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彬主要交游名士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435
颗粒名称: 吴彬主要交游名士录
分类号: K820.48
页数: 5
摘要: 本文是吴彬主要交游名士录。其中主要有王世贞,佘翔,祝世禄,焦竑,卫承芳,憨山大师,于若瀛,董其昌,陈明瞻,陈继儒,何乔远,叶向高,顾起元。
关键词: 明代 吴彬 名士录

内容

1.王世贞(1526—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后七子 ”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龙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王世贞诗书赠吴彬《枝隐庵歌》(见何乔远著《镜山全集》 ·卷十五《枝隐庵追次王元美为中节吴彬赋》)。
  2.佘翔(1535—1605年),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举人。有《薜荔园诗集》等作品传世。佘翔是明代著名诗人,也是画家吴彬的老师。佘翔曾赋诗《赠别吴文中》《麦斜岩别吴文仲比部》等诗文收入《薜荔园诗集》。
  3.祝世禄(1539-1610年),江西鄱阳人。字延之,号无功,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祝世禄对吴彬书法影响巨大。明代姚旅《露书》载:“金陵有十忙,祝世禄书法忙为十忙之首。”顾起元在《绘施五百阿罗汉梦端记》中提及:“祝世禄、焦竑二公先生既赞叹,以助其成偈诵,以宣其义矣。文仲尤以法自心生,缘从事起,畴昔之梦,乞可无兆,属不佞记之。 ”祝世禄《环碧斋诗集》 ·卷三录《枝隐庵为吴山人赋》。
  4.焦竑( 1540—1620年)明应天府江宁人。字弱侯,号澹园,万历七年(1589年)会试,得中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后曾任南京司业。明代著名学者,著作甚丰,万历三十年(1602年)焦竑为吴彬作《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
  5.卫承芳(1542—1615年),字君大,号淇竹,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亭子镇花园村人。幼通经史,博览群书,明隆庆二年(1568年)中进士。万历中,任温州知府,公正廉明,善抚百姓,升任浙江副使。后任山东参政、南京鸿胪卿、南京光禄即、江西巡抚等职,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清敏”。卫承芳曾为吴彬作《枝隐庵赠吴布衣》,收录其著《曼衍集》。
  6.憨山大师(1546-1623年),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法号德清,谥号弘觉禅师,安徽全椒人。明朝佛教出家众,为临济宗门下,复兴禅宗,与紫柏真可是至交,被认为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主张三家思想的融合。倡导禅净双修,教人念自性佛,其思想见解颇与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相契。憨山大师曾于 1608年在广东为吴彬作《寄枝隐》。
  7.于若瀛( 1552—1610年),字元絅,一字文若,号子步,晚号念东,著名诗人。兵部尚书于秉贞之曾孙,左都御史于若溎之
  弟。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登癸未科进士,官直隶知县,迁户部主事,累右佥都御史,官至陕西巡抚,赠右副都御史。工诗擅书,尝书报恩寺三藏殿娑罗馆匾,事见《江宁府志、山东通志》。
  于若瀛为吴彬作《枝隐庵歌》《壶山园诗十四首为吴文仲赋》《同周兆通吴文仲丛修之携两儿集然藜庵之松风阁一首》。
  8.董其昌(1555—1636年),上海松江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于万历癸卯(1603年)为吴彬题《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约1612年题吴彬《洞天灵焰图》(即《十面灵璧图》), 1621年题《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
  9.陈明瞻(1557—1623年),江西高安荷岭镇人。字德远,号匡左,明朝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明朝万历二十六年考中进士,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历南京吏部郎中,出为浙江参政。进福建按察使,迁右布政使。改补河南,分理彰德诸府。开水田千顷,建滏阳书院,集诸生讲习。士民祠祀之。就改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广西,卒官,诏赠尚书。陈明瞻著《陈氏荷华山房诗稿》卷三收录《枝隐庵为吴文中赋》。
  10.陈继儒(1558—1639年),上海松江人。字仲醇,号眉公。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万历庚申(1620年)为吴彬作《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题跋。
  11.何乔远(1558—1631年),福建晋江人。字穉孝,晚号镜山,是杰出的方志史学家。有《闽书》《名山藏》《镜山全集》刊行于世。1622年作《枝隐庵歌追次王元美为中书吴彬赋》,1625年作《为吴彬壶山别墅赋》《吴氏一门孝行歌》。
  12.叶向高(1559—1627年),福建福清人。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考取进士,万历二十六年(1589年)为庶吉士,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晋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宰辅,次年,升为首辅。叶向高曾为吴彬《题吴文仲枝隐庵》《枝隐庵诗集序》。
  13.顾起元(1565—1628年),应天府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字太初,号遁园居士,著名金石家、书法家。顾起元 1600年
  《题吴文仲枝隐庵》,1605年《题吴文仲壶公别墅十八咏》。另为吴彬题《栖霞寺五百明吴彬《梨花鸣禽图》扇面金笺私人藏明吴彬《万木枫丹图》扇面纸本罗汉梦端记》《吴文仲溪山深秀图》《吴文仲像赞》等。
  14.谢肇淛( zhè)( 1567—1624年),福建长乐人。字在杭,1616年在《五杂俎》卷中题赞吴彬:“近日名家如云间董玄宰(董其昌),金陵吴文中(吴彬)其得意之笔,前无古人,董好摹唐、宋名笔,,其用意处在位置、设色自谓得昔人三昧。吴运思造奇,下笔玄妙,,旁及人物、佛像,远即不敢望道子,近亦足力敌松雪,传之后代,价当重连城矣。吴名彬,莆人,寓金陵。 ”
  15.米万钟(1570—1632年),陕西安化人。字仲诏、号友石居士,米芾后裔,明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官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米万钟与董其昌齐名,史称 “南董北米”。 1607年,其在四川铜梁任县令时与画家吴彬相识,吴彬 1608年应约为米万钟作《山阴道上图》、1610年作《芝石图》《岩壑奇姿图》《十面灵璧图》,1615年在米万钟北京勺园为其作《勺园祓褉图》等。而米万钟也为吴彬 1591年所作的《十六应真图》题跋引首: “应真变现”。在吴彬设色 160 3年 18.8cm×54.8 Cm私人藏《十八应真图》《十面灵璧图》两件作品上分别款署 “众香居士” “石隐庵居士”。
  16.姚旅(1572—),福建莆田人。字园客,初名鼎梅,明代著名的诗人,有《露书》刊行于世。姚旅 1598年前已客居南京,1604年与莆田籍四位书画名家吴彬(人物、山水)、曾鲸(小像)、洪宽(小楷)、黄升(篆刻)皆居南京,姚旅称之为“吾乡四绝”。另姚旅《露书》卷之十二技篇云:“唐、宋、元山水无一体,体体擅长惟吴文中,既花鸟、佛像亦无不精工。 ”
  17.曹学佺( 1574—1646年),福建福州人。字能始,一字尊生,号雁泽,又号石仓居士、西峰居士,福建福州府侯官县洪塘乡人。清兵入闽,自缢殉节。曹学佺藏书万卷,著书千卷。毕生好学,对文学、诗词、地理、天文、禅理、音律、诸子百家等都有研究,尤其工于诗词。曹学佺约于1599年为吴彬《题枝隐庵》《题吴文中松岛歌为景陵朱生寿母》。
  18.胡正言(约1580-1671年),安徽休宁人。书画家、出版家,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开刻《十竹斋书画谱》,天启七年(1627年)完成。吴彬应约作《访菊》和《宫锦清班》。
  19.郑之玄(1590—1633年),字太白,又署大白,福建晋江人。与王铎同年举进士,授简讨。崇祯庚午(1630年)典江右试,升赞善。据王铎《郑太白传》郑氏性情淡旷,不言人过,亦不问,时事。与大太监为邻,得知后立即搬走。后因与权贵牴牾,不愿蹈权贵,借岷藩差避入湖南,旋卒。郑之玄1624年为吴彬作《枝隐庵集序》《枝隐庵诗赠吴中翰文中》。
  20.汤宾尹(?
  —1628年),安徽宣城人。字嘉宾,号睡庵,又号霍林。汤宾尹为吴彬 1591年作《十六应真图》题跋尾《心经》,为吴彬 1613年作《鹤寿图》题《诗堂》。
  
  21.张隆甫(?
  —1639年),福建武夷山人。著名诗人,吴彬 1598年赠诗二首《送张隆甫归武夷山》。
  
  22.
  倪范(生卒年不详),福建福州人。字柯古,诗人、收藏家。吴彬为倪范作《秋闺夜思》相赠,作品款署: “衣带日以绶,写似柯古长丈。吴彬。”1615年4月,莆田书画名家宋珏过访福州时,为倪范所藏吴彬作品用篆书题引首:“秋闺夜思。 ”
  23.余藻(生卒年不详),莆阳(今福建莆田)人。明篆刻家,字采之。著有《石鼓齋印鼎》,成书于崇禎元年(1628年)。《石鼓斋印鼎》共九卷,同邑吴彬文中校。
  24.梁千秋(? —1644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名袠,久寓南京,梁千秋是何震的嫡传弟子,临摹乃师之作,如灯取影,神形俱佳。吴彬赏识梁千秋其才,并把他推荐给祝世禄。梁千秋《印隽》1610年刊印,收入数方吴彬印章,吴彬等名流为《印隽》点校。 ”

知识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阐述“闽中画派”的渊源、开派、传承;概述闽中画坛、大师云集;明代莆籍三大师李在、吴彬、曾鲸生卒年考略;阐述大师、宗师、大家的定义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俞宗建
责任者
吴彬
相关人物
王世贞
相关人物
佘翔
相关人物
焦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