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忠门蒸笼走天下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199
颗粒名称: 一、忠门蒸笼走天下
分类号: F307.2
页数: 3
页码: 382-38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木材帮”源于忠门沿海加工的蒸笼手工业者,蒸笼制作是忠门人的传统手工艺,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提倡集体经济,手工业者全部并入社办企业,蒸笼生意做到全国各地,莆田忠门镇因而被誉为“蒸笼之乡”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新时期 木业发展 莆田市

内容

莆田“木材帮”源于忠门沿海加工的蒸笼手工业者,俗称“湾仔”。忠门半岛地处湄洲湾畔,土地贫瘠,资源匮乏,百姓以农业和捕渔为生,历来是莆田境内最贫穷的地方之一。蒸笼制作是忠门人的传统手工艺,起源于明代,至今有400多年历史。据《莆田文史》记载:明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戚继光奉命率部入闽打击倭寇,在兴化境内取得了“林敦大捷”后,乘胜出击,击退了流窜莆田沿海的倭寇,救出众多受难百姓。忠门人为了感谢戚家军为民除害,用自制蒸笼烹蒸了一些“米糕”、“菜包”、“肉包”等地方小吃,慰劳军队。莆田小吃香甜可口,深受官兵们喜爱,戚家军便邀请忠门人为部队制作“米糕”和“小笼包”。但莆田传统的蒸笼很小,又是单层的,满足不了众多军队将士的生活需要。于是,戚继光便召集军中的能工巧匠,帮助忠门人改造蒸笼,改用杉木、竹片和山藤为原料,制作多层(三至五层)的大蒸笼。这样既解决了军队生活需要,又给忠门人留下了加工蒸笼的手艺。此后,蒸笼加工工艺代代相传,成为忠门人的传统手工艺。
  进入清代之后,忠门人利用莆田北部山区盛产的柳杉、甘母、鸭掌木等为原料,配以柔韧的生竹片和台湾阿里山的优质山藤,精心制作了各种形状的蒸笼,有方的、有圆的、有单层的、也有多层的。大蒸笼直径有1米多,小蒸笼直径只有15厘米,款式多样,经久耐用,产品销往闽南和闽中各县,蒸笼业成为当地的一个特色产业。
  民国时期,忠门蒸笼业继续发展,除了在省内销售外,还通过海运销往东南沿海各省。同时,有不少忠门人前往台湾经营蒸笼生意,如忠门梯吴村约有100多人长期驻扎在台湾境内,利用阿里山的优质毛竹、山藤和木料加工成各种款式蒸笼,然后运回大陆销售。至民国末期,台湾境内约有300多忠门人,其中有一半人从事蒸笼生意。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提倡集体经济,手工业者全部并入社办企业,在大办农业的口号下,忠门蒸笼匠大多弃工务农。“文化大革命”初期,少数忠门人趁“文攻武斗”之乱又做起蒸笼来,并挑到乡下贩卖,一旦遇到“市管组”人员,蒸笼就会被没收。但因生活所逼,仍有不少忠门人铤而走险,冒着被扣上走“资本主义道路”帽子的危险,偷偷从事蒸笼生意。
  20世纪60年代后期,忠门人开始涉足木材买卖生意。由于当时各派忙于批斗“走资派”,市场管制一度放松,忠门东坑村的郑亚柔、郑亚闪等20多位农民,于1967年合伙购买了双轮胶轮车,以生产队盖队址和自家盖房为由,到莆田北部山区购买木竹,然后在沿海地区倒卖,收益颇丰。在郑亚柔等人带动下,忠门人纷纷操起老本行,在省内各地走乡串村修补蒸笼和销售蒸笼。
  1968年,忠门蒸笼业再度兴起,蒸笼匠纷纷结伴赴省内外各地加工蒸笼。
  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国各地忙于“斗私批修”,而忠门人足迹已经踏遍了八闽大地,年收入可达七、八百元,这在当时可是普通农民收入的三、四倍。其中经营规模较大的有忠门琼山村的蒋青松等10多人,奔赴山东济南、枣庄等地经营蒸笼,兼营竹器产品,成为第一批闯天下的忠门人。还有忠门的林渡平父子,率领10多名蒸笼匠从闽北打入江西上饶、南昌、九江等地,赚了第一桶金。特别是忠门东埔村的陈阿细,人称“湾仔头”,因做蒸笼生意“发了财”,经常遭“批斗”。
  1971年,忠门西山村在晋江县设立“忠门蒸笼厂”,共有工匠60多人,这是忠门人在外地创办的首家蒸笼加工厂。1972年,忠门公社在前范村成立了“忠门蒸笼厂”,有工匠400多人,并在龙岩、崇武两地设立分厂,年产值约240万元,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南京、河南、黑龙江、吉林等地。同年,忠门公社成立了“度下大队蒸笼来料加工专业队”,并在度下、清风两村设立分场,共有工匠55人,专门承接莆田县外贸公司的蒸笼加工业务。
  从20世纪70年代起,大批忠门人外出加工和销售蒸笼,人数达500多人。如1972年,年仅22岁的忠门柳厝村人柳国荣,带着两个比他年长一轮的蒸笼师父南下广东做蒸笼生意。他们在同乡的帮助下,进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南海舰队驻广州某部后勤部加工蒸笼,并以此为基地拓展蒸笼生意,先后揽到了广州军区后勤部、广州远洋公司物资供应处等单位的蒸笼合同,一年订货四百多套,挖掘了第一桶金。1974年,柳国荣又带领蒸笼专业队赴天津远洋公司承接蒸笼业务,成为最早发迹的忠门人之一。还有忠门岳秀村的赵金焰,人称“湾仔焰”,将蒸笼生意打进了中国革命圣地延安,不但承揽了陕北各县机关食堂的蒸笼业务,而且还兜到了建筑工地脚手架材料的加工业务,赚了不少钱,成为最早贩卖建筑材料的忠门商人。
  20世纪70年代末,莆田忠门人三三两两背上篾刀、木锯、炊夹、锥子等工具和山藤、柳杉薄板等材料,走南闯北,为各机关单位食堂和城乡居民加工、修补蒸笼。尽管风餐露宿,旅途艰辛,但每年可赚三、四千块钱人民币,这在当时可算是高收入人群。
  中国改革开放后,国家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忠门人纷纷背井离乡,足迹踏遍大江南北,蒸笼生意做到全国各地,忠门蒸笼业出现空前的兴旺,从业人员由4000人猛增到2万多人,年产值达数千万元,涌现出一批“蒸笼大户”和“农民企业家”。据《莆田市志》记载:“莆田竹木大户柳国荣等拥有百万元以上资产工商大户”,这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可是天文数字。①《福建日报》、《中国青年报》和《人民日报》等新闻媒体,都报导过忠门蒸笼走天下的事迹,莆田忠门镇因而被誉为“蒸笼之乡”。

附注

①《莆田系民营医院的发展之惑》,载《中国医院报道》2008第一期。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2页。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人物

戚继光
相关人物
柳国荣
相关人物
蒋青松
相关人物

相关机构

忠门蒸笼厂
相关机构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