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彬家世与生平事迹考索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439
颗粒名称: 吴彬家世与生平事迹考索
分类号: K820.48
页数: 24
摘要: 本文记录吴彬家世与生平事迹考索,吴彬是中国文化史、艺术史和绘画史上一位十分独特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了不起人物。他的人生轨迹神秘幽远,信仰追求境界高深,绘画天赋前无古人。吴彬还是明代宫廷大画家,晚明人物“变形主义画风”和“复兴北宋经典山水画风”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享有“晚明画坛怪杰”之誉,对后世影响巨大。
关键词: 明代 吴彬 生平事迹

内容

游艺神通画仙吴彬
  吴彬是中国文化史、艺术史和绘画史上一位十分独特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了不起人物。他的人生轨迹神秘幽远,信仰追求境界高深,绘画天赋前无古人。
  “游艺神通”是乾隆(1711—1799年)皇帝御览明代莆田籍宫廷大画家吴彬佳构《十八应真图卷》后,恭楷亲题的引首,并赋七言古风长诗一首于画卷之上,垂爱之情,溢于言表。乾隆古风诗跋:
  贯休十八应真图,文中斯别开生面。
  形状奇怪夙所称,耳熟闻之目所见。
  苍鳞若龙若非龙,擎爪来闻法以现..
  莆田愚者不羁士,传神何碍后前舛。
  长歌笑我尚拘墟,山阴讶似镜中按。 1
  乾隆皇帝赋歌佳誉吴彬,并题 “游艺神通”,实赞吴彬: “神游万古,艺精通变。 ” 惊叹吴彬: “圆通练达皆神笔,神奇画落吴郎手。
  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谢肇淛( 1567— 1624年)于书画作品持论甚高,见解独到,不轻易嘉许人,但其在《五杂俎》卷七中,却数次提及吴彬,称誉备至: “近日名家如云间董玄宰(董其昌),金陵吴文中(吴彬),其得意之笔,前无古人。董好摹唐、宋名笔,其用意处在位置、设色,自谓得昔人三昧。吴运思造奇,下笔玄妙,人物、佛像,远即不敢望道子(“画圣”吴道子),近亦足力敌松雪(赵孟頫),传之后代,价当重连城矣。”2谢肇淛在此把董其昌与吴彬相提并论,突显吴彬“运思造奇,下笔玄妙”“力敌松雪”。其预言“价重连城”亦于2009年11月22日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所拍吴彬《十八应真图》,以1.69亿元创当时中国画价格新的世界纪录,在四百多年后其预言实现,吴彬亦一鸣惊人,轰动画界,引人注目。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是,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国绘画史专家、学者,几乎把吴彬这位杰出的天才绘画大师遗忘或淡化,画史着笔甚少。
  幸好,有两位颇具影响力的绘画史专家率先对吴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个案研究:一是中国学者陈传席,一是美国学者高居翰。在两位专家的学术专著中均开辟专篇论述并展现了吴彬的绘画思想和艺术风格,让人们得以重新认识和仰视这位了不起的艺术巨匠——“晚明变形主义画风”的开拓者和“复兴北宋传统山水画风”的重要领导者。
  陈传席在其专著《中国山水画史》第七章《明末的画派和画家》中专为吴彬开篇,并给予极高评价,称“吴彬的山水画前无古人”“在明末画史上应该有突出而光辉的地位”。并对吴彬的“高古变异”做了中肯的评价:“吴彬的变异观念在明末正统派势力极为强大的形势下虽然不能形成主流,但却有力地冲击了正统派的一统天下,给当时和后世以重大的影响。 ”3
  美国高居翰教授在其专著《风格与观念》中的第二部分第八节《吴彬及其山水画》开篇写道:“作为晚明的一位山水、人物画家,吴彬从来都不是中国批评家心目中的大艺术家,后世的画家也不认为其作品对他们有何风格的影响。与此状况相类,在更大层面上而言,晚明时以吴彬为核心的北宋雄壮山水样式的复兴运动,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正如我们现在所逐步认识到的,无论是吴彬还是这一次的复兴,对于我们理解十七世纪绘画,尤其是那些倍受近年来习画者推崇的个性化画家的作品,都极其重要。而且,诚如此项研究将要试图证明的,吴彬确是一个境界高深的画家,远远超出任何学者(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对他的现有评价。 ”4
  明代 “莆中四绝”(按:吴彬人物、山水,曾鲸肖像,洪宽小楷,黄升篆刻)之一的诗人、书法家洪宽(字仲韦)云:“看王维诗如听人谈禅(王维为“诗禅”),看李白诗如听人谈仙(李白为“诗仙”),看杜甫诗如听人谈家事(杜甫为“诗圣”)5有感于此,笔者因生长在吴彬的家乡福建,莆田,在查考大量有关吴彬文献史料、珍贵图片及其作品一百三十多件书画真迹后,笔者看吴彬所绘佛像人物画:如见仙人、仙者,似有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观吴彬所绘山水:如临仙境、仙界,仿佛进入仙楼玉宇的神仙世界。故笔者观点,中国绘画史有 “二吴”:唐有 “画圣”吴道子,明有 “画仙 ”名吴彬。
  笔者透过吴彬绘画图片、文献史料深入探寻吴彬的独特神奇人生。重新梳理并洞察吴彬的内心世界,发现吴彬自己内心深处有三个次序不同的身份和追求,清晰而明朗:居士、文士、画士。即吴彬的信仰、文学与艺术。吴彬一生全神贯注在三件大事:“居士艺术活动”“吟诗礼佛”“纵情绘事”。吴彬境界高深、心无旁骛、倾其毕生修炼禅佛要旨,并创作多件《五百罗汉图》《十八应真图》《十六应真图》等仙释人物;山水画代表作有巨幅长卷《山阴道上图》《溪山绝尘图》《清明图》《桃源图》等;风俗画代表作有《岁华纪胜图》和《月令图》;花鸟卉石画代表作有《十面灵璧图》《文杏双禽》《宫锦清班》《访菊》6等不朽杰作。此外,还有稀世精品《太平府别驾马重德肖像图》传世。
  吴彬人物、山水、花卉样样皆精,如姚旅《露书》卷之十二技篇云:“唐、宋、元山水无一体,体体擅长惟吴文中既花鸟、佛像亦无不精工。”7吴彬用大量,传世精品杰作,诠释“画仙”是怎样炼成的。吴彬还是明代宫廷大画家,晚明人物“变形主义画风”和“复兴北宋经典山水画风”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享有“晚明画坛怪杰”之誉,对后世影响巨大。但是,过去学界对他的家世生平事迹研究若明若暗,甚至有不少误解。兹把自己多年研究所得大量第一手珍贵史料、图片予以同人分享,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专家、学者一起深入研究吴彬,早日揭开吴彬之谜。
  家学渊源一门孝行
  吴彬出生在福建莆田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家庭。据明代莆籍学者姚旅(1572年出生)所著《露书》卷之十四《异篇下》载:
  吾乡秀才吴金陵,初睹以为啬寿且艰子。
  (一)
  金陵力行善事,且供白衣大士甚虔,年五十梦大士云:‘尔多善行,今且送泰山记事功曹为尔子。’是年生子彬,彬字文中,以绘事冠海内,见所生有自矣。 ”8
  自乡贤姚旅(吴彬挚友)所著《露书》记载,获悉吴彬父亲名叫吴金陵,是位秀才,力行善事,虔诚佛事。
  另明 ·何乔远《镜山全集》 ·卷十五之《吴氏一门孝行歌》载:
  “世尊割肉喂猛虎,何况亲生母与父。高皇论孝不责难,戒人刲股割心肝。当时涞水李得成,乃复用之列班行。莆口胄子吴望久,至性宏仁无不有。割股療父父不死,留与子孙作样子。家督君宇如父为,亦以起母脾病赢。望久次子孙国宣,又复行之母病痊。君宇有子名文中,夫妇孝母心怔忡。神人语母母子伤,起死赠之柳叶汤。文中之妇已母病,仍以割股完慈命。世间难得此一家,阴功又况恒河沙。文中巨肇赋子虚,人道天子之相如。宁知累世百行本,所愧余言非华衮。”
  据吴彬挚友姚族《露书》和何乔远《镜山全集》之《吴氏一门孝行歌》等内容获悉:吴氏一门皆孝行,世间难得此一家。吴彬祖父名叫吴望久,父亲吴金陵(字君宇)。吴彬家世生平这一重要的史料发现,是可靠的历史依据。
  吴彬字号生平考索
  吴彬约生于明嘉靖庚戌年(1550年),字文中、又字文仲,别字质先,自称文中父、文中子。吴彬钤印章有:“吴彬字曰文中”“文仲子吴彬制字文中”“文仲子吴彬别字质先”(非之前史料所载“吴彬,号质先”,实误)。吴彬常用号:壶谷山樵、遵道生、织履生、枝隐生、枝隐居士、朱湖太生洞天居士、一枝栖、枝隐庵主、枝庵发僧、枝隐庵头陀、 “金粟如来”后身等。
  吴彬 1550年至 1565年在莆田生活成长,因少时聪明颖悟,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天赋,深受晚明同乡举人、著名诗人佘翔(笔者考其生卒年: 1535-1605年)的器重和栽培,从小学习诗文书画。嘉靖壬戌(1562年),倭寇入侵莆田,佘翔家遭劫,幸好师生均逃过一难。黄石街同乡著名诗人、织履翁陈昂(按:与织履生吴彬同乡)等前辈乡贤相继携家眷离乡避难。乙丑年(1565年)春,吴彬开始携艺北上,历游浙江雁荡山、天台山等名胜后,抵达杭州西湖,在昭庆山房作山水长卷《雁荡山图》。之后,继续北上抵达南京。此据叶向高《题吴文仲枝隐庵》诗:
  “吴生本是闽中彦,壶山兰水奇堪擅。少时来作秣陵游,秣陵山水图画偏。小卜幽栖寄此身,柴门萧寂无风尘。雨花台下频携酒,桃叶溪头几问津。六朝名士推江左,生也论交无不可。礼佛朝朝开士林,投欢日日车公坐。以兹荏苒度年华,一枝隐处便为家。何时携手同归去,六六峰头餐紫霞。 ”10
  翰林院修撰,南京首位状元焦竑于万历壬寅(1602年)为吴彬题《栖霞寺五百阿罗汉图画记》11载:“居士吴彬,字文仲者,少产莆田、长游建业”吴彬自乙丑年至万历壬寅年(1565年至1602年)。前后近四十年主要长居南京,故谓“‘长游建业’,建业即南京。”故依据明代著名学者叶向高、焦竑等与吴彬亦师亦友的贤人文章记载:“少时来作秣陵游”“小卜幽栖寄此身”“少产莆田、长游建业”皆证吴彬少年离开莆田,途经浙江雁荡山,抵达南京。
  据吴彬画作《雁荡山》款署时间:“乙丑(1565年)春仲”,以及其作品技法和笔墨特征,推测此件作品约为吴彬 16岁左右所写,我们暂定其 15岁时作(理由如下文所述),依此来寻找吴彬的出生时间。其算法是: 1565-15=1550(年)。
  据陈传席教授《陈洪绶》专著研究和《中国山水画史》第七卷第六节 “高古变异一派代表——吴彬、陈洪绶”12(393页)载:“陈洪绶14岁时,他的作品悬之于市,马上就被人买去。”吴彬也有生而知之绘画艺术天赋,其比陈洪绶年长约五十岁,其画风影响蓝瑛,蓝瑛影响其弟子陈洪绶。故其 15岁时也完全可以创作出诸如《雁荡山图》等此类绘画作品。
  吴彬的出生年,有些学者根据吴彬画作《雁荡山》的款署时间判断:吴彬可能是1543年或1545年左右出生。笔者查考,明代莆籍学者姚旅著《露书》卷十四 ·异篇下 340页载:介绍吴彬的出生时间时,提及吴彬的父亲 “吴金陵”, 13述吴金陵五十岁时吴彬才出生的内容,是接在 “李本宁”条内容之后。李本宁(姚旅好友)《露书》卷之十·错篇下14(253页)曰:“李本宁先生丙辰(1546年)九月十八日为七十初度”。笔者据此初步判断,吴彬的出生时间:应是在 1546年之后。
  再据明末清初学者周亮工(1612—1672年)在《书影》择录“崔子忠 ”条内容云:“画家工佛像者,近当以丁南羽(1547—1628年)、吴文中(吴彬)为第一。”周亮工壬子年(1612年)四月初七,出生在南京秦淮河附近的状元境。周亮工少年时代最好的朋友高阜和魏百雉都是同窗好友。魏百雉出自绘画之家,他的父亲魏之克及他的叔叔魏之璜都是画家,与画家吴彬相识。
  周亮工17岁时,即开始收集秦淮艺术家的绘画资料,1629年完成书画辑的搜集工作。且周亮工与丁南羽、吴文中两位又有同在南京生活经历,又是著名学者。故周亮工似应知道丁南羽(即丁云鹏)、吴文中(吴彬)两位年龄。周亮工把吴彬也是接在丁云鹏之后论述。
  又据朱谋垔成书于 1631年的《画史会要》载: “吴彬,字文仲,闽人。万历(1573— 1620年)时,官中书舍人,善山水,布置绝不摹古,皆对真景描写..能大士像,亦能人物。 ”朱谋垔介绍吴彬生平艺术时,又是把他接在 “丁云鹏”名字内容之后。朱谋垔 1631年著《画史会要》时,著述画家艺术生平,按作者出生年龄前后排序。故笔者观点:吴彬出生年,要比李本宁(1546年),丁云鹏(1547年)稍晚。
  正如前文所述,吴彬“少时(16岁之前)来作秣陵游”。判断吴彬少年已离开家乡莆田,因莆田黄石一带倭寇祸害环境所迫,亦是其中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吴彬出生年,应当是在明嘉靖戌申至辛亥( 1548—1551年)期间,即吴彬出生年: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左右,当无大错。
  吴彬自出生至嘉靖乙丑(1565年)在莆田生活。吴彬早期大量临摹贯休、李公麟、黄公望、王蒙和唐寅等名家名作。作品款署: “吴彬” “吴文中”。画作上常用“临.笔法,吴彬”“仿.笔意,吴彬”。或款署:“图于.吴彬”“画于.吴彬”“写于.吴彬”。吴彬早期作品款署题识,多用楷书,字形瘦长尖利;偶用篆书,笔画清劲俊拔。这是吴彬早期作品的一个明显特征,亦是吴彬正在学习诗文书画的一个重要成长阶段。
  侨寓白门 妙绘瑰宝
  吴彬嘉靖乙丑(1565年)抵达南京,并寓居南京。 1565年至1610年45年间,主要在南京生活。据何乔远《枝隐歌追次王元美为中书吴彬赋》 15载:“吴君狎之如春鹥,御赐时读君王诗。憶昔吴君未知名,秦淮但号枝隐生。桃叶渡口竹枝歌,摄山牛首忘蹉跎。司寇王公为君歌,歌罢还书颠婆娑。”吴彬在“摄山牛首忘蹉跎”。栖霞寺位于摄山栖霞的主峰凤翔峰西麓,坐东朝西,南有龙山,北有虎山,远离市区,环境幽静,且交通便利,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明焦竑《栖霞寺修造记》16谓:“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古高人胜流,率栖迹于此。 ”
  吴彬在南京生活,学习,交友。诗文书法与祝世禄(1539-1610年)切磋。1600年始,吴彬还与年少自己十多岁的南京名儒、大学者顾起元诗文交往,过从甚密,亦师亦友。吴彬诗书画印师友皆为金陵当时最卓越的艺术名家,对其影响巨大。故吴彬诗书画之后得到明代南京首位状元、翰林院修撰焦竑佳赞: “高步一时,无惭三绝”。 17
  万历乙酉(1585年)起,吴彬开始外出
  游历名胜山川、寺庙堂馆,将佛学修炼和绘画创作融于生活。
  万历乙酉(1585年)夏日,吴彬游历至河南白马寺,并作《十八应真图》。该作清代时归周恩来外曾祖父,著名收藏家万承紫先生收藏,画作上有吴彬裔孙吴醉石题跋:“万承紫珍藏吴彬早期应真图极品,吴彬后裔吴醉石拜题。”吴醉石还在董其昌画作《鹤林图》上题跋钤印留世。吴彬于万历戊子(1588年)游览四川岷江作《岷江揽胜图》(南京博物院藏),款识:“万历戊子葛月,壶谷山樵为栖霞外史一图,遵道生吴彬作。”18吴彬自号“壶谷山樵”,彰显吴彬是莆田壶公山下,谷城山(现黄石镇)人。
  明·何乔远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春,作《送吴文仲虑囚闽中》 19:
  蔼蔼夫子,志澹神遥。服道前哲,稽典先朝。奋翮弱冠,论文垂髫。笔如浓云,思若轻飚。蚌蛤望月,磁石引鐡。予于夫子,迹远心缀。亦既遘止,叶于梦思。共翳霞外,并践云司。珠载圆流,玉籍他山。夫子垂眷,谬置其间。朋欢未弭,王事靡宁。濯濯春月,芒芒使星。后骑在御,前旌渡河。伫瞻凝睇,思如之何。明明天朝,零零露湑。笠无招兽,网有漏鱼。仆车既脂,敢献掌徒。植恩立僵,沛泽鳞枯。
  何乔远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作《枝隐歌追次王元美为中书吴彬赋》:“吴君人奇画亦奇,更复能诗人未知。那须玉堂老学士,那须骢马名御史。 ” “..司寇王公(王元美)为君歌,歌罢还书颠婆娑。藏之廿载字不灭,双钩影出镌银铗。 ”
  据此获悉:王世贞为吴彬作《枝隐庵歌》,查考王世贞任职履历:王世贞(王元美)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八月赴任南京刑部尚书,至万历十八年(1590年)三月。笔者分析推测,吴彬到刑部任职。 “虑囚闽中”可能系司寇王公(王元美)推荐,推荐时间约在万历十八年( 1590年)春,吴彬接到任命,返回家乡福建,途经浙江、江西。
  吴彬返闽时经浙江台州天台大柳村,在此作扇面《柳溪钓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笔者去年前往台州大柳村柳溪钓艇所在地实地考证),并自题诗云:
  “一叶扁舟泛五湖,鸱夷妙策实吞吴。黄金铸像今何在,美我重摸此画图。 ”
  吴彬1565年离开家乡莆田去南京时,曾经过浙江雁荡山、台州大柳溪,并抵达杭州西湖。这次返乡故地重游,再次游历台州大柳溪,回忆当时 “黄金铸像今何在”,故曰 “美我重摸此画图”。
  约在 1590—1591年,吴彬经过江西,接受江西鄱阳县南罗汉寺慧通住持之邀,创作《五百罗汉图》,藏于该寺院。这是至今所
  悉为吴彬所创作的第一件《五百罗汉图》。
  1591年,吴彬与恩师佘翔相聚在武夷山。据佘翔《薜荔园诗集》卷四载:《西湖春泛同屠纬真、冯开之、徐茂吴、黄白仲、钱叔达、宋化卿、许灵长分得风字》 20。屠隆,字纬真。冯梦祯,字开之。冯开之《快雪堂集》·卷五十一《日记》:辛卯(1591年)三月二十七日在杭州西湖春泛。佘翔同屠纬真、冯开之等十一位诗人聚会后,返回福建武夷山、莆田。佘翔陪弟子吴彬畅游武夷山等名胜古迹(有赋诗四首《别吴文中》)21
  其一:逍遥初谒武夷君,玉女峰头弄白云。归去扁舟图九曲,幔亭仙乐夜深闻。
  其二:南国山川似洛中,官桥截海驾长虹。蛎螃正美新荔熟,系马垆头醉晚枫。
  其三:黄花采采报重阳,人在天涯忆帝乡。貌得西方金粟影,大江东去泛慈航。
  其四:吴郎归骑入长干,窈窕佳人咏合欢。若问荔枝何所似,胭脂香染水晶寒。
  佘翔曾多次为吴彬画作题诗勉励。吴彬在武夷山创作有《武夷九曲图》(刘海粟藏)
  (九)和《桃源图》等作品。初夏,师生抵达莆田,吴彬在莆田县城之南 20华里的壶公山麓,筑有 “壶中草堂” 22。吴彬返闽时还在温陵创作《十六罗汉图》和《山水图》等作品。同年冬,吴彬离闽返回南京。
  1592年沐佛日(农历四月初八)。吴彬作《洗象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万历二十年(1592年)秋,吴彬在南京接受江西鄱阳北罗汉寺智远(慧通推荐)之邀创作《泥金五百罗汉图》23,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夏完工。这是吴彬创作的第二件《五百罗汉图》(见中华书局《佛教图藏》妙虚编)。
  1594年,吴彬在南京接受江西鄱阳步云寺施主朱培元(慧通推荐)之邀,再作《泥金五百罗汉图》24,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春完工。这是吴彬创作的第三件《五百罗汉图》(见中华书局《佛教图藏》妙虚编)。
  枝隐居士吴中文士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叶向高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三年后调回北京升右谕德兼侍讲。不久任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辅导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读书。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叶向高因上疏请罢矿税、撤矿税监,被沈一贯排挤出京,转任南京礼部右侍郎的虚职。自此,他滞留南京达十年之久,叶向高在南京任职期间曾访吴彬居所,并有《题吴文仲枝隐庵》《吴文仲枝隐庵诗集序》25相赠。吴彬也开始使用“枝隐”“枝隐生”“枝隐发僧”“枝隐庵头陀”等自号。并约于1595年,吴彬创作一幅《高山流水》26,款署:“高山流水。枝隐居士,吴彬写。”首次流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最重要身份,也是第一身份是“居士”。“居士”即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枝庵发僧”“发僧”:不二门中有发僧者,成家立业,行其人伦,居家修行,一心向善,修戒定慧,戴发为僧也。“枝隐头陀”“头陀”:出自梵语,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意即弃除对衣、食、住等贪者,以修炼身心,即佛教倡修的苦行,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德。
  约1595年,吴彬作白描《五百罗汉图》,款识:“枝隐庵头陀吴彬仿龙眠笔法。”这是吴彬创作的第四件《五百罗汉图》。该作为手卷,白描,纸本,长1675. 8厘米,宽 31. 8厘米。 2010年11月10日,该作现北京保利公司拍卖,以4480万元成交。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有比丘无借者,爰自西川来参丈室,诚邀吴彬绘《五百罗汉图》,未果,留下偈语。过了十余天的一个夜晚,吴彬梦见彼僧率众礼佛..厉声嘱之曰: “必尽貌若等,斯可归矣,文仲乃索笔而摹之。 ”吴彬惊悟之后,用自己绘画技法作《五百阿罗汉图》 27。该作为长卷,纸本,设色,长2345.2厘米,宽37.7厘米。这是吴彬创作的第五件《五百罗汉图》,该作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据明 ·于若瀛《弗告堂集》 ·卷六《枝隐庵歌》 28载:
  吴文中(吴彬)才情既富,点染更工,结庵秦淮之涘,曰 ‘枝隐庵’,取鹪鷯一枝意也。丙申(1596年)秋,(吴彬)得告还里。
  吴彬创作第五件《五百罗汉图》于1596年秋完工,故此时申请“得告还里”。吴彬还里时与恩师佘翔畅游家乡名胜仙游麦斜岩。佘翔赋诗《麦斜岩别吴文仲比部》 29 “何事寻樵谷,空山路转微。岳莲飞入座,岩桂扑行衣。众壑趋云窦,孤峰对石扉。排徊珠树鹤,明发又分飞。 ”
  师生情深寄于诗,佘翔在诗中称吴文仲比部(“比部”:明清时用为刑部司官的通称)。吴彬此时已经是朝廷刑部官员,与何乔远于万历十八年春作《送吴文仲虑囚闽中》( “虑囚”:讯察记录囚犯罪状)所记,皆证吴彬在刑部任职。
  1598年夏,吴彬在南京画家胡宗仁画作《送张隆甫归武夷山图》 30上诗书两首,赠别福建老乡张隆甫归武夷山。此证吴彬已返回南京。
  1598年,明 ·曹学佺《金陵初稿》 ·卷一《题枝隐庵》 30:
  人生信如鸟,愚智亦相因。愚者罗于网,智者全厥身。为问枝上荫,何如世间尘。道此莫换彼,述故为招新。
  1600年7月,翰林院编修南京名儒顾起元因生病自北京归籍(南京)调理。吴彬也敬邀至友顾起元题“枝隐庵”。顾起元盛情难却,后有《吴文仲索题枝隐庵,予以病谢笔研久矣,念违文仲之意,信口作歌诒之,词之骫,未暇论也》 31,歌赠吴彬。从此,吴彬 “枝隐庵”及 “枝隐居士”身份在南京文人圈更加广泛盛传。
  吴彬在南京居所名曰“枝隐庵”,其位置何在?笔者从吴彬于万历甲辰(1604年)在自己的画作《梅竹雪鸟图》上钤印“让王孙”“家在凤凰阜下”,以及明代与吴彬交往的文人诗文记载中探幽获悉,吴彬家在金陵(南京)凤凰台下,杏花村附近。其与著名学者、翰林院编修顾起元 “遁园”相邻。明人叶向高、王元美、曹学佺、憨山大师等二十多位各界名流皆曾造访“枝隐庵”,并有诗文歌赋相赠。于若瀛诗赞:“众口争传枝隐词,一时价贵长安纸。 ”32
  吴彬第六件《五百罗汉图》创作时间,据焦竑《绘施栖霞五百阿罗汉画记》载:“万历辛丑(1601年),时维仲夏,与禅师释僧定忘言契道..发宏愿手绘阿罗汉施于精蓝。(1602年)春竣工。故当定为1602年所作。这是已知吴彬完成的第六件《五百罗汉图》作品。该作因有祝世禄、焦竑及董其昌为其题跋佳赞,故是吴彬影响最大的一件《五百罗汉图》佳作,为其在中国绘画史上赢得声誉及地位奠定丰碑之基石。
  殿试第一绘画状元
  据明 ·于若瀛《弗告堂集》 ·卷六《枝隐庵歌》载:
  “比再,尚符玺入(吴彬)留京,已为壬寅(160 2年)春。(余)过庵中与语,非复昔日文仲(吴彬)。 ”
  吴彬“夫君何矫矫,抗身青云际。橐笔事定陵,高才肆文艺。染翰凤池头,宣索乃应制”(明郑之玄《克薪堂诗集》马上草·卷六之《枝隐庵诗赠吴中翰文中》 34 ):
  “染翰凤池头,宣索乃应制。 ”吴彬晋京时间为壬寅(1602年)春。
  明万历皇帝生于1563年9月4日,万历壬寅(1602年),神宗皇帝四十岁万寿,吴彬系“宣索乃应制”,并受到万历皇帝的器重佳赏,笔者首次发现重要史料,兹录如下:
  其一:“枝隐草者,莆吴文中,裒其所为应制之诗若文,每进献当上(皇上)意者也。昔在神祖(明万历皇帝)好学古文,政治之暇留翰墨,缥缃玉轴,罔弗览观。书法遒美,龙翔凤舞,时落人间,故事殿中翰笔札待诏(中书舍人)。诸有撰述以付词林,上皆以命殿中之能者而品题其篇,旋属缮写,或命篆,命隶,命飞白,命大狂草。凌云之榜,不假手于仲将;夜珠之句,不借评于昭儀为甚盛事。是故,文中之在中翰独著。
  文中初以起家,试殿中第一。所为应制诸作,蒙褒答者万寿诗、歌、赋各一。上于诗:谓其声响绝尘,于词:谓其古雅堪择入乐府,于歌:谓其爽朗令人仙仙霞举,于赋:谓其句炼意弘,得作者之法淋漓,宝墨辉煌赐赉藏之。”(明·郑之玄《克薪堂文集》序·卷四)《枝隐庵集序》) 35。
  吴彬原本一介布衣,背井离乡的他,何以在中年时入宫廷值中书舍人,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经过多番考证后,笔者在何乔远门生郑之玄所著《克薪堂文集》(孤本)卷四之《枝隐庵集序》中终于找到了答案。
  其二: “神宗好书无不有,爱看君书开御牖。方朔金门大隐仙,君亦仍旧壶山禅,壶山有禅还有仙。 ”(何乔远作《王元美先生复仿苏子瞻〈辘轳歌〉体为吴彬赋壶山别墅,聊复次之,以博一笑》)。
  其三: “吴君狎之如春鹥,御赐时读君王诗。憶昔吴君未知名,秦淮但号枝隐生。 ”《枝隐歌追次王元美为中书吴彬赋》
  (明·何乔远《镜山全集》 ·卷十五)。
  吴彬为明代宫廷大画家,曾两度晋京,为中翰笔札待诏(中书舍人)。吴彬有两本著作:《枝隐庵诗集》和《枝隐庵集》。
  《吴文仲枝隐庵诗集序》系明代首辅,福建同乡叶向高(闽福清人)为其所作,该文收录在叶向高《苍霞草》卷之八。叶向高序曰:“吾乡吴文中,侨寓白门,名其所居曰‘枝隐庵’。日匡坐其中,诵经礼佛,虽环堵萧然,而丰神朗畅,意趣安恬,大有逍遥之致..文中亦无以应,因裒集其所得诗,自王元美、吴明卿而下,凡若干首付之梓,而属余为序。 ”
  叶向高在序言中清晰交代《枝隐庵诗集》,系同乡吴彬侨寓南京时,收集明代 “后七子”王元美、吴明卿等著名诗人而下
  的一本诗文集。
  《枝隐庵集序》系明代翰林院庶吉士、福建同乡郑之玄(闽晋江人)为吴彬所作,该文收录在郑之玄所著《克薪堂文集序》(孤本)卷四。序曰:
  “枝隐草者,莆吴文中,裒其所为应制之诗若文,每进献当上(皇上)意者也。昔在神祖(明万历皇帝)好古文,政治之暇留翰墨,缥缃玉轴,罔弗览观。书法遒美,龙翔凤舞,时落人间故事殿中翰笔札待诏。诸有撰述以付词林,,上皆以命殿中之能者而品题其篇,旋属缮写,或命篆,命隶,命飞白,命大狂草、凌云之榜,不假手于仲将;夜珠之句,不借评于昭仪为甚盛事。是故,文中之在中翰独著。”
  吴彬还校订有两本印谱:梁千秋《印隽》和余藻《石鼓斋印鼎》36。吴彬殿试中第一,妙才兼天下。从南京未名时的“枝隐生”到事殿中翰笔札待诏的 “中书舍人”,文中之在中翰独著。
  文中初以起家,试殿中第一。莆籍画家周文靖。宣德(1426—1435年)间以阴阳训术徵值仁智殿。御试《枯木寒鸦》中第一,授大庾县典吏,历官鸿胪序班。
  明代宫廷画家吴伟,曾获皇帝赐“画状元”而明代莆田二位宫廷画家皆为殿试中第一,,也可视为绘画“状元”,全国罕见。
  明代闽籍宫廷画家二十一位,而闽中莆田就有七位,占三分之一,闽中莆田绘画实力可见一斑。而吴彬绘画天赋卓著,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享有“画仙”之誉。
  二度西蜀 再次晋京
  吴彬虽为绘画状元,中翰独著,但吴彬的生活态度是“聊寓枝隐稽,逍遥乃其志。遐举非吾慕,卑栖庸我系”。此据明陈邦瞻《陈氏荷华山房诗稿》·卷三之《枝隐为吴文中赋》。
  吴彬曾向万历皇帝奏言:“臣所见皆南中丘壑,限于方域,愿得至西蜀,观剑门、岷峨之胜,下笔或别有会心。诏许乘传入蜀,观栈道剑门之胜,下笔遂有奇趣。 ”37因吴彬未进入北京宫廷前,于1588年,自己游览过四川等地,作《岷江揽胜图》(南京博物院藏),吴彬款署: “遵道生吴彬作。”故会向万历皇帝言四川景色:“愿得至西蜀,观剑门,岷峨之胜..”,并于万历癸卯(1603年)春作《明皇幸蜀图》,秋作《秋猎图》,仍沿用传统画法,山水构图尚无奇异、人物形象亦无明显变形。吴彬此两幅作品,是作者渴望再游四川的真情流露。
  万历癸卯(1603年)秋,吴彬离开北京,返回南京,栖居枝隐庵。明礼部尚书董其昌游南京栖霞寺时,题吴彬《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载:
  “值余(董其昌)南游,请(吴彬)为助喜,余发而观之(按:‘之’系指吴彬《栖霞寺五百阿罗汉图》)。有贯休之古而黜其怪;有公麟之致而削其烦,可以传矣..
  居士(吴彬)曰: ‘善哉!’万历癸卯
  (1603年)秋,偕吴文仲(吴彬)居士游摄山,礼诸尊者,遂书此记于乳泉亭。上史官董其昌。 ”(见页 74-75董其昌题跋)
  顾起元为吴彬题“睥睨阁”诗句“睥睨临虚阁”,吴彬曾于庚子(1600年)春在南京作《清明图》,夏绘《夏云野舍图》,款识:庚子(1600年)四月八日为六虚阁主人写,枝隐庵头陀,吴彬。《梅竹雪鸟图》款识:“甲辰(1604年)既望于託园睥睨阁上写,枝隐吴彬。”据此获释吴彬此时仍居住在南京。
  1605年夏,顾起元自北京请病假返回南京调理时,曾游栖霞。初冬,吴彬陪顾起元返闽,畅流闽中,栖居吴彬早年在莆田壶公山麓所筑之 “壶中草堂”(又名“壶山别墅”)。顾起元《题吴文仲壶山别墅十八咏》,其中第一首即“壶中草堂”:“窈窅壶中天,构扎数椽屋。早来岭上云,飞向笏牙宿。 ”收录在顾起元著作《嫩真草堂集》 ·卷一。
  吴彬还曾陪著名诗人、书法家于若瀛畅游闽中,于若瀛《壶山园诗十四首为吴文仲赋》。其中第三首《碧荔斋》赋:“颗颗碧玉垂,斋头日当午。魏文若能尝,石蜜白应吐。”于若瀛《弗告堂集》 ·卷十七)。
  吴彬第二次游历四川时间为 1607年,当年吴彬游浙江台州作《天台山色》,临安作《天目山图》,款识: “万历丁末春,枝隐生吴彬写。 ”吴彬还游览浙江绍兴等地,之后继续往四川游历。万历戊申(1608年)岁冬日,吴彬已返回南京,并应米万钟之约作《山阴道上图》(上海博物馆藏)。吴彬有长跋如摩岩石刻般书于巨崖之上,其跋云:
  “米仲诏先生才品高古,其绪业直驾襄阳氏而上。寓内仰止者袭其书画,词翰不啻珙璧。”余幸神交于辛丑(1601年)冬,识荆于丁未(1607年)岁,顷先生拜邑侯之。命治古棠(按:“古棠”明代南京六合),以此长卷索图。图虽勉汇晋唐宋元诸贤笔意,然政恐莫肖古人风韵之万一,而类乎东施效颦,丑态尽露。观者无不捧腹而遁。先生无亦嘉其志向,遂授一匕刀圭俾之鲜容,生平愿足,又奚敢望西子哉,则先生以谓何如如。先生必曰:妍媸者本来面目,孰能点化?若欲脱胎其匿迹修深惟未孩之际。先生意在斯乎?时万历戊申(1608年)岁冬日,枝隐生吴彬识。 ”
  据乾隆《六合县志》载,米仲诏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补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区)县令。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任六合(今江苏省六合县)县令。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户部主事。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为工部郎中管理临清砖厂。
  据此获释,米万钟1607年任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区)县令,与“吴彬识荆(初次相见,相识)于丁未(1607年)岁,顷先生拜邑侯(县令)之”记载相吻合、相佐证,吴彬系 1607年再次游历四川等地,真实可信。
  莆田最后一位进士、翰林院编修张琴先生曾于1939年为吴彬《峰峦承秀图》题边跋,评曰:“吴文中,莆田人,万历间以中书供奉内廷,诏许乘传入蜀,观栈道剑门之胜,下笔遂有奇趣。余曾游故宫,见所作白描《罗汉》,形状奇怪,各具意态,又于曲阜公府观《圣像图》,四配侍坐屏,后杏花一株,枝杆槎枒,生意盎然。
  先生(吴彬)在都门见魏珰擅权之旨,当批评訾议,为逻者所侦,逮削籍归(按:证明吴彬仍健在,只是遭魏珰削籍返归故里)海内清流争相引重。此幅为壶雅楼主人画家,(林节)所藏,系先生入蜀后作,突兀峥嵘,气象严肃,有匹夫不夺之概。画关人品,信然。”张琴所指:“此幅(《峰峦承秀图》)为壶雅楼主人(莆田画家林节)所藏,系先生入蜀后(按:‘入蜀后’系指吴彬于万历丁末,即1607年)第二次入蜀后作,突兀峥嵘,气象严肃,有匹夫不夺之概。 ”
  吴彬二度入蜀后返回南京,于万历戊申至万历庚戌(1608—1610年)在南京连续创作十多幅山水画、花卉画,万历戊申(1608年)后作《山阴道上图》(一)1609年作《山阴道上图》(二),1610年,作《百道飞泉图》《十面灵璧图》《江山揽胜图》《风雨归舟图》。其中《风雨归舟图》款识:“庚戌(1610年)秋八月,写于天界禅林(南京),吴彬。”此证吴彬仍居南京。《江山揽胜图》《林峦秋爽图》《芝石图》《冬景图》这四件作品系吴彬该年秋、冬作于南京。
  此证张琴《莆田县志》·卷三十三的明代画史所记:“吴彬,字文中。万历间流寓金陵,以能画授中书舍人,历工部主事。精山水,神宗极称赏之。彬奏言:‘臣所见皆南中丘壑,限于方域,愿得至西蜀,观剑门、岷峨之胜,下笔或别有会心。’上许其乘传往。比还,画益奇崛。有布景缛密,传彩炳丽,虽棘猴玉楮,不足喻其工也。 ”38
  文中巨笔 取法高古
  吴彬绘画取法高古,文人皆赞吴彬绘画追绪前贤。
  明翰林院修撰焦竑《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
  “居士吴彬,字文仲者,少产莆田,长游建业。真文下烛,悬少微之一星;俊气孤骞,发大云之五色。既娴词翰,兼综绘素,团扇持而为■,屏风点而成蝇。高步一时,无惭三绝。,”
  明 ·何乔远《镜山全集》卷十五《为吴彬赋壶山别墅》文载: “吴彬又是一奇士,吴彬所隐园仍傍壶山之仙子..敲门又有吴君辈,山林姿态凤池贵。片纸展作小便面,豆人寸马画中见。长披大笔五岳形,戴进吴伟不敢声。 ”
  明·礼部尚书董其昌题《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 “蒲口吴彬居士者,婆娑艺圃,泛滥珠林,翰墨余閒,纵情绘事。因游攝山,见千佛岭天监雕镌,森然海会,作而叹曰:‘億千调御,既分身矣。五百应真,何时放光乎?’遂以丹青代彼金石施若干轴,藏之此山。值余南游,请为助喜,余发而观之,有贯休之古而黜其怪;有公麟之致而削其烦,可以传矣。 ”39
  董其昌为米万钟题《灵璧石》,取名曰《洞天灵焰图》:
  “盖文仲(吴彬)以孙知微画火法,为此石传写神照。
   ”明·翰林院编修顾起元《绘施五百罗汉梦端记》载: “文仲吴君,八闽之高士也。夙世词客,前身画师。飞文则万象缩于笔端,布景而千峰峙于颖上。乃复经营八部,磅礴五天;尼连河畔模八十一相好之容,洛伽山中写二十五圆通之相。顾长康之鸣刹,观者填门;吴道子之挥毫,规于运肘。以图绘而知佛事者,不知凡几矣。”40明末著名的学者谢肇淛( 1567—1624年)在其《五杂俎》卷七中却数次提及吴彬,称誉备至: “近日名家如云间董玄宰、金陵吴文中,其得意之笔前无古人..吴运思造奇,下笔玄妙,旁及人物、佛像,远即不敢望道子,近亦足力敌松雪,传之后代,价当重连城矣。”将董玄宰与吴彬并称,且可以力敌赵松雪;同卷又说:“迨近日吴文仲始从顾、陆探讨得来,百年擅坫,当属此生矣。 ”
  明·郑之玄《克薪堂文集》序 ·卷四《枝隐庵集序》载:
  “文中以兼才妙天下,画有顾、陆;书有欧、虞;诗有沈、宋,而以草茅给札,尚方所奏,辄当上意。览集中有所为《谢赐暦》《谢赐鲥鱼》二表,诸词林之臣,恩数密迩有所不及。 ”
  明 ·郑之玄《克薪堂诗集》马上草 ·卷六《枝隐庵诗赠吴中翰文中》载: “烟云翳业木,微茫森有气。即使右丞为,辋川失妙丽。夜梦五百僧,古怪神智慧。 ”
  吴彬应米万钟之约作《山阴道上图》题跋:
  “米仲诏先生才品高古,其绪业直驾襄阳氏而上。寓内仰止者袭其书画,词翰不啻珙璧。余幸神交于辛丑(160 1年)冬,识荆于丁未(1607年)岁,顷先生拜邑侯之。
  命治古棠,以此长卷索图。图虽勉汇晋、唐、宋、元诸贤笔意。 ”
  明代“四大高僧”(莲池大师、憨山大师、紫柏大师、蕅益大师)之一的憨山大师于1608年,在广东为吴彬作《寄枝隐》(收录在《憨山老人梦游集》 ·卷三十七):
  白门深隐一枝安,山水娱情世念残。
  曾入维摩方丈内,百千三昧一毫端。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米万钟入北京进户部主事,吴彬于1611年随后而至,再度晋京,移居北京生活。吴彬创作有《十八应真图》《深山绝尘图》《勺园祓禊图》《千岩万壑图》《安禅制毒龙图》等作品。约1612年,创作《岁华纪胜图》。约1613年,作《太平府别驾马重德肖像图》。1614年作《林泉放鹤图》(汤显祖题《莲社求友文》)等作品。
  1615年,吴彬在北京米万钟湛园绣佛居作《十八应真图》(款识:“乙卯春日写于绣佛居,吴彬”)。吴彬1615年还在北京米万钟勺园作《勺园祓禊图》[款识:“乙卯岁上巳日(1615年3月13日)吴彬”]。吴彬1616年作《山村云绕图》《溪山秀色图》等作品,1617年作《千岩万壑图》《安禅制毒龙图》等作品。
  约1618年,吴彬作《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1620年,陈继儒题《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1621年,董其昌题《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
  金粟如来气节清流
  顾起元《题吴文仲像赞》:“苍然峙者骨也;朗然碧者目也;于野鹤之昂藏也;姿龙章之悠忽也;邮而寄焉者佛也。玄胡为乎舞剑而奋笔札,又胡为乎弘览而博物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夫,是以为照于玉山,而现身于金粟也。 ”
  吴彬老师佘翔赋诗《赠别吴文中》(诗四首),其中第三首诗:
  “黄花采采极重阳,人在天涯忆帝乡。貌得西方金粟影,大江东去泛慈航。”佘翔在诗中描绘弟子吴彬 “貌得西方金粟(如来)影”。
  吴彬亦常用一枚印章 —— “金粟如来”。认为自己是 “金粟如来”而后身。
  “金粟如来”过去佛之名,“金粟如来”之后身维摩诘(又称净名大士),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大乘佛教在家居士,以思想深邃,辩才出众著称。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天生仙风道骨,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湖州迦叶司马问李白:“汝是佛家,还是道家?”李白答:“金粟如来是后身。 ”
  凤凰阜附近的瓦宫寺庙内白墙上,有一幅据传是东晋画祖顾恺之所绘的《维摩诘像》,而维摩诘又称净名(净名;无垢尘,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大士,维摩居士自妙喜国土化生于娑婆世界,示家居士相。吴彬崇尚“维摩诘”,认为“自己生亦有自矣”,与“维摩诘”相似,同为 “金粟如来”之后身。
  1622年,《闽书》作者何乔远在南京“枝隐庵”拜访吴彬,有诗《枝隐庵诗赠吴中书吴彬》。1624年,翰林院庶吉士郑之玄往南京访吴彬“枝隐庵”,有诗《枝隐庵诗赠吴中翰文中》《枝隐庵集序》。
  《明史》“米万钟”条载:“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党倪文焕劾之,遂削籍。”1625年,,米万钟自江西返回北京,途经南京时,因不愿为魏忠贤党羽 “使奉币求公数言彪炳上公者”,得罪阉党,触怒魏忠贤,故被魏珰削籍罢官,气节清流。
  姜绍书成书于1679年《无声诗史》云:“文中(吴彬)虽以艺雄画苑,然颇负气节,天启间(按:1625年),阅邸报于都门(按:南京),见魏珰擅权之旨,则批评而訾议之,被逻者所侦逮絷削夺,亦清流也。”41
  米万钟和吴彬皆气节清流,1625年皆遭魏珰削籍而归,归往何处?米万钟在南京被削籍,隐居民间漂泊多年。直至崇祯元年(1628年),阉党被清算诛灭,米万钟又被朝廷召回重用。
  苏州博物馆编《苏州博物馆藏明清书画》(文物出版社 2006年10月版)书中,收录米万钟《红杏双燕图》款识:“崇祯庚午(1630年)仲春写于勺园,清寝离。米万钟。”据吴湖帆先生鉴定其为真迹。据此亦证米万钟崇祯庚午(1630年)还健在。
  黄道周楷书《米友石先生墓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辛酉擢浙藩,又十载,从方岳至今官。有子三人..崇祯壬申二月葬于海淀之西。 ”黄道周所作墓表,获证辛酉(1621年)又过十年(1631年)是米万钟最后的官职。墓表有米万钟下葬的确切时间:崇祯壬申二月(1632年二月)。由此获悉之前史书所载:米万钟卒于崇祯元年(1628年)可能有误。
  另据倪元璐《诰授中大夫太仆寺卿米友石先生墓志铭》所载: “会上登极,珰及其党相继伏诛。于是,以廷臣言,起补公太仆寺少卿,理光禄寺寺丞事(1628—1631年)。明年(1632年)春,上朝日于东郊,公将事有恪,时公望重主爵,期大用公,而公已病。杜门月余,一日蚤起,呼水洗漱,索所蓄奇石两枚,怡弄许时,忽起端坐,遂卒。”
  因倪元璐与时任太仆少卿的米万钟同朝为官,俩人皆擅书法绘画,其与米万钟交往甚密,故其记载亦真实可信。由倪文“明年春,..期大用公,而公已病。杜门月余,..遂卒”。
  据此获证:米万钟逝于太仆卿任之次年,即崇祯五年(1632年)。故米万钟确切卒年应更正为: 1632年。
  米万钟卒于崇祯五年(1632年)为史料新发现,之前文献记载米万钟(15,70— 1628年)实误, 1631年也不准确,应更正为1632年。
  梦萦壶山 卒年待考
  据明何乔远作《王元美先生复仿苏子瞻〈辘轳歌〉体为吴彬赋壶山别墅,聊复次之,以博一笑》(1625年秋,下文详述)载:“吴君隐园在壶麓,四裔名驰乃无足。日落桑榆景翳翳,呼卢浮白复大戏。长安客邸绝烟萝,吴君不厌时我过。 ”
  从何乔远诗文“吴君薄暮出凤池,黄芽赤根乱睥睨,睥睨若谓可同群。腰间方银出如云”获释,吴彬自天启皇帝上台后,因见魏珰黄芽赤根乱睥睨怒视,不愿意与其同群,故晚年彻底离开宫廷画院, “吴君薄暮出凤池” “长安客邸绝烟萝”。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整理《镜山全集》收录《南山四首》《林咨伯祭酒南溪山房》等诗文,系何乔远1618年访谒莆田南山广化寺僧,及南溪草堂主人林咨伯(林尧俞)后所作。据陈庆元先生编《何乔远年表》载:何乔远1626年春夏间,往游九鲤湖、莆田。作《九鲤湖二首》《仙溪诸子再来湖上》《赠南寺诸人七首》《和叶太傅自寿诗》《木兰陂》(《镜山全集》卷十七)。
  笔者发现《何乔远年表》载其时间1626年春夏间有误,正确时间应为:何氏1625年秋访莆田。依据何乔远诗作《赠南寺诸上人七首》之一: “法堂山院总森然,南寺重来已七年。僧出旧诗犹记得,老愁拜佛不如前。 ”此诗句 “南寺重来已七年”时间获证何乔远为 1618年后七年( 1625年),再度来访,畅游九鲤湖、木兰溪等名胜。
  为何说是秋访莆田?据何乔远诗《仙溪诸子再来湖上》: “仙溪诸子似兰芬,相访能穿虎豹群,湖上秋光掀白日,山中酒能起斜曛。 ”从诗句 “湖上秋光掀白日”获释何乔远所描绘的是 “秋天九鲤湖的景色”。
  再从何乔远诗《木兰陂》:“木兰陂上海风秋,海与诸溪隔别流。陂费彼时千万镪,三经开凿使人愁。”其诗句“木兰陂上海风秋”也皆证何乔远是描绘莆田木兰溪秋天海风的景色。
  所以,何乔远此次访莆田名胜古迹时间可明确为天启五年(1625年)秋,何乔远参观木兰溪时,又往附近拜访挚友吴彬壶山园中之 “壶山草堂”(即“壶山别墅”),喜作《王元美先生复仿苏子瞻〈辘轳歌〉体为吴彬赋壶山别墅》,辘轳歌长井绳系,古来作者有三士:苏轼、世贞、乔远氏。二子学苏作图记,园记歌成送与谁?吴彬又是一奇士。吴彬所隐园,乃傍壶山之仙子。蓬莱水深复清浅,壶山仙子千古死。我非吴子复谁与,司寇久失文苑愁。乃今我与吴子游,何生镜山久落魄。如今起废官不薄,官不薄兮酒盈尊。闲曹吟雪看流云,飞雪流云双总稡。敲门又有吴君辈,山林姿态凤池贵。从何氏诗句“吴彬所隐园,乃傍壶山之仙子”获释吴彬隐园在壶山之麓,“敲门又有吴君辈,山林姿态凤池贵。”可证吴彬1625年归隐“壶山园中之壶山草堂”。
  1626年春,吴彬作《方壶图》,款署:“天启丙寅年(1626年)春暮,枝隐吴彬写。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吴彬在莆田壶山园又写《仙霞飞撷图》,该作现为苏州博物馆藏。吴彬自题诗及款识:“仙楼飞撷洞天涯,欲滴峰峦翠染遮。桃放不唯春若海,泉琴林籁演清譁。朱湖太生洞天居士吴彬,并题于壶山园中之阆风亭。 ”笔者认为此作可能为目前发现吴彬存世最后创作的一件作品。
  笔者查考:“朱湖太生洞天”,其地点在江苏南京钟山上元。位于南京钟山风景区内的紫霞湖旁。紫霞湖因紫霞洞而得名,紫霞洞原名朱湖洞,即道书中所说的“第三十一洞天”,元末道士周巅隐居洞中。朱元璋当皇帝后,封他为紫霞真人,紫霞洞也因此得名。吴彬晚年自号“朱湖太生洞天居士”,其意取于此。
  1627年,吴彬写《十八应真参乘演法图卷》(徐邦达《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 42。徐邦达据吴彬款识 “丁卯孟秋,吴彬写”,判断此 “丁卯”为1627年。
  1628年,余藻(字采之,莆田黄石人,吴彬同乡)辑《石鼓斋印鼎》(九卷)。封面有“同邑吴彬文中校”。崇祯元年(1628年)钤印,北京国家图书馆藏。
  1631年,朱谋垔著作《画史会要》载: “吴彬字文仲,闽人。万历( 15 7 3年— 1620年)时官中书舍人,善山水,布置绝不摹古,皆对真景描写..能大士像,亦能人物。”43有些学者据此来判断吴彬卒年,笔者认为不妥,《画史会要》作者朱谋垔可能知道吴彬出生年,把吴彬接在丁云鹏(1547年出生)后介绍,但并不一定知道吴彬卒于何年。因1625年,吴彬已返归莆田,隐园在壶麓,少有其音信,故目前尚无任何证据判断吴彬卒于 1631年前,亦无确凿证据可以给予佐证。
  1632年,吴彬作《观泉图》,款署:“壬甲年九月为于野兄写,吴彬。”见高居翰著《风格与观念》其判断若为真迹,该作品款署“壬甲”,时,间应为 1632年所作,且直接影响蓝瑛画风。
  1633年,董其昌老乡,明南京刑部尚书姚士慎曾跋自己所购董其昌题吴彬《栖霞寺五百阿罗汉图》。姚士慎查史获悉 1629年4
  月,其升任明刑部尚书,曾官谪闽中时,购得《董其昌题吴彬五百罗汉图》并题跋:
  “董宗伯书法直轶晋唐,妙处专在掭纵入神,不露峰锷。此碑玄言精理,天花灿落,而字法严整,自首至尾无一懈笔,自是公盛年两绝之作。
  吴文仲身后其子伶仃,几落俗乎?余谪官南中,持为购之,镌诸石,使一代墨宝不至埋没尘壤,亦大快事也。崇祯癸酉(1633年)孟夏,姚士慎书于白云。署之滴雪斋。钤印: “姚士慎字仲含”“滴雪斋。 ”(见下图)
  故姚氏所记亦佐证吴彬结婚成家,有子女后代在闽中莆田。 “吴文仲身后其子伶仃?几落俗乎? ”若姚氏所购董其昌书法系购自吴彬子女,那么,据“吴文仲身后”判断吴彬可能已经过世(1633年之前),故曰其子伶仃,几落俗乎,把董其昌书法都拿出来变卖过日子。假如董其昌题跋书法是姚氏间接购买而猜测 “其子伶仃,几落俗乎? ”那吴彬卒于何年,难以断下结论。
  1636年《观音士大像图》,款署时间: “甲子”,另说为 1576年。
  1643年《十八应真图》,款署时间: “癸未”,另说为 1583年。
  吴彬究竟卒于何年?有待吴彬作品款署时间或墓志铭等有关实物史料的发现,笔者正在继续考证并探索之中。
  俞宗建 于莆田市闽中画派艺术研究院
   20 17年7月7日

知识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阐述“闽中画派”的渊源、开派、传承;概述闽中画坛、大师云集;明代莆籍三大师李在、吴彬、曾鲸生卒年考略;阐述大师、宗师、大家的定义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俞宗建
责任者
吴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