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中国各地区根雕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神韵天成·根雕艺术之美》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291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中国各地区根雕发展
分类号: J322
页数: 3
摘要: 本文介绍了中国各地区根雕发展,主要包括浙江根雕和云南根雕。
关键词: 根雕 作品 中国

内容

根雕艺术的地区差别可谓是由来已久。早在根艺发展的早期,各地的根艺作品就呈现出各种不同风格。这些作品风格差异主要来源于两方面因素,一是根材的不同,由于各地区自然气候的差异,使各地自然植物的品种和大小都不尽相同,各地根艺创作取材千差万别,各地根雕艺术有明显的地方特色;二是地区差异使得各地人们的性格有所不同,各地根艺创作者审美的观点和情趣有所不同,各地根雕艺术也就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如今我国主要的根艺派别有:北京根艺、上海根艺、福建根艺、吉林根艺、浙江根艺、湖北根艺、安徽根艺、云南根艺等。每一个地区的根雕艺术都各具特色,接下来我们主要介绍浙江根雕、云南根雕以及福建根雕的发展:
  一、浙江根雕
  浙江根雕在中国根雕行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浙江根雕艺人们在长期的根艺创制中,创作了大量的优秀根雕作品。
  嵊州根雕是浙江省的汉族传统工艺品。以根为身,以意为魂,以美为本。嵊州根雕在汉族传统根艺的基础上,凭借艺人自身的雕刻技艺和艺术功底,形成了“七分天成,三分人工”的艺术个性,极大地丰富了根艺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手法,拓展了根艺创作的空间,开创了中国根艺的新境界。
  浙江开化根雕的历史可上溯到唐武德四年,杜伏威奉旨降伏徽州汪华,打通了浙西通往安徽的必经之路——开化古驿道,开化成为浙、皖、赣三省经济文化交流的中间站。南宋建都临安后,当地的木材和土特产沿钱江源头马金溪运往钱塘江,临近的徽商也经此往杭州经商,故形成一个以木材经销和水路运输为主的大商埠。《光绪开化县志》载,“明武宗正德六年,饶寇犯境,知县张亭规划城址??辟门六、上各建楼三楹??门二洞,窝舍十有四所,锥堞凡二千一百六十。”《开化县志》载:“城中近百所来所有之坊为十二,皆有坊门望楼。”从政义坊望楼残留的木结构可以看出开化的木雕已经达到较高的艺术水准。
  开化城东三里亭一带流传着这一个故事:明正德福建刑部副使方豪选百株杉木为母制棺木,本邑方圆无人胜任,结果一詹氏学徒不知天高地厚,取杉木红心花三年精制而成,到民国初年“用其地而掘其墓”,棺木如新,无一损毁。另有城北四十五里崇化乡汪氏豪绅为显富以万颗杉木结痂粘成一整套家具,更是令人咂舌。清光绪《开化县志》载:“宋国光,字尔衍,清乾隆邑痒生,授例就营千总,善绘画,善雕琢,得盘根错节之树桩,随手刻划为人物花鸟,见者叹以为真。钟峰书院落成,门窗雕刻竹叶,镂梅花兼绘古十八学士栏壁,形神毕◎ 云南根雕肖。”这大概是对开化根雕最早的记录。
  二、云南根艺
  云南地处我国西南边境,是有名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而且在那里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在他们中间流传着很多动人的民间故事和传说,为云南根艺创作直接提供了丰富的题材。强烈的地方色彩是云南根艺的特点。这不仅反映在选用特殊的南方树种的根料上,而且表现在作品的情趣和反映的内容上。
  彩云之南山高林密,大型木材大都长在山上,于是很多形状长得极其有张力。就像是昆明世博园的一个中型根雕展,可以用震撼来形容,造型都很大,给人很强的视觉冲击力。云南根雕材质比较丰富,质地上乘,就是做工稍微欠缺。大的有樟木,黄金樟、红豆杉、楠木、柏木等,小的有紫柚木、乌墨木、岩桑、羊蹄甲、岩柏、黄荆等。其中紫抽木似紫檀,外皮是白色,内心是红褐色,有的时间较长呈黑紫色,树纹清晰,造型蜿蜒流畅,非常漂亮。还有紫柚木,树瘤状,不像一般的树瘤鼓包那样,而是大块得似云如僧袍,纹理清晰奇特。还有
  灵芝木等, 可谓是天然根雕中的极品。这是其他区域望尘莫及的。
  三、福建根雕
  福建木雕是福建省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而仙游根雕则是从仙游木雕中诞生的传统雕刻艺术,继承了木雕的精湛技法,同时又是一种将朽木化为神奇的工艺技术。莆田仙游根雕的人物、花卉等题材的围屏、栏杆、木雕古玩、乐器、家具、茶几等, 已经相当精妙生动。
  仙游木雕生产历史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相当发达,传说北宋时期,宰相蔡京在九鲤湖惊梦而悟“刻木铭心处, 乘雷可升腾”, 便召家乡的工匠把京都宫廷器用与书画工艺有机结合起来,制作出根雕家具和艺术品, 首开“仙作”木雕家具工艺先河。北京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宋代名画《听琴图》中, 搁置古琴的琴桌就是蔡京呈上的“仙作”作品。
  大明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途经泉州,卸下的印度紫檀被仙游工匠用来制作红木家具。“仙作”家具经过了明代的造型简洁、明快清新的艺术风格后,进入了清代的结构考究、装饰华美、繁复厚重的辉煌时期。业内人士认为,仙游根雕和古典家具是历代艺匠文化理念和审美情趣的积淀,有圆雕、浮雕,有佛像、家具、玩具等作品,艺术造型千姿百态,仿古家具做工精细,各种产品极具实用性、观赏性和收藏性。
  中国的根艺历史由来已久,无论是从历史分阶段来讲述,还是根据不同地区的根艺文化来解析,都极具文化内涵和地域特色。从最初的简单的装饰品雕刻,然后又因民族信仰或神鬼传说而创作一些类似于护身符的根雕作品,到改革开放后,根雕企业被当作古典文化精髓,被大力宣传与继承,更多精美的装饰品和根雕艺术品才开始引起中外爱好者的关注。在根艺发展的过程中,其文化又因为地域、文化的关系被分为多个地区继续发展,到现在已经形成鲜明的地域特色,比如云南的根艺就极具地方色彩,福建的根雕则是与“仙作”一起扬名中外,但是各地区的根艺文化又是传承了中华的根艺文化,因此大体上又具有一定的通性。
  21世纪初,根雕艺术界百花齐放。2011年中国最有代表性的根雕艺术展览——“中华圣根艺术展”在北京故宫端门举办,展览展出了根雕名家洪建宁先生近三十年创作的部分根雕艺术精品三十余件,大型根雕作品展示图片二十余幅。盛世出宝物,被中国林科院命名为“古木一号”的《中华圣根》在根雕艺术界引起极大轰动。这件作品从艺术风格上讲,所追求的不是“像、静、细、雅”,而是粗犷、质朴、苍劲;从艺术创作上讲,“它反映的既不是纯个人化的思想情感或艺术探索,也不是对自然万物具象的摹写,而是人与自然沟通的精神与情感活动,是顺应自然大法的心性表达……”
  笔者所创作的作品传承了传统木雕的艺术特点,融入现代理念,刀法凝重豪放,注重写实与写意结合,注重线面结合的装饰效果,造型手法大胆夸张,不用修饰,直抒胸臆,一气呵成,形具神生,是将人物神态与自然雕刻巧妙结合之技法。通过以刀代笔,刻出人物心中的气韵与丘壑,是顺应自然大法的表达,亦是对文化的一种传承。
  根雕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的文化艺术之河中,是一门有着鲜明的艺术风格和个性独立的艺术门类。它以集自然之美、塑造化之妙的形式和风格创造出魅力无穷的艺术作品,在创作中巧藉自然,妙施雕琢,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技法营造神奇的艺术境界, 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 是人类智慧与自然完美的结合。

知识出处

神韵天成·根雕艺术之美

《神韵天成·根雕艺术之美》

出版者:福建美术出版社

本书共分为六章,内容包括中国根雕发展、根雕艺术与生活、根雕作品的审美价值、根雕的制作工序、木雕根雕的发展、根雕精品鉴赏等。

阅读

相关人物

颜育田
责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