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海外著名莆商简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226
颗粒名称: 第十五章 海外著名莆商简介
分类号: K828.8
页数: 50
页码: 447-496
摘要: 本章记述了海外著名莆商简介,内容包含了印度尼西亚境内著名莆商,马来西亚境内著名莆商,新加坡境内著名莆商,港澳台地区著名莆商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海外莆商 莆田市

内容

清朝和民国时期,中国内乱不断,民不聊生,莆仙百姓纷纷飘洋过海,前往东南亚各国谋生。
  经过上百年的努力拼搏和艰苦创业,许多华人华侨事业有成,成为侨居国的著名企业家和工商大户,大多数莆仙移民在侨居国安家落户,繁衍生息,成为外籍华人。特别是新生代莆籍华人的茁壮成长,给海外兴化商帮注入了勃勃生机。这些有文化、有知识、有思想的莆商后裔,接受良好的教育,有着超前的管理理念,掌握了丰富的科学知识,并在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投资创业,取得了辉煌成绩。他们无论是在知识结构和经营能力方面,还是经济实力和莆商影响力方面,都大大超越了前辈华侨,成为海外兴化商帮的中坚力量。同时,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海外华侨陆续回国投资创业,前途无限的中国市场给海外莆商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不少海外莆籍侨商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迅速发展起来,涌现了一大批商贾巨富和商界名流。由于篇幅有限,本章只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海外侨商,通过这些侨商代表了解海外莆商的风采。
  第一节 印度尼西亚境内著名莆商
  印尼是莆籍华侨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从明代起就有大批兴化移民前往印尼定居或经商,经过长期的努力奋斗,大多数莆商事业有成,家资巨富,创办了不少工商企业和跨国公司,经营业务遍布世界各地。如印尼金融界巨子李文正,不但在东南亚各国声名鹊起,而且在国内也有很高的知名度。还有金鹰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江和,不但是个非常成功的商人,而且还是中国的“慈善大使”,一生捐赠无数,荣获“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提名奖。中国改革开放后,许多华人华侨回国投资创业,支持家乡经济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功,事业蒸蒸日上。如“轮胎大王”林德祥,不但在东南亚各国有庞大的事业,而且在国内的投资规模也很大。更难能可贵的是广大海外莆商一生辛勤劳动,省吃俭用,积累财富,对祖国和家乡的公益事业却能一掷千金,慷慨解囊,体现了海外赤子的一片桑梓之心。印尼境内莆籍侨商众多,比较著名的莆商有李文光、李文明、翁俊民、张清泉、李文涛、王贤宝、傅庆荣、何青原、姚子兴、关文龙、杨宗庆、陈财基、陈仁华、王伟奇、傅志民、戴宗廉、黄文兰、黄文华、林澄清、关启成、黄春元、黄文通、林秀礼、陈德发、陈子兴、陈子煌、方秀仁、方文荣、黄玉旗、郑金茂、许孙雄、卓傅芳、蔡文焕、陈琴棋、郭金标、薛文良、佘锦璋、王庆耀、祭元顺、王亚禄、林文祥、姚文隣等。在此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著名莆籍侨商,以展现印尼莆商的精神风貌(以出生年月先后排序)。
  一、热心教育事业的李王十二妹母子
  李王十二妹(1902—1996),莆田市江口镇新墩村人,10多岁时跟随父辈闯荡南洋,凭着莆田人吃苦耐劳、果敢创业的精神,白手起家,渐有成就。李王十二妹在海外奋斗几十年,虽然生意发达昌盛,儿孙满堂,家庭富裕,但始终有块难于割舍的心结,那就是她从小家贫,无钱上学,目不识丁,甚至连自己的名字都没有,早年写信先生根据她在家的排行,取名“李王十二妹”。
  李文光(1935—),系李王十二妹长子,印尼第二代华人,是一位杰出的银行家、实业家和慈善家。李文光曾任印尼泛印银行副总裁,香港工商银行副董事长,日本快捷银行副董事长,澳门国际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在印尼、香港、澳门、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都有他投资创办的实业公司。
  李王十二妹幼年飘洋过海,吃尽了没有文化的苦头,因此她非常重视子女的教育,其儿子李文光、李文明10来岁时就送回祖国求学。李家兄弟学成之后,继承祖业,投身商界,经过多年的艰苦奋斗,成为印尼金融界的华人实业家。李家事业发展之后,李王十二妹最大的心愿就是要回乡兴办学堂,让家乡百姓的子孙后代都能接受良好的教育。
  20世纪70年代末,李王十二妹应邀参加“侨胞北京观光团”,踏上魂牵梦萦的故土家园,心情非常激动。当她看到家乡的孩子仍然光着脚丫远走他乡求学,夜里却凑在昏暗的煤油灯下读书做作业的情景,心里受到强烈震撼。于是,她把几十年来深藏心中的“办学梦”告诉陪同的官员,表示要在家乡捐建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得到家乡人民的热烈欢迎。李王老太回到印尼之后,倾其毕生积蓄,动员子孙们大力捐助,筹集了1000多万元人民币,在莆田老家独资捐建了江口新墩小学和莆田华侨中学。当两所新学校相继在家乡落成时,李王老太双眼湿润了。她说:这大半辈子在海外辛苦奔波的心愿终于梦想成真了。1996年夏天,94高龄的李王老太弥留之际,仍念念不忘家乡的教育事业,一再嘱咐儿子要多联系、多关心、多支持。
  李王十二妹的两个儿子李文光、李文明,继承母亲的夙愿,时刻关注这两所学校的建设与发展。1979年,莆田华侨中学初建时,李文光就提出“高起点、上档次、大规模”的办校理念,坚持把学校办成独具特色、有示范性的现代化一流学校。随后,李家兄弟数度回乡视察,先后捐建了华侨中学综合楼、科学楼,添置了语音室、电脑室等先进教学设备,不断改善学校教学条件,提升办学质量。1992年,李文光又以母亲的名誉设立了“李王十二妹留学奖学金基金会”,资助品学兼优的毕业生出国深造,凡是华侨中学毕业并获得留学资格的学生,由李文光提供每人2万美元的经济担保和5000美元的奖学金,每年度名额为12人。1998年,李文明有感于家乡广大学子好学求知的精神,决心把奖学金的资助对象从莆田华侨中学扩大到全市各中学的高中毕业生。据不完全统计,李文光对莆田华侨中学的捐助达1520万元人民币。
  2000年12月,李文光邀请莆田市有关领导赴深圳共商奖学兴教大计。他在会上感慨地说“家乡能多出一些杰出人物,多出一些科学家,就是我平生的最大愿望,也是家母设立‘李王十二妹留学奖学金’的初衷”。为满足莆田学子出国深造的需求,李文光决定从2001年起将“李王十二妹留学奖学金”的资助名额由每年12人扩大到24人,并再次捐资扩建江口新墩小学。此后,李文光多次对“李王十二妹留学奖学金”进行改进与完善,使更多的优秀学生受益。截至2010年底,共有300多名莆田学子得到资助,分别到美国、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挪威等国留学深造。
  晚年的李文光全身心投身于慈善事业,为了培育英才,李家兄弟共同捐巨资设立了新加坡宏文学校基金会,奖励优秀华侨子女,鼓励他们努力学习。2002年,李文光又联合几位侨商在雅加达创办了印尼总统大学,并在国内设立助学基金会,资助到国外深造的中国贫困学生。在印尼总统大学成立的短短几年间,已有300多位来自中国不同省份的学生获得奖学金,其中福建、河南两地受资助的学生最多。
  虽然李家兄弟出生海外,但始终心系祖国、心系家乡,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故土情怀。李家慷慨解囊的爱心义举,体现了华夏子孙爱国爱乡的桑梓情怀,深受祖国和家乡人民的爱戴。2005年,省政府为其立碑,表彰李王十二妹、李文光母子捐资办学的义举。
  二、乐善好施的何青原
  何青原(1922—),祖籍中国北方,出生后因家庭贫困,无法养活,父母忍痛割爱,将3岁的儿子送到莆田江口镇新井村,由其伯母抚养。8岁时,养父母带着何青原到印尼雅加达读书,但因家庭拮据,只读了小学三年级就被迫辍学了。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何青原少年时就开始帮助养父母料理自行车修理店生意,因手脚勤快,人缘极佳,深受顾客好评。随着何青原的逐渐长大,何家自行车修理店生意也日渐红火。有了一定积累之后,何青原便将自行车修理店改为三轮车销售店。随后,何青原又拓展了汽车零件的销售业务,生意逐渐扩大。1949年,何青原又同他人合伙创办了汽车销售公司。此后,何家生意蒸蒸日上,事业日渐兴隆。
  20世纪60年期间,何青原创办了“三化公司”,主营味精、调味品、食盐等食品添加剂。虽然何青原勤劳能干,诚信经营,但时运不佳,生意一波三折,跌宕起伏。何青原凭借着坚强的意志和不折不挠的精神,自强不息,努力拼搏,终于使三化公司逐渐走出困境,经营范围不断拓展。
  随后,他又创办了富玛高(集团)有限公司、东国尔惹化工味精厂、莎嘉岭粮精厂、英智柠檬酸厂、英智甜蜜素厂、印尼天然盐厂等企业。何青原亲任董事长,谨慎经营,事必躬亲,企业不断壮大起来。
  中国改革开放后,何青原怀着对祖国和家乡的一片深情,毅然决定回国投资兴业。他先是在厦门创办了糖蜜素化工有限公司。接着,又在深圳、上海、杭州、桂林、阳泉等地开设分公司,都获得了成功。
  何青原是个成功的商人,也是个热心公益事业的慈善家。他积极参与侨居国的公益事业和华侨社团工作,华人们称赞他古道热肠、乐善好施。凡扶贫济困、赈灾救灾和办学办医之事,他都热心参与、慷慨解囊。据旅外乡亲介绍,何青原在侨居国捐赠的公益事业比家乡捐赠数额更大,得到海外乡亲的好评。
  “关山难断故园情,岁月不老游子心”。何青原虽然身居异国他乡,但始终心系故园。早在1952年,何青原就与何金保等侨胞一道响应家乡政府的号召,踊跃投资参与建设江口侨光电厂和侨声电影院。20世纪60年代初,家乡发生自然灾害,何青原和众多侨胞一道,捐赠了多批化肥支持家乡百姓发展生产。20世纪70年代期间,他先后参与捐建港后小学和其他公益事业,深受家乡百姓好评。
  晚年的何青原思乡恋祖情愫更加强烈。从1982年起,他几乎年年都要返回家乡走走看看,以缓解心中的思乡之情。为了使爱国爱乡的薪火代代相传,何青原经常携带子孙回乡寻根问祖,且每次返乡都带回一份份深情厚意,屡屡慷慨解囊。据不完全统计,何青原参与捐建的公益事业项目达20多个,如锦江中学富玛1号楼和2号楼、平民医院富玛楼、青原楼、莆田学院富玛高楼、江口新井村村道以及江口中心小学、江口镇敬老院、莆田县侨联大厦、江口侨联大厦等公益事业建设,都倾注着何青原的一片爱乡之情。
  何青原的殷殷故乡情和拳拳赤子心,赢得了乡亲们的广泛赞颂,受到了家乡人民政府的表彰,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他“乐育英才”、“兴医利民”、“热心公益”等奖匾和金质奖章、荣誉证书等,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三、古道热肠的黄文兰
  黄文兰(1924—),乳名玉泉,出生在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石西村的一个贫民家庭。黄文兰兄弟姐妹众多,排行第八,少时生活贫困,只读了五年私塾就辍学了,13岁时跟随当泥水匠的父亲四处奔波,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德。
  民国末期,内战爆发,为了逃避抓壮丁,黄文兰四兄弟中有三个哥哥相继离家出走,远赴南洋谋生。结果二哥和姐姐在新加坡死于日本侵略者的枪口之下。不久,大哥也在战乱中得了重热症不治而亡。三哥经不起接连而来的噩耗打击,身患重病,在香港撒手人寰。
  集国恨家仇于一身的黄文兰,从此成为全家的顶梁柱。他边搞建筑,边当肩挑小贩,往返于莆田与福清的坎坷小道上,帮助痛不欲生的父母支撑着不幸的家庭,过着半饥半饱的艰难生活。
  1952年,黄文兰飘洋过海,前往东南亚谋生,开始了艰难的海外商旅生涯。
  黄文兰赴海外的第一站是新加坡,但因移民手续不全,不能长期居留,一年后辗转到印尼椰城。开始他只是在同乡店里打杂,白手起家,省吃俭用,从修自行车、做小买卖起步,艰苦创业。
  稍有积累之后,黄文兰开始扩大生意,从卖自行车、摩托车、汽车零部件开始,扩大到兼营铁钉、铁线、钢材,后来又发展了缝纫机、塑胶机、电视机、收录机等贸易业务。
  20世纪60年代期间,黄文兰的事业开始快速发展。他与同乡合资创办了一个专门生产音响电器的工厂。在黄文兰的精心经营下,企业迅速发展起来,员工近千人。20世纪70年代期间,黄文兰为了开拓国外市场,又在新加坡合资创办了得利顺有限公司,以制造业为主,国际贸易为辅。
  此后,黄文兰生意日益扩大,资本迅速增多,在印尼莆商中颇有名气。
  中国改革开放后,黄文兰与大多数华人华侨一样,怀着一颗爱国爱乡的赤子之心,返回家乡投资创业,在莆田独资创办了仁德医疗器械厂,总投资387万美元,专门生产医疗器械。
  黄文兰白手起家,一步一个脚印,一生省吃俭用,积少成多,其身上体现了莆田人勤劳俭朴的优良传统。他平时不买高档皮鞋,一双皮鞋要穿到鞋根塌底才肯换新,身上的西装穿了好几年都舍不得扔掉。2008年,他应邀参加莆田市“捐教助学”表彰大会,身上穿的蓝外套还有3处补丁,可见老一辈莆籍华侨的俭朴作风。
  在印尼华人华侨中,黄文兰虽然事业有成,但企业规模并不是最大,也谈不上亿万富翁,不过在海外华人华侨中却有良好的口碑,在家乡也有一定的知名度,其主要原因是他一生古道热肠、助人为乐,把满腔热情倾注在华侨社团工作和家乡公益事业建设上,把拳拳爱国爱乡之心化为一个又一个有目共睹的实际行动。早在1953年,黄文兰就开始捐资支援家乡的公益事业建设,当时生意刚刚起步,积累不多,但他还是捐出了3000港币,支援石庭小学建设。
  中国改革开放后,黄文兰经常回乡考察,屡屡慷慨解囊。如1981年,他与海外莆籍侨商一道捐建了涵江石庭医院。1985年,在黄文兰倡议下,莆田华侨职业学校迁址新建,黄文兰慷慨解囊,捐资80万人民币,独家建设一座可容纳1000多名学生的大礼堂。此后,他长期关心华侨职业学校的发展,每次回乡都会到学校去走走看看,同广大师生交流座谈。2004年,黄文兰与妻子徐燕萍又带头捐资32万元,共筹资600多万元兴建莆田侨职学校实训大楼。同时,他还在莆田侨职设立黄文兰奖教奖学金,奖励有突出贡献的教师和品学兼优的学子。
  黄文兰不但自己捐资捐物,还积极联络海外华人华侨支持家乡教育文化事业。1990年,莆田兴化职业大学准备升格为莆田高等专科学校,派人到印尼联络华侨支持。黄文兰将公司业务放在一边,亲自开车到机场将两个乡亲接到家中,热情款待。随后,他邀请印尼著名银行家李文正出面,把兴化籍的印尼恒荣银行董事主席陈子兴、RCM集团总裁陈江和、快捷银行副董事长黄俊发和李文涛等人,邀请到力宝银行工会室聚会,共同商讨兴化职业大学建设事宜。在黄文兰的热心联络下,海外莆商慷慨解囊,捐款数额高达一千多万港币。
  黄文兰在老一辈华人华侨中算是有文化的人,对家乡的文化教育事业非常热心。如1998年春,黄文兰牵头捐建了石庭总宫,并在宫里创办了图书馆,委托莆田华侨职校原校长黄瑞麟协助管理,如今馆里藏书近万册,几十种报刊杂志,终年免费开放。还有石庭石西影剧院、石庭宫文物、黄滔祖祠等建设,黄文兰都慷慨解囊,给予支持。特别感人的是2002年,当时黄文兰刚刚经历一场大病,得知“闽中文章初祖”唐朝文学家黄滔的墓址已被围困在一片废墟之中,如果不及时修缮保护,具有一千多年历史的文物就会被废土和垃圾淹没。正在病榻上的黄文兰,慨然捐出3万元港币,请莆田市文学院在黄滔墓址的废墟上修建黄滔公园和竖立石像。捐资数额虽然不大,却体现了老一辈华侨热爱文化事业的一片诚心。
  黄文兰热心家乡公益事业,深受社会各界好评,他捐助的项目有石庭小学、石庭石西影剧院、江口侨联、莆田县侨联、江口镇老人协会、莆田华侨医院、莆田学院、石庭桥头外幼儿园及附设小学、石庭福利基金会、石庭宫文物、黄滔祖祠、石庭农贸市场和村道建设、水污染治理等,累计捐款数百万元。鉴于黄文兰对家乡公益事业的突出贡献,福建省人民政府先后授予他“乐育英才”、“兴医利民”两枚金质奖章。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他“荣誉市民”和“捐教助学”奖章。
  四、造福桑梓的李文涛
  李文涛(1926—2002),祖籍仙游鲤城镇,出生在仙游农村的一个郑姓家庭。因家庭贫困,生父将其送给同乡李进坤为子。1937年8月,李文涛随养父李进坤前往海外谋生,开始了艰难的海外商旅生涯。初到海外时,李文涛靠摆小摊为生,逐渐积累资本和经验。经过多年的努力,李文涛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便开始投资创办实业。
  从1950年开始,李文涛一直拜李文正为师,从事金融业。1971年,在李文正帮助下,李文涛创办了第一家自己控股的银行——印尼工商银行。此后,他苦心经营,业务不断扩大,成为印尼境内著名的银行家。1974年,李文涛又创办了海外快捷银行,由于经营有方,银行业务迅速发展,总资产达到了5亿多美元。1978年,该银行同国家银行合并,成为国营控股银行。随后,李文涛又与李文正等人合资创办了巴哈利银行和美罗国际银行,成为印尼金融界的知名人士。
  李文涛是一名虔诚的基督教信徒,十分热心慈善事业。他始终保持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省吃俭用,衣着朴素。在侨居国,李文涛慷慨解囊,一掷千金,积极支持当地公益事业。
  如1953年,他捐款1万元兴办华文学校。1980年,他又将一块面积18000平方尺、价值近600万美元的土地捐献给当地政府建设医院,以缓解百姓就医难问题。在海外克里莎蒂医院,他也捐建了一座病房和一座产科病房大楼,得到当地民众的好评。从1994年起,李文涛坚持每年捐献200吨大米,用于救助当地受灾民众。同时,他还坚持每年捐资3万美元善款,用于救助仙游籍贫困侨民。东南亚金融危机期间,众多侨民失业,李文涛每月捐献500万印盾,为困难侨民每人提供40斤大米。
  李文涛心怀桑梓、爱国爱乡,事业有成之后几乎每年都要回老家探亲,经常携带子女回乡寻根谒祖,培养子女的恋土之情。几十年来,李文涛生活俭朴,一套西装穿了多年没有换新,政府官员接待时只要求吃碗面条,反对铺张浪费。但他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时却出手大方、一掷千金。
  早在1957年,他就带头捐资1万元,发起创办仙游县华侨中学。1960年,他又捐资1万元,发起兴建仙游侨联大厦和扩建仙游县华侨中学。1980年,他与印尼泗泗水仙溪福利基金会的其他侨领一道,发动侨胞捐资780万港元,兴建仙游县华侨大厦(他个人捐资100万港元),并在18个乡镇中心小学兴建教学楼。1985年,他捐资10万美元用于兴建仙游县实验小学和城西小学教学楼。1986年,他又捐资10万美元兴建仙游县华侨中学“伯特利科学大楼”。从1991年开始,李文涛先后捐资500多万美元,兴建仙游一中综合楼、参与捐建4个道德中学和10个道德小学,多个西部希望小学和教育基金会等。1993年,李文涛向莆田学院捐款100万元。1995年,他向仙游一中捐赠400万元、枫亭中学捐赠56万元、第二道德中学捐赠182万元、第四道德中学捐赠48万元、仙游尾坂小学捐赠20万元。1996年,又向西苑中心小学捐赠40万元。
  李文涛对家乡卫生事业也做出积极的贡献。早在1957年,他就捐资2000元人民币给仙游县医院作为医疗基金。随后,他捐赠了3部救护车。1985年,他以先父李进坤的名誉捐资40万美元,兴建仙游县医院慈爱门诊大楼。1990年,他又捐资15万美元兴建仙游县中医院慈爱综合大楼。
  1991年,他又捐资30万港元给莆田县医院,随后又捐赠一部救护车给涵江医院。
  李文涛关心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发展,几十年如一日,捐资总额逾6000万元人民币,深受家乡民众的好评。1993年,李文涛被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1994年10月,福建省人民政府对建国以来在教育事业中做出重大贡献的29位海外华人进行表彰,李文涛荣膺此誉。福建省政府和仙游县政府为了弘扬他对家乡公益事业的重大贡献,在仙游一中金石山上为李文涛树碑立传,让家乡人民铭记这位爱国华侨。
  五、金融奇才李文正
  李文正(1929一),祖籍莆田县江口镇新店村,博士学历。李文正出生于印度尼西亚东爪哇的玛琅镇,少年时期就读于印尼玛琅中华中学,担任过学生会主席,后因参加抗荷活动被驱逐出境。返回祖国后,李文正就读于南京中央大学哲学系(现东南大学)。1949年,李文正赴香港,翌年初重返印度尼西亚,后定居印尼雅加达。
  李文正父亲原在雅加达创办一家日用品商店,其父有意让儿子继承家业,但李文正对父亲的生意不感兴趣。成家后,李文正先在岳父家帮忙经营百货店,随后找到了一份船务代理工作。干了几年,业绩平平,感到乏味,又跳槽了。不过几年下来,李文正有了一些积蓄。然而,李文正有钱的消息迅速传开,一传十,十传百,竟被人误传成拥有20万美元的“大款”,正是这个误传给李文正提供了实现童年梦想的机遇。1960年夏季的一个晚上,营运不佳濒临倒闭的基麦克默朗银行经理皮拉马·沙里登门拜访李文正,邀请他将20万美元投向基麦克默朗银行。尽管李文正腰包里钱不多,但还是大胆地接受挑战,答应加盟该银行。于是,他向福建同乡和莆田自行车商帮筹集资金,成功地认购了基麦克默朗银行20%的股权,踏入了朝思暮想的金融殿堂。
  虽然李文正没有接受过任何金融业务的专业训练,却具备了银行家两项必备才能,即机警敏锐的市场头脑和超级的营销本领。凭借着敏锐的直觉和生意人的精明,李文正觉得要使基麦克默朗银行起死回生,必须打入到其它银行尚末开拓的领域。他用独到的眼光相中了雅加达自行车业这块末开垦的处女地,积极联络同乡,争取客户。由于经营自行车和汽车配件的绝大多数是莆田人,李文正占据了天时地利人和,一举成功。此后,基麦克默朗银行在李文正精心经营下迅速扭亏为盈,走上了健康发展的道路。
  人们称赞李文正为金融界奇才,是因为他有妙手回春之本领。在1963年至1971年期间,李文正先后将岌岌可危的印尼宇宙银行和繁荣银行救活,然后以这两家银行为基础,与亲友合资并购了印尼工商银行、印尼泗水银行,组建了泛印度尼西亚银行。李文正拥有泛印银行30%的股份,亲自担任执行总裁,经过4年努力,将其发展成为印尼最大的民营银行,资本达376亿印尼盾。李文正进入银行界之后,像魔术师一样将一家家濒临倒闭的银行通过重组、改造、搞活,起死回生,滚动发展,故被新闻界和银行界誉为“医治银行的专家”。
  1975年,李文正因与部分股东不和,辞去了泛印度尼西亚银行执行总裁职务,但他的奇才怪招早已引起印尼首富林绍良的注意。林绍良立即邀请李文正出任中央亚细亚银行董事及总经理,当时中央亚细亚银行比泛印度尼西亚银行规模小得多,资产额只有其1/333,存款额也只有泛印银行1%。但亚细亚银行是林绍良的财政支柱,有林氏集团庞大的经济实体作后盾,发展潜力很大。
  李文正仅用3年时间,就把中央亚细亚银行发展成为印尼境内最大的私营银行。至1983年,亚细亚银行资产总额已经增长了332倍,存款额增长了1253倍,并在印尼各地设立32处分行,形成了全国最大的银行网,业务拓展到新加坡、台北、香港、澳门以及美国的加州、纽约州、阿肯色州等地,成为东南亚最大的银行之一。
  中央亚细亚银行成功之后,李文正开始实施海外扩张战略。在香港,他创立了斯蒂芬财务公司,该公司拥有美国第六大投资银行股份,附设有2家大型财务机构,并通过斯蒂芬财务公司取得了香港一家华人银行50%股权。在美国,李文正购买了亚特兰大银行30%股权。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印尼的圆木及胶合板大量销往美国,年贸易额达40亿美元,其中李文正占贸易总额25%,赚了不少钱。80年代后期,李文正又与林绍良再度合作,创立了力宝集团公司,李文正出任董事长,印尼总统苏哈托长子和长女各拥有16%股权,整个集团约有120多家分公司,11家挂牌公司,2009年全球华商500强排名第286位,总资产达28.71亿元,李氏家族占70%以上股权,业务涉及金融、保险租赁、证券、房地产、资讯工业、制造业及采矿业等。李文正被誉为“金融奇才”、“印尼钱工”,《亚洲金融》杂志曾推举李文正为“最杰出的银行家”。
  李文正具有远大的商海谋略和明锐的商业头脑。他断言:“全世界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投资机会和前景可与中国大陆相提并论”。为此,从20世纪90年代起,李文正大举进军中国大陆的窗口——香港,大手笔地投资了金融、证券、房地产、制造业和物业管理等行业。1991年,力宝集团以1.35亿港元的价格,成功地收购了香港一家上市公司——万众财务公司,并购置了一批物业。
  1992年,力宝集团又在香港开展了一连串的企业兼并活动。首先,收购了香港华人银行99.73%的股权,使该银行置于李氏家族的控制之中。其次,又收购了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亚洲证券,将力宝集团业务扩展到财务及基金管理领域。再次,大力拓展了房地产业务,顺利地立足了香港房地产界。1992年,力宝集团仅房地产业的盈利就占总收益的50%。第四,大力发展工商实业,李文正先后收购了德信国际公司等一批香港企业。一系列兼并和扩张,使力宝集团走上了多种金融服务、多种行业和多元化发展的道路。力宝集团进军香港首战告捷,大获全胜。1992年,力宝集团在香港的经营纯利润达2.11亿港元。
  站稳香港这个桥头堡之后,李文正开始实施进军中国大陆的宏大计划。他同许多海外莆商一样,对祖国和家乡怀有特殊的感情。他说:没有什么比听到中国经济腾飞的消息更令人欢欣鼓舞。
  从1992年起,力宝集团在大陆开始大规模的投资,涉及金融、制造、电力、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在金融方面,力宝集团首先成立了深圳华侨银行,之后又于1993年在上海创建了分行。在实业投资方面,李文正集中资金在福建、山东两地投资。在莆田老家,李文正于1992年起投资开发湄洲岛、兴建忠门大地城和240万千瓦湄洲湾火电厂。其中湄洲岛开发投资了1亿美元,大地城投资了1.6亿美元;湄洲湾火电厂投资了7.55亿美元,李文正占有25%的股份。在山东境内,力宝集团用5年时间,总投资10亿美元,投资火电厂、码头和老企业技术改造等项目。目前,力宝集团在大陆的投资计划已经全面实施,每一个大型项目都体现了李文正这位杰出华人对祖国和家乡的一片深情。
  李文正事业成功之后,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损资办学。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李文正就在印尼独资创办了希望之光大学,陆续捐建了上百家小学,扶持印尼贫困偏远地区的基础教育。1995年,李文正荣获印尼总统颁发的“社会贡献忠诚奖”。
  李文正虽然出生海外,但对祖国和家乡有一种割舍不断的情愫。20世纪80年代期间,李文正获悉江口老家民众因水质问题经常患肠胃病,便投资创建了华正自来水厂,并利用水厂的利润设立了基金会,支持江口老家的福利事业。
  莆田华侨中学和莆田锦江中学的各项建设也得到李文正的大力支持,特别是在莆田学院的建设与发展,倾注了李文正的大量心血。早在1993年,李文正就向莆田高等专科学院捐赠价值200万人民币元的教学设备。莆田高等专科学校申报本科学校时,李文正又先后捐款2360万元人民币。
  为了感谢李文正的大力支持,莆田学院将一座总面积10500平方的教学楼命名为“文正教学楼”。
  李文正不但自己身体力行带头捐资,还号召海外华人华侨积极支持莆田学院的建设。他曾经致信国务院领导,深情地说:家乡莆田市有300万人口,与台湾一水之隔,自古以来基础教育比较发达,但至今没有一所本科大学,由于人才短缺,严重制约了莆田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影响了海峡两岸科技文化的交流,我们海外侨胞翘首以待家乡申办莆田学院的早日实现。其拳拳之心,令人感动。
  李文正不但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而且在全国各地也多有捐赠。如2002年,他捐赠1000万元建设厦门大学医学院“文正大楼”。2003年,他捐资1000万元为母校东南大学建设“李文正图书馆”。据不完全统计,李文正累计捐资6362万元人民币,荣获“福建省捐赠事业突出贡献奖”金质奖章和“莆田市荣誉市民”称号。
  六、华人实业家姚子兴
  姚子兴(1931—),出生于莆田江口镇东源村,原系印尼新时代集团董事长。姚子兴的祖父姚文瑞,于十九世纪末前往印尼谋生,经过30年的拼搏,在印尼创立了万丰隆公司。姚子兴的父亲姚焕章,11岁时(1919年)远渡印尼,开始艰辛的海外商海之旅。但由于没有文化,遇到了许多困难,吃过不少亏。事业有成之后,姚焕章开始回报家乡,多次捐款重建莆田韶源学校,使这所成立于1917年的老校旧貌变新颜。
  姚家事业进入第三代之后开始快速发展,主要业务是国际贸易,兼代理美国汽车与配件销售。
  姚子兴接手生意之后,在印尼创办了新时代集团,采取多元化经营模式,涉及国际贸易、金融、房地产和制造业等多个领域。1973年,世界最大轮胎制造企业日本普利司通株式会社在印尼创建汽车轮胎生产厂,邀请新时代集团加盟,给姚子兴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1996年,姚子兴扩建了第二条轮胎生产线,产量增加了两倍,产品销售到日本、美国和欧洲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汽车轮胎市场中占有重要份量。
  姚家恋乡之情非常感人,凡是从家乡来的乡亲,只要有求于他,不论认识与否,都会派职员前往码头迎接,免费提供食宿,并安排在自己企业学习业务。等他们熟悉环境、掌握了谋生技巧之后,愿意自立门户的提供无息资本,帮助其创业。姚家这种热心慷慨的家风,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深受乡亲的好评。
  姚子兴长期在海外生活,却始终怀有一丝无法割舍的恋乡情怀。他经常携带海外的弟妹和子女们回家乡探亲,让他们记住自己的根,让子女们感受到家乡的变化与发展,把爱国爱乡的传统一代一代地传承下来。
  姚子兴继承父辈的夙愿,积极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据不完全统计,姚子兴先后捐建了莆田市平民医院妇幼儿科大楼、东大学校、市医院新大楼、莆田医院新大楼、东源村公路等项目。为了表彰姚子兴对家乡公益事业的突出贡献,福建省人民政府分别授予“兴医利民”和“乐育英才”的奖匾和奖章;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江口镇人民政府颁予“造福桑梓功德无量”奖匾。
  七、重教兴学的张清泉
  张清泉(1940—),原籍仙游县赖店镇,出生于印度尼西亚,曾任印尼仙溪福利基金会名誉主席,经营行业涉及造纸、酒店、医院、房地产等多个领域。
  张清泉父亲严金陆,原为仙游县盖尾镇湖宅村人,少年时因家庭贫困前往赖店坂头村张家当佣耕,由于为人诚实,又能吃苦,雇主便将其招为儿子。1936年,严金陆完婚后随赖店同乡远渡重洋,从披荆斩棘、结草为庐的刀耕火种开始,到肩挑贩运的艰苦创业,风风雨雨几十年,终于事业有成。
  张清泉是严金陆的大儿子,由于父亲入赘改严姓张。张清泉从小就与父母同甘共苦,受到良好的家庭薰陶和教育,学识渊博,卓识远见。特别是海外艰辛的商旅生涯,养成了他坚强的意志和勇于闯荡世界的胆量与卓识。他从拾纸盒糊口开始,发展到创办纸盒厂、发电厂;从造纸业、酒家起步,发展到经营医院、房地产;从小本生意做起,发展到跨国大买卖,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事业蒸蒸日上,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不但拥有世界先进的造纸生产线,还先后创办了发电厂、酒店、医院等多家企业,成为海外著名华侨企业家。20世纪90年代期间,张清泉先后在新加坡、澳大利亚、美国创办了3家大酒店,并在北京、天津、南京、山东等地投资创办造纸厂,开发房地产,还创办“海底世界”现代化游乐园,走多元化发展的道路。
  张清泉在商界长袖善舞,对公益事业更是热心有余。在海外,张清泉积极参与侨团工作,出钱出力,不遗余力地推动华侨公益事业发展,深得华人赞誉。在侨居地,每悉侨民生活困难,他都会主动送钱送物,扶贫帮困,并建造了多处房子给难侨居住。他还将自己创办的中华医院赠送给当地政府,以缓解侨居地百姓看病难问题。张清泉乐善好施的义举,在海外华人华侨中广为传颂。
  张清泉从小深受父母爱国爱乡的思想影响,始终不忘祖国和家乡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中国改革开放后,他多次回乡考察,慷慨解囊,支持家乡教育和卫生事业建设。早在1978年,他就开始联络海外乡亲,积极开展教育扶贫,分别在仙游境内18个乡镇各建一幢小学教学楼和华侨中学教学楼。1992年,他在百忙之中再次抽空返乡,开始实施新一轮的教育捐赠计划,先后在仙游的凤山、园庄等山区乡镇兴建了6所华侨初级中学,独资创办了仙游县华侨职业技术学校,并与其他8位侨胞一道共同捐建了仙游第二华侨中学。1993年,他又发动侨胞捐资兴建仙游县中医院病房大楼。在随后的数年中,张清泉先后捐资2000多万元,为家乡建设了24所“希望工程”。据不完全统计,自1991年以来,张清泉与其他华侨一道,捐资创办了仙游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第八、第九华侨道德中学和象洋、杉尾、昌山等小学。其中捐赠仙游县华侨中学86万元、第二华侨中学146万元、华侨职专384万元、初级中学135万元、枫亭海平中学100万元、凤山中学56万元、130万元。同时,他还捐建仙游县中医院、华侨大厦、兰溪大桥、昌山村基金会等多项公益事业,累计捐款达4000多万元人民币。
  张清泉具有捐赠不图名的高尚品德,侨胞们集体为家乡捐赠同一公益事业时,往往他捐赠的数额最多,而名字总是向后排。有一次,他捐赠135万元支援华侨中学建设,理应排名榜首,他却刻意将自己的名字留在后面。仙游县政府为了弘扬张清泉重教兴学的精神,决定用其父母名字为学校命名。他却谦逊地说:“还是以华侨名义命名好,人多力量大!”可见张清泉的高风亮节。
  张清泉一生以俭为本,穿衣吃饭从不讲究,大多数积累用于公益事业,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德。由于张清泉对家乡的特殊贡献,福建省政府授予他“重教兴学”金质奖章,并在仙游县华侨职业技术学校内立碑表彰;福建民政厅授予他“八闽慈善奖”;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他“文献奖章”和“荣誉市民”称号。
  八、爱国恋乡的关文龙
  关文龙(1942—),祖籍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出生于印尼雅加达,现任印度尼西亚海钻集团总裁,兼任印度尼西亚中华总商会副总主席、印尼兴安会馆会长、印尼福莆仙基金会会长、福建省海外交流协会顾问、福建省莆田市归国华侨联合会顾问等职。
  关文龙是第二代华侨商人,早期继承父亲的基业,在雅加达创办了印尼海钻集团,经营范围涉及金融、房地产、汽车、摩托车、金融业、车厢工业、铝百叶窗、制造业等,是一个经济实力雄厚的跨国集团。同时,关文龙还是日产汽车印尼总代理商,在印尼商界颇有名望。
  关文龙虽然出生在海外,童年没有接触过系统的中华文化教育,但身上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脉。他同老一辈华侨一样,有着一股挥之不去的故土情结。1993年,关文龙受到祖国改革开放、振兴中华重大国策的感召,携巨资回国投资创业。他把归国投资的第一站选在福州,斥资8000万元创办了海钻(福建)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福州市繁华的五一中路征地36亩,建筑了3幢32层的商住楼,总建筑面积达18万平方米,取名金钻世家,工程质量优良,荣获“榕城杯”奖。
  2003年,关文龙又在福州市中心投资开发了金钻世家的姊妹篇——海钻·凤凰城,建筑了两幢25层高层楼盘,引入了原生态SOHO概念,设置了市中心楼盘难得一见的上千平方米大会所,在城市中心区打造出融办公、居家两相宜的绝版楼盘。
  海钻集团在福州投资创业取得成功之后,北上江苏投资创业。2004年,关文龙在江苏徐州投资创办了江苏海钻投资有限公司,投资6亿元人民币,打建新沂国际汽车城。2006年,关文龙又投资2亿多人民币,建设了新沂海钻国际酒店有限公司,酒店总高度25层,总建筑面67600平方米,内设游泳池、KTV、咖啡厅、中西餐厅、多功能大宴会厅、商务中心,以及桑拿、美容、健身等多项娱乐服务设施,是新沂市乃至徐州地区最豪华的五星级大酒店之一。
  关文龙虽然是个商人,但在中印(尼)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年轻一代华侨对家乡感情等方面,有着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他说:印尼莆籍乡亲有许多人已将企业交给年轻一代管理,由于生长环境不同、教育差异和语言不通等因素,年轻一代对家乡情况了解不够,感情不深,希望家乡政府多做年轻一代侨胞的联谊工作,重视华侨的文化交流与教育,派一些优秀的教师到印尼,在年轻一代侨胞中开展华文和地方文化教育,让他们接受在华传统文化和莆田特色文化的熏陶,让他们对家乡的历史、风俗、民情有更全面而深切的了解,培养和增强新生代华人对家乡的认同感,使家乡渊源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关文龙身为外籍华人,十分关心家乡的经济发展。他多次返乡考察,兴资创业,捐助公益事业。2004年10月,莆田市举行首届世界莆商大会和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成立大会,关文龙两次应邀回乡,表示要大力动员印尼乡亲回乡投资创业,支持家乡经济建设。当获悉家乡人民正着力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时,他激动地说:“家乡政府在努力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外商投资的同时,要重视做好年轻一代侨胞的工作,培养其对家乡的认同感,从而吸引更多的莆籍侨胞回乡创业,为家乡建设湄洲湾港口城市作出更大贡献!”①关文龙非常热心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据《莆田市外经贸志》记载:早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他就捐资142万元,支持家乡学校建设。2006年,关文龙又捐资修建了圆智庵。在莆田锦江中学争创省二级达标期间,关文龙积极联络侨商、倡议捐资,招集了20多位海外侨胞共同捐资200万元,建设了锦江中学梓萱教学楼。2008年,锦江中学梓萱教学楼落成时举行剪彩仪式,关文龙率领众华侨参加落成典礼,并表示将继续为学校建设筹集资金。
  关文龙关心家乡公益事业,累计捐资260多万元人民币,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金质奖章”,被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2009年,关文龙被聘为莆田市五届政协特邀委员。
  九、“轮胎大王”林德祥
  林德祥(1943—),祖籍莆田县江口镇海星村,1943年出生于印尼,现任新加坡佳通集团总裁。林德祥的父亲林亚金,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是远近闻名的“胡椒王”,但因积劳成疾、英年早逝。
  林德祥从小受到良好的家庭熏陶,具有莆田人勤劳俭朴的美德和炎黄子孙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1951年,他在雅加达注册了“福泰兴有限公司”。1961年5月,改名为“卡加东格有限公司”。
  20世纪60年代中期,林德祥赴英国深造,主攻工商企业管理专业,学成后返回印尼,先巩固父亲的基业,再拓展对外贸易、种植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等,逐渐积累资本,扩大产业规模。
  从20世纪70年代起,林德祥开始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大财团合作,引进先进设备,拓展现代工业、制造业,并向金融业和房地产业发展,各项事业蒸蒸日上,公司规模日益扩大,成为海外著名华人企业家。
  20世纪90年代期间,林德祥在新加坡组建了佳通集团,经营范围包括制造业、房地产业、金融业、高科技业、水产业、矿产业和服务业等,在新加坡、印尼、中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家拥有10家上市公司的控股权,是一个颇具规模的跨国集团公司。据香港《资本家》杂志报道,在145位世界华人富豪榜上,林德祥名列第82位,个人资产达10亿美元以上。
  林德祥于1990年进军中国,先后在北京、上海、安徽、福州等地投资了30多个项目,累计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比较大型的项目有上海房地产开发、安徽佳安轮胎厂和福建莆田佳通轮胎厂等。目前佳通轮胎已经向世界十大轮胎企业靠拢,成为世界华人中的轮胎大王,销量在中国排行第一位。近几年来,林德祥继续在中国增大投资,拟投资6亿美金,在上海创办了汽车配件产品相关的制造业基地及研发销售中心。计划在莆田投资9亿美元,用于扩建佳通轮胎厂、佳通总部大楼和建设锦江生态山庄及纸制品厂等。
  林德祥一家虽然长期居住海外,但眷恋家乡的桑梓之心令人敬佩。林德祥父亲林亚金在建国初期就开始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其母亲李乎夫从1965年起多次回乡捐建公益事业。林德祥继承父辈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慷慨捐资支持家乡的学校、基础设施、莆田学院、市残疾人基金、平民医院等公益事业,累计捐资达612万元人民币。由于林家无私奉献,慷慨解囊,长期关心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深受家乡百姓赞扬,先后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的金质奖章及“乐育英才”、“兴医利民”等奖匾,荣获“莆田市荣誉市民”称号。
  十、“钢铁大王”陈财基
  陈财基(1945—),祖籍莆田江口镇五星村,生于印尼棉兰,现任印尼武龙加鲁达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财基父亲陈锦裕,18岁时赴印尼谋生,开始在印尼棉兰经营万聚兴自行车行,艰苦创业,勤劳致富,为陈家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61年,年仅16岁的陈财基开始涉足商海,先在亲戚的企业里当销售员,后又协助父亲经营万聚兴自行车行。1963年时,陈财基在母亲关美英的帮助下,在印尼棉兰创办了一家轧钢厂,利用拆船厂的废钢,生产各种建材。刚开始企业规模并不大,工人只有400多名,后来7个弟妹相继长大,各自走上管理岗位,加强了企业管理力量,生意开始拓展,除了轧钢厂外,又先后创办制氧厂、发电厂,从制氧、发电、拆船、轧钢一条龙生产,全部实现自动化生产,员工发展到1500人。到了1986年,陈财基的钢铁公司年产量已达到20万吨,成为印尼境内著名的钢铁企业。
  20世纪90年代期间,陈财基在雅加达郊区买了306公顷土地,投资2.5亿美元,建设了一座大型现代化钢铁企业——印尼武龙加鲁达钢铁有限公司,实现了一年内建成投产的高效率。武龙钢铁公司聘请了德国专家为顾问,生产程序全部电脑控制,自动化程度很高,年生产工字型钢50万吨,平板钢材50万吨,产品出口中国、东南亚和欧洲各国。武龙公司在印尼钢铁行业综合排名第二位,公司旗下有武龙雅加达钢铁公司和武龙棉兰钢铁公司等多家企业。陈财基在印尼政界、商界都有较好的口碑,人称“钢铁大王”。
  陈财基一家虽然长期居住海外,但非常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多次慷慨捐资支持莆田县医院、平民医院、锦江中学、江口侨联、江口华侨宾馆、江口中心小学、江口五星村、江口园下村、江口东岳观、西来寺等公益事业建设,其爱国爱乡的动人事迹在侨乡广为传颂。为了表彰陈财基的爱乡善举,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乐育英才”、“兴医利民”、“热心公益”等奖匾和金质奖章,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十一、中华慈善楷模陈江和
  陈江和(1949—),祖籍莆田城厢区城郊乡下浦村,出生于印尼,现任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
  陈江和父亲陈金荣,于民国中期赴印尼棉兰谋生,后来在苏门答腊岛百佬湾开了一家小店,经营机车配件和汽、机油等。陈江和排行老大,家中有8个弟妹,由于家庭负担重,父亲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作为长子的陈江和,17岁就挑起了家庭生活重担。
  初涉商海的陈江和,一时不知从何发展,开始只是继承父亲的小店生意,经营机车零配件和油料。随后,他拓展了发电机、炼油厂的设备和维修机电、机械等业务。后来,他又做起了承包商,承接石油公司的一些工程项目,如液化天然气管铺设与维修等。
  由于陈江和勤奋诚实,深受客户好评,业务不断扩大。从1973年起,陈江和的企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但他并不满足于现状,于1975年投资1000万美元扩大了三夹板厂的生产规模,员工人数达2000名,成为当时印尼境内最大的投资项目之一,且在一年内实现投产。1975年8月7日开业时,印尼总统带领7位部长为陈江和新厂剪彩。此后,经过8年的努力,到了1983年,陈江和的金鹰公司已发展成为一家资产逾亿美元的大型企业,经营范围拓展到石油工程、夹板厂、棕榈油和地产业等。1985年,陈江和开始涉足造纸业。他投资1亿美元创办了大型纸浆厂,成为印尼纸业巨头。随后,他又先后建立了多帕纸浆厂、廖省纸浆厂和造纸厂、大型棕榈树种植园及棕榈油提炼厂等,事业蒸蒸日上,金鹰公司迅速发展成为一个大型跨国集团。
  陈江和巩固了印尼事业之后,开始拓展国外市场,先后将造纸业拓展到新加坡、中国、菲律宾、巴西、马来西亚、芬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经营范围涉及林业、制浆、造纸、纸品加工、电厂和能源、房地产、金融和贸易等诸多领域,分公司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亚太地区规模宏大的工业集团。
  虽然陈江和从事高污染的纸业生产,却是个可持续发展的倡导者。他提出的镶嵌式种植理念,将种植园设计成为一个融合纤维种植园、森林保护区和当地生活社区为一体的联合体,既保护了周边的生态环境,提高了百姓经济收入,又有效地降低非法砍伐和火耕现象,这一种植理念曾被亚洲管理协会(AsianInstituteofManagement)企业社会责任中心评选为2005年度亚洲企业社会责任大奖环境类亚军。
  陈江和超群的胆识和高瞻远瞩的商海谋略,使金鹰集团迅速发展起来。1994年,由于新加坡境内业务迅速扩大,陈江和便在新加坡设立了金鹰国际集团总部,亲自担任金鹰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兼总裁。在陈江和精心经营下,金鹰国际集团的规模迅速扩大,成为颇具知名度的跨国公司,总资产超过60亿美元,各种技术人员达5万多人。
  中国改革开放之后,陈江和把握商机,将投资重点放在中国大陆。20世纪90年代初,陈江和返回祖国,开始了产业报国之旅。他先在江西九江创建了亚洲最大的粘胶纤维生产厂,年产粘胶6万吨。2004年,他在山东日照收购了山东森博浆纸有限公司90%的股权,将其改组为山东亚太森博浆纸有限公司,成为年产量达100万吨的超大型纸浆厂。随后,他又在广东新会创办了亚太纸业有限公司,成为当时广东境内外资企业的老二。同时,陈江和还在江苏、福建等地投资创办了天然气电厂,利用清洁能源发电,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20世纪末,陈江和着手在家乡投资林浆纸一体化项目,建设中国境内规模最大的新闻纸生产线,但因计划多次调整,直至2008年才完成立项。该项目计划总投资262亿元人民币,目前已经动工建设。近几年来,金鹰国际集团开始拓展新的领域,向高科技行业发展,推进了多个大型电子商务项目、信息工程及互联网技术,以实现金鹰国际集团在世界产业革命中保持领先地位。
  陈江和虽然出生在海外,却始终怀有一种难以割舍的爱国恋乡情愫。他秉承“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的人生理念,乐善好施,扶贫帮困,积极支持各项社会公益事业。陈江和除了在印尼、新加坡等侨居地支持公益事业外,还在中国各地捐建公益事业。据不完全统计,他对祖国和家乡的公益事业累计捐赠总额已达2亿元人民币。在莆田老家,陈江和先后捐资688万元建设市第一医院惠妹门诊楼和外科大楼、捐资1000万元建设莆田学院金荣综合楼、捐助500万元作为“中华妈祖文化交流协会”活动经费、捐赠88万元建设荔城区濠浦小学金荣教学楼。在国家重大活动中,陈江和出手大方,慷慨解囊,深受好评。如2006年筹办北京奥运会时,陈江和先后两次捐赠300、200万元美金,用于奥运场馆建设,是海外华人第一个为奥运会捐资的个人。在减灾赈灾方面,陈江和更是一掷千金,无私援助。2003年抗击“非典”疫情时,陈江和分别捐赠给卫生部2000万元,广东、江苏省各500万元人民币,成为中国抗“非典”疫情中最大一笔海外华人捐款。
  2005年,他向江苏慈善总会捐献500万元。2008年,他分三次捐给汶川地震灾区1100多万。在2008年的“抗雪救灾、温暖行动”活动中,他又捐赠1000万元......。特别是支援祖国教育事业方面,陈江和更是出手大方,倍受赞扬。他先后捐赠给厦门小白鹭艺术中心3000万元、陈金荣(中西部地区)文教专项基金1000万元、江苏省苏州大学800万元、西部“温暖工程”500万元、四川省广安中学450万元、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300万元,还有陕西贫困地区15所“陈金荣侨心小学”300万元、江苏省淮阴25所农村小学翻建经费200万元......类似捐赠,不计其数,体现了一位海外华人浓浓的爱国爱乡之情。2008年,陈江和荣获“最具爱心慈善捐赠个人”提名奖(全国共10名),荣获中国公益领域的最高奖项“中华慈善奖”。
  拳拳赤子心,浓浓桑梓情。在竞争激烈的商海之旅中,陈江和以其睿智和胆识,展现了一个商业奇才的英雄本色;在慷慨捐赠的活动之中,陈江和以一片赤子之心,赢得了祖国和家乡人民的敬重。
  第二节 马来西亚境内著名莆商
  马来西亚是莆仙两县移民时间最早、人数最多的国家之一,也是莆籍侨民的主要侨居国。据《莆田县志》统计,1987年,在马来西亚境内莆田县侨民有9万多人。仙游籍华侨人数不亚于莆田县,早在清朝末期,马来西亚太平地区就有仙游籍华侨矿工4000多人,特别是在马来西亚霹雳洲的金宝和安顺地区,有大量仙游籍华侨。马来西亚境内的莆籍华侨经过上百年的努力奋斗,取得了骄人的业绩,出现了许多著名侨商,如马籍华人陈兰,事业有成之后将大部分精力放在侨团工作上。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总会长童玉锦,持之以恒地推动华侨事业发展,为中马友谊作出重大贡献。华联集团董事主席郑金炎,荣获“海外杰出华裔企业家”称号。东马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天祥,在马来西亚交通领域具有很大的影响力。马来西亚境内著名侨商众多,如叶焕武、张德麟、张德明、张德来、张德龙、卢金峰、庄玉霖、陈春德、黄清仪、李旭同、童国模、许元连、卓亚律、林金树、吴建中、方德源、郑志雄、郑正金、李达、刘文华、陈元珍、李其粦、陈国贤、李天宇、许金宝、林生、姚文贵、郑金象、黄国泰、陈仁华、郑金梓、李亚明、陈金榜、张各色、张金钗、王嘉良、李光第、卢文华、杨标秀、黄玉田、龚成烈、陈明宗、黄祚潘、柯文登、高文云、刘永龙、黄异福、黄清仪、徐成来、黄丰羽、刘永美、陈金发、徐德辽、黄贤泉、姚玉池、黄亚盾、林德明、林锦瑞、李文祥、杨兆、王元勋、卢绍、王堂镕、杨锦福、李宗林、郑正金、郭有光、郭德霖、陈宝珍、陈明聪、陈玉华、陈玉盛、林孙龙、胡仁忠、李金顺、林文好、黄仁华、刘元珍、郑宗钦、何文洪、李旭、陈佬珍、刘文贤、方金水、郑志铭、关亚喜、方成和、李宗贵、林天顺、曾杰明、郑国民、张文光、郑文富、郑文华、黄国容、林学洲、郑锦华、方玉霖、陈金发、彭亚利、郑金山、李光木等,都是事业有成的莆籍侨商,在此选择几个莆商代表呈现给读者(按出生年月先后排序)。
  一、“中马友谊使者”童玉锦
  童玉锦(1924—),祖籍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出生于马来西亚吉隆坡,原系马来西亚机保控股有限公司创办人、雪兰莪巴士有限公司董事主席,兼任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会长、兴安总会会长、顾问、名誉会长等职。
  童玉锦早年就读于吉隆坡文良港中华中学,因家庭经济拮据,少年时期就步入社会,为生计而奔波。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本侵占马来亚,给当地人民带来莫大的苦难。由于其父亲和长兄相继去世,经济陷入困境,正在念初中的童玉锦被迫辍学,毅然担当起养家湖口的重担,成为一名三轮车夫。
  20世纪50年代底,童玉锦凭着父亲遗留的股票,加入了位于吉隆坡十五碑的机合巴士有限公司。他从基层工作做起,由查票员到站长,再升任经理和董事经理,最后担任了巴生雪兰莪巴士有限公司董事主席,成为马来西亚交通业界的翘楚。
  20世纪90年代初,马来西亚房地产业蓬勃发展,童玉锦与堂弟童国模联手投资房地产业,取得了辉煌的业绩。特别是童玉锦担任董事主席的阳光发展公司,先后在首都吉隆坡开发了孟沙、华联、满家乐等多个高级公寓,成为马来西亚首都著名的高品质公寓。
  童玉锦白手起家,在生意场上一点一滴做起,勤劳致富,诚信经营,凭着莆田人精明干练和吃苦耐劳精神,经过多年的拼搏,逐渐发展成为一名颇有建树的实业家。
  童玉锦还是马来西亚兴安总会的创始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期间,童玉锦、林金树、徐福隆等3人就发起成立“马来西亚兴安总会”,团结华人,共谋福利,促进华人事业发展,被马来西亚华人誉为“兴总三剑客”。
  童玉锦父子与雪隆兴安会馆有着长达70年的历史渊源。其父童敏曾是该会创始人之一。1970年至1975年,童玉锦连任三届雪隆兴安会馆主席。1990年,连任马来西亚兴安总会17年财政的童玉锦出任了第10届兴安总会总会长,为华侨社团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
  马来西亚境内共有170多个福建华侨社团,由于童玉锦在马来西亚华人群体中享有很高的声望,2001年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换届时,童玉锦众望所归,出任会长。同时,他还被推选为包括福建社团联合会在内的马来西亚七大乡团协调委员会负责人。在担任福建社团联合会会长期间,童玉锦不遗余力地推进华人华侨事业发展,曾联合马来西亚广东联合会、海南会馆联合会和客家联合会等七大华人社团,数度拜会前首相孰马哈迪和首相拿督斯里阿都拉,就华人普遍关注的问题与马来西亚政府进行协商,请求政府允许华人学校保留数理科的教育内容,得到马来西亚当局的同意。商务之余,童玉锦将大部分精力放在服务社会方面,凡社会公益事业,皆当仁不让,深受华人华侨的好评。
  童玉锦在马来西亚侨界和上流社会享有很高的声望,由他出面组织的华侨社团活动总是宾朋满座,上至政府高官,下到地方政要,都会亲临捧场,堪称商界和政界的活跃入物。由于童玉锦热心华侨社团工作,努力服务社会公益事业,深受侨居地政府和民众的赞赏。1972年,他荣膺马来西亚最高元首封赐AMN勋衔,1976年被雪兰莪苏丹封为太平局绅,1996年又被雪兰莪苏丹封赐DSSA拿督勋衔。
  童玉锦对华人教育事业情有独钟,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主要集中在华小与独中两地,这些以华语为主的私立学校,是弘扬中华文化的重要阵地。童玉锦时刻关注侨居国的华人教育事业发展,哪里有困难就到哪里去解决,哪里有矛盾就有童玉锦的身影。从学校领导层的调配到教师队伍的充实,从奖学金、助学金的募捐,到学校文化活动经费的筹措,无不倾注着他的一腔热血。他多次呼吁海外乡贤,发扬炎黄子孙热心教育的优良传统,既要慷慨解囊,更要以实际行动参与华教事业,共同促进华人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了使自己从外行变为内行,童玉锦潜心研究中国传统的儒家教育思想,他多次强调:“知识教育和素质教育两者不可缺一,现代世界各国所推行的五育:德、智、体、美、群,正是孔子所提倡的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海外华教应该促进儿童身心、智能的健全发展,塑造完美的人生,建议多举办一些健康的文娱活动,使社会充满祥和与温馨,让孩子们在和平环境中快乐成长”。为了让更多华人子弟接受高等教育,童玉锦带头捐资成立大学贷学基金会。他经常奔波马来西亚各个角落,呼吁同乡捐款资助。经过童玉锦等人的努力,兴安总会筹集了上千元大学贷学基金,使一大批家境清贫、品德兼优的莘莘学子得到资助,圆了大学之梦。
  童玉锦虽然出生海外,但对祖国和家乡却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怀。孩提时就经常听母亲讲家乡的故事,莆田在他脑海中留下了深刻印象。学生时期,他又接受了华文教育,深受中华文化的熏陶,“中国、福建、莆田、故乡”这些遥远而亲切的词汇,从小就在他脑海中萦绕。当改革开放的春风打开了国门之后,童玉锦终于踏上了故土,面对前来欢迎的父老乡亲,他无限感慨地说:“故乡,我日夜思念的故乡,海外游子回来了!”正是这浓浓的故乡情结,使童玉锦不但身体力行地捐资支持家乡公益事业,而且还以个人影响力激励海外乡亲出钱出力,为家乡公益事业建设多做贡献。凡家乡有重大公益活动,童玉锦都会抽空回来参加,先后多次率团参加了“世界福建同乡恳亲大会”、“世界兴安同乡恳亲会”和各种经贸交易会。同时,他还受聘担任中国国际贸易促进会常务理事。他经常说:“能为华社服务,能为家乡做点贡献,是一种荣幸,我无怨无悔”。
  童玉锦既是著名的商人,又是个出色的民间外交家,经常为促进中马友谊而奔波。童玉锦是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馆的常客,使馆每次举行盛大宴会,都有他的身影。他每年接待多批来自国内的代表团、考察团,既要安排好各团体的商务和访问活动,又穿针引线让中国代表团顺利与侨居国政府官员会晤,被誉为“中马友谊使者”。
  二、多举善事的陈兰
  陈兰(1921—),出生于仙游县榜头镇上坤村,少年时因家庭贫困,于1937年秋随乡亲赴到马来西亚谋生,后定居马来西亚吡叻州,现系马籍华人。
  陈兰少年时期尝尽人间的酸甜苦辣,喂猪放羊、开荒耕田,做过杂工、当过苦力,还干过泥匠、矿工、修车工、铺路工等。艰苦奋斗了好几年,终于购置了小机械,创办了一个家庭作坊,加工自行车皮垫零部件。由于手工制作,虽然产量低,却质量好,惨淡经营,逐渐积累资本。
  陈兰依靠诚实、守信、勤劳、俭朴的品德,白手起家,脚踏实地,诚信经营,以质取胜,事业不断发展,最终被英国莱里厂(RALEIGH)指定为著名品牌莱里自行车的配套厂。此后,陈兰苦心经营,不断发展,从小作坊的手工制作逐渐发展成为机械化的规模生产,不断推出新产品,不但生产自行车、摩托车配件,而且还给大厂家提供整车组装零配件。到了20世纪70年代期间,陈兰已经发展为马来西亚境内著名的企业家,并在马来西亚怡宝、金保工业等地先后创办了“陈兰脚车机件厂有限公司”、“金宝工业有限公司”、“怡宝企业有限公司”和“保海丰桡包装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
  陈兰为人豪爽、讲义气、重友谊、肯帮人,疏财仗义,多举善事,交际广泛,人缘极好。事业发展之后,他不忘回报社会,积极推动马来西亚的华文教育、医疗事务和公益事业,颇得当地侨民好评。同时,陈兰还十分热心华人华侨社团工作,先后担任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总会会长、名誉会长和任吡叻州兴安会馆会长、金保福建公会会长、吡叻华人妇产科医院主席等职。
  陈兰虽然商务繁忙,但对华人教育事业情有独钟。他担任马来西亚吡叻金保国民中学董事长、金保培元独立中学董事长20多年,从学校经费筹集到教师招聘,从学校建设发展到教育奖励基金的筹措设立,他都身体力行,积极参与,为华人教育事业发展投入不少的财力和精力。陈兰的善举得到马来西亚政府的肯定,被授予PPT勋衔。
  陈兰虽然少年离乡,远涉重洋,但始终心系祖国,爱国爱乡。建国后,他多次回乡探亲考察,创办实业,捐资办学,体现了一个海外华人的一片赤子之心。20世纪50年代初,陈兰先后捐资40多万元,扩建了家乡的上昆小学和溪东小学教学楼。1991年回乡省亲时,他又捐资20万元人民币,建设“陈全义教学楼”。2007年,87岁高龄的陈兰回乡省亲时又捐资20万元,用于成立“昆头陈兰教育基金会”,帮助品学兼优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陈兰不顾年事已高,每年坚持回国探亲,积极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建设,修乡路、建水库、修复古迹、赈灾建房,累计捐资赠物近200万元。被莆田市人民政府和仙游县人民政府分别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三、热心慈善事业的郑天祥
  郑天祥(1930—),祖籍涵江区江口镇后墩村。郑天祥少年时期生活十分艰苦,上学时恰逢日寇入侵,因生活所迫,只念了三年书就辍学回家,帮助母亲挑海蛎出卖。13岁时,郑天祥开始下海捞虾讨小杂海,以补贴家用。17岁时,郑天祥随父亲飘洋过海,客居马来西亚砂拉越州古晋地区。
  初到海外,郑天祥和父亲一道受雇于人,从事捕捞业,每个月只赚30元马币,勉强维持生活。
  第二年,郑天祥母亲来到砂拉越,一家人刚刚团聚,父亲却得了食道癌,与世长辞,留下孤儿寡母,相依为命,还欠下了600多元债务。
  父亲病逝后,年仅18岁的郑天祥挑起了家庭重担,继续下海捕鱼,以维持家庭生活,饿时花一角钱买三个果干填肚,连菜汤都舍不得买,克勤克俭过日子,三年没添置一件新衣服。经过几年的努力,郑天祥终于还清了债务,且捕捞技术越来越好,得到了老板的赏识,并拥有了一定的股份。
  郑天祥天性聪颖,目光远大,不甘久居人下。成家后,他借钱购买了一条小帆船,并装配了机械马达,自己出海捕捞作业。由于郑天祥捕捞技术好,加上机械动力船速度快,每次下海捕鱼都比别人收获多。随后,他开始兼做海鲜买卖生意,积累一些钱后又购买了第二条渔船。就这样,郑天祥靠捕鱼和贩鱼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
  但海上捕捞是个传统行业,赚的是辛苦钱,且发展很慢,不甘示弱的郑天祥决定转行,以图更大的发展。20世纪70年代末期,郑天祥改行从事汽车销售,开始经营十分艰难,但郑天祥的诚信经营理念很快就赢得了顾客的好评,事业逐渐发展起来了。20世纪80年代期间,郑天祥的事业进入了黄金时期,汽车销售业务稳步上升。于是,他开始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先后涉足房地产、运输业、酒店业等多个行业。
  郑天祥经营得法,交游甚广,信誉良好,很快发展成为马来西亚古晋地区商界的知名人士,先后创办了“东马贸易私人有限公司”、“东马实业有限公司”和“东马运输有限公司”,亲自担任几个公司的董事长,在马来西亚交通行业享有盛誉。
  郑天祥不但在商海中取得了成功,而且在华侨社团工作和公益事业方面也颇有建树。1979年,正当他事业蒸蒸日上之际,乡亲们推举他担任古晋兴安会馆会长,上任后第一件事就策划兴建了古晋兴安会馆大厦,不但自己带头捐资,而且四处奔走,号召同乡支持,使古晋兴安会馆大厦顺利建成。
  20世纪末,郑天祥兼任马来西亚兴安总会会长。他带头捐资,并发动海外侨商捐款购置了价值百万元的兴总大厦,使全马莆籍华人华侨有一个自己的“家”。同时,郑天祥还担任古晋福建公会的署理主席暨130周年的筹委主席和古晋福建公会主席,先后兼任各种社团、学校董事等社会职务28个,为华人华侨和侨居国的公益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
  郑天祥一生乐善好施,扶贫帮困,深受百姓赞赏。早在1982年,他就加入砂拉越州民办慈善机构——“沙拉越云南善堂”,并长期担任主席一职,有不少贫民得到他的帮助。在任期间,他带头捐资修建善堂,全力协助地方政府开展慈善事业,深受社会各界好评。1988年,沙劳越州政府授予郑天祥ABS荣誉称号;1998年,马来西亚国家最高元首授予KMK荣誉称号。2001年,他又荣获马来西亚彭亨苏丹阿末莎71岁华诞封赐拿督DIMP勋衔。
  郑天祥晚年淡出商海,落叶归根,大多数时间住在莆田老家,千方百计为家乡建设尽力。由于江口没有好酒店,许多华侨回乡探亲不能在江口下榻。为了留住江口侨胞,吸引更多的二、三代华侨回江口旅游观光,郑天祥于1996年在江口镇锦华路购买了16间店房,创办了“东风酒店有限公司”,以解决海外华人华侨回乡探亲的食宿问题。
  四、重教兴学的卓亚律
  卓亚律(1932一),莆田市城厢区华亭柳园村人。卓亚律小时家境贫寒,为图生计,11岁时跟随乡亲背井离乡,漂泊异国。海外漫漫的风雨人生,磨练了卓亚律坚强的意志;茫茫商海的坎坷历程,增强了他精明能干的本领。卓亚律凭着自己的勤劳与诚信,在海外努力拼搏,艰苦创业,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终于事业有成,家资巨富,成为莆籍著名侨商。
  坎坷的商旅生涯和迢迢的辗转入生,使卓亚律深明“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的大义,心领祖国“科教兴邦”的英明决策。中国改革开放之后,中华民族走上了复兴之路,年事已高的卓亚律,老骥伏枥,壮心不移,思恩图报,乡情愈浓。他热心于慈善事业,每每寻根拜祖,不忘报效故乡的养育之恩,多次慷慨解囊,支援家乡公益事业。
  1997年9月,卓亚律再度返回故里,顶着烈日,风尘仆仆,亲临华亭一中视察,发现师生们在一座破旧的教学楼里上课,当即决定捐资73万元,为华亭一中建设教学楼。还有“张金钗大桥”、华亭华侨医院等公益事业建设,都凝聚了卓亚律的拳拳爱心。由于卓亚律热心办学,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乐育英才”金匾,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五、后起之秀郑金炎
  郑金炎,祖籍仙游县枫亭镇人,现系马来西亚华联集团董事局主席、中国海南宏发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经营范围涉及房地产业、博彩业、种植业、制造业、休闲服务业、销售业和高尔夫球会等。
  郑金炎幼年随父母南渡马来西亚,居住在吉隆坡,上学之余经常协助父母打理自行车行,在潜移默化中领悟到经商之道,培养了勤劳致富、勤俭持家的良好品德。
  郑金炎在商海生涯中独具慧眼,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洞悉先机,看到了马来西亚娱乐业和休闲业的商机与前景,并积极筹划投资项目。1987年,郑金炎为了扩大业务范围,同新加坡商人傅宝联合作成立了华联集团。由于经营有方,华联集团突飞猛进,业务蒸蒸日上。于是,郑金炎开始扩大华联集团的经营范围,先后拓展了房地产、种植、文娱、休闲、服务销售、博彩等多个行业。不但在马来西亚各州有华联集团的投资企业,而且在中国、澳大利亚、新加坡、越南、菲律宾、香港、澳门、柬埔寨、马达加斯加等国家和地区都有投资项目。如中国海南文昌高尔夫球场,总投资4100多万元,球会面积近3千亩,是一个集高尔夫球运动、餐饮、客房、休闲、商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球场,也是海南第一家大型高尔夫球会,海南省人民政府授予郑金炎“赤子楷样”荣誉称号。还有澳大利亚的柏橄榄油园,也是华联集团在海外投资的一个重大项目。
  郑金炎虽然是个精明的商人,但始终坚持“取诸社会,用诸社会”的人生哲学,热心公益,慷慨解囊,显示出中华民族乐善好施的优良品德。在国内,他曾经捐赠300万人民币以夫人林彩瑛的名誉捐建了广东梅县妇幼保健院诊大楼。2012年,郑金炎夫妇又慷慨解囊,捐资500万元,支持广东梅县蕉岭的教育事业。在侨居国,郑金炎创立了“华联基金会”,为家境贫困的华人学生提供助学金,帮助莘莘学子完成学业。在吉隆坡文良港,他建立了一个非盈利性的洗肾中心,免费为肾脏病者提供洗肾服务。在社团工作方面,郑金炎兼任马来西亚福建社团联合会名誉会长、马来西亚兴安总会及雪隆兴安会馆名誉会长等,对华侨社团工作给予大力支持。由于郑金炎长期支持侨居地的公益事业,受到侨居国民众的好评,1998年受到彭亨州苏丹殿下封赐拿督勋衔;1999年,他被马来西亚最高元首陛下封赐拿督勋衔;2006年,马华公会中央委员会授予郑金炎“马来西亚海外杰出华裔企业家”荣衔。
  第三节新加坡境内著名莆商
  新加坡是一个以华人为主体的移民国家,早在民国时期莆仙两县就有大量移民赴新加坡经商或定居。据《莆田县志》记载:截止1987年,在新加坡境内莆籍华人华侨达7万多人,出现了不少企业家和商界巨子。如新加坡远东机构创始人黄廷芳,人称新加坡华人首富,被誉为“亚洲四大天王”之一。又如福兴隆公司创始人林荣,事业成功之后努力回报社会,被誉为“清贫学子的救星”。还有新加坡“石油大王”林和义,事业有成之后千方百计带动家乡百姓共同富裕,积极支援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特别是仙游籍华侨周颖南,不但在商界获得很大的成功,而且在文学创作方面也颇有建树,荣获“国际儒商贡献奖”。这些海外赤子,无论是他们艰苦奋斗的创业史,还是爱国爱乡的义举,事迹都非常感人。新加坡境内莆籍侨商众多,比较著名的莆商还有林德祥、蔡友兰、陈耀如、林雍高、林恩强、李竹庵、李庆传、李庆傅、李祺炳、黄金春、黄金宣、黄志达、黄鼎荣、黄文理、黄自强、黄日昌、黄亚兴、黄锦隆、苏明发、方文荣、林生珠、林金钵、林金源、刘新楼、刘亚松、王文顺、郑振杰、陈作富、萧文金、高介民、许清霖、郑锦廷、吴春荣、关啟成等。在此选择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新加坡莆商献给广大读者,以了解新加坡莆商的创业历程(以出生年月先后排序)。
  一、慈善老人林荣
  林荣(1906—1984),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出生于涵江后郭井头村。曾任福兴隆公司、联合巴士有限公司经理和福安树胶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兼任关丹中华商会会长、马来西亚兴安会馆总会名誉会长、关丹兴安会馆名誉主席、关丹福建会馆名誉会长、关丹积善堂名誉主席等职。
  林荣的父母以务农为生,少年时家庭经济拮据,只读了一年多书就辍学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16岁的林荣随父亲南渡星洲谋生。开始在巴士车上卖票,后来又去学习驾驶汽车,省吃俭用,勤劳致富。几年后,林荣稍有积累,便筹资购买了汽车,跑起客运生意。然而,生意刚刚起步,林荣母亲就要求他返乡成亲。莆田有句俗话:“先成家后立业”,林荣是个孝顺的孩子,于民国十七年(1928年)返回家乡,与童养媳“铁灶妹”成亲。
  婚后数月,林荣重返新加坡,在新加坡关丹后街(今惹兰马古打)创办了“福兴隆公司”,经营自行车及其配件。开始几年,林荣惨淡经营,事业发展缓慢。但林荣始终坚持诚信经营、童叟无欺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声誉。
  20世纪40年代期间,林荣开始时来运转,取得了英国自行车及其车胎的代理权,兼营汽车配件,生意迅速扩大。随后,林荣开始走多元化经营的发展道路,先与同乡合资创办了“联合巴士有限公司”,后又创办了“福安树胶有限公司”。
  1958年以后,林荣一边大举向交通运输业进军,发展客运、货运业务;一边兼营木业、矿业、房地产业等。此后,林荣的事业一帆风顺、财源滚滚,迅速发展成为新加坡交通业的巨擘。
  林荣一生勤劳致富,非常节俭,不沾烟酒,并严格要求子女养成良好习惯。他生平最大的遗憾就是自己没有机会上学,事业成功后第一件事就将6男4女全部送往英、澳、美等发达国家深造,使下一代接受良好的教育。大儿子和二儿子继承他的事业,在商海中努力拼搏,取得了辉煌的业绩。三儿子林亚礼弃商从政,于1989年出任马来西亚劳工部长,1990年转任人力资源部长,是马来西亚第一任华裔部长。
  林荣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也是一个社会活动家。除担任华侨社团职务外,还兼任关丹积善堂名誉主席和关丹华侨学校董事长、关丹中华小学、美以美女校董事、关丹亚都拉英校董事、关丹亚圣汤马英校董事、关丹亚逊大女校董事、关丹雅陵巫校董事、关丹淡米印校董事等20多项社会职务。由于林荣对马来西亚公益事业做出很大贡献,1980年荣获最高元首封赐的P·S·M丹。
  林荣急公好义、积德好善,早年倡建关丹积善堂,被誉为“慈善老人丹斯里林荣”。他设立了“大学生奖学金”,无论是哪国人,哪个民族,凡是考上大学且家庭困难无法上学的学生,都可以申请林荣大学奖学金,少则资助2—3年,多则5—6年,人们称林荣为“清贫学子的救星”。
  晚年的林荣,心系祖国、情怀故土,热心家乡公益事业建设。1977年,他捐资为家乡修建了2座电灌站,解决了故乡的农业灌溉问题。1982年,他又捐资创办后郭华侨中学,独资兴建了“林荣教学楼”。同时,还创办了莆田六中“林荣、林亚礼奖学金”,捐资建设莆田六中教师宿舍楼和福清江兜小学教学楼等。1984年,林荣病逝于马来西亚,享年78岁。当时“林荣教学楼”尚未竣工,其儿子林亚礼继续完成父亲的夙愿。
  二、“石油大王”林和义
  林和义(1909—1994),秀屿区埭头镇石城村人,新加坡海洋油轮公司和兴隆贸易私营有限公司创始人,兼任莆中高平公会主席、名誉主席等职。
  林和义故乡位于莆田埭头半岛,当地人稠地瘦,百姓以海为生。林和义少年时期正值兵荒马乱,海匪猖獗,沿海百姓生活十分贫穷。迫于生计,他们三五成群结伴远涉重洋,赴新加坡、马六甲、印尼的摩呵等地,以捕鱼为生。林和义跟随亲人来到印尼苏门答腊岛,从事传统的捕捞业。
  20世纪30年代初,林和义回莆田娶陈亚兰为妻。新婚不久,林和义再渡南洋,从印尼摩呵移居到对岸新加坡大埠头,日出晚归,捕鱼为生,维持生计。通过几年的辛勤努力,林和义稍有积累,便放弃了捕鱼生涯,改行做海鲜生意。他购置了一只载重量15吨的机械船,航行在婆罗洲海面,有时也远行到越南港口,收购一些海鲜运到新加坡出售。虽然长途航运非常辛苦,但收入比捕鱼好了许多。
  由于婚后夫妻分居两地,林和义常年往返于家乡与南洋之间,加上妻子生下了七个子女,家庭负担重,经济比较拮据。1956年春,林和义再次回到老家,将妻子及3个儿子移居新加坡。当时林和义还只是小本生意,只能供一个孩子上学,便让文静体弱的大儿子林雍高继续念书,安排刚强敏锐的二儿子林恩强去汽车修理铺当学徒。然而,时运不济,一家子刚安顿下来,“兴发号”机器船就在婆罗洲撞礁出事,虽然人员平安返回,但林和义一家却陷入困境。
  林和义诚信为本的品质在关键时刻发挥了作用。机器船出事后,亲戚朋友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东借西凑又购买了一只旧机械船,继续从事海鲜贩卖。后来二儿子放弃了学修理汽车,跟随父亲一同出海收购海鲜,生活开始慢慢好转。
  1957年,泰国海湾的一场特大海上风暴改变了林家的命运。那年夏天,林和义带着二子林恩强驾着小船北上柬埔寨磅逊湾收购鱼货,返回时突遇风暴,天昏地暗,巨浪滔天,狂风夹着豆大的雨点打得人睁不开眼。林和义凭着丰富的海上经验,驾着小船穿行于波峰浪谷之中,忽然一个大浪迎面扑来,整个船头卷入海浪之中。林和义见状失声惊叫,以为小船必沉无疑,但老天有眼,小船竟然从波涛之中顽强地浮了出来,惊魂未定的林和义望着儿子稚嫩的面庞说:“阿强,收鱼是面挨生水的生意,我们不能一直吃这碗饭”。
  海上遇险之后,大儿子林雍高不忍心父亲和弟弟长年累月在海上奔波,遂离开学校到巴士公司做工。同乡觉得林家兄弟诚实可靠,便与其合作做起石油生意,开始只是从石油公司购进少量石油,拉到港口批发给渔船。数年后,林家兄弟俩创办了加油站,为过往汽车加油,开创了林家在新加坡的石油生意。
  林家兄弟努力奋斗、诚信经营,仅用两年时间就发展起来。于是,林和义购买了一艘载重量为100吨的机械动力船,专门用于运输石油。此后,林家石油生意逐年扩大,到了上世纪70年代,已经拥有万吨油轮,成为当地稍有名气的石油公司。20世纪80年代期间,林家事业蒸蒸日上,拥有60多艘油轮,总吨位发展到100多万吨,还投资建设了码头、油库和多个加油站等。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林家的油轮总吨位已经达到270万吨,创办了新加坡兴隆贸易私营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国际性的石油贸易商,年营业额达几十亿新币,旗下的油轮航运遍及全球各大港口。同时,林家还拓展了陶瓷、石材、珠宝及石化等行业,经营非常成功,成为新加坡商界的风云人物。
  林和义虽然身居海外,却心怀桑梓。中国改革开放后,他多次回乡探亲,先后在沈阳、福州和莆田等地投资兴业,创办了陶瓷、石化、易拉罐、珠宝、码头等多个企业,为祖国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
  林和义出身贫寒,饮水思源,深知家乡百姓生活艰辛。他多次对子女说:我对家乡贫穷的记忆很深,石城百姓的讨海谋生很不容易,应多办几个石城人来新加坡“赚吃”!事业发展之后,他积极帮助家乡亲人脱贫,凡公司所需员工大多数从家乡招聘。从1984年起,林家企业先后从莆田招募劳工近2000人员工。在林家的帮助下,昔日贫穷落后的莆田石城村面貌焕然一新,实现了小康生活。
  2002年,林雍高、林恩强兄弟根据父亲的遗愿,再次回到童年的摇篮地——石城村,投入2000多万元人民币,在兴化湾南岸筑起一条的遮浪海堤,筑起1480亩海上养殖场,并引进了大连与日本杂交的皱纹盘鲍优良品种,养殖面积达16万平方米,解决了家乡百姓的就业问题。
  林家不但经商有道,而且非常热心公益和慈善事业。林和义曾经担任了多届莆中高平公会主席、名誉主席。在侨居国,林和义慷慨解囊,捐资阔绰,被誉为华侨的典范。在自己老家,林家父子故园情深,一掷千金,多次捐助家乡公益事业建设。据不完全统计,林家共捐资石城至埭头公路建设资金280万元、埭头医院140万元、笏石医院50万元、城厢区医院病房大楼40万、莆田学院实验楼110万元。还先后3次捐资200万元支援石城学校建设,将石城学校建设成为莆田市最漂亮的村级学校之一。同时,林家还捐资近100万元,作为石城学校“奖教奖学基金”,鼓励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励学生努力奋斗学习。2011年春节,林雍高、林恩强兄弟又捐资300万元,为石城学校建设教学楼。
  林家的兴学义举,深受家乡人民赞扬。为了纪念林家对家乡教育事业的贡献,石城村乡亲为林和义建造了铜质塑像,一位西装革履的老人,手扶拐杖,背朝故乡的万家灯火,面对碧海蓝天......三、接力助学的吴家兄弟吴开模(1920—1999),原籍涵江区国欢镇后洋村,6岁时随父母漂洋过海,前往南洋谋生。
  1950年,吴开模在新加坡创办了“开华电池胶轮有限公司”,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1962年,吴开模与他人合资创办了“瑞联有限公司”,代理日本汽车轮胎、电池及配件等。
  吴开书(1930—),出生于新加坡,与吴开模系同胞兄弟。吴开书少年多难,未出生父亲就积劳成疾,撒手人寰。此后,吴家兄弟相依为命,艰难度日。吴开书现任新加坡“开华电池胶轮有限公司”董事长,主要经营轮胎、电池及汽车配件等。他为人谦逊,待人和气,热心公益事业,长期义务为当地公民服务,曾任新加坡麟记区公民咨询委员会主席、民防协调委员会主席及民众联络所名誉主席、新加坡拉丁马士公民咨询委员会主席及民众联络所名誉主席、新加坡拉丁马士公民咨询委员会名誉主席和女皇镇联络所委员会名誉主席等职。1986年,新加坡总统黄金辉颁赐吴开书公共服务勋章(PBM)。1992年,他又获得王鼎昌总统公赐的(BBM)公共服务勋章。
  吴开模、吴开书两兄弟从小就在海外艰苦创业,经过数十年的商海拼搏,终于事业有成。中国改革开放后,吴家兄弟开始回乡投资创业,于1988年与台商合资创办了“涵江鞋业”公司,为家乡经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拳拳赤子心,悠悠报国情”。吴家兄弟情系桑梓,倾心尽力,慷慨解囊,助学育才,深受家乡百姓好评。吴家兄弟老家的塘头学校,创办于1920年,办学条件差,长期借用寺庙房屋作教室。
  为了改善塘头小学的办学条件,从1953年起,吴开模、吴开书等塘头籍侨胞纷纷捐资,支援学校建设。1981年,吴开模、黄文峰、黄德来等海外华侨,倡导同乡侨胞捐资建设塘头学校教学楼。
  1985年9月,吴开模等18位侨胞共同捐资48万元港币(其中吴开模先生捐资10万元港币)兴建五层教学楼——“侨谊楼”,该楼建筑面积1226平方米,建有标准化教室12间,以及阅览室、音乐室、理化实验室等。1987年,吴开模又捐资26万元人民币,为塘头小学兴建了四层16间教室的“侨模楼”,并添置了一些课桌、讲台、幼儿学前班标准桌椅等。1991年5月,吴开模为了改善教师住宿条件,又捐资38万元人民币,捐建了一座面积1350平方米的教师宿舍楼“开模楼”。据统计:1985~1991年,吴家兄弟捐资塘头小学建设近200万。塘头学校在吴开模、吴开书等华人华侨的资助下,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办学质量迅速提高。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吴家兄弟接力助学,长期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1989年,吴开模由于患病未能回乡处理塘头学校的建设事宜,年过六旬的吴开书第一次返回家乡,处理建校事宜。此后,吴开书也迷上了助学育人事业。从20世纪90年代起,吴开书与印尼侨商致力于塘头学校的校舍改建、扩建事宜,带头慷慨捐资,四处奔波筹资,使塘头学校面貌日新月异。1995年,吴家兄弟又带头出资、筹资,建立了塘头学校华侨教育基金会,至今有近千名师生得到资助。塘头学校在吴家的关心支持下,已经建成莆田市仅有的两所九年义务教育一贯制的现代学校。
  吴家兄弟不但热心助学育人,而且热心家乡的公益事业。早在1978年,吴家兄弟就出资为后洋西吴生产队盖队址、修建村道、建设公厕和增设变压器等,慷慨解囊,无私捐助,数十年如一日,深受家乡百姓好评。为了表彰吴家兄弟接力助学的桑梓之情,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吴开模“乐育英才”金质奖章、吴开书“乐育英才”银质奖章。
  四、热心教育的刘新楼
  刘新楼(1921—),又名伯高,涵江区梧塘镇松西村人。1938年赴印尼谋生,1941年移居新加坡。曾任新加坡南华企业私人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新加坡兴安会馆副主席、主席、名誉主席和宏文学校董事会主席、福莆仙公会名誉主席和莆田学院董事会名誉董事等职。
  20世纪30年代末,刘新楼在印尼同乡创办的汽车修理店当学徒,白天做工,晚上看门。20世纪40年代初,刘新楼到新加坡从事汽车修理工作。他不辞劳苦,认真学习技术,为以后的事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1946年,刘新楼经过5年的努力,稍有积累,便在新加坡创办了“南华企业公司”,经营自己所熟悉的汽车、自行车零配件。由于刘新楼精打细算、苦心经营,业务不断扩大,销售市场从新加坡拓展到印尼及周边国家,成为当加坡境内稍有名气的代理商。
  1975年,刘新楼进一步扩大公司业务,将南华企业扩建为“南华企业私人有限公司”,经销中国出产的自行车及其配件和进口汽车配件,市场拓展到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成为著名的汽车配件和自行车代理商。从2004年起,南华公司受英国蓝翎自行车公司委托,成为新加坡和印尼的总经销商。
  南华公司健康发展之后,刘新楼开始走多元化发展道路,先后在新加坡、香港和中国大陆创办了“飞达贸易私人有限公司”、“新世纪国际私人有限公司”、“香港星南华有限公司”、“星南华轴承(上海)有限公司”,业务涉及汽车、贸易和制造业等。
  刘新楼为人秉正刚直,生财有道,但并不以丰裕的物质生活为满足,事业有成之后,努力回报社会。早在1950年初,兴安会馆集资扩建宏文学校时,他就带头捐资,被推举为建校财政部主任。在他的大力支持下,宏文学校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新加坡重点华文学校,新加坡政府授予刘新楼“热心教育永远荣誉奖”。
  刘新楼虽然长期定居海外,但始终不忘家乡故园,事业发展之后,经常捐资支持家乡的公益事业。早在1951年,刘新楼与侨亲刘秋亭一起捐资为松东小学建设一座二层八间的教学楼,取名“解放楼”。在20世纪60年代初困难时期,他与侨亲刘世孚一起捐赠一批化肥给家乡,帮助家乡民众发展生产。随后,又赠送拖拉机、抽水泵、电视、汽车等给家乡百姓。70年代期间,他还捐建了松西塑料加工场。
  中国改革开放后,刘新楼经常回乡探亲,不但自己捐款捐物,还动员海外华人华侨积极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建设。如家乡的自来水建设、梧塘侨联大厦建设、江口平民医院扩建、莆田县侨联大厦建设、松西小学教学楼、梧塘一中综合楼、梧塘卫生院病房大楼、兴化大学、松西村道和家乡古建筑物修建等,刘新楼都伸出了援助之手。
  刘新楼热心公益事业,倍受社会各界赞扬。1994年,在莆田市建市十周年的庆典大会上,市政府授予首批“荣誉市民”的称号。1997年,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授予“乐育英才”金质奖章。
  五、乐善好施的黄日昌
  黄日昌(1921—),出生于涵江区江口镇石庭村。黄日昌幼年丧父,家道贫寒,15岁时跟随邻居远渡重洋赴马来西亚谋生,开始只在自行车店里打工,收入微薄,苦熬数年,稍有积累后便自己开店,销售自行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自行车店被日机轰炸,黄日昌便利用几块木头搭建一间小屋,与同乡合伙创办了“青年商店”,同联军做起了生意,出售一些食品和军用物资。有一天,黄日昌在新加坡办货,发现码头沿岸人烟稠密,经济繁荣,萌发了到新加坡发展的念头。
  1947年,黄日昌辗转新加坡,当时他叔叔在新加坡美芝路经营自行车生意,取名“聚昌”。黄日昌先在叔叔店里帮忙,但“聚昌”店经营状况不佳,他叔叔欲将聚昌店盘给别人。于是,黄日昌便拿出自己多年积累的1000元新币,将聚昌店盘了过来,成立了聚昌公司,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
  聚昌公司成立之后,黄日昌苦心经营,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开始只做些门市零售生意,但营业额少,利润不多。于是,他便发展批发业务,当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一带经营自行车及其配件的莆田人很多,黄日昌便到古晋、沙捞越一带联络同乡,降低利润,将自行车及其配件批发给同乡。此举非常成功,既扩大了销路,又赢利不少,第一年就盈余了9000多元新币。第二年,黄日昌又扩大联络范围,送货上门,生意迅速扩大,又赢利了3万多元。
  黄日昌的生意虽然发展较快,但只能在同乡的圈子里转,其重要原因就是不懂英文。于是,他报读了夜校,刻苦学习,不但学会英语,而且还能用日语交流,为他以后事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1953年,黄日昌投资9.9万元新币,买下了位于维多利亚大街的一憧四层楼房,使聚昌公司的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随后,聚昌公司又与日本三洋公司合作,在新加坡代理三洋牌自行车。
  由于三洋牌自行车质量好,外表美观,又有夜灯,深受顾客欢迎,销售大增,聚昌公司获利颇丰。
  从20世纪60年代起,随着摩托车、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自行车逐渐淡出市场。于是,黄日昌及时转行,创办了“三洋冷气私营有限公司”,销售日本三洋公司电器,如电风扇、电饭锅和微波炉等,成为日本三洋电器在新加坡的总代理。1973年,黄日昌女儿黄爱群从大学管理系毕业之后加盟聚昌公司,担任公司副总裁,为聚昌公司添注了新生力量。随后,留学归来的儿子黄惠群也进入聚昌公司管理层,且独挡一面,聚昌公司如虎添翼。
  中国改革开放后,黄日昌多次回乡考察,遇到家乡贫困百姓,经常慷慨解囊,出手援助。但他深知输血不如造血,送钱不如送岗位。于是,他决定在家乡投资创业,帮助乡亲就业和脱贫。
  在短短几年之间,聚昌公司就在莆田创办了聚福、聚祥、聚茂、聚华、福祥等多个鞋革生产企业,兴建了饲料厂、染布厂等,解决上千个就业岗位。随后,黄日昌又投资600万人民币,与其他两位股东一道建设莆田凤凰山公园。同时,他先后在北京、上海、山东、安徽、永泰等地创办了多家独资企业和合资企业,并向房地产业进军。
  黄日昌事业成功之后,不忘回报社会,热心支持家乡公益事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黄日昌发动海外华侨捐款建立了“石庭福利基金会”,按月给孤寡老人发放生活费,每年春节还对贫困户进行慰问。同时,黄日昌还出资设立了“教育奖学金”,帮助贫困大学生圆上大学梦,激励侨乡学生努力学习。特别是江口华侨职业中专学校的建设与发展,倾注了他大量的心血。当得知江口石庭小学校舍老化,礼堂、教室破旧,成为危房,黄日昌带头捐款,并发动海外华侨献爱心,将石庭小学建设成为现代化的新学校。还有石庭老年活动中心、莆田华侨医院和福清糖屿小学等建设项目,黄日昌都伸出援助之手。特别是在莆田学院建设中,黄日昌多次给予支持,如1996—2001年期间,他先后捐赠人民币230万元,用于学校开发高科技项目;2002年,他又无偿转让凤凰山公园南侧的55亩地,折合人民币990万元,用于莆田学院建设教授村。同时,他还捐资设立了“莆田学院日昌奖学金”,奖励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
  黄日昌古道热肠,乐善好施,成为海外华侨的楷模。在侨居国或有生意往来的国家,黄日昌都有慈善义举。他在香港注册了一家慈善机构——黄日昌基金有限公司,旨在帮助贫困百姓和资助学生。2011年12月,即黄日昌病逝前三个月,还捐资75万元新币给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作为“市长班”的奖学金。黄日昌用实际行动诠释海外游子回报社会的优良品德,体现了爱国爱乡、回报故园的桑梓情怀。
  六、新加坡华人首富黄廷芳
  黄廷芳(1929—2010),出生于莆田县江口镇石西村,担任过新加坡远东机构总裁,也是香港信和集团的创始人,以房地产为主业,兼营金融、酒店、贸易、物业管理等业务。
  黄廷芳幼年家境贫寒,民国十六年(1937年)随父亲黄孝义赴新加坡谋生,开始了神奇的海外之旅。黄廷芳接受的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少年时在兴安会馆创办的宏文小学读书,课余时间帮忙父亲经营杂货铺,学到了不少经商之道,养成了莆田人勤劳俭朴、吃苦耐劳的美德,中华文化成为他受益一生的精神财富。
  黄廷芳小学毕业后,参与父亲的杂货店经营,后来接管了商店业务,发展了酱油业,经营业务迅速扩大。但具有商海谋略的黄廷芳,并不满足于小杂货店的小买卖,而是养精蓄锐,伺机谋取更大的发展。
  20世纪50年代初期,东南亚各国先后独立,经济开始腾飞。目光远大的黄廷芳把眼光瞄向了地产业。首先,他在新加坡乌节路一带购买地皮,兴建了多个高档酒店,如乌节广场酒店、黄金广场酒店、樟宜美丽殿酒店和伊丽莎白酒店等,客房逾千间。同时,黄廷芳还在乌节路附近建设了大量住宅,迅速发展成为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由于时机把握的好,新加坡房地产持续上涨,黄廷芳不但资本剧增,而且顺利立足了新加坡地产业。
  20世纪60年代期间,黄廷芳创办了新加坡远东机构,并在新加坡东海岸一带开发房地产,大手笔地投资购买了多块地皮,先后建设了华登楼、金山岭、加柬景园等高档住宅区,其中百单元以上的住宅区就有14处之多。由于房子质量好、诚信经营,远东机构一举成名,黄廷芳逐渐发展成为新加坡房地产界的名人。此后,黄廷芳的事业虽然出现了跌宕起伏,但幸运之神似乎更眷念敢于挑战的商人,每一次艰难险阻都能安然渡过,事业蒸蒸日上。
  20世纪70年代期间,新加坡经济蓬勃发展,黄廷芳抓住机遇购置了大量地皮,兴建了波尔顿中心、幸运中心等商业大厦,以及数千套私人公寓,远东机构的产业规模迅速扩张,黄廷芳被誉为“乌节地王”。此后,远东机构名声大振,成为“金字招牌”,凡是远东机构参与开发的地区,房地产价格就迅速上涨。
  20世纪80年代期间,新加坡房地业出现了萎靡,但黄廷芳高瞻远瞩,采取“人弃我取”的商海谋略,天天刊登“征购地皮”的广告,倾资购置了大量廉价地皮,建设了远东集团总部大楼和多个大酒店,使公司资产迅速膨胀。人们在总结黄廷芳商海谋略时称为“快半拍商法”,这也是远东机构成功的重要秘诀。
  黄廷芳卓有远见,善于开拓新房地产市场。1975年,他携带刚从英国名牌大学毕业归来年方22岁的大儿子黄志祥,进军香港房地产业。黄廷芳与马来西亚糖王郭鹤年强强联手,购买了香港九龙尖沙咀的一片地皮,创办了香港信和置业有限公司,建造了大批高质量的住宅,且首战告捷,获利颇丰。20世纪80年代初,香港经济蓬勃发展,楼价飚升,信和集团迅速发展成为香港知名的房地产开发企业。随后,黄廷芳又从九龙尖沙咀向香港中环发展,在繁华地带购买了多块地皮,创建了远东金融中心,鼎立了香港房地产界的巨头地位。
  20世纪末,信和集团在香港“黄金海岸”的东部,即连接九龙半岛的新机场入口处兴建了一座五星级酒店、19座高层住宅大厦、88幢洋房,以及购物广场等,同时,还投资建设了游艇码头和游艇会所等,资产迅速膨胀,信和集团名声大盛,成为香港地区房地产业和酒店业的领军人物。
  黄廷芳稳定了香港的基业之后,大举进军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和中国大陆及台湾等地,开发了多个大型房地产项目,成为海外著名的侨领。据《资本家》杂志报道:在世界华人500强企业中黄廷芳、黄志祥父子控股的尖沙咀置业有限公司名列第80位;黄廷芳控股的乌节广场酒店有限公司名列第299位,还有黄志达经营的新加坡远东集团也在500强企业之内。一个家族有3家公司进入国际华商五百强,经济实力之雄厚,令人惊叹!黄廷芳非常重视企业接班人的培养,在他引导下两个儿子迅速成长为精明能干的商人,培养了一大批企业经营人才,为黄氏家族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撑。从20世纪90年代起,黄廷芳陆续将新加坡和香港两地的业务移交给两个儿子经营,新加坡远东集团由次子黄志达管理,香港信和集团则由大儿子黄志祥负责经营。黄家人才辈出,事业蒸蒸日上,新加坡境内的投资项目发展到500多个,除房地产主业外,还涉及酒店、租赁、金融业等多个领域,仅香港的信和集团就拥有3家上市公司,分别为信和置业有限公司、尖沙咀置业有限公司和信和酒店(集团)有限公司。黄志祥现任香港信和置业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兼任香港新加坡国际学校基金会主席、香港莆仙同乡联合会荣誉会长等职务,成为第二代莆商的佼佼者。
  黄廷芳经营有方,善于把握机遇,经常巧得第一桶金。1987年,香港信和集团大举进军大陆房地产市场,先在深圳以协议方式有偿转让了中国大陆第一块地皮。随后,黄廷芳又参加了厦门市的地皮招标,以压倒性价格夺得厦门市政府推出的5块地皮中的4块,当财大气粗的黄廷芳取得厦门4块土地开发权之后,许多房地商才恍然大悟。随后,他又在福州洽谈成交了8亩土地,建设了一幢高档楼盘。同时,信和集团又开拓了广州、上海等地的房地产市场,由于当时中国房地产价格持续飚飚升,信和集团抢占先机,获利颇丰。另外,信和集团还在台湾岛内开发了600万平方米的住宅项目,在马来西亚境内也开发了多个房地产项目。黄廷芳家族的房地产业从新加坡发展到香港,又从香港发展到世界各地,成为一个知名的房地产商。
  黄廷芳的家族企业始终以质取胜,诚信经营,远东机构在新加坡有房地产大亨之盛誉。信和集团在香港建造的翠湾园、远东广场、香园景等,分别于1999年、2011年、2003年荣获国际房地产联合会授予“世界最佳房地产奖”。2008年,黄廷芳以27亿美元的身家,在全世界华人富豪排行榜上排名第34位,与印尼大企业家林绍良、马来西亚糖业大王郭鹤年、香港影业巨子邵逸夫一道,号称“亚洲四大天王”。
  黄廷芳一家虽为商人,却非常热心华侨社团工作。多年来,黄廷芳连任新加坡兴安会馆名誉主席和莆仙公会名誉会长,其长子黄志祥也担任莆田市侨联顾问,一直支持家乡的侨联事业发展。
  2004年,黄志祥受聘福建省侨联顾问和香港莆仙同乡联合会荣誉会长。次子黄志达也荣任新加坡兴安会馆名誉主席,积极支持新加坡华侨公益事业和当地经济建设。
  黄廷芳虽然久居海外,但始终怀有一颗恋祖爱乡的桑梓之心。他眷念家乡的一草一木,关心祖国和家乡的经济发展与公益事业建设。20世纪80年代期间,黄廷芳经常捐款支持贫困地区,中国贫困地区发展基金会会长项南专门邀请他到北京访问,受到国家主席杨尚昆的亲切接见。2006年9月,香港信和集团出资1000万元港币,邀请日本著名大型综合建筑机构日本丹下都市建筑设计事务所对莆田妈祖城核心区进行概念性设计,为妈祖城招商引资奠定了基础。同时,为了支援家乡经济发展,黄廷芳多次表示将在莆田老家投资创业,要求香港信和集团大陆开发部做好前期的调研工作。
  七、儒商典范周颖南
  周颖南(1929—),出生于仙游县鲤城镇的一个教育世家,其父周子溪于20世纪20年代期间前往印尼泗水谋生,先在同乡商店当会计,后到华侨学校教书。回国后创办了振文学校,酷爱文学和历史,倾心教学,被人尊称为“仙游的陶行知”。周颖南受父亲的影响,从小专心读书,以优秀成绩考入仙游师范,并以“杨虹”笔名发表处女作《闺怨》,一生与文学结下了不解之缘。
  周颖南师范毕业后,先在仙游城西小学任教。1949年,初为人父的周颖南因生活所逼,不得不离开新婚妻子和襁褓中的女儿,走父辈的老路,飘洋过海谋生。初到印尼,人生地不熟,周颖南从最底层干起,慢慢积累经商经验。他在两家公司当会计和内勤,一人干两人的活,努力拼搏,积累资本。
  有了一定积累之后,周颖南便从印尼泗水转移到印尼的经济中心雅加达,先与同乡合资创办了“同丰贸易公司”,从事西欧、美国的进口汽车配件生意。随后,周颖南又向苏门答腊和爪哇等地拓展市场,业务不断扩大。
  周颖南具有商人天赋,深知金融业的兴衰是经济发展的睛雨表,便说服好友一起接办了具有悠久历史的印尼梭罗银行,并对其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造和重组,转变为股份制银行。随后,周颖南大胆拓展金融业务,使梭罗银行迅速发展起来。同时,周颖南又在雅加达、泗水、玛琅等地设立分行,金融业务迅速拓展到印尼全国各地。另外,周颖南还将银行业务与企业发展挂钩并进,取得同步发展的效益。
  从1970年起,周颖南开始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他先后投资创办了新加坡国际纱厂和联洲油脂企业,亲自担任国际纱厂有限公司董事副经理、联洲油脂私人有限公司董事兼总经理,兼任香港年年投资公司董事局主席、马来西亚综艺机构董事。随后,周颖南又创办了针织、漂染、胶带、塑料、成衣等多个企业,并将相关企业合并成立了“海洋纺织有限公司”,购置了世界最先进的生产设备,引进了大批人才,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新加坡纺织业的领军人物,荣获“新加坡50家杰出企业”。同时,海洋纺织有限公司不断兼并新加坡的同行企业,先后在南非、中国、印尼等国家投资办厂,迅速发展成为跨国集团公司。
  1980年,周颖南把目光投向餐饮业。当时,新加坡流行粤菜和川菜,食客们趋之若鹜,生意很好。但周颖南却另僻蹊径,高薪聘请了湖南正宗厨师到新加坡掌厨,以当时尚属冷门的湖南菜为主,创办了“湘园酒楼”。周颖南推出的湖南菜,一炮打响,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随后,周颖南又先后在碧绿的新加坡河畔创建了“金玉满堂”、“楼外楼”、“明珠”、“百乐”、“芳园”、“灵芝”等8座高档酒楼,成立了“同乐饮食业集团”。周颖南独树一帜的经营策略,使餐饮业务迅速发展起来,仅印尼雅加达和新加坡就有20家高档餐厅,年营业额达5000万新币。2001年3月,同乐饮食业集团在新加坡股票交易所成功上市,周颖南成为驰名东南亚的商界名人。
  周颖南不但在商界非常成功,而且在文学创作方面也颇有建树。他在《独乐乐,与众乐乐》中说:“业余时间,积习难改,读书、写作不断”。经商之余,周颖南兼任雅加达华文报纸《火炬报》特邀记者,先后撰写发表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周年》、《读方志敏烈士遗著(可爱的中国)》、《祖国的感召》、《读艾青的新作(藏枪记)》、《百花齐放的中国画》、《毛泽东主席、朱德委员长在庐山的唱酬》等一大批小说、散文和新闻报道,受到周恩来总理的赞赏。周颖南的作品具有大众化特点,善于从平凡人物和普通事件中提炼出内涵深刻的社会意义,并在作品中渗透了自己对美学的追求。周颖南以文会友,笔耕不辍,先后在新加坡、马来西亚、香港、澳门、中国大陆发表文学作品200多万字,出版了多部文集,中国现代文学馆专门开辟了“周颖南文库”,收藏其作品,这是第一个获此殊荣的海外华人。在2003年召开的第五届国际儒商大会上,周颖南荣获“国际儒商贡献奖”。周颖南一手打算盘,一手握笔杆,被誉为“南洋一枝笔”、“最具创造力的亚太华商”,成为华侨儒商的典范。
  八、航运巨商黄金宣
  黄金宣(1935—2012),祖籍莆田市秀屿区,出生于印尼椰加达。1957年,黄金宣毕业于椰加达中华中学,先后从事中学教职和小学校长等职。从20世纪70年代起,黄金宣先后在新加坡大学、南洋大学和国立大学深造,研修公司法、股东法、会计和现代管理学等专业课程,为以后企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黄金宣及其胞弟黄金春都是新加坡石油有限公司(SPC)的代理商,从销售工业柴油、船舶燃油和滑机油起家,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20世纪60年代后期,黄金宣、黄金春两兄弟开始代理英国石油公司(BP)的石油产品,并在世界各主要港口设立轮船供应燃油点,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等国的船务公司都是他们的客户。1973年初,黄金宣、黄金春两兄弟在新加坡创办了“三达私人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达公司),主营燃油和润滑油,兼营运输业和船务业务。
  三达公司成立后,经历了1975、1979年两次世界“石油危机”,面临着严峻挑战。但三达公司长期从事石油代理业务,经验丰富,服务周到,深受顾客好评,不但业务没受到影响,而且还获得了“BP”提供的大量石油销售配额,在石油危机中获得暴利。在短短的七、八年间,三达公司业务迅速发展,拥有15艘油船,载重量6万吨,成为一个上规模的石油企业。
  第二次石油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开始萧条,探油、采油和船务、航运等行业一度低迷,不少船务公司倒闭,船价大跌,只剩下原来的两成。黄家兄弟抓住机遇,低价收购了多艘货轮和油轮,拥有各种运输船30多艘,总吨位达30多万吨,成为一家规模相当的船务公司。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三达公司成立20周年时,已拥有40艘油轮和货轮,且每年保持20%的增长速度。到了1995年,三达公司已拥有50多艘油、货轮,总吨位达60万吨,成为新加坡航运业的巨头。1995年底,黄家兄弟自立门户。黄金宣继续经营三达公司,其弟黄金春创立了“辉煌船务管理公司”。
  三达公司以船务业为主,兼营服务业。早在1981年,黄金宣就投资1亿港元,在广州合资建设了“珠江商业大厦”,后因国家政策限制,导致珠江商业大厦项目多次更改,历经千辛万苦,费了10年功夫,最后以总投资额2亿多港元建成了“广州富丽华大酒店”。随后,三达集团又在广西北海投资了“北海富丽华大酒店”,新加坡原总统李光耀住进该酒店后,在记者招待会上称赞说:黄金宣懂得如何与中方合作。
  20世纪80年代后期,三达公司收购了“新加坡富丽华大酒店”和“阿波罗大酒店”,黄金宣亲自担任三达集团、新加坡富丽华酒店集团和阿波罗酒店三个企业的董事局主席。此后,三达公司的酒店业务蓬勃发展,先后在澳洲、台湾和美国加洲等地收购、兼并了一批大酒店,获得了巨大成功。
  黄金宣商务之余,积极参与华人社团活动,先后担任新加坡中华总商会、华中、华初的董事和兴安会馆、南洋黄氏总会名誉主席,以及新加坡莆中高平公会荣誉主席兼顾问等商团、学校及华侨社团等职务,积极参与侨团工作,联络同乡,协调事务,促进侨商事业共同发展。
  黄金宣既是一位成功的商人,又是一位爱国爱乡的慈善家。在印尼、新加坡、澳洲、香港等国家和地区,他都能积极参与华人社团和学校发动的各种募捐活动,慷慨解囊,出手大方,深受好评。为了帮助家乡百姓脱贫,三达公司经常在家乡招募员工,增加乡亲的经济收入,多次捐款捐资,办学兴医,支持家乡公益事业,被莆田市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第四节 港澳台地区著名莆商
  港澳台地区莆籍商人众多,事业有成,既有老一辈华侨莆商,也有新生代著名莆籍企业家。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在港澳台地区的莆籍同乡约有10多万人。老一代莆商保持了莆田人勤劳俭朴、乐善好施的优良传统,事业成功之后积极回报社会。如香港建兴隆企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程文铸,热心公益事业,几十年如一日。还有民国末年前往台湾经商的张承璜,晚年将全部精力放在家乡公益事业方面,临终之前还惦记扶贫帮困的未了心愿,事迹十分感人。年青一代的港澳台莆商,有知识、有能力,经营理念超前,管理方式科学,许多上市公司都是新生代莆商经营的企业。如许奇峰的侨雄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吴良好的金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林平基的德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黄琼静的新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等,都是香港著名的上市公司。特别是黄志祥经营的香港信和集团,旗下拥有的3家上市公司都进入了华人500强企业。此外,港澳台地区还有众多的著名莆商,如方润华、陈松青、陈玉书、黄肖青、黄赛峰、翁国亮、许国雄、许国华、关永贤、郭祖基、黄志贤、李国坤、李文藻、刘金枝、杨奕章、朱展东、李承光、王文荣、郭文雨、黄志祥、关荣丰、宋元熙、蔡晨阳、林文祥、关珍富、黄春水、蔡金清等。在此选择几个著名商人,从侧面反映港澳台地区的莆商风采。
  一、爱国爱乡的航运商程文铸
  程文铸(1907—1992),涵江区梧塘镇溪游村人,幼年家贫,仅读了一年半私塾就辍学了,加入了谋生的行列。
  民国十七年(1928)秋,程文铸开始在涵江宫口经营小生意。民国十九年(1930年),他赴新加坡谋生,开始了海外商海生涯。20世纪30至40年代期间,程文铸先后在东南亚五国和香港、台湾等地经商,完成了原始积累,成为一名专门经营航运业的著名侨商。
  建国初期,百业待兴、百废待举,程文铸毅然将蓬勃发展的航运公司从新加坡迁往香港,先后创办了“三兴船务公司”、“侨利船务公司”和“友联修船厂”等企业。由于当时正值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经济封锁,国内对外贸易受阻,程文铸便租用外籍轮船,冲破封锁,来往于香港、福州、厦门和上海各港口,把福建的土特产、竹木资源运往海外销售,又从国外进口国家紧缺的建材和军用物资,为建国初期的经济恢复做出了积极贡献。
  20世纪70年代期间,为了支援祖国经济建设,程文铸创建了香港建兴隆企业有限公司,亲自担任董事长,组建了一支拥有100多万吨位的船队,从事航运业业务。当时海峡两岸长期军事对峙,福建沿海航线受阻,商船经常遭到袭扰,程文铸历尽艰险,做了大量工作,打通了香港与福建厦门的航线,并组织大量的进口物资,为中国经济建设做出积极的贡献。
  20世纪80年代期间,程文铸为了促进中国对外开放发展和经济交流,不顾年老体迈,奔走于闽港之间,促成了厦门与香港客运航线的开通。
  程文铸同许多海外华侨一样,身居海外,心怀桑梓,具有强烈的爱国爱乡之心。早在20世纪40年代期间,程文铸就开始捐资创办家乡的蒲江小学,招收适龄儿童免费入学。1952—1953年,他先后捐建了涵中“和平楼”、“民主楼”。随后,他又出资创办了蒲江中学和涵中“高级商业职业班”,设立了“兴安助学金”。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在抗美援朝中,程文铸慷慨捐款,支援祖国,保卫家乡”。①中国改革开放后,程铸虽然年事已高,但仍然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经常慷慨解囊,无私援助,深受家乡百姓好评。
  程文铸待人诚挚,谦逊坦率,曾任福建省政协第五届、第六届常委。1984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为了表彰程文铸捐资兴学的功绩,授予“金质奖章”。
  二、兴教典范、爱乡楷模——张承璜
  张承璜(1924—2008),字继文,仙游县钟山乡顶岳后村人。其父张试,字宗植,靠佃田耕作为生。张家兄弟五人,张承璜排行老三,11岁时进入仙游钟山何关小学(即今湖亭小学)读书,但因家庭经济困难,只读了二年多书就辍学了。
  张承璜少年时就开始耕作,农闲之余跟随父亲做些贩卖猪牛的小生意,赚取薄利,以补贴家用。他虽然没有接受过正规教育,但从小刻苦自学,积累了丰富的学识。抗战时期,张承璜激于爱国热忱,加盟闽中新报社,从事抗日宣传工作。1943年,仙游县创办国立海疆学校,派张兆焕任校长,因缺少人手,报社社长林筹推荐张承璜担任海疆学校庶务。
  1945年底,台湾光复后,张兆焕调任国民党台湾省党部书记长,张承璜追随赴台,担任台湾省党部机关庶务。内战爆发后,张承璜离开了省党部,走上了经商之路。他先在台北创办了一家小印刷厂,由于有报社和学校工作的经验,小印刷厂很快地走上健康发展轨道。张承璜亲自排字、印刷、送货和招揽生意,老板、工人一肩挑,工作十分辛苦。
  1949年秋天,张承璜与印刷厂会计杨雪吟女士结婚。此后,夫唱妇随,襄紫擘划,印刷厂业务蒸蒸日上,生意风生水起。于是,张承璜又创办了出版社,发行教科书和国民小学参考书,一度行销全台。后教科书归政府部门发行,张承璜关闭了出版社,创办了典当铺,并采取与众不同的经营方式,即以低息招揽客户。然而,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不但没有减少收入,反而生意日渐兴隆。积累了一定资本之后,张承璜又转行搞建筑公司。战后台湾正值建筑高潮,建筑业蒸蒸日上,张承璜收益颇丰。
  事业发展之后,张承璜投资入股了台湾立祥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69年,座落在台湾省彰化县美镇,占地八千多坪,当时有员工300多人,主要生产尼龙丝、特多龙和纱布等,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厂。1973年,张承璜投资2200万元,拥有了立祥公司的控股权,亲自担任董事长。随后,他将精力放在台湾立祥公司的发展方面,先后投资了一亿多元台币,建设了大量新厂房,进口了多套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纺织设备,将台湾立祥公司发展成为现代化的纺织厂,规模与产量名列台湾前茅,产品销往东南亚各国和南美洲等地。
  20世纪70年代期间,台湾建筑业进入了低潮,张承璜在台北金山南路开发了大片房产,却因经济萧条而卖不出去,便利用空闲房子创办了“侬来大饭店”、“之江文化事业公司”和“崇宝实业公司”等企业,经营业务涉及建筑、装饰、酒店、商场和文化产业等,迅速发展成为台湾莆仙同乡的商界翘楚。
  张承璜不但企业经营的好,而且非常重视员工福利,每年除发给红利外,还安排特别假期,如率领员工环岛旅行,籍以调节身心,增进生活乐趣。张承璜因经营得法,绩效卓著,多次被台湾当局经济部和地方政府的表彰。由于张承璜对台湾经济发展和公益事业建设贡献突出,1980年入选《中华民国现代名人录》。
  张承璜不仅是杰出的企业家,而且对海外华侨社团工作也非常热心。1946年,张承璜入台之初,就积极参与筹建台北莆仙同乡会工作,历任常务理事和副会长。同乡会的大小活动,他都热心参与,捐款献物,不遗余力。1988年,他受聘为《莆仙会刊社》社长,以会刊为载体,报导乡讯、传递乡情,加强同乡联谊,付出了很多精力。
  晚年的张承璜非常怀念家乡,惦记父老乡亲,关心故土家园的经济建设与发展。改革开放之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回乡探望乡亲父老,积极穿针引线,先后引来了10多个台商项目,为仙游经济发展添砖加瓦。
  张承璜同许多华侨一样,怀有一颗爱国爱乡的桑梓之心。自1984年起,他经常回乡探亲,每次回来都慷慨解囊,先后捐建了母校湖亭小学“承璜教育楼”、钟山中学校门、钟山卫生院“承璜门诊楼”和“承璜老人楼”、“雪吟幼儿园”、“兴泰承璜诗社”等,并设立了“福利基金会”和“承璜教与学基金会”,受救助的孤寡老人和被奖励的师生达4000多人次。家乡的村道、电灯、自来水、避雨亭、风景区建设和寺庙修缮等,张承璜都伸出了援手。据不完全统计,张承璜共捐建家乡的文化、教育、卫生等公益事业93个项目,捐资2000多万元,深受家乡百姓的好评。但他却谦逊地说,我与陈嘉庚先生相比,只是沧海一粟。张承璜的长女张慧玲曾经动情地说:“像父亲这样小富之家,台湾不计其数,但他为了家乡公益事业,自己连每月薪水都舍不得花!”2008年初,垂暮之年的张承璜,人在医院,心系故里,不停地从台北打电话给仙游县台办领导,一再叮嘱:一定要在春节前代他上门慰问谢来顺等4位贫困乡亲,并将承璜扶贫基金发放到位,让钟山西林、湖亭等村150个贫困户过上祥和欢乐的春节。正如他所说:“吾身一水隔西东,爱国情深与众同。故里山川披锦绣,乡心一片寄归鸿”。从中可以看出海外赤子的一片桑梓之心。
  张承璜兴学爱乡的感人事迹有口皆碑,深受各级政府和百姓的赞扬,国家民政部授予“德高义重”铜匾,省、市人民政府分别授予张承璜夫妇“荣誉市民”称号和“乐育英才”金匾及金质奖章等,被福建省政府树为“兴教典范,爱乡楷模”。
  三、“西装大王”吴良好
  吴良好(1951—),仙游县大济镇东井村人。吴良好从小对服装制作颇感兴趣,中学毕业后赴上海学习服装裁缝技术,出师后在莆田、惠安、永泰、福州、厦门等地创办服装培训班,自己编写服装裁剪手册——《良好服装裁剪法》,作为教材传授新学徒。20世纪70年代后期,吴良好赴福州开店,一边做裁缝,一边教学徒,积累了一定的资本和经验。
  1981年,吴良好只身前往香港,开始只是在酒楼做杂工,早上去酒楼上班,下午五时半后到工厂上镙丝,一个人打了两份工,一个月赚1700元港币。后来经朋友介绍,吴良好进入观塘时装厂,重操旧业,如鱼得水,勤恳依旧日,早出晚归,深得老板赏识,在三年之内连升三级,从普通职员升为领班,再到总管、厂长等。吴良好的服装天赋和经营才干得到合作厂商的青睐,合作商抛来了橄榄枝,邀请他合作办厂。
  1985年起,吴良好担任源美集团公司董事长兼经理,开始自主创业。1988年,吴良好将自家房子抵押了25万,创办了“金威服装贸易有限公司”,从事服装生产与经营。1991年,吴良好又创办了“金威服饰集团有限公司”,担任董事长。此后,生意蒸蒸日上,业务不断扩大。1993年,吴良好组建了“金威集团(控股)有限公司”,担任董事局主席兼总裁。1998年,金威集团股票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世界金融大财团“苏黎世金融集团”和“长江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等知名公司先后入股,迅速壮大了金威集团的经济实力。
  中国改革开放后,各地经济蓬勃发展,吴良好瞄准大陆的广阔市场,于20世纪90年代初回乡投资创办了“金威服饰(福建)有限公司”,建设了3000多平方米的标准化厂房,从日本、德国、意大利等国引进了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微电脑服装生产流水线,采用电脑自动调控立体真空整烫设备和先进技术,还从美国引进CAT电脑设计排版系统,制作男女西装、西裤、衬衣、茄克、大衣等系列产品,创立了“金威世家”品牌。
  吴良好在经营中推行资源整合战术,将香港先进的设备、技术、工艺和人才等优势与国内劳动力资源及市场优势整合起来,迅速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拓展了海内外服装市场。同时,金威集团还与世界顶级服装名牌厂家建立了合作伙伴关系,成为意大利“华伦天奴”、法国“嘟嘭”、“卓丹尼”等国际品牌的定点生产基地。在吴良好大刀阔斧的改革中,金威公司迅速发展起来,先后承接了世界顶级品牌服装制作企业的设计和加工订单,承担了众多国际顶级品牌的业务,并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等单位指定为制服定点生产企业。
  吴良好在生意场上屡出奇招,出奇制胜。2003年,他推出了休闲服装系列,进入市场后大受消费者欢迎,销售业绩全线飘红。2004年,休闲装在全国遍地开花,大有泛滥成灾之势。吴良好当机立断,立即停止生产休闲服,推出了“新概念便装”,再次夺得市场份额,成为享誉商界的“西装大王”。
  金威集团诚信经营,质量可靠,先后受到中国质量管理协会、福建省人民政府等有关单位的表彰,荣获“全国外商投资双优企业”、“福建省明星侨资金企业”、“重合同守信用企业”、“诚信纳税大户”、“AAA信用等级企业”等荣誉。
  随着中国市场的进一步扩大,服装市场的竞争日趋白炽化,加上原料、工资成本等大幅上升,服装业毛利迅速下降,金威公司盈利率开始下降,股票下跌。在此情况下,吴良好于2002年起进军IT行业,先后投资控股了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下属的“九州计算机网络有限公司”和福州软件园的“科软计算机软件有限公司”,从事办公自动化、电子商务和各种互联网应用的研究、设计和系统集成开发,承担了6项国家863科研项目和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开发的软件“压宝”,取得了国际发明专利和美国专利。
  进入21世纪之后,吴良好又投资控股了中国科学院技术工程中心,将中国科学院研究的纳米科技成果进行了产业化推广,应用在纺织、建筑等新材料领域,研制开发出新一代纳米产品,并与服装材料结合起来,推出了高科技的新材料服装,为金威集团可持续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吴良好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成为香港地区知名的企业家。2008年,吴良好在新财富500名富人榜中名列第483位,资产达14.9亿。
  吴良好事业成功之后,热心公益事业,努力回报社会。他先后捐资建设了“金威小学”,设立了“金威教育基金会”,创办了“体育训练馆”等。特别是在抗洪救灾、架桥铺路,扶贫济困等公益事业活动中,吴良好都能积极捐款赞助,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四、“电子豹”黄赛峰黄赛峰(1952—1998),乳名“阿豹”,出生于涵江区江口镇石西村。黄赛峰少年时期家境一般,中学毕业后承担起家庭重担,从事养蜂业,足迹遍布大江南北,成为远近闻名的“蜜蜂司令”。
  中国改革开放初期,黄赛峰一家人相继移居香港,开始只是在香港一家电子厂打工,从事电子配件组装,但精明的黄赛峰为了多赚些钱,便向工厂老板提出建议,要求一次性领取一批电子元件回家,装配后交回工厂。这样既可以节省上下班时间和交通费,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多干些活,这一想法得到老板认同。于是,黄赛峰便批量地领取电子元件回家,不但一家人随时装配电子产品,而且还聘用他人共同装配,创办起家庭小作坊。由于黄赛峰从小就有过人的胆识和超凡的魄力,没几年功夫就在香港打下了一片天地,事业有了一定发展之后,小作坊也变成了电子厂,黄赛峰在香港创办了新光电子公司。
  20世纪80年代初期,电子产业正处黄金发展时期,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赚得是辛苦钱,收入微薄。具有商业头脑的黄赛峰开始盘算,国内有着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如果将电子元件拿到国内去装配,仅工资一项就会节省许多。于是,他于1984年回乡创业,投资3000元,创办了涵江地区第一家电子产品来料加工厂。黄赛峰回乡投资创业一举成功,获得了高额利润。此后,他不断拓展大陆的业务,事业蒸蒸日上。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黄赛峰着手拓展海外市场,以香港为基地,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建立了一个国际电子产品销售网络。1989年,黄赛峰成立了“新威集团”,创立了“SUNWAY”品牌,并先后在涵江区江口镇和仙游县榜头、赖店和度尾等乡镇扩建厂房,扩大生产规模。但随着沿海地区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力价格逐渐上升,电子厂利润开始下降,精打细算的黄赛峰又将目光投向内地,先后在大田、将乐等地创办了多家电子工厂,生产规模不断扩大。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大陆的劳动力红利开始逐渐丧失,新威集团的经营模式面临着巨大挑战。特别是电子行业更新换代速度快,几个月就有一个新产品问世。新威集团洞察世界电子市场变化,广收入才,积极搜集世界上最先进的科技资讯,不断开拓新的科技电子,并与享有盛誉的台湾大同电子公司合作,创办了“台湾通信(福建)有限公司”,生产高科技通讯终端产品,产品涉及多个电子领域,年产值达10多亿元,公司员工发展到18000多人。
  新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并于1999年在新加坡、香港两地证券交易所联合上市。黄赛峰个人也因经营电子产品而出名,被人尊称为“电子豹”。
  黄赛峰事业有成之后,热心公益事业,先后在家乡的公共设施建设、教育、卫生、扶贫帮困等方面,多次慷慨解囊,深得好评。同时,还积极参与响应国家“东西合作、扶贫帮对”政策,安排了宁夏贫困地区数千名富余劳动力。黄赛峰作为一个成功的企业家,可敬之处不在于他是一个拥有数十亿财产的富翁,而是他朴实无华的人格。在一般人的想象中,作为一个亿万富翁,肯定是衣冠楚楚,一副富气十足的派头。但黄赛峰始终把自己当作一介平民,没有一点亿万富翁的架子,在待人接物上处处体现出谦逊与坦诚,不管是接待客户,或是接触社会各界人士,都能耐心地听取对方的意见,使人感到与他交往尤如一股和煦的春风,沁人心扉。
  然而,正当新威集团蓬勃发展之际,黄赛峰却在一次火灾中不幸遇难,英年早逝,年仅46岁。
  五、白手起家的林平基
  林平基(1953—),祖籍涵江区江口镇五星村,出生于印尼,1960年印尼发起排华运动时返回祖国,现任香港德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执行董事,兼任香港莆仙同乡会名誉会长、莆田市政协委员等职。
  20世纪80年代初期,林平基移居香港,初来乍到,人生地不熟,生意并不顺利,奋斗了好几年,却没有多大积累。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蓬勃发展,许多香港商人纷纷回国投资创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于是,林平基决定返回家乡投资创业,谋取更大的发展。
  1992年,林平基怀揣着十年的积蓄,回乡寻找发展机会。创业的道路十分艰辛,当时林平基手中仅有几十万元钱,只能创办一个小厂。于是,他选择回家乡投资创业,在莆田江口创办了“德基电子有限公司”,专门生产小型计算器,小本生意,利润不大,但林平基在新产品和质量上下功夫。他设计的计算器款式新颖,质量可靠,投放市场后倍受青睐,订单不断增加,产量迅速扩大。此后,林平基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发展,产量年年翻番,很快发展成为一个上规模的计算器生产厂家。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林平基敏锐地感受到科技时代的发展脉搏,始终将企业发展定位在科技强企战略上,不断引进新工艺,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企业的竞争力。如20世纪90年代后期,他斥巨资引进了AMS全自动帮定机、数控电脑钻床、电脑注塑机、全自动丝印机、移印机和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检测仪器和生产技术,开发了由福建省科技厅立项的科研项目——柔性印刷电路。随后,他又研发了掌上电脑、电子辞典、聋哑专用手写电话和手提式电脑监控器等新产品,由单一计算器产品发展到电子钟、万年历、游戏机、验钞机等电子系列产品,日产量达20多万台,产品销售亚洲、非洲、西欧、中东及南美洲、北美洲等各个国家和地区,年产值超过2亿元,成为我国电子行业的骨干企业。
  1998年,林平基投资6888万港币创建了“德信电子有限公司”,开发了液晶显示器(TN型)项目,月产量达5万组,年产值2亿多元。2004年,他又成立了“德荣电子有限公司”,总投资4800万美元,生产STN型液晶显示器和电子产品及配件,开发了大屏幕、点阵型、宽视角、宽温型液晶显示器。林平基的电子企业发展迅速,业务不断扩大,成为香港知名人士。2001年,林平基的“德信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
  林平基非常重视产品质量,旗下的企业和产品获得诸多荣誉,先后被省市有关部门评为“诚信企业”、“消费者推荐产品”、“质量合格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福建省驰名商标”等。
  六、著名古玩商关荣丰
  关荣丰(1955—),涵江区江口镇后村人。其父关龙苍,于1945年赴印尼雅加达定居,主要经营石油和进出口贸易。
  1974年,关荣丰高中毕业后,在母校锦江中学代课。1979年,中国与葡萄牙正式建交,关荣丰加入了赴澳的移民行列。初到澳门,人生地不熟,又不会讲广东话,关荣丰连一天10元钱的工作都找不到,窘迫的生活几乎把他逼向了绝境。但他没有向命运低头,而是挺起胸膛,迈开了奋斗的步伐。他先去针织厂当机工,后又去建筑工地找了一份挑砖的活,起早摸黑,日晒雨淋,喝开水、啃面包,艰难度日。
  自小就喜欢中国传统文化的关荣丰,对中国工艺品有着特殊的爱好,而正是这一爱好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由此开拓出一片新天地。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工艺品市场开始活跃,关荣丰用攒下来的几千元钱,远赴北京、上海等地进货。但隔行如隔山,由于不识货,几度被骗。于是,他重新拾起了书本,不停地搜集、查考了大量的史书,久而久之,逐渐摸出了门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989年,他返回家乡投资创业,生产工艺陶瓷、竹雕、玉器等工艺品,产品销往世界各国。
  1991年,关荣丰在澳门创办了艺丰贸易公司,把莆田生产的工艺品销售到澳门、香港和东南亚各国。随后,他又与同乡合作在澳门创办了“大得盛集团有限公司”,亲自担任董事长,经营进出口贸易、房地产和家用电器等。随后,关荣丰又先后在澳门和新加坡等地创办了“龙宝斋古艺品公司”和“中国古玩城”,专门经营中国工艺品。同时,他还在家乡莆田创办了“三德水产养殖公司”,亲任董事长,事业蒸蒸日上。
  关荣丰事业有成之后,不忘回馈社会、回报乡亲。1994年,他发动澳门乡亲捐款数万元给华东灾区。1998年,他发动澳门同乡向长江灾区捐款。2000年,莆田市遭受百年一遇洪灾,关荣丰发动澳门同乡筹集善款20多万元,为家乡灾民减灾赈灾。还有涵江上后小学、后头小学、锦江中学、江口镇政府新楼、莆田学院基金、莆田市见义勇为基金、莆田市侨联基金、莆田市政协大楼装修、莆田市海外投资联谊会、省政协大楼装修、福建省海外联谊会、闽东畲族贫困区小学基金、闽北福总希望小学工程,以及澳门街坊会联合总会基金和澳门中华妈祖基金会等,关荣丰都积极发动在澳莆商,捐资赞助,深受社会各界好评。2008年5月,四川发生大地震时,他发动澳门同乡捐款捐物,支援灾区,累计捐款达600多万元人民币。
  关荣丰热心华侨社团工作,在担任澳门莆仙同乡会会长期间,经常筹集善款,帮助澳门困难同乡,并设立奖学金,资助贫困学生,奖励优秀学生,鼓励莆商后代努力学习。他先后担任第七届、第八届、第九届福建省政协委员;第三届、第四届莆田市政协常委;莆田学院董事会副董事长;莆田市公安局见义勇为基金会荣誉副会长;莆田锦江中学名誉董事长;闽澳经济合作促进会委员;澳门福建省体育会会长;澳门福建同乡会副会长和澳门莆仙同乡会会长。2000年5月,他荣获“人民日报”海外版“世纪之光”优秀主人翁奖;2004年,关荣丰荣担任澳门第二届特区行政长官推选委员会委员。
  七、惠泽桑梓的郑庆模
  郑庆模(1954—)莆田市荔城区拱辰街道人,现任香港南湖贸易公司、香港金辉洋参制品有限公司、香港宝胜投资发展公司、福建莆田宝胜建设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等职,兼任香港莆仙同乡联合会名誉会长、香港莆田商会副会长、福建省外商投资企业协会理事、福建省侨商联合会理事、福建省房地产业协会常务理事、福建省房地产业协会开发委员会副会长、莆田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副会长、莆田市企业与企业家联合会副会长、莆田国际商会副会长;莆田市房地产业协会常务理事;莆田市侨联常务理事、莆田市荔城区政协常委、莆田市荔城区侨联副主席等社会职务。
  20世纪80年代初的一天,郑庆模接到一封香港来信,原来表哥为他办好了旅港手续。三天后,这位刚刚27岁的年轻人告别了父母妻儿,踏上了南下谋求发展的商旅征程。灯红酒绿的香港大都市十分诱人,但这颗东方明珠对远方的客人既热情,又冷漠,人生地不熟,一切只能靠自己。
  于是,郑庆模从食品厂打杂工做起,努力拼搏,勤劳致富。两年后,郑庆模稍有积累,便成立了南湖贸易公司,开始自主创业。白天,他带着几个年轻小伙子四处推销鞋服、电器、茶叶等,小本生意,积少成多。晚上,他又为别的公司做账,挣点外快,积累资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惨淡经营,缓慢发展。
  1985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中国大地,郑庆模已经从农民蜕变为商人,并带上了耀眼的侨胞光环。机会从来只青睐有准备的人,郑庆模敏锐地捕捉商机,带着自己从香港淘来的第一桶金,在珠海特区投资当时尚属冷门的液化气生意。随后,他的经商足迹遍及福建沿海各主要城市,生意逐渐发展起来。五年之后,郑庆模成立了香港南湖工业有限公司,生意蒸蒸日上,风生水起。
  1991年,中国掀起大改革、大开放的浪潮,郑庆模再次将目光瞄准国内市场。这一次,他选择了自己的家乡莆田,仅用8个月时间就完成了新工厂的筹建,刷新了外商创办企业的最高效率。
  短短的几年之间,郑庆模的瓷砖生意遍及全国各地,经营规模迅速扩大。随后,郑庆模又创办了制药厂,开展多业经营,并取得了成功。
  20世纪90年代中期,郑庆模又将目光投向房地产业。他在家乡拱辰街道征地400多亩,准备在房地产业中大显身手。但人算不如天算,东南亚金融危机不期而至,国内房地产市场出现了萧条。但他坚信“没有一个冬天不可以逾越”。2000年,房地产的春天终于来了,50多万平米的宝胜小区在荔城区傲然崛起,且一炮打响,获得了丰厚利润。于是,他又相继开发了宝胜豪庭、宝胜购物中心、宝胜富贵苑、宝胜三紫花园、宝兴楼、宝旺楼等多个房地产项目,一个综合性房地产建筑公司日渐成长、成熟,郑庆模成为了亿万富翁。
  衡量一个企业家是否成功的标准很多,但郑庆模认为最关键的是社会责任感。郑庆模事业有成之后,将支持社会公益事业作为己任,铺桥、修路、办学、赈灾、修缮烈士陵园、资助SOS儿童村、扶持民间文化发展......只要有人来向他求助,不管是政府官员,还是普通人物,只要他觉得是有意义的公益事业,都会慷慨解囊,给予支持。据不完全统计,郑庆模累计捐款已达6500多万元,目前正计划捐资200多万,筹建“郑樵希望小学”。
  郑庆模的慈善义举得到社会各界的肯定,荣获了众多荣誉。1998年,他的公司被莆田市政府授予98年支援长江灾区抗洪救灾捐赠先进集体;先后被省政府侨办、外经贸厅授予2003—2005.2006—2008年度“全省百家明星侨资企业”;2007年,莆田市慈善总会授予“慈善之家”;2008年,中国红十字会基金会授予“人道、博爱、奉献奖”;2009年,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授予“侨爱工程,惠泽桑梓”牌匾。
  八、后起之秀许奇峰
  许奇峰(1960年一),莆田市秀屿区人。许奇峰于20世纪70年代初同父亲许国雄和叔叔许国华一道移居香港。初到香港,人生地疏,举目无亲,步履维艰。但许氏一家发扬莆田人勤劳朴实的传统,赤手空拳闯荡香港,从打杂工起家,以出卖体力为生,省吃俭用,不断积累资本。
  1976年,许家倾尽家资在香港收购了一家亏损的塑料装饰品厂,并以此为起点,精心策划、苦心经营,扭亏为盈。稍有积累之后,许家又创办了“香港侨虹工业有限公司”,开始向塑料玩具行业发展。
  中国改革开放后,许国雄率先回乡投资,于1982年创办了莆田县境内第一家来料加工企业——莆田县侨雄工艺厂。虽然规模很小,设备简陋,全厂只有14名员工,且租用莆田县侨联会议室作为厂房,产量小,产值不高,但毕竟为莆田县引进外资开了个好头。
  1984年,在加拿大留学归来的许奇峰,就任侨红工业有限公司董事经理。许奇峰年轻有为,才华出众,经营理念超前,侨红工业公司业务在他手上不断拓展。1989年,许国雄病逝后,年仅27岁的许奇峰担任了侨红集团董事长。此后,他大展宏图,拓展市场,公司规模不断扩大,产品销售到世界各地,先后开辟了礼品、贸易、化工等行业,成为颇具规模的跨国公司。
  1993年,许奇峰加大对家乡的投资力度,对早期投资的侨雄工艺厂进行了改造,增资1亿多元人民币,在莆田征地200多亩,先后创办了侨雄中心、侨雄工业城和奇嘉化工区等,成为一个上规模的外资企业,为家乡百姓提供了3000多个就业岗位。
  20世纪90年期间,侨红工业公司蒸蒸日上,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上规模的跨国集团。当时中国改革开放正不断深入,房地产市场异军突起,许奇峰以一个企业家的睿智眼光和洞察力,迅速在福州市黄金地段建起了“侨雄商业中心”,包括写字楼、商场、金融、娱乐、服务业等。随后,又在风景秀丽的福州荔园度假村内兴建规模宏大的“富豪山庄”(豪华别墅群),成为当时福州投资规模最大的外商之一。
  2006年,侨雄国际集团通过配股募集资金,控股了北京铭润峰集团公司,涉足了建材、电器等业务,进一步拓展了侨雄集团的业务范围。2006年6月,侨雄国际集团在内蒙古勘查一个煤矿点,煤矿储量约1.11亿吨,估值1.66亿元,为侨雄集团向采矿业进军奠定了基础。
  侨红集团从一个只有10多名工人的小厂,发展成为以香港为总部,涉及礼品、玩具、化工、贸易、房地产、采矿业和金融业等多领域的跨国集团,旗下的成员企业“侨雄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已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成功上市,总资产逾10亿元人民币。
  侨雄集团还在国内投资了多家企业,坚持诚信经营,照章纳税,多次被中国海关、福州海关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评为“信得过企业”和“诚信企业”,被中国银行评为“AAA”信誉企业,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福建省明星侨资企业”荣誉。
  许氏家族事业有成之后,积极回报社会,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建设。早在1985年,许国雄兄弟就捐资120万元人民币设立“莆田市许阿琼奖学金”,每年一度奖励成绩优秀的莆籍学生,这是改革开放后莆田境内第一个以个人名誉捐助的基金会,20多年来先后有近2000名优秀学子得到资助。还有家乡的村道修建、学校建设等,许国雄兄弟都给予援助。
  许国雄去世后,许奇峰继承和发扬父亲的遗愿,于1993年捐资200万元建设莆田学院雄馨管理学院。1995年,许家四兄妹共同捐资300万元,用于扩建莆田学院图书馆。1998年,还捐资96万元设立“许理胜教育基金会”等,荣获福建省人民政府颁发的“乐育英才”金质奖章。
  许奇峰不但热心支持家乡的教育事业,而且对各地公益事业都很热心。他先后在福建省内创办了四所雄馨希望小学,还担任香港“福建希望工程基金会”主席,不遗余力地支援希望工程。
  据不完全统计,许氏家族为祖国和家乡的公益事业捐资逾2000万元。
  许奇峰既是商人,也是社会活动家。他先后兼任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政协常委、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香港上市公司商会常务理事、香港青年工业协会执行委员、香港福建省希望工程基金会第二届主席及荣誉会长、福建省社团联合会执行委员、香港莆仙同乡联合会名誉会长、香港福建同乡联合会副监事长、中国国际志愿者特邀委员、闽港经济合作促进会委员、福建省海外投资联谊会副会长、福建省青年节联合会副主席、福建省工商联合会特邀顾问、莆田学院校董会副董事长、客座教授及雄馨管理学院名誉院长等职务,荣获“香港青年工业家奖”,并被福建省政府授予“乐育英才”金质奖章。
  九、商海“巾帼”黄赛琴
  黄赛琴(1963—),乳名“阿妹”,女,出生于莆田涵江区江口镇石西村,现任福建安特集团董事长,兼任福建省政协委员和香港福建社团联会、香港莆仙同乡联谊会、澳门莆仙同乡会和香港、上海、深圳等莆田商会名誉会长。同时,还兼任福建省海外联谊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女企业家商会常务副会长、福建省海外妇女联谊会常务理事、福建省妇女代表大会第十届执行委员、第五届莆田市女企业家联谊会会长等社会职务。
  1978年,黄赛琴一家人相继移居香港,她是四兄妹中唯一女孩子,排行老三。初到香港,年轻的黄赛琴开始只在一家电子厂打工,从事电子表组装工作。为了多赚些钱,她向工厂老板请求按批次领取电子元件回家,装配完成后再交回工厂,这样既可以节省上下班时间和交通费,又可以利用空余时间多干些活,不但一家人随时可装配电子产品,而且还可以聘用他入一起装配,从而办起了家庭小作坊。
  1982年,香港电子行业正处黄金发展时期,她与胞兄黄赛峰在香港创办了第一个企业——新光电子公司,担任总经理,主要承接电子表的来料加工业务。经过几年的努力,新光电子公司的业务量不断扩大,在香港打下了一片天地。事业发展之后,黄赛琴开始拓展其他电子产品,如计算器、电子钟、电子表及其配件等。
  黄赛琴从小就有过人的胆识和超凡的魄力。她敏锐地觉察到国内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是电子行业发展不可多得的优势,如果将电子元件拿到国内装配,仅工资差价就会节省许多。1984年,黄赛琴家族从香港举资返乡,创办了福建省第一家中外合作电子企业——莆田星光电子有限公司(新威集团前身),在莆田老家创建了福建乃至国内有名的电子来料加工企业,带动了莆田电子热潮的掀起。
  从上世纪90年代初起,星光电子公司的来料加工业务迅速增长,约占香港份额市场的70%,为莆田地方经济发展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黄赛琴巩固了大陆生产基地之后,开始拓展海外市场。
  她以香港为基地,将产品销往世界各地,逐渐建立起一个国际电子产品销售网络,生产规模日益扩大。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起,黄赛琴密切洞察世界电子市场的行情变化,相继成立了“新威集团”、“香港新威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并于1999年在新加坡、香港两地证券交易所联合上市,黄赛琴出任新威国际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但黄赛琴并没有停止发展的脚步,更不满足于单纯的来料加工模式,而是积极向高科技领域进军,开拓电子产品的核心部件——半导体集成电子芯片。
  2002年,黄赛琴联手俄罗斯远东电子集团,在莆田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内征地面积230亩,投资8000万美元,创办了福建省安特半导体有限公司,集设计、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采用先进的集成电路、晶体管、肖特基、TVS、MEMS传感器等工艺技术,许多产品填补了中国空白。
  为了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黄赛琴在香港、深圳等地开设办事处,在上海建立了设计公司,并与厦门大学、中科院固体研究所联合成立了电子产品研发基地,先后成功地开发了100多种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集成电路、分立器件等芯片,产品畅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市场。
  高科技产业投资大,周期长,且需要不断更新,只有连续不断地投资,才能在世界市场占有一席之地,这对于一个民营企业而言,很难坚守。但黄赛琴认为福建电子产业基础好,具备了发展半导体芯片产业的主客观条件,决定投巨资在莆田老家创建全国知名的电子芯片制造厂。在黄赛琴的不懈努力下,新威国际控股集团研发了4英寸集成电子芯片生产线,并于2003年11月正式投产,年产量达24万片。
  4英寸集成电子芯片投产之后,黄赛琴又于2009年投资研发了5英寸晶体管芯片生产线,年产量达到36万片。2012年,安特半导体有限公司研制的6英寸晶体管芯片生产线,在莆成功投产。但黄赛琴并不满足于现状,又着手建设福建省最大的8英寸芯片生产线,第一期年产量达30万片,第二期年产量将达到60万片。该项目投产之后,将成为福建乃至全国规模最大的集成电路芯片生产基地,也会极大地提升了福建电子信息和IT产业的科技水平。
  黄赛琴不但在电子行业取得了巨大成功,而且在房地产开发领域也颇有建树。从2007年起,她开始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注资1000万美元,创办福建省安特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仙游一中附近拍下了一块建筑面积32.6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地,开发商业高层住宅和别墅,打造安特·豪景园和安特·御景园,总投资9亿元人民币。2008年,黄赛琴又投资创办了福建省安特华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在莆田市荔城区拍下了一块10万平方米的商业用块,打造高端商住楼——安特·紫荆城,总投资8亿元人民币。2011年,黄赛琴又投资创办福建安特集团有限公司,在莆田荔城区拍下了3.5万平方米的商业地块,开发建设安特总部大厦,总投资3亿元人民币。2012年,黄赛琴还创办了福建安特投资有限公司,规划建设大型城市中心休闲综合体项目——安特·欧洲城,该项目被福建省政府列为“第十六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省级重大合作项目。
  在黄赛琴的带领下,福建安特集团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被省、市和国家有关部门确定为高新技术企业、两个密集型企业和海关AA类管理企业,荣获福建省明星侨资企业、福建省引进国(境)外智力成果示范单位等称号。黄赛琴本人也先后荣获“福建省三八红旗手”、“福建省优秀民营企业家”等荣誉称号,并被中国企业家协会授予“中国杰出创业女性”。2007年3月,她在俄罗斯受到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的亲切接见。
  黄赛琴是位乐善好施的商人,始终秉承“兼济天下,关怀社会”的理念,事业发展之后,不忘回报社会。在捐助教育、卫生、文化体育、扶贫帮困、慈善机构等社会公益事业活动中,她慷慨解囊,无私援助。如乡村道路建设、扶贫支教和见义勇为基金会及创建老人活动中心等公益事业,都给予无私援助,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
  黄赛琴虽然是个商人,但能够自觉承担社会责任。从2003年起,她兼任福建省政协委员,始终牢记“为民代言”的神圣职责,把当好委员看作是回报社会的又一机缘。无论走到哪里,无论再忙,一有机会就走访群众,了解社情民意,认真履行职责,为广大人民群众说话办事。她针对社会上出现的“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现象,呼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加强管理与监督,引导医疗卫生机构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确保普通群众看得了病、看得起病。几年来,黄赛琴真实反映民情,及时传达民意,充分发挥了政协委员的作用,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十、优秀青年企业家翁国亮
  翁国亮(1964—),莆田市荔城区黄石镇人。现任万好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华夏医疗集团董事局主席、惠好(香港)医药集团董事长、国金矿业(香港)集团董事长、万好置业(福建)有限公司董事长等法人职务,兼任全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新疆侨联副主席、福建省政协委员、莆田市政协委员、香港莆田商会会长、莆田学院第二届董事会名誉董事长等社会职务。
  1986年,翁国亮踏上了经商之路,打工过,出卖过体力,睡过澡堂,当过推销员,加工过废旧轮胎,还经营过餐具生意,涉及十几个行业,尝到尽千辛万苦,终于挖掘了自己创业人生的第一桶金。
  翁国亮的事业发展是从医药零售业起步。20世纪90年代期间,莆田东庄人大举投资民营医院,出现了一大批医商,不少人发了财,引起了翁国亮的极大兴趣。1998年,翁国亮经过一番市场调查之后,决定进军民营医院行业。1999年,他筹资收购了江西省定南县人民医院,成为一名经营医药的商人。但在经营医院过程中,翁国亮发现了一个天大的商机,即药品批发价格与零售价之间差价很大,利润十分丰厚。于是,翁国亮萌发了做药品零售生意的想法。从2001年起,翁国亮先后考察各地的医药市场和药品生产厂家,向一些药品批发商和零售商学习取经。一年后,翁国亮带着一批管理人员回到了福建,着手筹备自己的药品零售店。2002年11月,翁国亮在福州长乐路创办了第一家药品零售店,取名惠好药店,经营面积达1000多平米,创下了当时福州药店经营面积最大的记录。更难能可贵的是翁国亮采取薄利多销的经营策略,药品零售价格比国家最高限价低45%,这无疑是将中国药品行业的暴利公诸于众,剌痛了众多药品经销商的软肋。一石激起千层浪,惠好药店的低价促销在福州引起了巨大的反响,长期虚高不下的药品价格被惠好药店打破了,各药店纷纷降价,降价率高达30%以上。惠好药店的做法让老百姓受惠了,翁国亮在医药界声名鹊起,逐渐发展成为颇具名气的药品经销商。
  2004年,翁国亮开始扩大经营规模。他先组建了惠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着手在全省各地创建医药零售连锁店,并对各地连锁店的药品购进、储存、养护、质量验收、整体供应链及客户等进行统一管理,迅速拓展了福建药品零售市场。至2006年,翁国亮已在全省各地创建了100多个医药连销店,建立了一个药品销售网络。
  2006年,翁国亮利用惠好药店终端销售网络优势,大举进军福建药品批发行业。他先在福州市闽侯上街征地100亩,创建了一座现代化的医药工业园,按照国家GSP建设要求,建设36200平方米的药品仓库,配备了先进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成为福建省单体面积最大的综合性药品存储中心。同时,翁国亮将现代物流手段融入医药配送的全过程,建立了福建省药品配送网络,并与福建省立医院、解放军九三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等全省100多家公立医院建立了药品配送关系,还托管了多家莆田医商经营的民营医院药房。至2008年底,惠好集团同已与全国数千家上游医药生产供应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了一个庞大的药品批发、配送、销售网络。2009年11月,惠好集团举办了一次盛况空前的药品供应商联谊会,有一千多家医药经销企业参加,轰动了中国医药产业界。
  巩固了福建药品市场销售业务之后,翁国亮又积极拓展闽、粤、赣、浙、桂等周边省份的药品销售市场。一方面,继续扩大连锁药店,使药品物流配送区域迅速扩大,辐射半径扩大到300千米以内,医药供应品种达数万个,日出库药品达3万件,日销售金额达2000万元,年产值达50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翁国亮还大力发展网购业务,于2008年投资创建了网上药店,成为福建省第一家具有网上药店经营资格的医药企业,迅速拓展了网上药品销售市场,进一步扩大了惠好集团的影响力。经过几年的努力,惠好医药集团在福建省内拥有200多家门店,成为福建境内规模最大、门店最多的医药零售连锁企业,在全国医药连锁百强企业排名第35位。
  翁国亮是一个名符其实的医商,不但在药品连锁经营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且在民营医院融资、投资、管理等方面,也取得很大的成功。其中最大的举措是2005年,他投巨资收购了香港联交所上市的公司——“泓迪有限公司”,并将其更名为“华夏医疗集团有限公司”,把经营方向转移到医疗投资管理业务方面。从2007年起,华夏医疗集团大举进军国内医疗市场,先投资1.5亿人民币并购了重庆爱德华医院,随即又投资8000万人民币并购浙江嘉兴曙光中西医结合医院。接着,翁国亮又投资1.9亿人民币,先后创建了广东佛山启德医院、江西上饶协和医院及安徽蚌埠澳美佳医院。2011年,华夏医疗集团又投资1亿港币,创建了珠海九龙医院。在短短的4年之间,翁国亮在国际资本市场成功融资了近3亿港币,采取并购、合作、新建、托管等多种方式,大举进军中国民营业医疗市场,引起众多国际投资机构对中国医疗市场的广泛兴趣,在中国民营医疗行业的国际化运营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2007年以来,翁国亮开始走多元化发展道路。他先后投资数亿元人民币,重组了新疆伊吾县闽兴矿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大举进军中国西部的采矿业。3年之间,翁国亮先后依法取得了伊吾县淖毛湖北山金矿、苇子峡地区大金沟金矿、小金沟金矿和梭梭泉金矿等4个矿区的采矿权,以及北山金矿外围金矿普查、伊吾县琼河坝天南铜多金属普查探矿权和伊吾县绿石沟铜矿预查等3个矿区的探矿权,矿区总面积超过了110平方千米。从2012年起,翁国亮继续加大对新疆矿业项目的投资力度,将伊吾县闽兴矿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及其7个矿区进行重组整合,着手筹建国金矿业集团,计划用3年时间完成10亿元投资,使国金矿业集团成为上市公司。
  近几年来,翁国亮还大举进军房地产业。2009年,他投资成立了万好国际集团,在厦门“9.8”投洽会上与莆田市人民政府签订了ECO城投资项目,总投资60亿元人民币,建设150万平米的综合性新型城市,创建一个以中医药文化为引擎,以绿色、健康、生态为主题,以健康产品交易和中医药文化为核心,最具特色的亚太健康生态城。但该项目投资规模过大,在建设过程又遇到资短缺问题,对翁国亮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翁国亮是个成功的商人,旗下企业众多,事务繁忙,但他非常热心商人社团工作。他先后兼任全国侨商联合会副会长、新疆侨联副主席、香港莆田商会会长等多个商人社团职务,积极为莆商企业排忧解难,努力做好在外莆商的各项协调工作,促进莆商事业的共同发展,获得广大莆商的好评。特别是他担任香港莆田商会会长之后,以身作则,出钱出力,积极参与各种社团活动,不遗余力地向旅居香港和海外莆商介绍国内发展情况,促进香港与内地的商务经贸交流,鼓励莆商回乡投资建设,受到国内各级政府的好评翁国亮虽然是个精明的商人,但始终怀有一颗爱国爱乡的桑梓之心。他秉着“财富来源于社会,理应回馈于社会”的理念,积极参与各项社会慈善事业建设。如2011年,他向福建中医药大学捐赠100万元,用于设立“万好中医药人才创业基金”,支持、资助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2012年,在“大爱妈祖”首届“妈祖杯”全国书法篆刻大赛活动中,他又一次性捐款200万元作为启动经费;特别是2012年莆田学院举办“百年办学,十年本科”校庆活动,翁国亮慷慨解囊,捐资500万元,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诸如家乡的村道建设、华夏希望小学、三明永安井垄镇卫生服务站建设,以及非典、东南亚海啸、“龙王”台风水灾和“5.12汶川大地震”等赈灾活动,翁国亮都伸出了援助之手。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年来,翁国亮累计捐资已达1000万元。
  翁国亮是个成功的商人,从一个小医院做起,从一家小药店起步,在短短的10多年时间内,迅速发展成为一个上市公司,跨越了医药、物流、采矿、房地产等多个领域,先后获得“福建省新长征突击手”、“福建省优秀青年企业家”、“福建省(2005年度)经济年度杰出人物年度公益奖”等众多荣誉,成为莆商队伍中的佼佼者。
  第五节其他国家著名莆商
  新中国成立后,广大莆商纷纷飘洋过海,奔赴世界各地经商创业,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国家和地区都有莆籍商人。由于莆商精明能干、吃苦耐劳,许多人事业有成,迅速发展成为侨居国的知名企业家。如文莱境内有著名“汽车代理商”陈振荣、刘摩哆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刘鸿池、建源公司总经理刘鸿攀、福鸿兴汽车公司董事长张国兴、新协兴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亚荣和建设新公司董事经理陈天荣等。匈牙利境内的著名莆商有旅匈华人总会会长、郭氏投资集团董事长郭加迪,匈牙利福建同乡会会长、郑氏集团国际贸易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春生等。阿根廷境内有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王庆苍和陈荣华等。南非的保兰德集团董事长郭顺元、巴西艾力艾集团董事长郑金云和泰国侨商欧宗清等。这些莆田人都是改革开放后移居海外且事业有成的著名莆商。本节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海外莆商简介,以偏概全。
  一、文莱汽车代理王陈振荣
  陈振荣(1932—),出生于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下墩村。陈振荣父亲原在马来西亚吉兰丹靠拉人力车谋生。民国末期,中国爆发内战,国民党军队四处抓“壮丁”,16岁的陈振荣已经长成大小伙子,为了躲避国民党军队抓壮丁,选择了父辈的生存之道,下南洋谋生。
  1948年,陈振荣与侄兄一道挤上了一艘满载300多人的破货轮,驶向了一望无垠的茫茫大海,从厦门出发,经过了汕头、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等,经过10天的海上颠簸,最后辗转到文莱。
  尚未成年的陈振荣,因生活所迫,先在同乡创办的汽车修理店当学徒。后来又去学汽车驾驶,开过货车、出租车,从小与汽车结下了不解之缘。陈振荣具有莆田人勤劳俭朴的品德,十年的风雨兼程和努力拼搏,终于稍有积累。26岁那年,陈振荣用自己的多年积累,租赁下武吉色里拉那黄金地段的一家店铺,开始了“老板伙计—肩挑”的汽车修理营生。
  陈振荣的汽车修理店虽说天天有活干,但发展很缓慢,三年下来了,没多大积累。1960年,29岁的陈振荣忍痛割爱,关闭了汽车修理店,创办起汽车销售代理行。当时文莱汽车很少,编号不到50号,且大部分是英国车。陈振荣的汽车代理生意开始并不景气,1个月只能卖1部汽车,度日十分艰难。
  1961年,日本汽车工业开始起步,陈振荣熟悉日本车的机械性能,预测到日本车的发展前景,便千方百计争取到日本轿车的文莱代理权。此后,陈振荣苦心经营,销售业务迅速增长,事业蒸蒸日上。不久,陈振荣又揽到英国轿车在文莱的代理权,销售业务进一步扩大。1979年,陈振荣在牢牢控制日本轿车和英国轿车代理权的基础上,又争取到美国轿车和韩国轿车的全权代理。此后,陈振荣在文莱汽车行业名声大振,业务迅速扩大,成为文莱知名的汽车代理商。
  20世纪80年代期间,文莱经济开始蓬勃发展,汽车需求量大增,给陈振荣汽车代理公司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各种汽车型号迅速增多,销售业务不断扩大,迅速发展成为文莱境内最大的进口汽车代理商。“汽车修理工”的陈振荣变成了“汽车代理王”。
  从20世纪90年代起,陈振荣汽车销售业务名列文莱各汽车公司之榜首,不但稳坐文莱汽车代理的头把交椅,而且还拓展了多个行业,涉足房地产、商场、酒店等多个领域,投资遍布文莱、中国、新加坡、澳大利亚、马来西亚等国家,成为海外著名莆商。
  陈振荣与广大海外华人华侨一样,具有爱国爱乡的桑梓之心。中国改革开放后,他几乎每年都要回家看看,不是考察投资项目,就是参加公益活动。他先后在家乡江口镇“锦江工业区”创办了运永胜石材公司、运永胜大酒店和运永胜江口煤气厂等,为莆田的经济建设添砖加瓦。
  陈振荣是个古道热肠、急公好义的活动家。他是文莱汽车公会的发起人和第一任公会主席,还担任过文莱中华商会理事,对当地公益事业和海外华侨社团多有捐赠,在文莱华人华侨中亨有盛誉。陈振荣身为炎黄子孙,始终没有忘怀故国家乡的养育之恩,在莆田老家的江口下墩村,不少侨捐项目都镌刻着他的芳名。早在1975年,他就开始捐资支援家乡的公益事业。1993年,他获悉江口筹资修建华侨纪念馆,表示要独资捐建该项目,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多年来,陈振荣先后为莆田老家的水、电、路等公益事业捐资200多万元,深受社会各界好评。福建省人民政府为他颁发了荣誉证书,莆田市人民政府授予“荣誉市民”称号。
  二、敢为人先的王庆苍
  王庆苍(1949—),出生于莆田北高镇坑园村,现任阿根廷中国和平统一促进会副会长、中国福建省工商总会南美洲分会副会长。
  王庆苍早年从事汽车修理和货运生意,1991年带着老婆孩子远涉重洋,移民到太平洋彼岸的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定居。初到异国,人生地不熟,困难是可想而知的。当过小老板的王庆苍自然不愿意给别人打工,于是他顺着巴拉那河溯流而上,先后考察了罗萨里澳、圣菲、科连特斯,又前往阿根廷北部的萨尔塔、圣佩德罗等城市寻找商机。再到阿根廷东部的拉普拉塔、马德普拉塔主毗邻的布兰卡港考察。最后又去了阿根廷西部的门多萨、圣胡安到南部的罗森、里澳加耶戈斯等城市。王庆苍一路走、一路看,对阿根廷的市场、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有了初步的了解,最后决定从餐饮业入手。
  王庆苍在阿根廷创办了莆田人经营的第一家饭店,一开张生意就很好,加上投资少,见效快,不久就收回了成本。于是,他又先后创办了多家饭店,除了在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创办饭店外,还在罗萨里澳、土库曼等城市设立分店。几年之间,王庆苍先后在阿根廷境内共创办了15家饭店。
  但莆田商人十分精明,饭店能赚钱的消息一传开,立马就有人跟风,大批莆商涌入阿根廷,饭店迅速增多,竞争杀价,利润开始下降。当阿根廷饭店遍地开花之际,聪明的王庆苍立即刹车,将正在经营的饭店全部盘给新来的同乡,赚了不少钱。
  从1994年开始,王庆苍投资经营超市生意,由于当地政府对超市价格缺乏监管,利润十分丰厚,特别是富人区的超市利润可达100—150%。王庆苍抓住机遇拼命发展,没几年就创办了25家超市。当其他莆田商人发现超市有高额利润时,王庆苍已经挖到了第二桶金。正是这种超前的商人意识,使王庆苍的事业迅速发展起来,成为阿根廷境内的华侨富商。
  王庆苍善于开拓新的行业,这也是他事业成功的秘诀。超市高利润被莆田商人发现之后,阿根廷境内超市蓬勃发展,同乡激烈竞争,利润开始下降。于是,王庆苍又将自己创办的超市盘给同乡,从中获得大量资金。随后,他又筹巨资在阿根廷首都的市郊购买了750亩地,将莆田的龙眼、荔枝、橄榄、甘蔗等移植过去。由于阿根廷地处南半球,与莆田处于同一纬度,气候条件相似,莆田境内各种水果在阿根廷都能种植。王庆苍在阿根廷先后试种成功了多种水果,成功地将莆田盛产的水果摆在阿根廷市场上,取得了丰厚利润。
  善于动脑筋的王庆苍并没有停步,始终在寻找新的商机。水果种植成功之后,他又将兴化米粉引进到阿根廷,通过宣传、示范和促销,兴化米粉那极富魅力的东方味道,很快就成为阿根廷民众的时尚食品,王庆苍又大赚了一笔钱。
  王庆苍身上体现了莆田商人勇于探索、勇往直前、敢闯敢干、敢为人先的精神。在他的带领下,赴阿根廷经商的莆商越来越多,目前已达7000多人,在餐饮、超市、农业开发等行业占据了主导地位,确立了莆商在阿根廷的社会地位,受到当地民众的尊重。2007年,王庆苍被侨居国政府授予“杰出移民”荣誉称号。
  事业有成,回报社会,不但是老一辈华侨的优良传统,也是新生代莆商的优秀品德。汶川地震时,海外莆商踊跃捐款捐物,支援灾区,王庆苍以个人名义捐赠了1万比索,体现了海外莆商爱国爱乡的桑梓之心。
  三、后起之秀郑金云
  郑金云,出生于莆田市秀屿区东埔镇,现任巴西艾力艾集团董事长、重庆美每家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兼任巴西福建省同乡会名誉会长、福建省政协委员等职。
  郑金云16岁时跟随父亲学习蒸笼手艺,一年后孤身离家,四海漂泊。随后,郑金云在老乡的提携下加入了莆田“木材帮”,依靠诚信经营和良好的服务态度,渐渐赢得客户的信赖,生意越做越大。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郑金云已经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并在莆田“木材帮”中稍有名气。于是,他开始转行经营国际贸易。
  1996年,郑金云来到巴西,开始了艰难的海外商涯。起初,郑金云从事进出口贸易。当时巴西正在实施“黑奥计划”,市场一片繁荣景象,郑金云抓住机遇,从中国购买了大批的鞋子、包、箱等轻工产品,销售到巴西境内。由于中国商品价廉物美,非常畅销,获利颇丰。然而,好景不长,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波及到巴西市场,巴西货币大幅贬值,经济遭受重挫。刚刚在国际贸易方面稍有成绩的郑金云,生意一落千丈,损失惨重。且祸不单行,正在这个时候郑金云的父亲因车祸丧生,天灾人祸,双重打击,差一点将郑金云击倒。但郑金云擦干了眼泪,又拼搏在商海之中,先将质优价廉的莆田旅游鞋大量销往智利市场,取得成功之后,又迅速将贸易范围扩大到整个南美、澳大利亚、中东、欧洲等到国家和地区,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从2000年起,郑金云开始回国发展。他先在上海创建了“艾力艾集团”,建立了制造业生产基地。随后,他又拓展了世界市场,先后在巴西的保罗、智利的伊基克和圣地亚哥、澳大利亚的悉尼、阿联酋的迪拜、德国的科隆和意大利的罗马等地设立了14个子公司,创建了一个集投资、生产、贸易、销售为一体的跨国集团,注册资金2000多万美金,下设14个分公司,分布于德国、意大利、智利、阿联酋、巴西和中国等,经营规模日益扩大。
  2001年,莆田市赴南美招商团抵达巴西招商访问,郑金云出面接待家乡招商团。当时他并没有回乡投资的计划,只是尽地主之谊,出面招待家乡父母官。招商团在巴西访问期间,认真向闽籍华侨介绍了国内经济发展前景和投资环境,盛情邀请包括郑金云在内的海外乡亲回国考察。郑金云半推半就地答应说:找时间回去看看再说。
  数月之后,郑金云恰好回国探亲办事,受到家乡政府和乡亲们的热情接待,看到家乡翻天覆地的变化和良好的投资环境。郑金云当即决定以智利山泰克进出口有限公司的名誉,在自己家乡投资创办“艾力艾鞋子服装有限公司”。当地政府对郑庆云的投资意向给予极大的支持,专门成立了一个综合服务组,上门服务,为艾力艾公司办理好各种手续。2002年6月签约,7月份就拿到了营业执照,8月便开始动工兴建厂房,一年时间就实现了试车投产,2003年产值就达4000多万元。
  2004年,年产值又猛增至1.3亿元,发展速度之快,使郑庆云始料未及。于是,郑金云又分别投资600万美元、1500万美元和600万美元,创办了艾力艾包装、艾力艾市政工程和锐鹰服饰等3家企业,拥有员工3000多人,为莆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从2009年起,郑金云开始进军重庆建材市场,创建了美每家建材家居广场,打造“平价、优质、一站式购齐”的建材家居大卖场。2010年,重庆市政府隆重召开外商投资交流表彰大会,郑金云应邀参加,荣登“首届(2010)重庆客商风云榜领袖榜”,受到了重庆市领导的亲切接见。
  四、房地产“业界黑马”郭加迪
  郭加迪(1960—),出生于秀屿区忠门镇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83年开始涉足商海,1989年赴匈牙利经商,现定居加拿大温哥华。兼任福建省政协委员,匈牙利福建同乡会会长、匈牙利华人联合会副会长、匈牙利华人商会会长、欧华联合总会第六届委员会副主席、中华联谊会理事、中国侨联青年委员会常务理事、福建海外华侨联谊会常务理事等职。
  郭加迪原是忠门一家贸易公司的职员,担任过莆田市神湄对台贸易部副经理,由于四处推销产品,在商海中练就了一身胆识。两年后,他走上了自主创业的道路,创办了公司,从事商品贸易。1989年,他只身赴泰国寻找商机,无意中获得一个信息,匈牙利缺乏轻工产品和服装鞋帽,生意非常好做。当时,中国人赴匈牙利可以免签证,只要在匈牙利境内注册一个公司就可以办理身份证,获得居留权。于是,郭加迪带上6000元美金,买了机票,孤身一人前往匈牙利考察,开始了海外的商海之旅。
  初到匈牙利,人生地不熟,语言又不通,困难是可想而知。还好临走时他学会了“hotel“(宾馆)、“OK”等6句简单的英语,好不容易找到了栖身之所。到了匈牙利之后,郭加迪天天往闹市跑,发现中国鞋子与当地鞋子价格相差10倍之多。于是,他很快就从上海采购了一批回力鞋销往匈牙利,但第一笔生意就栽了跟斗,由于不知道“欧码”跟国内尺码的区别,又不懂得如何配码,运往匈牙利的回力鞋很大一部分销不出去。
  吃一堑,长一智,郭加迪重新进行了市场调查,先联络了在匈牙利经商的涵江同乡,又聘请当地人和中国留学生当翻译,慢慢学习匈牙利语和英语,从只会说“NO”、“OK”和按计算器带比划的肢体沟通开始,慢慢熟悉行情,摸索经验,一步一个脚印地艰苦创业,终于在多瑙河畔立足下来,并扎根、发芽、开花、结果,很快地在人才济济的洋人中脱颖而出,成为匈牙利华人公司中的佼佼者。
  从1990年起,郭加迪的海外事业突飞猛进,迅速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于是,他投资3000万元,创办了“郭氏(集团)有限公司”,专门从中国各地组织轻工产品销往匈牙利。郭加迪精明能干,讲究信用,名声渐起,经营的产品逐渐被侨居国消费者所接受,业务不断扩大,生意越做越红火。在以后的4年中,郭加迪先后在捷克斯洛伐克、南斯拉夫、波兰、罗马尼亚、美国、巴西、及香港等地设立了贸易公司,鞋贸生意遍及了整个东欧市场。
  国际市场打开之后,郭加迪开始打造自己的品牌。他投资6000多万元在莆田创办郭氏(福建)有限公司,建成现代化标准厂房和生活区6.4万平方米,专门生产Sandic牌旅游鞋系列,年产值超亿元,并把国内生产与国际贸易结合起来,走上了产、供、销一条龙的发展道路。
  1998年,郭加迪开始多元化发展。他先投资600万美元,创办了“三迪娱乐有限公司”。1999年,他又投资3000万元美元,创办“三迪鞋服有限公司”。此后,郭加迪经营范围日益扩大,涉及房地产、化工、物业、建筑工程等领域。郭氏企业从国际贸易开始,发展到鞋业加工业;从鞋材、化工起步,拓展到房地产、酒店和第三产业,迅速发展成为一个颇具规模的跨国公司。
  精明的郭加迪并不满足于国际贸易方面。早在20世纪90年代末期,他开始在欧洲运营了多个高端公寓项目和商业地产,强势进军美国房地产市场。1999年,他抱着“有了闲钱就买地”的理念,开始介入国内房地产业,先后在福州成立了高佳地产、三迪地产公司,精心运作了多个房地产项目。从2000年起,郭加迪在房地产界大显身手,先后在福州、西安、宝鸡、武汉、莆田等5个城市开发了9个房地产大项目,有三迪·凯旋枫丹、香颂枫丹、豪生国际大酒店、云顶枫丹、木兰枫丹、君临长江等,闯出了一条“星级酒店十住宅”的地产开发模式,营造了全新的“品质筑家”,赢得了房地产“业界黑马”的赞誉。特别是2006年,郭加迪在美国开发了一个大型中国商贸城,成为全美十大著名商业地产之一,也是当时闽商在美国投资最大的商业地产项目。
  “悠悠赤子心,浓浓桑梓情”。郭加迪事业有成之后,积极回报社会,在捐建学校、修道路、支持莆田建设体育中心和工商联大楼建设等捐建活动中,慷慨解囊,无私援助,深受社会各界好评。
  五、商海弄潮儿郭顺元
  郭顺元(1970—),莆田市秀屿区忠门镇人,其父与众多忠门入一样,以做蒸笼为生,长年累月走南闯北。1985年,正在忠门中学读初中的郭顺元,跟随父亲和舅父到中国内蒙古上学。
  两年后,郭顺元初中毕业了,操起忠门人老本行——蒸笼加工业,开始了四海为家的商旅生涯。但郭顺元不屑于只能养家糊口的蒸笼手艺,一年后便舍弃传统手艺,开始涉足木材生意。20世纪90年代初,他已经在木材行业初露锋芒。于是,20岁的郭顺元集资在内蒙古注册了蒙东物资公司,从事一般贸易业务。
  郭顺元凭着莆田人特有的闯劲和韧性,在商海中努力拼搏,逐渐扩大出口贸易业务,涉及钢铁、化工、煤碳、石油等行业,生意越做越大,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就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
  1993年,郭顺元开始从一般贸易转向实业投资,先后与包头钢铁公司合作创办了稀土冶炼厂和包钢高速线材厂,并取得了成功。
  1997年,郭顺元在香港洽谈业务时获悉中国与南非建交的消息,便以旅游者身份前往南非考察,发现南非市场上的旅游鞋质量差、价格好。于是,郭顺元便从同乡郭加迪工厂里批发了一批旅游鞋,运往南非市场销售。开始经营并不顺利,由于莆田旅游鞋质量好,但价格高,不如低档旅游鞋好卖。郭顺元并不服输,他在南非注册了公司,买了仓库、租下店面,大力进行广告营销,使人们逐渐认识到高档旅游鞋的性价比,销售量逐渐增大,出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
  但好景不长,1999年南非经济开始萧条,货币贬值,工厂停工,商店歇业,郭顺元苦心经营的公司遭受挫折,经济损失惨重。他虽然紧张发愁,却不悲观失望,坚信这只是暂时的困难。2年后,郭顺元的预想成为事实,南非各国从金融风暴的劫难中慢慢复苏。2002年,郭顺元的贸易公司开始扭亏为盈。经过这一次商海洗礼,郭顺元更加成熟了,积累了丰富的外贸经验,迅速将贸易范围扩展到南美、中东和欧洲,先后在巴拿马、意大利、迪拜、莫桑比克等国家和地区创建了十几个分支机构或办事处,把“Powerland”、“SunTec”产品销往世界各地,当时恰逢欧元升值,郭顺元获得了巨大的市场回报,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郭顺元是个精明的商人,深知品牌的重要性,长期代理别人的产品实际上是“为他人做嫁衣裳”。于是,他先后在南非注册了“Powerland”、“Suntec”等国际品牌,并把产品扩展到鞋革、箱包皮具和体育用品等系列。还与南非境内多家贸易公司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在南美、中东、欧洲等地设立了10多个分支机构,贸易业务迅速扩大。2001年,郭顺元又与郭加迪、郑金云等人合资创办了“上海国际ACC化工集团公司”,主要生产建筑涂料和油漆。2002年,他又在南非投资建设了占地40亩的“东方商城”,除了自己经营鞋革系列产品外,其余店面招商出租,不但贸易额大增,而且“东方商城”出现了大幅升值,价值达2亿元人民币,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003年,郭顺元决定回家乡创业,投资1000万美元,征地115亩,成立了“保兰德(集团)贸易有限公司”和“保兰德(集团)箱包皮具有限公司”,集生产、贸易、销售和开发新产品为一体,公司业务蒸蒸日上,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成为莆田境内知名外资企业。
  改革开放以来,赴南非经商的华人华侨不断增多,约有10万人,但由于当地社会不稳定,侵犯华人利益的事件时有发生。华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利益,相继成立了一些华人社团。郭顺元尽管生意繁忙,仍然经常抽空参加华人社团活动,并担任“南非中华福建省同乡会副会长”、“南非紫金会常务理事”和“全国非洲工商联合总会常务理事”等社团职务。特别是在扶贫帮困、捐款资助、铺路筑桥等公益事业方面,他慷慨解囊,踊跃捐款,深受好评。如福建同乡会建立后始终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开一次会换一个地方。为了增强福建同乡的凝聚力,便于乡亲联系和开展活动,郭顺元专门召开了理事会,倡议购置会所,并带头捐资,南非闽商积极响应,集腋成裘,终于集资在华人社区繁华地带,购置了中华福建省同乡会会所,使海外闽商有一个稳定的“家”。
  郭顺元非常热心公益事业,经常对贫困者伸出援助之手,捐款助学,送鞋子,赠服装、书包等,乐此不疲,得到了当地居民的好评。他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华侨爱国爱乡的优良传统,积极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先后捐资支持莆田市工商联大楼建设,带头捐资为家乡修路建校,积极号召南非莆商关心家乡公益事业,体现了海外侨胞的恋乡之情。
  六、优秀民营企业家陈驰
  陈驰(1971—),原籍福建省莆田市秀屿区埭头镇。毕业于西安科技大学,获经济学学士学位。现任北京中门集团董事局主席,兼任帕劳华人总商会会长、中国华侨青年慈善基金会主席。
  1997年,26岁的陈驰前往美国追寻人生梦想。他先在帕劳岛国创业,这个被人们称为地球上最后一块处女地的群岛国家,成为陈驰海外商海生涯的起点。陈驰具有莆田人吃苦耐劳和精明强干的潜质,从国际贸易入手,将中国廉价的商品倾销到帕劳岛。由于经营方向正确,商品适销对路,很快地打开了一片天地,挖掘了第一桶金。
  2001年,已经有了一定资本积累的陈驰,开始转战回国。他在北京创建了中门集团,继续从事国际贸易业务。从2004年起,陈驰开始走多元化发展道路,拓展了新能源开发、有色金属、文化产业园投资、金融业、商业地产、酒店等,旗下的子公司遍布中国大陆6个省份和台湾、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在镁行业,名声渐起,在中国市场占有重要份额。
  2008年5月,陈驰北京中门集团旗下的子公司在美国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成为一家国际投资公司。中门集团作为镁行业的旗舰企业,占据了全球约1/6的镁市场销售份额。随后,中门集团大举向金融业发展,先后成为内蒙古银行第八大股东和抚顺银行第三大股东。
  事业发展之后,陈驰不忘回报社会反哺桑梓。他返回福建老家投资建厂,支援家乡经济发展。
  2008年,他为四川汶川大地震的灾民和重建北川中学积极捐款,获得中国侨联授予的“北川贡献奖”。同时,他还积极捐建希望小学,资助贫困大学生,为救助中国西部的贫困儿童作出积极贡献。2009年3月,陈驰捐资100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华侨经济文化基金会设立了专项基金——中国华侨青年慈善基金,并担任基金会主席。陈驰通过这个平台动员社会力量援助弱势群体,加强海内外青年的文化交流,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推动促进青年事业和公益事业的健康发展。2011年8月,陈驰又向莆田市秀屿区翁厝小学捐资25万元人民币,兴建“侨心工程”教学楼,被中共莆田市秀屿区委、秀屿区人民政府授予捐资办学先进个人。
  陈驰是个成功的企业家,也是个热心商人社团工作的开明人士。改革开放后,在北京经营钢材贸易的闽商人众多,约有1000多家规模企业。为了增进乡亲友谊,促进闽商事业共同发展,在陈驰等人积极努力下,于2010年11月成立了“北京市福建企业金属商会”,陈驰担任商会会长。
  陈驰遵循“团结、合作、互利、共赢”的办会宗旨,不断树立服务思想意识,积极联络会员企业,坚持以服务会员为目标,广泛联络在京从事金属行业的闽商,积极发展会员,使金属商会迅速发展成为北京地区的著名行业协会,搭起了政府与商人、商人与商人、商人与社会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与纽带,促进闽商事业的共同发展。
  陈驰作为海外华人,始终怀有一颗爱国爱乡的桑梓之心。近几年来,他兼任了帕劳中华总商会会长,始终以华侨社团工作为已任,积极帮助赴帕劳的华侨企业家在海外创业,努力协调好中国侨胞与当地居民以及帕劳岛国政府之间的关系。如2012年3月30日,发生了中国渔民遭帕劳警察枪杀事件,中国外交部第一时间通知了陈驰,要求他出面协助调解。由于中国与帕劳政府尚未建立外交关系,除了通过正常的外交途径外,民间斡旋也非常重要,陈驰立即联系美籍华侨PETER·曹出面调解。曹是帕劳最大的富豪,也是当地著名的慈善家,在帕劳很有影响力。PETER·曹得悉消息后,专程从美国飞到帕劳,利用自己的社会关系,积极协助官方解决中国船员被扣事件。经过各方斡旋和努力,中国政府与帕劳政府达成了庭外和解,25名中国船员和渔民被扣押18天后得以释放,帕劳总统约翰逊·托里比昂专程到机场为中国船员送行,被扣押同胞顺利返回祖国。陈驰感慨地说:“我虽然人在中国,但是在那18天里,心一直在帕劳,随时都准备飞回帕劳”。
  陈驰以其睿智和胆识在商界中纵横捭阖,展现了一个商业奇才的商海谋略。在同胞危急之际,陈驰一腔热血尽显侠胆忠心,赢得广大侨胞的称赞。面对弱势,陈驰又以一片赤子之心慷慨相助,赢得祖国和家乡人民的敬重。2010年,陈驰荣获“中国民营优秀企业家”称号,并多次作为优秀企业家代表随同党和国家领导人出访外国,受到胡锦涛、吴邦国、贾庆林、习近平等领导人的接见。

附注

① 刘永玉:《割不断的乡情》, 载蔡玉兰主编《风雨沧桑故园情》,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第226页。 ① 载蔡玉兰主编:《风雨沧桑故园情》,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 第349页。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