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墨海探珠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成淦画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247
颗粒名称: 三、墨海探珠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1
页码: 28
摘要: 本文介绍了朱成淦先生人物造像、写生选萃和狂草书画三个部分的创作技艺。
关键词: 中国 美术 朱成淦

内容

墨海探珠选择人物造像、写生选萃和狂草书画三个部分。李可染大师说:“前人有云,‘肖像画为画家的试金石’,凡无基础的画家,都不敢擅自作肖像,多作对基本功最有益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朱老深入山区、平原乡村,多为老百姓作肖像画,创作了许多优秀佳作。《启国写生》是画家为江苏省画院画师张金鉴先生的父亲造像,著名画家陈子奋先生赞曰“成淦先生所画,行笔简劲,形神俱肖,真能手也。佩佩!”。写实画《玉妹写真图》、《沟琴写真图》和《楷民写真图》到大写意人物画《革命先驱李大钊》、《民族之光陈嘉庚》、《国画大师李耕》等,我们清楚地看出,画家以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传统笔墨为中心,自由抒发主观精神,主题鲜明。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福建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翁振新教授对朱老的人物画十分欣赏,“特别是水墨人物画写生,很生动,让我仰慕至极”。成淦先生“和我谈画上的事,他身体硬朗,目光炯炯有神,说话充满激情,看得出学问很渊博”。“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看得很重,画作中感受到他深厚的艺术造诣和独到见解”。“他不是一个平常人,他的意义我们还没有充分认识”。多年来,成淦老师认真践行他的恩师徐悲鸿教诲,十分重视用写生创作现实题材,表现时代精神。早在1936年创作《江东木桥写生》、1946年《山村写生》、1956年《莆田迈进社会主义》和《美化东山》、《兴修水利》、《百牛写生》等作品,都采用西方写生等技法,用中国画笔墨表现现实主义题材,无论是技法上,或在表现内容上,在当时都是创新的。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原山西省美协主席姚天沐先生称赞说:“成淦先生是我国美术史上,用中西结合创作现实题材的美术先驱。”1986年,现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先生参观梅妃故里时,对朱老画作给予高度评价“笔恣墨纵,不拘成法,看似外貌粗疏,而内蕴浑重。既有传统,又有创新,作品极具感染力”。衰年变法是朱老一直追求的艺术创新。他另辟蹊径,大胆地把狂草书法与国画大写意有机结合,书画返源,用诗概括创作主题,起到画龙点睛作用。著名画家、福建师范大学翁开恩教授观其画展,感动地说:“成淦老师创作能力强,艺术风格独特,以狂草书法入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只有宋代一画家有载,可惜没有作品传世。他的狂草书画形返意象,创作难度大,是艺术的探索,创新了中国画,弥补了美术史的一个空白。

知识出处

朱成淦画集

《朱成淦画集》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朱成淦画集》,是一部比较全面完整的代表朱成淦先生艺术水平及创作风格的画册,为此我深表祝贺!我国着名画家朱鸣冈、娄师白分别为其题签,中国美协副主席、朱成淦弟子黄永玉作序,国民党元老王金平等题辞,画集洋洋洒洒收入作品140多幅,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阅读

相关人物

朱成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