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彬研究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424
颗粒名称: 吴彬研究
分类号: K820.48
页数: 82
摘要: 本文是吴彬研究,主要有吴彬年谱简编,吴彬画史人物 ,以及一些作品。
关键词: 吴彬 明代 中国画

内容

吴彬年谱简编
  吴彬(约1550—1643年),福建莆田人。字文中、文仲,别字质先,别称文中父、文中子。自号壶谷山樵、遵道生、织履生、一枝栖、枝隐生、枝隐居士、朱湖太生洞天居士、枝隐庵主、枝庵发僧、枝隐头陀、枝隐庵头陀和“金粟如来”等。中国国画大师,明代宫廷大画家,晚明人物“变形主义画风”和“复兴北宋经典山水画风”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享有 “画仙”之誉。
  1550—1565年:在莆田生活成长,受晚明同乡举人、著名诗人佘翔(1535-1605年)的器重和栽培,从小在涵江镇前佘翔老师家之薜荔馆学习诗文书画。因聪慧灵巧,从小还织履补贴家用。
  1562年:倭寇入侵莆田,佘翔家遭劫,师生均逃过一难。 1565年:吴彬开始携艺北上,游历浙江雁荡山、天台山、杭州西湖等,在西湖作山水长卷《雁荡山图》。之后,继续北上抵达南京,小卜栖居枝隐庵。 1565—1610年:主要在南京生活活动,其间数度还乡,畅游闽中名胜古迹。 1565—1584年:吴彬在南京大量临摹贯休、李公麟、黄公望、王蒙、唐寅等中国历代名家名作,并创作《十八应真图》《洗马图》等作品。 1585年:吴彬游历河南白马寺,并做《十八应真图》。 1588年:吴彬游历四川,作《岷江揽胜图》。 1590年:吴彬游历浙江台州天台大柳村作《柳溪钓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江西鄱阳湖畔南罗汉寺,应该寺慧通住持之邀绘制《五百罗汉图》。
  1591年:吴彬与恩师佘翔相聚在武夷山,创作有《武夷九曲图》《桃源图》。后抵达莆田,在莆田县城之南约 20华里的壶公山麓,吴彬在此构筑壶山园,含 “壶中草堂”(壶山别墅)等。之后在温陵创作《十六罗汉图》《山水图》。同年冬,吴彬离闽返回南京。 1592年沐佛节(农历四月初八),作《洗象图》(中央美术学院藏)。
  1592年:吴彬在南京接受江西鄱阳北罗汉寺智远(慧通推荐)之邀,创作《泥金五百罗汉图》, 1593年夏完工。 1594年:接受江西鄱阳步云寺施主朱培元(慧通推荐)之邀,再作《泥金五百罗汉图》, 1595年春完工。 1595年冬:吴彬仿李龙眠笔法作白描《五百罗汉图》。 1596年春:有比丘无借者自西川来丐求作《五百罗汉图》,未果,十多天后,吴彬作梦惊悟,发心用自己的绘画技法作《五百罗汉图》。 1596年秋:吴彬返回福建莆田,与恩师佘翔畅游仙游麦斜岩,佘翔赋诗《麦斜岩别吴文仲比部》(按:“比部”明清时为刑部司官的通称)。 1598年:吴彬返回南京,在南京题诗《送张隆甫归武夷山》。
  1600年:吴彬在南京创作《迎春图》,又名《清明图》。 1601年:作《罗汉图》《层峦重障图》。 1602年:作《五百罗汉图》《达摩图》和《普贤像》。 1603年:作《明皇幸蜀图》《秋猎图》。 1604年:作《梅竹雪鸟图》《梨花鸣禽图》。 1606年:春作《湖光春色图》(中国国家博物馆藏)。下半年,吴彬返回家乡福建莆田,陪顾起元畅游闽中,顾起元作《题吴文仲壶山别墅十八咏》。
  1606—1607年:吴彬游历江西、湖南、河南、浙江、四川。作《湖光春色图》《天目山图》《天台山色》《罗汉图卷》。在四川铜梁与米万钟相识。 1608年:作《老子出关图》《山阴道上图》(一)。 1609年:作《山阴道上图》(二)。 1610年:作《涅槃图》《百道飞泉图》《十面灵璧图》。
  1611—1617年:迁居北京生活,创作有《十八应真图》《深山绝尘图》《勺园祓禊图》《安禅制毒龙图》《千岩万壑图》等作品。约1612年:创作《岁华纪胜图》等作品。约1613年:作《太平府别驾马重德肖像图》等作品。 1614年:作《林泉放鹤图》(汤显祖题《莲社求友文》)等作品。 1615年:作《十八应真图》《勺园祓禊图》等作品。 1616年:作《山村云绕图》《溪山秀色图》等作品。 1617年:作《千岩万壑图》《安禅制毒龙图》等作品。约1618年:作《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 1621年:作《洗象图》(叶恭绰藏)。 1622年:创作《罗汉图》等作品,何乔远在南京访吴彬‘枝隐庵’,作《枝隐庵为中书吴彬赋》。 1624年:秋,郑之玄在南京‘枝隐庵’拜访吴彬,作《枝隐庵诗赠中翰吴彬》《枝隐庵集序》,约在此期间,吴彬参与胡正言主持的《十竹斋书画谱》编稿,并创作《宫影清班图》和《访菊图》等作品。 1625年:吴彬返回莆田,何乔远秋季到莆田木兰坡,前往壶公山麓“壶山草堂”拜访吴彬,并作《为吴彬壶山别墅赋》相赠,吴彬作《仙楼飞撷图》,现藏苏州博物馆。 1627年:《写十八应真参乘演法图卷》(徐邦达《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 1628年:余藻(字采之,莆田黄石人)辑《石鼓斋印鼎》(九卷),同邑吴彬文中校,崇祯元年(1628年),北京国家图书馆藏。1632年:《观泉图》(款署:“壬甲九月为于野兄写,吴彬。”见高居翰著《风格与观念》其判断若为真迹,该作品款署 “壬甲 ”,时间应为 1632年所作,且直接影响蓝瑛画风)。 1636年:《观音士大像图》(款署时间 “甲子”,另说为 1576年)。 1643年:《十八应真图》(款署时间 “癸未 ”,另说为 1583年)。
  画史人物 吴彬:枝隐庵礼佛,游艺神通
  吴彬(1550—1643年?),福建莆田人。字文中、文仲,别字质先,别称文中父。自号壶谷山樵、遵道生、织履生、一枝栖、枝隐生、枝隐居士、枝隐庵主、枝庵发僧、枝隐头陀、枝隐庵头陀和金粟如来等。
  吴彬出生在福建莆田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家庭。据明代莆籍学者姚旅所著《露书》卷之十四《异篇下》载:“吾乡秀才吴金陵,初睹以为啬寿且艰子。金陵力行善事,且供白衣大士甚虔,年五十梦大士云:‘尔多善行,今且送泰山记事功曹为尔子。’是年生子彬,彬字文中,以绘事冠海内,见所生有自矣。”
  “枝隐庵”探幽
  吴彬的少年时期(1550—1565年)在福建莆田生活成长,因其聪明颖悟,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天赋,深受晚明同乡举人、著名明吴彬 《达摩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诗人佘翔的器重和栽培。嘉靖壬戌年(1562明于若瀛《枝隐庵歌》录自《弗告堂集》年)倭寇入侵莆田,佘翔家遭劫,但好在师生均逃过一难。乙丑年(1565年)春,吴彬开始挟艺北上。其历游浙江雁荡山、天台山等名胜后抵达杭州,在西湖昭庆山房作山水长卷《雁荡山图》。之后,他继续北上抵达南京,从此“礼佛朝朝开士林,投欢日日车公坐。以兹荏苒度年华,一枝隐处便为家”(明叶向高《题吴文仲枝隐庵》)。叶向高在《枝隐庵诗集序》中又曰:“吾乡吴文中,侨寓白门,名其所居曰‘枝隐庵’。日匡坐其中,诵经礼佛、吟诗作画,虽环堵萧然,而丰神朗畅、意趣安恬,大有逍遥之致。客谓文中一枝适矣。”( “一枝”盖取自庄子《逍遥游》)
  吴彬寓居南京后开始使用 “枝隐”“枝隐生”等字号。约1595年,吴彬创作了一幅《高山流水》,款署“枝隐居士”。这是吴彬首次流露自己的内心世界,也是他向世人公布自己最重要的身份 ——居士。吴彬这一时期的作品还款署“枝庵发僧”“枝隐头陀”“金粟如来”“斋心”“发心”等,均是在表达自己的宗教信仰。
  1600年7月,翰林院编修、南京名儒顾起元因生病自北京归籍(南京)调理。吴彬敬邀挚友顾起元为自己居所题写“枝隐庵”。顾起元赋歌赠吴彬:“大地山川无不有,神奇尽落吴郎手。..何以鹪鹩栖托好,一枝正复家绿了。了了槐安国中事,南柯别自开天地。天地由来尽一枝,一枝偃息何不宜。..一枝庵中乐事多,吴郎吴郎奈若何!”从此,吴彬的枝隐庵在南京更加广为人知,文人们对“枝隐居士”的赞美之词亦不绝于耳。
  “枝隐庵”何在?叶向高《枝隐庵诗集序》载:“吾乡吴文中,侨寓白门(南京),名其所居曰‘枝隐庵’。”明祝世禄《环碧斋诗》卷二《枝隐庵为吴山人赋》中道:“名胜探欲遍,息跷秦淮湄。”于若瀛《弗告堂集》卷六《枝隐庵歌》曰:“吴文仲才情既富,点染更工,结庵奏淮之涘,曰‘枝隐庵’,取鹪鹩一枝也。”叶向高、祝世禄、于若瀛均为吴彬挚友。通过他们的记述,可推知吴彬的“枝隐庵”应在南京秦淮“之湄”“之涘”。但具体位置是哪儿呢?笔者一路探寻,终于在吴彬作品中发现端倪。1604年,吴彬在其作品《梅竹雪鸟图》上钤印“让王孙”“家在凤凰阜下”。那么“凤凰阜下”就应是吴彬在南京的居所。为此笔者专程自福建赴南京探踪寻幽。凤凰台,即唐代大诗人李白名诗句“凤凰台上凤凰游”之凤凰台(今南京城西花露岗下)。故吴彬于南京的具体居住地应该在秦淮区长干里西北侧凤台山上。吴彬与大学者顾起元比邻而居。顾起元在万历后期主动辞官,在南京杏花村旁的凤凰台侧修筑了一座园林,自题“遁园”。杜牧《清明》诗中的“杏花村”就在附近,“竹林七贤”之阮籍的衣冠冢也坐落于此。一千多年前,凤凰台是饱览“大江前绕,鹭洲中分”的绝佳胜境。李白的“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成为图画金陵山川和秦淮美景的千秋绝唱。
  明吴彬枝隐庵遗址(图左为顾起元遁园)
  试殿中第一,兼才妙天下
  据明代学者何乔远载: “吴君(吴彬)人奇画亦奇,更复能诗人未知。..忆昔吴君未知名,秦淮但号 ‘枝隐生’。”后来,吴彬遇到 “伯乐” ——司寇王元美。王公赋歌并书赠吴彬,谓其乃闽中一豪杰。如此,早年隐遁“枝隐庵”的布衣吴彬,中年得王元美慧眼识珠,逐渐步入仕途。吴彬于万历年间(1573—1620年)入宫廷值中书舍人,历工部主事。
  吴彬原本一介布衣,背井离乡的他何以在中年时入宫廷值中书舍人,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经过多番考证后,笔者在何乔远门生郑之玄所著《克薪堂诗文集》(孤本)卷四之《枝隐庵集序》中找到了答案:
  枝隐草者,莆吴文中,裒其所为应制之诗若文,每进献当上(皇上)意者也。昔在神祖(明万历皇帝)好古文,政治之暇留翰墨,缥缃玉轴,罔弗览观。书法遒美,龙翔凤舞,时落人间,故事殿中翰笔札待诏。诸有撰述以付词林,上皆以命殿中之能者而品题其篇,旋属缮写,或命篆,命隶,命飞白,命大狂草、凌云之榜,不假手于仲将;夜珠之句,不借评于昭仪为甚盛事。是故,文中之在中翰独著。
  文中初以起家,试殿中第一,所为应制诸作,蒙褒答者万寿诗、歌、赋各一。上于诗谓其声响绝尘,于词谓其古雅堪择入乐府,于歌谓其爽朗令人仙仙霞举,于赋谓其句炼意弘,得作者之法淋漓,宝墨辉煌赐赉藏之..文中以兼才妙天下,画有顾、陆,书有欧、虞,诗有沈、宋,而以草茅给札,尚方所奏,辄当上意。览集中有所为《谢赐历》《谢赐鲥鱼》二表,诸词林之臣,恩数密迩有所不及。即未必能使人传,犹自不可以不传。况其词文声韵和雅,工而足以使人必传也。
  吴彬之所以能入宫廷,事殿中翰笔札待诏,是因其曾参加了皇帝主持的殿试考试并明郑之玄《枝隐庵集序》(孤本)荣获第一。吴彬殿试时,解答应制诸作有万寿诗、歌、赋各一,皆获得了万历皇帝的赐赏和嘉赞。且吴彬兼才妙天下,其诗文、书画、学养修为全面。明神宗品题其篇,让吴彬立即缮写,要求其用篆、隶、飞白、大狂草、榜书等各种字体,吴彬皆能驾轻就熟、左右逢源、得心应手,故深得皇上垂青,入宫廷值中翰待诏时亦最著名。
  吴彬还校订两本印谱:梁千秋《印隽》和余藻《石鼓斋印鼎》。
  金粟如采 神游万古
  凤凰阜附近的瓦宫寺庙内白墙上有一幅据传是东晋顾恺之所绘的维摩诘像。维摩诘又称净名(以洁净、没有污染而著称的人),是早期佛教著名居士。维摩居士自妙喜国土化生于娑婆世界,示家居士相。吴彬崇尚维摩诘,认为“自己生亦有自矣”,与维摩诘相似,同为“金粟如来之后身”。关于吴彬的长相,顾起元在《题吴文仲像赞》中称“是以为照于玉山,而现身于金粟也”,吴彬的老师佘翔曾写诗描绘他这位学生“貌得西方金粟影”,吴彬自己也常用一枚 “金粟如来”的印章。
  据明学者、书法家于若瀛描述,吴彬于万历壬寅(1602年)春在栖霞寺手绘了阿罗汉五十轴。此五十轴阿罗汉图,与董其昌在《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中所记述的为同一组画,在画史上影响巨大。
  佚名《维摩诘像》(局部)
  明学者焦竑记载:时间明指万历辛丑(1601年)时维仲夏,吴彬与栖霞寺禅师释僧定忘言契道后,吴彬发宏愿:“手绘阿罗汉施于精蓝。”根据祝世禄与焦竑为画作的题跋款署推断,该作的完成时间应为万历壬寅(1602年)闰二月。这是目前已知吴彬完成的第六件《五百罗汉图》作品。董其昌在该作的题跋中对吴彬大加赞赏,这为吴彬在中国绘画史上赢得了良好的声誉及过人的地位,同时也为吴彬个人风格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从董其昌、叶向高、焦竑、顾起元、王元美和何乔远等当时近二十位文人雅士“众口争传枝隐词,一时价贵长安纸”(于若瀛语)的记述中,我们洞悉,吴彬是中国文化史、艺术史、佛教史上一位十分独特且充满神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人生轨迹神秘、信仰追求高深、绘画天赋非凡过人。
  “游艺神通”是乾隆皇帝御览吴彬佳构《十八应真图卷》后恭楷亲题的引首。后乾隆皇帝又在画上赋七言古风长诗一首:“贯休十八应真图,文中斯别开生面。形状奇怪夙所称,耳熟闻之目所见。苍鳞若龙若非龙,擎爪来闻法以现..莆田愚者不羁士,传神何碍后前舛。长歌笑我尚拘墟,山阴讶似镜中按。”乾隆皇帝赋歌赞誉吴彬,并题 “游艺神通”。这既是对吴彬 “神游万古,艺精通变”的称赞,更是对其 “圆通练达皆神笔”的惊叹。
  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谢肇淛于书画作品持论甚高,见解独到,从不轻易嘉许人;但其在《五杂俎》卷七中却数次提及吴彬,并称誉备至:“近日名家如云间董玄宰、金陵吴文中,其得意之笔,前无古人。董好摹唐、宋名笔,其用意处在位置、设色,自谓得昔人三昧。吴运思造奇,下笔玄妙,人物、佛像,远即不敢望道子,近亦足力敌松雪,传之后代,价当重连城矣。”谢肇淛在此把董其昌与吴彬相提并论,突显吴彬“运思造奇,下笔玄妙”,并称其足以力敌赵孟頫,预言吴彬作品 “价当重连城”。这句预言于2009年的北京保利秋拍得以成真——吴彬的《十八应真图卷》最终以1.69亿元成交,创下当时中国画拍卖价格新的世界纪录。吴彬亦一鸣惊人,轰动画界。可惜的是,在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绘画史的专家、学者几乎将吴彬这位杰出的天才绘画大师遗忘,对其研究甚少。
  幸好,有两位颇具影响力的绘画史专家率先对吴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个案研究:一是中国学者陈传席,一是美国学者高居翰。在两位的学术专著中均开辟专篇论述并展现了吴彬的绘画思想和艺术风格,让人们得以重新认识和仰视这位了不起的艺术巨匠 —— “晚明变形主义画风”的开拓者和 “复兴北宋传统山水画风”的重要领导者。
  陈传席在其专著《中国山水画史》第七章《明末的画派和画家》中专为吴彬开篇,并给予极高评价,称其山水画前无古人,“在明末画史上应该有突出而光辉的地位”,并对吴彬的“高古变异”作了中肯的评价:“吴彬的变异观念在明末正统派势力极为强大的形势下虽然不能形成主流,但却有力地冲击了正统派的一统天下,给当时和后世以重大的影响。”
  美国高居翰教授在其专著《风格与观念》中的第二部分第八节《吴彬及其山水画》开篇写道:“作为晚明的一位山水、人物画家,吴彬从来都不是中国批评家心目中的大艺术家,后世的画家也不认为其作品对他们有何风格的影响。与此状况相类,在更大层面上而言,晚明时以吴彬为核心的北宋雄壮山水样式的复兴运动,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吴彬确是一个境界高深的画家,远远超出任何学者(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对他的现有评价。”
  明代 “莆中四绝”(吴彬人物、山水,曾鲸肖像,洪宽小楷,黄升篆刻)之一的诗人、书法家洪宽曰:“看王维诗如听人谈禅,看李白诗如听人谈仙,看杜甫诗如听人谈家事。”
  有感于此,笔者因生长在吴彬的家乡福建莆田,在查考大量有关吴彬文献史料、珍贵图片及其一百三十多件书画真迹后,再看吴彬所绘佛像人物画如见仙者,似有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观吴彬所绘山水如临仙境,仿佛进入一个仙楼玉宇的神仙世界。故笔者认为,中国绘画史有 “二吴”:唐有 “画圣”吴道子,明有 “画仙 ”名吴彬。
  原载:2016年12月15日《中国书画报》古瓦官寺南京中华门内西南隅的花露岗12号
  吴彬南京寓所 ‘枝隐庵’
  一、明·叶向高《苍霞草》诗卷二,江苏广陵印社重新影印出版,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整理, 87—88页,录《题吴文仲枝隐庵》诗云:
  吴生本是闽中彦,壶山兰水奇堪擅。
  少时来作秣陵游,秣陵山水图画偏。
  小卜幽栖寄此身,柴门萧寂无风尘。
  雨花台下频携酒,桃叶溪头几问津。
  六朝名士推江左,生也论交无不可。
  礼佛朝朝开士林,投欢日日车公坐。
  以兹荏苒度年华,一枝隐处便为家。
  何时携手同归去,六六峰头餐紫霞。
  二、明·叶向高《苍霞草全集》卷二, 803-805页,录(《枝隐庵诗集序》)载:
  昔之高人,或隐于山,或隐于市,或隐于钓,或隐于医卜,或隐于金门,隐不同也。而庄生隐于‘漆园’,著书数十万言,其大指乃在《逍遥游》一篇。曰:“大鹏九万里与鹪鹩一枝,其适同也。 ”
  吾乡吴文中,侨寓白门,名其所居曰‘枝隐庵’。日匡坐其中,诵经礼佛,吟诗作画,虽环堵萧然,而丰神朗畅,意趣安恬,大有逍遥之致。
  客谓:“文中一枝适矣,浸假而能九万,子将何居? ”文中笑曰: “夫九万里者,摶扶摇羊角而后上者也,何搰搰也?而鹪鹩斥鷃,经营咫尺之间,己自得矣。”今必责鹪鹩、斥鷃曰:“尔为鹍、尔为鹏、尔必九万里,彼岂愿之哉,夫吾观于世之炎炎者、赫赫者、熙熙熙攘攘者、其志皆欲九万里也,而未必能九万里也。彼非扶摇羊角则不上,是有待者也,如吾之一枝也,又奚待哉。吾安能舍其无待?而徒其有待也。 ”
  客无以应,以告余。余曰:“文中之言达矣,而未尽也。夫以为无待:则扶摇羊角,吾任其自然,亦非待也;以为有待:则一枝亦待也。故尧舜之勋业而等之浮云,此无待者也。不然,则巢由待箕颖矣,方朔待金门矣,子真待谷口矣,君平待成都肆矣,王君公待墙东矣,向平待五岳矣。夫有待迹也,无待神也,迹有所寄,而神无所萦。如是者忘待并忘其待,待是天隐也。
  而文中犹规规然,矜己之一枝,嗤彼之九万,其犹存乎,大小之见者欤?”客以语,文中亦无以应,因裒集其所得诗,自王元美、吴明卿而下,凡若干首付之梓,而属余为序。余笑曰:“夫以无待言一枝,犹赘也。顾从而诗之梓之,又从而序之,不愈赘乎?”文中曰:“吾聊以寄而适焉耳,必如先生言,则南华之经,道德之五千言,亦赘也? ”余不得已,为书于卷端。
  三、明·何乔远《镜山全集》 ·卷十五录《枝隐歌追次王元美为中书吴彬赋》载:
  吴君人奇画亦奇,更复能诗人未知。那须玉堂老学士,那须骢马名御史。床头一剑酒一巵,侠气往往凌要离。乐府题为五杂俎,蜀道貌出噫吁嚱。上林万树鸦满栖。少年不敢金弹之。吴君狎之如春鹥,御赐时读君王诗。憶昔吴君未知名,秦淮但号枝隐生。桃叶渡口竹枝歌,攝山牛首忘蹉跎。司寇王公为君歌,歌罢还书颠婆娑。藏之廿载字不灭,双钩影出镌银铗。命我歌诗心复切,谓我闽中一豪杰。古人逝矣不可招,试观作者谁刘曹。我学陶潜觉今是,行且挂冠不可住。君今凤池飞且遥,谁能枝隐旧鹪鷯。
  四、明·何乔远《镜山全集》 ·卷二录(《送吴文仲慮囚闽中》)载:
  蔼蔼夫子,志澹神遥。服道前哲,稽典先朝。奋翮弱冠,论文垂髫。笔如浓云,思若轻飚。蚌蛤望月,磁石引鐡。予于夫子,迹远心缀。亦既遘止,叶于梦思。共翳霞外,并践云司。珠载圆流,玉籍他山。夫子垂眷,谬置其间。朋欢未弭,王事靡宁。濯濯春月,芒芒使星。后骑在御,前旌渡河。伫瞻凝睇,思如之何。明明天朝,零零露湑。笠无招兽,网有漏鱼。仆车既脂,敢献掌徒。植恩立僵,沛泽鳞枯。
  五、明·郑之玄《克薪堂文集》序·卷四录(《枝隐庵集序》)(孤本,俞宗建点校)载:
  枝隐草者,莆吴文中,裒其所为应制之诗若文,每进献当上(皇上)意者也。昔在神祖(明万历皇帝)好学古文,政治之暇留翰墨,缥缃玉轴,罔弗览观。书法遒美,龙翔凤舞,时落人间,故事殿中翰笔札待诏。诸有撰述以付词林,上皆以命殿中之能者而品题其篇,旋属缮写,或命篆,命隶,命飞白,命大狂草。凌云之榜,不假手于仲将;夜珠之句,不借评于昭儀为甚盛事。是故,文中之在中翰独著。
  文中初以起家,试殿中第一。所为应制诸作,蒙褒答者万寿(9月4日)诗、歌、赋各一。上于诗:谓其声响绝尘;于词:谓其古雅堪择入乐府;于歌:谓其爽朗令人仙仙霞举;于赋:谓其句炼意弘,得作者之法淋漓,宝墨辉煌赐赉藏之。后世侈于冠绅,书生之遇斯以荣矣。余观自古应制之篇,盛于唐人大约取其声韵和平,不伤雅道。夫应制之诗,未必尽使人传。而诗而应制其篇目,其诏答理妙,且日嘉彼劲翮。方资利用与夫弃损箧笥羲不当也。其一时君臣郑重制作,有足多者。文中以兼才妙天下,画有顾、陆;书有欧、虞;诗有沈、宋,而以草茅给札,尚方所奏,辄当上意。览集中有所为《谢赐暦》《谢赐鲥鱼》二表,诸词林之臣,恩数密迩有所不及。即未必能使人传,犹自不可以不传。况其词文声韵和雅,工而足以使人必传也。
  六、明·郑之玄《克薪堂诗集》马上草·卷六录《枝隐庵诗赠吴中翰文中》载:
  夫君何矫矫,抗身青云际。
  橐笔事定陵,高才肆文艺。
  染翰凤池头,宣索乃应制。
  煌煌金罘罳,错落清廟制。
  至尊亲赐劳,淋漓天语递。
  宝墨降上方,光怪不敢聣。
  意欲双钩出,榻之用垂世。
  君才信如神,下笔无不诣。
  当其拨浓墨,山水以意系。
  烟云翳业木,微茫森有气。
  即使右丞为,辋川失妙丽。
  夜梦五百僧,古怪神智慧。
  稽首乞图形,一揽窮合离。
  始知笔墨工,可以通冥契。
  咄咄长安中,浑无自娱计。
  获君一两笔,摩娑目淫殢。
  爱君枝隐庵,壶中种薜荔。
  木兰水清浅,宜可容鼓枻。
  丘壑何天然,母乃画图势。
  君名悬日月,安得奋归袂。
  惟我百无能,斯当迈漱砺。
  愿为双鹪鹩,从君求所说。
  七、明·曹学佺《金陵初稿》·卷一录《题枝隐庵》载:人生信如鸟,愚智亦相因。愚者罗于网,智者全厥身。为问枝上荫,何如世间尘。道此莫换彼,述故为招新。八、明·曹学佺《曹大理集》之《石苍寺稿》录《题吴文中松岛歌为景陵朱生寿母》载:
  海里看山怕一点,山形高兮水近渐。中间毫发若可睹,正值秋空云尽敛。百层金阶历银屋,无数瑶函与玉检。崑仑王母下来游,侍立双嬛皆琬琰。青鸟不飞漠殿头,入世消息空悠悠。但识云霞换朝暮,不知树木成春秋。苍松翠柏一何古,耸干垂枝作虬舞。鲸鱼出入潮水生,树末潇潇浑过雨。微茫只有重波白,何处更着远山碧。风吹瀑布千寻落,直似连峰一片石。崔嵬可望不可登,骖鸾驾鹤有谁能。欲向西池观翠黛,何如南岳问朱陵。
  九、明·于若瀛《弗告堂集》·卷六录《枝隐庵歌》载:
  吴文中才情既富,点染更工,结庵秦淮之涘,曰‘枝隐庵’,取鹪鷯一枝意也。丙申(1596年)秋,(吴文中)得告还里,曾索余诗时,病未能也。比再,尚符玺入留京,已为壬寅(1602年)春。过庵中与语,非复昔日文仲,顿悟空华,栖心白业,手图阿罗汉五十轴,施楼霞寺,不拘奇形怪状,怵心夺目而笔端工巧精入毫芒,此足不朽矣,遂赋长歌赠之。
  武夷有奇士,清狂文仲子,昂藏骨欲飞,吞吐舌如绮,眼前之人胡足齿。枝隐之庵托栖止,庵前插入群木青。几上排来乱山紫,数年寄迹在金陵。接■韎韐何凌兢,酒边旷达嵇山散。画裹篇章王右承,我入山中已六载。金陵尚尔留君在,我今小草出东山。与君携手秦淮湾,秦淮湾,长千里,无人不知文仲子。众口争传枝隐词,一时价贵长安纸。
  闻君近来精绘事,不图山水图大士。大士图成五十幅,陆离光满栖霞寺。铅华洗尽夺天真,生前头陀毋乃是。石火千秋有尽时,谁知芥子纳须弥。从今(1602年)双树巢孤鹤,岂是鹪鷯托一枝?
  十、明·于若瀛《弗告堂集》 ·卷九录《同周兆通吴文仲丛修之携两儿集然藜庵之松风阁一首》载:
  高阁倚松风,西林迈照红。
  千岩尘市隔,一径帝城通。
  香积云中静,春花象外空。
  聊镳归去晚,石磴转冥濛。
  十一、明·顾起元《嫩真草堂集》 ·卷四,明人文集业刊第一期,沈云龙选辑,文海出版社, 284—287页,录《题枝隐庵》载:
  1600年7月,翰林院编修南京名儒顾起元因生病自北京归籍(南京)调理。吴彬也敬邀挚友顾起元题“枝隐庵”,顾起元盛情难却,后有《吴文仲索题枝隐庵,予以病谢笔研久矣,念违文仲之意,信口作歌诒之,词之骫骳,未暇论也》。
  顾氏赋歌全文:“大地山川无不有,神奇尽落吴郎手。吴郎手中管七寸,吴郎胸中才八斗。八斗才高人不疑,一丘一壑人不知。知我者希我不贱,且学鹪鹩栖一枝。枝栖,在何处?不愿上林千万树,树头树底飂长风。人生何处无飞蓬,蓬飞藿散人尽尔。绮疏瓯脱皆如此,聊寄一枝而已矣。已矣乎,归去来,昆仑紫庭长不开。鸾缥凤吹何为哉,何似鹪鹩栖托好。一枝正复家绿了,了了槐安国中事。南柯别自开天地,天地由来尽一枝。一枝偃息何不宜,宜不宜,向谁道?下泽车催款段老,老屋屠苏罥芳草。芳草芊眠天一涯,此身安处即为家。家在一枝复何有,床头十斛金陵酒。举杯滟滟翠霞生,落笔霏霏苍雪走。雪走霞生四壁上,五湖十岳开丹障。名流往往欣相向,相向还期命驾邀。纵欲逃名名莫逃,榆枋斥鷃非尔曹。且与鹏翼同逍遥,逍遥岂必巢华屋。容膝之余皆长物,饭饭香粳且扪腹。扪腹游行百事无,茗尊一具香一垆。垆烟销尽茗炙冷,班竹方床支石枕。枕上瞢簦午梦醒,枝头黄鸟最堪听。听来渐觉心泠然,摩挲图史相留连。此时江南五月天,坐令长日如小年。小年大年知不知,谁非一枝谁一枝。一枝庵中乐事多,吴郎吴郎奈若何。 ”
  十二、明·憨山德清大师《憨山老人梦游集》·卷三十七录(《寄枝隐》)诗云:
  白门深隐一枝安,山水娱情世念残。
  曾入维摩方丈内,百千三昧一毫端。
  十三、明·祝世禄《环碧斋诗集》·卷二录《枝隐庵为吴山人赋》载:
  名胜探欲遍,息蹻秦淮湄。
  挟此千古气,郰尔栖一枝。
  东风不啬一枝春,樽杅琴荐花底陈。
  长歌短歌不尽意,写出青山还寄人。
  青山有无云气薄,隐隐枝头攝丘壑。
  白日栖下卧少文,五游更不劳行脚。
  十四、明 ·卫承芳《曼衍集》(《题枝隐庵赠吴布衣》)载:
  卫承芳(1542—1625年),字君大、叔杜,号淇竹,达州(今属四川)人。明隆庆二年(1568年)进士,万历中任温州知府,进浙江副使,谢病归。万历间,南京户部尚书有清名者,前有张孟男,后则称承芳。寻就改吏部,卒官。聪慧好学,善属文,工草书,尤长诗律。为官清廉,救人危难,晚年曾率众浚江,乡人有“卫阁老开河”之说。赠太子太保,谥清敏。《明史》卷二二一有传。著有《曼衍集》。
  十五、明·陈邦瞻《陈氏荷华山房诗稿》·卷三录《枝隐为吴文中赋》载:
  至言冺非是,旷观尠谐异。
  莹心语物化,万籁齐一吹。
  穷大岂嵩华,倪细匪毫刺。
  所以至人心,倏然冥所寄。
  闽南有佳士,夙尚抱玄契。
  跡本江海超,逍更丘园賁。
  盤礴宋王门,卖药壶公肆。
  聊寓枝隐稽,逍遥乃其志。
  遐举非吾慕,卑栖庸我系。
  俛仰枋榆间,九万有余地。
  此意谁可言,南华交一臂
  。十六、明·宣城汤宾尹嘉宾著《睡庵文稿》·卷之三录《枝隐庵赠吴文中》载:
  吴,善画,闽人。
  掛笠者谁子,乾坤载一瓢。
  臣心甘傲许,皇世颂如尧。
  屋木搀天古,窗烟索雨饶。
  怒飞无所羡,安隐托鹪鷯。
  毋言一枝小,芥子纳须弥。
  尘劫消眉角,山川到腹笥。
  酣来聊点缀,造物辦恢奇。
  只作闽人语,前身当伯时。
  明吴彬《十面灵璧石》私人藏
  吴彬莆田寓所 “壶山草堂 ”
  一、明·顾起元《嫩真草堂集》·卷十八,1265—1271页,录( 《吴文仲壶山别墅十八咏》)载:
  壶中草堂
  窈窅壶中天,构此数椽屋。
  朝来岭上云,飞向笏牙宿。
  采虹桥
  天桥架飞梁,文波成五采。
  明月挂青天,却讶雌霓在。
  碧荔斋
  高斋栖薜荔,碧纫女萝苍。
  独立无人共,秋风蕙带长。
  据梧馆
  高馆据梧眠,遗落世间事。
  借问五车方,何如漆园吏。
  夕佳楼
  烟岚成彩翠,庵画在楼西。
  为爱壶山色,凭阑白日低。
  鹤巢轩
  云构依崖立,中庭树影交。
  喜看辽海鹤,千载结为巢。
  睥睨阁
  风尘双眼倦,偃仰向青山。
  睥睨临虚阁,烟横白鸟还。
  宝幢墩
  斗削烟峦色,霞姿绚石窻。
  何须舍卫国,七宝建金幢。
  黄花里
  想像柴桑篱,篱东菊有华。
  不烦人载酒,杯自挹流霞。
  芙蓉港
  溪水分流处,芙蓉生满陂。
  落霞低照水,偏憶荡舟时。
  狎鸥汀
  水际平沙阔,轻鸥片片归。
  了知机事少,来去傍人飞。
  春水船
  溪水春流涨,轻舟凝溯波。
  桃花红雨歇,人似武陵过。
  归云洞
  朝见泄云驶,暮见归云疾。
  我心懒于云,洞口未曾出。
  月印池
  曲池涵浅碧,洄潏荡云根。
  忽射潜虬色,青天月一痕。
  修竹湾
  径转连溪色,擅乐翠蔼披。
  胡床腰笛去,宜向月中吹。
  鱼寝浜
  渚荇回碕密,沦涟织水衣。
  夜深鱼不饵, 自掣钓丝归。
  明吴彬《清明图》纸本水墨1600年35.0cm×1022.2cm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舒啸台
  高台陵重雾,登兹发长啸。
  清籁激迥飚,空山有同调。
  坳堂
  莫问谈天衍,沧茫辨九州。
  坳堂浮芥子,巳是北宜游。
  二、明·于若瀛《弗告堂集》·卷十七录《壶山园诗十四首为吴文仲赋》载:
  采虹桥
  藤古结为梁,蜒蜿凭云雾。
  步之时动摇,疑驾采虹度。
  巢鹤轩
  虬枝掛层轩,孤鹤巢其上。
  警露一声长,天风散哀响。
  碧荔斋
  颗颗碧玉垂,齐头日当午。
  魏文若能尝,石蜜目应吐。
  春水船
  片石冒孤亭,盈盈春水平。
  不涉横江险,何虞风浪生。
  归云洞
  怪石横洞口,洞口白云迷。
  无心倦出岫,日日双幽栖。
  黄花里
  冷艳吐金英,踈香入玉斚。
  但宜处士居,不种朱门下。
  宝幢墩
  色古上藓痕,双树引幢表。
  深夜读灵丈,荧荧佛燈小。
  月印池
  方池清且浅,可以数毛发。
  镜浓水底石,影落天边月。
  长啸台
  阮籍与孙登,千秌振逸响。
  依稀见古人,日踞高台上。
  狎鸥汀
  时乎汀鸥来,时乎汀鸥去。
  忘机自去来,何必汀前住。
  修竹湾
  清溪绕一湾,种竹只数箇。
  朝来风箨踈,落水青萍破。
  芙蓉港
  入港采芙蓉,芙蓉动■淰。
  游鱼聚绛房,吹作波心锦。
  据梧馆
  据梧日沈阁,湖山幽且深。
  自足寄吟放,谁去学惠施。
  睥睨阁
  拨地起孤阁,睥睨万木杪。
  睡起一凭阑,壶山青未了。
  三、明·何乔远《镜山全集》·卷十五录《王元美先生复仿苏子瞻〈辘轳歌〉体为吴彬赋壶山别墅,聊复次之以博一笑》载:
  辘轳歌长井绳系,古来作者有三士:
  苏轼、世贞、乔远氏。二子学苏作图记,園记歌成送与谁?
  吴彬又是一奇士,吴彬所隐园,乃傍壶山之仙子。
  蓬莱水深复清浅,壶山仙子千古死。
  我非吴子复谁与,司寇久失文苑愁。
  乃今我与吴子游,何生镜山久落魄。
  如今起废官不薄,官不薄兮酒盈尊。
  闲曹吟雪看流云,飞雪流云双总稡。
  敲门又有吴君辈, 山林姿态凤池贵。
  片纸展作小便面,豆人寸马画中见。
  长披大肇五岳形,戴进吴伟不敢声。
  山无声兮水有色,华堂高挂人人悦。
  人人悦兮可奈何,心非所好请不阿。
  请不阿,画仍多。
  心中之人屡为作,片金一钱不须索。
  苟非其人欲呕悉,从他竿牍百遍削。
  吴君隐園在壶麓, 四裔名驰乃无足。
  日落桑榆景翳翳,呼卢浮白复大戏。
  长安客邸绝烟萝,吴君不厌时我过。
  长安攻金善棜禁,工学彝巵方其姓。
  何生瓦铛之外无可续, 只馀满瓮貯酒堪引竹。
  吴君薄暮出凤池,黄芽赤根乱睥睨,睥睨若谓可同群。
  腰间方银出如云,如云之色白不昏。
  酒酣耳热数大举,遂令何生汗如雨。
  皇州春暖莺迁乔,春盤顾我称颂椒。
  东鄰腊酒今正熟,又比元载胡椒斛。
  斛斛饮尽朱颜酡,命我再作腰杯歌。
  腰杯之后忆腰杯,如此饮酒能几家?
  千古止酒有陶潜,我今去之已千年。
  难则饮酒俱宛然,谁得银杯出腰边?
  相对惟有灯花眼,花灯腰边宝剑光如流。
  腰边绶组长悠悠,不闻腰杯酒人游。
  陶公有腰尚折米,吴君双杯腰间留。
  留之千古以后为胜事,酒谱诗坛名始著。
  吴生胸中开八窗,腕中复有千株树。
  千株树色壶山长,如今移种宫未央。
  昔年落笔中书堂,貂璫观者如墙墙。
  匼匝屏風十丈上,飞白填金郁相向。
  神宗好书无不有,爱看君书开御牖。
  方朔金门大隐仙,君亦仍旧壶山禅,壶
  山有禅还有仙。
  双修饱吃金门烟,金门烟中米家船。
  元美西州君迴驾,又求何生一笔泻。
  长安春雪袁安寒,牛衣苦少日三竿。
  三竿起忆上林树,知君骑马来复去。
  来时骑马去时归,雪深不畏马蹄滑。
  上林如此春复夏,当阳圣主正英多。
  君当复献上林歌,上林作歌歌喜起。
  帝城云阙春树雨,春树回春转后胙。
  香气如闻馥殿椒,唾壶不撀暮年烈。
  但喜腰杯歌腊月,故乡壶山梦还涉,梦
  中壶山若可度。
  布衣还忆来时路,布衣如君太杰奇。
  能酒能画复能诗,诗成复尔携琴至。
  薰風習習兼明庶,一身数器真能事。
  君不见来时绿鬓头裹荷,金门今献明良歌。明良之歌歌宛然,君生莆口我生泉。君列仙班尚有年,我老要还镜山眠,镜山亦有峰立壁。业已请君作图记,乞图九云我豚子。我持君图归山乐忘死,忘死兮分雲泥,云君巧兮我泥拙,此中之乐不可说。不可说兮须鉗口,欲鉗吾口兮,惟有腰间之杯入我手。君以腰杯壶墅托我传,请君为我画毕兼赋《镜山篇》。
  四、明·何乔远《镜山全集》·卷十五录《吴氏一门孝行歌》载:
  世尊割肉喂猛虎,何况亲生母与父。
  高皇论孝不责难,戒人刲股割心肝。
  当时涞水李得成,乃复用之列班行。
  莆口胄子吴望久,至性宏仁无不有。
  割股療父父不死,留与子孙作样子。
  家督君宇如父为,亦以起母脾病赢。
  望久次子孙国宣,又复行之母病痊。
  君宇有子名文中,夫妇孝母心怔忡。
  神人语母母子伤,起死赠之柳叶汤。
  文中之妇已母病,仍以割股完慈命。
  世间难得此一家,阴功又况恒河沙。
  文中巨肇赋子虚,人道天子之相如。
  宁知累世百行本,所愧余言非华衮。
  吴彬恩师明代著名诗人佘翔生卒年考
  佘翔是晚明中国著名诗人,与王世贞、李攀龙、屠隆、王百谷、谢肇淛、曹学佺和莆田隐士王全之等过从甚密。佘翔有《薜荔园诗集》四卷收入《四库全书》。是明代中国诗坛极具影响力的一位重要诗人。可是所有史书均载其生卒年不详。
  近年,笔者因编著《吴彬画集》,对吴彬诗书画印进行全方位追索探究,涉及其诗文,故深入考究佘翔与屠隆、王百谷等著名诗人的传世诗集论著等文献史料。综合论证后,笔者梳理并推断佘翔是生于明嘉請乙未(1535年) ,卒于万历乙巳(1605年) 。
  论证如下:
  据《竹间十日话》卷二(侯官郭柏苍蒹秋辑)载:佘翔字宗汉,莆田人,嘉靖戊午(1558年)举人。官全椒知县,有《薜荔园诗》传世。《兰陔诗话》:宗汉作宰全椒(今安徽全椒县) ,有异政。与御史左,弃官去,为汗漫之游。王元美为司寇日,欲为立传。谢曰:“须公还山时也。”元美赠以诗云:“十八娘红产荔枝,蛎螃舌嫩比西施。更教何物夸三绝,为有佘郎(佘翔)七字诗。”晚年诗律益进。王百谷寄以诗云:“题诗千里问桑蓬,青雀(莆田秀屿青峰岩)西来信忽通。郢客阳春原和寡,绛人甲子偶相同。麒麟莫道生偏晚,鹦鹉争夸老更工。曾赴瑶池春燕否,蟠桃可及荔枝红?”时宗汉、百谷俱年七十。
  笔者查考此俱年七十百谷者,即明代诗人王稚登,字百谷,祖籍江阴,后移居吴门(苏州)。再查《王百谷年谱》获悉王百谷生卒年(1535—1612年)。而自王百谷寄给佘翔诗句“绛人‘甲子’偶相同”来判断,可获悉两位诗人“甲子”相同,从而亦明佘翔莆田秀屿青峰岩《西来》题刻可确证佘翔生年与王百谷一样,也是1535年。时宗汉、百谷俱年七十,古人言“年多少岁”是指虚岁,故此俱年70岁,实岁69岁。因此要算出其阳历公元时间是:
  1535(出生)十69(实岁)=1604(年)
  那么此年(1604年)佘翔是否还健在?笔者查考《屠隆年谱》获悉:
  万历三十一年,屠隆(字纬真、长卿,号赤水、鸿苞居士)曾远游闽中,再查考《清课》有文载曰:屠纬真(屠隆)先生三礼武夷,君以癸卯(1603年)中秋后抵达福州,与曹学佺(字能始,福州人,著有《石苍诗稿》等)、莆田佘翔等集“凌霄台”。据《谢兆申谢耳伯先生全集》卷一《岩岩五章》小序亦云:“《岩岩》者,阮司理(即阮坚之,桐城人)集‘凌霄台’作也。时入社百人,而东海屠隆,莆田佘翔、清彰郑怀、闽人赵世显、林世吉、曹学佺为之长。”又据《春别篇》卷十四(万历甲辰,即1604年)有诗《邀屠纬真、阮竖之诸子集乌石山亭》。以上诗文史料记载获证,屠隆于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秋天抵榕,与莆田佘翔,福州曹氏诸子相聚至次年(1604年)春天。
  之后,佘翔再邀请诗人王百谷到莆阳秀屿青峰岩等地畅游,佘翔时有“西来”题刻并赋诗:“头陀一片石,埋光海水滨,跌坐窥明月,圣心有几人?”(见图)。故有王百谷寄复佘翔诗句:“郢客阳春(三月)元和寡,绛人甲子偶相同。”时宗汉、百谷俱年七十的记载真实可信,佘翔1604年还健在。
  王百谷自莆田返回江苏之后,佘翔开始生病,此据佘翔《郊居即事》诗的内容及佘翔《病中答黄全之》诗句 “伏枕当春暮(三月末)”,和王百谷诗句“郢客阳春元和寡”时间“阳春”获证。另佘翔有诗《寒食病起寄郑文蔚、陈尧勋、姚巽卿》(寒食节即清明节前一日)和《病后柬陈季迪》诗句:“明朝逢竞渡”(“竞渡”意指五月初五端午节)记录此段自己的身体病况。直至1604年年末,佘翔还一直疾病缠身。再从佘翔《岁暮怀归》诗句 “邻翁分药草,稚子进藜羹。谁识幽居处,无营度此生”可获知这是佘翔岁暮(1604年岁末)的生活病况情境。那么,佘翔到底逝于何年呢?
  佘翔病逝后,屠隆先生为其作《全椒长佘宗汉先生传》的文章。查考屠隆生卒年,据浙江《甬上屠氏宗谱》卷七《世略·老大房》屠隆传:“生嘉靖二十二年癸卯(1543年)六月二十五日申时”和《鸿苞集》卷首张应文《鸿苞居士传》(即屠隆传):“林居二十载。乙巳(1605年)八月二十五日病卒,享年六十四岁。”从此可确证佘翔是逝于屠隆(1605年8月份)之前的1605年(约在上半年)。佘翔病逝消息传到浙江,屠隆带病为佘翔写传,几个月后,屠隆自己也病逝。
  另一条重要史料也可加以补证,即笔者在撰写有关吴彬诗词艺术内容篇章时,发现佘翔是明代著名宫廷大画家吴彬的良师益友,其曾多次为吴彬画作题诗勉励。吴彬1591年返闽时,佘翔陪吴彬畅游武夷山(有赋诗四首《赠别吴文中》)和家乡名胜仙游麦斜岩(佘翔赋诗《麦斜岩别吴文仲比部》),师生情深寄于诗。佘翔病逝后,吴彬于1605年冬,自南京陪翰林院编修顾起元返回家乡莆田。吴彬早年在壶公山麓筑“壶中草堂”。顾起元随吴彬探访壶公山,并有诗“题吴文仲壶山别墅十八咏”收录在其著作《嫩真草堂集》,其中第一首即“壶中草堂”“窈窅壶中天,构扎数椽屋。早来岭上云,飞向笏牙宿。”第三首《薜荔斋》系其瞻仰吴彬恩师佘翔旧居后所作。
  综上所证,佘翔生于1535年,卒于1605年,享年七十一岁。
  明吴彬莆田 “壶山草堂”所在地
  画仙吴彬诗词集粹
  吴彬(约1550—1643年),福建莆田人。字文中、文仲,别字质先,号枝隐发僧、枝隐庵头陀、“金粟如来”后身等。明代宫廷画家,有 “晚明画坛怪杰”“变形主义大师”之誉,是中国绘画史上彪炳史册的一位天才、杰出的艺术家。
  吴彬人物、山水、花鸟样样俱精,诗、书、画学养修为全面。明代状元、翰林院修撰焦竑跋吴彬绘《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曰:“居士吴彬文仲者,少产莆田,长游建业。真文下烛,悬少微之一星;俊气孤骞,发大云之五色,既娴词翰,兼综绘素,团扇持而为牸,屏风点而成蝇,高步一时,无惭三绝。”
  明代首辅叶向高,1594年时任南京国子监司业,后任礼部右侍郎,其间曾造访吴彬居所“枝隐庵”,并为吴彬《题枝隐庵诗集序》曰:吾乡吴文中,侨寓白门,名其所居曰“枝隐庵”。日匡坐其中,诵经礼佛,虽环堵萧然,而丰神朗畅,意趣安恬,大有逍遥之致。
  可惜,吴彬《枝隐庵诗集》存本至今尚未发现,但笔者通过查阅《四库全书 ·集部明诗》《明诗纪事》和《明诗集》以及吴彬画作上题跋等有关文献史料时,检阅到吴彬一些珍贵诗文,兹集粹如下:
  一,吴彬1598年在南京画家胡宗仁画作《送张隆甫归武夷山》图上吟诗赠别:
  两岸青山送去航,分携无语泪沾裳。
  未谙何时床头酒,更对君家醉故乡。
  明吴彬《仙楼飞撷图》自题诗
  唱罢新词怨夕晖, 离情乡思两依依。
  凭君为语壶公道, 好整云林待我归。
  二, 《柳溪钓艇图》 自题诗:
  一叶扁舟泛五湖, 鸱夷妙策实吞吴。
  黄金铸像今何在, 美我重摸此画图。
  三, 《山水图》 自题诗云:
  云掩茅堂烟补林, 清溪曲抱乱峰险。
  谁人也有盟香僻, 指点乘舫觉爽襟。
  四, 《林泉幽居图》 自题诗:
  林峦缭绕幽人宅, 自去尘环鹤亦隔。
  我辈长啸振天风, 吹散闲云千顷白。
  五, 《藤花亭书画跋》 录有吴彬作 《灵鹫山图》 自题诗:
  巉岩滴翠架重楼, 破暑偕登气俨秋。
  耳畔天风逼诗思, 徐穿林壑看飞流。
  六,吴彬1615年作 《溪山绝尘图》 诗云:
  山拥茅堂绝点埃, 巡檐秀色逼人来。
  床头酒借松花酿, 架上经缘贝叶裁。
  云卧鹿麋时共息, 溪行鸥鹭自无猜。
  从前欲蜡探幽屐, 结绊频过破绿苔。
  七, 《明诗纪事》 录吴彬 《题秋山图》 :
  草阁无尘秋正深, 客来款坐且闲吟。
  煮茶旋扫山间叶, 时有流泉漱玉琴。
  八, 《芝石图》 自题诗:
  芝盟玄石如云秀, 霜引黄花若锦芳。
  九, 《楼阁凌空图》 自题诗:
  山泉袅风带, 溪云团云盖。
  楼阁在凌空, 登临超物外。
  十, 《仙楼飞撷图》 自题诗:
  仙楼飞撷洞天涯, 欲滴峰峦翠染遮。
  桃放不唯春若海, 泉琴林籁演清譁。
  十一, 《明诗话》 录吴彬 《题山居》 诗句:
  种药不谋千岁老,为鱼聊适半生身。
  十二, 《峰峦承秀图》 自题诗:
  峰峦味雨林承秀, 倚阁吟成物外诗。
  十三, 吴彬 《山水图》 自题诗:
  看山最宜秋, 涉水偏当暮。
  野鸟三两声, 悠然去深树。
  十四, 吴彬 《山阴道上图》 , 卷末题跋:
  米仲诏先生才品高古,其绪业直驾襄阳氏而上。寓内仰止者,袭其书画词翰不啻珙璧。余幸神交于辛丑(1601年)冬, 识荆于丁未(1607年)岁, 顷先生拜邑侯之。
  命治古棠, 以此长卷索图。 图虽勉汇晋唐宋元诸贤笔意, 然政恐莫肖古人风韵之万一, 而类乎东施效颦, 丑态尽露。 观者无不捧腹而遁。 先生无亦嘉其志向, 遂授一匕刀圭俾之鲜容, 生平愿足, 又奚敢望西子哉。
  则先生以谓何如如。先生必曰:“妍媸者本来面目,孰能点化?若欲脱胎其匿迹修深惟未孩之际。先生意在斯乎? ”
  万历戊申(1608年)岁冬日,枝隐吴彬识。
  吴彬六件《五百罗汉图》创作时间、地点、藏地探寻
  中国历代画家绘《五百罗汉图》像,李公麟之外,当以莆田吴彬最著名,其传世作品亦最多。吴彬一生究竟创作几件《五百罗汉图》?其创作时间、地点、缘由、藏地如何?之前学界观点不一,专家学者多数言及有三件。
  笔者穷尽探索追踪。首次发现吴彬创作有文献史料记载,作品图片留传于世的《五百罗汉图》真迹之作至少有六件。其创作时间分别为 1592年前、 1593年夏、 1595年春、 1595年冬、 1596年秋、 1602年春。论述如下:
  2013年春,谒南京栖霞寺,拜访栖霞寺住持及寺院办公人员,获允进入寺院珍藏室,并拍到董其昌为吴彬《绘施五百阿罗汉画记》题跋石刻拓片书法十帧。从上史官董其昌跋款:万历癸卯(1603年)秋,偕吴文仲居士游摄山礼诸尊者,书此记于乳泉亭,笔者开始进入吴彬《五百罗汉图》探索之旅。董其昌为何是“书此记于乳泉亭”,而不是记于 “摄山栖霞寺? ”
  笔者通过实地勘察,发现乳泉亭不在栖霞寺内,而是在栖霞寺院后面山上约二百米处。莫非吴彬居所“枝隐庵”也在寺院外?笔者在寺院遇一寺僧在打扫落叶,旁边过来一位老者找这位寺僧。当我咨询明代画家吴彬居住的枝隐庵在寺院什么位置时,寺僧把我们引入室内坐着谈。这位老者告知, “枝隐庵”不在寺院内。
  余心有不甘,找到寺院办公室主任徐业海咨询,他拿出民国十四年《摄山志》所载栖霞寺地形图,并提供栖霞寺有文献记载寺庵共48个,也没有吴彬‘枝隐庵’。所以董其昌在题跋中曰:“蒲口吴彬居士者,婆娑艺圃,泛滥珠林,翰墨余閒,纵情绘事。因游摄山,见千佛岭天监雕镌,森然海会,作而叹曰:‘億千调御,既分身矣!五百应真,何时放光乎?’遂以丹青,代彼金石。施若干轴,藏之此山。值余南游,请为助喜,余发而观之。有贯休之古而黜其怪;有公麟之致而削其烦,可以传矣。”因游摄山..值余南游,请为助喜,董其昌无提及枝隐庵地点。
  顾起元为吴彬题《栖霞五百阿罗汉梦端记》截:有比丘无借者,自西川来参丈室(寻找吴彬丐求作《五百罗汉图》)。 “枝隐庵”究竟在何处?
  据明 ·于若瀛《弗告堂集》 ·卷六载《枝隐庵歌》:
  “吴文中才情既富,点染更工,结庵秦淮之涘,曰 ‘枝隐庵’,取鹪鷯一枝意也。 ”
  明 ·祝世禄《环碧斋诗集》 ·卷二载《枝隐庵为吴山人赋》: “名胜探欲遍,息蹻秦淮湄。挟此千古气,郰尔栖一枝。 ”枝隐庵结在秦淮湄,秦淮之涘(详见笔者《吴彬枝隐庵礼佛,游艺神通》)。
  另外,董其昌在乳泉亭所记吴彬《绘施五百阿罗汉画记》这件作品的创作时间是 1602年。
  据焦竑《绘施栖霞五百阿罗汉画记》载,时间明指:万历辛丑(1601年),时维仲夏,与禅师释僧定,忘言契道,发宏愿手绘阿罗汉施于精蓝。完工时间是祝世禄与焦竑题跋落款时间 1602年闰二月。
  另笔者新发现证据《枝隐庵歌》(明·于若瀛《弗告堂集》·卷六)载:
  丙申(1596年)秋,(吴文中)得告还里,曾索余诗时病未能也。比再,尚符玺入(吴彬)留京,已为壬寅(1602年)春。(余)过庵中与语,非复昔日文仲,顿悟空华,栖心白业,手图阿罗汉五十轴,施楼霞寺,不拘奇形怪状,怵心夺目而笔端工巧精入毫芒,此足不朽矣。
  故此件《五百罗汉图》创作时间当定为1602年。这是已知吴彬完成的第六件《五百罗汉图》作品,因有祝世禄、焦竑、董其昌等为其题跋佳赞,故是其影响最大的一件《五百罗汉图》佳作,为其在中国绘画史赢得声誉及地位奠定丰碑之基石。虽然吴彬生前并不在乎这些,正是不求名而更有名。
  吴彬作《五百罗汉图》,在江西鄱阳这个地方,曾藏有三件。究竟原因,笔者探究发现,盖与吴彬书法老师祝世禄(1539-1610年)有关。吴彬于1565年前在莆田长大,其诗词、书法老师为晚明举人,中国著名诗人佘翔(笔者考其生卒年为: 1535— 1605年)。1565年吴彬在杭州西湖写《雁荡山图》后不久,继续北上抵达秣陵(今南京),书法篆刻得到祝世禄的指导和帮助,影响巨大。吴彬技艺精进,与祝世禄亦师亦友。
  祝世禄是江西鄱阳县人,鄱阳南罗汉寺慧通及可能通过祝世禄向吴彬约绘第一件《五百阿罗汉图》。之后,鄱阳县北罗汉寺及步云寺均通过慧通推介,又陆续获两件《泥金五百阿罗汉图》,且均有慧通住持为之题记,据此,可知鄱阳县一地曾庋藏吴彬三件《五百罗汉图》。
  详情考述:慧通获吴彬第一件《五百罗汉图》先后二次向朋友提及:慧通题记述“夔州太守路经鄱阳湖,慕名瞻礼吾寺宝藏(吴彬所绘)五百应真之法像、赞叹不已,便于箧中取出蠹残旧籍以赠。观之,乃宋版《五百罗汉图》册也。”另一次,慧通获知鄱阳北罗汉寺智远到全国诚聘名师为寺院绘法像未果,见其歉然久之,便秘告之本南寺曾诚聘甫田(莆田)吴彬(注:慧通称呼吴彬未使用“文仲子”)绘制五百罗汉法像之事。其闻而欣喜殊甚。智远者,真有心人也。便急舟至金陵,会晤画师,极力周旋,多方诚劝,乃得然应允。慧通为鄱阳北罗汉寺获第二件《五百罗汉图》题跋:此由江西鄱阳南罗汉寺主持慧通,于万历二十一年( 1593年)为吴彬绘
  《五百阿罗汉图记》跋:“粤自龙藏象负,皆为觉岸津梁;宝殿金身,无非化城像教。但灵音之广播靡穷,故法宇之创兴有自。欲洗尘根,须宏佛愿。邑之北隅,旧有妙香寺,内设罗汉殿,自元代以前,摇坤荡宇,极规模宏敞之观..
  住持智远,秉志寅清,矢心增建。指日兰橑桂柱,何异白马重来;垩壁丹楹,仿佛青鞵再峙。惜以未得图册,虽欲塑像,未由也。于是乃遍访蜀中名山古刹,凡藏经最多之处,靡不到闻;见博洽之比丘,靡不咨访,卒不可得。智远殊不自安。予见其歉然久之,便秘告之本南寺曾诚聘甫田吴彬绘制五百罗汉法像之事。其闻而欣喜殊甚。智远者,真有心人也。便急舟至金陵,会晤画师,极力周旋,多方诚劝,乃得然应允。亦将数载募化积金十余两,以作画费之资。越年(1593年)工竣,智远甚喜,邀予共相展阅而瞻仰焉。智远谓予曰:“吾观是图,而知五百尊者,其入道不相为因,而妙悟各有自得,所谓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非欤? ”予曰: “然。予不敏,未能有悟。今观吴彬所画此众阿罗汉,光辉满室,神趣如生,足显象教之森严。岂其有神助与?抑精诚之所感格欤?兹得此图,而五百尊者,永垂范于北寺古刹之中,为镇寺之鸿宝。将见妙道因缘,光辉自在,而法炬于以长明也。 ”
  第三件《五百阿罗汉图》,是施主朱培元诚聘吴彬所绘,供于鄱阳县步云寺之罗汉堂,有慧通住持于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题跋,晚于前者两年。慧通住持题跋:有本邑商家朱培元施主厚沾步云寺佛之福泽。吾曾于其自金陵共舟至饶舟中瞻礼文仲子所绘五百应真之法像,感法水洗心清,蕙风吹体,畅顿生绘此圣像,施于步云寺之宏愿。有此良因屡叨洪造,便嘱予不惜重价施斯善举,越岁(1595年)工竣,予约其共相展阅,瞻仰万方数据焉。时万历乙未年(1595年)仲春月,江西饶川府鄱阳县罗汉寺住持慧通沐手撰并书。
  第四件《五百罗汉图》。1595年春后,吴彬开始《临李公麟画罗汉图》,1595年冬竣工。该作是白描长卷,长1675.8厘米,宽31.8厘米。1594年叶向高赴南京任职,约1595年,访福建老乡吴彬居所“枝隐庵”,并有《题吴文仲枝隐庵》,吴彬从此开始使用号“枝隐生”“枝隐庵主”“枝庵发僧”“枝隐庵头陀”等。吴彬《临李公麟画罗汉图》时,吴彬亦款署: “枝隐庵头陀临龙眠笔法。 ”
  第五件《五百罗汉图》,据顾起元为吴彬题《绘施五百阿罗汉梦端记》载:“丙申春,有比丘无借者,爰自西川来参丈室,以《五百大阿罗汉应真像》,丐文仲图之,将施名山永为法宝。于时,文仲默然未许。僧遂留偈而去。浃旬,文仲假寐忽梦彼僧率众礼佛,文仲随共瞻仰已而大声振地,异羽满空亟与僧登台而睇焉。俱眂金刚频那夜迦之属,咸示殊形,并陈诡状。文仲仓皇思避,则有厉声嘱之,曰:‘必尽貌若等斯可归矣。’文仲乃索笔而摹之,俄有一卒持刀牒至前,似欲剃文仲发者。文仲惊寤,于是,发心写《五百应真诸像》,因悉图梦中所见,以为羽卫既成,乃奉藏之攝山之栖霞焉。祝给谏无功、焦太史弱侯二先生既赞叹,以助其成偈诵,以宣其义矣。文仲尤以法自心生,缘从事起,畴昔之梦,讵可无征,属不佞记之。 ”
  所以,吴彬此件《五百罗汉图》创作时间是1596年秋,长卷,纸本,长2345.2厘米,宽37.7厘米。原南京栖霞寺藏,后流失海外,现为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之前,许多专家学者误把吴彬此件 1596年秋所作《五百罗汉图》,与其1602年春所作的《五百罗汉图》(五十轴组成)混为一谈,实误,应以更正。
  所以,吴彬六件《五百罗汉图》的创作时间分别是 1592年前、 1593年夏、 159 5年春、 1595年冬、 1596年秋和 1602年春。吴彬六件《五百罗汉图》创作地均在南京,前三件分别藏在江西鄱阳县南罗汉寺、北罗汉寺和步云寺。第四件2009年11月10日现北京保利拍卖,私人藏,第五件台北故宫所藏《罗汉图》可能为其中五十屏轴之一(其余屏轴尚未发现),第六件《五百罗汉图》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藏。
  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明礼部尚书董其昌并书)
  佛像,教也;画像,观也。
  凡画佛、菩萨、声闻、辟支、阿罗汉者,皆运心婆娑之外,游意空刼之初。清虚固以日来尘劳于焉,暂息矣。及其神照既传,庄严斯在,使瞻礼者发菩提心。如观净土变相,必起往生想;观地狱变相,必起脱离想;观大士变相,必起皈依想;观华严变相,必起行愿想。原其熏练之因,岂异经禅之力哉!梁唐之间,耆宿宗师,既振法于彼,而能妙画史,亦助道于此。所谓宝刹,现于毫端,大千掷于掌上,庶几似之。
  蒲口吴彬居士者,婆娑艺圃,泛滥珠林,翰墨余閒,纵情绘事。因游摄山,见千佛岭天监雕镌,森然海会,作而叹曰: “億千调御,既分身矣。五百应真,何时放光乎? ”遂以丹青,代彼金石,施若干轴,藏之此山。
  值余南游,请为助喜。余发而观之,有贯休之古而黜其怪;有公麟之致而削其烦,可以传矣。虽然余更有进焉,佛言:一切众生有如来智慧德相,夫罗汉者,岂异人哉?
  众生是也,搬柴运水,即是神通,资生顺产,不违实明董其昌题吴彬《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拓片相。而画罗汉者,或摄空御风,如飞行仙;或渡海浮杯,如大幻师;或掷山移树,如大力鬼;或降龙驯虎,如金刚神。是为仙相、幻相、鬼相、神相、非罗汉相。
  若见诸相非相者,见罗汉矣。见罗汉者,其画罗汉三昧与为语。居士而无以四果为胜,以众生为劳,以前人为眼,以自己为手,作是观者,进于画矣。居士曰: “善哉! ”
  万历癸卯秋。偕吴文仲居士游摄山,礼诸尊者,遂书此记于乳泉亭。上史官董其昌。钤印: “知制诰日讲官” “董氏玄宰”。
  【笔者按:董其昌题《栖霞寺五百阿罗汉图画记》书法拓片,总十一帧,缺少其中之一内容:“余閒,纵情绘事。”因游摄山,见千佛岭天监雕镌,森然海会,作而叹曰: ‘億千调御,既分身矣。五百应真,何时放光。 ’”
  《摄山志》·卷四,464至466页,缺少本文最后一段内容:“万历癸卯秋..”南京栖霞寺藏有董其昌题《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书法拓片,笔者曾访南京栖霞寺时眼福之至,故拍摄全文,今附上,以弥补《摄山志》遗漏之憾,特此记之。
  另《摄山志》 ·卷四, 464页:观地狱变相,必起脱离想;想( “想”实误,应更正为 “观”)大士变相,必起皈
  依想。】
  绘施五百罗汉梦端记(明翰林院编修顾起元)
  文仲吴君,八闽之高士也。夙世词客,前身画师。飞文则万象缩于笔端,布景而千峰峙于颖上。乃复经营八部,磅礴五天;尼连河畔模八十一相好之容,洛伽山中写 “二十五圆通”之相。
  顾长康之鸣刹,观者填门。吴道子之挥毫,规于运肘。以图绘而知佛事者,不知凡几矣。
  丙申春,有比丘无借者,爰自西川来参丈室,以“五百大阿罗汉”应真像丐文仲图之,将施名山,永为法宝。于时,文仲默然未许,僧遂留偈而去。
  浃旬文仲假寐,忽梦彼僧率众礼佛,文仲随共瞻,仰,已而大声振地,异羽满空,亟与僧登台而睇焉。俱眂金刚频那夜迦之属,咸示殊形,并陈诡状。文仲仓皇思避,则有厉声嘱之,曰: “必尽貌若等,斯可归矣。 ”文仲乃索笔而摹之。俄有一卒持刀牒至前,似欲剃文仲发者,文仲惊寤。于是,发心写五百应真诸像。因悉图梦中所见,以为羽卫既成,乃奉藏之摄山之栖霞焉。
  祝给谏无功、焦太史弱侯二先生既赞叹,以助其成偈诵,以宣其义矣。
  文仲尤以法自心生,缘从事起,畴昔之梦,讵可无征,属不佞记之。客有闻而疑其幻者,余应之曰:
  “不也。”夫梦有 “六义”、亦有 “四缘”。总其要归: “想因具矣想逐根尘,毂纷驰而靡息因由。串习机潜构而不停,变化所宗真心一耳。
  今人不悟意识之实体,徒殉梦觉之虚名。守形开以为真,诋魂交而为妄。不知梦若果妄也,则梦中之天地、日月,历历皆在。何以判其非真觉?若果真也:则现前之昇沉荣辱,在在成空。何以定其非妄觉?因梦有梦以觉名,故梦之所征觉中之形也;觉之所忆梦中之境也。当栩栩自适之时梦,固不知其为梦。在茫茫无据之内觉,亦何知其为觉乎? ”
  水入海以皆咸,境归心而自等。庸讵知文仲之梦果为幻境?文仲之画遂为实相耶?实既非实幻亦非幻,然则纸上之色相虽工,终恐寂若之形难观;蒲上之机缘偶接,可谓优云之华时现矣。
  盖文仲夙植胜因,深存净想,故能冥通灵界,默耦圣宗,既协前期,终成善果。
  不然,漆园之蝶已化,蕉隍之鹿转非,占梦者徒取笑于庄生?说梦者益增嗤于郑相矣。文仲乌乎,图之;不佞又乌乎,颂之。
  既以是语,客因退而为之记。
  (按:本文“六义”,实指“六因”:为能所因、俱有因、同类因、相应因、遍行因、异熟因;“四缘”:因缘、等无间缘、所缘缘、增上缘。)
  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明 ·翰林院修撰焦竑)
  居士吴彬,字文仲者,少产莆田,长游建业。真文下烛,悬少微之一星;俊气孤骞,发大云之五色。既娴词翰,兼综绘素,团扇持而为■,屏风点而成蝇。高步一时,无惭三绝。
  万历辛丑,时维仲夏,与禅师释僧定,忘言契道,寓目栖霞,睹仁祠大修,像设未备,乃发宏愿,手绘阿罗汉施于精蓝,以五百躯尽千万状。盖起一念于薰修之上,若树四海于俯仰之间,可谓福地之巨观,名都之胜迹者矣。
  夫诸漏尽空,具多神变,解生死絏断。后有身者,阿罗汉之真宗也。秉般若剑竖那延幢,伏魔军不战而胜者,阿罗汉之威力也。虚谷含灵,洪钟待扣,靡供不应,有感必通者,阿罗汉之福田也。若此者咸承佛勅,宏法利生,或隐真仪而同凡流,或专一壑而横四极,倘非缘会,鲜能遇之。
  居士释艺苑之斧斤,建心王之旗鼓,吮笔和墨,范素镕金。移众善于笔端,貌群形之云变,珠衣蔽于初地,宝树拥于香城。迦陵欲飞,曼陀未落。经行宴坐,知往来之。尽冺语笑,静默总炽。然而,说法足使味真实者,即严净以观空存;相好者,感丰神而迁善;有求者,植因以覬福;罹苦者,证业以弭灭。涤贪著于心胸,开盲聋之耳目。所谓生成之外,别有陶冶,言语之表,曲为调柔。此无声之导师,亦何薄于画史?而或者犹谓:空寂两忘方归真谛,法尘具在未入慧门。岂知究竟达于无生?因地从于有相?画且非实舍亦自如,自非平等之观一洗乎!色空自在之心大通乎!权实者其孰能与于此乎!
  先是给谏祝公世禄沈研二谛、振耀三明,以一遍一切之心,护世出世间之法,用能积累众力,助成胜因,焚香赞叹,散花瞻仰。谓余常参支许之游,粗谙竺乾之语,俾书贞石,藏之名山。乃说偈曰:“相因妄有妄尽,相灭如风火轮。流转不息佛道,群生种种相在。”曰:色即空等无有碍,知相非相,不离不即。孰曰:“神明粉绘,不及我作佛事?聊凭丹青,悠悠法界,毕意经营,傍薰获寤,自性当成。 ”
  万历壬寅春闰二月丁卯。
  范景文《题吴文仲画大士像跋》
  尝览《摄山志》载:吴文仲画阿罗汉像五百轴,以为此希世之珍。已卯(1639年)解枢席皖上,蒋子卿随游栖霞,披寻古迹,仅得董宗伯元宰所为撰记。询之,主藏僧云:“此藏竟未成,就初得数十余轴,元宰怂恿,便为作记后,并数十轴亦为大力者攫取去矣!深用怅然。”入夜梦中若有所遇,晓起,适年家子李君持一轴,见遗。展视之,即文仲所作大士像也,不胜叹异。因留付山中,俾一门禅人,谨虔奉事,以补此段。碌碌,欲偶志岁月,并志灵感云。
  吴彬主要交游名士录
  1.王世贞(1526—1590年),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今江苏太仓人。明代文学家、史学家。 “后七子 ”领袖之一。官刑部主事,累官刑部尚书,移疾归,卒赠太子少保。好为古诗文,始于李攀龙主龙盟,攀龙死,独主文坛二十年。有《弇山堂别集》《嘉靖以来首辅传》《觚不觚录》《弇州山人四部稿》等。王世贞诗书赠吴彬《枝隐庵歌》(见何乔远著《镜山全集》 ·卷十五《枝隐庵追次王元美为中节吴彬赋》)。
  2.佘翔(1535—1605年),福建莆田人。字宗汉,号凤台,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举人。有《薜荔园诗集》等作品传世。佘翔是明代著名诗人,也是画家吴彬的老师。佘翔曾赋诗《赠别吴文中》《麦斜岩别吴文仲比部》等诗文收入《薜荔园诗集》。
  3.祝世禄(1539-1610年),江西鄱阳人。字延之,号无功,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祝世禄对吴彬书法影响巨大。明代姚旅《露书》载:“金陵有十忙,祝世禄书法忙为十忙之首。”顾起元在《绘施五百阿罗汉梦端记》中提及:“祝世禄、焦竑二公先生既赞叹,以助其成偈诵,以宣其义矣。文仲尤以法自心生,缘从事起,畴昔之梦,乞可无兆,属不佞记之。 ”祝世禄《环碧斋诗集》 ·卷三录《枝隐庵为吴山人赋》。
  4.焦竑( 1540—1620年)明应天府江宁人。字弱侯,号澹园,万历七年(1589年)会试,得中一甲第一名进士(状元),官翰林院修撰,后曾任南京司业。明代著名学者,著作甚丰,万历三十年(1602年)焦竑为吴彬作《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
  5.卫承芳(1542—1615年),字君大,号淇竹,四川省达州市达川区亭子镇花园村人。幼通经史,博览群书,明隆庆二年(1568年)中进士。万历中,任温州知府,公正廉明,善抚百姓,升任浙江副使。后任山东参政、南京鸿胪卿、南京光禄即、江西巡抚等职,官至南京户部尚书、吏部尚书。朝廷追赠太子太保,谥“清敏”。卫承芳曾为吴彬作《枝隐庵赠吴布衣》,收录其著《曼衍集》。
  6.憨山大师(1546-1623年),俗姓蔡,字澄印,号憨山,法号德清,谥号弘觉禅师,安徽全椒人。明朝佛教出家众,为临济宗门下,复兴禅宗,与紫柏真可是至交,被认为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憨山德清精通释、道、儒三家学说,主张三家思想的融合。倡导禅净双修,教人念自性佛,其思想见解颇与禅宗六祖惠能大师相契。憨山大师曾于 1608年在广东为吴彬作《寄枝隐》。
  7.于若瀛( 1552—1610年),字元絅,一字文若,号子步,晚号念东,著名诗人。兵部尚书于秉贞之曾孙,左都御史于若溎之
  弟。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年)登癸未科进士,官直隶知县,迁户部主事,累右佥都御史,官至陕西巡抚,赠右副都御史。工诗擅书,尝书报恩寺三藏殿娑罗馆匾,事见《江宁府志、山东通志》。
  于若瀛为吴彬作《枝隐庵歌》《壶山园诗十四首为吴文仲赋》《同周兆通吴文仲丛修之携两儿集然藜庵之松风阁一首》。
  8.董其昌(1555—1636年),上海松江人。字玄宰,号思白、香光居士,明代书画家。万历十七年(1589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南京礼部尚书。董其昌于万历癸卯(1603年)为吴彬题《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约1612年题吴彬《洞天灵焰图》(即《十面灵璧图》), 1621年题《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
  9.陈明瞻(1557—1623年),江西高安荷岭镇人。字德远,号匡左,明朝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明朝万历二十六年考中进士,授南京大理寺评事。历南京吏部郎中,出为浙江参政。进福建按察使,迁右布政使。改补河南,分理彰德诸府。开水田千顷,建滏阳书院,集诸生讲习。士民祠祀之。就改左布政使,以右副都御史巡抚广西,卒官,诏赠尚书。陈明瞻著《陈氏荷华山房诗稿》卷三收录《枝隐庵为吴文中赋》。
  10.陈继儒(1558—1639年),上海松江人。字仲醇,号眉公。明代文学家、书画家。万历庚申(1620年)为吴彬作《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题跋。
  11.何乔远(1558—1631年),福建晋江人。字穉孝,晚号镜山,是杰出的方志史学家。有《闽书》《名山藏》《镜山全集》刊行于世。1622年作《枝隐庵歌追次王元美为中书吴彬赋》,1625年作《为吴彬壶山别墅赋》《吴氏一门孝行歌》。
  12.叶向高(1559—1627年),福建福清人。字进卿,号台山,晚年自号福庐山人。万历十一年(1583年)考取进士,万历二十六年(1589年)为庶吉士,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晋升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成为宰辅,次年,升为首辅。叶向高曾为吴彬《题吴文仲枝隐庵》《枝隐庵诗集序》。
  13.顾起元(1565—1628年),应天府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字太初,号遁园居士,著名金石家、书法家。顾起元 1600年
  《题吴文仲枝隐庵》,1605年《题吴文仲壶公别墅十八咏》。另为吴彬题《栖霞寺五百明吴彬《梨花鸣禽图》扇面金笺私人藏明吴彬《万木枫丹图》扇面纸本罗汉梦端记》《吴文仲溪山深秀图》《吴文仲像赞》等。
  14.谢肇淛( zhè)( 1567—1624年),福建长乐人。字在杭,1616年在《五杂俎》卷中题赞吴彬:“近日名家如云间董玄宰(董其昌),金陵吴文中(吴彬)其得意之笔,前无古人,董好摹唐、宋名笔,,其用意处在位置、设色自谓得昔人三昧。吴运思造奇,下笔玄妙,,旁及人物、佛像,远即不敢望道子,近亦足力敌松雪,传之后代,价当重连城矣。吴名彬,莆人,寓金陵。 ”
  15.米万钟(1570—1632年),陕西安化人。字仲诏、号友石居士,米芾后裔,明代著名书画家、收藏家,官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米万钟与董其昌齐名,史称 “南董北米”。 1607年,其在四川铜梁任县令时与画家吴彬相识,吴彬 1608年应约为米万钟作《山阴道上图》、1610年作《芝石图》《岩壑奇姿图》《十面灵璧图》,1615年在米万钟北京勺园为其作《勺园祓褉图》等。而米万钟也为吴彬 1591年所作的《十六应真图》题跋引首: “应真变现”。在吴彬设色 160 3年 18.8cm×54.8 Cm私人藏《十八应真图》《十面灵璧图》两件作品上分别款署 “众香居士” “石隐庵居士”。
  16.姚旅(1572—),福建莆田人。字园客,初名鼎梅,明代著名的诗人,有《露书》刊行于世。姚旅 1598年前已客居南京,1604年与莆田籍四位书画名家吴彬(人物、山水)、曾鲸(小像)、洪宽(小楷)、黄升(篆刻)皆居南京,姚旅称之为“吾乡四绝”。另姚旅《露书》卷之十二技篇云:“唐、宋、元山水无一体,体体擅长惟吴文中,既花鸟、佛像亦无不精工。 ”
  17.曹学佺( 1574—1646年),福建福州人。字能始,一字尊生,号雁泽,又号石仓居士、西峰居士,福建福州府侯官县洪塘乡人。清兵入闽,自缢殉节。曹学佺藏书万卷,著书千卷。毕生好学,对文学、诗词、地理、天文、禅理、音律、诸子百家等都有研究,尤其工于诗词。曹学佺约于1599年为吴彬《题枝隐庵》《题吴文中松岛歌为景陵朱生寿母》。
  18.胡正言(约1580-1671年),安徽休宁人。书画家、出版家,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开刻《十竹斋书画谱》,天启七年(1627年)完成。吴彬应约作《访菊》和《宫锦清班》。
  19.郑之玄(1590—1633年),字太白,又署大白,福建晋江人。与王铎同年举进士,授简讨。崇祯庚午(1630年)典江右试,升赞善。据王铎《郑太白传》郑氏性情淡旷,不言人过,亦不问,时事。与大太监为邻,得知后立即搬走。后因与权贵牴牾,不愿蹈权贵,借岷藩差避入湖南,旋卒。郑之玄1624年为吴彬作《枝隐庵集序》《枝隐庵诗赠吴中翰文中》。
  20.汤宾尹(?
  —1628年),安徽宣城人。字嘉宾,号睡庵,又号霍林。汤宾尹为吴彬 1591年作《十六应真图》题跋尾《心经》,为吴彬 1613年作《鹤寿图》题《诗堂》。
  
  21.张隆甫(?
  —1639年),福建武夷山人。著名诗人,吴彬 1598年赠诗二首《送张隆甫归武夷山》。
  
  22.倪范(生卒年不详),福建福州人。字柯古,诗人、收藏家。吴彬为倪范作《秋闺夜思》相赠,作品款署: “衣带日以绶,写似柯古长丈。吴彬。”1615年4月,莆田书画名家宋珏过访福州时,为倪范所藏吴彬作品用篆书题引首:“秋闺夜思。 ”
  23.余藻(生卒年不详),莆阳(今福建莆田)人。明篆刻家,字采之。著有《石鼓齋印鼎》,成书于崇禎元年(1628年)。《石鼓斋印鼎》共九卷,同邑吴彬文中校。
  24.梁千秋(? —1644年),广陵(今江苏扬州)人。名袠,久寓南京,梁千秋是何震的嫡传弟子,临摹乃师之作,如灯取影,神形俱佳。吴彬赏识梁千秋其才,并把他推荐给祝世禄。梁千秋《印隽》1610年刊印,收入数方吴彬印章,吴彬等名流为《印隽》点校。 ”
  历代名家评吴彬摘录
  1.焦竑(1540—1620年)为吴彬绘施《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述吴彬为颇具文翰的画家:“居士吴彬,字文仲者,少产莆田,长游建业。真文下烛,悬少微之一星;俊气孤骞,发大云之五色。即娴词翰,兼综绘素,团扇持而为牸,屏风点而成蝇,高步一时,无惭三绝。”(见《金陵全书 ·栖霞新志》卷,461页。)
  2.于若瀛(1552—1610年),《弗告堂集》·卷六录《枝隐庵歌》载:
  吴文中才情既富,点染更工,结庵秦淮之涘,曰“枝隐庵”,取鹪鷯一枝意也。丙申(1596年)秋,(吴文中)得告还里,曾索余诗时,病未能也。
  比再,尚符玺入(吴彬)留京,已为壬寅(1602年)春。过庵中与语,非复昔日文仲,顿悟空华,栖心白业,手图阿罗汉五十轴,施楼霞寺,不拘奇形怪状,怵心夺目而笔端工巧精入毫芒,此足不朽矣,遂赋长歌赠之: “武夷有奇士,清狂文仲子。昂藏骨欲飞,吞吐舌如绮,眼前之人胡足齿”。“与君携手秦淮湾,秦淮湾,长千里,无人不知文仲子。众口争传枝隐词,一时价贵长安纸”。
  3.董其昌(1555—1636年)于万历癸卯(1603年)秋偕吴文仲(吴彬)居士游摄山,礼诸尊者,遂书此记(即《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于乳泉亭..蒲口吴彬居士者,婆娑艺圃,泛滥珠林,翰墨余閒,纵情绘事..有贯休之古而黜其怪、有公麟之致而削其烦,可以传矣!
  米万钟曾行三千里找到董其昌,特请董其昌为自己所珍藏奇石(聘大画家吴彬绘制而成的手卷)题跋,董其昌题其名曰《洞天灵焰图》:“盖文仲以孙知微画火法,为此石传写神照。而其蜿蜒垂垂者当做水观,剑锋斩截者当做金观,孤起林立者当做木观,坡陀平夷者当做土观。宋邵氏以石与金木水火土而六,谓石具五行之秀也。仲诏所藏有之矣。”董其昌认为此石蕴有五行之秀,无疑是一种极高的评价。
  天启辛酉(1621年),董其昌在西湖的舟上,即兴为容静道丈珍藏吴彬《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册页题跋佳赞:“容静道丈出此册见示,乃吴文中所画二十五圆通也。昔有学人问师曰:‘耳根圆通从何得入?’师曰:‘闻偃溪水声么?’答曰:‘闻!’师曰:‘从这里入。’今日在西湖舟中,正是此境,余因举三十年前葛藤为容静相激扬,容静首肯,已入大寂光中,无论诸菩萨观矣。辛西三月,董其昌题。”(见笔者著《吴彬画集》)
  。4.陈继儒(1558—1639年),上海松江人。字仲醇,号眉公、麋公,明代文学家、书画家。陈继儒评《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 “卢楞伽画华严变相图,余曾见真迹,未有写《楞严二十五圆通》者,盖自吴文仲始,有吴兴潘朗士亲为经营指授,故胡貌梵相,意态毫发,皆向笔端出现。此大尉迟、小尉迟地位中人也。是画所在,当如塔庙,应有吉祥云覆之。”(见《吴彬画集》)
  5.何乔远(1558—1631年),《镜山全集》 ·卷十五录《枝隐歌追次王元美为中书吴彬赋》载:“吴君人奇画亦奇,更复能诗人未知。那须玉堂老学士,那须骢马名御史。床头一剑酒一巵,侠气往往凌要离。乐府题为五杂俎,蜀道貌出噫吁嚱。”
  何乔远另作《王元美先生复苏子瞻‘辘轳歌’体为吴彬赋壶山别墅,聊复次之,以博一笑》。何氏歌赞“吴彬所隐园,乃傍壶山之仙子..山林姿态凤池贵,片纸展作小便面,豆人寸马画中见。长披大笔五岳形,戴进吴伟不敢声。山无声兮水有色,华堂高挂人人悦..。
  吴生胸中开八窗,腕中复有千株树。
  千株树色壶山长,如今移种宫未央。
  昔年落笔中书堂,貂璫观者如墙墙。
  匼匝屏風十丈上,飞白填金郁相向。
  神宗好书无不有,爱看君书开御牖。
  方朔金门大隐仙,君亦仍旧壶山禅。
  壶山有禅还有仙,双修饱吃金门烟。
  6.叶向高(1559—1627年),在其《苍霞草集》录《枝隐庵诗集序》,此文系为吴彬诗集写的序言。从叶向高评述中获悉,吴彬不但是文人画家,而且还是一位在家修行居士:“吾乡吴文中,侨寓白门,名其所居曰‘枝隐庵’。日匡坐其中,诵经礼佛、吟诗作画,虽环堵萧然,而丰神朗畅,意趣安恬,大有逍遥之致。”(见《苍霞草全集》北京出版社2000集部第124册,卷八,204页)
  7.顾起元(1565—1628年)为吴彬《绘施五百罗汉梦端记》载:“文仲吴君,八闽之高士也,夙世词客、前身画师。飞文则万象缩于笔端,布景百千峰峙于颖上。乃复经营八部,磅礴五天,尼连河畔模八十一相好之客,洛伽山写二十五圆通之相。(见《金陵全书 ·栖霞新志》卷四,466—467页)
  8.谢肇淛(1567—1624年)于书画作品持论甚高,轻易不嘉许人,但其在《五杂俎》卷七中数次提及吴彬,称誉备至:“近日名家如云间董玄宰(董其昌),金陵吴文中(吴彬),其得意之笔,前无古人。董好摹唐、宋名笔,其用意处在位置、设色,自谓得昔人三昧。吴运思造奇,下笔玄妙,人物、佛像,远即不敢望道子(吴道子),近亦足力敌松雪(赵孟頫),传之后代,价当重连城矣,吴名彬,莆人,寓金陵 ”。
  9.姚旅(1572—),《露书》卷之十二《技篇》云:“唐、宋、元山水无一体,体体擅长惟吴文中,既花鸟、佛像亦无不精工”。姚旅又云:“吴彬(文中)的花鸟、山水、佛像,曾鲸(波臣)小像、洪宽(仲韦)小楷、黄升(允修)篆石,堪称 ‘吾乡四绝’
  10.郑之玄(1590—1633年),《克薪堂文集》序·卷四录《枝隐庵集序》载:
  文中初以起家,试殿中第一。
  所为应制诸作,蒙褒答者万寿(9月4日)诗、歌、赋各一。上(万历皇帝):
  于诗:谓其声响绝尘;
  于词:谓其古雅堪择入乐府;
  于歌:谓其爽朗令人仙仙霞举;
  于赋:谓其句炼意弘。
  得作者之法淋漓,宝墨辉煌赐赉藏之。后世侈于冠绅,书生之遇斯以荣矣。
  另《克薪堂诗集》马上草·卷六录(《枝隐庵诗赠吴中翰文中》)载:
  宝墨降上方,光怪不敢聣。
  意欲双钩出,榻之用垂世。
  君才信如神,下笔无不诣。
  当其拨浓墨,山水以意系。
  烟云翳业木,微茫森有气。
  即使右丞为,辋川失妙丽。
  夜梦五百僧,古怪神智慧。
  稽首乞图形,一揽窮合离。
  始知笔墨工,可以通冥契。
  咄咄长安中,浑无自娱计。
  获君一两笔,摩娑目淫殢。
  11.朱谋垔成书于1631年的《画史会要》载: “吴彬,字文仲,闽人。万历(1573年—1620年)时官中书舍人,善山水,布置绝不摹古,皆对真景描写..能大士像,亦能人物。
  12.周亮工(1612—1672年)在《书影择录》称:“画家工佛像者,近当以丁南羽、吴文中为第一,两君像一触目便觉悲悯之意,欲来接人,折算,衣纹、停分、形貌犹其次也。
  13.徐沁(1626—1683年)成书于1677年的《明画录》中载:“吴彬,字文仲,闽人。万历间,官中书舍人。长于佛像,人物亦秀洁。至写山水,绝不摹古,皆即景挥洒。人谓其小幅擅奇,余曾见盈丈之障,亦殊工丽也。”14.姜绍书成书于1679年《无声诗史》云: “文中虽以艺雄画苑,然颇负气节,天启(1621—1627年)间,阅邸报于都门,见魏珰擅权之旨,则批评而訾议之,被逻者所侦逮絷削夺,亦清流也。”15.乾隆皇帝(1711—1799年)御览明代莆田籍宫廷大画家吴彬佳构《十八应真图》后恭楷亲题的引首:“游艺神通”。并赋七言古风长诗一首于画卷之上,乾隆古风诗跋:“贯休十八应真图,文中斯别开生面。形状奇怪夙所称,耳熟闻之目所见。苍鳞若龙若非龙,擎爪来闻法以现..莆田愚者不羁士,传神何碍后前舛。长歌笑我尚拘墟,山阴讶似镜中按。”
  16.潘正炜(1791—1850年),广东番禺人。为吴彬《桃源图》题尾跋:“《桃源记》千古桃源图也。桃源是仙境,亦是幻境。绘此图者,舍《桃源记》,无从构思,亦无从落笔。吴文中此卷佳处在与所丝丝相绾,节节相符,故极绘影绘声之妙。晴窗把玩,何异重访武陵,置身于良田美池桑竹,与村中人问讯耶。道光己酉(1849年)五月。潘正炜跋于清华池馆。”
  17.黄宾虹(1865-1955年),谈焦墨:“唐吴道子傅采于焦墨痕中,略施微染。盖焦墨法作画,晋魏已有之。明画院如萧尺木、陈章侯、吴文中(吴彬)皆用焦墨。当时得见古迹尚多也。庚辰之夏。黄宾虹。”
  18.张琴(1876—1952年),福建省莆田人。张琴著民国《莆田县志》卷三十三的明代画史部分记载:“吴彬,字文中。万历间流寓金陵,以能画授中书舍人,历工部主事。精山水,神宗极称赏之。彬奏言:‘臣所见皆南中丘壑,限于方域,愿得至西蜀,观剑门、岷峨之胜,下笔或别有会心。’上许其乘传往。比还,画益奇崛。有布景缛密,传彩炳丽,虽棘猴玉楮,不足喻其工也。曾绘《月令》十二幅,如上元、清明、端午、中秋、重九之类,每月各设一景。结构精微,细入丝发,若移造化风候八节,四时于楮素间,可谓极其能事。”
  1939年,张琴为吴彬《峰峦承秀图》题边跋:吴文中,莆田人,万历间以中书供奉内廷,诏许乘传入蜀,观栈道剑门之胜,下笔遂有奇趣。余曾游故宫见所作《白描罗汉》形状奇怪,各具意态,又于曲阜公府观《圣像图》,四配侍坐屏,后杏花一株,枝杆槎枒生意盎然。
  先生(吴彬)在都门见魏珰擅权之旨,当批评訾议,为逻者所侦,逮削籍归,海内清流争相引重。此幅为壶雅楼主人(林节)所藏,系先生入蜀后作,突兀峥嵘,气象严肃,有匹夫不夺之概。
  画关人品,信然。
  19.叶恭绰(1881—1968年)为吴彬1621年《洗象图》题边跋:“明代绘佛像,文中与丁南羽齐名,而文中之沈古,似过于丁盖丛,金石造像融冶而出,已开老莲、寿门之先矣,此轴乃曾刚甫旧藏,昔以贻予者,刚甫身后藏物星散,余属欲为保存未尽,念之怅然。遐翁绰展观因志。”
  20.吴湖帆(1894—1968年)评吴彬《武夷九曲图》,据《丑簃日记》1938年1月7日载,吴湖帆当日在家为刘海粟(1896—1994年)所藏的一幅名画题跋:“午后为刘海粟题吴文中《武夷九曲》卷。此卷殊精绝,为文中画中仅见者,原为汪向叔物,今归海粟矣。”21.徐邦达(1911—2012年)评吴彬《秋闺夜思》:“吴舍人之画,典雅颇合于诗。十九首之诗真挚,悉宜于画,以舍人笔写十九首句,宛若天孙云锦,不见针缕,浑然巧合也。嗟夫,人违万里,天各一方,少妇闺中残腊,伴寒螀之泣;征夫陇上羽帐,递孤雁之声,兼之落叶纷纷,砧杵历历,离思逾远,秋夜倍长,此景此情,能毋忧心如捣,衣带日缓者乎?至舍人之訾议阉珰,逮絷貔貅,其骨鲠内含,故画格能存高华奇崛耳。舍人名字世所共晓,遗迹流传,人间难觏,以秘府之庋藏,绝私家之珍赏矣。卷首隶古及画末诗篇,皆一时俊彦手笔,异日当详考行状历疏後,方以资鉴赏一助云。戊寅(1938年)徐邦达识。”
  22.饶(1917—)评《秋闺夜思》:“此卷莆田吴文中为倪柯古作。文中工白描,明神宗时入为供奉。首有宋比玉隶古,珏亦莆田人也,善分书,以翰墨为娱戏。卷后题句胥一时名彦,而闽人为多。曹学佺能始、陈仲秦惟秦,俱籍侯官;陈秀才衍,字磐生,与徐熥、徐■兄弟相切劘。徐惟起,能文擅草隶,万历间与曹能始狎主闽中诗盟,牧斋谓后进皆称典公诗派者也。诸人事迹《列朝诗集》《明诗记事》并详之。碧寒宗颐,道兄出示此图,属为考证,因记所知如上。壬寅(1962年)春暮,饶宗颐。”
  23.高居翰教授(1926—2014年)在其专著《风格与观念》第二部分第八节《吴彬及其山水画》开篇述:“作为晚明的一位山水、人物画家,吴彬从来都不是中国批评家心目中的大艺术家,后世的画家也不认为其作品对他们有何风格的影响。与此状况相类,在更大层面上而言,晚明时以吴彬为核心的,北宋雄壮山水样式的复兴运动,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吴彬确是一个境界高深的画家,远远超出任何学者(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高居翰语)对他的现有评价。”24.陈传席教授(1950—)在其专著《中国山水画史》第七章《明末的画派和画家》第六节 “高古变异—派代表 ——吴彬”篇章中给予吴彬极高的评价:“吴彬的山水画是前无古人的”“吴彬在明末画史上应该有突出而光辉的地位” “吴彬的变异观念在明末正统派势力极为强大的形势下,虽然不能形成主流,但却有力地冲击了正统派的一统天下,给当时和后世以重大的影响。”
  受吴彬影响的著名画家
  1.曾鲸(1564—1647年),福建莆田人。字波臣,明代画家,与大画家吴彬(吴彬亦绘肖像,吴彬有《太平府别驾马重德肖像图》精品传世)。同邑著名画家黄羲(1899—1979年)教授一幅款署:“庚午夏日拟蔗园老人画法”(曾鲸晚年号“蔗园老人”)的《山水罗汉图》作品韵承吴彬笔意(参见俞宗建编著《黄羲画集》第123页)。曾鲸一生往来江浙一带,为人写真。1627年返闽时,曹学佺在榕设宴招待,曾鲸在榕作《冒起宗像》《菁林子像》。曾鲸擅画肖像,有“如镜取影,俨然如生”之誉,从学者甚众,有谢彬、张远等高足。在榕时有郭巩、廖大受、刘祥生、熊介玉等闽籍弟子,后遂形成声势浩大的 “波臣画派”。
  2.米万钟(1570—1632年),陕西安化(今甘肃省庆阳市)人。字仲诏,号文石居士等,明代书画家,米芾后裔。官太仆寺少卿,江西按察使等职。与董其昌齐名,史称“南董北米”。米万钟与吴彬过从甚密,1615年,吴彬在北京米万钟所筑湛园之绣佛居绘《十八应真图》。1615年3月31日吴彬还为米万钟所筑“勺园”作《勺园祓禊图》,1617年,米万钟依吴彬此件临一幅《勺园修禊图》,其所绘《灵璧图》《山水图》画作亦深受吴彬画风影响。
  3.崔子忠(约1574-1644年),山东省莱阳人。初名丹,字开予,改名子忠,字道母。其人物画“变形夸张”受吴彬影响巨大。其跟吴彬皆是气节高尚的杰出画家,据传他 “甲申之变,走入土室而死”。
  4.黄道周(1585—1646年),祖籍福建莆田,福建漳浦人。字幼玄,又字幼平,号石斋,明末学者、书画家、文学家、儒学大师、民族英雄。天启二年进士,历官翰林院修撰、任吏部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首辅)。抗清失败,被俘殉国,谥忠烈。 1632年,黄道周作《山水图》(见《天津市艺术博物馆画集续编》图版 75页)效仿吴彬 1609年绘《山阴道上图》的构图绘法。
  5.蓝瑛(1585—1664年),浙江杭州人。字田叔,人物画像号蝶叟,晚号石头陀、山公、西湖研民。蓝瑛是浙派后期代表画家之一,工书善画,人物画风受吴彬影响巨大,之后蓝瑛又影响其学生陈洪绶。故中国台湾学界也把蓝瑛列为 “晚明变形主义”五位画家之一(吴彬、丁云鹏、蓝瑛、崔子忠、陈洪绶)进行学术研讨和交流。
  6.陈洪绶( 1599—1652年),浙江绍兴府诸暨县人。字章侯,号老莲,又号悔僧、云门僧。明末清初著名书画家、诗人。是晚明人物“变形主义画风”的重要画家,与吴彬、丁云鹏、崔子忠合称“晚明画坛怪杰”。人物画风高古、造型夸张变形,皆受吴彬画风影响,并能发扬光大,成就卓著,与崔子忠有 “南陈北崔”之誉,对后世画家影响巨大。
  7.弘仁(1610—1664年),安徽歙县人。俗姓江,名韬,字六奇,又名舫,字鸥盟、弘仁。初学宋人,晚法萧云从、倪瓒、吴彬等名家。弘仁早期的山水画仿吴彬样式,晚年与龚贤一致,皆受吴彬默默领导的山水画回归北宋风格复兴运动的影响。吴彬事实上是引领和推动晚明画坛“中兴宋代经典画风”的最关键、最杰出的艺术家。吴彬也是位开宗立派的绘画大师。 “其他人物画家似丁云鹏、陈洪绶、崔子忠,他们的山水画均无此特色。 ”(陈传席语)
  8.龚贤(1618—1689年),江苏昆山人。又名岂贤,字半千,号野遗,明末清初著名画家,“金陵八大家”之一。其早期山水画受吴彬影响巨大,曾创作一幅《山水图》(旅顺博物馆藏),效仿吴彬山水画风,痕迹明显,学界普遍观点,龚贤与同时活跃于金陵地区的画家樊圻、高岑、邹喆、吴宏、叶欣、胡慥、谢荪等并称“金陵八家”,著有《香草堂集》。
  9.王建章(生卒年不详),福建泉州人。字仲初,号砚墨居士,与吴彬、宫紫玄、恽道生诸人相友善。1591年,吴彬曾虑囚闽中,在温陵作《十六罗汉图》《山水图》。王建章曾得吴彬亲自指授,王建章善画佛像,自谓不让李公麟。
  10.上官周(1665—1752年后),福建长汀南山官坊人。原名世显,后改名周,字文佐,号竹庄,清代著名画家。山水和人物画造诣很高,受吴彬、龚贤画风影响巨大,其门生有 “扬州八怪”之一的黄慎。吴彬画风间接影响到 “闽西三杰”上官周、华喦、黄慎。
  11.华喦( 1682—1756年),福建上杭蛟洋华佳人。字德嵩,更字秋岳,号新罗山人等,后寓杭州。工画人物、山水、花鸟、草虫,脱去时习,力追古法。
  12.黄慎(约1687—1770年),福建宁化人。84岁时尚在。黄慎幼丧父,以卖画为生。慎工草书,法怀素。画人物,多取神仙故事为题材,初学上官周,后用狂草笔法作画。笔姿放纵,气象雄伟,深入古法,间作山水、花鸟,得荒率之致。
  13.任熊(1823—1857年),浙江萧山人。字谓长,一字湘浦,号不舍,清代晚期著名画家,“海派”艺术的代表人物之一。得遇名师姚燮,在其家“大梅山馆”学画。与弟任薰,儿子任预、侄任颐合称“海上四任”又与朱熊、张熊合称“沪上三熊”。吴彬画学思想、绘画风格间接影响 “海派”画家。
  14.任薰( 1835—1893年),浙江萧山人。字舜琴、阜长,清代画家。“海上画派”代表人物之一,与兄任熊、侄任预、族侄任颐被后人合称 “海上四任”
  15.任颐(1840—1896年),今浙江萧山瓜沥镇人。名颐,字伯年,清末画家。画法宗吴彬、陈洪绶。又吸收 “闽西三杰”绘画精华,影响巨大。他的画用笔用墨,丰富多变,构图新巧,创造了一种清新流畅的独特风格。
  16.李霞(1871—1938年),福建仙游人。是一位饮誉海内外的著名国画家。其代表作《十八罗汉渡江图》画风追绪同邑先贤吴彬笔意。并追踪“闽西三杰”上官周、华喦、黄慎绘画精华,又吸收海派钱惠安、任伯年等名家精髓。与李耕并称 “仙游二李”。李霞有《关公》《麻姑》《十八罗汉渡江图》等作品传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闽中画派大师精品系列 ·《李霞画集》。 ”
  17.李耕(1885—1964年),福建仙游人。字砚农,原名李实坚,堂号菜根精舍,近现代周秀廷《群仙祝寿图》 1990年纸本自号一琴道人、大帽山人等。中国著名国画家。徐悲鸿在《申报》发表文章评曰:“有以奇拙胜者,首推李耕君,挥毫恣肆,可以追踪瘿瓢,其才则中原所无。”李耕有《五百罗汉图》《达摩》和《移公愚山》等作品传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闽中画派大师精品系列 ·《李耕画集》 ”。
  18.黄羲(1899—1979年)福建仙游人。原名文清,又名文倩,字苦亭,号可轩、晚号大蜚山人。中国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年轻时便获得海上名宿吴昌硕等人称誉。有《九州禹迹图》《郑成功》和《麻姑上寿图》等作品传世。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 “闽中画派大师精品系列 ·《黄羲画工笔重彩 14 5 cm× 2 4 5 cm新加坡映华楼藏集》等”。
  19.朱成淦(1914—2001年),福建莆田人。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有《朱成淦画集》及《十八罗汉图》《陈嘉庚像》
  《阿泥肖像图》等作品传世。
  20.周秀廷(1928—2007年),福建莆田人。著名国画家,又名周醒,字祝南,号三紫山人。周秀廷作《群仙祝寿图》承韵吴彬《涅槃图》衣钵。周秀廷绘有《妈祖》(俞宗建主编并作前言)画集和人民大会堂巨作《松鸽颂》《春夜宴桃李园》以及新加坡映华楼藏其工笔重彩《群仙祝寿图》传世。
  吴彬常用印章 署名题跋
  万历戊申(1608年),吴彬应米万钟之约作《山阴道上图》,卷末,吴彬有长跋摩崖岩石刻般书于巨崖之上。
  释文:
  米仲诏先生才品高古,其绪业直驾襄阳氏而上。寓内仰止者,袭其书画词翰不啻珙璧。余幸神交于辛丑(1601年)冬,识荆于丁未(1607年)岁,顷先生拜邑侯之。
  命治古棠,以此长卷索图。图虽勉汇晋唐宋元诸贤笔意,然政恐莫肖古人风韵之万一,而类乎东施效颦,丑态尽露。观者无不捧腹而遁。先生无亦嘉其志向,遂授一匕刀圭俾之鲜容,生平愿足,又奚敢望西子哉。则先生以谓何如如。先生必曰:妍媸者本来面目,孰能点化?若欲脱胎其匿迹修深惟未孩之际。先生意在斯乎?
  万历戊申(1608年)岁冬日,枝隐生吴彬识。
  吴彬传世作品年表
  序 号 作品 年代(年) 形 式 质地 墨色 尺寸(厘米) 创作地或题跋 藏地、著录或拍卖
  1 雁荡山图 1565 卷 纸本 设色 34×709 乙丑春仲写于西湖 昭庆山房(杭州) 私人藏
  2 写十八应真 参乘演法图 1567 另说1627 卷 纸本 设色 29.7×294.4 丁卯孟秋,吴彬写 刘九庵编著《宋元明清 书画家传世作品年表》
  3 临唐六如 山水图 1568 卷 纸本 设色 24.4×400.1 临唐六如万松山图 隆庆戊辰春仲吴彬 《故宫学术季刊》第十五 卷第四期,私人藏
  4 观泉图 1572 另说1632 扇 纸本 设色 17.7×48.5 壬申岁九月为 于野兄写,吴彬 海南省卢德卿博物馆藏
  5 洗马图 1574 扇 金笺 设色 16.5×48 甲戌冬写于猗兰馆 北京翰海拍卖私人藏
  6 观音大士像 1576 另说1636 轴 纸本 设色 50×92.4 丙子正月吴彬写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7 十八应真图 1583 另说1643 卷 纸本 白描 29.7×294.4 癸未初秋长洲, 吴彬图于金陵客舍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8 十八应真图 1585 卷 纸本 设色 32.5×416 乙酉夏日写于 白马寺,吴彬 2011年12月24日 北京九歌公司拍卖
  9 岷江揽胜图 1588 卷 绢本 设色 26.7×528.5 万历戊子葛月壶谷 山樵为栖霞外史一 图,遵道生吴彬作 南京博物院藏
  10 山水图 1591 卷 纸本 水墨 32.1×414.3 万历辛卯岁于温陵 客舍图之(福建)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伯 克莱分校艺术博物馆
  11 十六罗汉图 1591 卷 笺本 设色 32.1×415.4 万历辛卯岁于温陵 客舍图之(福建) 美国陈仁涛藏,拍卖 后归德国私人藏
  12 十六应真图 1591 卷 纸本 设色 25.4×529.1 万历辛卯岁于温陵 客舍图之(福建) 美国大都会美术馆藏
  13 洗象图 1592 轴 纸本 设色 45×123 万历二十年清和 八日画于长安燕都 中央美术学院藏
  14 五百罗汉图 1592前 册 页 漆缣 金笔 16.5×27×50 莆田吴彬拜写, 慧能1592年题跋 江西鄱阳南罗汉寺慧通 方丈获莆田吴彬画作 见《佛教图藏》妙虚编
  15 五百罗汉图 1593夏 册 页 漆缣 金笔 16.5×27×50 文仲子吴彬斋心拜 写,慧能1593年跋 鄱阳北罗汉寺智远 赴金陵聘吴彬绘
  16 五百罗汉图 1595春 册 页 漆缣 金笔 16.5×27×50 文仲子吴彬斋心拜 写,慧能1595年跋 鄱阳县步云寺朱培元聘 吴彬绘制,《佛教图藏》
  17 五百罗汉图 1595冬 卷 白描 纸本 白描: 51.8×1675.8 枝隐头陀吴彬仿 龙眠笔法(南京) 北京保利公司拍卖
  18 五百罗汉图 1596冬 卷 纸本 设色 37.7×2345.2 枝隐头陀吴彬斋心 拜写(南京) 美国克利夫兰美术 馆藏
  19 云峦秋色图 1596 轴 纸本 设色 28.3×126.5 丙申岁仲秋文中子 吴彬写(南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0 题胡宗仁画 (吴彬题诗) 1598 轴 绢本 设色 30.8×107.7 (胡宗仁画) 送张隆甫归武夷 织履生吴彬(南京) 南京博物院藏
  21 山水图 1598 轴 绢本 设色 46. 7×170 万历戊戌吴彬写 原上海吴湖帆藏
  22 迎春图(又 名:清明图) 1600 卷 纸本 水墨 35.0×1022.2 庚子仲春日写 枝隐吴彬(南京) 美国克利夫兰 博物馆藏
  23 夏云野舍图 1600 扇 金笺 设色 28×112 为六虚阁主人写, 枝隐庵头陀,吴彬 美国王巳迁藏 《明人金扇集册》
  24 层峦重嶂图 1601 轴 纸本 设色 50.1×222.6 万历辛丑春日, 枝隐生,吴彬 南京博物院藏
  25 渴笔山水图 1601 轴 绢本 墨笔 46.7×170 万历辛丑春日, 枝隐生,吴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26 山水图 1601 卷 绢本 墨笔 46.7×170 万历辛仲夏日, 枝隐生,吴彬 美国夏威夷美术学 院藏
  27 寿石花卉图 1601 轴 纸本 设色 49×115.5 辛丑七月朔后三 日,吴彬(南京) 中国翰海拍卖公司 秋拍,私人藏
  28 五百罗汉图 五十轴之一 1601 轴 绢本 设色 80.7×151 栖霞禅寺中供奉, 枝隐庵头陀吴彬 台北故宫藏有五百 罗汉图其中屏轴之一
  29 达摩图 1602 轴 纸本 设色 53.3×118.8 壬寅孟冬枝隐头陀 吴彬斋心拜写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30 普贤像 1602 轴 纸本 设色 66.2×127.6 壬寅孟冬枝隐头陀 吴彬斋心拜写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31 佛像图 1602 轴 绢本 设色 76.3×146.2 壬寅孟冬枝隐头陀 吴彬斋心拜写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32 明皇幸蜀图 1603 轴 纸本 设色 31.6×54.5 万历癸卯(1603) 春日,吴彬 天津博物馆藏
  33 秋猎图 1603 扇 金笺 设色 18.8×54.8 万历癸卯吴彬写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34 万木枫丹 1603 扇 纸本 设色 18.8×54.8 癸卯新秋写似国祯 先生博雅,吴彬 北京故宫博物馆藏
  35 万木秋山 1603 扇 纸本 设色 18.8×54.8 款识:枝隐吴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36 山水图 1603 扇 纸本 设色 18.8×54.8 款识:枝隐吴彬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
  续表2:
  37 雾江层峦图 1603 轴 纸本 设色 仿黄公望山水笔意 癸卯新秋,吴彬写 私人藏
  38 梨花鸣禽图 1604 扇 金笺 设色 16×47 甲辰(1604)春日 为圣真先生写 中国 嘉德拍卖180万
  39 梅竹雪鸟图 1604 轴 纸本 设色 30.5×125.5 甲辰五月既望于託 园睥睨阁上写吴彬 中国 嘉德拍卖805万
  40 湖光春色图 1606 扇 纸本 设色 18.8×54.8 丙午春为尔章(即 王之都知县)写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41 罗汉图卷 1607 卷 纸本 水墨 32×518 万历丁未冬日枝隐 庵头陀,吴彬 中贸圣佳拍卖
  42 天台山色 1607 卷 绢本 水墨 29.6×104.1 万历丁未冬 枝隐生吴彬 美国夏威夷美术 馆藏
  43 老子出关图 1608 镜片 纸本 设色 40×52 万历戊申岁春日, 枝隐生吴彬写 张学良藏品 上海博古斋拍卖
  44 山阴道上图1 1608 卷 纸本 设色 31.8×862.2 万历戊申岁冬日, 枝隐生吴彬识 上海博物馆藏
  45 山阴道上图2 1609 轴 纸本 设色 57.5×282.6 已酉仲夏(1609) 枝隐吴彬写(南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6 涅槃图 1610 轴 绢本 设色 208.4×400.2 万历庚戌年枝隐庵 头陀,吴彬拜写 日本长崎圣福寺藏
  47 百道飞泉图 1610 轴 绢本 设色 97.5X235.5 万历庚戌年吴彬 泰州市博物馆藏
  48 风雨归舟 1610 轴 纸本 设色 庚戌(1610)秋八 月,写于天界禅林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49 江山揽胜图 1610 卷 纸本 设色 25.6X277 吴彬(1610)、胡宗 仁(1612)>高阳 私人藏
  50 江山幽居图 1610 扇 金笺 水墨 庚戌秋日吴彬写 安徽省博物馆藏
  51 林峦秋爽图 1610 轴 纸本 浅降 60.6X122.3 庚戌秋日吴彬写 四川省博物馆藏
  52 芝石图 1610 轴 纸本 设色 52. 5X128 芝门玄石如云秀, 霜引黄花若锦芳。 中国嘉德拍卖
  53 冬景图 1610 轴 绢本 设色 万历庚戌年(1610) 枝隐生、吴彬 《宋元明清名画 大观》图版171页
  54 十面灵璧图 1610 卷 纸本 设色 60X73X10 万历庚戌仲冬 吴彬 董其昌《画旨》跋 德国私人藏
  55 十二尊者相图 1611 卷 纸本 设色 38.5X641.5 万历辛亥岁春日写 枝隐庵头陀吴彬 嘉德2017春拍 6670万元
  56 太平府别驾 马公生肖像图 1613 镜片 绢本 设色 86X160 文仲子吴彬 制字文中 上海嘉泰 拍卖1150万元
  57 林泉放鹤图 莲社求友文 1614 卷 纸本 设色 画28. 3X68. 9 题跋29X239 汤显祖莲社求友 文跋言吴彬作 浙江省博物馆藏
  续表3:
  58 十八应真图 1615 卷 纸本 设色 31×571 乙卯春日写于 绣佛居,吴彬 2009. 11.23北京保 利拍卖1.69亿元
  59 钟馗 1615 轴 绢本 设色 万历乙卯春日 吴彬写 美国牟復礼先生藏
  60 溪山绝尘图 1615 轴 绫本 淡彩 82.2×250.5 乙卯春日并题吴彬 日本桥本太乙藏
  61 溪云初起图 1615 轴 纸本 设色 94.2×320 溪云初起日沉阁 山雨欲来风满楼 北京保利拍卖 4500万
  62 溪山深秀图 轴 纸本 设色 94.2×320 顾起元为何公露题 吴文仲溪山深秀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63 勺园祓禊图 1615 卷 纸本 设色 30.6×288. 1 己卯岁上巳日 吴彬写 北京大学图书馆藏
  64 宕壑奇姿图 1615 卷 纸本 设色 55×945 万历乙卯枝隐,吴彬 纽约苏富比拍卖 121万美元
  65 仿黄鹤山樵 山水图 1615 轴 纸本 设色 54×269 万历乙卯,岁闰八 月,枝隐生吴彬写 北京翰海拍卖 2016万
  66 层峦远寺图 1615 扇 金笺 水墨 21×52 万历己卯秋日 写似南亭词长 保利香港春拍
  67 绕邨水阁图 1616 扇 金笺 墨笔 18.8×54.8 丙辰春日枝隐吴彬 安徽省博物馆藏
  68 泛舟访友图 1616 扇 金笺 墨色 18.3×53.2 万历丙辰秋日写似 阳仲词长,吴彬 南京博物院藏
  69 溪山秀色图 1616 扇 纸本 设色 18.8×54.8 丙辰春日写似 祖修词长吴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70 千岩万壑图 1617 轴 绢本 设色 46.7×170 千岩泉洒落 万壑树萦回。吴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71 千岩万壑图2 1617 轴 纸本 设色 98.5×306 千岩泉洒落 万壑树萦回。吴彬 旧金山德杨博物馆 亚洲艺术文化中心
  72 安禅制毒龙医 1617 扇 纸本 设色 万历丁巳岁,枝隐 发僧吴彬(南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73 洗象图 1621 轴 纸本 设色 77.5×152.5 辛酉浴佛日, 莆田吴彬敬写 《南京展览目录》
  74 罗汉图 1622 卷 绢本 设色 42×282. 3 款识:枝隐吴彬 日本私人藏
  75 方壶图 1626 轴 纸本 设色 101×320 天启丙寅年春暮, 枝隐吴彬写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76 十八应真参 乘演法图卷 另说 1627 卷 绫本 设色 29.7×294.4 丁卯孟秋吴彬写 (徐邦达订1627年) 原青岛市博物馆藏
  77 石鼓斋印鼎 1628 册 纸本 墨格 九册 余藻辑,吴彬文中校 崇祯元年( 1628年) 北京国家图书馆藏
  78 观泉图 另说 1632 扇 纸本 设色 17.7×48.5 壬申岁九月为 于野兄写,吴彬 海南省卢德卿博物馆藏
  续表4:
  79 观音大士像 另说 1636 卷 纸本 设色 50×92.4 丙子正月吴彬写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80 十八应真图 另说 1643 卷 纸本 白描 29.7×294.4 癸未初秋长洲吴彬 图于金陵客舍 台北"故宫博物院” 《晚明变形主义画 家作品展》
  注:以下吴彬作品创作年代为笔者根据作品风格及吴彬行踪而综合分析,做出推测,仅供参考。
  81 华严法会图 约 1590 卷 纸本 设色 32.1×416 款识:莆田吴彬写 铃印:莆田吴氏 多伦多皇家安大略 博物馆时学颜藏
  82 柳溪钓艇图 约 1590 扇 金笺 设色 17.6×49.8 吴文中(楷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83 桃源图 约 1591 卷 绢本 设色 32.8×428.5 桃源图 采虹桥上客吴彬写 中国嘉德2005年 秋拍私人藏
  84 武夷九曲图 约 1591 轴 纸本 设色 吴湖帆为刘海粟题 吴文中《武夷九曲》 私人藏
  85 寒山夜读图 约 1598 轴 纸本 设色 45.6×96.5 织履生吴彬写于 虎丘(苏州) 当湖陆陇其题,陆 陇其稼书氏家族藏
  86 临贯休罗汉图 约 1598 轴 绢本 水墨 49.1×111.2 莆田吴彬摹贯休上 人笔意。臣彬文中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87 仿李公麟 画罗汉卷 约1595 卷 纸本 设色 31.8×1675.8 枝隐头陀吴彬 仿龙眠笔法 北京保利拍卖 4480万元
  88 高山流水图 约 1596 轴 纸本 设色 102×327.5 高山流水 枝隐居士吴彬写 2011.11. 12 中国嘉 德拍卖2530万
  89 文杏双禽图 约 1604 轴 纸本 设色 56.7×120.4 款识:吴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90 松下三仙图 约 1605 轴 绢本 设色 62×125 松下三仙图 采虹桥上客吴彬写 中国美术馆藏
  91 天目山图 约 1607 轴 纸本 设色 天目山图 枝隐生,吴彬写 美国火奴鲁鲁博物 馆藏
  92 山水人物 1610前 卷 纸本 设色 45. 8×96. 6 织履生吴彬写 《古画大观》
  93 林泉幽居图 约 1610 轴 纸本 水墨 53×127.5 林峦缭绕幽人宅 自去尘环鹤亦隔 上海敬华拍卖公司
  94 月令图 卷 绢本 设色 29. 1×66.5 款识:吴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95 罗汉卷 约 1610 卷 绢本 设色 33.5×548. 1 枝隐头陀 吴彬斋心拜写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96 舍卫讲经图 约1611 卷 绫本 设色 21.5×220. 1 枝隐生吴彬 清代状元刘春霖题 2014 年泓盛春拍
  97 陡壑飞泉图 1611前 轴 绢本 水墨 82.1×252.7 作者无款印 (原误定为宋画) 原明代孙克弘藏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98 岁华纪胜图 约 1612 册 纸本 设色 29.4×69.8 款识:吴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99 秋闺夜思图 约 1614 轴 纸本 设色 25.2×133 衣带日以缓,写似 柯古长丈。吴彬 2004. 11. 7 中国 嘉德拍卖私人藏
  100 鱼篮观音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85×187.8 枝隐头陀 吴彬斋心拜写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01 礼佛图1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76.1×145.1 铃印:吴彬、吴文仲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02 礼佛图2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79×144 铃印:吴彬、吴文仲 2014.5.18中国嘉德
  103 三教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款识:吴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04 三大士像 无年款 轴 纸本 设色 27.2×39.8 原款仇英,疑似吴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05 佛像(坐姿)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85.2×188.5 枝隐头陀吴彬 斋心拜写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06 孔子杏坛 设教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62×125 枝隐吴彬敬写 山东曲阜文物 管理委员会藏
  107 蕉荫高士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85.2×188.5 枝隐吴彬敬写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08 楞严二十五 圆通佛像 约1617- 1618 册 绢本 设色 35.3×62.3 董其昌题吴文中作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09 宫锦清班 约1622- 1623 册 纸本 设色 25.3×26.3 款识:宫锦清班, 吴彬(南京) 《十竹斋书画谱》 胡正言编
  110 访菊图 约1622- 1623 册 纸本 设色 25.3×26 款识:访菊, 吴彬(南京) 《十竹斋书画谱》 胡正言编
  111 岱舆图 约 1625 轴 绫本 设色 83.6×210.8 岱舆图,吴彬 浙江省博物馆藏
  112 方壶员崎图 约 1625 轴 绢本 设色 88X217 方壶景异三千界, 员崎春望十二楼。 美国加州伯克利 景元斋藏
  113 仙山高士图 无年款 轴 纸本 设色 59.1×162 款识:吴彬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14 峰峦承秀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76.5×190 峰峦味雨林承秀 倚阁吟成物外诗 福建博物院藏
  115 群山万壑图 无年款 卷 纸本 设色 枝隐生,吴彬 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116 山阁倚云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墨笔 62.5×165 枝隐生,吴彬 四川大学博物馆藏
  117 云岭飞瀑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144×321 无款 深圳市博物馆藏
  118 云山雨壑图 无年款 轴 纸本 水墨 枝隐生,吴彬 朵云轩藏
  119 含雨酿云图 无年款 轴 纸本 设色 枝隐生,吴彬 上海市博物馆藏
  120 泉壑待雨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枝隐生,吴彬 上海市博物馆藏
  121 1群山列嶂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57.5×44.5 枝隐生,吴彬 山东省博物馆藏
  122 楼阁凌空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水墨 52×49. 5 楼阁在凌空, 登临超物外。吴彬 中国美术学院藏
  123 悬崖飞瀑图 无年款 轴 纸本 设色 枝隐吴彬题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24 唐人诗意图 无年款 纸本 设色 49×107 枝隐吴彬写 吉林省博物馆藏
  续表6:
  125 仙楼飞撷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34. 3×45. 7 吴彬并题于阆风亭 苏州博物馆藏
  126 罗汉传道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64×130 枝隐吴彬斋心拜写 北京湛然春拍
  127 太白醉酒图 无年款 轴 纸本 水墨 49×107 仿宋人枝隐生吴彬 斋心写 私人藏
  128 灵鹫山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78×265 枝隐吴彬题 广东省博物馆藏
  129 冬景松树 无年款 轴 纸本 设色 枝隐吴彬题 美国方闻教授藏
  130 山水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82.2×255 枝隐吴彬 美国帝扬博物馆藏
  131 山水图 无年款 轴 纸本 水墨 枝隐吴彬 日本私人藏
  132 山水图 无年款 扇 金笺 墨本 17.5×52.5 枝隐吴彬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133 山水图 无年款 轴 纸本 水墨 100×349 款识:吴彬 辽宁省博物馆藏
  134 山水图 无年款 册 纸本 设色 15.5×23.8 款识:吴彬 辽宁省博物馆藏
  附:吴彬作品拍卖价格信息表
  序号 作品 年代(年) 邢式 质地 墨色 尺寸(厘米) 拍卖价格(元) 作品拍卖时间
  1 十八应真图 1615 卷 纸本 设色 31×571 16912万 2009-11-22
  2 十二尊者相 1611 卷 纸本 设色 38.5×644.5 6670万 2017-06-19
  3 溪云初起图 1615 轴 纸本 设色 94.2×320 5175万 2011-06-04
  4 仿李公麟画 罗汉卷 约1595 卷 纸本 白描 31.8×1675.8 4480万 2009-05-30
  5 高山流水 1596 轴 纸本 设色 102×327.5 2530万 2011-11-12
  6 仿黄鹤山樵 1615 轴 纸本 设色 54×269 2016万 2010-12-10
  7 太平府别驾 马重德肖像 1613 轴 绢本 设色 86×160 1150万 2014-06-18
  8 罗汉传道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64×130 950万 2015-06-26
  9 十八应真图 1585 卷 纸本 设色 32.5×416 820万 2011-12-24
  10 宕壑奇姿图 1615 卷 纸本 设色 55×945 750万 1989-12-03
  11 五百罗汉图 无年款 卷 纸本 设色 不详 568万 2011-09-29
  12 洗象图 1621 轴 纸本 设色 77.5×152.5 560万 2010-08-01
  13 桃源图 1591 卷 绢本 设色 32.8×428.5 493. 5万 2005-11-07
  14 礼佛图 无年款 轴 绢本 设色 79×144 345万 2017-05-10
  15 秋闺夜思图 1614 轴 纸本 设色 25.2×133 308万 2004-11-07
  16 梅竹雪鸟图 1604 轴 纸本 设色 30.5×125.5 280. 5万 2013-11-19
  17 寿石花卉图 1601 轴 纸本 设色 49×115.5 209万 1995-10-05
  18 梨花鸣禽图 1604 扇 金笺 设色 16×47 180万 2013-11-19
  19 观泉图 1632 扇 纸本 设色 17.7×48.5 135万 2013-05-02
  注:《吴彬传世作品年表》《吴彬作品拍卖价格信息表》更新至2017年7月
  吴彬家世与生平事迹考索
  游艺神通画仙吴彬
  吴彬是中国文化史、艺术史和绘画史上一位十分独特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了不起人物。他的人生轨迹神秘幽远,信仰追求境界高深,绘画天赋前无古人。
  “游艺神通”是乾隆(1711—1799年)皇帝御览明代莆田籍宫廷大画家吴彬佳构《十八应真图卷》后,恭楷亲题的引首,并赋七言古风长诗一首于画卷之上,垂爱之情,溢于言表。乾隆古风诗跋:
  贯休十八应真图,文中斯别开生面。
  形状奇怪夙所称,耳熟闻之目所见。
  苍鳞若龙若非龙,擎爪来闻法以现..
  莆田愚者不羁士,传神何碍后前舛。
  长歌笑我尚拘墟,山阴讶似镜中按。 1
  乾隆皇帝赋歌佳誉吴彬,并题 “游艺神通”,实赞吴彬: “神游万古,艺精通变。 ” 惊叹吴彬: “圆通练达皆神笔,神奇画落吴郎手。
  明代著名学者,文学家谢肇淛( 1567— 1624年)于书画作品持论甚高,见解独到,不轻易嘉许人,但其在《五杂俎》卷七中,却数次提及吴彬,称誉备至: “近日名家如云间董玄宰(董其昌),金陵吴文中(吴彬),其得意之笔,前无古人。董好摹唐、宋名笔,其用意处在位置、设色,自谓得昔人三昧。吴运思造奇,下笔玄妙,人物、佛像,远即不敢望道子(“画圣”吴道子),近亦足力敌松雪(赵孟頫),传之后代,价当重连城矣。”2谢肇淛在此把董其昌与吴彬相提并论,突显吴彬“运思造奇,下笔玄妙”“力敌松雪”。其预言“价重连城”亦于2009年11月22日北京保利拍卖公司所拍吴彬《十八应真图》,以1.69亿元创当时中国画价格新的世界纪录,在四百多年后其预言实现,吴彬亦一鸣惊人,轰动画界,引人注目。令人匪夷所思的现象是,20世纪70年代之前的中国绘画史专家、学者,几乎把吴彬这位杰出的天才绘画大师遗忘或淡化,画史着笔甚少。
  幸好,有两位颇具影响力的绘画史专家率先对吴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个案研究:一是中国学者陈传席,一是美国学者高居翰。在两位专家的学术专著中均开辟专篇论述并展现了吴彬的绘画思想和艺术风格,让人们得以重新认识和仰视这位了不起的艺术巨匠——“晚明变形主义画风”的开拓者和“复兴北宋传统山水画风”的重要领导者。
  陈传席在其专著《中国山水画史》第七章《明末的画派和画家》中专为吴彬开篇,并给予极高评价,称“吴彬的山水画前无古人”“在明末画史上应该有突出而光辉的地位”。并对吴彬的“高古变异”做了中肯的评价:“吴彬的变异观念在明末正统派势力极为强大的形势下虽然不能形成主流,但却有力地冲击了正统派的一统天下,给当时和后世以重大的影响。 ”3
  美国高居翰教授在其专著《风格与观念》中的第二部分第八节《吴彬及其山水画》开篇写道:“作为晚明的一位山水、人物画家,吴彬从来都不是中国批评家心目中的大艺术家,后世的画家也不认为其作品对他们有何风格的影响。与此状况相类,在更大层面上而言,晚明时以吴彬为核心的北宋雄壮山水样式的复兴运动,亦未引起足够的重视。然而,正如我们现在所逐步认识到的,无论是吴彬还是这一次的复兴,对于我们理解十七世纪绘画,尤其是那些倍受近年来习画者推崇的个性化画家的作品,都极其重要。而且,诚如此项研究将要试图证明的,吴彬确是一个境界高深的画家,远远超出任何学者(无论是中国还是外国的)对他的现有评价。 ”4
  明代 “莆中四绝”(按:吴彬人物、山水,曾鲸肖像,洪宽小楷,黄升篆刻)之一的诗人、书法家洪宽(字仲韦)云:“看王维诗如听人谈禅(王维为“诗禅”),看李白诗如听人谈仙(李白为“诗仙”),看杜甫诗如听人谈家事(杜甫为“诗圣”)5有感于此,笔者因生长在吴彬的家乡福建,莆田,在查考大量有关吴彬文献史料、珍贵图片及其作品一百三十多件书画真迹后,笔者看吴彬所绘佛像人物画:如见仙人、仙者,似有一股仙气扑面而来;观吴彬所绘山水:如临仙境、仙界,仿佛进入仙楼玉宇的神仙世界。故笔者观点,中国绘画史有 “二吴”:唐有 “画圣”吴道子,明有 “画仙 ”名吴彬。
  笔者透过吴彬绘画图片、文献史料深入探寻吴彬的独特神奇人生。重新梳理并洞察吴彬的内心世界,发现吴彬自己内心深处有三个次序不同的身份和追求,清晰而明朗:居士、文士、画士。即吴彬的信仰、文学与艺术。吴彬一生全神贯注在三件大事:“居士艺术活动”“吟诗礼佛”“纵情绘事”。吴彬境界高深、心无旁骛、倾其毕生修炼禅佛要旨,并创作多件《五百罗汉图》《十八应真图》《十六应真图》等仙释人物;山水画代表作有巨幅长卷《山阴道上图》《溪山绝尘图》《清明图》《桃源图》等;风俗画代表作有《岁华纪胜图》和《月令图》;花鸟卉石画代表作有《十面灵璧图》《文杏双禽》《宫锦清班》《访菊》6等不朽杰作。此外,还有稀世精品《太平府别驾马重德肖像图》传世。
  吴彬人物、山水、花卉样样皆精,如姚旅《露书》卷之十二技篇云:“唐、宋、元山水无一体,体体擅长惟吴文中既花鸟、佛像亦无不精工。”7吴彬用大量,传世精品杰作,诠释“画仙”是怎样炼成的。吴彬还是明代宫廷大画家,晚明人物“变形主义画风”和“复兴北宋经典山水画风”的主要倡导者和领导者之一。享有“晚明画坛怪杰”之誉,对后世影响巨大。但是,过去学界对他的家世生平事迹研究若明若暗,甚至有不少误解。兹把自己多年研究所得大量第一手珍贵史料、图片予以同人分享,抛砖引玉,以期更多的专家、学者一起深入研究吴彬,早日揭开吴彬之谜。
  家学渊源一门孝行
  吴彬出生在福建莆田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家庭。据明代莆籍学者姚旅(1572年出生)所著《露书》卷之十四《异篇下》载:
  吾乡秀才吴金陵,初睹以为啬寿且艰子。
  (一)
  金陵力行善事,且供白衣大士甚虔,年五十梦大士云:‘尔多善行,今且送泰山记事功曹为尔子。’是年生子彬,彬字文中,以绘事冠海内,见所生有自矣。 ”8
  自乡贤姚旅(吴彬挚友)所著《露书》记载,获悉吴彬父亲名叫吴金陵,是位秀才,力行善事,虔诚佛事。
  另明 ·何乔远《镜山全集》 ·卷十五之《吴氏一门孝行歌》载:
  “世尊割肉喂猛虎,何况亲生母与父。高皇论孝不责难,戒人刲股割心肝。当时涞水李得成,乃复用之列班行。莆口胄子吴望久,至性宏仁无不有。割股療父父不死,留与子孙作样子。家督君宇如父为,亦以起母脾病赢。望久次子孙国宣,又复行之母病痊。君宇有子名文中,夫妇孝母心怔忡。神人语母母子伤,起死赠之柳叶汤。文中之妇已母病,仍以割股完慈命。世间难得此一家,阴功又况恒河沙。文中巨肇赋子虚,人道天子之相如。宁知累世百行本,所愧余言非华衮。”
  据吴彬挚友姚族《露书》和何乔远《镜山全集》之《吴氏一门孝行歌》等内容获悉:吴氏一门皆孝行,世间难得此一家。吴彬祖父名叫吴望久,父亲吴金陵(字君宇)。吴彬家世生平这一重要的史料发现,是可靠的历史依据。
  吴彬字号生平考索
  吴彬约生于明嘉靖庚戌年(1550年),字文中、又字文仲,别字质先,自称文中父、文中子。吴彬钤印章有:“吴彬字曰文中”“文仲子吴彬制字文中”“文仲子吴彬别字质先”(非之前史料所载“吴彬,号质先”,实误)。吴彬常用号:壶谷山樵、遵道生、织履生、枝隐生、枝隐居士、朱湖太生洞天居士、一枝栖、枝隐庵主、枝庵发僧、枝隐庵头陀、 “金粟如来”后身等。
  吴彬 1550年至 1565年在莆田生活成长,因少时聪明颖悟,表现出很高的艺术天赋,深受晚明同乡举人、著名诗人佘翔(笔者考其生卒年: 1535-1605年)的器重和栽培,从小学习诗文书画。嘉靖壬戌(1562年),倭寇入侵莆田,佘翔家遭劫,幸好师生均逃过一难。黄石街同乡著名诗人、织履翁陈昂(按:与织履生吴彬同乡)等前辈乡贤相继携家眷离乡避难。乙丑年(1565年)春,吴彬开始携艺北上,历游浙江雁荡山、天台山等名胜后,抵达杭州西湖,在昭庆山房作山水长卷《雁荡山图》。之后,继续北上抵达南京。此据叶向高《题吴文仲枝隐庵》诗:
  “吴生本是闽中彦,壶山兰水奇堪擅。少时来作秣陵游,秣陵山水图画偏。小卜幽栖寄此身,柴门萧寂无风尘。雨花台下频携酒,桃叶溪头几问津。六朝名士推江左,生也论交无不可。礼佛朝朝开士林,投欢日日车公坐。以兹荏苒度年华,一枝隐处便为家。何时携手同归去,六六峰头餐紫霞。 ”10
  翰林院修撰,南京首位状元焦竑于万历壬寅(1602年)为吴彬题《栖霞寺五百阿罗汉图画记》11载:“居士吴彬,字文仲者,少产莆田、长游建业”吴彬自乙丑年至万历壬寅年(1565年至1602年)。前后近四十年主要长居南京,故谓“‘长游建业’,建业即南京。”故依据明代著名学者叶向高、焦竑等与吴彬亦师亦友的贤人文章记载:“少时来作秣陵游”“小卜幽栖寄此身”“少产莆田、长游建业”皆证吴彬少年离开莆田,途经浙江雁荡山,抵达南京。
  据吴彬画作《雁荡山》款署时间:“乙丑(1565年)春仲”,以及其作品技法和笔墨特征,推测此件作品约为吴彬 16岁左右所写,我们暂定其 15岁时作(理由如下文所述),依此来寻找吴彬的出生时间。其算法是: 1565-15=1550(年)。
  据陈传席教授《陈洪绶》专著研究和《中国山水画史》第七卷第六节 “高古变异一派代表——吴彬、陈洪绶”12(393页)载:“陈洪绶14岁时,他的作品悬之于市,马上就被人买去。”吴彬也有生而知之绘画艺术天赋,其比陈洪绶年长约五十岁,其画风影响蓝瑛,蓝瑛影响其弟子陈洪绶。故其 15岁时也完全可以创作出诸如《雁荡山图》等此类绘画作品。
  吴彬的出生年,有些学者根据吴彬画作《雁荡山》的款署时间判断:吴彬可能是1543年或1545年左右出生。笔者查考,明代莆籍学者姚旅著《露书》卷十四 ·异篇下 340页载:介绍吴彬的出生时间时,提及吴彬的父亲 “吴金陵”, 13述吴金陵五十岁时吴彬才出生的内容,是接在 “李本宁”条内容之后。李本宁(姚旅好友)《露书》卷之十·错篇下14(253页)曰:“李本宁先生丙辰(1546年)九月十八日为七十初度”。笔者据此初步判断,吴彬的出生时间:应是在 1546年之后。
  再据明末清初学者周亮工(1612—1672年)在《书影》择录“崔子忠 ”条内容云:“画家工佛像者,近当以丁南羽(1547—1628年)、吴文中(吴彬)为第一。”周亮工壬子年(1612年)四月初七,出生在南京秦淮河附近的状元境。周亮工少年时代最好的朋友高阜和魏百雉都是同窗好友。魏百雉出自绘画之家,他的父亲魏之克及他的叔叔魏之璜都是画家,与画家吴彬相识。
  周亮工17岁时,即开始收集秦淮艺术家的绘画资料,1629年完成书画辑的搜集工作。且周亮工与丁南羽、吴文中两位又有同在南京生活经历,又是著名学者。故周亮工似应知道丁南羽(即丁云鹏)、吴文中(吴彬)两位年龄。周亮工把吴彬也是接在丁云鹏之后论述。
  又据朱谋垔成书于 1631年的《画史会要》载: “吴彬,字文仲,闽人。万历(1573— 1620年)时,官中书舍人,善山水,布置绝不摹古,皆对真景描写..能大士像,亦能人物。 ”朱谋垔介绍吴彬生平艺术时,又是把他接在 “丁云鹏”名字内容之后。朱谋垔 1631年著《画史会要》时,著述画家艺术生平,按作者出生年龄前后排序。故笔者观点:吴彬出生年,要比李本宁(1546年),丁云鹏(1547年)稍晚。
  正如前文所述,吴彬“少时(16岁之前)来作秣陵游”。判断吴彬少年已离开家乡莆田,因莆田黄石一带倭寇祸害环境所迫,亦是其中因素之一。
  综上所述,吴彬出生年,应当是在明嘉靖戌申至辛亥( 1548—1551年)期间,即吴彬出生年: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左右,当无大错。
  吴彬自出生至嘉靖乙丑(1565年)在莆田生活。吴彬早期大量临摹贯休、李公麟、黄公望、王蒙和唐寅等名家名作。作品款署: “吴彬” “吴文中”。画作上常用“临.笔法,吴彬”“仿.笔意,吴彬”。或款署:“图于.吴彬”“画于.吴彬”“写于.吴彬”。吴彬早期作品款署题识,多用楷书,字形瘦长尖利;偶用篆书,笔画清劲俊拔。这是吴彬早期作品的一个明显特征,亦是吴彬正在学习诗文书画的一个重要成长阶段。
  侨寓白门 妙绘瑰宝
  吴彬嘉靖乙丑(1565年)抵达南京,并寓居南京。 1565年至1610年45年间,主要在南京生活。据何乔远《枝隐歌追次王元美为中书吴彬赋》 15载:“吴君狎之如春鹥,御赐时读君王诗。憶昔吴君未知名,秦淮但号枝隐生。桃叶渡口竹枝歌,摄山牛首忘蹉跎。司寇王公为君歌,歌罢还书颠婆娑。”吴彬在“摄山牛首忘蹉跎”。栖霞寺位于摄山栖霞的主峰凤翔峰西麓,坐东朝西,南有龙山,北有虎山,远离市区,环境幽静,且交通便利,香客游人络绎不绝。明焦竑《栖霞寺修造记》16谓:“金陵名蓝三,牛首以山名,弘济以水名,兼山水之胜者,莫如栖霞,古高人胜流,率栖迹于此。 ”
  吴彬在南京生活,学习,交友。诗文书法与祝世禄(1539-1610年)切磋。1600年始,吴彬还与年少自己十多岁的南京名儒、大学者顾起元诗文交往,过从甚密,亦师亦友。吴彬诗书画印师友皆为金陵当时最卓越的艺术名家,对其影响巨大。故吴彬诗书画之后得到明代南京首位状元、翰林院修撰焦竑佳赞: “高步一时,无惭三绝”。 17
  万历乙酉(1585年)起,吴彬开始外出
  游历名胜山川、寺庙堂馆,将佛学修炼和绘画创作融于生活。
  万历乙酉(1585年)夏日,吴彬游历至河南白马寺,并作《十八应真图》。该作清代时归周恩来外曾祖父,著名收藏家万承紫先生收藏,画作上有吴彬裔孙吴醉石题跋:“万承紫珍藏吴彬早期应真图极品,吴彬后裔吴醉石拜题。”吴醉石还在董其昌画作《鹤林图》上题跋钤印留世。吴彬于万历戊子(1588年)游览四川岷江作《岷江揽胜图》(南京博物院藏),款识:“万历戊子葛月,壶谷山樵为栖霞外史一图,遵道生吴彬作。”18吴彬自号“壶谷山樵”,彰显吴彬是莆田壶公山下,谷城山(现黄石镇)人。
  明·何乔远于万历十八年(1590年)春,作《送吴文仲虑囚闽中》 19:
  蔼蔼夫子,志澹神遥。服道前哲,稽典先朝。奋翮弱冠,论文垂髫。笔如浓云,思若轻飚。蚌蛤望月,磁石引鐡。予于夫子,迹远心缀。亦既遘止,叶于梦思。共翳霞外,并践云司。珠载圆流,玉籍他山。夫子垂眷,谬置其间。朋欢未弭,王事靡宁。濯濯春月,芒芒使星。后骑在御,前旌渡河。伫瞻凝睇,思如之何。明明天朝,零零露湑。笠无招兽,网有漏鱼。仆车既脂,敢献掌徒。植恩立僵,沛泽鳞枯。
  何乔远于明天启二年(1622年)作《枝隐歌追次王元美为中书吴彬赋》:“吴君人奇画亦奇,更复能诗人未知。那须玉堂老学士,那须骢马名御史。 ” “..司寇王公(王元美)为君歌,歌罢还书颠婆娑。藏之廿载字不灭,双钩影出镌银铗。 ”
  据此获悉:王世贞为吴彬作《枝隐庵歌》,查考王世贞任职履历:王世贞(王元美)于万历十七年(1589年)八月赴任南京刑部尚书,至万历十八年(1590年)三月。笔者分析推测,吴彬到刑部任职。 “虑囚闽中”可能系司寇王公(王元美)推荐,推荐时间约在万历十八年( 1590年)春,吴彬接到任命,返回家乡福建,途经浙江、江西。
  吴彬返闽时经浙江台州天台大柳村,在此作扇面《柳溪钓艇图》(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笔者去年前往台州大柳村柳溪钓艇所在地实地考证),并自题诗云:
  “一叶扁舟泛五湖,鸱夷妙策实吞吴。黄金铸像今何在,美我重摸此画图。 ”
  吴彬1565年离开家乡莆田去南京时,曾经过浙江雁荡山、台州大柳溪,并抵达杭州西湖。这次返乡故地重游,再次游历台州大柳溪,回忆当时 “黄金铸像今何在”,故曰 “美我重摸此画图”。
  约在 1590—1591年,吴彬经过江西,接受江西鄱阳县南罗汉寺慧通住持之邀,创作《五百罗汉图》,藏于该寺院。这是至今所
  悉为吴彬所创作的第一件《五百罗汉图》。
  1591年,吴彬与恩师佘翔相聚在武夷山。据佘翔《薜荔园诗集》卷四载:《西湖春泛同屠纬真、冯开之、徐茂吴、黄白仲、钱叔达、宋化卿、许灵长分得风字》 20。屠隆,字纬真。冯梦祯,字开之。冯开之《快雪堂集》·卷五十一《日记》:辛卯(1591年)三月二十七日在杭州西湖春泛。佘翔同屠纬真、冯开之等十一位诗人聚会后,返回福建武夷山、莆田。佘翔陪弟子吴彬畅游武夷山等名胜古迹(有赋诗四首《别吴文中》)21
  其一:逍遥初谒武夷君,玉女峰头弄白云。归去扁舟图九曲,幔亭仙乐夜深闻。
  其二:南国山川似洛中,官桥截海驾长虹。蛎螃正美新荔熟,系马垆头醉晚枫。
  其三:黄花采采报重阳,人在天涯忆帝乡。貌得西方金粟影,大江东去泛慈航。
  其四:吴郎归骑入长干,窈窕佳人咏合欢。若问荔枝何所似,胭脂香染水晶寒。
  佘翔曾多次为吴彬画作题诗勉励。吴彬在武夷山创作有《武夷九曲图》(刘海粟藏)
  (九)和《桃源图》等作品。初夏,师生抵达莆田,吴彬在莆田县城之南 20华里的壶公山麓,筑有 “壶中草堂” 22。吴彬返闽时还在温陵创作《十六罗汉图》和《山水图》等作品。同年冬,吴彬离闽返回南京。
  1592年沐佛日(农历四月初八)。吴彬作《洗象图》(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藏)。万历二十年(1592年)秋,吴彬在南京接受江西鄱阳北罗汉寺智远(慧通推荐)之邀创作《泥金五百罗汉图》23,万历二十一年(1593年)夏完工。这是吴彬创作的第二件《五百罗汉图》(见中华书局《佛教图藏》妙虚编)。
  1594年,吴彬在南京接受江西鄱阳步云寺施主朱培元(慧通推荐)之邀,再作《泥金五百罗汉图》24,万历二十三年(1595年)春完工。这是吴彬创作的第三件《五百罗汉图》(见中华书局《佛教图藏》妙虚编)。
  枝隐居士吴中文士
  万历二十二年(1594年),叶向高调任南京国子监司业,三年后调回北京升右谕德兼侍讲。不久任左春坊左庶子兼侍读,辅导万历皇帝的长子朱常洛读书。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叶向高因上疏请罢矿税、撤矿税监,被沈一贯排挤出京,转任南京礼部右侍郎的虚职。自此,他滞留南京达十年之久,叶向高在南京任职期间曾访吴彬居所,并有《题吴文仲枝隐庵》《吴文仲枝隐庵诗集序》25相赠。吴彬也开始使用“枝隐”“枝隐生”“枝隐发僧”“枝隐庵头陀”等自号。并约于1595年,吴彬创作一幅《高山流水》26,款署:“高山流水。枝隐居士,吴彬写。”首次流露自己的内心世界,自己的最重要身份,也是第一身份是“居士”。“居士”即指旧时出家人,对在家信道信佛的人的泛称;亦指古代有德才而隐居不仕或未仕的隐士。“枝庵发僧”“发僧”:不二门中有发僧者,成家立业,行其人伦,居家修行,一心向善,修戒定慧,戴发为僧也。“枝隐头陀”“头陀”:出自梵语,原意为抖擞,浣洗烦恼,佛教僧侣所修的苦行,意即弃除对衣、食、住等贪者,以修炼身心,即佛教倡修的苦行,亦称头陀行,头陀事,头陀德。
  约1595年,吴彬作白描《五百罗汉图》,款识:“枝隐庵头陀吴彬仿龙眠笔法。”这是吴彬创作的第四件《五百罗汉图》。该作为手卷,白描,纸本,长1675. 8厘米,宽 31. 8厘米。 2010年11月10日,该作现北京保利公司拍卖,以4480万元成交。
  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有比丘无借者,爰自西川来参丈室,诚邀吴彬绘《五百罗汉图》,未果,留下偈语。过了十余天的一个夜晚,吴彬梦见彼僧率众礼佛..厉声嘱之曰: “必尽貌若等,斯可归矣,文仲乃索笔而摹之。 ”吴彬惊悟之后,用自己绘画技法作《五百阿罗汉图》 27。该作为长卷,纸本,设色,长2345.2厘米,宽37.7厘米。这是吴彬创作的第五件《五百罗汉图》,该作现藏于美国克利夫兰美术馆。据明 ·于若瀛《弗告堂集》 ·卷六《枝隐庵歌》 28载:
  吴文中(吴彬)才情既富,点染更工,结庵秦淮之涘,曰 ‘枝隐庵’,取鹪鷯一枝意也。丙申(1596年)秋,(吴彬)得告还里。
  吴彬创作第五件《五百罗汉图》于1596年秋完工,故此时申请“得告还里”。吴彬还里时与恩师佘翔畅游家乡名胜仙游麦斜岩。佘翔赋诗《麦斜岩别吴文仲比部》 29 “何事寻樵谷,空山路转微。岳莲飞入座,岩桂扑行衣。众壑趋云窦,孤峰对石扉。排徊珠树鹤,明发又分飞。 ”
  师生情深寄于诗,佘翔在诗中称吴文仲比部(“比部”:明清时用为刑部司官的通称)。吴彬此时已经是朝廷刑部官员,与何乔远于万历十八年春作《送吴文仲虑囚闽中》( “虑囚”:讯察记录囚犯罪状)所记,皆证吴彬在刑部任职。
  1598年夏,吴彬在南京画家胡宗仁画作《送张隆甫归武夷山图》 30上诗书两首,赠别福建老乡张隆甫归武夷山。此证吴彬已返回南京。
  1598年,明 ·曹学佺《金陵初稿》 ·卷一《题枝隐庵》 30:
  人生信如鸟,愚智亦相因。愚者罗于网,智者全厥身。为问枝上荫,何如世间尘。道此莫换彼,述故为招新。
  1600年7月,翰林院编修南京名儒顾起元因生病自北京归籍(南京)调理。吴彬也敬邀至友顾起元题“枝隐庵”。顾起元盛情难却,后有《吴文仲索题枝隐庵,予以病谢笔研久矣,念违文仲之意,信口作歌诒之,词之骫,未暇论也》 31,歌赠吴彬。从此,吴彬 “枝隐庵”及 “枝隐居士”身份在南京文人圈更加广泛盛传。
  吴彬在南京居所名曰“枝隐庵”,其位置何在?笔者从吴彬于万历甲辰(1604年)在自己的画作《梅竹雪鸟图》上钤印“让王孙”“家在凤凰阜下”,以及明代与吴彬交往的文人诗文记载中探幽获悉,吴彬家在金陵(南京)凤凰台下,杏花村附近。其与著名学者、翰林院编修顾起元 “遁园”相邻。明人叶向高、王元美、曹学佺、憨山大师等二十多位各界名流皆曾造访“枝隐庵”,并有诗文歌赋相赠。于若瀛诗赞:“众口争传枝隐词,一时价贵长安纸。 ”32
  吴彬第六件《五百罗汉图》创作时间,据焦竑《绘施栖霞五百阿罗汉画记》载:“万历辛丑(1601年),时维仲夏,与禅师释僧定忘言契道..发宏愿手绘阿罗汉施于精蓝。(1602年)春竣工。故当定为1602年所作。这是已知吴彬完成的第六件《五百罗汉图》作品。该作因有祝世禄、焦竑及董其昌为其题跋佳赞,故是吴彬影响最大的一件《五百罗汉图》佳作,为其在中国绘画史上赢得声誉及地位奠定丰碑之基石。
  殿试第一绘画状元
  据明 ·于若瀛《弗告堂集》 ·卷六《枝隐庵歌》载:
  “比再,尚符玺入(吴彬)留京,已为壬寅(160 2年)春。(余)过庵中与语,非复昔日文仲(吴彬)。 ”
  吴彬“夫君何矫矫,抗身青云际。橐笔事定陵,高才肆文艺。染翰凤池头,宣索乃应制”(明郑之玄《克薪堂诗集》马上草·卷六之《枝隐庵诗赠吴中翰文中》 34 ):
  “染翰凤池头,宣索乃应制。 ”吴彬晋京时间为壬寅(1602年)春。
  明万历皇帝生于1563年9月4日,万历壬寅(1602年),神宗皇帝四十岁万寿,吴彬系“宣索乃应制”,并受到万历皇帝的器重佳赏,笔者首次发现重要史料,兹录如下:
  其一:“枝隐草者,莆吴文中,裒其所为应制之诗若文,每进献当上(皇上)意者也。昔在神祖(明万历皇帝)好学古文,政治之暇留翰墨,缥缃玉轴,罔弗览观。书法遒美,龙翔凤舞,时落人间,故事殿中翰笔札待诏(中书舍人)。诸有撰述以付词林,上皆以命殿中之能者而品题其篇,旋属缮写,或命篆,命隶,命飞白,命大狂草。凌云之榜,不假手于仲将;夜珠之句,不借评于昭儀为甚盛事。是故,文中之在中翰独著。
  文中初以起家,试殿中第一。所为应制诸作,蒙褒答者万寿诗、歌、赋各一。上于诗:谓其声响绝尘,于词:谓其古雅堪择入乐府,于歌:谓其爽朗令人仙仙霞举,于赋:谓其句炼意弘,得作者之法淋漓,宝墨辉煌赐赉藏之。”(明·郑之玄《克薪堂文集》序·卷四)《枝隐庵集序》) 35。
  吴彬原本一介布衣,背井离乡的他,何以在中年时入宫廷值中书舍人,引起了笔者的注意。经过多番考证后,笔者在何乔远门生郑之玄所著《克薪堂文集》(孤本)卷四之《枝隐庵集序》中终于找到了答案。
  其二: “神宗好书无不有,爱看君书开御牖。方朔金门大隐仙,君亦仍旧壶山禅,壶山有禅还有仙。 ”(何乔远作《王元美先生复仿苏子瞻〈辘轳歌〉体为吴彬赋壶山别墅,聊复次之,以博一笑》)。
  其三: “吴君狎之如春鹥,御赐时读君王诗。憶昔吴君未知名,秦淮但号枝隐生。 ”《枝隐歌追次王元美为中书吴彬赋》
  (明·何乔远《镜山全集》 ·卷十五)。
  吴彬为明代宫廷大画家,曾两度晋京,为中翰笔札待诏(中书舍人)。吴彬有两本著作:《枝隐庵诗集》和《枝隐庵集》。
  《吴文仲枝隐庵诗集序》系明代首辅,福建同乡叶向高(闽福清人)为其所作,该文收录在叶向高《苍霞草》卷之八。叶向高序曰:“吾乡吴文中,侨寓白门,名其所居曰‘枝隐庵’。日匡坐其中,诵经礼佛,虽环堵萧然,而丰神朗畅,意趣安恬,大有逍遥之致..文中亦无以应,因裒集其所得诗,自王元美、吴明卿而下,凡若干首付之梓,而属余为序。 ”
  叶向高在序言中清晰交代《枝隐庵诗集》,系同乡吴彬侨寓南京时,收集明代 “后七子”王元美、吴明卿等著名诗人而下
  的一本诗文集。
  《枝隐庵集序》系明代翰林院庶吉士、福建同乡郑之玄(闽晋江人)为吴彬所作,该文收录在郑之玄所著《克薪堂文集序》(孤本)卷四。序曰:
  “枝隐草者,莆吴文中,裒其所为应制之诗若文,每进献当上(皇上)意者也。昔在神祖(明万历皇帝)好古文,政治之暇留翰墨,缥缃玉轴,罔弗览观。书法遒美,龙翔凤舞,时落人间故事殿中翰笔札待诏。诸有撰述以付词林,,上皆以命殿中之能者而品题其篇,旋属缮写,或命篆,命隶,命飞白,命大狂草、凌云之榜,不假手于仲将;夜珠之句,不借评于昭仪为甚盛事。是故,文中之在中翰独著。”
  吴彬还校订有两本印谱:梁千秋《印隽》和余藻《石鼓斋印鼎》36。吴彬殿试中第一,妙才兼天下。从南京未名时的“枝隐生”到事殿中翰笔札待诏的 “中书舍人”,文中之在中翰独著。
  文中初以起家,试殿中第一。莆籍画家周文靖。宣德(1426—1435年)间以阴阳训术徵值仁智殿。御试《枯木寒鸦》中第一,授大庾县典吏,历官鸿胪序班。
  明代宫廷画家吴伟,曾获皇帝赐“画状元”而明代莆田二位宫廷画家皆为殿试中第一,,也可视为绘画“状元”,全国罕见。
  明代闽籍宫廷画家二十一位,而闽中莆田就有七位,占三分之一,闽中莆田绘画实力可见一斑。而吴彬绘画天赋卓著,其艺术成就和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享有“画仙”之誉。
  二度西蜀 再次晋京
  吴彬虽为绘画状元,中翰独著,但吴彬的生活态度是“聊寓枝隐稽,逍遥乃其志。遐举非吾慕,卑栖庸我系”。此据明陈邦瞻《陈氏荷华山房诗稿》·卷三之《枝隐为吴文中赋》。
  吴彬曾向万历皇帝奏言:“臣所见皆南中丘壑,限于方域,愿得至西蜀,观剑门、岷峨之胜,下笔或别有会心。诏许乘传入蜀,观栈道剑门之胜,下笔遂有奇趣。 ”37因吴彬未进入北京宫廷前,于1588年,自己游览过四川等地,作《岷江揽胜图》(南京博物院藏),吴彬款署: “遵道生吴彬作。”故会向万历皇帝言四川景色:“愿得至西蜀,观剑门,岷峨之胜..”,并于万历癸卯(1603年)春作《明皇幸蜀图》,秋作《秋猎图》,仍沿用传统画法,山水构图尚无奇异、人物形象亦无明显变形。吴彬此两幅作品,是作者渴望再游四川的真情流露。
  万历癸卯(1603年)秋,吴彬离开北京,返回南京,栖居枝隐庵。明礼部尚书董其昌游南京栖霞寺时,题吴彬《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载:
  “值余(董其昌)南游,请(吴彬)为助喜,余发而观之(按:‘之’系指吴彬《栖霞寺五百阿罗汉图》)。有贯休之古而黜其怪;有公麟之致而削其烦,可以传矣..
  居士(吴彬)曰: ‘善哉!’万历癸卯
  (1603年)秋,偕吴文仲(吴彬)居士游摄山,礼诸尊者,遂书此记于乳泉亭。上史官董其昌。 ”(见页 74-75董其昌题跋)
  顾起元为吴彬题“睥睨阁”诗句“睥睨临虚阁”,吴彬曾于庚子(1600年)春在南京作《清明图》,夏绘《夏云野舍图》,款识:庚子(1600年)四月八日为六虚阁主人写,枝隐庵头陀,吴彬。《梅竹雪鸟图》款识:“甲辰(1604年)既望于託园睥睨阁上写,枝隐吴彬。”据此获释吴彬此时仍居住在南京。
  1605年夏,顾起元自北京请病假返回南京调理时,曾游栖霞。初冬,吴彬陪顾起元返闽,畅流闽中,栖居吴彬早年在莆田壶公山麓所筑之 “壶中草堂”(又名“壶山别墅”)。顾起元《题吴文仲壶山别墅十八咏》,其中第一首即“壶中草堂”:“窈窅壶中天,构扎数椽屋。早来岭上云,飞向笏牙宿。 ”收录在顾起元著作《嫩真草堂集》 ·卷一。
  吴彬还曾陪著名诗人、书法家于若瀛畅游闽中,于若瀛《壶山园诗十四首为吴文仲赋》。其中第三首《碧荔斋》赋:“颗颗碧玉垂,斋头日当午。魏文若能尝,石蜜白应吐。”于若瀛《弗告堂集》 ·卷十七)。
  吴彬第二次游历四川时间为 1607年,当年吴彬游浙江台州作《天台山色》,临安作《天目山图》,款识: “万历丁末春,枝隐生吴彬写。 ”吴彬还游览浙江绍兴等地,之后继续往四川游历。万历戊申(1608年)岁冬日,吴彬已返回南京,并应米万钟之约作《山阴道上图》(上海博物馆藏)。吴彬有长跋如摩岩石刻般书于巨崖之上,其跋云:
  “米仲诏先生才品高古,其绪业直驾襄阳氏而上。寓内仰止者袭其书画,词翰不啻珙璧。”余幸神交于辛丑(1601年)冬,识荆于丁未(1607年)岁,顷先生拜邑侯之。命治古棠(按:“古棠”明代南京六合),以此长卷索图。图虽勉汇晋唐宋元诸贤笔意,然政恐莫肖古人风韵之万一,而类乎东施效颦,丑态尽露。观者无不捧腹而遁。先生无亦嘉其志向,遂授一匕刀圭俾之鲜容,生平愿足,又奚敢望西子哉,则先生以谓何如如。先生必曰:妍媸者本来面目,孰能点化?若欲脱胎其匿迹修深惟未孩之际。先生意在斯乎?时万历戊申(1608年)岁冬日,枝隐生吴彬识。 ”
  据乾隆《六合县志》载,米仲诏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补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区)县令。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任六合(今江苏省六合县)县令。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进户部主事。万历四十六年(1618年)为工部郎中管理临清砖厂。
  据此获释,米万钟1607年任四川铜梁(今重庆市铜梁区)县令,与“吴彬识荆(初次相见,相识)于丁未(1607年)岁,顷先生拜邑侯(县令)之”记载相吻合、相佐证,吴彬系 1607年再次游历四川等地,真实可信。
  莆田最后一位进士、翰林院编修张琴先生曾于1939年为吴彬《峰峦承秀图》题边跋,评曰:“吴文中,莆田人,万历间以中书供奉内廷,诏许乘传入蜀,观栈道剑门之胜,下笔遂有奇趣。余曾游故宫,见所作白描《罗汉》,形状奇怪,各具意态,又于曲阜公府观《圣像图》,四配侍坐屏,后杏花一株,枝杆槎枒,生意盎然。
  先生(吴彬)在都门见魏珰擅权之旨,当批评訾议,为逻者所侦,逮削籍归(按:证明吴彬仍健在,只是遭魏珰削籍返归故里)海内清流争相引重。此幅为壶雅楼主人画家,(林节)所藏,系先生入蜀后作,突兀峥嵘,气象严肃,有匹夫不夺之概。画关人品,信然。”张琴所指:“此幅(《峰峦承秀图》)为壶雅楼主人(莆田画家林节)所藏,系先生入蜀后(按:‘入蜀后’系指吴彬于万历丁末,即1607年)第二次入蜀后作,突兀峥嵘,气象严肃,有匹夫不夺之概。 ”
  吴彬二度入蜀后返回南京,于万历戊申至万历庚戌(1608—1610年)在南京连续创作十多幅山水画、花卉画,万历戊申(1608年)后作《山阴道上图》(一)1609年作《山阴道上图》(二),1610年,作《百道飞泉图》《十面灵璧图》《江山揽胜图》《风雨归舟图》。其中《风雨归舟图》款识:“庚戌(1610年)秋八月,写于天界禅林(南京),吴彬。”此证吴彬仍居南京。《江山揽胜图》《林峦秋爽图》《芝石图》《冬景图》这四件作品系吴彬该年秋、冬作于南京。
  此证张琴《莆田县志》·卷三十三的明代画史所记:“吴彬,字文中。万历间流寓金陵,以能画授中书舍人,历工部主事。精山水,神宗极称赏之。彬奏言:‘臣所见皆南中丘壑,限于方域,愿得至西蜀,观剑门、岷峨之胜,下笔或别有会心。’上许其乘传往。比还,画益奇崛。有布景缛密,传彩炳丽,虽棘猴玉楮,不足喻其工也。 ”38
  文中巨笔 取法高古
  吴彬绘画取法高古,文人皆赞吴彬绘画追绪前贤。
  明翰林院修撰焦竑《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
  “居士吴彬,字文仲者,少产莆田,长游建业。真文下烛,悬少微之一星;俊气孤骞,发大云之五色。既娴词翰,兼综绘素,团扇持而为■,屏风点而成蝇。高步一时,无惭三绝。,”
  明 ·何乔远《镜山全集》卷十五《为吴彬赋壶山别墅》文载: “吴彬又是一奇士,吴彬所隐园仍傍壶山之仙子..敲门又有吴君辈,山林姿态凤池贵。片纸展作小便面,豆人寸马画中见。长披大笔五岳形,戴进吴伟不敢声。 ”
  明·礼部尚书董其昌题《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 “蒲口吴彬居士者,婆娑艺圃,泛滥珠林,翰墨余閒,纵情绘事。因游攝山,见千佛岭天监雕镌,森然海会,作而叹曰:‘億千调御,既分身矣。五百应真,何时放光乎?’遂以丹青代彼金石施若干轴,藏之此山。值余南游,请为助喜,余发而观之,有贯休之古而黜其怪;有公麟之致而削其烦,可以传矣。 ”39
  董其昌为米万钟题《灵璧石》,取名曰《洞天灵焰图》:
  “盖文仲(吴彬)以孙知微画火法,为此石传写神照。
   ”明·翰林院编修顾起元《绘施五百罗汉梦端记》载: “文仲吴君,八闽之高士也。夙世词客,前身画师。飞文则万象缩于笔端,布景而千峰峙于颖上。乃复经营八部,磅礴五天;尼连河畔模八十一相好之容,洛伽山中写二十五圆通之相。顾长康之鸣刹,观者填门;吴道子之挥毫,规于运肘。以图绘而知佛事者,不知凡几矣。”40明末著名的学者谢肇淛( 1567—1624年)在其《五杂俎》卷七中却数次提及吴彬,称誉备至: “近日名家如云间董玄宰、金陵吴文中,其得意之笔前无古人..吴运思造奇,下笔玄妙,旁及人物、佛像,远即不敢望道子,近亦足力敌松雪,传之后代,价当重连城矣。”将董玄宰与吴彬并称,且可以力敌赵松雪;同卷又说:“迨近日吴文仲始从顾、陆探讨得来,百年擅坫,当属此生矣。 ”
  明·郑之玄《克薪堂文集》序 ·卷四《枝隐庵集序》载:
  “文中以兼才妙天下,画有顾、陆;书有欧、虞;诗有沈、宋,而以草茅给札,尚方所奏,辄当上意。览集中有所为《谢赐暦》《谢赐鲥鱼》二表,诸词林之臣,恩数密迩有所不及。 ”
  明 ·郑之玄《克薪堂诗集》马上草 ·卷六《枝隐庵诗赠吴中翰文中》载: “烟云翳业木,微茫森有气。即使右丞为,辋川失妙丽。夜梦五百僧,古怪神智慧。 ”
  吴彬应米万钟之约作《山阴道上图》题跋:
  “米仲诏先生才品高古,其绪业直驾襄阳氏而上。寓内仰止者袭其书画,词翰不啻珙璧。余幸神交于辛丑(160 1年)冬,识荆于丁未(1607年)岁,顷先生拜邑侯之。
  命治古棠,以此长卷索图。图虽勉汇晋、唐、宋、元诸贤笔意。 ”
  明代“四大高僧”(莲池大师、憨山大师、紫柏大师、蕅益大师)之一的憨山大师于1608年,在广东为吴彬作《寄枝隐》(收录在《憨山老人梦游集》 ·卷三十七):
  白门深隐一枝安,山水娱情世念残。
  曾入维摩方丈内,百千三昧一毫端。
  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米万钟入北京进户部主事,吴彬于1611年随后而至,再度晋京,移居北京生活。吴彬创作有《十八应真图》《深山绝尘图》《勺园祓禊图》《千岩万壑图》《安禅制毒龙图》等作品。约1612年,创作《岁华纪胜图》。约1613年,作《太平府别驾马重德肖像图》。1614年作《林泉放鹤图》(汤显祖题《莲社求友文》)等作品。
  1615年,吴彬在北京米万钟湛园绣佛居作《十八应真图》(款识:“乙卯春日写于绣佛居,吴彬”)。吴彬1615年还在北京米万钟勺园作《勺园祓禊图》[款识:“乙卯岁上巳日(1615年3月13日)吴彬”]。吴彬1616年作《山村云绕图》《溪山秀色图》等作品,1617年作《千岩万壑图》《安禅制毒龙图》等作品。
  约1618年,吴彬作《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1620年,陈继儒题《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1621年,董其昌题《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
  金粟如来气节清流
  顾起元《题吴文仲像赞》:“苍然峙者骨也;朗然碧者目也;于野鹤之昂藏也;姿龙章之悠忽也;邮而寄焉者佛也。玄胡为乎舞剑而奋笔札,又胡为乎弘览而博物也,为是不用而寓诸庸夫,是以为照于玉山,而现身于金粟也。 ”
  吴彬老师佘翔赋诗《赠别吴文中》(诗四首),其中第三首诗:
  “黄花采采极重阳,人在天涯忆帝乡。貌得西方金粟影,大江东去泛慈航。”佘翔在诗中描绘弟子吴彬 “貌得西方金粟(如来)影”。
  吴彬亦常用一枚印章 —— “金粟如来”。认为自己是 “金粟如来”而后身。
  “金粟如来”过去佛之名,“金粟如来”之后身维摩诘(又称净名大士),是与释迦牟尼同时代的大乘佛教在家居士,以思想深邃,辩才出众著称。李白自号青莲居士,天生仙风道骨,贺知章称之为“谪仙人”。湖州迦叶司马问李白:“汝是佛家,还是道家?”李白答:“金粟如来是后身。 ”
  凤凰阜附近的瓦宫寺庙内白墙上,有一幅据传是东晋画祖顾恺之所绘的《维摩诘像》,而维摩诘又称净名(净名;无垢尘,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大士,维摩居士自妙喜国土化生于娑婆世界,示家居士相。吴彬崇尚“维摩诘”,认为“自己生亦有自矣”,与“维摩诘”相似,同为 “金粟如来”之后身。
  1622年,《闽书》作者何乔远在南京“枝隐庵”拜访吴彬,有诗《枝隐庵诗赠吴中书吴彬》。1624年,翰林院庶吉士郑之玄往南京访吴彬“枝隐庵”,有诗《枝隐庵诗赠吴中翰文中》《枝隐庵集序》。
  《明史》“米万钟”条载:“天启五年(1625年)魏忠贤党倪文焕劾之,遂削籍。”1625年,,米万钟自江西返回北京,途经南京时,因不愿为魏忠贤党羽 “使奉币求公数言彪炳上公者”,得罪阉党,触怒魏忠贤,故被魏珰削籍罢官,气节清流。
  姜绍书成书于1679年《无声诗史》云:“文中(吴彬)虽以艺雄画苑,然颇负气节,天启间(按:1625年),阅邸报于都门(按:南京),见魏珰擅权之旨,则批评而訾议之,被逻者所侦逮絷削夺,亦清流也。”41
  米万钟和吴彬皆气节清流,1625年皆遭魏珰削籍而归,归往何处?米万钟在南京被削籍,隐居民间漂泊多年。直至崇祯元年(1628年),阉党被清算诛灭,米万钟又被朝廷召回重用。
  苏州博物馆编《苏州博物馆藏明清书画》(文物出版社 2006年10月版)书中,收录米万钟《红杏双燕图》款识:“崇祯庚午(1630年)仲春写于勺园,清寝离。米万钟。”据吴湖帆先生鉴定其为真迹。据此亦证米万钟崇祯庚午(1630年)还健在。
  黄道周楷书《米友石先生墓表》(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辛酉擢浙藩,又十载,从方岳至今官。有子三人..崇祯壬申二月葬于海淀之西。 ”黄道周所作墓表,获证辛酉(1621年)又过十年(1631年)是米万钟最后的官职。墓表有米万钟下葬的确切时间:崇祯壬申二月(1632年二月)。由此获悉之前史书所载:米万钟卒于崇祯元年(1628年)可能有误。
  另据倪元璐《诰授中大夫太仆寺卿米友石先生墓志铭》所载: “会上登极,珰及其党相继伏诛。于是,以廷臣言,起补公太仆寺少卿,理光禄寺寺丞事(1628—1631年)。明年(1632年)春,上朝日于东郊,公将事有恪,时公望重主爵,期大用公,而公已病。杜门月余,一日蚤起,呼水洗漱,索所蓄奇石两枚,怡弄许时,忽起端坐,遂卒。”
  因倪元璐与时任太仆少卿的米万钟同朝为官,俩人皆擅书法绘画,其与米万钟交往甚密,故其记载亦真实可信。由倪文“明年春,..期大用公,而公已病。杜门月余,..遂卒”。
  据此获证:米万钟逝于太仆卿任之次年,即崇祯五年(1632年)。故米万钟确切卒年应更正为: 1632年。
  米万钟卒于崇祯五年(1632年)为史料新发现,之前文献记载米万钟(15,70— 1628年)实误, 1631年也不准确,应更正为1632年。
  梦萦壶山 卒年待考
  据明何乔远作《王元美先生复仿苏子瞻〈辘轳歌〉体为吴彬赋壶山别墅,聊复次之,以博一笑》(1625年秋,下文详述)载:“吴君隐园在壶麓,四裔名驰乃无足。日落桑榆景翳翳,呼卢浮白复大戏。长安客邸绝烟萝,吴君不厌时我过。 ”
  从何乔远诗文“吴君薄暮出凤池,黄芽赤根乱睥睨,睥睨若谓可同群。腰间方银出如云”获释,吴彬自天启皇帝上台后,因见魏珰黄芽赤根乱睥睨怒视,不愿意与其同群,故晚年彻底离开宫廷画院, “吴君薄暮出凤池” “长安客邸绝烟萝”。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整理《镜山全集》收录《南山四首》《林咨伯祭酒南溪山房》等诗文,系何乔远1618年访谒莆田南山广化寺僧,及南溪草堂主人林咨伯(林尧俞)后所作。据陈庆元先生编《何乔远年表》载:何乔远1626年春夏间,往游九鲤湖、莆田。作《九鲤湖二首》《仙溪诸子再来湖上》《赠南寺诸人七首》《和叶太傅自寿诗》《木兰陂》(《镜山全集》卷十七)。
  笔者发现《何乔远年表》载其时间1626年春夏间有误,正确时间应为:何氏1625年秋访莆田。依据何乔远诗作《赠南寺诸上人七首》之一: “法堂山院总森然,南寺重来已七年。僧出旧诗犹记得,老愁拜佛不如前。 ”此诗句 “南寺重来已七年”时间获证何乔远为 1618年后七年( 1625年),再度来访,畅游九鲤湖、木兰溪等名胜。
  为何说是秋访莆田?据何乔远诗《仙溪诸子再来湖上》: “仙溪诸子似兰芬,相访能穿虎豹群,湖上秋光掀白日,山中酒能起斜曛。 ”从诗句 “湖上秋光掀白日”获释何乔远所描绘的是 “秋天九鲤湖的景色”。
  再从何乔远诗《木兰陂》:“木兰陂上海风秋,海与诸溪隔别流。陂费彼时千万镪,三经开凿使人愁。”其诗句“木兰陂上海风秋”也皆证何乔远是描绘莆田木兰溪秋天海风的景色。
  所以,何乔远此次访莆田名胜古迹时间可明确为天启五年(1625年)秋,何乔远参观木兰溪时,又往附近拜访挚友吴彬壶山园中之 “壶山草堂”(即“壶山别墅”),喜作《王元美先生复仿苏子瞻〈辘轳歌〉体为吴彬赋壶山别墅》,辘轳歌长井绳系,古来作者有三士:苏轼、世贞、乔远氏。二子学苏作图记,园记歌成送与谁?吴彬又是一奇士。吴彬所隐园,乃傍壶山之仙子。蓬莱水深复清浅,壶山仙子千古死。我非吴子复谁与,司寇久失文苑愁。乃今我与吴子游,何生镜山久落魄。如今起废官不薄,官不薄兮酒盈尊。闲曹吟雪看流云,飞雪流云双总稡。敲门又有吴君辈,山林姿态凤池贵。从何氏诗句“吴彬所隐园,乃傍壶山之仙子”获释吴彬隐园在壶山之麓,“敲门又有吴君辈,山林姿态凤池贵。”可证吴彬1625年归隐“壶山园中之壶山草堂”。
  1626年春,吴彬作《方壶图》,款署:“天启丙寅年(1626年)春暮,枝隐吴彬写。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吴彬在莆田壶山园又写《仙霞飞撷图》,该作现为苏州博物馆藏。吴彬自题诗及款识:“仙楼飞撷洞天涯,欲滴峰峦翠染遮。桃放不唯春若海,泉琴林籁演清譁。朱湖太生洞天居士吴彬,并题于壶山园中之阆风亭。 ”笔者认为此作可能为目前发现吴彬存世最后创作的一件作品。
  笔者查考:“朱湖太生洞天”,其地点在江苏南京钟山上元。位于南京钟山风景区内的紫霞湖旁。紫霞湖因紫霞洞而得名,紫霞洞原名朱湖洞,即道书中所说的“第三十一洞天”,元末道士周巅隐居洞中。朱元璋当皇帝后,封他为紫霞真人,紫霞洞也因此得名。吴彬晚年自号“朱湖太生洞天居士”,其意取于此。
  1627年,吴彬写《十八应真参乘演法图卷》(徐邦达《重订清故宫旧藏书画录》) 42。徐邦达据吴彬款识 “丁卯孟秋,吴彬写”,判断此 “丁卯”为1627年。
  1628年,余藻(字采之,莆田黄石人,吴彬同乡)辑《石鼓斋印鼎》(九卷)。封面有“同邑吴彬文中校”。崇祯元年(1628年)钤印,北京国家图书馆藏。
  1631年,朱谋垔著作《画史会要》载: “吴彬字文仲,闽人。万历( 15 7 3年— 1620年)时官中书舍人,善山水,布置绝不摹古,皆对真景描写..能大士像,亦能人物。”43有些学者据此来判断吴彬卒年,笔者认为不妥,《画史会要》作者朱谋垔可能知道吴彬出生年,把吴彬接在丁云鹏(1547年出生)后介绍,但并不一定知道吴彬卒于何年。因1625年,吴彬已返归莆田,隐园在壶麓,少有其音信,故目前尚无任何证据判断吴彬卒于 1631年前,亦无确凿证据可以给予佐证。
  1632年,吴彬作《观泉图》,款署:“壬甲年九月为于野兄写,吴彬。”见高居翰著《风格与观念》其判断若为真迹,该作品款署“壬甲”,时,间应为 1632年所作,且直接影响蓝瑛画风。
  1633年,董其昌老乡,明南京刑部尚书姚士慎曾跋自己所购董其昌题吴彬《栖霞寺五百阿罗汉图》。姚士慎查史获悉 1629年4
  月,其升任明刑部尚书,曾官谪闽中时,购得《董其昌题吴彬五百罗汉图》并题跋:
  “董宗伯书法直轶晋唐,妙处专在掭纵入神,不露峰锷。此碑玄言精理,天花灿落,而字法严整,自首至尾无一懈笔,自是公盛年两绝之作。
  吴文仲身后其子伶仃,几落俗乎?余谪官南中,持为购之,镌诸石,使一代墨宝不至埋没尘壤,亦大快事也。崇祯癸酉(1633年)孟夏,姚士慎书于白云。署之滴雪斋。钤印: “姚士慎字仲含”“滴雪斋。 ”(见下图)
  故姚氏所记亦佐证吴彬结婚成家,有子女后代在闽中莆田。 “吴文仲身后其子伶仃?几落俗乎? ”若姚氏所购董其昌书法系购自吴彬子女,那么,据“吴文仲身后”判断吴彬可能已经过世(1633年之前),故曰其子伶仃,几落俗乎,把董其昌书法都拿出来变卖过日子。假如董其昌题跋书法是姚氏间接购买而猜测 “其子伶仃,几落俗乎? ”那吴彬卒于何年,难以断下结论。
  1636年《观音士大像图》,款署时间: “甲子”,另说为 1576年。
  1643年《十八应真图》,款署时间: “癸未”,另说为 1583年。
  吴彬究竟卒于何年?有待吴彬作品款署时间或墓志铭等有关实物史料的发现,笔者正在继续考证并探索之中。
  俞宗建 于莆田市闽中画派艺术研究院
   20 17年7月7日
  参考文献
  1. 清·王杰等辑 《钦定秘殿珠林石渠宝笈续编》 卷三。戊子开平谭氏区斋影印。北京出版社,2003年,页155。
  2明·谢肇淛《五杂俎》 卷七,《续修四库全书》1130册,上海古籍出版社,万历四十四年潘膺祉如韦馆刻本。
  3. 陈传席 《中国山水画史》 ,页391—392,天津美术出版社,2011年9月第6版。
  4.高居翰《风格与观念》(高居翰《中国绘画史文集》)·范景中,高昕丹编选,页231,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年2月第二版。
  5. 明·姚旅 《露书》 卷之三 ·韻篇上,页66,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6. 俞宗建 《吴彬画集》 ,页106—107,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
  7. 明·姚旅 《露书》 卷之十二 ·技篇,页303,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8. 明·姚旅 《露书》 卷之十四·异篇下,页340,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9. 明·何乔远 《镜山全集》 卷十五,页479,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整理,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10. 明·叶向高 《苍霞草全集》 ,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编 (据江苏广陵古刻印社) 。
  11. 《摄山志》 卷四,建记·二十九,页461。1934年,《栖霞新志一册》 ,商务印书馆。
  12. 陈传席 《中国山水画史》 (修订本) ,页393,天津美术出版社,2011年9月第6版。
  13. 明·姚旅 《露书》 卷之十四·异篇下,页340,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14. 明·姚旅 《露书》 卷之十 ·错篇下,页253,福建人民出版社,2008年1月第1版。
  15. 明·何乔远 《镜山全集》 卷十五,页479,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整理,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16. 《金陵全书》 之 《摄山志》 卷四,建记 ·二十九 。1934年,《栖霞新志一册》 。
  17. 《金陵全书》 之 《摄山志》 卷四,建记·二十九,页461。1934年,《栖霞新志一册》 。
  18.吴彬万历戊子(1588年)游览四川岷江作《岷江揽胜图》,南京博物院藏,吴彬款识:万历戊子葛月壶谷山樵为栖霞外史一图,遵道生吴彬作。
  19. 明·何乔远 《镜山全集》 卷二,页103,福建省文史研究馆整理,海峡出版发行集团。
  20. 明·佘翔 《薜荔园诗集》 卷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集部 (1012册) 。
  21. 明·佘翔 《薜荔园诗集》 卷三,《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集部 (1012册) ,页123。
  22. 俞宗建 《吴彬画集》 之 《仙楼飞撷图》 款署,页70,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5年9月。
  23.妙虚主编·《佛教图编》卷一,中西书局,范景中·《跋鄱阳湖南罗汉寺旧藏二本五百阿罗汉图》第七页第二段第二行。
  24. 妙虚主编 ·《佛教图编》 卷一,中西书局,范景中·《跋鄱阳湖南罗汉寺旧藏二本五百阿罗汉图》 第七页第二段。
  25. 明·叶向高 《苍霞草全集》 ,福建业书第一辑之二,福建省文史研究馆编。
  26. 俞宗建 《吴彬画集》 ,页72,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
  27. 俞宗建 《吴彬画集》 ,页10—15,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5年9月第1版。
  28. 明·于若瀛 《弗告堂集》 ·卷六。四库禁毁书业刊,集46—59。
  29. 明·佘翔 《薜荔园诗集》 ,《钦定四库全书总目》 集部,第1012册,页119。
  30. 明·曹学佺 《曹大理集》 第一册 《金陵初稿》 收录 《题枝隐庵》 。
  31. 明·顾起元 《嫩真草堂集》 卷四,页284,明人文集业刊第一期,文海出版社印行。
  32. 明·于若瀛 《弗告堂集》 ·卷六。四库禁毁书业刊,集46—59。
  33. 《金陵全书》 之 《摄山志》 卷四,建记。1934年5月初版,《栖霞新志一册》 。
  34. 明·郑之玄 《克薪堂诗集》 序 ·马上·卷六 (孤本) ,福建省图书馆藏。
  35. 明·郑之玄 《克薪堂文集》 序 ·卷四,页十三至十四 《枝隐庵集序》 (孤本) 。
  36. 余藻辑 《石鼓斋印鼎》 ,朱继祚序,同邑吴彬文中校,北京国家图书馆藏。
  37.明·陈邦瞻《陈氏荷华山房诗稿》·卷三之《枝隐为吴文中赋》。据上海图书馆藏明万历四十六年牛维赤刻本影印原书版。
  38. 张琴著 《民国莆田县志》17册卷三十三·艺术传·明画史,上海书店出版社,页71。
  39.董其昌《栖霞寺五百阿罗汉画记》·《续修四库全书》718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金陵梵刹志》卷四,明万历三十五年南京僧录司刻,葛寅亮撰 《摄山栖霞寺志》 。
  40. 明·顾起元 《嫩真草堂集》 卷四,页284,明人文集业刊第一期,文海出版社印行。
  41.明·姜绍书《无声诗史》卷四,《历代艺术史料丛刊·书画编》,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11月,页85。
  42. 徐邦达 《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10月,页90。
  43. 明朱谋垔 《画史会要》 卷四,明崇祯四年,《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 ,页122。
  走近吴彬
  吴彬是中国文化史、艺术史和绘画史上一位十分独特而又充满神奇色彩的了不起的人物。他的人生轨迹神秘幽远,信仰追求境界高深,绘画天赋前无古人。
  可是,20世纪70年代之前,中国的绘画史专家、学者未能深入研究考证吴彬的生平和绘画艺术,自然无法全面了解和真正认识吴彬,更难以走进吴彬的内心世界,去洞察吴彬的宗教信仰、文人情怀、哲学思想、绘画语言、艺术追求、艺术风格和其杰出的艺术成就。以致,中国绘画史专家、学者几乎是淡化或忽略吴彬,偶有涉及亦只寥寥几笔、一带而过。所以,之前中国学界没有真正认识到吴彬的绘画艺术对中国绘画史所产生的重要贡献、巨大作用、积极影响和深远意义。
  事实上,吴彬的绘画艺术语言,夸张变形思想和复兴北宋经典的山水画风,直接或间接影响到“晚明变形主义”画家(崔子忠、蓝瑛、陈洪绶)、“金陵画派”(领军人物龚贤)、“闽西三杰”(上官周、华喦、黄慎)、“海派三任”(任熊、任薰、任颐)和“仙游三杰”(李霞、李耕、黄羲),直至李耕高足周秀廷等中国著名的画派和其杰出的代表画家。故中国著名美术史论家陈传席教授与明人学者谢肇淛皆评吴彬人物山水“得意之笔,前无古人”。吴彬确实是位境界高深的修行居士,既娴词翰、兼综绘素,而又引领晚明画坛勇于创新的文人大画家。吴彬也是中国绘画史上千载难逢的杰出艺术巨匠,稀世罕见的天才艺术家。
  中国绘画史其实可以如此写 “二吴”:唐有“画圣”吴道子,明有“画仙”名吴彬。
  笔者自2009年关注、跟踪学界研究吴彬学术成果和最新动态,发现还有以下悬而未解的“吴彬之谜”:①吴彬的生卒年、出生背景、成长经历若何?指导老师为谁?②吴彬何时寓居南京?何时许乘入蜀?何时抵达北京?③吴彬何时因画荐授中书舍人、在南京还是北京?④嘉靖乙丑至万历庚寅(1565-1590年)吴彬的行踪、绘画作品等情况如何?⑤吴彬的作品总数量多少?《五百罗汉图》究竟有几幅?以及《楞严二十五圆通佛像》《岁华纪胜图》 的创作时间、地点、藏地? ⑥吴彬的身份探讨? 吴彬是否成家? 有无后代传人?
  笔者自2005年起在挖掘整理历代闽中莆田籍艺术家的珍贵史料和文献图片,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陆续出版闽中画派大师精品系列,已经出版八本专著。
  前些年,笔者暗自许下宏愿,两年内一定要取得重大突破和进展,并出版一本兼带有《吴彬研究》之类学术性质的《吴彬画集》,向家乡莆田孕育出的如此杰出的伟大艺术家致敬!为弘扬“闽中画派”一代宗师吴彬独自创新的惊人艺术才智,和其神奇不朽的经典名作更加广泛流传,而尽已绵薄之力;更为吴彬不畏魏珰权贵、勇于抗争,所表现出来的历代莆阳文人坚贞不屈的高尚清流气节而引重传扬。
  为此,笔者换个思路寻找突破,十年来,奔赴海内外各大博物馆、图书馆、艺术馆穷尽搜索吴彬真迹书画作品一百三十多件。认真考证整理出《吴彬家世及生平事迹考索》 《吴彬传世作品年表》 《吴彬六件五百罗汉图》 《吴彬年表简编》 等珍贵史料。
  本书大量吴彬作品和重要史料为笔者考证发现,且为首次发表,极其难得。从此洞察吴彬,仰视吴彬,走近吴彬。发现吴彬:“是以为照于玉山而现身于金粟影”(顾起元《题吴文仲像赞》);吴彬作品钤印“金粟如来”。吴彬在家礼佛境界似居士维摩诘,绘画诗文境界向往“画禅”王维,“谪仙人”李白。再走近吴彬,发现吴彬乃中国画坛真正的“画禅”和“画仙”也!
  俞宗建于莆田市闽中画派艺术研究院
  2017年7月7日

知识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阐述“闽中画派”的渊源、开派、传承;概述闽中画坛、大师云集;明代莆籍三大师李在、吴彬、曾鲸生卒年考略;阐述大师、宗师、大家的定义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俞宗建
责任者
吴彬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