锣鼓经声传有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美煊莆仙戏文史论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651
颗粒名称: 锣鼓经声传有谱
其他题名: 《莆仙戏锣鼓经》弁言
分类号: J825
页数: 3
页码: 307-309
摘要: 本文是《莆仙戏锣鼓经》弁言,莆仙戏从古至今的每一个活动,都离不开“鼓”字。如旧社会戏班落棚开始排练称“报鼓”,开始演出称“起鼓”,后台用的打击乐称锣鼓、大鼓、战鼓、花鱼鼓,演奏的鼓点名称有“起鼓”“双甲起鼓”“半起鼓”“无头起鼓”“紧起鼓”“郑鼓”“一三鼓”“金郑鼓”“北鼓”“钟鼓”“车鼓”“船鼓”“龙鼓”“狮鼓”“出堂鼓”“退堂鼓”“空鼓”“夜空鼓”“魃鼓”,等等,不胜枚举。鼓头在演出中起着指挥作用,是演出时不可或缺的“舵手”。莆仙戏的曲牌旋律起始、进行离不开鼓点支撑,而没有莆仙戏锣鼓点插入的曲牌也不能称为莆仙戏,老祖宗的科介表演动作更是离不了莆仙戏锣鼓的默契配合。
关键词: 锣鼓经 莆仙戏 弁言

内容

锣鼓经声传有谱,满台子弟共之乎。
  真真假假称原意,病眼须防人为误!
  对于莆仙戏锣鼓点,我是门外汉,但对于锣鼓手和锣鼓点在莆仙戏演出中的重要性,以及有关这方面流传在民间的种种口头禅,从孩提时代我就听过不少。我家住在半山区,祖父杨光烈,清末在兴化戏班中司锣多年,结识好多位锣鼓手,且又经常来往。邻乡常泰的著名鼓师陈文星,戏剧界都叫他“锣星”。他与我家祖父特别友好,最经常到我家里玩。他说过很多莆仙戏的谚语,我印象最深的一句,是“鼓头多打一下,演员就落棚下”。早听他说这句话是我7岁时祖父做古稀大寿,“锣星”和“鼓头汉”两人到我家祝寿。我听了他说这句话,感到莫名其妙。后来经我不断纠缠盘问,他说:“我说了你也不一定听懂,兴化戏棚上子弟演戏,一举一动都要听锣鼓指挥,否则,就有可能出大事情。”接着,他就说出前头那句谚语的由来:相传南宋季末,莆田某戏班有一位夜盲子弟,担任生仔脚色。当晚在某乡村正要开演《状元游街》时,老鼓手突然腹痛不能上台,请来他班鼓手替演。鼓手不知演状元者有夜盲症,在状元出场时,鼓点多打了一下,糟了!演状元的夜盲子弟即时掉落台下,弄得满场观众啼笑喝彩。演戏的村庄一定要罚戏班款,班主赶快出来赔礼解释。刚巧是晚有位私塾先生也在场观看,听了班主解释,立即口占本文开头引出的那句谚语,其在莆仙戏班中传诵至今。
  民间也有称赞锣鼓手的谚语,大多是称赞鼓手,譬如说“南戏围鼓头,人围一埕头”“鼓头红,吃不空”“鼓头娘,装花扮粉去背凉(乘凉)”,等等。小时候听到这些赞语,我想究其所以,无非是旧社会人们对于掌握这一技艺而谋生者工资较高的羡慕。至于“未然学打鼓,做先学打锣”“真的锣,假的鼓”,等等,那是学习锣鼓必经的过程。长大之后我想,“鼓头”只是一名乐员,人们不约而同地对鼓头有那么多的崇拜与赞语,难免也有些过分。到剧团当文化教员和编剧之后,我不断请教后台同志,方知其中奥妙。近年来阅读了郑清和先生整理的莆仙戏锣鼓经后,我更如醍醐灌顶,茅塞顿开,终于明白了内中子丑寅卯。
  原来,莆仙戏从古至今的每一个活动,都离不开“鼓”字。如旧社会戏班落棚开始排练称“报鼓”,开始演出称“起鼓”,后台用的打击乐称锣鼓、大鼓、战鼓、花鱼鼓,演奏的鼓点名称有“起鼓”“双甲起鼓”“半起鼓”“无头起鼓”“紧起鼓”“郑鼓”“一三鼓”“金郑鼓”“北鼓”“钟鼓”“车鼓”“船鼓”“龙鼓”“狮鼓”“出堂鼓”“退堂鼓”“空鼓”“夜空鼓”“魃鼓”,等等,不胜枚举。鼓头在演出中起着指挥作用,是演出时不可或缺的“舵手”。
  莆仙戏的曲牌旋律起始、进行离不开鼓点支撑,而没有莆仙戏锣鼓点插入的曲牌也不能称为莆仙戏,老祖宗的科介表演动作更是离不了莆仙戏锣鼓的默契配合。传统表演程式与锣鼓点曲牌应用程式形成一套完整的表演体系。一言以蔽之:鼓手对全场演出的成功和整个戏班的成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难怪旧社会戏班班主总想方设法请鼓手担任“副董督”(副班主),就是为了保证戏班演出的质量。
  上述谚语故事的真假,已无从查考,但夜盲生脚掉落棚下的故事,转成“鼓头多打一下,演员就落棚下”的行话流传至今。可见莆仙戏鼓手演奏技法与传统表演动作的严谨,一板一眼、一招一式与一锣一鼓、一声一韵的高度统一。因此,莆仙戏的每一位导演师傅都会对鼓手施以礼待,以求两者配合的默契,这也是表演科介程式与传统鼓点百年来形成的惯例。它代表的是非遗文化,其严谨的程式组合是先辈艺人心血的硕果,是一代又一代艺人总结的宝贵财富。莆仙戏音乐快慢、抑扬顿挫是凭鼓点演奏技法指挥,于听觉中完成的。无言的听觉指挥让乐队完成演奏与演唱的统一,就是莆仙戏鼓点技艺的剧种特色。
  郑清和先生是位非常敬业的鼓手,他自戏曲学校毕业后一直在莆田各专业剧团担任司鼓。他的莆仙戏司鼓技艺无与伦比,其业绩正如前人所说:“功高何须镌顽石,路上行人口皆碑。”当代莆仙戏业内鼓手无人不尊重他的司鼓技艺,后辈要与他比肩,还需努力。
  “名师出高徒”,这句格言用在郑清和身上恰如其分。他的师傅雷澄清在新中国成立前就是数一数二的著名鼓师,新中国成立后也是如此。他传授给郑清和的“阴阳槌”“三、五、七”技法节奏板眼非常分明,在进行的乐曲中既起到指挥作用,又像是一把乐器流动在音乐旋律中,特别是鼓边节奏清脆柔和,鼓中音色甜润铿锵。雷澄清是莆仙戏剧界公认的一代著名鼓师。郑清和不但继承了雷先生的鼓技特色,经其潜心研究,总结了传统鼓点演奏技法在音响进入混声时代的处理方法,又不失莆仙戏鼓点演奏特色,是非常难能可贵的追求与贡献。近年来,他又在70多年前便赴北京人民大会堂司鼓演出《三打王英》给周恩来总理等老一辈领导人表演的萧焕栋老师的精心指点下,继承了莆仙戏《目连救母》的传统曲牌与鼓点,把几近失传的中国戏曲“不祧之祖”《目连救母》复排重现,可谓劳苦功高。《目连救母》在莆仙大剧院实施排练演出成功,并赴北京参加全国目连戏展演,影响很大。
  此次经他整理的《莆仙戏锣鼓经》一书,弥补了千百年靠口授传承的局限,把浩瀚复杂的莆仙戏锣鼓点整理成书,可谓对莆仙戏文献资料的一大贡献。莆田市文化和旅游局领导的这一举措,集锣鼓经精华于一书,琳琅满目,问世后必令读者惊叹。对莆仙戏的传承,将惠及千秋,其功德之钜,亦将永刻史碑。不才奉命撰写弁言,笔随喜焉!
  (选自海峡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莆仙戏锣鼓经》)

知识出处

杨美煊莆仙戏文史论集

《杨美煊莆仙戏文史论集》

出版者:文化艺术出版社

本书设戏史探究、戏海钩沉、戏人传奇和戏册弁序四个栏目,收录了《莆仙戏剧种探源》《试论莆仙戏与梨园戏的源流关系》《两个<张协状元>剧本渊源关系谫探》《解放后莆仙戏名老艺人述略》《<莆仙十音八乐>序》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美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