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且将乐事慰劳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耕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605
颗粒名称:
且将乐事慰劳人
并列题名:
李耕《呵欠》图赏析
分类号:
J211.25
页数:
3
页码:
317-319
摘要:
本文记述了作者对莆田市画家李耕《呵欠》图赏析为且将乐事慰劳人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画作分析
李耕
莆田市
内容
我时不时会被李耕的作品所震撼,哪怕是偶翻不知读了多少遍的画册。
这是“四快”之一的《呵欠》图(《中国近代古典人物画·李耕》,福建美术出版社2006年版)。李耕“四快”一般都是组画四条屏形式,分为《搔痒》《通鼻》《通耳》《呵欠》,有时也用《捶背》代替其中的《搔痒》,是李耕经常创作的题材之一,盖因其深受民间欢迎的缘故。我想,这可能是扰扰劳生的人们于辛苦困顿之余,从中获得调剂情绪、释放压力、消除疲困的一方心灵抚慰剂吧。由此说明了艺术所发挥精神食粮作用未必限定在主题性创作上,许多并非严肃、伟大、表现现实作品在刻画人多姿多彩生活的同时,也会一样蕴含着积极的社会意义。
当然前提是作品要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呵欠》所表现出的震撼力,正在于高超的艺术表现技巧。关于这一点,我想先引用现实主义大师蒋兆和先生对李耕该题材的一段评述:“⋯⋯打呵欠有在将睡之前和醒来之后的不同状态,而‘呵欠’画中这个肥大汉子挺胸张嘴,两臂上伸,正是刚醒犹倦之时需要一展筋骨。所以画家要能传神,就看你是否抓得住与神态相关的主要结构。”蒋先生所指,不一定就是这一幅,但基本上概括了李耕《呵欠》图的艺术特点。
正因为有了大师的整体肯定,才更有必要呵欠地对《呵欠》图的具体表现手段加以分析,这也是本人在此狗尾续貂的动因。
画面中的呵欠者,肥头大耳,身宽体胖,伸腰张臂,昂首呵气。其如松卓立,如鹏展翅的身姿,给人以气势开张、豪放不拘之感——呵欠,一个生活中普遍存在的生理现象,被李耕的画笔演绎成个性鲜明、内涵丰富的艺术作品。
对于传统人物画家而言,表现人体向来被视为一道棘手的技术难题,因此也会迫使拙于应对的作者不得不绕道而行,诸如身上尽量少一些裸露,加一些宽衣大袖的掩饰。李耕敢于面对这一难题而放笔直取,足见他在这方面表现力的自信。更有甚者,昂首仰视头像由于五官在透视关系情形下变化较为复杂,尤其是从正面角度去描写,该《呵欠》偏偏取用了这一角度,可谓是难上加难了。然而我们惊奇地发现,这位没有受过石膏像素描基础训练,又没有接受过科学透视观测方法教育的传统人物画家,却能凭自己平时对生活的观察,创作经验的积累,以及对艺术的感悟,用简括的线条就把大梦初醒时打呵欠的惬意和快感刻画的惟妙惟肖:后仰的额部,往左右撇开的八字双眼,高耸的鼻头,大张的口,贴在肩前的两耳,上抬时显露殆尽的颌下三台下巴乃至寥寥数根似乎上翘的胡须,所有部位都符合头部上仰时的变化要求,给人感觉自然妥帖。再看看舒展的双臂、攥书的左手、张开的右手手势和搭在腆起的大肚上略略低垂的肥胖胸肌,以及并拢的双膝,无不凭流畅简洁的中锋细线运行变化,把丰腴的肌体勾画得极具弹性,富有质感和立体感。此外,比例和外轮廓也十分精准。中国画以线造型特色,被李耕表述得尽善尽美!然而,线条对形体的概括,仅仅只体现其功能的一部分。前人对传统人物画创作总结出的“十八描”,乃是将人物衣褶演化为实质性和形式美并存的最主要表现形式。因此,我们赞赏作者人体上用线出色的同时,对衣褶线描勾画,理当一并予以关注。
鉴于图中呵欠者上身裸露,半截裤子和足蹬的靴子便成了稍可放开情绪,一展笔墨风采的平台。就在这有限的空间里,李耕运用不多的笔墨,把依附于人体而形成的褶纹向笔墨转化得非常得体自然。这里本人最为欣赏、也是真实感和艺术趣味结合的最为精妙的是胯下三角形凸出部位,因为它让我清晰地记起从小在农村见惯的略显肥胖的老者,大腹下裤头似欲滑落时现出宽大裤裆耷拉的情状。再者,就是裤管紧贴胖墩墩大腿上的样子,洒脱爽劲的钉头鼠尾描透现内里体和质的圆浑和张力。另外,靴筒下翻露出白色内衬缓解了墨色靴子直接与浅赭色双膝交接的突兀,又与裤衩上下呼应。当然,一身冷热两极的打扮,也让有心人读出了散漫、滑稽,获得了忍俊不禁的轻松。
与主角呵欠者形成强烈对比的是伏在石上熟睡的侍童,一前一后,一大一小,一立一卧,一动一静,饶有意味。如果从笔墨观照,作为配角的侍童反而衣着齐整,勾画严谨,五官头发等都刻画得较细致,无异于为狂放的主旋律插进一段小夜曲。
背景的芭蕉是构筑画面深度和厚度不可忽视的设置。值得一提的是,李耕这幅画中的芭蕉和石头画法皆用焦墨燥笔兼工带写,可能是以其“干裂秋风”来烘托丰腴肌体的“润含春雨”去考量设定吧。笔墨在随意皴擦勾厾中成阴阳向背,于极尽变化中兼具对立统一之功。尤其是与人物相连处蕉叶的浓墨重压,把前面白皙温润的肌肤反衬得十分突出。底部两边分别置一白描酒坛和写意小石,使堆砌的画面主体外加了松散之迹,足见作者的良苦用心。
《呵欠》作为富有民间意味的人物画题材,李耕仍能尽最大可能把形式和内涵文人化,好从质朴、真实中体现高雅,画中诗题就是一例。如该画诗曰:“五斗何妨一折腰,抽身何处不逍遥;江村风雪河山月,半学渔人半学樵。”巧妙地借用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折腰”以及“抽身”等形象语言,把呵欠者的即时形态视为解除束缚、释放自由之身,一如江湖渔樵笑对人生,可谓别出心裁,富有深意焉。
知识出处
《李耕研究》
出版者: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书的主旨是研究李耕古典人物画艺术,分为“关于‘李耕体’工笔画”“李耕写意人物画综论”“仙游现存李耕壁画调查”“李耕古典人物画题材分析”以及“专题、散论”“画作赏析”六个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