、《海上墨林》。
  叶澍,清代篆刻家。字岫云,莆田人。工篆刻,仁宗嘉庆二十二年(1817)辑自刻成《耕南堂印稿》。
  郭慎行,清代篆刻家。郭尚先之孙,莆田县城内书仓巷人。慎行幼勤学,潜心篆刻,穆宗同治十一年(1872)拔贡,官教谕。喜金石书画收藏,书法酷似祖父。篆刻亦佳,秉承家学,刀法有力,疏密得当,可与西冷八家相匹敌。有《云庄在望》和《蛟腾凤起》两枚印章,自然沉实,结构严谨。曾研摹旧印谱,精通篆刻学,有《爱吾鼎斋印存》四卷行世。
  廖熙,清同治二年(1863)生,莆田城内坊巷人。熙长雕刻世家,自幼聪敏,师承家教,妙得精传。长书法,用笔雅健秀劲;工绘事,善画梅、兰;尤擅雕刻,刻花刀法挺拔,木雕作品屡为贡品供奉朝廷,名扬四海,德宗(光绪)御书“巧夺天工”赐之。今存雕刻作品有《关羽》、《达摩》、《裸女卧蕉》等。熙卒于民国七年(1918),年五十五。
  郭葆琮,清代篆刻家。穆宗同治七年(1868)生,莆田人。家学渊源,任邮传部主事,喜习书法篆刻,刀法犀利用称,作品古拙质朴,无妍媚之态。其白文篆刻《湖山吟社》和《壶山兰水》,作品看似笨拙,却清水出芙蓉,雕刻送天真,内容深邃意蕴,其 “山”与 “水”两字,别出心裁,巧夺天工。有《补梦蓭印存》一卷行世。
  游定远,现代篆刻家。字介园,德宗光绪四年(1878)生,莆田人。曾任江西省税务局长,性喜搜集莆阳名家遗刻,多达十六家。与国民党元老,书法家于右任交谊甚笃,家中存有“碧藏楼”匾额,为于老所书。工篆刻,刀法严谨,善于利用石材色泽纹理,因材施艺,立意清新。所刻一枚白文印章《万绿丛中红一点》,线条稳键,颇具秦汉遗韵。定远毕生治印多达千计,惜乎散失太多,其裔孙尚存形态各异的朱白印章一百六十多枚,极为珍贵。

知识出处

壶山门第第一集

《壶山门第第一集》

出版者:作家出版社

本书作者从先祖唐代桂州刺史黄岸开篇,叙述莆阳黄氏这支名门望族的族史,唐代还写了才女贤妃江采苹、书法家林藻、衡州剌史许稷、高僧本寂、状元徐寅与开闽武肃王王审邽、御史大夫翁承赞等。宋代莆阳更是俊秀星驰、英才辈出,璨若星河。如书中所描述的身居宰相的陈俊卿、龚茂良、黄镛,历官尚书如刘克庄、名臣蔡襄,巾帼名士林默娘、钱四娘,名史学家郑樵等。明清时代,莆阳历史名人依然层出不穷,如书中所写的明代户部、兵部、吏部尚书陈俊、户部尚书郑纪、刑部尚书林俊、礼部尚书陈经邦、廉史孝子陈茂烈、兵部尚书林兰友;清代礼部右侍郎郭尚先、御史江春霖等。此外,作者还综述了莆阳黄氏历代书画、雕刻家,列举从唐代黄滔及至当代画家黄羡,《壶山门第》即广叙众多名人雅士、乡贤儒者,堪称一部莆阳人物传记。构出“书香门第”一词,传出莆仙这块神奇土地的人杰地灵、俊造如林、光辉烂灿的文化颂歌。

阅读

相关人物

黄祖绪
责任者
黄巩
相关人物
魏植
相关人物
宋珏
相关人物
游佚
相关人物
黄应闻
相关人物
余藻
相关人物
林晋
相关人物
黄辂
相关人物
李兆平
相关人物
王学
相关人物
林熊
相关人物
黄升
相关人物
黄学
相关人物
林皋
相关人物
郭尚先
相关人物
叶澍
相关人物
郭慎行
相关人物
廖熙
相关人物
郭葆琮
相关人物
游定远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