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图书馆
莆田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莆田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妈祖精神之崇善观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妈祖精神摭谈》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527
颗粒名称:
妈祖精神之崇善观念
分类号:
B933
页数:
5
页码:
028-032
摘要:
善的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从文化观念和社会实践意义上看,妈祖之善,举其要旨,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立身以善为本,二是劝导世人向善,三是崇善必须惩恶。
关键词:
妈祖精神
崇善观念
传统文化
内容
善的观念在中华传统文化中占有特殊的位置,长期以来,中国社会总是以善恶来区分人性的优劣,从哲学上关于人性善恶的争论,到人们对善念的认知,以及寻求善行的标准、善心的本源、善果的判断等,历代圣哲贤士有过太多的论述。从行善的角度说,情况更是千差万别,为社会进步行大善的人,没有单一的受益对象,得到的是社会的广泛赞誉;为一时一事行善的人,得到具体受益者的感恩传颂;在力所能及范围内经常行善的人,于人际交往中有很好的口碑;做善事不为名不图回报的人得到人们普遍的尊重;时时刻刻为他人着想广施善德的人则被当作活菩萨。这些善行善为构成了善文化的主流意识。而另一方面,因为人们对善的高度认同和不懈追求,难免产生了形形色色打着善的旗号为自己求名图利谋私欲的。古往今来,不乏小惠谋大利的伪善家,行小、善掩大恶的权术家,假慈善真祸害的阴谋家,在这些人手里,善只是一面可以利用的旗子,目的是为了掩盖自己的真面目,以便瞒天过海,笼络人心,在神不知鬼不觉中捞取好处,这种行径,可能得逞于一时,但总有原形毕露的一天。
圣洁无瑕的妈祖,以奉献社会为己任,舍弃包括婚姻在内的个人一切,全身心地为黎民百姓谋求福祉,其善心、善念、善行、善举贯穿于她短暂生命的全部。妈祖之善,既有帮助身边每一个人解除病痛困苦的行为,也有超越时空为天下苍生消灾解危的行为。妈祖不为名、不图利、不求回报的善行,感动了千秋万代善良的人们,生前广受称颂,身后广受膜拜。妈祖之善,是建立在大德大爱大仁基础之上的,堪称大善真善至善,是妈祖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文化观念和社会实践意义上看,妈祖之善,举其要旨,大致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立身以善为本。所谓多彩的世界,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两个方面,而人类社会中人与人的关系,远比自然界有规律的生存竞争复杂得多。
由多元文化衍生出来关于善恶观念从定义、标准到实践都是公婆之理各执一词。虽然如此,但历史和人民是最好的裁判,孰善孰恶一目了然。中国文化中对善的诠释极其丰富,从“人之初、性本善”到“人之将死,其言也善”,善的观念贯穿了人的一生,更不用说“善有善报” “勿以善小而不为”这些人们耳熟能详的警句格言。妈祖生性善良。从小养成关爱他人、行善利人、济世福人的优秀品质,她从孩提时就帮助邻里乡亲做好事,长大后为人治病疗伤,一心扶危济困,以帮人为己任,以助人为乐事,直至风里浪里抗灾救人,献出宝贵的年轻生命。妈祖这种纯粹彻底的善心善行,千百年来得到广大信众的认可和崇敬。不同的族群和不同的派别在风俗和政见上可能不同,但对妈祖的尊敬和信仰却是空前的一致。
二是劝导世人向善。既然人类社会是以人与人的关系为主轴的,所以行善或善行就不是个人的事,一个人行善,有再大的愿心,再大的能力,其作用总是有限的。所以,大善的人,除了个人以身作则为人楷模之外,必须把自己的善心向外宣传和扩展,化为他人共同的追求与行动,构筑善的风气与氛围,只有变一花独放为万紫千红,才能有满园春色。
妈祖的至善大善有极其巨大的号召力和影响力,形成了一股由自发到自觉的社会向善冲动。首先是为妈祖善举所感动的文人学士、执政官员以及大量信众,纷纷站出来支持、褒扬、宣传妈祖的善行善果,同时学习模仿妈祖的爱心善举,使妈祖的崇善观念得以辐射和弘扬。我们日常在妈祖宫庙和妈祖重大节庆活动中所见到的大量义工,尤其是白发苍苍的老大娘,她们身上保留了最纯朴、最真诚的妈祖之善心善愿,默默无闻地为他人为社会服务。
这些看起来不起眼不惊天动地的小事,正是构筑真诚友爱和谐社会的基石。
在这种堪称平凡而伟大的行为面前,那些见死不救、见危不扶、没有人性良知的人显得多么渺小。此外,妈祖的善心通过经文形式,以宗教教义的渠道正式刊行于世,用以规范和教化人们。历史上先后流行于各地的妈祖相关经文如《太上老君说天妃救苦灵验经》《弘仁普济天后救苦灵验宝忏》《天上圣母真经》《天后救苦真经》《敕封天后圣母真经》《湄洲天上圣母慈济真经》《天上圣母修善消劫真经》《天上圣母警世真经》等,在劝导社会方面都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积极作用。
三是崇善必须惩恶。从哲学角度看,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同样,善是与恶相对立而存在的,没有恶,就无所谓善,千百年来老百姓崇善之切,正说明人们身边不善之徒、不善之事太多。正因为如此,才有了扬善惩恶这个词,扬善总是和惩恶联系在一起的,不惩恶无以正是非,是非不明则善念不张,善心难为,想做善事也做不成。比如,眼看老人跌倒了,要不要去扶起来,还要先掂量一下会不会惹来麻烦,这让人怎么行善呢?妈祖之善,是爱憎分明的善。她一方面大慈大悲,见苦就帮,见危就扶,见难就助,见险就救,同时她是非分明、正气凛然、嫉恶如仇,对小人、坏人、奸人、恶人是决不姑息的。这方面的例子在妈祖传说故事中,占有重要分量。如宋宁宗时,有大奚寇作乱,妈祖“神光赫濯显现”,为剿寇舟师助阵,使“渠魁就擒,余凶或溺或溃,扫荡无遗”,从而剪除黑恶势力,保一方平安。又如宋宁宗时代,草寇周六四祸害一方,“乘乱劫掠,庐舍廖落”,民众“合邑哀祷于神”,为此,妈祖挺身而出,协助“尉司驾艇追之,获其首,余凶悉就俘”。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明代嘉靖时,大奸臣严嵩权焰熏天,残害忠良,许多正义之士欲联本弹劾,当时莆田人御史林润夜间草拟附本时,有点犹豫,觉得不参加弹劾有负众望,参加弹劾又怕扳不倒严嵩反而遭害。这时妈祖托梦鼓励他尽可以参加弹劾,为民除害。弹劾成功后,林润特地在涵江东卓地面建庙奉祀妈祖。这则故事,不管真实性如何,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即在弘扬妈祖行善的价值观念时,后人并不认为妈祖只是单纯做好事,还包含坚决同丑恶势力作斗争这个重要命题。这是非常重要的,和谐社会,并不是对什么人、什么事都一味“和为贵”,那样的话,表面是和了,实际上坏人得志,好人受气。扬善又惩恶,文明加法制,这才是和谐社会的题中应有之义。
四是教育失足犯错之人弃恶从善。凡圣贤都有博大的包容心,他们深谙改造社会的重大课题是改造人类本身,在担当改造社会的重任时没有私心,没有私敌。他们对待误入歧途的失足之人,对待因种种原因铸成大错之人,甚至对待人性未泯的罪恶之徒,都是采取教育挽救,允许并欢迎这些人弃恶从善、改过自新,努力使其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妈祖在这方面是相当突出并相当成功的,她在为民造福的同时为民除害,而在除害中注意化敌为友、化害为利。她先后降服了为祸一方的千里眼、顺风耳、嘉应、嘉佑、晏公、高里鬼等妖魔鬼怪,使他们认罪伏法,而且痛改前非,决心以实际行动洗刷自己的罪行。在妈祖的感化下,这些曾经祸害百姓犯有大过的异类,最终洗心革面,都在妈祖帐下听从号令,在救灾救难中发挥自己的一技之长,为社会做出贡献,最终修成正果位列仙班。妈祖之善,之所以堪称大善至善,就在于她在为民谋福祉中不放过每一个坏人,也不放过把每一个坏人改造成为好人的机会。
(发表于《中华妈祖》2011年12月总第39期)
知识出处
《妈祖精神摭谈》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对妈祖精神的核心内涵、社会基础、文化传承、亲民意识、爱国情怀、崇善观念、人格魅力、神格威力、社会意义等做了论述。
阅读
相关人物
郑世雄
责任者
妈祖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