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李耕先生的人物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李耕画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262
颗粒名称: 谈李耕先生的人物画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1
摘要: 本文内容记述了李耕先生的人物画的风格,似乎吸收新罗山人、黄慎(扬州八怪之一)、王素三家的要素,经过锤炼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作品章法、构图、笔墨、题跋各方面,感情深处还包含晚清文人画的素质。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光辉的号召下,李先生虽然已经是耄耋高龄,今后当有更多更好的作品,贡献给人民。
关键词: 人物传记 人物画 现代

内容

画家李耕、陈子奋、李硕卿的国画展览会,正在中国美术家协会举行。
  陈子奋、李硕卿同志的画,首都观众比较熟悉,我想来谈谈李耕老人的画。李耕老人以人物画见长。他的画风浑朴、淡雅、简洁、明朗,流露着浓厚的民间气息,从内容到形式,充满了愉快、和谐的情调。
  作品的主要内容,都是民间熟悉的题材,《风尘三侠》(见76页) 《张果老倒骑驴》(见45页) 《四爽图》《琴操图》等都是家喻户晓的传说,经过画家惟妙惟肖的画笔,使得这些人物跃然纸上,更赋于生命力了。画家的作品又一特点,是富于创造性,从人物个性的刻画,到章法构图,都具有新鲜和动人的吸引力。如《布袋僧》的笑脸,从眼角到嘴角,都是在心里的笑,当观众看到这幅的时候,也会引起愉快的笑容,由此可以想到,画家创作这个形象的时候,自己是体会入微,深入人物的内心的。这个形象,是他在人群中观察了多少模特儿,加以集中、概括所得到的结果。由此可见,尽管民间艺术家描绘的主题,往往是神仙、道释人物,原不过是借民间传说中的典型人物的名字,描写他在人民生活中发现的美好形象罢了。
  民间的艺术家,由于几十年来不断的创作劳动,养成丰富的想象力,使每一个人物的个性和姿态,“闭目如在眼前,下笔如在笔底”,多年的经验积累,每一个人物的形象和动态,在脑子里形成一套生动的绘画词汇,能够信手拈来,受用无穷。李耕的作品,人物形象生动,性格鲜明,风格简洁流畅,就是具备了这种功力的缘故。
  中国的绘画从南北朝以后,民间画派和文人画派便并肩前进,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中,两大画派有着相互的影响和相辅相成的作用。例如唐代的大画家吴道子,原是民间艺人,被唐王朝吸收到宫廷之后,他的创作受宫廷画家的熏陶,便在原有基础上提高了一步,宋代的李公麟原是文人画家,受吴道子作品的影响,使他原有的的秀逸风格增加庄重严肃的内容;清代的花鸟大师华喦(新罗山人)和李耕是同乡,原来也是民间艺人,后来接触的文人画家多了,使得他的花鸟画在原来的生动活泼的风格上增加深秀幽酣的味道。
  李耕人物画的风格,似乎吸收新罗山人、黄慎(扬州八怪之一)、王素三家的要素,经过锤炼形成自己的风格。在作品章法、构图、笔墨、题跋各方面,感情深处还包含晚清文人画的素质。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文艺方针光辉的号召下,李先生虽然已经是耄耋高龄,今后当有更多更好的作品,贡献给人民。

知识出处

李耕画集

《李耕画集》

出版者: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

本书《李耕画集》作者俞宗建编著,其中包括李耕简介、松青鹤白东方红、松鹤遐龄、名家题词、陈传席评大家李耕、春夜宴桃李园、唐明皇游华清池、工笔人物山水、五百罗汉图、十八罗汉图、洛下耆英等。

阅读

相关人物

刘凌沧
责任者
李耕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