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434
颗粒名称: 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
分类号: J222.248
页数: 1
摘要: 本文是明代焦竑所作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
关键词: 明代 吴彬 五百罗汉图

内容

居士吴彬,字文仲者,少产莆田,长游建业。真文下烛,悬少微之一星;俊气孤骞,发大云之五色。既娴词翰,兼综绘素,团扇持而为■,屏风点而成蝇。高步一时,无惭三绝。
  万历辛丑,时维仲夏,与禅师释僧定,忘言契道,寓目栖霞,睹仁祠大修,像设未备,乃发宏愿,手绘阿罗汉施于精蓝,以五百躯尽千万状。盖起一念于薰修之上,若树四海于俯仰之间,可谓福地之巨观,名都之胜迹者矣。
  夫诸漏尽空,具多神变,解生死絏断。后有身者,阿罗汉之真宗也。秉般若剑竖那延幢,伏魔军不战而胜者,阿罗汉之威力也。虚谷含灵,洪钟待扣,靡供不应,有感必通者,阿罗汉之福田也。若此者咸承佛勅,宏法利生,或隐真仪而同凡流,或专一壑而横四极,倘非缘会,鲜能遇之。
  居士释艺苑之斧斤,建心王之旗鼓,吮笔和墨,范素镕金。移众善于笔端,貌群形之云变,珠衣蔽于初地,宝树拥于香城。迦陵欲飞,曼陀未落。经行宴坐,知往来之。尽冺语笑,静默总炽。然而,说法足使味真实者,即严净以观空存;相好者,感丰神而迁善;有求者,植因以覬福;罹苦者,证业以弭灭。涤贪著于心胸,开盲聋之耳目。所谓生成之外,别有陶冶,言语之表,曲为调柔。此无声之导师,亦何薄于画史?而或者犹谓:空寂两忘方归真谛,法尘具在未入慧门。岂知究竟达于无生?因地从于有相?画且非实舍亦自如,自非平等之观一洗乎!色空自在之心大通乎!权实者其孰能与于此乎!
  先是给谏祝公世禄沈研二谛、振耀三明,以一遍一切之心,护世出世间之法,用能积累众力,助成胜因,焚香赞叹,散花瞻仰。谓余常参支许之游,粗谙竺乾之语,俾书贞石,藏之名山。乃说偈曰:“相因妄有妄尽,相灭如风火轮。流转不息佛道,群生种种相在。”曰:色即空等无有碍,知相非相,不离不即。孰曰:“神明粉绘,不及我作佛事?聊凭丹青,悠悠法界,毕意经营,傍薰获寤,自性当成。 ”
  万历壬寅春闰二月丁卯。
  范景文《题吴文仲画大士像跋》
  尝览《摄山志》载:吴文仲画阿罗汉像五百轴,以为此希世之珍。已卯(1639年)解枢席皖上,蒋子卿随游栖霞,披寻古迹,仅得董宗伯元宰所为撰记。询之,主藏僧云:“此藏竟未成,就初得数十余轴,元宰怂恿,便为作记后,并数十轴亦为大力者攫取去矣!深用怅然。”入夜梦中若有所遇,晓起,适年家子李君持一轴,见遗。展视之,即文仲所作大士像也,不胜叹异。因留付山中,俾一门禅人,谨虔奉事,以补此段。碌碌,欲偶志岁月,并志灵感云。

知识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阐述“闽中画派”的渊源、开派、传承;概述闽中画坛、大师云集;明代莆籍三大师李在、吴彬、曾鲸生卒年考略;阐述大师、宗师、大家的定义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俞宗建
责任者
吴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