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渊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在画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498
颗粒名称: 二、渊源
分类号: J222.24
页数: 4
页码: 8-11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画坛名家辈出,他们创造的绘画作品从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的优秀文化的角度给予支持和肯定绘画作品影响中国绘画历史。
关键词: 画派渊源 李在 莆田市

内容

闽乃福建简称,福建古称八闽。福建莆田、仙游简称莆仙、莆阳、兴化、兴安,因其地处闽中部,故亦有“闽中”(广义闽中涵盖多地)之称。它与台湾隔海相望,北依省会福州,南接泉州,邻近厦门。
  自唐以来1200多年间,莆田先后涌现出2375名进士,14名状元,14名宰相。有98人在中国二十四史中立传,有99部兴化人的著作被收入《四库全书》,有“一家九刺史”、“一户六进士”、“一门五学士”、“一科两状元”、“魁亚占双标”、“六部尚书占五部”、“兄弟两宰相”、“父子兄弟同朝为官”的美丽佳话。
  所以闽中莆田享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誉。
  悠悠木兰溪是它的母亲河,哺育了聪慧的莆仙儿女:如宋代杰出的史学家郑樵,著名诗人刘克庄,著名书法家蔡襄(与苏轼、黄庭坚、米芾被史并称为宋四大书法家)。还有闻名海内外的海上和平女神——妈祖,明代三教合一的创始人——林兆恩,二十世纪中国最伟大的布道家——宋尚节博士皆诞生于闽中莆田。所以,闽中莆田还是中国历史上宗教、文化、艺术开宗立派的发源地、诞生地和祖籍地之一。
  尤为明代,闽中莆田画坛更是名家辈出,先后涌现出李在、吴彬、曾鲸、宋珏四位大画家。他们开宗立派,绽放着璀璨的光辉,闪耀在中国的绘画史上,影响海内外,惠及今人,意义深远。
  李在(1400-1487),字以政,讳春谷,号龙波居士,是唐高祖李渊的后裔。明初闽中画家,福建莆田江口人。李在生于明建文二年(1400)农历三月初九,宣德中钦取入京,与戴进、周文靖等同值仁智殿,任宫廷画院待召,88岁(1487)仙逝于京。
  《画史会要》称赞:“李在‘自戴进以下一人而已’,人物八面生动”。《闽画记》中谓李在“笔气生动,四方贵其尺缣。”18其传世作品《琴高乘鲤图》原作藏于上海博物馆,图片被收入《中国绘画史》(中国美术学院王伯敏教授著)等权威史书文献,作为重要珍贵名画赏析。19《临清流而赋诗图》为《归去来兮图卷》中的一幅,藏辽宁博物馆,《溪山云阁图》藏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连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也赋古风长诗《二郎搜山图歌》一首题赞李在画技。可见李在的画名在当时就已被推崇备至,名闻遐迩,是位丹青大师,影响遍及海内外。
  曾鲸(1564-1647)字波臣,明末清初画家,福建莆田人,中国肖像画大师。《中国绘画史》誉其肖像画,在明代近三百年“首屈一指”。曾鲸毕生从事专业性的肖像画创作,其艺术活动主要在宁波,杭州,乌镇,南京一带。曾鲸晚年客居金陵(南京)鹫峰寺,目不能视,清顺治四年,为牛首僧画八十一代祖师像后逝世,享年84岁。
  曾鲸画像虽以传统画法为之,但不用唐宋以来的传统粉彩渲染法,而是注重墨骨用笔,有机结合了西画技巧,以淡墨按面部层层渲染出阴影凹凸,达到富有立体感的效果,后人称之“凹凸法”。曾鲸用这种独创的画法使其笔下的人物肖像,神情逼真,微妙微肖,史称“波臣法”。《无声诗史》记载:曾鲸画像艺术有“风神修整,仪貌伟然。”姜绍书泽其“磅礴写照如镜取影,妙得神情。”吴修则赞曾鲸画肖像“犹有宋人浑穆之意,落笔最得神”。
  曾鲸为中国肖像画开辟了新途径,丰富了中国肖像画的笔墨表现力。其画法风靡海内外,影响了日本黄檗宗僧人肖像画的风格,世代相传。日本人大村西崖在《中国美术史》中说:“传神写照之名人曾鲸出而轰动一时。万历十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来华,能写耶稣圣母像。曾鲸波臣乃折中其法而作肖像,所谓江南派之写照也”。
  曾鲸“波臣法”影响巨大而形成流派,并以其名字命名,故称“波臣派”。其弟子甚多,我国当代的不少著名画家徐悲鸿、何家英等人的中国人物画,也都有“波臣派”画法的特色遗韵。
  曾鲸代表作有《王时敏像》、《葛一龙像》、《黄道周像》等,为中国绘画教科书和中国绘画史必选和重点介绍的绘画杰作。在中国人物肖像画方面,曾鲸的艺术成就和贡献,是一位名副其实的人物画大师,影响中国绘画历史至今已近500年。
  释文:曾波臣先生像乾隆己丑(1769年)春二月,莘季张摹于檇李春波桥殳氏之留怡堂。原本在项子京曾孙处,丁己春二月石渠临。
  波臣曾先生为前明啟祯时传神妙手,晕色添豪,无不逼肖,衣纹位置有古法,尝游于平江湖水间。三吴士大夫家影像,出先生手者为多,是图乃先生自写小像。莘君季张有摹本,石翁西谷再临之,虽非本来面目,然神采奕奕,足令人数百年后如见其凝思握管时也。季张名开,号芹圃,与先君子同游沈芥舟先生之门,为口父执云。道光廿八年(1848)戊申长至前一日,西吴后学费丹旭谨识。
  吴彬(1550-1643?)20字文中、文仲,号质先、枝隐生,又号枝隐头陀、枝庵发僧、织履生等,自称“金粟如来后身”,福建莆田画家。明代宰相叶向高题吴文仲枝隐庵:“吴生本是闽中彦,壶山兰水奇堪擅。
  少时来作秣陵游,秣陵江山图画偏……”21吴彬早年学画于莆田,后流寓金陵,善画人物,擅长佛像,白描人物尤佳。观其白描佛像,没有人间烟火之气,干净纯淡,让观者心静通灵,一触目便觉悲悯之意欲来接人。因其绘画小幅固胜,盈丈大轴亦工丽,故神宗朱翊钧赏之召见,授以中书舍人,官工部主事。
  吴彬被史学称为“明代画坛怪杰”,明代变形主义绘画大师。明末著名的博物学家谢肇淛(1567-1624)于书画作品持论甚高,轻易不许人;但在其《五杂俎》卷七中却数次提及吴彬,称誉备至:“近日名家如云间董玄宰(董其昌)、金陵吴文中(吴彬),其得意之笔前无古人……吴运思造奇,下笔玄妙,旁及人物、佛像,远即不敢望道子,近亦足力敌松雪(赵孟頫),传之后代,价当重连城矣。”将吴彬与董玄宰并称,且可以力敌赵松雪;同卷又说:“迨近日吴文中……百年坛坫,当属此生矣!”以吴彬为接续仇英后一人,都称许奇高。而其“传之后代,价当重连城”的预言,至2009年11月23日在中国保利拍卖吴彬《十八应真图卷》作品,以1.69亿元成交,得到应证,也创当时中国书画拍卖世界纪录及其个人纪录。但有意思的现象是,中国绘画史专家、学者之前几乎把吴彬淡化或边缘化,吴彬是明代一位天才的绘画大师,是位被遗忘的大师。直至20世纪70年代,美国著名学者高居翰教授对吴彬给予推崇,这位颇具绘画天赋的大师才重新回到人们的视野,又引起学界的重视和关注。
  闽中莆田自古人杰地灵,钟灵毓秀,中国人物画画家自明代李在起,即开“闽派”。其后,莆田又出现了中国画大师吴彬、曾鲸及中国著名国画家李霞、李耕、黄羲、周秀廷等。其中李耕作品《达摩》2001年被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成为国宝级文物,百年来,闽籍画家作品仅李耕一人而已。由此可见,闽中画坛以人物画见长。
  放眼中国画坛人物画,闽中画坛可谓:一是诞生中国人物画大师的摇篮(李在、吴彬、曾鲸等均是国画大师) ;二是培育中国人物画教育家的“黄埔学堂”(黄羲、翁开恩、翁振新等均是著名美术教育家) ;三闽中画坛还是蕴藏中国人物画大家的集萃园,闽中画坛藏龙卧虎。
  闽中绘画有如此浑厚文化底蕴,文脉代代传承,可惜至今中国绘画史,未能见到可以全面科学,并完整地展现自明清至今,涵盖闽中优秀画家群体杰出成就的闽中绘画流派。吾乡闽中有识之士偶尔提之——“闽中画派”(如国画大师李耕生前自述是“闽中画派”;作家林懋义先生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的《黄羲画集》中提及“闽中画派”;诗人朱金明先生在《纪念周秀廷先生逝世一周年纪念集》中也述“闽中画派”,但就是未见中国绘画史专家、教授或学者详述之,何也?探究其因,大约如下:福建自古称“闽”、“门”里一条“虫”是闽,“虫”出了“门”就会成为一条龙。
  明代的李在、吴彬、曾鲸、宋珏无不是成名在他乡。(清代的黄慎如果没有去扬州,那么“八怪”中也可能会少了一怪)。“仙游黄君羲善绘事,所作人物尤能袭芬瘿瓢,独具家法,诚闽中画士之杰出者。”(吴昌硕大师1924年代订《黄羲画例》评闽中画家黄羲先生)。闽中杰出画家成名成就,在外地蔚为大观。
  闽中画坛自明代起文脉一直相承,至今从未间断,成绩斐然,值得中国画家、学者、史学家以史为据,从画家作品学术价值,社会价值,历史价值的高度,出于爱护画家、保护地方画派优秀文化的角度,对“闽中画派”给予更多的空间机会,给予支持和肯定。
  容许“闽中画派”在中国绘画史上有一席之地,把“闽中画派”李在、吴彬、曾鲸、李霞、李耕、黄羲、周秀廷、翁开恩、翁振新等这批杰出的中国人物画大师、大家,由他们所创立形成的绘画艺术、绘画流派给予总结确认,并发扬光大,这必将惠及今人,造福子孙后代。
  基此,为便于记忆,我们把闽中画坛较有代表性、有影响力的闽中籍人物画名家归纳如下:闽中“三大师”(李在、吴彬、曾鲸) ,仙游“三杰”(李霞、李耕、黄羲) ,莆阳“三老”(许英三、朱成淦、陈鹤) ,李耕“三高足”(陈薰、张英、周秀廷) ,师大“三教授”(翁开恩、翁振新、朱宇南),莆田“三画杰”(吴克强、方金河、罗中凡) ,兴化“三俊才”(张兆年、林志强、张向阳)。
  组成《闽中画派》中国人物画(莆籍),开篇问世(2012年12月已出版)。因画家照片、作品、资料等各种因素有的欠全,故首卷可能无法把所有闽中籍名家及作品一一涵编盖全收录,唯盼各方宽恕为幸。
  我们相信后续还可能会看到更多卷、编选有更多位闽中艺术家。或以画家群体,或以山水系列,或以花鸟卷等形式,呈现在中国画坛,弘扬“闽中画派”。
  曾波臣先生像
  吴彬《罗汉图》(局部)

附注

18、《闽画记》林汾贻、林家溱编撰,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 。 19、《中国绘画史》王伯敏著,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5月,第1版,页9。 20、《闽中画派》俞宗建著,中国文联出版社2012年11月,第1版,页102—103。 21、《苍霞草全集》(九) “题吴文仲枝隐庵”,明·福清,叶向高撰,福建业书第一辑之二,福建省 文史研究馆编。

知识出处

李在画集

《李在画集》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记述了莆田市明代李在画家作品集的绘画精品,展现了这一时期的特征风貌。

阅读

相关人物

李在
相关人物
吴彬
相关人物
曾鲸
相关人物
李霞
相关人物
李耕
相关人物
黄羲
相关人物
许英三
相关人物
朱成淦
相关人物
陈鹤
相关人物
陈薰
相关人物
张英
相关人物
周秀廷
相关人物
翁开恩
相关人物
翁振新
相关人物
朱宇南
相关人物
吴克强
相关人物
方金河
相关人物
罗中凡
相关人物
张兆年
相关人物
林志强
相关人物
张向阳
相关人物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