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家军入闽与倭寇的平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329
颗粒名称: 戚家军入闽与倭寇的平定
分类号: K248.205
页数: 6
页码: 67-2
摘要: 本文记述了戚家军入闽与倭寇的平定的记事,在福建倭患日益炽烈的形势下,福建巡抚游震得请调浙军入闽,此时,浙江方面的倭寇活动已处于低潮,总督胡宗宪终于允许参将戚继光率新练浙军6000人入闽作战,从而敲响了闽中倭寇的丧钟。
关键词: 戚家军 倭寇 平定

内容

在福建倭患日益炽烈的形势下,福建巡抚游震得请调浙军入闽,此时,浙江方面的倭寇活动已处于低潮,总督胡宗宪终于允许参将戚继光率新练浙军6000人入闽作战,从而敲响了闽中倭寇的丧钟。
  一、戚家军第一次入闽
  威继光,山东东牟人,世袭登州卫指挥,在抗倭战争中,他调任浙江,屡立战功。他鉴于明代卫所军的腐朽,于嘉靖三十八年(1559)赴浙江处州义乌县招募矿徒当兵,从而组成了一支强劲的军队。
  戚继光对新招来的士兵进行严格的训练,他以明太祖军法治军,以身作则,不讲情面,他的部下,没有人敢以身试法。戚继光说:“赏罚,军中要柄。若该赏处,就是平时要害我的冤家,有功也是赏,有患难也是扶持看顾;若犯军令,就是我的亲子侄,也要依法施行,决不干预恩雠。”最重要的一点是,戚继光爱护士兵,不克扣军饷,士兵乐于听他的命令。因此,戚继光的部队上下同心,团结如同一人,作战时发挥出很大的威力。戚家军另一个优点是军纪极严,“民之耕牛蓄聚,秋毫无犯”,“各境争作轴幢彩旗,出郊迎之”。因此,戚家军在福建极得民心。
  在作战方面,戚继光在与倭寇的长期作战中,已摸索出一套针对性很强的战术。他将士兵组成12人一组的“鸳鸯阵”,前面二人手执鸟铳,以图在较远的距离内杀伤对手;位列第二排的二人是狼筅兵,他们各执一条巨大毛竹制成的狼筅,专门对付倭寇的倭刀。徐献忠说:“倭刀犀利,质本刚脆,所畏者,大片毛竹,击之即折。以狼筅、竹篙应之,亦所宜也。”在戚继光部队中,执掌狼筅的是身强力壮的老兵,每逢近身搏斗,狼筅兵以狼筅横扫,倭寇的倭刀根本无法施展。为了保卫打前锋狼筅兵,戚继光规定:狼筅兵战死,全队皆斩!这样,只要狼筅兵冲锋,其他士兵就得跟上,否则就是死路一条了。这种军法在后人看来似乎很残酷,但在以肉搏为主的古代战场上,没有这种军法,即无法逼使士兵参与血肉横飞的战斗。兵法云:置之死地而后生,戚继光军律,正是深通兵法之作。事实上,戚继光这一规定,也不是他的发明。在明太祖的军队中,早已实行这一规定—将领战死,其部下全部斩首!明太祖将一群乌合之众组成百战百胜的军队,正是与其严厉的军法有关。
  戚家军入闽之时,正是倭寇极为猖獗之时,“自温州来者合福宁、连江诸倭据宁德县横屿,结营海中。自广东南澳来者,据福清峰头,连营数澳,北自福宁,南及漳泉,沿海千里,尽为贼窟”。戚家军从北往南,横扫倭寇。
  横屿之战。嘉靖四十一年(1562)八月,戚继光大破倭寇于横屿。横屿是宁德县附近的一个小岛,被倭寇盘据已有三年之久。倭寇在岛上“建巨屋,围以重城”,工事相当完备。横屿的周围全是淤泥浅滩,潮来一片海,潮去一片泥,虽有战船,无法从海上靠近,若是从陆上进攻,要跋涉十里路的海滩,倭寇自以为可以高枕无忧。除此之外,横屿附近几个村庄不少民众在倭寇的淫威下充当倭寇的耳目,为倭寇通风报信。戚继光来到宁德后,捕获了几个探子,但戚继光不杀他们,而是通过他们转告这几个村庄的从倭人员,只要他们立功赎罪,官府决不追究他们的以往,争取他们倒向明军。次日退潮时候,戚继光的大军人挟一束稻草,填泥而进,每百步一憩,渐渐逼近横屿。此时倭寇早已在岸边列阵而待。戚家军兵分三路,主力正面攻打倭寇,另外两路兵抄袭倭寇后路并焚烧倭寇巢穴。三路大军接战后,倭寇凭险据守,戚家军进展缓慢。鏖战多时,戚家军的后卫部队在王如龙的率领下增援前线,明军士气大振,倭寇阵容顷刻之间崩溃,戚家军四面围捕。此时,原来是倭寇据以防守的天险,反而成为他们不可逾越的天堑,有600多名倭寇在淤泥中淹没,被斩杀340多人,被俘29人,倭寇基本被歼灭。这是福建抗倭历史上空前的大捷。
  牛田之战。福清县的牛田是倭寇盘踞的又一个据点。倭寇听说“戚老虎”来了,纠合分散各地的武装,共有两万余人,屯驻于牛田附近的村寨,连营30里,声势颇壮。戚继光来到牛田附近,先派出1000名士兵攻占石塘,吸引倭寇的注意力。他自己亲领三路明军,乘夜奔袭杞店倭寇,将睡梦中惊醒的倭寇一举歼灭。战后,戚家军退至锦屏山休息,夜晚,有倭寇700余人前来偷袭,被戚家军伏兵发现,戚继光迅速整合部队迎战,倭寇不支退去,戚家军乘胜追击,直捣牛田大寨,连续攻克倭寇多个营垒。倭寇为了挽回败局,以骑兵冲阵,而富有经验的戚家军伏地以鸟铳还击,倭寇的骑兵被打得七零八落。这一仗,共杀死倭寇668名,迫使倭寇胁从部队2000余人反正,并解救了被俘百姓954人。
  林墩之战。从牛田逃出的倭寇尚有数千人,他们盘踞兴化府城南面20里的林墩。戚家军追踪而来,他们进入兴化府城后,为了不惊动倭寇,全军休整,戚继光本人还穿便装拜会客人,十分悠闲从容。下半夜,城里的百姓只听一遍铃过后,分居民家的戚家军士兵纷纷起身吃饭集合,第二遍铃响了以后,戚家军便出发了。但是,给戚家军带路的人是一个奸细,他带着戚家军专走小路,进抵林墩时,东方破晓,倭寇阻水为阵,两军之间的通道只有一条小桥,桥道只容一人行进。面对这种阵式,大多数军队都要望而却步,但戚家军在这时真正显示了打硬战的能力。戚继光派出的第一哨士兵冲过河之后,36人全部血战而死,第二哨再冲,战死一半。戚继光毫不气馁,发动第三波攻击,血战一个时辰,倭寇终于支持不住了,他们让出道路,退回老巢。戚家军乘胜追击,击败倭寇多次反扑,攻克倭寇老巢。这一仗,戚家军歼灭倭寇3000余人,其中斩首2023级,被逼入河中淹死的倭寇不计其数。
  经过横屿、牛田、林墩三次血战,戚家军歼灭倭寇7000余人,但自己的部队也死伤1000余人,更由于盛暑远征,士兵不服水土,有2000余人染病,能作战的仅剩3000余人,在这一背景下,戚继光撤兵回浙江休整。他的计划让士兵回乡招兵,每人只要扩兵一人,部队重新集中时,就有一万余人的部队,但是,戚家军一退,福建的形势马上发生变化。
  戚家军退出时,正是初冬小阳春天气,沿海刮起东北风。日本的倭寇大举入闽,到处都有倭寇登陆的消息。戚家军退至福清的牛田,便与增援的倭寇打了一场遭遇战。经过一番苦战,戚家军消灭了这一股倭寇,斩首180级,但是,这股倭寇的实力不同往常,他们盔甲鲜明,刀枪精良,作战技术精巧。如果说以前的倭寇中有许多中国的海盗,这股新来的倭寇则是真正的日本军人,如果不能绐予重挫,日本武士还会接踵而来,不幸的是,福建境内只有一支戚家军真正有战斗力,嘉靖四十一年(1562)末,戚家军退出福建后,倭寇又横行八闽了。
  二、戚家军第二次入闽
  嘉靖四十二年(1562)末来到福建的倭寇可分为南北二路,北路从福宁州登陆,仅数百人,他们从闽东深入闽北,攻克寿宁、政和两县,大肆屠城。十二月,倭寇进围松溪县。然而,松溪人民震惊于倭寇的屠杀,自动组织起来作战。松溪猎户用强弩射击倭冠,杀伤多人,大大打击了倭寇的气焰,相持三昼夜,倭寇不得已退走。二旬后,盘踞边远村庄的倭寇突然返回城下,以吕公车与云梯猛攻县城,早有防备的松溪县民猛烈反击,双方相持一个多月,一无所得的倭寇在付出重大的代价之后不得不狼狈逃窜。而松溪县民兵追蹑倭寇后队,乘其不备,偷袭成功,获得很大的战绩。戚继光第二次入闽时,在连江马鼻等地将这股倭寇歼灭。斩首2400有奇。
  倭寇的主力是在南路。嘉靖四十一年(1562)十一月,倭寇4000余人突然围攻兴化府城。兴化战役就此展开。兴化府城是闽中名城,当地人以读书做官出名,每次科举都有许多人中举,因此,兴化城中官宦人家多、财富多。如何乔远所说:“时兴化衣冠旧族,繁侈相望,地新被倭,村落一钱寸帛皆在城中,食玉薪桂。”倭寇垂涎而来,兴化府城中的民众竭力抵抗,经过26天苦战,倭寇并未占到便宜。兴化城被围后,刘显从福州赶来支援,但他的士兵仅有八九百人。他分兵300入城,但半路遭到倭寇狙击,大部伤亡,仅有60余人进入城内。又有一次,刘显派出8名士兵穿越倭寇防线入城,但在半路被倭寇截杀,联络印信落入倭寇手中。倭寇派出20人冒充刘显的部下入城,由于他们身穿刘显部的号衣,又有印信为据,主持守城的翁时器对他们信任有加,将他们派至最为重要的北门防守。夜半,这20人乘风放火呐喊,倭寇乘机潜入城内,翁时器等官军闻知消息,纷纷坠城逃跑,于是,一座名城就被倭寇攻克了。此时正为十一月二十九日。倭寇在兴化城中驻兵两个月左右,杀人如麻,城中尸积如山,最后,连倭寇也无法承受城内尸体散发出的恶臭,退出兴化府城,转至平海卫。当时平海卫的欧阳深曾带兵袭击倭寇,中伏而亡,倭寇乘机攻克兴化海边的平海卫,以此为据点。
  兴化府城失陷,震动了明朝廷。倭寇侵扰中国十余年,县城、卫城、所城被克无数,但府城被克,还是第一次,它说明倭寇的活动已不是疥癣之患,而是有可能根本动摇明朝廷基石。为了早日平息倭寇,福建巡抚游震得被撤职,著名的抗倭统帅谭纶接任巡抚。抗倭名将俞大猷任福建总兵,戚继光任副总兵.当时福建明军不少,但是,其中多数只能守城,可用于野战的仅是刘显部八九百人,俞大猷部6000余人。俞大猷部刚刚从漳泉一带召来,都是未经很好训练的新兵,而俞大猷所面对的“平海倭寇有二三千,从贼有七千”。从实力上看,俞刘两部都不是倭寇对手。因此,俞大猷等部将领都盼望戚继光部早日入闽。
  戚家军于嘉靖四十二年(1563)三月再次入闽。四月初八日,以戚家军为主力的明军猛攻平海卫倭寇,俞家军与刘显部从两翼夹攻,倭寇大败,斩杀2200余级,“火焚、刃伤及堕崖溺水死者无算,纵所掠男妇三千余人,复得卫所印十五颗”,这是一场迟到的胜利,因为倭寇在兴化府城获胜后,驻扎平海卫数月,有许多倭寇已返航回国,戚继光与俞大猷等人所歼灭的,仅是一部分倭寇。
  平海之战后,闽人纷纷歌颂戚家军的威力,明朝相应地做出人事调动,将俞大猷部调至广东,刘显部也调出福建,任命戚继光为福建总兵,主持福建军事。这一人事变动,对福建有利也有弊。从有利的一面来说,戚继光任福建总兵,负责福建抗倭军事,是最佳人选。从不利的一面来说,俞大猷部、刘显部的外调,都使福建抗倭力量减弱,此外,由于戚继光要承担起全省的防务,便将其部下分到福建各地,他自己控制的军队太少,福建官军的野战力量大大减弱了。
  嘉靖四十二年(1563)冬,倭寇再次大举入侵福建,原来,自平海卫得利航海归国的倭寇,“宝货充溢,诸倭歆动,遂纠党二万七千余,大举入寇,议以冬汛劫仙游,来春图省会”。于是,当东北风再起的十月,倭寇在福建沿海四处登陆,形成大规模的入侵浪潮,身负重任的戚继光说:“查闽中倭寇,于上年攻破兴(化)、平(海)府,卫之徒,仅五六千之数。今年入犯,则二万有余,设使倭再获利而归,必空国入寇”。按照戚继光的战略,本年度一定要狠狠地打击倭寇,让他们知道入侵中国是一场赔本的买卖;若让其得利而归,倭寇的入侵必定会一浪高过一浪,后果不堪设想。
  新一轮的决斗展开后,戚继光部明军连连获胜。“把总朱机三破倭于烽火门,又破倭于旧水澳;把总傅应嘉两破倭于小埕,守备罗章佐破倭于池屿;守备胡守仁破倭于石邱,守备耿宗元破倭于圳上。义总金科、叶大正破倭于平海后潘及福宁闾峡。把总顾乔破倭于南日。”又有一支倭寇2000余人自福清登陆,戚继光设伏上迳桥,将其歼灭。以上12仗,杀倭数千,但是,倭寇的船只仍在福建各地口岸登陆,戚继光统计有倭船68艘,倭寇2万余人。登陆的倭寇陆续向仙游县靠拢,戚继光识破倭寇的意图,派出200名战士协助仙游人守城,自己率一部分戚家军屯驻兴化府,使倭寇不敢尽力攻仙游。
  仙游围城战开始以后,倭寇的攻势十分凶猛,在仙游城头多次发生肉搏战。由于倭寇在兴化府的屠杀,仙游民众深知倭寇进城市,等待他们的是什么下场。因此,仙游人同仇敌忾,誓与倭寇血战到底。他们再也不是见倭寇便望风而逃的普通百姓,而是勇猛无畏的战士,在多次肉搏战中,将倭冠击败于城下。戚继光在城外只有数百人的队伍,每逢倭寇展开攻城,他便摆出出战的架势,使倭寇不敢全力攻城。这样,双方相持了50余日,戚继光盼望己久的浙江换防部队由谭纶率领赶到仙游附近了。
  仙游会战。十二月廿五日晨,大雾笼罩仙游的城郊,戚家军兵分多路,向倭寇进攻。倭寇制成吕公车多辆,每辆车都高过仙游城墙,正准备向仙游城发起最后的冲击。戚家军从雾中袭来,攻破倭寇一个大寨,其他的倭寇仓促结阵对抗,戚继光亲自率领的戚家军主力突破倭寇的防线,两翼包抄也获得成功,明军擒斩倭寇1000余级,解救被掳百姓3000多人,残倭一万余人向南逃去。
  王沧坪之战。嘉靖四十三年(1564)春二月,戚家军在同安县王沧坪追上倭寇,此时的倭寇尚有很强的战斗力,约有5000倭寇凭山结阵,与戚家军对抗。虽然地势对戚家军不利,但戚家军再次显示了顽强的战斗作风,他们前仆后继,向倭寇进攻,终于击破倭寇的阵容,斩首数百级,被戚家军逼落悬崖的倭寇不计其数,残余的倭寇向南逃至漳州境内。
  蔡丕岭之战。倭寇入漳州,尚有数千之众,企图袭占漳浦县,而戚继光也追踪而来,在漳浦蔡丕岭,戚家军再次追上倭寇,倭寇在甘蔗林中设伏,戚家军前锋受挫,但是,在戚继光的鼓舞下,戚家军再次发动反击,大破倭寇。一仗下来,戚家军战死80余人,斩杀了倭寇300余级。这样,戚家军将倭寇从北赶到南,逼入了广东境内。
  嘉靖四十三年(1564)六月,戚家军追踪倭寇进入广东潮汕地区,与刘显部、俞大猷部再次会师,重创倭寇。剩下的倭寇逃到海边夺船下海,不料遇上台风,许多倭船倾覆,残存的2000余倭寇重又回到岸上,在俞大猷等部明军的围歼下,全军覆没。
  嘉靖四十四年(1565)夏四月,又有一批倭寇在福建沙堤、南镇、小埕、阊峡、曲鼻等处登陆,遭到戚家军驻守部队的迎头痛击,残倭遁入山区,在戚家军的围剿下,大都饿死于山林。
  嘉靖四十二年(1563)冬进入福建的2.8万名倭寇和次年增援的倭寇,在戚继光、俞大猷部明军的围剿下,大部被消灭。这对倭寇来说,是一次极为惨重的教训。谢肇涮说:“嘉靖之际,倭之掠闽甚惨,而及官军破贼之日,倭何尝得一人只马生归其国耶?”从此以后,福建境内虽然还有零星的倭寇登陆的事件,但都不再造成大规模的破坏。
  (摘自徐晓望主编《福建通史》明清第二章第三节)

知识出处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明代莆仙及东南沿海抗倭集》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本书共分上、下两篇,上篇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明代莆仙人民抗倭事迹;第二部分叙述林兆恩、卓晚春抗倭义举。下篇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叙述明代东南沿海抗倭实录;第二部分叙述明代嘉靖年间抗倭英烈;第三部分叙述明代嘉靖年间抗倭诗咏及附录、参考文献。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