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史人物 吴彬:枝隐庵礼佛,游艺神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426
颗粒名称: 画史人物 吴彬:枝隐庵礼佛,游艺神通
分类号: K820.48
页数: 6
摘要: 吴彬(1550—1643年?),福建莆田人。字文中、文仲,别字质先,别称文中父。自号壶谷山樵、遵道生、织履生、一枝栖、枝隐生、枝隐居士、枝隐庵主、枝庵发僧、枝隐头陀、枝隐庵头陀和金粟如来等。吴彬的少年时期(1550—1565年)在福建莆田生活成长,因其聪明颖悟,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天赋,深受晚明同乡举人、著名明吴彬 《达摩像》 台北 “故宫博物院 ”藏诗人佘翔的器重和栽培。吴彬寓居南京后开始使用 “枝隐”“枝隐生”等字号。
关键词: 吴彬 枝隐庵 莆田

内容

吴彬(1550—1643年?),福建莆田人。字文中、文仲,别字质先,别称文中父。自号壶谷山樵、遵道生、织履生、一枝栖、枝隐生、枝隐居士、枝隐庵主、枝庵发僧、枝隐头陀、枝隐庵头陀和金粟如来等。
  吴彬出生在福建莆田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家庭。据明代莆籍学者姚旅所著《露书》卷之十四《异篇下》载:“吾乡秀才吴金陵,初睹以为啬寿且艰子。金陵力行善事,且供白衣大士甚虔,年五十梦大士云:‘尔多善行,今且送泰山记事功曹为尔子。’是年生子彬,彬字文中,以绘事冠海内,见所生有自矣。”
  “枝隐庵”探幽
  吴彬的少年时期(1550—1565年)在福建莆田生活成长,因其聪明颖悟,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天赋,深受晚明同乡举人、著名明吴彬 《达摩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诗人佘翔的器重和栽培。嘉靖壬戌年(1562明于若瀛《枝隐庵歌》录自《弗告堂集》年)倭寇入侵莆田,佘翔家遭劫,但好在师生均逃过一难。乙丑年(1565年)春,吴彬开始挟艺北上。其历游浙江雁荡山、天台山等名胜后抵达杭州,在西湖昭庆山房作山水长卷《雁荡山图》。之后,他继续北上抵达南京,从此“礼佛朝朝开士林,投欢日日车公坐。以兹荏苒度年华,一枝隐处便为家”(明叶向高《题吴文仲枝隐庵》)。叶向高在《枝隐庵诗集序》中又曰:“吾乡吴文中,侨寓白门,名其所居曰‘枝隐庵’。日匡坐其中,诵经礼佛、吟诗作画,虽环堵萧然,而丰神朗畅、意趣安恬,大有逍遥之致。客谓文中一枝适矣。”( “一枝”盖取自庄子《逍遥游》)
  吴彬寓居南京后开始使用 “枝隐”“枝隐生”等字号。约1595年,吴彬创作了一幅《高山流水》,款署“枝隐居士”。这是吴彬首次流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是他向世人公布自己最重要的身份 ——居士。吴彬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款署“枝庵发僧”“枝隐头陀”“金粟如来”“斋心”“发心”等,均是在表达自己的宗教信仰。
  1600年7月,翰林院编修、南京名儒顾起元因生病自北京归籍(南京)调理。吴彬敬邀挚友顾起元为自己居所题写“枝隐庵”。顾起元赋歌赠吴彬:“大地山川无不有,神奇尽落吴郎手。..何以鹪鹩栖托好,一枝正复家绿了。了了槐安国中事,南柯别自开天地。天地由来尽一枝,一枝偃息何不宜。..一枝庵中乐事多,吴郎吴郎奈若何!”从此,吴彬的枝隐庵在南京更加广为人知,文人们对“枝隐居士”的赞美之词亦不绝于耳。
  “枝隐庵”何在?叶向高《枝隐庵诗集序》载:“吾乡吴文中,侨寓白门(南京),名其所居曰‘枝隐庵’。”明祝世禄《环碧斋诗》卷二《枝隐庵为吴山人赋》中道:“名胜探欲遍,息跷秦淮湄。”于若瀛《弗告堂集》卷六《枝隐庵歌》曰:“吴文仲才情既富,点染更工,结庵奏淮之涘,曰‘枝隐庵’,取鹪鹩一枝也。”叶向高、祝世禄、于若瀛均为吴彬挚友。通过他们的记述,可推知吴彬的“枝隐庵”应在南京秦淮“之湄”“之涘”。但具体位置是哪儿呢?笔者一路探寻,终于在吴彬作品中发现端倪。1604年,吴彬在其作品《梅竹雪鸟图》上钤印“让王孙”“家在凤凰阜下”。那么“凤凰阜下”就应是吴彬在南京的居所。为此笔者专程自福建赴南京探踪寻幽。凤凰台,即唐代大诗人李白名诗句“凤凰台上凤凰游”之凤凰台(今南京城西花露岗下)。故吴彬于南京的具体居住地应该在秦淮区长干里西北侧凤台山上。吴彬与大学者顾起元比邻而居。顾起元在万历后期主动辞官,在南京杏花村旁的凤凰台侧修筑了一座园林,自题“遁园”。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就在附近,“竹林七贤”之阮籍的衣冠冢也坐落于此。一千多年前,凤凰台是饱览“大江前绕,鹭洲中分”的绝佳胜境。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成为图画金陵山川和秦淮美景的千秋绝唱。
  明吴彬枝隐庵遗址(图左为顾起元遁园)
  试殿中第一,兼才妙天下
  据明代学者何乔远载: “吴君(吴彬)人奇画亦奇,更复能诗人未知。..忆昔吴君未知名,秦淮但号 ‘枝隐生’。”后来,吴彬遇到 “伯乐” ——司寇王元美。王公赋歌并书赠吴彬,谓其乃闽中一豪杰。如此,早年隐遁“枝隐庵”的布衣吴彬,中年得王元美慧眼识珠,逐渐步入仕途。吴彬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入宫廷值中书舍人,历工部主事。
  吴彬原本一介布衣,背井离乡的他何以在中年时入宫廷值中书舍人,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经过多番考证后,笔者在何乔远门生郑之玄所著《克薪堂诗文集》(孤本)卷四之《枝隐庵集序》中找到了答案:
  枝隐草者,莆吴文中,裒其所为应制之诗若文,每进献当上(皇上)意者也。昔在神祖(明万历皇帝)好古文,政治之暇留翰墨,缥缃玉轴,罔弗览观。书法遒美,龙翔凤舞,时落人间,故事殿中翰笔札待诏。诸有撰述以付词林,上皆以命殿中之能者而品题其篇,旋属缮写,或命篆,命隶,命飞白,命大狂草、凌云之榜,不假手于仲将;夜珠之句,不借评于昭仪为甚盛事。是故,文中之在中翰独著。
  文中初以起家,试殿中第一,所为应制诸作,蒙褒答者万寿诗、歌、赋各一。上于诗谓其声响绝尘,于词谓其古雅堪择入乐府,于歌谓其爽朗令人仙仙霞举,于赋谓其句炼意弘,得作者之法淋漓,宝墨辉煌赐赉藏之..文中以兼才妙天下,画有顾、陆,书有欧、虞,诗有沈、宋,而以草茅给札,尚方所奏,辄当上意。览集中有所为《谢赐历》《谢赐鲥鱼》二表,诸词林之臣,恩数密迩有所不及。即未必能使人传,犹自不可以不传。况其词文声韵和雅,工而足以使人必传也。
  吴彬之所以能入宫廷,事殿中翰笔札待诏,是因其曾参加了皇帝主持的殿试考试并明郑之玄《枝隐庵集序》(孤本)荣获第一。吴彬殿试时,解答应制诸作有万寿诗、歌、赋各一,皆获得了万历皇帝的赐赏和嘉赞。且吴彬兼才妙天下,其诗文、书画、学养修为全面。明神宗品题其篇,让吴彬立即缮写,要求其用篆、隶、飞白、大狂草、榜书等各种字体,吴彬皆能驾轻就熟、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故深得皇上垂青,入宫廷值中翰待诏时亦最著名。
  吴彬还校订两本印谱:梁千秋《印隽》和余藻《石鼓斋印鼎》。
  金粟如采 神游万古
  凤凰阜附近的瓦宫寺庙内白墙上有一幅据传是东晋顾恺之所绘的维摩诘像。维摩诘又称净名(以洁净、没有污染而著称的人),是早期佛教著名居士。维摩居士自妙喜国土化生于娑婆世界,示家居士相。吴彬崇尚维摩诘,认为“自己生亦有自矣”,与维摩诘相似,同为“金粟如来之后身”。关于吴彬的长相,顾起元在《题吴文仲像赞》中称“是以为照于玉山,而现身于金粟也”,吴彬的老师佘翔曾写诗描绘他这位学生“貌得西方金粟影”,吴彬自己也常用一枚 “金粟如来”的印章。
  据明学者、书法家于若瀛描述,吴彬于万历壬寅(1602年)春在栖霞寺手绘了阿罗汉五十轴。此五十轴阿罗汉图,与董其昌在《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中所记述的为同一组画,在画史上影响巨大。
  佚名《维摩诘像》(局部)
  明学者焦竑记载:时间明指万历辛丑(1601年)时维仲夏,吴彬与栖霞寺禅师释僧定忘言契道后,吴彬发宏愿:“手绘阿罗汉施于精蓝。”根据祝世禄与焦竑为画作的题跋款署推断,该作的完成时间应为万历壬寅(1602年)闰二月。这是目前已知吴彬完成的第六件《五百罗汉图》作品。董其昌在该作的题跋中对吴彬大加赞赏,这为吴彬在中国绘画史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及过人的地位,同时也为吴彬个人风格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从董其昌、叶向高、焦竑、顾起元、王元美和何乔远等当时近二十位文人雅士“众口争传枝隐词,一时价贵长安纸”(于若瀛语)的记述中,我们洞悉,吴彬是中国文化史、艺术史、佛教史上一位十分独特且充满神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人生轨迹神秘、信仰追求高深、绘画天赋非凡过人。
  “游艺神通”是乾隆皇帝御览吴彬佳构《十八应真图卷》后恭楷亲题的引首。后乾隆皇帝又在画上赋七言古风长诗一首:“贯休十八应真图,文中斯别开生面。形状奇怪夙所称,耳熟闻之目所见。苍鳞若龙若非龙,擎爪来闻法以现..莆田愚者不羁士,传神何碍后前舛。长歌笑我尚拘墟,山阴讶似镜中按。”乾隆皇帝赋歌赞誉吴彬,并题 “游艺神通”。这既是对吴彬 “神游万古,艺精通变”的称赞,更是对其 “圆通练达皆神笔”的惊叹。
  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谢肇淛于书画作品持论甚高,见解独到,从不轻易嘉许人;但其在《五杂俎》卷七中却数次提及吴彬,并称誉备至:“近日名家如云间董玄宰、金陵吴文中,其得意之笔,前无古人。董好摹唐、宋名笔,其用意处在位置、设色,自谓得昔人三昧。吴运思造奇,下笔玄妙,人物、佛像,远即不敢望道子,近亦足力敌松雪,传之后代,价当重连城矣。”谢肇淛在此把董其昌与吴彬相提并论,突显吴彬“运思造奇,下笔玄妙”,并称其足以力敌赵孟頫,预言吴彬作品 “价当重连城”。这句预言于2009年的北京保利秋拍得以成真——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最终以1.69亿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画拍卖价格新的世界纪录。吴彬亦一鸣惊人,轰动画界。可惜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绘画史的专家、学者几乎将吴彬这位杰出的天才绘画大师遗忘,对其研究甚少。
  幸好,有两位颇具影响力的绘画史专家率先对吴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个案研究:一是中国学者陈传席,一是美国学者高居翰。在两位的学术专著中均开辟专篇论述并展现了吴彬的绘画思想和艺术风格,让人们得以重新认识和仰视这位了不起的艺术巨匠 —— “晚明变形主义画风”的开拓者和 “复兴北宋传统山水画风”的重要领导者。
  陈传席在其专著《中国山水画史》第七章《明末的画派和画家》中专为吴彬开篇,并给予极高评价,称其山水画前无古人,“在明末画史上应该有突出而光辉的地位”,并对吴彬的“高古变异”作了中肯的评价:“吴彬的变异观念在明末正统派势力极为强大的形势下虽然不能形成主流,但却有力地冲击了正统派的一统天下,给当时和后世以重大的影响。”
  美国高居翰教授在其专著《风格与观念》中的第二部分第八节《吴彬及其山水画》开篇写道:“作为晚明的一位山水、人物画家,吴彬从来都不是中国批评家心目中的大艺术家,后世的画家也不认为其作品对他们有何风格的影响。与此状况相类,在更大层面上而言,晚明时以吴彬为核心的北宋雄壮山水样式的复兴运动,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吴彬确是一个境界高深的画家,远远超出任何学者(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对他的现有评价。”
  明代 “莆中四绝”(吴彬人物、山水,曾鲸肖像,洪宽小楷,黄升篆刻)之一的诗人、书法家洪宽曰:“看王维诗如听人谈禅,看李白诗如听人谈仙,看杜甫诗如听人谈家事。”
  有感于此,笔者因生长在吴彬的家乡福建莆田,在查考大量有关吴彬文献史料、珍贵图片及其一百三十多件书画真迹后,再看吴彬所绘佛像人物画如见仙者,似有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观吴彬所绘山水如临仙境,仿佛进入一个仙楼玉宇的神仙世界。故笔者认为,中国绘画史有 “二吴”:唐有 “画圣”吴道子,明有 “画仙 ”名吴彬。
  原载:2016年12月15日《中国书画报》古瓦官寺南京中华门内西南隅的花露岗12号

知识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阐述“闽中画派”的渊源、开派、传承;概述闽中画坛、大师云集;明代莆籍三大师李在、吴彬、曾鲸生卒年考略;阐述大师、宗师、大家的定义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俞宗建
责任者
吴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