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仙戏是莆田市的历史文化投影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杨美煊莆仙戏文史论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625
颗粒名称: 莆仙戏是莆田市的历史文化投影
分类号: J825 .27
页数: 11
页码: 47-61
摘要: 莆仙戏旧称“兴化戏”。1952年10月间,兴化戏参加福建省首届地方戏曲观摩会演,当时经莆仙两县有关方面洽谈决定并报省文化局批准,改称定名为莆仙戏。本文旨在探索莆仙戏源流、发展及其在莆田市历史上传统文化中所处的地位,并就有关方面进行考述。
关键词: 莆仙戏 莆田市 历史投影

内容

一、秦汉百戏流传莆仙古邑探源中国完整成熟的戏曲形式,一般认为最早形成于宋代的南戏,但它可以追寻远源于夏代的“乐舞”、周朝的“散乐”“讲武”,以及秦汉两代的“俳优”“百戏”。百戏并不是专门的戏剧,它的蕴藏量极其丰富,是我国古老传统文化千百门多彩艺术的总称。百戏的兴起和流行,冲破了《礼经》规定的所谓“礼乐”的束缚,以各项新鲜的文艺形式取代已经僵化的庙堂歌舞。百戏,上集远古夏周原始乐舞、伎艺之大成,下启魏、晋直至明清历代戏曲、歌舞、杂技等各门类艺术的产生和发展。百戏经魏、晋、南北朝不断演变、充实、发展,于隋、唐两代被推上历史高峰。隋炀帝在位间(605—617)曾下旨“总追四方散乐,大集东都”,每年正月举行规模宏大的百戏盛会,其盛况有“绵亘八里”、演员达3万之多的记载。
  唐时又称百戏为“散乐”,或称“俳优歌舞杂奏”,演出项目极其丰富多彩,有主要节目数十种,包括大小伎艺项目则有数百种之多。由于百戏规模甚大,排演一场耗资颇巨,且又需要具备一定的地方文化基础,经济和文化落后的地区是无法排演的。因此,唐代百戏除盛行于京都长安外,仅仅流行于全国许多经济文化比较繁荣的大小城市。佛教汉文的正、续《大藏经》中,禅宗多部史籍,相沿记载唐代高僧福州玄沙师备宗一禅师,于咸通二年(861)南游莆田的情景:
  福州玄沙宗一大师,法名师备……唐咸通初年甫三十。忽慕出尘乃弃钓舟……师南游莆田县,排百戏迎接。来日师问小塘长老:“昨日许多喧闹,向什么处去也?”小塘提起衲衣角。师曰:“料掉,勿交涉。”(法眼别云:“昨日有多少喧闹。”法灯别云:“今日更好笑!”)①
  这是唐代莆田百戏盛行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至今所知福建全省最早演出百戏的文字记载。但是,百戏究竟是何时,而又如何传到莆仙区域,它又是何时开始在莆仙流行的?为了寻找近乎史实的答案,我们必须掀开莆仙文化历史帷幕,进行一番研讨工作。
  莆田古名莆口,魏晋时代犹未开发,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起步开发的时间约于南北朝中期。笔者认为,百戏所含多种节目、伎艺,是自南北朝至唐代的长时期内,由多方面的文化人、民间俳优艺人,从许多条径道,分多次传来莆田,但其中主要径道有以下三条:
  1.晋唐之间,中原与北方战乱频仍,人民多次纷纷南迁“避乱”,入闽来莆,其中必有形形色色的官民文化人和专业艺人。于是中原先进的生产技术、传统文化和百戏艺术,源源传来莆仙。
  2南朝陈光大二年(568)莆田首次立县(一说589年为首次立县),不久被废,及唐武德五年(622)再次立县,后于武周圣历二年(699)析莆田县分立清源县,天宝元年(742)改清源县名为仙游县。莆仙置县分县的100
  多年里,是两县经济文化比以前发展较快的时期,大小仕宦驻莆出入逐渐频繁。其间不少官员名士蓄有乐伎、歌女和优戏艺人, 带来晋唐古乐伎艺节目,充实莆仙百戏内容。
  3汉魏以后,佛教对百戏的发展影响颇大,其中不少节目和技艺源于佛教传来。《莆田县志》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唐代禅宗六祖慧能的法嗣弟子千灵,在莆田九华山吞食铁针,山魈惊骇而走。其实“吞针”是从西域僧人传来被百戏吸收的一种幻术。唐代百戏常为佛门盛大法会演出,前述莆田县排百戏迎接高僧宗一便是例证。再如唐末闽王审知曾“具百戏、香花”延请名僧神晏为福州鼓山住持(清·黄任:《鼓山志》)。至于全国“佛寺设会, 百戏在庭”(唐·李绰:《尚书故实》)之类的记载, 更加举不胜举。有唐一代, 佛教与百戏都在莆田盛行, 岂是偶然巧合?秦汉百戏主要由上述三种人,然不知各分多少次传来莆田。其在莆田开始盛行的年代约为中唐, 是时莆田经济文化的发展渐臻繁盛, 百戏盛行的必要条件于是大备。
  二、兴化戏曲剧种诞生及其初盛时期
  任何一种文化艺术, 都具有历史性、民族性(或地方性)和群体性的特征。莆仙戏剧种孕育、萌芽、形成、发展的整个流程,都具有这些特征。历史上不少地方的百戏,后来衍化成为戏曲形式,逐渐形成独特的地方剧种。但是,百戏还不是产生戏曲剧种的唯一因素,它与戏曲艺术形态的承源衍化,二者只是“血统”关系,并非“父子”或“母子”关系。赵宋立国至迁都100多年间,是百戏过渡到戏曲的重要时期。这个时期也是莆仙经济文化日趋鼎盛的历史阶段。
  南戏尚未形成之前,已经有了北宋杂剧,它是初步具有表现故事的功能的戏剧形式,但还不是完整的戏曲。宋代仙游蔡京一家,多官居显要,兹录其一家戏剧活动与兴化戏曲产生有关的史实情况:
  (蔡京之子蔡攸)得预宫中秘戏,或侍曲宴,则短衫窄袴,涂抹青红,杂倡优侏儒,多道市井淫媟谑浪语,以蛊帝心。①
  宋宣和间,徽宗与蔡攸辈在禁中,自为优戏,上作参军趋出,攸戏上曰:“陛下好个神宗皇帝!”上以杖鞭之云:“你也好个司马丞相。”②
  后来蔡京误国罢相,病死途中,其子亦坐法。相传其在位显耀之时,曾送家伎艺人回故乡仙游赤岭以娱宗亲,其子侄每宴必令家伎张乐。据调查,至今仙游赤岭一带流行的“十番”,有“大乐”“小乐”之别,乐员演奏时须张“凉伞”、穿礼服,据说这是宋代官家宴乐的遗响。(《仙游戏曲调查资料》)宋代兴化官宦文士置家伎自乐之风不亚于唐时。宋仙游王迈《臞轩集》曾提到莆田文士方梅叔,只是一位“岁得子弟束脩及青云贵人馈遗以自肥”的塾师,也“买姬妾数十人”,尽日在家“吹笙鼓琴歌舞,以娱宾客”。
  北宋后期至南宋初年(1127)间,汴京和中原各地卖艺的路岐人纷纷南流避难谋生,流居闽中各地。厥时兴化与临安(杭州)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就在这个时期,北宋杂剧等各种艺术形式,源源传来兴化,与本地歌舞小戏结合,产生新的戏剧艺术形式——中国南戏在兴化艺苑里出土的一棵幼苗——兴化方言杂剧。但是,此时的兴化杂剧还称不上成型的戏曲剧种,它是莆仙土戏与外来多种歌舞杂剧混合的“杂交型”表演状态。之后的相当一段岁月内,它不断吸收外来的艺术养分,以充实、丰富自己的艺术积累。其在初期接纳外来艺术养分方面,可以援引宋隆兴元年(1163)进士林光朝(莆田人)咏诗为证:
  闲陪小队出山椒,为有吴歌杂楚谣。
  纵道菊花如昨日,要看汤饼作三朝。①
  莆仙人民对各种表演艺术的观赏,历来有共同的爱好心理,即厌旧喜新。
  从诗中“为有”二字以及昨日菊花、三朝汤饼(汤面)两句探意,江淮与楚汉两地歌谣(或节目)是新近才传来的,诗人点出新鲜伎艺项目,暗示南腔北调、多种艺术的大会合演奏,这正是当时兴化戏曲处于萌芽时期的表演状态和特征。诗人是赵宋南迁后约30年时,与乡人同往今莆田市白沙镇宝阳村(古越王台所在地),观看兴化南戏孩提阶段的表演状况,说明12世纪中叶兴化戏已经在山区流行,但未达到炉火纯青的成熟阶段。
  所谓“南戏”,简单地说就是宋元时用南方各地歌曲声腔演唱的戏剧舞台艺术。南戏的形成,一般认为是中国戏曲最早达到成熟形式的标志。那么最早的南戏究竟是何时于何地产生和形成的呢? 宋元两代史籍未有明确记载,现在主要的依据是下列明人记述:
  明祝允明(1460—1526)《谈》中说:“南戏出于宣和(1119—1125)之后,南渡之际,谓之温州杂剧。”明徐渭(1521—1593)《南词叙录》中说:“南戏始于宋光宗朝,永嘉人所作《赵贞女》《王魁》二种实首之。”又说:“或云:‘宣和间已滥觞,其盛行则自南渡……’。”
  几种说法模糊不清,时间相差数十年,综合起来只能这样推理:南渡之际南戏开始萌芽,经70年左右的成长发展,到光宗朝才臻成熟。当代戏剧界泰斗张庚、郭汉城两位老先生,根据有关资料考证,在他们主编的《中国戏曲通史》中对莆仙戏的诞生和形成作了如下论述:
  以属于这种类型的兴化戏而论,它的前身在宋元时代已经形成,是早期南戏的一个支派。在南宋时,福建的兴化是都城临安后方的根据地,宋室南迁以后很大一部分人生活在这里。它与南宋的心脏临安在经济、文化上的交流极为频繁,因而在这种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条件之下,兴化地区的南戏很快地形成和发展起来。①
  戏剧史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刘念兹先生,对莆仙戏历史源流和艺术特色进行了几十年时间的全面考证研究之后,撰写了一部洋洋数十万言的巨著,名曰《南戏新证》,1986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中外。刘老曾经在全国戏史界独排众议,认为温州不是早期南戏唯一的发祥地,南戏形成的地方是多点,不是一点,而兴化也是多点中的一个点。同时,刘老还认为宋代莆仙经济发达和文化繁荣,是兴化南戏产生形成的主要历史条件。
  兴化南戏呱呱坠地之后,大约发展到12世纪中、后期渐臻成熟。宋代各地南戏的流行及演出状况,阙如难考。相对地说,兴化南戏在宋代的演出情景,文字记载最为详细。在南宋莆田诗人刘克庄(1187—1269)《后村先生大全集》里,有其在莆仙看戏的诗词多达20余首,为研究中国早期南戏的重要资料。下面摘录其中几首,以明大概。
  田舍即事十首(其九)
  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
  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
  闻祥应庙优戏甚盛二首(摘录)
  空巷无人尽出嬉,烛光过似放灯时。
  山中一老眠初觉,棚上诸君闹未知。
  即事三首[ 其一(录首两句)]
  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戏场。
  无题二首(录后一首)
  棚空众散足凄凉,昨日人趋似堵墙。
  儿女不知时事变,相呼入市看新场。
  再和
  陌头侠少行歌呼,方演东晋谈西都。
  哇淫奇响荡众志,澜翻辨吻矜群愚。
  狙公加之章甫饰,鸠盘谬以脂粉涂。
  荒唐夸父走弃杖,恍惚象罔行索珠。
  效牵酷肖渥洼马,献宝远致昆仑奴。
  仅从以上所录几小段诗句中,可以窥见当时兴化南戏演出规模和艺术形式非常完整,从剧目故事到脚色扮演、音乐唱念、服饰化妆等,都达到一定的水平。演出场所既有固定的戏场,亦有广场的戏棚。莆田城内出现“空巷无人”或“大半人多在戏场”的看戏热潮。诗人描述兴化戏曲成熟后的艺术状态及其初盛时期的演出盛况,足以证实莆田经济文化发展到南宋,出现了空前繁荣发达的壮观景象。
  兴化戏曲产生于两宋交替前夕,是全国最早形成的南戏剧种之一。从莆仙戏至今尚存的许多南戏古老剧目、演出规范、传统艺术和音乐曲牌等考查,还有不少确证,这是后话。这里先提一件事:宋杂剧《目连救母》是中国戏曲最早出现的一个剧目,因而现代有些戏剧史家称其为中国戏曲的“娘亲”,或谓“戏祖”。其为“最早”的根据,是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中元节》记载北宋时汴京的一条演戏习俗:
  构肆乐人,自过七夕,便般“目连经救母”杂剧,直至十五日止,观者增倍。
  这是中国戏剧史上第一个可演七八天的连台本戏,宋代剧本失传,原貌无从考证。现在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南北各地有目连戏剧本80种之多;莆仙戏就有5种演出抄本,其中有一种抄本流传到新加坡。全国其他南北各地75种目连戏剧本,每一种至多连演3天即告终,独有莆仙戏目连剧本分前、后两部,连演7天才能演完,剧本篇幅和演出时间与北宋相近。因而莆仙戏目连剧本与中国戏曲的亲生“娘亲”究竟有何血缘关系,这是中外目连学专家共同关注而又至今无法结论的一大难题!
  早期各地南戏的诞生,都有许多内在因素和共性联系。兴化戏曲在宋元时代与温州、杭州杂剧的艺术交流和相互影响机会较多,主要原因是当时兴化军为南宋王朝的后方重地,船舶航运交通称便,文人官宦往返频繁,各类商贾来往不绝,艺人互相介绍易地传艺谋生,抑或相互交换剧本和交流艺术,这一切都是促进两地戏曲艺术共同发展的殊胜因缘和历史条件。兴化南戏的初盛时期直至宋元交替之后。
  三、历史上几次较大的沿革发展
  元兵强攻临安之时,南宋君臣仓皇逃难来闽,曾在莆田、枫亭等地驻跸,赵宋末帝还在壶山白云院宿夜(《乾隆兴化府莆田县志》卷四),随行者有宗室、宫女、侍卫、乐工以及宋宫南戏艺人等。其间个别宫女、乐工、艺人不堪逃亡之苦,流落兴化民间卖艺度生。民间相传,当时一随驾宫人死在莆田,葬于南山,其地有“宫人斜”之称。此外,厥时京都临安流散艺人,亦纷纷逃亡入闽来莆,传来杭州等地戏曲新鲜艺术。
  据调查,全国所有戏曲剧种中,莆仙戏最完整地保留了古老南戏传统排场出目。早期南戏剧目亦保存最多。据查各类书籍著录,现在可以见到名目的宋元南戏剧目计有244个,但绝大多数剧本已佚,尚存者仅10多本,且多经明人改编。而莆仙戏在这244个宋元古老剧目中,有《王魁》《赵贞女》《张协状元》《陈光蕊》《刘文龙》等相同剧目名称的81个,尚存有演出抄本的58个,为全国348个戏曲剧种所独有。估计最早的南戏剧目和古本,宋元时由艺人、官宦、文士、商者四种人传来兴化戏剧界,只是无法考证每一个具体剧目的由来情况。
  元朝立国之后,随着政治经济的急剧变化,兴化戏曲日趋衰落,处于低潮状态,因而在元代,找不到只字片言有关兴化戏曲活动情况的记载。但据历代艺人相传,元代兴化戏班多在乡下演出,艺术建设亦有一定的进展,演出具有时代特征,即借戏曲舞台艺术表现强烈的民族情绪,其中以《岸贾打》①一剧最为突出。这里援引刘念兹《南戏新证》中的一段叙述:
  据传说,莆仙戏演出此剧是带有强烈民族情绪的;元兵入寇,莆田曾惨遭杀戮,一天之中被杀了三万多人,人民恨之入骨,故借舞台上“打岸贾”来发泄,岸贾就是暴元的象征。②
  莆仙戏此剧至今在演出中还保持“打岸贾”的传统艺术特色,其独特的表演艺术在全国众多剧种的此剧演出中未有其匹。
  元亡之后,兴化戏曲在明清两代里曾有两次较大的沿革和发展。一次是明嘉靖、万历间,接受了“昆曲”“弋阳腔”剧种的若干影响;再一次便是清代康乾之际,又接受了“乱弹”诸腔的影响。《中国戏曲通史(下)》③分析兴化戏接受这两次影响时的莆仙经济文化情况说:
  这两次影响,都是在商品经济有较高发展的时候,内地和这个地区(莆仙)在经济上文化上的交流进行得较为频繁的条件下产生的。
  明清兴化戏这两次较大的沿革和发展,是在保持早期南戏的朴素特色和人民喜闻乐见的传统基础上,得力于戏曲剧种之间的密切交流,广泛大量移植吸收其他剧种的新编剧目,以充实丰富自己的演出内容。在艺术形式上,亦吸收不少其他兄弟剧种新的表演艺术和曲调,与本剧种传统艺术曲调兼容并蓄,糅合运用,促使原有的民间色彩更加浓厚,地方风格更加突出。
  上述兴化戏明清两次沿革发展,亦是两度中兴,起决定作用的内因条件是这两个时期莆仙经济文化的繁荣发达使两县艺人和广大观众共同发展本地方剧种的群体力量得以充分发挥。
  四、追认光辉历史的时代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各级文化主管部门有组织、有计划地对莆仙戏历史进行了10多年的系统的调查研究,其中包括挖掘抢救莆仙戏传统剧目、音乐曲牌和表演艺术等宝贵遗产,经过各级专家认真分析、追本考源,才认定其有近900年的光辉历史。就其名扬神州、蜚声海外,在世界戏剧史界的知名度高低论盛衰,20世纪50年代以来(除“文革”时期)是莆仙戏的全盛时期。
  首先,自20世纪50年代初至1961年为止,莆仙两县共计挖掘、征集、记录莆仙戏传统剧目5200多个,其中包括前述全国早已失传的宋元南戏古老剧目。同时,两县还收集演出剧本(包括重复本)8000多本。其后至“文革”初期的5年间,两县又挖掘、收集不少剧目和剧本。就当时收藏的这些剧本数量,《南戏新证》中向全世界宣布:
  莆仙戏这座丰富的艺术库藏还有待于进一步挖掘,仅就上述已经收藏的莆仙戏剧本数字来说,全国以至全世界,还没有别的剧种可以与之相比。它是迄今收藏世界戏剧艺术作品最丰富的一个图书馆和博物馆。
  几十年来,中外学术界、戏史界普遍誉称莆仙戏为中国戏曲艺术的一座宝库,或称为“活化石”,是东方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收藏表演与音乐等各门类丰富的艺术瑰宝和戏曲遗产。
  其次,自1959年国庆节莆仙两县专业剧团选调艺人组成莆仙戏剧种代表队赴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献礼演出,至1986年11月间,莆仙戏先后5次晋京献演。其中仙游县鲤声剧团单独上京三次,莆田县一团、二团各一次。5次在京隆重演出的改编传统剧目有《团圆之后》《三打王英》《春草闯堂》《状元与乞丐》,新编历史剧有《秋风辞》《新亭泪》《晋宫寒月》和创作现代剧《鸭子丑小传》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首都文学艺术界学者、专家、表演艺术家和其他各界著名人士数百人,先后观看莆仙戏演出。每次晋京献演间,都在首都召开高层次的“莆艺”座谈会或研讨会,数十家报刊先后发表专家学者们的评赞文章。
  纵观莆仙戏在历史长河里的流程轨迹,任何时期戏景的盛衰,都与莆仙地域政治经济文化气运相连。今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古朴严肃的传统戏曲艺术如陷四面受敌的境地:首先,它受到市场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其次,千姿百态的新艺纷呈,得力于科技电流传到千家万户;再次,下一代观众艺术欣赏观念变化,或移爱他艺。但是,莆仙戏毕竟仍以独擅其美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流行于莆仙语言区的广阔民间。她的生存价值在于“艺”,生命力强弱在于“戏”。只要“艺”保持本色以努力提高发展,“戏”紧跟时代而不断推陈出新,这样,莆仙戏必将永葆青春,“如南山之寿,不骞不崩”。
  (选自厦门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莆田历史文化研究》)

附注

①现知载籍首见北宋沙门道原《景德传灯录》卷一八,之后自宋至清,历代问世的佛教禅宗多部“灯录”相沿记载此事。此引南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卷第七。原注“法眼”“法灯”指别有两部“灯录”记载略异。 ① 见(元)脱脱《宋史》卷四七二《列传·奸臣二》, 又见《宋史纪事本末》。 ② (宋)周密:《齐东野语》卷二十“温公重望”条。 ① (宋)林光朝:《艾轩集》卷一“闰月九日登越王台次韵经略敷文所寄诗”条。 ①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下)》,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 年版, 第751 页。 ① 即《赵氏孤儿报冤记》, 莆仙戏以此段传统艺术表演独特, 故称剧名曰《岸贾打》。 ② 刘念兹:《南戏新证》, 中华书局1986 年版, 第175—176 页。 ③ 张庚、郭汉城主编:《中国戏曲通史(下)》, 文化艺术出版社2014年版, 第751页。

知识出处

杨美煊莆仙戏文史论集

《杨美煊莆仙戏文史论集》

出版者:文化艺术出版社

本书设戏史探究、戏海钩沉、戏人传奇和戏册弁序四个栏目,收录了《莆仙戏剧种探源》《试论莆仙戏与梨园戏的源流关系》《两个<张协状元>剧本渊源关系谫探》《解放后莆仙戏名老艺人述略》《<莆仙十音八乐>序》等文章。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美煊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