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耕的弥勒佛因缘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耕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593
颗粒名称: 李耕的弥勒佛因缘
分类号: J203
页数: 3
页码: 264-266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市画家李耕的弥勒佛因缘,李耕少年时期就跟随其父辗转于深山乡野为寺庙作壁画。特定的职业使李耕初涉画坛就与宗教题材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机缘最终促使这位艺术天才皈依佛教,在生活方式和艺术追求上,表现出鲜明的佛教思想,无疑这是李耕创作题材从普遍性(宗教画)到特殊性(佛教题材的弥勒佛) 的必要前提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李耕 工笔人物画 莆田市

内容

1993年11月,由著名美术史论家伍蠡甫先生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名画鉴赏辞典》收录了李耕先生的《弥勒佛》图,该书副主编、著名美术评论家邵洛羊先生亲自为这幅作品撰写了鉴赏文章。这部极具学术性、权威性的巨帙所收录的福建省近现代名画家作品仅此一幅!可见,李耕这位毕生活动仅限于民间的古典人物画大师,其绘画艺术不仅长期为广大劳动人民所喜爱,而且一直为学术界所赏识。“雅俗共赏”——这不是李耕国画风格最好的诠释吗!是的,谈到李耕,不能不让人联想到他笔下千姿百态的弥勒佛。这里引发我们去思考的是:李耕为什么喜欢画弥勒佛? 李耕的弥勒佛为什么具有如此之大的艺术魅力? 对于这些复杂而有趣的问题,如果能认真地、科学地予以剖析,对研究李耕先生的中国画艺术,应该说是十分必要的。
  既然是探寻李耕与佛画的关系,我们就基于佛教的“万法因缘生”之说,先谈谈李耕的弥勒因缘,说的白一点就是:李耕为什么喜欢画弥勒佛?佛法认为:宇宙间每一事物的生灭,必须具备某些条件,每一事物的存在,也必须与其他事物有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凡促使一件事物的生灭,或使一件事物存在的条件或关系,就称为此事物的因缘。仙游自古以来,民间信仰佛教的风气就很炽盛,现存的大大小小的佛教寺庙星罗棋布,据统计还有四百多座。可以说,将朱熹为泉州开元寺撰写的“此地古称佛国”(后为弘一法师补书之) 的联句套用于仙游也不为过。李耕的祖父精于工艺美术,常为寺庙加工法器,父亲则是当地闻名的以描绘、雕塑寺庙壁画和佛像为主要谋生手段的职业民间画师。李耕从小嗜画,少年时代就跟随其父辗转于深山乡野为寺庙作壁画。特定的职业使李耕初涉画坛就与宗教题材结下了不解之缘。这种机缘最终促使这位艺术天才皈依佛教,甚至干脆以优婆塞(佛的四众弟子之一,即在家的佛教徒)、不剃僧自号,在生活方式(长期茹素,甘守清贫、淡泊) 和艺术追求(提倡不落窠臼、不拘一格的禅的超脱) 上,表现出鲜明的佛教思想。无疑这是李耕创作题材从普遍性(宗教画) 到特殊性(佛教题材的弥勒佛) 的必要前提。
  我们再把这个问题置于民间艺术的层面上去审视:据传,中国五代时期,浙江奉化有一位名曰“契此”的和尚常携布袋云游四方,教化群众,很得群众信仰,临终时说了一句偈语:“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世人,世人自不识。”因此人们认为布袋和尚是弥勒的化身,就在寺院的“天王殿”正中塑了他的像。从此坦胸腆肚,笑容可掬即成为民间世代传承和众人认同的弥勒形体特征。也正是这通体充盈着人类童年的天真无邪所引申出的乐观、宽容、自在,与由自然经济自足性带来的追求完整、圆满、和谐的中华民族文化心态的稳定特征一拍即合。那《六子戏弥勒》图中热烈、欢乐、圆融和谐的气氛,那姿态各异但皆具纯真朴实、宽厚随和、可亲可爱的弥勒善相,还有那“放下布袋,何等自在”“皆大欢喜”等慰人情怀的诗文款识,正是李耕这位对广大乡亲的冷与暖,苦与乐有着切身体会,并深怀同情之心的艺术家奉献给劳动人民的最好精神食粮,从而获得了以笔墨形式释放出欢乐和幸福的幻想,来取得心灵的满足和精神的安慰等社会功能。
  综上所述,特定的环境条件促使了李耕弥勒佛画的产生。那么,还有一个值得研究的现象是:佛教题材中,在民间最受人们欢迎的还有观音菩萨,但在李耕的笔下,为什么观音的创作数量远不及弥勒佛呢?据佛教经典载:弥勒将是继承释迦牟尼佛位的“未来佛”。按照常理,“现在”侧重现实,“未来”富于浪漫。李耕先生有过人的艺术天才,极其奇妙、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不拘成法的创新精神,在写意性难以发挥的人物画领域,弥勒这一充满情趣、理想和浪漫色彩的题材,自然要比端庄、祥和、蕴藉的观音(这也是民间约定俗成的造型模式) 更适宜于借挥洒笔墨来抒写自己的性灵,表达自己自由的内心世界。因此,李耕对弥勒佛题材的偏爱,则又在情理之中了。
  本文发表于1995年2月20日《福建文化报》

知识出处

李耕研究

《李耕研究》

出版者:人民美术出版社

本书的主旨是研究李耕古典人物画艺术,分为“关于‘李耕体’工笔画”“李耕写意人物画综论”“仙游现存李耕壁画调查”“李耕古典人物画题材分析”以及“专题、散论”“画作赏析”六个部分。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