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与爱国主义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妈祖精神摭谈》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539
颗粒名称: 妈祖文化与爱国主义
分类号: B933
页数: 7
页码: 091-097
摘要: 爱国主义思想在妈祖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爱国主义思想在妈祖文化中的表现形式有:同朝廷外事活动和军事行动密切相关的“显圣”,反映人民群众卫国保家思想的陪神,表达海外同胞思乡爱国情感的“朝圣”。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妈祖文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关键词: 妈祖文化 爱国主义 湄洲

内容

自从提出妈祖文化这个概念,这几年多角度多学科对妈祖展开研究,取得了不少突破性的进展。从文化的角度讲,任何国家和民族的文化,都具有一种内聚力和向心力。妈祖文化是一种独特的地域性、辐射性很强的文化形态,其初始阶段是以神话故事流传的民间文学形式出现,当它走出民间文学的狭小地带,进入民俗学、宗教神学、社会学以及航海、交通、气象、对外交往等许多学科的广袤天地,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其强劲的内聚力和向心力达到惊人的程度。对妈祖资料做一番认真的研究,可以惊奇地发现,妈祖文化的内聚力和向心力竟是从神话传说外壳包裹下的爱国主义思想内核迸发出来的。
  一、爱国主义思想在妈祖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现在湄洲祖庙珍藏的镇宫之宝——清道光十九年(1839)制作的铜玺,印面刻有四行篆文,两边为“湄洲祖庙,灵宝符笈”,标明宝玺的拥有者和用途;中间两行“天上圣母、护国庇民”,是对妈祖地位作用的认定和评价。这个具有权威的认定和评价,是认识妈祖文化的核心,也是研究妈祖文化的钥匙。从这极明白的八个字中,人们极容易理解,妈祖由生前一个普通女子,逝世后从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首次赐“顺济”庙额,前后七百多年,经过三十六次褒封,最后被道光皇帝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上圣母”,都是同她生前舍身救人的真实事迹以及逝世后“显圣”的神话传说联系在一起的,传说加一分,封号也加一分,直到把一个助人为乐的人升为一尊护国庇民的神。如果没有神话传说,没有历代褒封,妈祖信仰就无法形成,妈祖文化就无从产生。而妈祖信仰和妈祖文化能够得到迅速扩展和传播,极重要的原因,是妈祖传说中不仅有庇民的恩泽,而且有护国的神威,使妈祖这个善良美好的形象加入爱国的行列,成为动员和鼓舞人们投身爱国行动的精神力量。这是封建帝王为什么要把“护国”放在“庇民”之前的道理,如果光有“庇民”,没有“护国”,不能给朝廷的社稷安危提供精神力量,封建统治者是不会接二连三地去追封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女子的。
  二、爱国主义思想在妈祖文化中的表现形式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东方文明古国,热爱祖国是我国人民崇高的民族感情,“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我国人民世世代代共同的座右铭,爱国主义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中的精华,是民族之魂。由于我国历史上的分裂、动乱、战争等现象十分复杂,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社会矛盾纵横交错、相互纽结,爱国主义思想的表现形式也呈现出纷繁多彩的特征,如由屈原投江的爱国壮举而引发出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祭江河等民俗活动,便都在一定程度上寄托了人民群众的爱国情思。妈祖文化中的爱国主义思想,也明显地具有这种特征,其主要表现形式有三种:(一) 同朝廷外事活动和军事行动密切相关的“显圣”在今天的许多人眼里,“显圣”是荒谬可笑的,但在科学技术落后的历史条件下,人们在某些行动中,往往要借助于天地鬼神“显灵”来达到凝聚人心的目的。秦末农民领袖陈胜在大泽乡揭竿举事前,就把写有“陈胜王”三个字的绸子塞在鱼腹中冒充天意;李自成起义时也到处散布“十八子,主神器”的童谣;汉高祖刘邦,也演了一出斩白蛇起义的神话。这些都说明在愚昧落后、迷信盛行的环境中,即使是正确行动,也需要借“天意”以安民心。在封建社会中,人民群众同统治者的关系,在阶级矛盾上经常处于对抗地位,但在民族矛盾上又更多地处在一致地位,因此,对封建朝廷的一些重大行动,普通老百姓很难从自身得失的角度判断是非,很难确定该支持还是反对,即使认为是该支持的事,也不知道后果如何。在群众心目中,妈祖是集真善美于一身的女神,凡是妈祖首肯的事,当然可以放心大胆地去做,这是极普通的社会心理。因此,通过妈祖“显圣”来动员人民,鼓舞士气,既简单又见效,凡是需要的时候,那些肩负重任的文武官员,都会随时让妈祖出来大显神通。如南宋开熙元年,金人朴散揆南侵,前锋渡过淮河,包围合肥,接近南京,朝廷征调闽浙水师,舟载妈祖神像入长江迎战,宋将毕在遇在战前宣称“昨夜梦见妈祖告诉我,明日作战,必神助克敌,大家务须有进无退,必获大胜”,次日首战告捷,解了合肥之围。宋朝自1123年至1259年的一百三十六年间妈祖共显圣十三次,黄公度于绍兴二十年(1150)题顺济庙的诗中曾称颂妈祖“已死犹能效国功”。明代郑和自永乐三年至宣德八年,近三十年中七次下西洋,他所带舰队的水师官兵均信妈祖,所以郑和每次出发前都去拜祭妈祖,而且每次途中都有妈祖显圣,他还两次亲自到湄洲祖庙进行御祭和修庙。康熙二十二年(1683)六月,靖海将军施琅在收复台湾的战斗中,“舟士卒中咸谓恍见神妃如在左右,遂皆贾勇前进”,“署左营千总刘春梦天妃告之曰,二十一日必克澎湖,七月可得台湾,果于二十二日澎湖克捷,其应如响”。鸦片战争以后,民族危机更加深刻,但妈祖再没有显圣,这不是妈祖突然不灵了,也不是朝廷不再需要了,而是历史条件发生了根本的变化,战争手段的发展和现代科学文化的进步,使封建朝廷再也不能依靠妈祖显圣来抵挡帝国主义的大炮了。
  (二)反映人民群众卫国保家思想的陪神妈祖是举世公认的海上保护神,妈祖的陪神虽然各地不尽相同,但几乎都是水神一类,最多的是晏公、千里眼、万里耳,浙江一带有“茅竹五水仙”,广东有些地方是“伏波将军”,山东有“四海龙王”。此外,在沿海一带如福建莆田的莆禧、笏石等地,还有一尊独特的陪神杨公太师,老百姓俗称“太师爷”,就是杨家将故事中的杨令公第五个儿子杨延德。莆禧北门村每年正月闹元宵出游时,一尊双目圆睁、手舞棒槌的红脸“太师爷”,在妈祖鸾驾前面作大幅度摇摆动作开道,威严无比。在传统说书中,杨五郎是在双龙会血战金沙滩时失散,被了风和尚超度到五台山出家当了带发的头陀。这样一位佛门弟子,人们怎么会千里迢迢从雁北山区把他请到福建沿海,置于妈祖手下当陪神呢? 要解开这个不可思议的谜,只有从历史的渊源中寻找答案。北宋杨业卒于986年,正好比妈祖早一年逝世,杨家将的故事和妈祖的传说一北一南几乎是同时流传的。元、明时期,由日本浪人组成的海盗集团,大肆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为了抵御倭寇,朝廷在沿海一带加强防务,当时在人民群众的参与和推动下,名将谭纶、戚继光、俞大猷等率部血战,屡败倭寇,嘉庆四十一年(1562),戚继光荡平横屿(今宁德东北) 、牛田(今福清东南) 、林墩(今莆田东) 三大倭巢,次年戚继光和俞大猷合兵收复平海卫。反倭斗争延续了一百多年,至16世纪60年代倭患才告平息。莆田是妈祖信仰的发祥地,沿海人民轰轰烈烈的抗倭斗争,不能没有妈祖这个精神支柱。妈祖的形象是慈眉善目、和蔼可亲的,在风暴面前,她可以通过显圣给人精神力量,而对付穷凶极恶的倭贼,善良的女神就不足以形成威慑力量,人们自然就要再寻一个骁勇威武的形象。据《大清统一志》记载,明洪武二十年(1387),莆禧设置千户所,筑城抗倭,在这之前的洪武五年(1372),妈祖已被封为“昭孝纯正浮济感圣妃”,人们要找的偶像只能给她当陪神。杨家将满门忠烈,又与妈祖同时,从他们当中找自然最理想。传说中杨业七个儿子,战死五个,只剩下五郎、六郎两个,六郎一直挂帅领兵,是朝廷重臣命官,由他当陪神有失礼仪;五郎半路出家,让他充当陪神享受香火正适合。所以,把五郎作为妈祖陪神,似乎不合道理,但放到抗倭斗争这个具体历史条件下,透视出当时人民群众抵抗侵略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思想,就完全可以理解了。与戚继光同时期的嘉靖年间进士钱薇垣作的《天妃歌》中有“腥风忽然吹海立,千艘搏浪来骁夷。一时豕突幸摧殄,父老叹息皆神为??愿得灵祇常护持,海波不动和风嘘”等句,生动地描绘了倭寇入侵的凶焰和平倭后人民群众对妈祖的感激和希望心理。
  (三)表达海外同胞思乡爱国情感的“朝圣”每年农历三月廿三日妈祖诞辰和九月初九妈祖忌辰,来自中国台港澳和新加坡、菲律宾、马来西亚各地的海外同胞,组成规模浩大的朝圣团,络绎不绝地云集湄洲祖庙,进行庄严隆重的朝圣活动。他们怀着拳拳赤子之心,烧一炷清香,请一尊妈祖,取一包香灰,带回去与家人乡亲同祀,以寄托对故土的眷恋之情。年复一年,代代如是。
  三、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是妈祖文化研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首先,通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可以拭去封建迷信的历史污垢,引导妈祖纪念活动和妈祖文化研究走上健康的轨道。应该说,这几年出现的妈祖热,对于人们认识妈祖故乡的历史和现状,推动莆田市的对外开放,起了积极的作用。但毋庸讳言,自然主义的妈祖热也会在某种程度上助长部分群众的迷信思想,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仅仅停留在烧香祭祀等活动上,就有可能使本来很有意义的妈祖纪念活动走上歧途。因此,必须采取对历史负责的严肃态度,动员和组织各方面的专家学者,从研究考察具体历史入手,对妈祖文化的形成、发展、传播、演变、特征及本质等进行认真深入的发掘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科学分类,编写出系统完整、有说服力的妈祖资料丛书,对人民群众进行形象生动的历史知识和爱国传统教育。
  其次,通过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寻求海峡两岸同胞的共同感情和语言,促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大业早日实现。据不完全统计,台湾有妈祖庙783座,信徒约1400万人;1987年妈祖逝世一千周年,台湾的纪念盛典包括环岛游行在内,整整热闹了近一个月;近两年到湄洲祖庙拜祭妈祖的台胞逾五万人,占回大陆探亲人数的十分之一。妈祖信仰遍及世界各地,无论规模、影响都以台湾为最,一是因为台湾林姓同莆田九牧林有同根共祖的血缘关系。据台湾《林氏大宗谱》所述: “清乾隆十年乙丑秋季林文进、林尔力自泉州府晋江县海尾乡渡海安抵台湾府淡水厅八里坌保大坪顶后湖,为九牧衍派厚敦支开台始祖。”目前台湾林姓约占全岛人口20%,他们世代认妈祖为祖姑。二是因为自南宋开始大量移民迁入台湾和商贾渔民往来于闽台之间,使妈祖信仰通过分灵立庙在台湾迅速广泛传播并深入人心。三是由于台湾丰富的经济资源和重要的军事地位,加上同大陆交通不便,历代封建朝廷无力守卫,致使外敌屡次侵占,历史上经常处于同祖国大陆分离的状态,妈祖又在收复台湾的军事行动中屡屡“显圣”,台湾同胞在有国难投、愁肠寸断的情况下,唯有通过纪念妈祖活动倾注炽热的爱国情感。对台胞在特殊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特殊心理,我们要给予充分理解和尊重,应在圣洁的妈祖神像前,以兄弟姐妹的骨肉情谊,共话沧桑,叙旧图新。实现祖国统一是不可背离的民族大义,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是每一个华夏子孙的共同心愿与责任。
  综上所述,通过妈祖文化研究,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这是继承优秀文化遗产的需要,是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需要。
  (发表于安徽黄山书社《民间文化学新论》1993年9月)

知识出处

妈祖精神摭谈

《妈祖精神摭谈》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对妈祖精神的核心内涵、社会基础、文化传承、亲民意识、爱国情怀、崇善观念、人格魅力、神格威力、社会意义等做了论述。

阅读

相关人物

郑世雄
责任者
妈祖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