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海外侨商对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的重大贡献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21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海外侨商对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的重大贡献
分类号: F752.857
页数: 11
页码: 426-436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市新中国成立后海外侨商对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的重大贡献,内容包含了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支持家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海外莆商对家乡其它公益事业的无私援助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海外侨商 家乡公益事业 莆田市

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保护华侨和鼓励侨汇的政策,激发了海外华侨踊跃支持家乡建设的热情。从20世纪50年代起,广大海外华侨掀起了一股爱国爱乡热潮,捐钱捐物,慷慨解囊,积极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建设。如“1957年,仙游县共收侨汇382.7万元人民币”,为国家增加了外汇储备。②20世纪60—70年代期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侨商支持家乡公益事业的活动一度中断。改革开放后,国家落实侨务政策,返回华侨财产,恢复华侨捐资公益事业的冠名权,海外莆商支持家乡经济建设和公益事业的热潮再度兴起,广大侨胞积极回家乡投资兴业,创办各种经济实体,支持各项社会福利事业建设,积极为莆田经济社会发展添砖加瓦。
  一、支持家乡教育事业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之盛誉,人才辈出,文化积淀丰厚,尊师重教之风盛行。
  但鸦片战争后,外敌频频入侵,国家积贫积弱,教育事业投入严重不足,影响了莆田教育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新中国成立初期,百业待兴、百废待举,国家经济困难,莆仙两县教育经费十分缺乏,海外莆商踊跃捐资捐物,慷慨解囊,支援家乡建设学校。如“1950年,程文铸捐资5.8万元,委托莆田县文教科代管,作为私立蒲江小学经费。1952年后,涵江籍华侨捐资相继兴建私立涵中中学‘和平楼’、‘民主楼’两座校舍”。“1953年,程文铸和香港同胞吴钰孙、郭征甫、王开耀、吴春荣、叶桂龄、周文谊集资3.5万元人民币再建涵中中学‘民主楼’,建筑面积1322平方米。1954年,江口石庭华侨集资16万元,筹建石庭小学”。③此后,海外华侨捐资办学之风渐起,据《莆田市志》记载:“1953年,侨胞陈先生等人筹资兴建后郭小学侨光楼,建筑面积600多平方米。1956年,华侨姚先生、黄先生、吴先生等人在海外广为筹资,兴建塘头学校印星楼,建筑面积近1000平方米”。④但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国家缺乏华侨捐资的相关保护政策,侨商捐资办学积极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和调动。
  1956年,福建省侨委、省教育厅联合下发了《关于大力鼓励华侨办学的联合指示》,莆仙两县教育科和侨委多次召开华侨、侨眷代表座谈会,鼓励归国华侨、侨眷积极动员海外亲属捐款兴学,此后海外华侨捐资办学之风渐盛。如1957年,石庭侨胞黄文松、黄文达等人集资创建石庭中级文化学校,马来西亚仙游华侨也捐资3500元,建设榜头昆头小学教学楼。“仙游县侨联会捐资兴办了仙游华侨子女补习学校,枫亭籍华侨捐资兴建仙游县第六中学教室6间,莆田县后卓、园头、石庭等村侨眷集资创办华侨子女中级文化补习学校等”。①但20世纪50年代中前期的华侨捐资办学,主要集中在各侨乡,捐资数量不大,捐助人数也不多。
  1957年8月,国务院颁发了《华侨捐资兴办学校办法》,海外华侨捐资办学开始踊跃。1958年,在海外华人华侨大力支持下,莆田县私立锦江中学改办为莆田县侨办锦江中学。石庭、园头村的华侨子女中级文化补习学校,也相继升级为侨办石庭中学和侨办园头中学。同年,莆籍侨商杨明建、李文涛、王攀等人,将仙游华侨子女补习学校扩建为仙游县华侨中学,共扩建了8间教室、28间宿舍。同时,印尼仙溪福利基金会也捐建了仙游华侨中学教学楼和办公楼。这一时期海外侨商捐资办学热潮日益高涨,侨资学校不断增多,捐资数额增大。据《莆田市志》记载:“1959年,境内有侨办学校62所,华侨捐资288万元,侨建校舍30261平方米”。②20世纪60年代初,海外华人华侨捐资办学进入了建国后的第一次高潮。如1960年,旅居印尼的华侨昊吓土,捐款5万元创建江口五星小学,成为莆田县第一家侨胞独资兴办的华侨小学。
  1962年,侨商程文铸捐资扩建私立蒲江小学为侨办蒲江中学。1963年,仙游县华侨集资2000元人民币、5000元港币,为仙游华侨中学扩建校舍,增添设备。莆田县霞皋村海外华侨也集资兴办了莆田县侨办霞皋中学。这一时期华侨捐资数额增加,独资创办的华侨学校开始增多。截止“1963年,境内有侨办学校18所、104班,在校学生4690人,教职工192人,其中:侨办中学6所、50班、学生2489人、教职工122人;侨办小学12所、54班、学生2201人、教职工70人。是时侨办学校多成立学校董事会,由华侨代表、侨眷代表及学校代表组成,董事长由华侨代表担任,侨办学校主要教育经费由董事会向海外华侨和华侨团体募集。董事会或设立教育基金,或购置校产,以维持侨办学校的日常经费开支”。③“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各侨办学校和董事会多被解散,华侨学校大多被改为公办学校,侨校财产被侵占,甚至出现了侵吞、挪用华侨捐款的现象,“一些热心捐资办学的华侨、归侨、侨眷还被诬为‘破坏自力更生’、‘为资产阶级树碑立传’,受到斗争,挫伤了侨胞的办学热情”。④海外华侨捐资办学的热情锐减,各侨办学校的经费来源转为由政府拨补。
  中国改革开放后,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侨务政策,陆续退回了华侨财产,恢复了华侨捐资兴建公益事业的冠名权,鼓励和支持华侨捐资办学,海外莆商掀起了第二次捐资办学热潮。如“江口镇侨胞李王老太,在旧社会生活贫苦,无法上学,连自己名字也没有,深感没文化之苦。1978年,李王老太独自捐款14万元为家乡新墩村兴建小学1座。1979年,她和儿子李文光又捐巨资120万美元建设莆田华侨中学。在三年多时间里,她先后6次派人回乡勘察校址,审查设计图纸,检查基建工程质量。华侨中学建成后,总占地112亩,建筑面积12660平方米,总造价270万美元。校内建有1座5层高、42间教室的教学大楼,还有办公楼、科学楼、师生宿舍、食堂等配套设施,同时建有400米跑道田径场等体育设施。学校落成时,年逾古稀的李老太不辞劳苦,专程从海外赶回家乡参加竣工庆典,并为学校捐赠《辞海》3部、《新华字典》和《英汉词典》等图书2000册。
  1985~1986年,李文光又捐资13万元港币,为该校设立奖学金及添置教学设备”。①莆田华侨中学落成后,海外侨胞一如既往地资助学校的建设与发展,经常捐赠教学仪器设备,使学校教学设施不断完善,办学规模迅速扩大,成为莆田市规模最大的一所华侨中学,被列入福建省重点中学。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鼓励华侨捐资办学,福建省政府颁发了《关于华侨捐资办学奖励的实施办法》,对华侨权益、侨校管理体制、资金管理使用和师资、招生、教学等问题进行了规范,华侨捐资办学有章可循,侨资办学之风再度兴盛。如江口华侨先后捐资扩建了锦江华侨中学的6座教学楼,即“1980年侨胞黄文华、关亚标等兴建‘九华楼’;1982年,侨胞林友德、何青原、林学质、何天水等捐建‘广华楼’;1986年,侨胞何青原等捐建‘富玛楼’;侨胞林振华夫妇捐建‘凤腾楼’;1987年、1988年旅港同胞李承光及其夫人先后捐款建‘承光楼’和‘春梅阁’”。②在海外莆商长期资助下,莆田锦江华侨中学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成为一座教育质量上乘的完全中学。
  涵江石庭华侨职业学校(原为石庭中级文化学校)创办之初就得到海外莆商的大力支持。
  1965年,新加坡兴安会馆获悉该校办学经费紧张,便联络了10位海外侨商,捐资兴建了一座教学楼。1978年,黄文兰、黄文理、黄文华等海外侨商又将修建石庭宫剩下的资金捐给学校扩建教室。
  1984年,石庭华侨职业学校搬迁扩建时,学校领导又向海外侨商求援,得到新加坡侨商黄文理、黄金华、黄金生、黄日昌、黄克祥等人的大力支持,筹集建校资金60万元,使石庭华侨职业学校新校楼顺利落成。随后,新加坡兴安会馆也联络新加坡和印尼的江口籍侨商,为学校建设筹集了大批资金。如“1985年,江口石庭华侨中学董事会成立后,侨胞黄文兰捐建礼堂1座;侨胞黄清云捐建教室12间;侨胞黄文理、黄日昌合资捐建科学楼1座;侨胞黄金华、黄锦隆合资捐建校大门、传达室1座,截至1989年8月,石庭华侨中学侨胞捐资累计145万元”。③从20世纪90年代起,海外华侨积极支持石庭职业中学的建设,先后捐资逾千万元,学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学校建筑面积达1万多平方米。同时,从2003年起,海外华侨为了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先后在石庭职业中学设立了“日昌奖”、“文兰奖”、“玉旗奖”、“富信奖”等7个“奖教奖学基金会”,以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质量,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20世纪80—90年代期间,莆田海外华侨捐资办学热潮持续高涨,全市增办了不少侨办中小学校。但新建学校不断增多,师资力量日渐短缺,甚至出现了青黄不接。1983年,印度尼西亚侨胞郑先生、关先生、方先生、陈先生、林先生等捐资220万元,支援莆田中等师范学校建设。1984年,省政府批准将莆田中等师范学校改名为“莆田华侨师范”。此后,海外华侨以发展莆田华侨师范为已任,一如既往地支持莆田华侨师范学校的建设与发展。1985年,印尼莆籍华侨捐资300万元,扩建莆田华侨师范的校园,并联络海外其他各国侨商,积极向华侨师范捐献教学设备,完善学校的基础设施。
  莆田第六中学的建设与发展也倾注了海外侨商的大量心血。莆田六中前身是“私立涵中中学”,创建于1924年,是莆田境内最早由海内外商人捐建的学校。该校初创时,由新加坡侨商陈训彝和涵江商人陈澍霖、曾振光等人捐建,第一期捐资1万银元,建筑砖木结构双层教室6间,建筑面积737.5平方米,由华侨陈训彝承担三分之二的建设经费。1927年,宁波桂元行的同乡和南洋侨胞又共同募资1.42万银元,扩建了6大间教室和4小间办公室,建筑面积796平方米。新中国成立后,该校改为公立学校,即莆田第六中学,但海外侨商仍然一如既往地支持该校的建设与发展。如1950年初,侨胞程文铸独资兴建了该校的“和平楼”。1953年,程文铸又与吴钰孙、郭征甫、王开耀、吴春荣、叶桂龄、周文谊等6位侨商共同出资捐建了“民主楼”。改革开放后,海外侨商对莆田六中的捐资数额不断增大。据《莆田市志》记载:“1985~1990年,华侨捐资兴建莆田六中九华楼,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侨胞郑金钊、蔡文焕、陈琴棋、林澄清、黄锦祥等人在海外通过社团组织,发起捐资,得到林金表等10多人的响应,捐资续建莆田第六中学涵华楼,建筑面积3334平方米。林荣捐助兴建该校‘林荣楼’,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①在海外侨商长期不懈的支持下,莆田六中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办学规模日益扩大、办学条件日臻完善。2001年,莆田六中被确认为省一级达标中学。
  在海外广大侨商的大力资助下,莆田市境内中小学校数量大增,基本上解决了适龄儿童上学难问题。据《莆田市志》记载:“1985~1986年,涵江哆后和哆中村旅外侨胞在李光木、李旭同的带动下,发动了50多位侨胞捐资办学,共同兴建哆头小学两座教学楼,建筑总面积2100平方米。
  侨胞郑金钊、蔡文焕、林澄清带头捐建涵江实验幼儿园教学楼”。涵江塘头的海外侨胞,在1985~1990年期间,“热心家乡教育事业,慷慨解囊,共捐资350万元帮助塘头学校改建扩建。其中吴开模先生捐103万元,杨先生捐63万元,塘头学校盖起5幢4~5层教学楼,1幢教师宿舍楼,还有1幢幼儿教学楼,建筑总面积1万多平方米”。②涵江区“梧塘侨胞在办教育、铺道路、建设桥梁、拉接自来水、架设路灯等方面的捐赠资金达5000万元之巨......其中有突出贡献者当推已故港台胞程文铸先生;新加坡侨胞林金体先生、王文顺先生、刘亚楼先生、印度尼西亚侨僧海涵、侨胞邓文耀先生等”。先后“独资创建或集资兴建、改建、修建了蒲江小学、蒲江侨中、梧塘一中(今七中)、沁后中学、沁后小学、霞楼小学、松东小学、松西小学、枫林小学、南阳小学、梧梓小学、新丰小学、东坡小学等13所中小学教学楼、办公楼、综合楼宿舍楼、校门、操场、运动场、厨房、厕所、围墙等建筑以及添置相应教学设备,并设立5个奖学基金”。③还有“涵江塘头侨胞姚爱珠和姚娜妹捐资兴建沁园小学校舍。侨胞黄文峰、昊开模、吴开书带头捐资,并发动塘头旅外乡亲共襄塘头学校建设事业,杨金清、黄明宪等捐建侨龙办公楼、侨谊实验楼、文藻幼儿园楼及操场等,建筑总面积4000多平方米。侨胞李光木、李旭同再次捐资兴建哆前小学教学楼,建筑面积1062平方米。此外,刘鸿池父子捐建幼儿园,占地4亩多,建筑面积1502平方米。吴开书还出资捐建后洋小学教学楼。侨胞黄俊发捐资兴建涵江楼下中心小学教学楼和设立奖学金等。涵江旅外侨胞除捐资办学外,还捐资设立9个教育基金会,基金总额120多万元,其中主要有塘头旅外侨胞黄文峰组织的塘头学校华侨教育基金会、后郭教育基金会、莆田第六中学林荣和林亚礼奖学基金会、蔡文耀和蔡祖棠勤优奖学基金会、江宗琬奖教基金会、埭里村奖学基金会、哆前小学奖学金等。至1991年,莆田县重点侨乡江口镇32所小学的校舍,全为侨胞捐建”。④秀屿区的“界外底”,过去是莆田最穷的地方之一。清末民初,“界外底”有大批百姓飘洋过海谋生,这些贫苦出身的老华侨大多数没有文化,亲身体会缺少文化的艰难,事业有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支持家乡教育事业。据《莆田市志》记载:“1985年,忠门镇梯吴村爱国侨胞吴文亮、吴文华先生与海外的兄弟叔侄发起成立‘梯吴侨台学校筹备委员会’,吴先生先后6次赴台湾等地集资,海外侨胞166人共捐资150万元,其中吴先生兄弟叔侄捐资70万元。1988年11月,梯吴侨台学校建成,占地20亩,总建筑面积5700平方米。随后,吴先生又与海外乡亲共同筹资13.8万元,设立梯吴侨台学校教育基金会。吴先生还将母亲百岁寿庆与大哥八旬寿庆的礼金1万元,全部捐给学校设置教育基金会”。①莆田城厢区的华侨人数虽不多,但支持家乡教育事业的事迹却很感人。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城厢区华亭镇海外侨胞只有3万多人,捐资办学却十分踊跃,全镇60%以上学校有侨商捐资办学,全镇中小学的教学楼、办公室、教师宿舍、学校大门等,大多为海外华侨捐建。如“1990年,城厢区城郊乡西洙村旅居海外几十位侨胞联合捐款30余万元,为家乡建1座3层小学教学楼,取名为‘西华楼’。旅居新加坡侨胞吴宗海父子捐款30万元为家乡设立教育基金,该校被定为省农村示范小学”。②进入21世纪之后,城厢区侨商捐资办学更加踊跃。据不完全统计,城厢区共有22所中小学得到了海外侨商的资助,捐款总额逾千万元。
  仙游县是福建著名侨乡之一,海外华人华侨众多,侨商捐资办学活动起步早、力度大。早在改革开放初期,仙游老一辈华侨就经常组团回乡考察,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如“1980年,仙溪福利基金会捐资28.2万元,为仙游华侨中学扩建校舍。1981年,仙游籍旅外华侨团体捐资101.5万元,委托县政府为18所中小学兴建校舍楼”。③1985年,印度尼西亚侨商李文涛捐资32万元,兴建仙游实验小学和城西小学教学楼。1988年,仙游籍旅台著名莆商张承璜数度回乡捐资50万元,为钟山乡3所小学创建校舍,还创办了雪吟幼儿园。1988年,印尼华人李文涛又捐资80万元,兴建仙游华侨中学科学实验楼。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为了实现“两基达标”和“九年义务教育”,仙游县加大宣传力度,鼓励海外华人华侨捐资兴学,众多海外侨商慷慨解囊,大力支持家乡教育事业发展。仅“1990~1991年,仙游爱国华侨李文涛、张清泉、王贤宝、陈金菊、傅清池、傅志明、傅庆荣、朱开基及印度尼西亚仙溪福利基金会等先后捐资1554.8万元人民币,用于建设赖店华侨技术职业学校、华侨第二中学、华侨第三中学、鲤城镇道德中学、赖店乡中学小学教学楼、县一中图书馆等教学设施。其中第一道德中学建筑面积2.48万平方米,教职工100多人,学生1000多人,多次被市政府评为文明学校、文明单位”。④尤其是李文涛、李清泉、王贤宝等老一辈侨商,摒弃狭隘的地域观念,将捐赠资金用于全县统筹安排,哪个学校需要就将资金捐给哪个学校,迅速改善了仙游贫困地区的办学条件,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据《莆田市志》记载:“1980~1990年,仙游县爱国华侨共捐资461.8万元建设华侨中学、一中、二中、枫亭中学、大济中学、龙华中学、东宅初级中学、锦田初级中学、赖店小学、坂头小学、建华小学、城西小学、竹庄小学、下桥小学、岑山小学、冒山小学、白湖小学、玉塔小学、实验小学、县图书馆、县托儿所等,使全县教学基础设施得到改善”。①20世纪80年代期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大量的资金,客观上影响了莆田教育经费的追加,发动海外华人华侨捐资办学是解决地方教育经费不足的一个重要举措,广大海外侨商慷慨解囊,无私奉献,对于莆田教育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据统计:“1980~1991年,全市接受侨资捐款的学校124所,设立学校董事会39个,教育教学基金会12个”,海外华侨捐资办学的金额达3000多万元。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海外华侨捐资办学热潮持续高涨,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形式更加多样化。如仙游县侨商傅庆荣、张清泉、李文涛、傅志民、陈金菊、朱开基、戴清池、杨金技等人,共同捐资526万港元创办仙游第二华侨中学。仙游老侨商李文涛、张清泉、王贤宝等人,多次捐巨资建设中小学校,累计捐款数额高达3000多万元。还有侨胞傅庆荣、陈开标、邵逸夫、陈张桂椿、戴清池、朱金柏、傅金珠、傅荣添、陈丹治、杨春霖、林开标、江开标、江硕卿、吴良好、傅玉英、林庆哥、朱展东、郑庆升、朱国辉、杨金章等,也多次慷慨解囊,捐资办学。特别是印尼华侨“张清泉捐资731.1865万元,独立创办了仙游华侨职业技术学校;捐资100多万元用于湖宅中学(九桥)建设;捐资158多万元用于云峰中学(七侨)建设”。②仙游赖店镇罗峰村的爱国侨胞傅庆荣,在20世纪80年代期间,多次返回家乡捐资办学。1991年,他捐助港币100万元,兴建仙游第二华侨中学和赖店中心小学教工宿舍。以后每隔一段时问,他就回乡捐资办学,深得家乡百姓好评。仙游华侨捐资办学事迹事十分感人,不胜枚举,可以说在仙游教育“两基达标”建设中,海外侨商立下了汗马功劳。据2005年统计,仙游县侨商共捐资建设“完全中学12所,职业中专(中学)6所,初级中学有41所,小学322所,幼儿园遍布城乡各地”。③在整个海外华侨捐资办学过程中,捐建莆田学院的数额最大,事迹最为感人。莆田学院前身是兴化职业大学,一开始创办就得到海外侨商的大力支持。如1989年,港商许国雄回乡省亲时,看到兴化职大教学设施简陋,当即捐资51万元,用于兴建图书馆一期工程,冠名为“许楼光图书馆”。此后,许氏家族几代人接力捐款兴学,倍受社会各界赞赏。如1992年,许奇锋、许奇才、许奇有、许红丹四兄妹捐资215万元,兴建“雄馨教学楼”。1995年,许家四兄妹又捐资300万元扩建图书馆。许国雄之弟许国华也慷慨解囊,捐资420万元建设“光琼科学楼”。随后,又捐资96万元设立“许理胜教育基金会”。还有印度尼西亚著名侨商李文正,对莆田学院建设倾注了大量心血。1995年,他赠送学校RH600计算机设备100万元、外语系语音教学设备50万元。从1998年起,李文正每年捐资72万元,用于莆田学院的师资队伍建设。2001年,为了提高莆田学院的教学质量,李文正每年捐资100万,协办了外语、计算机和会计3个专业。莆田学院申办本科时,因基础设施简陋,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海外莆商纷纷伸出援助之手。印尼福莆仙总义祠、新加坡兴安会馆、南洋莆田会馆、马来西亚兴安总会、香港莆仙同乡会、澳门莆仙同乡会、台北莆仙同乡会等,纷纷致函表示将给予资金支持。据不完全统计:社会各界向莆田学院捐赠金额达1亿多元人民币,其中80%以上为海外侨商捐赠。如印度尼西亚银行家李文正捐赠总额达3000万元;印度尼西亚侨商陈江和捐资1000万元建设“金荣楼”;香港侨商王文荣夫妇捐资550万元建设“文荣体育馆”;新加坡侨领黄日昌捐赠200万元用于开发高科技项目;侨商黄俊发捐资120万元建设“中印楼”和幼儿园;侨商林和义及其子女捐资120万元建设“和义楼”;香港侨商郭文雨捐资100万元建设“大学生活动中心”;印度尼西亚侨商李文涛捐资100多万元建设“道德教授楼”;侨商何青原捐资100万元兴建“富玛高楼”。还有关文龙、黄文兰、郑金钊、蔡文焕、林澄清、黄锦祥、陈琴棋、郑嘉忠、陈文桂、郑国贤等侨商捐建了“电脑楼”;九鲤洞侨团捐建了“九华楼”和“九鲤楼”;侨商方秀仁捐建了“戴林方楼”;侨商关启成捐建了“祖荣楼”;侨商郑金钊捐建“景樵堂”......海外侨商捐资兴学义举,不但极大地改善了莆田学院的办学条件,而且这种爱国爱乡的桑梓之情成为学校师生的精神财富,孕育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莆田学院因而被中国侨联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改革开放以来,广大海外侨商积极捐款捐物,支持莆田教育事业发展,事迹十分感人。据莆田市教育局统计,截止2012年7月,全市各学校共接受莆商捐赠26069.36万元,其中80%为海外侨商所捐赠,广大海外侨商为莆田教育事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二、支持家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莆田侨商素有爱国爱乡之美德,始终以陈嘉庚“支持祖国、排除人民痛苦、建设新中国”的口号为旗帜,心怀桑梓,节衣节食,慷慨解囊,积极支援家乡各种公益事业。在莆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过程中,也倾注了海外莆商的大量心血,莆田境内大多数医院都有侨商捐建(赠)的病房、门诊大楼和医疗设备等。
  莆田海外侨商援助家乡医疗卫生事业的活动可以追溯到民国时期。1939年,外敌入侵、国难当头,家乡医疗条件差,百姓看病难,新加坡莆商慷慨解囊,捐建了“仙游国立医院”,拉开了海外侨商创办医院之始。1946年,印尼籍江口侨商捐资创办了“江口福田医院”,以缓解家乡同胞的就医困难。1948年,印尼兴安会馆着手集资创办“江口平民医院”,但因内战爆发,通货膨胀,医院中途停建。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鼓励海外华侨支持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莆籍海外侨商捐资创办医院的热情日益高涨。如“1950年,江口旅居印度尼西亚华侨林文祥受侨胞委托,回乡联系创办医院事宜,得到热心家乡卫生事业的侨胞和地方人士的支持,成立了‘平民医院董事会’,使停建的医院工程重新上马,1951年6月医院正式落成开业”,成为建国后侨资捐建的第一座医院。①20世纪60年代初,国家鼓励侨资捐办公益事业,莆田境内掀起了一股华侨捐建医院的热潮。如“1963年,马来西亚华侨集资1万元港币,扩建仙游医院门诊房和药房各一座。1966年,华侨回仙游参观,认为县医院设备欠佳,又集资5000元港币,添置X光检查仪器1台及其它医疗机械多件,赠送救护车2辆”,改善了医院的医疗条件。②中国改革开放后,各级地方政府全面落实侨务新政策,鼓励海外华侨回乡捐建公益事业,莆籍华人华侨纷纷捐款捐物,支援家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莆田市许多医院的门诊大楼、病房大楼、医疗设备和救护车等,大多由海外侨商捐建。如“1981年,热心家乡公益事业的侨胞黄文华、黄日昌、黄春元、黄文兰、黄文衡、黄玉秋、黄文金、黄金生、黄沧海等组织120户集体捐资172万元,创建莆田石庭华侨医院(1988年改名莆田华侨医院),建有门诊住院联合大楼等11个项目,有的从国外进口先进医疗设备。1988年,侨胞黄清和捐赠胃电图机1部。福建省人民政府指定该医院办成以神经科为主的综合医院,任命省立医院神经科主任医师黄克清(石庭村人)为名誉院长”。①特别是江口籍的海外侨商,长期关心家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从创办平民医院后,40多年来不断集资捐资,逐步扩大医院规模和充实医疗设备;还创建‘莆田平民医院扶贫奖医基金会’,基金近50万元人民币,1985~1990年,又集侨资近400万元,新建12幢医疗门诊和住院大楼,占地20多亩,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现有医务人员150多人。平民医院设备比较先进,为莆田四大医院之一”。②涵江医院的建设与发展也倾注了海外侨商的大量心血。据《莆田市志》记载:“80年代初,印度尼西亚华侨给涵江医院捐赠一批医疗设备,促进该院进一步发展。1991年,由印度尼西亚侨胞医生发起,印度尼西亚椰城福莆仙广化禅寺总义祠和李先生等20多位侨胞积极响应,集体捐建涵江医院病房大楼广华楼,建筑面积4110平方米”,成为莆田市重点医院之一。③仙游侨商对于家乡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十分热心,全县各医院的病房大楼、门诊大楼、救护车等大多数为海外侨商所捐建和捐赠。如1986年,印度尼西亚华侨李文涛捐资40万美元,兴建了仙游县医院的慈爱门诊大楼,面积达7007平方米。1987年,仙游著名侨商王贤宝也捐资80万元,建设仙游县医院嘉藻病房大楼。据《莆田市志》记载:仙游“华侨李文涛、张清泉、王贤宝等先生自20世纪70年代后期至1991年,共捐款322.8万元人民币、15万美元、67万元港币,兴建仙游医院慈爱门诊大楼、嘉藻病房大楼、仙游中医院综合大楼、中医院病房大楼、仙游妇幼保健站、仙游精神病医院、枫亭镇华侨医院等”。④不少华侨捐赠了国外先进医疗设备,如救护车、X光、CT、B超等,以改善家乡医院的医疗条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海外侨商捐资兴办医院的热潮再度掀起,捐资数额越来越大,捐建范围不断扩大,从城镇医院到农村卫生院、卫生所等,到处都有侨商捐建的项目。如新加坡著名华人陈江和捐资688万元,建设莆田市医院惠妹楼和门诊大楼;江口籍侨商林振华积极联络海外华侨,捐资建设了莆田学院附属医院的病房大楼,并捐赠了一批医疗设备。此外,各乡镇卫生院也得到海外侨商的大力支持,如梧塘侨商先后捐资近千万元,建设梧塘保健院、沁后保健院和涵江医院等。城厢区的华亭侨商先后捐资300多万元,将设备简陋的华亭保健院改造成华亭医院。据2005年统计,自改革开放以来,莆籍海外华人华侨捐资建设的医院病房、门诊大楼、赠送医疗设备等,累计总额超亿元。其中“接受捐助千万元以上的医院有涵江平民医院、华侨医院;伍百万元以上的有市第一医院、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涵江医院;百万元以上的有仙游县医院、中医院、枫亭卫生院、城厢区华亭医院、秀屿区医院、埭头卫生院、梧塘卫生院、湄洲岛红十字医院;十万元以上的有城厢区医院、涵江江口医院、梧塘卫生院、秀屿区东庄卫生院、平海卫生院、南日卫生院、仙游赖店卫生院、钟山卫生院”。⑤海外侨商对莆田医疗卫生事业的无私奉献,体现了海外华人华侨爱国爱乡的桑梓之心。
  三、海外莆商对家乡其它公益事业的无私援助
  莆田旅外侨胞虽然长期身处异国他乡,但始终心怀桑梓、爱国爱乡,对祖国和家乡怀有一种难以割舍的情愫。新中国成立之后,广大海外莆籍华侨除了捐资办学和支援医疗事业外,对其它各项公益事业建设也给予大力支持,如铺路筑桥、扶贫帮困、水电工程、修建祠堂寺庙和侨联大厦等,都能慷慨解囊、鼎力相助,出现了许多感人事迹。
  据史书记载:莆田境内华侨捐建公益事业的活动,始于明、清,发展于民国时期,鼎盛于建国之后。清末民初,中国局势动荡不安,许多百姓飘洋过海,在外谋生。他们在海外努力赚钱,省吃俭用,将大部分钱寄回家乡接济亲人。二战结束后,东南亚各国相继独立,社会稳定,莆籍华侨企业蓬勃发展,海外侨商对家乡公益事业的捐赠逐渐增多。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重视外汇积累,实行外汇奖励政策,鼓励华侨回乡投资创业和建设公益事业。如“1956年,莆田县人民政府取得海外侨胞支持,在涵江塘北征地120亩,投资1400多万元人民币,建设华侨新村住房42幢,建筑面积5.4万平方米”。①既体现了政府对广大侨属的关心,又增加了国家外汇收入。
  在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国内物资紧缺,海外侨商积极捐钱捐物,帮助家乡百姓渡过难关。如“1959~1961年,国家处于暂时困难时期。华侨陈耀如、郑金钊、蔡文焕、陈琴棋等,在南洋带头并发动华侨运寄化肥回国,为家乡缓解农业用肥困难。马来西亚华侨林荣汇款资助家乡修建水利电灌站,增加农田灌溉面积。70年代,华侨黄文峰、黄文赞、黄德来、黄锦宗等还捐资兴办水磨石地板砖厂,建成后即把厂房与设备全部捐献给家乡使用”。②中国改革开放后,海外侨胞支援家乡公益事业更加踊跃。如“1980年,侨胞蔡文焕、郑金钊倡议并经李文正、陈子兴、郑嘉忠、黄锦祥等50多人附议,集资100多万元港币,兴建涵江侨联大厦”。③“1984年,侨僧释圆禅捐款150万元修建莆田古刹广化寺;侨僧寂晃法师集资800余万元,重建梅峰寺、囊山寺、云门寺。许先生捐资60万元修建家乡萩芦溪大桥”。“1985年,侨胞李庆传和香港信嘉有限公司共同创立了涵华开发有限公司,在涵江铺尾征地37亩,投资人民币1400多万元,建成华侨住宅房18幢,分为新加坡式、印度尼西亚式和香港式3种,造型独特,大方美观,成为涵江第二华侨新村”。④据《莆田市志》记载:“1985~1990年,江口镇由侨胞、归侨、侨眷和群众集资修建村路33条,全长56.25公里,造价717.95万元。还有捐建影剧院、文化宫、少年宫、敬老院、体育馆、水电灌溉站;有的捐赠汽车、旅行车、救护车、救火车、拖拉机、发电机、抽水机、电视机、录像机、照相机、电脑、医疗器械、体育器材等”。⑤从20世纪90年代起,海外侨商对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的捐资数额不断增大,捐赠项目日益增多。如“1991年底,马来西亚侨胞与涵江区侨胞姚先生和杨先生等先后捐资200多万元,为家乡修桥铺路。印度尼西亚侨胞陈先生等新加坡侨胞捐资100多万元,为家乡修桥铺路。印度尼西亚侨胞、新加坡侨胞捐资100多万元,建设涵江区文化馆、区青少年宫、区妇幼中心、区老年人活动中心及国欢寺、鲤江庙等文物建筑”。①江口镇“西刘村侨胞集资200多万元,为家乡建1座小学,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又捐款建村水泥路1条,自来水塔1座,戏台1个”。②还有“地处湄洲湾畔的梯吴村,侨胞在家乡不建私房,却集资数百万元兴建面积达20多亩的侨办学校1座,为家乡修古塔、建公墓各1座,还设立学校奖学金。梧塘镇是莆田著名侨乡,该镇沁后村广大侨胞为家乡建1所初级中学,捐款修3条水泥路,2个卫生厕所,1所全县规模最大的幼儿园”。另外,“地处福厦路两旁的涵江区是莆田市有名侨乡,广大侨胞捐出巨款,添置涵江医院设备,建老年中心、华侨新村、侨联大厦、青少年活动中心、旅游景点等,涵江已成为商业繁荣的侨乡。城厢区侨胞虽然不多,但仍以各种方式支持家乡建设。莆仙两县的广大侨胞多次捐款创办兴化大学、华侨师范学校、市医院,还捐建凤凰山公园,扩建荔城卫生院,为家乡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③甚至出嫁他乡的莆籍华侨也关心家乡公益事业,如“东阳村旅居海外的陈女士,虽已出嫁福清40余年,不忘故乡情,1990年捐人民币50万元,为家乡修1条长达2公里村道。1990年,七步村1位华侨捐款1万元,为家乡修1条2公里村道”。④仙游侨商对家乡的公益事业建设十分热心。据《莆田市志》记载:1979~1991年,“仙游县爱国华侨捐资90.35万元人民币、77万元港币,为家乡大坂、锦田、坂头、帽山、玉塔、下楼、建华、土山、罗峰等村庄兴修农田水利,安装自来水和电灯等”。仙游“赖店镇罗峰村爱国侨胞傅庆荣先生,年近古稀。但他身居海外,心系桑梓。傅先生捐款29万元,为本村建一座自来水厂,解决全村4000余人村民用水难的问题。1990年老人节,他向本村60岁以上的老人,每人送慰问款50元,并向邻村孤寡老人,每人敬送慰问款100元。深受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赞扬”。⑤特别是仙游侨胞傅金珠女士,支持家乡公益事业的事迹十分感人。傅金珠于1956年旅居马来西亚,1963年在马来西亚槟城开设医务所,悬壶济世,行医成名之后热心慈善事业,先后在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台湾等地兴办敬老院和福利院等,累计捐资500多万元。从1979年开始,她先后捐资支持家乡的自来水、村道、学校等10多个公益事业项目,累计捐资人民币700万元。同时,她还经常利用返乡省亲的机会,免费为乡亲们送医送药,赢得了家乡百姓的好评。2010年,傅金珠女士变卖了自己在厦门的房产,将卖房款全部用于家乡慈善事业建设,两次为仙游德安医院230名精神病患者送去爱心食品,并捐献20万元支持新德安医院病房大楼建设。2011年,她又发起募捐创办仙游县首家民办非盈利性福利型养老院——仙游县爱心养老院。当她听说仙游大济镇溪口村养老院有100多位老人生活困难时,先后三次赶往养老院探望,捐赠了40只价值5000元的床头柜和20万元现金,帮助养老院改善老人的生活条件。
  莆仙两县的老一辈华人华侨大多数因生活所逼而漂泊海外,他们历尽坎坷,艰苦拼搏,累奠基业,虽身在异国他乡,却心系故国家园,魂牵梦绕着故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和荣辱兴衰,始终怀有着一种难以割舍的故乡情愫,这也是海外华人华侨无私捐赠家乡公益事业的深层次动机。
  据不完全统计,自1980年以来,海外侨商向莆田市各县区捐资公益事业的款项累计逾10亿元人民币,为家乡教育、卫生、文化、基础设施和各项公益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附注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1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4页。 ④《涵江区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691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5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5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4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4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4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4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5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4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4页。 ③蔡玉兰主编:《风雨沧桑帮园情》,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4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4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4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14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4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4页。 ②蔡玉兰主编:《风雨沧桑帮园情》,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6页。 ③蔡玉兰主编:《风雨沧桑帮园情》,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1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6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6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6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7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7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7页。 ⑤蔡玉兰主编:《风雨沧桑故园情》,中国文史出版社2005年版,第160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7页。 ②《涵江区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691页。 ③《涵江区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691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7页。 ⑤《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7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7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7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1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4页。 ⑤《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8页。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