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海外兴化商帮的发展壮大及其从业情况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213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海外兴化商帮的发展壮大及其从业情况
分类号: F752.857
页数: 8
页码: 419-426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市新中国成立后海外兴化商帮的发展壮大及其从业情况,内容包含了海外莆商队伍的发展壮大,海外莆商的职业构成与实业发展,海外莆商对侨居国经济社会的主要贡献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海外;莆商经营;发展

内容

民国政府执政之后,采取时紧时松的出境政策,为莆仙两县百姓移民海外打开了方便之门。
  在民国执政37年间,莆仙两县有近20万人迁徙海外谋生,形成了颇有影响力的海外兴化商帮。新中国成立后,西方国家对中国进行了经济封锁,加上建国初期中国实施闭关锁国政策,莆仙两县出境人员大减。改革开放之后,随着中外经济交流的迅速扩大,莆田与海外的经济交流和人员往来日益频繁,境内百姓通过各种渠道前往海外经商或定居,促进了海外莆商队伍的不断壮大。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新生代华人的茁壮成长,为海外莆商队伍注入了新生力量。
  一、海外莆商队伍的发展壮大
  建国初期,国家允许侨眷侨属出国投亲,莆仙境内有少量侨属出国与亲人团聚。据莆田县志统计:“1949年后,劳务出口多为有华侨关系的侨眷子女。其中莆田县(含城、涵二地)1951959年出国打工5822人,1970~1979年出国打工2661人”。①但“建国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就业门路不断拓宽,人民安居乐业,生活逐步改善,基本上消除了劳动人民出国谋生的因素,加上东南亚地区的国家先后限制华人入境,出国的人便越来越少,此时出国的主要是同亲人团聚或去继承财产”。①20世纪50—60年代期间,莆仙两县出国定居的人数大幅减少。一方面,由于国家出境政策十分严格,符合条件和核准出境的人员极少。另一方面,“东南亚各国独立后,当局限制华人入境,出国的主要对象是侨亲,但有相当一部分人未能入境而滞居香港”。②以仙游县为例:1952年7月至1965年12月,出国总人数只有216人(见附表)。
  1952年7月至1965年12月仙游县出国人数分布表中国改革开放后,莆田市出境人数逐年增多。一方面,国家放宽人员进出境的政策限制,允许侨眷、侨属出境与海外家人团聚,促进了海外华侨人数的迅速增长。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对外经济交流的不断扩大,人员往来与经济交流日益频繁,出境渠道众多,形式多样,有劳务出境,有经商出境,有技术移民出境,还有投资移民出境等,客观上也使海外莆商数量迅速增长。加上“各个时期出国的莆仙人多数在侨居地落地生根,繁衍生息。......华侨多数分布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等东南亚各国。不少莆仙籍华侨、华人子女往美国、日本、英国、法国等国留学,学成后多数在欧美等国定居”,海外莆籍华人华侨分布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③据《莆田县志》记载:“莆田县海外华侨旅居地,从马来亚西(包括今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开始,逐步扩展到暹罗、荷印(今印度尼西亚)、沙捞越、北婆罗洲(今沙巴)、文莱以及美国、日本、英国、比利时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7年10月,县侨务部门统计,全县旅外人口近30万人,其中:马来西亚9万人,印度尼西亚8万人,新加坡7万人,泰国、美国各0.5万人,另有4万多人分别旅居在文莱、澳大利亚、加拿大、缅甸、菲律宾、日本、英国、德国、荷兰、越南等国。1989年12月,全县华侨、莆籍华人共306959人,相当于莆田全县总人口的22.53%”,“以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泰国等人数为多”。④仙游县约有华人华侨65000多人,其中印度尼西亚人数最多,共有28209人,马来西亚23662人,美国3373人,菲律宾1209人。同时,在德国、意大利、荷兰、巴西、泰国、日本等国家的莆籍华人华侨数量也在增加。至1990年,世界各国莆籍华人华侨已达628840人,其中华侨56571,华人572258人。
  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海外移民成为时尚,莆田百姓通过移民、商务、联姻、投亲等多种方式,前往世界各国经商或创办企业,使海外莆籍华人华侨数量迅猛增长。据2006年侨情普查,莆田市共有海外华人华侨77.96万人。其中新生代华人约占90%,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与老一代华人华侨相比,新生代华人在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经营模式等方面具有明显的特点。一是新生代华人具有良好的教育背景和文化知识,职业构成也更加多元化;二是新生代华人拓展中国市场的愿望更加强烈,投资潜力更大;三是新生代华人融入侨居国主流社会的意识更浓,不少新生代华人具有商人与政客的双重身份。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外经济交流更加频繁,莆田百姓大批前往海外经商或定居,海外莆籍华人华侨队伍迅速壮大,遍布全世界各个角落,形成一支颇具规模和影响力的海外莆商队伍。据莆田市侨务办公室2012年3月公布的数据:“莆田海外华人华侨人数持续增加,总人数已超过100万,莆籍海外社团有60多个。目前,莆田市已累计批准外商投资企业近2000家,累计批准合同总投资超80亿美元,其中实际利用侨资约占莆田全部利用外资的75%以上,为莆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生机与活力”。①
  二、海外莆商的职业构成与实业发展
  莆籍华人华侨历来以吃苦耐劳而著称,出国目的十分明确,就是为了赚钱,不管脏累活,不管什么职业,只要能赚到钱,他们都愿意干。出国伊始,大多数莆仙人从事体力劳动,如挖煤开矿、垦荒种植、海洋捕捞、修桥铺路、拉人力车、挑银土、石泥匠、木工、理发、铁匠和小商小贩等。稍有积累之后,他们就会投资开店,经营点心店、塑料店、电器店、食品店、服装店、理发店等。当资本积累到一定程度后,莆商们就会投资办厂,发展实业,如创办家具行、建材行、自行车行、汽车修理厂、塑料皮鞋厂等。据《莆田市志》记载:“远渡重洋到南洋谋生的莆仙人,多是贫苦劳动者,他们初到侨居地,从事垦荒、种植、捕鱼、采石、挖矿及肩挑、拉人力车等繁重的体力劳动。后逐步从事小贩,小商和各类服务业,有洗衣店多、餐馆多、杂货铺多和菜刀、剪衣刀、理发刀的‘三多三刀’之称。随着对行业的熟悉和经验的积累,以后又发展到经营大中型商企业,如自行车业、橡胶园、鱼行、酒馆、木材加工、电器和汽车业等。侨居地华人商店鳞次栉比,当地有‘无兴(兴化)不成镇’的俗谚”。②但由于各国经济状况不一样,莆仙移民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国家所从事的行业也不尽相同。初到马来西亚的莆籍华侨大多数到橡胶园务工,或到矿山当矿工,也有的人选择垦荒、筑路、手工业和小商小贩等职业。而赴新加坡谋生的莆仙人,一般先从事剪发、黄包车、捕鱼等行业,逐渐积累资本,为以后创办实业做准备。而在马来西亚谋生的莆仙人,数量多,行业分布广,且大多数从事商业。因为马来西亚莆籍华侨形成了一个互帮互助的惯例,即老侨亲对初到“新客”给予经济资助,先由老侨亲凑一笔钱,称“月会”或“会资”,首月会资交给“新客”作为谋生本钱,一时找不到合适职业的新侨也可以将“会资”贷给当地的小商贩,以收取利息,待“新客”积累一定资金后,便自己创办企业或开店,然后又资助后来的“新客”,循环往复,一批帮一批,这种资助办法为新来移民创造了良好的生存条件,使大多数莆仙侨民走上了经商之路。
  海外莆仙侨民还有两大特点,一是同族同乡集中居住;二是一个地区通常有一个主导产业。
  据《福莆仙乡贤人物志》记载:“早年移民多是由乡亲友互相提携,因此他们去东南亚的路线,不但依赖同行者的经验,到达砂捞越后也往往与亲友住在一起,生活上互相照顾。往往同一方言群居一地,甚而集族而居”。如马来西亚“古晋的兴化人,可分为两个小社群,即民达华村与新渔村”。“古晋地区的兴化人,他们有八十巴仙(80%)来自江口镇江下村和后墩村,大多居住在民达华村,一部分则从事商业的发展”。“新渔村的渔民则是来自莆田的上店村、象城、记户、港尾、顶眼等小村镇。在家乡时,他们几乎都是操捕渔业,南来后也操此旧业,而形成华族渔民中有九十多巴仙(90%以上)来自这一方言群”。而“诗巫兴化人的移民情况与古晋不同。一九一二年,在西教士蒲鲁士的带领下,有一百多人的兴化同乡抵达诗巫。一九一二年第二批四十名再抵达诗巫,他们在诗巫后浦港开辟垦场,从事农耕”。据《福莆仙乡贤人物志》记载:“砂捞越的兴化人是城市居民。古晋大部分兴化人以捕鱼为业,但居住在古晋市内。诗巫的后浦港是这一属人早期的农场......但移往市区从事商业的也不少。至于其他县份的兴化人,则大多在市镇上从事商业”,“古晋市区的脚车店及汽车零件商。几乎为兴化人所操纵,此外巴士及的士司机,也大部分为兴化人。诗巫的兴化人大部分在后浦一带从事农耕,一部分则移往市区经营交通行业生意。美里的兴化人几乎是城市居民,他们一样经营汽车零件与脚车店,有许多人则是的士与巴士驾驶员”。①海外莆籍华侨在选择职业时往往会近亲繁殖,亲朋好友相互提携、介绍、推荐,一个家族或一个村庄,甚至一个乡镇的同乡,通常集中在一个地区,经营一、二个行业。据《福莆仙乡贤人物志》记载:海外“兴化人职业形式的特色与社会结构中的帮派主义有着密切的关系,他们南来时多由乡亲互相带来,依靠先移殖者的照顾,这一方面是因为彼此间语言与生活习惯相同,易于相处。早期华人所经营的商店,属于家庭式的小型生意,他们所雇用的人大多是亲人或同乡,很少会雇用他籍人士,兴化人经营的脚车店,学徒多为同乡或亲人,当这些学徒在技术上稍有进步,而且略有积累时,便会自己开一间脚车店,这样的发展下去,有些则迁至较小的市镇经营,这一行业便多为同一属人所操纵。其它与交通有关的行业,情形也是如此。兴化人在交通行业中所扮演的角色。古晋与美里两地的车胎复制与电池翻新,全部由兴化人经营,脚车与汽车零件的经销,在古晋达九十巴仙(90%)以上,而在美里则达一百巴仙(100%)②在新加坡境内,早期移居的莆仙侨民大多聚居在新加坡惹兰勿刹地区,后来陆续转移到跑马埔路和吉真那路一带,并逐渐形成了新加坡“莆田街”,主要经营小旅馆、工艺品、首饰和兴化面食、米粉等地方小吃。由于同乡介绍和侨亲互相提携等缘故,后来的莆仙移民往往参与先来华侨所经营的行业,学到经商经验之后,便自立门户,滚动发展,不断扩大,逐渐形成了一个地区一个行业的局面。
  从20世纪50年代起,海外莆籍华侨的经营行业开始扩散,分布日益广泛。据《莆田市志》记载:“50年代初期,在印度尼西亚的莆田侨胞中,从事出租三轮车的占10%,经营汽车、自行车零件的占25%,当雇佣工人的占18%,务农的占10%,从事文教事业的占3%,其他的为各类服务人员。在越南,三轮车工人占20%,经营自行车零件和修补车胎的占25%,塑胶制造的占4%,垦荒、捕鱼、理发等的占10%,还有从事粮食加工、知识服务等行业。至20世纪70年代初期,在吉隆坡、新加坡等地仍有少数侨胞拉人力车,当锡矿工、橡胶园工以及从事垦荒、烧窑、采石、打铁、捕鱼、裁缝等,因地缘和亲缘因素,在印度尼西亚的仙游籍侨胞,从业情况与莆田籍侨胞大体相同”。①随着海外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海外莆籍华侨的行业结构逐渐发生了变化,行业分布越来越广泛,经营范围也越来越大。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海外莆商大多数转行经营工商业。据《莆田市志》记载:“20世纪中叶,一些善于开拓进取的莆仙华侨,除继续经营有地缘特色的行业外,开始从早期的商贸活动及小手工业转向工业制造,从传统的小服务行业拓展到经营金融、保险、酒楼、木材及超市。有的引进先进技术,扩大企业生产规模,发展生产经营;有的与侨居地的厂商合作,投资创办工商企业,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②其中经营比较成功的“有祖籍莆田的方德源、方成和创办的‘德源有限公司’,经营业务包括五金、机器零件、地产开发、运输、水产、油棕、可可与化肥等等”。③据《福莆仙乡贤人物志》记载:从20世纪60年代起,“福、莆、仙人经营的车业更为飞跃的发展。种类增多了:银行业、金融业、地产建筑、面粉厂、水泥厂、钢铁厂、棉织厂、旅店业、汽水厂、汽车公司、摩哆公司、公共巴士公司、罗厘运输公司、汽车零件制造厂、复新汽车轮胎公司等,与车业有关的各种行业应有尽有。范围也扩大了除原有的各个国家、地区更普遍外,又增添了泰国等国家和地区。单就新加坡和马来西亚两国而论,据不完全统计,‘车商公会’之类的组织就达30个以上。在南洋一带,各种车商的家数,小的不算,规模较大的早已超过5000家”。④到了20世纪70年代,不少海外莆商事业有成,家资巨富。特别是东南亚各国,有不少莆籍华人华侨脱颖而出,成为侨居国颇具影响力的著名商人。“如新加坡兴化人有黄廷芳、黄日昌、林和义、林生珠、黄亚兴、黄金宣、方秀仁。印度尼西亚兴化人有李文正、林德祥、陈江和、李文明、李思义、黄文华、黄文兰。还有文莱的刘鸿池、陈振荣、刘鸿攀。沙巴拿督方德源、拿督郑志雄、郑金山;砂捞越古晋的李宗林、拿督郑正金、郭德霖;美里的李光木、刘文贤、刘旭同;诗巫的刘元珍、郑宗钦。吉隆坡劳工部长林亚礼、兴总会长董玉锦局绅、拿督张德麟、拿督许元连、拿督叶林生、黄玉田、拿督林金树、庄玉霖局绅、林光第、杨梅水、王嘉良、卢文华、拿督刘文华、刘永龙、黄升福、陈兰、陈金发、王祖武、黄文兰、黄文渊、黄克鸿、黄贤泉、林德民、姚玉池、黄亚盾、林锦瑞、林清霖。新加坡的刘新楼、林锦源、姚国英、王如聪、王荣銮、王荣凰、俞进财。香港有景泰蓝大王陈玉书、陈和景、拿督郭成隆、黄清仪”等,都是海外著名莆商。⑤进入20世纪80年代后,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经济突飞猛进。在全球经济大发展的历史背景下,海外莆商事业蒸蒸日上、蓬勃发展,许多侨商发展成为颇具影响力的商界巨子。如金融寡头李文正,成为名震印尼的银行巨擘;房地产大亨黄志祥,成为香港十大富豪之一;还有新加坡胶轮业巨商苏明发、马来西亚著名建筑商林生、文莱著名实业家刘鸿池和刘鸿攀兄弟、马来西亚兴安总会署理事长姚文贵、新加坡音响系统电器厂董事长黄文兰等,都是颇具知名度的海外莆商。据1987年10月统计,仅“莆田县旅居东盟五国的华侨、华人中,多数经营汽车业,其次为从事电器、建筑、地产、石油、金融、船务以及种植业和冶金制造业。有60%以上的侨胞经济居于中、上层,其中资产亿元以上的有10家,千万元以上的有100家。许多受过高等教育的莆仙籍侨胞,在文化科技领域中充分发挥才干,开拓莆仙侨胞的从业范围,涌现出一批专家、学者、教师、医师、工程师、会计师和高级技师等,莆田籍的美国数学博士、纽约福德姆大学数学系主任陈玉清教授,美国医学博士、国际著名心胸外科专家黄令南,美国电脑专家王宝硕,香港民爱医院院长、美籍华人余文荣,以及在高科技领域作出重大贡献的仙游籍科学家王祖鉴、王武荣、王世障、王保垒博士等都是莆仙华人中的佼佼者”。①同时,一些卓有远见的海外莆商事业有成之后,积极跻身侨居国政界,将商界影响力扩展到政界,在维护华人华侨利益、扩大华人政治影响和提高华人社会地位等方面,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在印尼境内就有5名莆仙籍侨商当选国会议员,有6位莆商当选州议会议员。林亚礼、方德源等14人荣获拿督勋衔。林荣膺旦斯里勋衔,李达荣获高级拿督勋衔,许元连、许金宝、郑金象、黄国森、陈仁华等人膺皇家拿督勋衔,在侨居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
  20世纪90年代期间,海外莆商企业出现了快速发展态势。他们在巩固传统行业的基础上,开始向新兴行业进军,特别是金融证券、电子IT、房地产业、服装饰品、塑料玩具、新农开发、餐饮业、工艺品、超市、纺织、轮胎、造纸、钢铁、航运、石油等行业,成为海外莆商投资的新方向。如印尼著名莆商李文正及其家族企业,以金融业为基础,拓展了基金、证券、财务和投资咨询等领域。新生代华人黄志达,以金融业和房地产业为主,兼营酒店、物业管理和娱乐业等。同时,涌现出一批著名的实业家,如印度尼西亚的金融世家李文光和李文明、“钢铁大王”陈财基、“轮胎大王”林德祥和姚子兴、新加坡交通业巨擘林荣、石油大亨林恩强和餐饮业领军人物黄日昌、周颖南等。特别是年轻一代的莆籍侨商,异军突起,迅速发展成为侨居国的商界名人。如香港地区有房地产巨商黄志祥、电子行业领军人物黄赛峰、林平基、“西装大王”吴良好,还有荣获“香港青年工业家奖”的许奇峰,以及在阿根廷经商的郭加迪和陈荣华、南非的郭顺元、巴西的郑金云等,都是海外莆商的后起新秀。
  进入21世纪之后,新生代海外莆商紧跟时代潮流,积极开拓新的行业,在电子科技、纳米技术、IT行业、金融保险、租赁、财务、通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取得了辉煌成就,在海外各国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三、海外莆商对侨居国经济社会的主要贡献
  民国时期,莆仙两县有不少人历尽艰险,远途跋涉,飘洋过海,到东南亚各国和港澳台地区经商。从20世纪中叶起,海外莆商企业进入了黄金发展时期,大多数侨商完成了原始资本积累,开始创办大中型企业,形成了颇具影响力的海外兴化商帮,并对侨居国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如清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出国的莆田江口华侨姚为祺,在吉隆坡创办了“福隆兴”自行车修理铺,先后带领众多家乡亲友前往海外共同创业,在20世纪30年代期间形成了著名的“兴化车帮”。至20世纪80年代,“兴化车帮”已经垄断东南亚各国的汽车市场,为侨居国的交通运输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还有“民国初期,莆仙侨胞卢锦枝等带领200多人先后到沙捞越、诗巫、古晋等地垦荒种植。随后,开发天然资源与矿藏,把不毛之地建成富庶之区。他们还在那里办学校、建工厂、办医院,工、农、商、学齐兴,形成繁荣的‘兴化帮’。20世纪初、中叶,莆田沿海渔民方阿满、方振荣父子先后到沙巴洲和山打根从事捕鱼,经过艰辛劳作,后来设立鱼寮,开办鱼行,为发展当地渔业作出贡献”。据《莆田市志》记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居住海外的莆仙人,广泛从事交通运输业、工业、矿业、建筑业、纺织业、养殖业、农林业以及金融、汇兑、保险、地产、股票等各种行业,其中有的成为有世界影响的企业家,如仙游县枫亭镇枕头山人黄元享,在菲律宾开发房地产业,为当地城乡建筑事业作出贡献。70年代末,莆田人黄文华在雅加达、棉兰等地设厂,引进日本生产线,用日本零件组装家用电器,职工总数达3000人。李文正与内弟李文光、李文明兄弟于1972年创办泛印印度尼西亚银行,是印度尼西亚最早参加国际金融市场的华资银行,与世界十大银行建立业务关系,主持该行业务的总经理李文正,被香港《亚洲金融》杂志社选为1983年度最杰出的银行家。黄廷芳在新加坡经营远东地产置业有限公司、远东工程投资有限公司、远东发展工程有限公司、远东金融机构等,80年代初,在香港设立信和置业有限公司,为新加坡的工程、地产、金融业的发展作出贡献。慈善家李文涛创办快捷银行,任董事长,还在雅加达经营旅馆业,为当地居民创造方便。企业家张清泉创办纸厂(印度尼西亚四大厂之一)和海藻加工厂,并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经营皇冠系列旅馆,独树一帜。周颖南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在新加坡创办‘湘园酒家’,以中国特色的名菜享誉五洲四海。还有在泰国的林文龙兄弟、马来西亚的张德麟、印度尼西亚的陈财基等,都为侨居地的金融事业作出很大的贡献”。①海外莆商保持莆田人勤劳俭朴、艰苦创业的优良传统,努力拼搏,积累财富,为侨居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海外莆籍华人华侨继承并发扬莆田人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高度重视华侨子女的教育与培养,依靠自己的力量兴办华语学校,集资办学成为各国华人华侨的重要公益事业。如民国20年(1931年),旅居印度尼西亚的仙游籍华侨集资创办了仙侨学校,随后东南亚各国的同乡会和海外莆商慷慨解囊,捐资办学,掀起高潮。从民国中期至20世纪70年代,新加坡、印尼、马来西亚等国的莆籍华侨先后捐资创办了10多所华文学校,基本上解决了海外莆籍华人华侨的子女教育问题。据《莆田市志》记载:“民国36年,印度尼西亚侨胞创办侨光中小学校。1957年,扩建校舍,建成一座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完全中小学校,校内设备齐全,师生保持在4000人左右。并创办中华医院,为当地华人和百姓服务。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诗巫的华侨、华人,与当地人民共同努力,先后兴办2所中学、5所小学、3所幼儿园、1所诊疗所、5所礼拜堂。1955年,仙游枫亭华侨蔡贵和侨领陈嘉庚合资在马来西亚创办南洋大学,并任该大学董事会董事长,为发展侨居地高等教育作出卓越的贡献。1969年,马来西亚的培元中小学发展至有高、初中计37个班,学生1500多人,校内设有科学馆、图书馆和天文台等,成为一所设备先进的新兴中学。在马来西亚的莆仙侨胞,不忘‘家贫子读书’的古训,继承‘文献名邦’的遗风,各地兴安会馆发动华侨、华人捐募资金,实行奖学金基金制度和发放贷学金和大学单项无偿奖助学金等办法,扶助经济困难的学生就读,促进侨居地教育事业的发展”。②这些海外华文学校的创建经费和日常开支,主要依靠海外莆商捐资支持,广大华人华侨捐钱捐物,持之以恒,支持侨居国的教育事业发展,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和华人华侨公益事业建设,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海外莆商虽然长期居住在异国他乡,但始终保持了莆田人的传统习俗,努力把莆田地方传统文化传承下来。据《莆田市志》记载:“20世纪50年代,旅居印度尼西亚的华侨、华人经常组织‘莆仙戏’剧团,在侨居地演出《木兰从军》、《三娘教子》、《张协状元》、《阿忽布田》、《赌博误》等剧目,进行传统的文化思想教育。旅居东南亚的仙游华侨、华人常举办中国画展览,展出画家李霞、李耕、黄羲和陈熏等人的作品,有的还将家乡名人、名画在日本及东南亚各地印制成挂历,广为发行,深受侨居地人民的欢迎”。①这些莆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对海外华侨的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构成了海外莆商文化的重要内容。

附注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98页。 ①《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91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2000年版,第2430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2000年版,第2430页。 ④《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893—894页。 ①陈盛钟、陈瑜瑜:《莆田海外华人华侨超百万》,福建侨网:http://www.fjqw.gov.cn/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4页。 ①《福莆仙乡贤人物志》,福莆仙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第406页。 ②《福莆仙乡贤人物志》,福莆仙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第407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4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4页。 ③林忠强等主编:《东南亚的福建人》,厦门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71页。 ④《福莆仙乡贤人物志》,福莆仙文化出版社1990年版,第409页。 ⑤《福莆仙乡贤人物志》,福莆仙文化出版社1998年版,第97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4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50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6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36页。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