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432
颗粒名称: 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
分类号: J222.248
页数: 2
摘要: 本文是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
关键词: 吴彬 明代 五百罗汉图

内容

佛像,教也;画像,观也。
  凡画佛、菩萨、声闻、辟支、阿罗汉者,皆运心婆娑之外,游意空刼之初。清虚固以日来尘劳于焉,暂息矣。及其神照既传,庄严斯在,使瞻礼者发菩提心。如观净土变相,必起往生想;观地狱变相,必起脱离想;观大士变相,必起皈依想;观华严变相,必起行愿想。原其熏练之因,岂异经禅之力哉!梁唐之间,耆宿宗师,既振法于彼,而能妙画史,亦助道于此。所谓宝刹,现于毫端,大千掷于掌上,庶几似之。
  蒲口吴彬居士者,婆娑艺圃,泛滥珠林,翰墨余閒,纵情绘事。因游摄山,见千佛岭天监雕镌,森然海会,作而叹曰: “億千调御,既分身矣。五百应真,何时放光乎? ”遂以丹青,代彼金石,施若干轴,藏之此山。
  值余南游,请为助喜。余发而观之,有贯休之古而黜其怪;有公麟之致而削其烦,可以传矣。虽然余更有进焉,佛言:一切众生有如来智慧德相,夫罗汉者,岂异人哉?
  众生是也,搬柴运水,即是神通,资生顺产,不违实明董其昌题吴彬《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拓片相。而画罗汉者,或摄空御风,如飞行仙;或渡海浮杯,如大幻师;或掷山移树,如大力鬼;或降龙驯虎,如金刚神。是为仙相、幻相、鬼相、神相、非罗汉相。
  若见诸相非相者,见罗汉矣。见罗汉者,其画罗汉三昧与为语。居士而无以四果为胜,以众生为劳,以前人为眼,以自己为手,作是观者,进于画矣。居士曰: “善哉! ”
  万历癸卯秋。偕吴文仲居士游摄山,礼诸尊者,遂书此记于乳泉亭。上史官董其昌。钤印: “知制诰日讲官” “董氏玄宰”。
  【笔者按:董其昌题《栖霞寺五百阿罗汉图画记》书法拓片,总十一帧,缺少其中之一内容:“余閒,纵情绘事。”因游摄山,见千佛岭天监雕镌,森然海会,作而叹曰: ‘億千调御,既分身矣。五百应真,何时放光。 ’”
  《摄山志》·卷四,464至466页,缺少本文最后一段内容:“万历癸卯秋..”南京栖霞寺藏有董其昌题《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书法拓片,笔者曾访南京栖霞寺时眼福之至,故拍摄全文,今附上,以弥补《摄山志》遗漏之憾,特此记之。
  另《摄山志》 ·卷四, 464页:观地狱变相,必起脱离想;想( “想”实误,应更正为 “观”)大士变相,必起皈
  依想。】

知识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阐述“闽中画派”的渊源、开派、传承;概述闽中画坛、大师云集;明代莆籍三大师李在、吴彬、曾鲸生卒年考略;阐述大师、宗师、大家的定义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俞宗建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