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彬六件《五百罗汉图》创作时间、地点、藏地探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431
颗粒名称: 吴彬六件《五百罗汉图》创作时间、地点、藏地探寻
分类号: J222.248
页数: 4
摘要: 吴彬作品图片留传于世的《五百罗汉图》真迹之作至少有六件。其创作时间分别为 1592年前、 1593年夏、 1595年春、 1595年冬、 1596年秋、 1602年春。
关键词: 吴彬 明代 五百罗汉图

内容

中国历代画家绘《五百罗汉图》像,李公麟之外,当以莆田吴彬最著名,其传世作品亦最多。吴彬一生究竟创作几件《五百罗汉图》?其创作时间、地点、缘由、藏地如何?之前学界观点不一,专家学者多数言及有三件。
  笔者穷尽探索追踪。首次发现吴彬创作有文献史料记载,作品图片留传于世的《五百罗汉图》真迹之作至少有六件。其创作时间分别为 1592年前、 1593年夏、 1595年春、 1595年冬、 1596年秋、 1602年春。论述如下:
  2013年春,谒南京栖霞寺,拜访栖霞寺住持及寺院办公人员,获允进入寺院珍藏室,并拍到董其昌为吴彬《绘施五百阿罗汉画记》题跋石刻拓片书法十帧。从上史官董其昌跋款:万历癸卯(1603年)秋,偕吴文仲居士游摄山礼诸尊者,书此记于乳泉亭,笔者开始进入吴彬《五百罗汉图》探索之旅。董其昌为何是“书此记于乳泉亭”,而不是记于 “摄山栖霞寺? ”
  笔者通过实地勘察,发现乳泉亭不在栖霞寺内,而是在栖霞寺院后面山上约二百米处。莫非吴彬居所“枝隐庵”也在寺院外?笔者在寺院遇一寺僧在打扫落叶,旁边过来一位老者找这位寺僧。当我咨询明代画家吴彬居住的枝隐庵在寺院什么位置时,寺僧把我们引入室内坐着谈。这位老者告知, “枝隐庵”不在寺院内。
  余心有不甘,找到寺院办公室主任徐业海咨询,他拿出民国十四年《摄山志》所载栖霞寺地形图,并提供栖霞寺有文献记载寺庵共48个,也没有吴彬‘枝隐庵’。所以董其昌在题跋中曰:“蒲口吴彬居士者,婆娑艺圃,泛滥珠林,翰墨余閒,纵情绘事。因游摄山,见千佛岭天监雕镌,森然海会,作而叹曰:‘億千调御,既分身矣!五百应真,何时放光乎?’遂以丹青,代彼金石。施若干轴,藏之此山。值余南游,请为助喜,余发而观之。有贯休之古而黜其怪;有公麟之致而削其烦,可以传矣。”因游摄山..值余南游,请为助喜,董其昌无提及枝隐庵地点。
  顾起元为吴彬题《栖霞五百阿罗汉梦端记》截:有比丘无借者,自西川来参丈室(寻找吴彬丐求作《五百罗汉图》)。 “枝隐庵”究竟在何处?
  据明 ·于若瀛《弗告堂集》 ·卷六载《枝隐庵歌》:
  “吴文中才情既富,点染更工,结庵秦淮之涘,曰 ‘枝隐庵’,取鹪鷯一枝意也。 ”
  明 ·祝世禄《环碧斋诗集》 ·卷二载《枝隐庵为吴山人赋》: “名胜探欲遍,息蹻秦淮湄。挟此千古气,郰尔栖一枝。 ”枝隐庵结在秦淮湄,秦淮之涘(详见笔者《吴彬枝隐庵礼佛,游艺神通》)。
  另外,董其昌在乳泉亭所记吴彬《绘施五百阿罗汉画记》这件作品的创作时间是 1602年。
  据焦竑《绘施栖霞五百阿罗汉画记》载,时间明指:万历辛丑(1601年),时维仲夏,与禅师释僧定,忘言契道,发宏愿手绘阿罗汉施于精蓝。完工时间是祝世禄与焦竑题跋落款时间 1602年闰二月。
  另笔者新发现证据《枝隐庵歌》(明·于若瀛《弗告堂集》·卷六)载:
  丙申(1596年)秋,(吴文中)得告还里,曾索余诗时病未能也。比再,尚符玺入(吴彬)留京,已为壬寅(1602年)春。(余)过庵中与语,非复昔日文仲,顿悟空华,栖心白业,手图阿罗汉五十轴,施楼霞寺,不拘奇形怪状,怵心夺目而笔端工巧精入毫芒,此足不朽矣。
  故此件《五百罗汉图》创作时间当定为1602年。这是已知吴彬完成的第六件《五百罗汉图》作品,因有祝世禄、焦竑、董其昌等为其题跋佳赞,故是其影响最大的一件《五百罗汉图》佳作,为其在中国绘画史赢得声誉及地位奠定丰碑之基石。虽然吴彬生前并不在乎这些,正是不求名而更有名。
  吴彬作《五百罗汉图》,在江西鄱阳这个地方,曾藏有三件。究竟原因,笔者探究发现,盖与吴彬书法老师祝世禄(1539-1610年)有关。吴彬于1565年前在莆田长大,其诗词、书法老师为晚明举人,中国著名诗人佘翔(笔者考其生卒年为: 1535— 1605年)。1565年吴彬在杭州西湖写《雁荡山图》后不久,继续北上抵达秣陵(今南京),书法篆刻得到祝世禄的指导和帮助,影响巨大。吴彬技艺精进,与祝世禄亦师亦友。
  祝世禄是江西鄱阳县人,鄱阳南罗汉寺慧通及可能通过祝世禄向吴彬约绘第一件《五百阿罗汉图》。之后,鄱阳县北罗汉寺及步云寺均通过慧通推介,又陆续获两件《泥金五百阿罗汉图》,且均有慧通住持为之题记,据此,可知鄱阳县一地曾庋藏吴彬三件《五百罗汉图》。
  详情考述:慧通获吴彬第一件《五百罗汉图》先后二次向朋友提及:慧通题记述“夔州太守路经鄱阳湖,慕名瞻礼吾寺宝藏(吴彬所绘)五百应真之法像、赞叹不已,便于箧中取出蠹残旧籍以赠。观之,乃宋版《五百罗汉图》册也。”另一次,慧通获知鄱阳北罗汉寺智远到全国诚聘名师为寺院绘法像未果,见其歉然久之,便秘告之本南寺曾诚聘甫田(莆田)吴彬(注:慧通称呼吴彬未使用“文仲子”)绘制五百罗汉法像之事。其闻而欣喜殊甚。智远者,真有心人也。便急舟至金陵,会晤画师,极力周旋,多方诚劝,乃得然应允。慧通为鄱阳北罗汉寺获第二件《五百罗汉图》题跋:此由江西鄱阳南罗汉寺主持慧通,于万历二十一年( 1593年)为吴彬绘
  《五百阿罗汉图记》跋:“粤自龙藏象负,皆为觉岸津梁;宝殿金身,无非化城像教。但灵音之广播靡穷,故法宇之创兴有自。欲洗尘根,须宏佛愿。邑之北隅,旧有妙香寺,内设罗汉殿,自元代以前,摇坤荡宇,极规模宏敞之观..
  住持智远,秉志寅清,矢心增建。指日兰橑桂柱,何异白马重来;垩壁丹楹,仿佛青鞵再峙。惜以未得图册,虽欲塑像,未由也。于是乃遍访蜀中名山古刹,凡藏经最多之处,靡不到闻;见博洽之比丘,靡不咨访,卒不可得。智远殊不自安。予见其歉然久之,便秘告之本南寺曾诚聘甫田吴彬绘制五百罗汉法像之事。其闻而欣喜殊甚。智远者,真有心人也。便急舟至金陵,会晤画师,极力周旋,多方诚劝,乃得然应允。亦将数载募化积金十余两,以作画费之资。越年(1593年)工竣,智远甚喜,邀予共相展阅而瞻仰焉。智远谓予曰:“吾观是图,而知五百尊者,其入道不相为因,而妙悟各有自得,所谓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非欤? ”予曰: “然。予不敏,未能有悟。今观吴彬所画此众阿罗汉,光辉满室,神趣如生,足显象教之森严。岂其有神助与?抑精诚之所感格欤?兹得此图,而五百尊者,永垂范于北寺古刹之中,为镇寺之鸿宝。将见妙道因缘,光辉自在,而法炬于以长明也。 ”
  第三件《五百阿罗汉图》,是施主朱培元诚聘吴彬所绘,供于鄱阳县步云寺之罗汉堂,有慧通住持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题跋,晚于前者两年。慧通住持题跋:有本邑商家朱培元施主厚沾步云寺佛之福泽。吾曾于其自金陵共舟至饶舟中瞻礼文仲子所绘五百应真之法像,感法水洗心清,蕙风吹体,畅顿生绘此圣像,施于步云寺之宏愿。有此良因屡叨洪造,便嘱予不惜重价施斯善举,越岁(1595年)工竣,予约其共相展阅,瞻仰万方数据焉。时万历乙未年(1595年)仲春月,江西饶川府鄱阳县罗汉寺住持慧通沐手撰并书。
  第四件《五百罗汉图》。1595年春后,吴彬开始《临李公麟画罗汉图》,1595年冬竣工。该作是白描长卷,长1675.8厘米,宽31.8厘米。1594年叶向高赴南京任职,约1595年,访福建老乡吴彬居所“枝隐庵”,并有《题吴文仲枝隐庵》,吴彬从此开始使用号“枝隐生”“枝隐庵主”“枝庵发僧”“枝隐庵头陀”等。吴彬《临李公麟画罗汉图》时,吴彬亦款署: “枝隐庵头陀临龙眠笔法。 ”
  第五件《五百罗汉图》,据顾起元为吴彬题《绘施五百阿罗汉梦端记》载:“丙申春,有比丘无借者,爰自西川来参丈室,以《五百大阿罗汉应真像》,丐文仲图之,将施名山永为法宝。于时,文仲默然未许。僧遂留偈而去。浃旬,文仲假寐忽梦彼僧率众礼佛,文仲随共瞻仰已而大声振地,异羽满空亟与僧登台而睇焉。俱眂金刚频那夜迦之属,咸示殊形,并陈诡状。文仲仓皇思避,则有厉声嘱之,曰:‘必尽貌若等斯可归矣。’文仲乃索笔而摹之,俄有一卒持刀牒至前,似欲剃文仲发者。文仲惊寤,于是,发心写《五百应真诸像》,因悉图梦中所见,以为羽卫既成,乃奉藏之攝山之栖霞焉。祝给谏无功、焦太史弱侯二先生既赞叹,以助其成偈诵,以宣其义矣。文仲尤以法自心生,缘从事起,畴昔之梦,讵可无征,属不佞记之。 ”
  所以,吴彬此件《五百罗汉图》创作时间是1596年秋,长卷,纸本,长2345.2厘米,宽37.7厘米。原南京栖霞寺藏,后流失海外,现为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之前,许多专家学者误把吴彬此件 1596年秋所作《五百罗汉图》,与其1602年春所作的《五百罗汉图》(五十轴组成)混为一谈,实误,应以更正。
  所以,吴彬六件《五百罗汉图》的创作时间分别是 1592年前、 1593年夏、 159 5年春、 1595年冬、 1596年秋和 1602年春。吴彬六件《五百罗汉图》创作地均在南京,前三件分别藏在江西鄱阳县南罗汉寺、北罗汉寺和步云寺。第四件2009年11月10日现北京保利拍卖,私人藏,第五件台北故宫所藏《罗汉图》可能为其中五十屏轴之一(其余屏轴尚未发现),第六件《五百罗汉图》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知识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阐述“闽中画派”的渊源、开派、传承;概述闽中画坛、大师云集;明代莆籍三大师李在、吴彬、曾鲸生卒年考略;阐述大师、宗师、大家的定义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吴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