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在与《西游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422
颗粒名称: 李在与《西游记》
分类号: K820.44
页数: 2
摘要: 明代莆籍著名宫廷画家李在据元人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而创作《二郎搜山图》。这幅画卷因明代大作家吴承恩为之作题画诗《二郎搜山图歌》而被后人知晓并传为佳话。
关键词: 李在 西游记 明代

内容

明代莆籍著名宫廷画家李在据元人杂剧《二郎神醉射锁魔镜》而创作《二郎搜山图》。这幅画卷因明代大作家吴承恩为之作题画诗《二郎搜山图歌》而被后人知晓并传为佳话。
  明代作家吴承恩(1504— 1582年)为李在《二郎搜山图》作有一首题画诗,诗前有序言:“二郎搜山卷,吾乡豸史吴公家物。失去五十年,今其裔孙礼泉子复于参知李公家得之。青毡再还,宝剑重合,真奇事也,为之作歌”,云:
  李在惟闻画山水,不谓兼能貌神鬼。
  笔端变幻真骇人,意态如生状奇诡。
  少年都美清源公,指挥部从扬灵风。
  星飞电掣各奉命,蒐罗要使山林空。
  名鹰搏拏犬腾啮,大剑长刀莹霜雪。
  猴老难延欲断魂,狐娘空洒娇啼血。
  江翻海搅走六丁,纷纷水怪无留纵。
  青锋一下断狂虺,金锁交缠擒毒龙。
  神兵猎妖犹猎兽,探穴捣巢无逸寇。
  平生气焰安在哉,牙爪虽存敢驰骤?
  我闻古圣开鸿蒙,命官绝地天之通。
  轩辕铸镜禹铸鼎,四方民物俱昭融。
  后来群魔出孔窍,白昼搏人繁聚啸。
  终南进士老钟馗,空向宫闱啗虚耗。
  民灾翻出衣冠中,不为猿鹤为沙虫。
  坐观宋室用五鬼,不见虞廷诛四凶。
  野夫有怀多感激,抚事临风三叹息。
  胸中磨损斩邪刀,欲起平之恨无力。
  救月有矢救日弓,世间岂谓无英雄?
  谁能为我致麟凤,长享万年保合清宁功。
  这幅画的收藏主人叫吴礼泉,与吴承恩是世交,吴礼泉是英宗天顺(1450—1456年)和景帝景泰(1457—1464年)间当过监察御史的吴节的裔孙,而吴承恩的太岳丈叶琪与吴节既是同乡又同朝共事。两家世代交往甚密。吴承恩嗜好字画,收藏甚丰,一天见到吴家家藏李在所作《二郎搜山图》 [笔者注:李在 1400年出生, 1487年卒,宣德(1426—1435年)至成化(1465-1487年)间任宫廷画家;吴节生年不详,1430年进士,1457至1464年任监察御史,1487年卒。李在与吴节二人同时期同朝任职,吴节有可能因仰慕李在画名而获藏有李在《二郎搜山图》卷并当珍宝家传后代,其间失去五十年,礼泉后从当过山西左参政的淮安人李元家重新获得],喜出望外。吴承恩以此画及事历作七言题画诗《二郎搜山图歌》,诗前有序言:“二郎搜山卷,吾乡吴公家物。失去五十年,今其裔孙礼泉子复于参知李公家得之。青毡再还,宝剑重合,真奇事也,为之作歌。”吴承恩题画诗开篇即赞李在的高超画艺。这首诗见吴承恩先生诗文集《射阳先生存稿》卷一。
  胡适在《西游记》考证中指出,“这一篇《二郎搜山图歌》很可以表示《西游记》作者的胸襟和著书的态度了”;鲁迅先生在《小说旧闻钞》中亦引这首题画诗佐证吴承恩是《西游记》的作者。《西游记》研究学者钟扬、苏兴等先生皆著文李在《二郎搜山图》是吴承恩著《西游记》力证之一,并考证认为:吴承恩为李在画作题画诗(1540年)后,再作《西游记》,李在图绘二郎山形象是吴承恩创作《西游记》中“小圣施威降大圣”(见2013年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6课,节选自《西游记》第六回)的胚胎、雏形。李在作《二郎搜山图》在前,吴承恩创作《西游记》在后。看来,莆田籍大画家李在所作《二郎搜山图》承载着与世界名著《西游记》千丝万缕之缘,明代画家李在与明代著名小说家吴承恩将引起更多的专家、学者纳入视野进行学术研究、探讨。李在《二郎搜山图》的绘画语言、文学、艺术价值也必将引起学界更加高度重视和探究。
  明吴承恩故居

附注

笔者注:李在 1400年出生, 1487年卒,宣德(1426—1435年)至成化(1465-1487年)间任宫廷画家;吴节生年不详,1430年进士,1457至1464年任监察御史,1487年卒。李在与吴节二人同时期同朝任职,吴节有可能因仰慕李在画名而获藏有李在《二郎搜山图》卷并当珍宝家传后代,其间失去五十年,礼泉后从当过山西左参政的淮安人李元家重新获得。

知识出处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闽中画派藝術研究》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阐述“闽中画派”的渊源、开派、传承;概述闽中画坛、大师云集;明代莆籍三大师李在、吴彬、曾鲸生卒年考略;阐述大师、宗师、大家的定义概念。

阅读

相关人物

俞宗建
责任者
李在
相关人物
吴承恩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