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美煊剧作选》后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美煊莆仙戏文史论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649
颗粒名称: 《杨美煊剧作选》后记
分类号: I267
页数: 4
页码: 299-302
摘要: 本文是《杨美煊剧作选》后记。
关键词: 杨美煊 剧作选 后记

内容

我从事戏剧工作至年近古稀之龄,将近40个春秋。但是专职编剧30年许,编写莆仙戏大、小型剧本50多本。后10年间缘于工作的需要,我几乎专事莆仙戏历史和艺术研究,并多次撰写学术论文参加本省、多省、全国和国际中国南戏学术研讨会,先后在全国报刊和专集上发表过各类说戏文章30多万字。
  回忆我专职编剧的历程,大致分为3个时期:“文革”之前,“文革”期间,“文革”之后。初期的剧作几乎毁失已尽。“文革”期间的作品亦不存。“文革”后10多年间编写的剧本大多尚存,也比较像样。本书所收进的8个剧目9本戏,都是从我后期编写的剧作中选出结集的。
  一个地方戏剧团的专职编剧,工作职责是编写提供剧团经常演出的剧本。我早年进入莆田县编剧小组学习编剧,是从莆仙戏前辈编剧先生指导和舞台实践入门的。当时莆、仙两县各戏班的老艺人们,都还是按传统习惯称剧本叫“戏簿”,称编戏叫“搬戏”,称编剧者叫“搬簿先生”。老艺人们告诉我:戏是把现实生活或其他文学作品中的人物、故事题材搬进剧本又搬上舞台演出的,因此称编戏为搬戏。当时我的老师们各有多年的写戏和舞台实践经验,但都缺乏创作理论,能够教授给我的仅仅是传统编剧手法。而我当年最认真苦学的也是前辈编剧传授的写“戏肉”。所谓“戏肉”,是古代莆仙戏艺人自造的戏曲术语,指全剧的人物血肉、故事情节结构和戏剧悬念等综合内涵,没有戏肉的剧本,被历代艺人们斥为有骨无肉或骨瘦如柴。因此,我初学写戏时,专心致志于学习构造丰满的戏肉功夫,编写戏剧性强、民间观众普遍喜闻乐见而又雅俗共赏的剧本。
  当我的处女作被剧团采用上台演出之后,老师们又对我说:为了使剧本精益求精,你还得拜观众为师,从观众反映中取得教益。于是每当一个新作上演时,我都到台下周围观察观众看戏的神态;剧终散场时我又插在观众中一齐出场,听听他们对戏的议论。果然,绝大多数观众反映的意见对剧本的进一步修改提高,很有参考价值。有时我还到城乡各地群众经常闲聊的场所,听听群众对莆仙戏各剧团近来排演的新戏怎样议论,从中往往还能够学习到民间群众各种生动的语言。掌握了观众的爱好和需求,构思编写出来的剧中人物、情节乃至台词,才能够更多得到观众的赞赏和共鸣,叫观众笑就笑,哭就哭,爱就爱,恨就恨,上座率必然较高。
  只为一般上演而民间观众爱看的戏,称为普通“常演戏”,其性质犹如古代楚国民间流俗的“下里巴人”歌曲,与堪称“阳春白雪”而为争取得奖的“会演戏”迥然不同。好的常演戏,往往久演不衰,广大观众百看不厌,成为一个剧团长期巡回演出的保留剧目。我编写的50多个剧目中,常演戏所占数量最多,不少剧作曾经是某一剧团保留剧目,或多团并演,本书收进的9本戏大多是此类剧目的代表作。
  上述我的剧本,多为提供剧团常演而写,但从根本上说,每一个戏的写成都是出于我的兴趣——创作激情是从强烈的兴趣引发而来的。即使是为会演得奖而创作的剧本,我也是发现或找到惬意的题材,为兴所驱而写,否则我宁愿不参加会演。20世纪90年代开始,我专职搞戏剧学术研究,没有编写剧本的任务了,但有时偶然发现一个题材,亦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一口气即把它写出来。不过,这个时期我编写的本子,并未一一付排,多为自娱,或在友人中传阅。
  我是莆仙戏一介普通编剧,虽然写过许多剧作和谈戏论艺的文章,到各地参加多次南戏学术研讨会,但我素来自知碌碌庸才,对戏剧事业贡献不大,从未想要结集拙作付梓。然而,谁知莆仙戏著名剧作家、国家一级编剧郑怀兴先生对我的一部分剧本偏爱有加,去年以来多次鼓动我自选一些剧作结集传世。在长时间的酝酿过程中,首先是我的堂兄——莆田著名主任中医师吴树忠,与郑先生颇有同感,经常鼓励我着手剧作,争取在年届古稀之前出版,他还表态要全力支持我。我与树忠所以称为昆弟,是因为我小时怙恃俱失,由深信佛教的祖父母扶养,后来又由树忠的叔父——在莆田龟山寺出家为僧的满临法师培养读书,约定将来我想出家,就拜他为师,不想出家,则认他为父。后来满临法师在南洋圆寂(病逝),“七七”之日龟山寺为他举行一天追悼法事,我为孝子,树忠为孝侄,我们二人跟从僧人们的法事仪式,同在灵前跪拜一整天。因此,树忠与我童年之时,便即成为同堂兄弟。其次,我的堂侄杨云鹏亦认为郑先生意见正确,说我对今生写戏历程应当作个小结,留下一些剧作与子孙纪念,并表示要挤出时间帮我结集。除了家人,尚有我的几位老领导和老朋友们,亦经常鼓励我选集部分剧作出版。
  听了郑先生和远近几位行家、亲友反复劝勉,我感到自己的剧作也许确有异于他人的特征,况且我是从莆仙戏传统“搬戏簿”的摇篮里孕育出来的遗老编剧,绝大多数拙作里难免还保留一些古老剧种“戏簿”的编写手法和特色,结集流传下去,也许也有一定价值。唐代诗人白居易有诗曰:“物以稀为贵,情因老更慈。”或许其“戏簿”特色也会被人们看作是莆仙戏传统艺术的遗存“小古董”。想到这些,我才有了出版选集的信心。
  流光同逝水,年岁不饶人。自知不敏的我,明知本书的部分剧本不是上乘之作,有些人物设计或情节结构不甚合乎情理,但要进一步修改完善,而今我已力不从心了!同时,我停写剧本10多年来,至今有些剧作还被民间职业剧团排演,全市不少地方婚欢节庆喜事,还在播放我的那些剧本音乐,部分群众还在传唱、学唱,说明这些剧作颇为民间群众喜爱,眼前不宜轻易改动。因此,这里收进的所有拙作,都保留当时舞台演出或刊物发表的本子原貌。
  值得一提的是,在我着手结集之时,也有同行朋友向我建议,请北京、上海看过拙作的大家作序,当时他们不知道我心里早已决定,就请第一位鼓动我结集拙作的郑怀兴先生为我作序,况且他也是我国当代戏剧大家。当我再次向郑先生表示恳挚之意,蒙他答应之后,包括重阅剧本不到5天时间,便写出了大为本书增光的序文。怀兴先生与我,数十年来“君子之交淡如水”,我真不知道该如何感谢他。尚有后起之秀的青年画家、《湄洲日报》美术编辑许志挺先生,百忙之中抽空精心为本书设计封面,可谓锦上添花。全书结集期间,还蒙莆田学院刘福铸教授,莆田各界友人吴大昌、李家祥、刘玉钗、张锦如、郑明、吴丽卿等人,从各方面给我支持、帮助。
  我专职编写戏曲剧本及本书结集的本末由来,大率如上絮叨。最后,我谨向上述诸位先生、亲友、同行们统致由衷的谢意! 并请行家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选自中国戏剧出版社2006年版《杨美煊剧作选》)

知识出处

杨美煊莆仙戏文史论集

《杨美煊莆仙戏文史论集》

出版者:文化艺术出版社

本书设戏史探究、戏海钩沉、戏人传奇和戏册弁序四个栏目,收录了《莆仙戏剧种探源》《试论莆仙戏与梨园戏的源流关系》《两个<张协状元>剧本渊源关系谫探》《解放后莆仙戏名老艺人述略》《<莆仙十音八乐>序》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美煊
责任者
杨美煊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