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止堂集》总序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341
颗粒名称: 《止止堂集》总序
分类号: K248.205
页数: 3
页码: 148-150
摘要: 本文记述了《止止堂集》的总序,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一生在东南沿海抗倭十余年,扫平了为虐沿海多年的倭寇,保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保卫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汉蒙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和十四卷本《纪效新书》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条议,从而丰富了祖国的兵学宝库,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 戚继光 《止止堂集》

内容

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军事家,伟大的民族英雄。他一生在东南沿海抗倭十余年,扫平了为虐沿海多年的倭寇,保卫了国家的领土主权,保卫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北方抗击蒙古部族内犯十余年,保卫了北部疆域的安全,促进了汉蒙民族的和平发展;写下了十八卷本《纪效新书》、《练兵实纪》和十四卷本《纪效新书》等著名兵书,还有《止止堂集》及在各个不同历史时期呈报朝廷的奏疏和条议,从而丰富了祖国的兵学宝库,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戚继光又是一位杰出的兵器专家和军事工程家。他改造、发明了各种火攻武器,促进了我国冷兵器向火器的过渡;他建造的大小战船、战车,使明军水陆装备优于敌人;他富有创造性地在长城上修建空心敌台,进可攻,退可守,是我国极具特色的军事工程,至今仍具有极强的研究和观赏价值。
  在中国封建时代的军事家中,身经百战,屡建功勋,又有杰出的军事著作流传后世,对我国古代军事理论作出突出贡献的,当首推戚继光。中华民族有着光荣的反对外来民族压迫的传统,明以前的民族英雄是国内各民族自己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则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是反对海外异族入侵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1528-1588),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登州(今山东蓬莱)人。他出身于将门世家,从小刻苦读书,积极上进,立志报效国家。
  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仅十七岁的戚继光袭祖职,任登州卫佥事,管理登州卫的屯田事务,他大刀阔斧地革除积弊,深受士兵拥护。嘉靖二十五年(1546),他写下了“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著名爱国诗句,表达了他卫国保民的决心。初出茅庐的戚继光,小小年纪就显现出强烈的报国信念和军事天才。
  嘉靖三十一年(1552),日本诸侯(大名)支持的海盗商人、武士、浪人利用汉奸,开始大规模入侵东南沿海地区。他们所到之处,实行烧、杀、掳三光政策,沿海广大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嘉靖三十二年(1553),戚继光进署都指挥佥事,负责山东备倭。
  嘉靖三十四年(1555),二十八岁的戚继光调任浙江都司书。第二年,担任宁绍台参将,负责宁波、绍兴、台州三府广大地区的御倭重任。在其初期,并不顺利。原因是当时明军将帅腐败无能,兵无斗志。戚继光虽然多次击败入侵的倭寇,但卫所的军队并不能打硬仗。在岑港战役时,因久攻不下,戚继光被撤职。他接受教训,决心亲自招募新兵,进行训练。
  嘉靖三十八年(1559),戚继光到义乌招募矿工和农民四千多人,以鸳鸯阵为基本战斗队形编组成军,配备能攻能守的兵器。他对这支军队进行了耳、目、手、足、心以及营阵的全面训练。练耳目,是使士兵绝对听从指挥,令行禁止;练手足,是使士兵体格健壮,武艺精强;练心,是使士兵亲附将领,士气高昂,勇敢作战;练营阵,是使士兵熟悉阵法,密切协同,共同对敌。经过一年多的训练,这支军队成了一支技术精,战术强,有纪律,听指挥,万众一心,能征善战的精锐之师。他把训练士兵的条款,汇集成册,这就是《纪效新书》。因擒获王直有功,戚继光恢复原职,并调任台金严参将,负责台州、金华、严州三府的防倭重任。从此开始,“戚家军”在抗倭中战无不胜。
  戚继光在东南沿海抗倭十二年,从浙江打到福建,又从福建打到广东,大小近百战,均获大胜,干净、彻底扫平倭寇,为人民、为国家立下不朽功勋。本丛书《戚继光大传》将详细地叙述各次战役的过程,这里只摘其要者,略加介绍。
  嘉靖四十年(1561)春,倭寇大举进犯台州,戚继光率领亲自训练的“戚家军”,先后经过新河、花街、上峰岭、藤岭、长沙等战斗,俘斩倭寇一千余人,烧死和淹死的倭寇无数,救出被掳的中国百姓一万多人,彻底消灭了进犯台州的倭寇,史称台州大捷。这一仗打出了“戚家军”的威风。
  浙江倭寇被消灭后,福建的倭患更加严重。整个福建,“北自福建福宁,沿海南至漳、泉,千里萧条,尽为贼窟”,而宁德的横屿和福清的峰头则是倭寇的老巢。嘉靖四十一年(1562)下半年,戚继光率本部兵六千人往援福建,取得了横屿、牛田、林墩大捷,歼敌五千多人,救出百姓四千多人。“戚家军”的威名又在福建传颂开来,而倭寇更畏“戚家军”如虎。
  戚继光离开福建后,倭寇再次猖狂起来,占领了兴化、寿宁、政和等地。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二月,戚继光升任副总兵,第二年三月重返福建,先后进行了平海卫战役、仙游战役、同安县的王仓坪战役和漳浦县的蔡丕岭战役。从此,盘据福建的倭寇被歼灭殆尽。侵扰福建沿海多年的倭患,经过戚继光统领的“戚家军”不到两年的英勇战斗就被平息了。嘉靖四十二年(1563)十月,戚继光升任总兵官,镇守福建及浙江金华、温州二府地方。
  倭寇在福建难以立足,又转向广东。嘉靖四十四年(1565),戚继光率部进入广东南澳等地,与俞大猷部配合,歼灭了勾结倭寇的吴平,广东沿海的倭患基本平息了。
  戚继光从嘉靖三十四年到四十五年(1555-1566),在东南沿海战斗了十二个年头。他在战斗中大展才华,在战斗中成长,从署都指挥佥事、参将升到署都督同知、总兵官;他练就了一支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戚家军”,著名于当时,流芳于后世;他的军事指挥艺术日渐成熟,策无遗算,战无不胜,消灭了多年来横行无忌的倭寇,解救了千千万万被掳去的百姓,保卫了东南沿海的锦绣河山,为保卫国家,保卫民众立下了不朽的功勋。戚继光成了蜚声海内外的名将,抗倭的民族英雄。
  戚继光之所以能成为名将、民族英雄,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他有一颗赤诚的爱国、爱民之心。有了这个根基,他的聪明才智才能尽情发挥出来,才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创造奇迹。
  嘉靖四十五年(1566)一月,戚继光兼管惠州、潮州二府和伸威营军务,辖区扩大到广东和江西的部分地区,他上疏提出了十条措施,表明他要为这大半东南沿海的安宁做出更大的贡献。
  (摘自高扬文、陶琦主编《止止堂集》)

知识出处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明代莆仙人民抗倭事迹;第二部分叙述林兆恩、卓晚春抗倭义举。下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明代东南沿海抗倭实录;第二部分叙述明代嘉靖年间抗倭英烈;第三部分叙述明代嘉靖年间抗倭诗咏及附录、参考文献。

阅读

相关人物

戚继光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