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彬南京寓所 ‘枝隐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427
颗粒名称: 吴彬南京寓所 ‘枝隐庵’
其他题名: 众口争传枝隐词,一时价贵长安纸
分类号: K928.75
页数: 6
摘要: 本文介绍吴彬与枝隐庵的渊源。
关键词: 吴彬 枝隐庵 福建

内容

一、明·叶向高《苍霞草》诗卷二,江苏广陵印社重新影印出版,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整理, 87—88页,录《题吴文仲枝隐庵》诗云:
  吴生本是闽中彦,壶山兰水奇堪擅。
  少时来作秣陵游,秣陵山水图画偏。
  小卜幽栖寄此身,柴门萧寂无风尘。
  雨花台下频携酒,桃叶溪头几问津。
  六朝名士推江左,生也论交无不可。
  礼佛朝朝开士林,投欢日日车公坐。
  以兹荏苒度年华,一枝隐处便为家。
  何时携手同归去,六六峰头餐紫霞。
  二、明·叶向高《苍霞草全集》卷二, 803-805页,录(《枝隐庵诗集序》)载:
  昔之高人,或隐于山,或隐于市,或隐于钓,或隐于医卜,或隐于金门,隐不同也。而庄生隐于‘漆园’,著书数十万言,其大指乃在《逍遥游》一篇。曰:“大鹏九万里与鹪鹩一枝,其适同也。 ”
  吾乡吴文中,侨寓白门,名其所居曰‘枝隐庵’。日匡坐其中,诵经礼佛,吟诗作画,虽环堵萧然,而丰神朗畅,意趣安恬,大有逍遥之致。
  客谓:“文中一枝适矣,浸假而能九万,子将何居? ”文中笑曰: “夫九万里者,摶扶摇羊角而后上者也,何搰搰也?而鹪鹩斥鷃,经营咫尺之间,己自得矣。”今必责鹪鹩、斥鷃曰:“尔为鹍、尔为鹏、尔必九万里,彼岂愿之哉,夫吾观于世之炎炎者、赫赫者、熙熙熙攘攘者、其志皆欲九万里也,而未必能九万里也。彼非扶摇羊角则不上,是有待者也,如吾之一枝也,又奚待哉。吾安能舍其无待?而徒其有待也。 ”
  客无以应,以告余。余曰:“文中之言达矣,而未尽也。夫以为无待:则扶摇羊角,吾任其自然,亦非待也;以为有待:则一枝亦待也。故尧舜之勋业而等之浮云,此无待者也。不然,则巢由待箕颖矣,方朔待金门矣,子真待谷口矣,君平待成都肆矣,王君公待墙东矣,向平待五岳矣。夫有待迹也,无待神也,迹有所寄,而神无所萦。如是者忘待并忘其待,待是天隐也。
  而文中犹规规然,矜己之一枝,嗤彼之九万,其犹存乎,大小之见者欤?”客以语,文中亦无以应,因裒集其所得诗,自王元美、吴明卿而下,凡若干首付之梓,而属余为序。余笑曰:“夫以无待言一枝,犹赘也。顾从而诗之梓之,又从而序之,不愈赘乎?”文中曰:“吾聊以寄而适焉耳,必如先生言,则南华之经,道德之五千言,亦赘也? ”余不得已,为书于卷端。
  三、明·何乔远《镜山全集》 ·卷十五录《枝隐歌追次王元美为中书吴彬赋》载:
  吴君人奇画亦奇,更复能诗人未知。那须玉堂老学士,那须骢马名御史。床头一剑酒一巵,侠气往往凌要离。乐府题为五杂俎,蜀道貌出噫吁嚱。上林万树鸦满栖。少年不敢金弹之。吴君狎之如春鹥,御赐时读君王诗。憶昔吴君未知名,秦淮但号枝隐生。桃叶渡口竹枝歌,攝山牛首忘蹉跎。司寇王公为君歌,歌罢还书颠婆娑。藏之廿载字不灭,双钩影出镌银铗。命我歌诗心复切,谓我闽中一豪杰。古人逝矣不可招,试观作者谁刘曹。我学陶潜觉今是,行且挂冠不可住。君今凤池飞且遥,谁能枝隐旧鹪鷯。
  四、明·何乔远《镜山全集》 ·卷二录(《送吴文仲慮囚闽中》)载:
  蔼蔼夫子,志澹神遥。服道前哲,稽典先朝。奋翮弱冠,论文垂髫。笔如浓云,思若轻飚。蚌蛤望月,磁石引鐡。予于夫子,迹远心缀。亦既遘止,叶于梦思。共翳霞外,并践云司。珠载圆流,玉籍他山。夫子垂眷,谬置其间。朋欢未弭,王事靡宁。濯濯春月,芒芒使星。后骑在御,前旌渡河。伫瞻凝睇,思如之何。明明天朝,零零露湑。笠无招兽,网有漏鱼。仆车既脂,敢献掌徒。植恩立僵,沛泽鳞枯。
  五、明·郑之玄《克薪堂文集》序·卷四录(《枝隐庵集序》)(孤本,俞宗建点校)载:
  枝隐草者,莆吴文中,裒其所为应制之诗若文,每进献当上(皇上)意者也。昔在神祖(明万历皇帝)好学古文,政治之暇留翰墨,缥缃玉轴,罔弗览观。书法遒美,龙翔凤舞,时落人间,故事殿中翰笔札待诏。诸有撰述以付词林,上皆以命殿中之能者而品题其篇,旋属缮写,或命篆,命隶,命飞白,命大狂草。凌云之榜,不假手于仲将;夜珠之句,不借评于昭儀为甚盛事。是故,文中之在中翰独著。
  文中初以起家,试殿中第一。所为应制诸作,蒙褒答者万寿(9月4日)诗、歌、赋各一。上于诗:谓其声响绝尘;于词:谓其古雅堪择入乐府;于歌:谓其爽朗令人仙仙霞举;于赋:谓其句炼意弘,得作者之法淋漓,宝墨辉煌赐赉藏之。后世侈于冠绅,书生之遇斯以荣矣。余观自古应制之篇,盛于唐人大约取其声韵和平,不伤雅道。夫应制之诗,未必尽使人传。而诗而应制其篇目,其诏答理妙,且日嘉彼劲翮。方资利用与夫弃损箧笥羲不当也。其一时君臣郑重制作,有足多者。文中以兼才妙天下,画有顾、陆;书有欧、虞;诗有沈、宋,而以草茅给札,尚方所奏,辄当上意。览集中有所为《谢赐暦》《谢赐鲥鱼》二表,诸词林之臣,恩数密迩有所不及。即未必能使人传,犹自不可以不传。况其词文声韵和雅,工而足以使人必传也。
  六、明·郑之玄《克薪堂诗集》马上草·卷六录《枝隐庵诗赠吴中翰文中》载:
  夫君何矫矫,抗身青云际。
  橐笔事定陵,高才肆文艺。
  染翰凤池头,宣索乃应制。
  煌煌金罘罳,错落清廟制。
  至尊亲赐劳,淋漓天语递。
  宝墨降上方,光怪不敢聣。
  意欲双钩出,榻之用垂世。
  君才信如神,下笔无不诣。
  当其拨浓墨,山水以意系。
  烟云翳业木,微茫森有气。
  即使右丞为,辋川失妙丽。
  夜梦五百僧,古怪神智慧。
  稽首乞图形,一揽窮合离。
  始知笔墨工,可以通冥契。
  咄咄长安中,浑无自娱计。
  获君一两笔,摩娑目淫殢。
  爱君枝隐庵,壶中种薜荔。
  木兰水清浅,宜可容鼓枻。
  丘壑何天然,母乃画图势。
  君名悬日月,安得奋归袂。
  惟我百无能,斯当迈漱砺。
  愿为双鹪鹩,从君求所说。
  七、明·曹学佺《金陵初稿》·卷一录《题枝隐庵》载:人生信如鸟,愚智亦相因。愚者罗于网,智者全厥身。为问枝上荫,何如世间尘。道此莫换彼,述故为招新。八、明·曹学佺《曹大理集》之《石苍寺稿》录《题吴文中松岛歌为景陵朱生寿母》载:
  海里看山怕一点,山形高兮水近渐。中间毫发若可睹,正值秋空云尽敛。百层金阶历银屋,无数瑶函与玉检。崑仑王母下来游,侍立双嬛皆琬琰。青鸟不飞漠殿头,入世消息空悠悠。但识云霞换朝暮,不知树木成春秋。苍松翠柏一何古,耸干垂枝作虬舞。鲸鱼出入潮水生,树末潇潇浑过雨。微茫只有重波白,何处更着远山碧。风吹瀑布千寻落,直似连峰一片石。崔嵬可望不可登,骖鸾驾鹤有谁能。欲向西池观翠黛,何如南岳问朱陵。
  九、明·于若瀛《弗告堂集》·卷六录《枝隐庵歌》载:
  吴文中才情既富,点染更工,结庵秦淮之涘,曰‘枝隐庵’,取鹪鷯一枝意也。丙申(1596年)秋,(吴文中)得告还里,曾索余诗时,病未能也。比再,尚符玺入留京,已为壬寅(1602年)春。过庵中与语,非复昔日文仲,顿悟空华,栖心白业,手图阿罗汉五十轴,施楼霞寺,不拘奇形怪状,怵心夺目而笔端工巧精入毫芒,此足不朽矣,遂赋长歌赠之。
  武夷有奇士,清狂文仲子,昂藏骨欲飞,吞吐舌如绮,眼前之人胡足齿。枝隐之庵托栖止,庵前插入群木青。几上排来乱山紫,数年寄迹在金陵。接■韎韐何凌兢,酒边旷达嵇山散。画裹篇章王右承,我入山中已六载。金陵尚尔留君在,我今小草出东山。与君携手秦淮湾,秦淮湾,长千里,无人不知文仲子。众口争传枝隐词,一时价贵长安纸。
  闻君近来精绘事,不图山水图大士。大士图成五十幅,陆离光满栖霞寺。铅华洗尽夺天真,生前头陀毋乃是。石火千秋有尽时,谁知芥子纳须弥。从今(1602年)双树巢孤鹤,岂是鹪鷯托一枝?
  十、明·于若瀛《弗告堂集》 ·卷九录《同周兆通吴文仲丛修之携两儿集然藜庵之松风阁一首》载:
  高阁倚松风,西林迈照红。
  千岩尘市隔,一径帝城通。
  香积云中静,春花象外空。
  聊镳归去晚,石磴转冥濛。
  十一、明·顾起元《嫩真草堂集》 ·卷四,明人文集业刊第一期,沈云龙选辑,文海出版社, 284—287页,录《题枝隐庵》载:
  1600年7月,翰林院编修南京名儒顾起元因生病自北京归籍(南京)调理。吴彬也敬邀挚友顾起元题“枝隐庵”,顾起元盛情难却,后有《吴文仲索题枝隐庵,予以病谢笔研久矣,念违文仲之意,信口作歌诒之,词之骫骳,未暇论也》。
  顾氏赋歌全文:“大地山川无不有,神奇尽落吴郎手。吴郎手中管七寸,吴郎胸中才八斗。八斗才高人不疑,一丘一壑人不知。知我者希我不贱,且学鹪鹩栖一枝。枝栖,在何处?不愿上林千万树,树头树底飂长风。人生何处无飞蓬,蓬飞藿散人尽尔。绮疏瓯脱皆如此,聊寄一枝而已矣。已矣乎,归去来,昆仑紫庭长不开。鸾缥凤吹何为哉,何似鹪鹩栖托好。一枝正复家绿了,了了槐安国中事。南柯别自开天地,天地由来尽一枝。一枝偃息何不宜,宜不宜,向谁道?下泽车催款段老,老屋屠苏罥芳草。芳草芊眠天一涯,此身安处即为家。家在一枝复何有,床头十斛金陵酒。举杯滟滟翠霞生,落笔霏霏苍雪走。雪走霞生四壁上,五湖十岳开丹障。名流往往欣相向,相向还期命驾邀。纵欲逃名名莫逃,榆枋斥鷃非尔曹。且与鹏翼同逍遥,逍遥岂必巢华屋。容膝之余皆长物,饭饭香粳且扪腹。扪腹游行百事无,茗尊一具香一垆。垆烟销尽茗炙冷,班竹方床支石枕。枕上瞢簦午梦醒,枝头黄鸟最堪听。听来渐觉心泠然,摩挲图史相留连。此时江南五月天,坐令长日如小年。小年大年知不知,谁非一枝谁一枝。一枝庵中乐事多,吴郎吴郎奈若何。 ”
  十二、明·憨山德清大师《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三十七录(《寄枝隐》)诗云:
  白门深隐一枝安,山水娱情世念残。
  曾入维摩方丈内,百千三昧一毫端。
  十三、明·祝世禄《环碧斋诗集》·卷二录《枝隐庵为吴山人赋》载:
  名胜探欲遍,息蹻秦淮湄。
  挟此千古气,郰尔栖一枝。
  东风不啬一枝春,樽杅琴荐花底陈。
  长歌短歌不尽意,写出青山还寄人。
  青山有无云气薄,隐隐枝头攝丘壑。
  白日栖下卧少文,五游更不劳行脚。
  十四、明 ·卫承芳《曼衍集》(《题枝隐庵赠吴布衣》)载:
  卫承芳(1542—1625年),字君大、叔杜,号淇竹,达州(今属四川)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万历中任温州知府,进浙江副使,谢病归。万历间,南京户部尚书有清名者,前有张孟男,后则称承芳。寻就改吏部,卒官。聪慧好学,善属文,工草书,尤长诗律。为官清廉,救人危难,晚年曾率众浚江,乡人有“卫阁老开河”之说。赠太子太保,谥清敏。《明史》卷二二一有传。著有《曼衍集》。
  十五、明·陈邦瞻《陈氏荷华山房诗稿》·卷三录《枝隐为吴文中赋》载:
  至言冺非是,旷观尠谐异。
  莹心语物化,万籁齐一吹。
  穷大岂嵩华,倪细匪毫刺。
  所以至人心,倏然冥所寄。
  闽南有佳士,夙尚抱玄契。
  跡本江海超,逍更丘园賁。
  盤礴宋王门,卖药壶公肆。
  聊寓枝隐稽,逍遥乃其志。
  遐举非吾慕,卑栖庸我系。
  俛仰枋榆间,九万有余地。
  此意谁可言,南华交一臂
  。十六、明·宣城汤宾尹嘉宾著《睡庵文稿》·卷之三录《枝隐庵赠吴文中》载:
  吴,善画,闽人。
  掛笠者谁子,乾坤载一瓢。
  臣心甘傲许,皇世颂如尧。
  屋木搀天古,窗烟索雨饶。
  怒飞无所羡,安隐托鹪鷯。
  毋言一枝小,芥子纳须弥。
  尘劫消眉角,山川到腹笥。
  酣来聊点缀,造物辦恢奇。
  只作闽人语,前身当伯时。
  明吴彬《十面灵璧石》私人藏

知识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阐述“闽中画派”的渊源、开派、传承;概述闽中画坛、大师云集;明代莆籍三大师李在、吴彬、曾鲸生卒年考略;阐述大师、宗师、大家的定义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俞宗建
责任者
吴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