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成淦先生二三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朱成淦画集》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245
颗粒名称: 朱成淦先生二三事
分类号: K825.72
页数: 3
页码: 12-14
摘要: 本文记述了朱成淦的二三事。
关键词: 朱成淦 人物 画家

内容

几乎所有报导朱成淦的文章都说他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这种说法也对也不对。不对的是他根本就不是“右派”,政府档案“右派分子花名册”没有他的名字;对的是他1979年是当作“右派”而平反的。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呢?80年代初有次我特地问他:“你这个‘右派’是怎么当上的?”他直呼冤枉,说:“1956年我出席福建省文化工作会议,我在会上呼吁要大力宣传李耕,说对李耕的宣传不够。因我嗓门粗,讲话激动。与会领导听了很不高兴,认为这是右派言论。我就这样地当上‘右派’,被开除公职。当时评右派是有一定指标的,还有五条标准。我‘罪行’较轻,我被指定为右派组组长。后来莆田县把‘右派’的材料上报,晋江地区审批时认为我的言论当‘右派’还不够格,所以没有批准。”我接着又问:“那你又是怎么得到平反的?”“是我吵来的。”他苦笑说,“1978年右派们相继平反,而我拖到1979年还不能平反,理由是没有我的‘右派’档案。这时我急了,我这23年的‘右派’可不能白当。我找了十几个‘右派’出具证明我当时是他们的组长。但这还不够,最后找出某领导当年的一次录音才算数,因为该录音中有‘右派分子朱成淦对党不满,鼓吹画古人之类的词句。于是莆田地区落实政策办公室作出戏剧性的决定:先给我戴上‘右派’帽子,接着又宣布我脱帽平反,恢复公职。”
  这是一段令人啼笑皆非的真实历史,现代年轻人简直无法理解当时的荒唐。人各有各的不幸,然而,这种长达23年的历史误会落在一个在艺术上正如日中天的画家身上,不仅是朱先生个人的悲哀,也是莆田文化界的一大损失。
  朱先生爱乡爱国,乐善好施。他把他所创办的小学和中学都以戚继光的别号南塘命名。他一生做了许多诸如修桥铺路之类的好事。就是他冤当“五类分子”时,对公益事业仍全力以赴。“文革”期间有次他拿了一批画抵我住处。动员我买下。他说在黄石某处发现有明代被倭寇杀害的一些村民的尸骨抛露荒野,他要买些“金案”(一种专门装尸骨的陶罐)来收埋这些尸骨。我感动不已,我再穷也应买几张,算是对他“做功德”的间接支持。
  朱先生学贯中西,是艺术多面手,国画的人物、山水、花鸟俱佳。他最擅长直接用毛笔人物速写,这项功夫在福建省几乎无人可与之媲美,不但造型准确,而且速度快。1971年他为张金鉴父亲造像连陈子奋也十分赞赏。陈在画上题曰:“此图为成淦先生所画,行笔简劲,形神俱肖,真能手也,佩佩!”1976年夏,有次他到莆六中我住处时,我正在拉小提琴,他叫我别动,他要给我画像。不到一小时,画就完成了,还题诗一首:
  锦江劲松,凌云直竖。
  方君鼓琴,岂能媚妩。
  万马奔腾,急如风雨。
  响彻云霄,龙翔凤舞。(见附图)
  朱先生爱喝酒,自号“壶中不醉翁”。1984年莆田市画家赴黄山采风,我因事迟几天出发,画家们下山时我才要上山,刚好在杭州西湖遇见朱先生和林谷农。在异乡见到老友十分高兴,我邀请他们到一酒家吃杭州名菜白斩鸡。那天朱先生特别开心,喝了好几大碗生啤,结果这个“不醉翁”却醉倒于西湖边。我作了一首词《诉衷情》:
  苏堤漫步遇林朱,乍见喜惊呼。急询洒苑何处,叙旧应倾壶。人半醉,似凌虚,乐何如?别时惆账,何日方能,再醉名湖?后来我们再也没有机会共醉名湖。他于2001年11月23日长醉于故里。闻噩耗时,正逢农历十五我填词一首,寄托哀思:醉落魄·壶中不醉翁祭月圆人缺,壶中长醉音容绝。亦师亦友情怀切。欲讯疑难,将与何人说?才高性耿途多折,不移矢志舒风骨。纵横椽笔倾心血。懿德长存,魄壮青山侧。
  作者为作家、诗人、著名画家、福建省文史馆馆员

知识出处

朱成淦画集

《朱成淦画集》

出版者:中国文史出版社

《朱成淦画集》,是一部比较全面完整的代表朱成淦先生艺术水平及创作风格的画册,为此我深表祝贺!我国着名画家朱鸣冈、娄师白分别为其题签,中国美协副主席、朱成淦弟子黄永玉作序,国民党元老王金平等题辞,画集洋洋洒洒收入作品140多幅,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阅读

相关人物

方纪龙
责任者
朱成淦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