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体商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188
颗粒名称: 一、个体商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分类号: F712.9
页数: 3
页码: 347-34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新中国成立后政府放宽个体工商业政策,个体商业开始恢复和发展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新时期 个体;商业经济 莆田市

内容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放宽个体工商业政策,并在贷款、排摊设点、审批开业等方面提供方便,相当一部分个体商贩从流动经营转为坐商经营,个体商业开始恢复和发展”。②20世纪80年代初,莆仙两县开始对商业流通体制进行了改革,境内商贸日渐恢复,“个体针纺织品商店、摊、贩,以海上贸易的‘台湾布’贩卖为发端,异军突起,从外地直接进货,以花色新颖、品种多样的布料、服装吸引顾客,挤占市场,冲击国营商业。同时,伴随市场商品供应的宽裕,历时29年的凭布票购布时代结束”。③1983年,莆田建市后,提出了建立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多种渠道并存的少环节、开放式的商业流通体制,为个体工商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城市改革兴起后,莆田市充分发挥城涵两区和沿海城镇商业中心的优势,积极引导私营商业经济发展,实行分类指导,结合旧城改造和传统经营习惯,在各中心城镇建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鼓励个体商户集中在商业街从事经营活动,既便利群众生活,又促进了私营商业经济的发展。以日用百货为例,“1984年,随着‘三多一少’流通渠道的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百货企业实行开放式经营,扩大横向联系,开拓进货渠道,巩固工商联营联销,发展产销直挂,增加家用电器、室内装饰品、中高档化妆品、现代家具、儿童玩具以及黄金首饰等新潮消费品的经营。
  至1988年,境内经销的百货品种达4000多种。同时,在‘抢购风’的影响下,百货商品销售总额达2140万元,比1978年的1299万元增长64.74%,是1957年年销售额193万元的11.1倍”。①特别是莆田传统饮食业,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迅猛发展态势。1980年,境内从事饮食业的个体商人只有57人,年营业额收入只有31万元。“莆田建市后,饮食业发展迅速,各种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烹调技术和风味特色,有的还同时开设歌舞厅、卡拉OK,集饮食娱乐于一体,打破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1985年,全省饮服系统的名优菜点和地方风味小吃评比,莆田的焖豆腐、炒米粉、荔枝肉等菜点分别获得风味优质小吃及名优菜肴奖。截止1991年,全市饮食业有网点2028个,从业人员4122人。其中,国营28个,198人;集体50个,267人;个体1950个,3657人。全市饮食业的营业收入3553万元,其中,国营142万元,集体249万元,个体3162万元,占总体的比重分别为3.99%、7%、89.01%”。②10年之间,莆田市饮食业年产值增长了102倍,从业人员增长了68倍。
  随着私营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人队伍日益壮大。据《莆田市志》记载:“1983年,莆田建市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零售市场由单一的经济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集体、个体等各种形式的零售商店逐渐增加。至1988年,全市拥有商业零售机构21096个,37502人,其中国营商业的零售机构92个,达1358人;有证个体商店达18842个,27552人”。③同时,随着莆田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商品丰富多彩,个体工商户队伍迅速扩大。据《莆田市志》记载:“1991年,全市有有证个体商业机构12547个,从业人员19781人”。④全市个体商户数量是1965年的23.32倍,从业人员是1965年的27.86倍。
  从1992年起,中国私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了确立,莆田境内出现了“工农商学兵,都念生意经”的全民经商热潮,个体、合伙和私营商户迅速增多。1992年,莆田市新注册个体商户877家,累计私营商户达23196家,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1.58亿元人民币,刷新了历史纪录。
  1993年,莆田市为了促进私营商业经济发展,积极改善服务态度,引导个体工商户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同时,各级政府下放了个体工商户的审批权利,除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或冠有莆田市行政区名称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由市工商局审批外,其余个体工商户登记审批权利全部下放到县区工商局,大大简化了个体工商户申请开业的手续。此后,境内个体商户迅速增多,到了1996年,全市共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36745家,注册资本29733万元,其中批发法人单位246个,商业网点2023个,零售贸易单位191个,网点19456个,餐饮法人单位27个,网点7790个,比1991年(20495家)增加了9238家,增长了45.07%。
  20世纪90年代中期,莆田境内个体工商户大量增加,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据1996年统计,非国有经济单位的商业零售额达41.4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3%,个体商户商品零售额达到25.04亿元,约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9%,开始与国营商业经济“平分天下”,并大有后来居上之态势。
  1997年,为了鼓励个体工商业发展,莆田市工商行政部门全面改善服务方式,市、县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均开设了办证大厅,提供快捷、方便、优质的服务,促进个体工商户的大发展。至2000年,全市共有发照个体商户25596家,从业人员62193人,注册资金3.5亿元,私营企业1360家,从业人员21758人,注册资本11.1亿元,全市拥有各种贸易网点23917个,其中批发贸易法人单位4246个,零售贸易法人单位15647个,饮食业消费网点4008个,从业人数6.7万人,其中批发贸易2.08万人,零售贸易业3.40万人,餐饮业1.23万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8.50亿。个体商户的大量增加,既促进了莆田商贸的迅速发展,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许多农民逐渐转变为商人,莆商队伍日益壮大。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加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莆田境内商贸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个体商户逐年增加,注册资金越来越大,从业人员越来越多。2002年,全市新注册个体工商户有3839户,注册资本3.5亿,新增从业人员5210人。
  从2004年起,莆田市为了促进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方面,鼓励社会闲杂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从事个体工商业,放宽刑满释放人员申请个体营业执照的准入条件,免征2年营业税、“四税种”(即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和工商管理费等。同时,对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人员进行了再就业培训,再就业人员申请个体营业执照给予减免税优惠。在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下,2004年莆田市新注册个体工商户5612家,注册资本51377万元,全市共有个体商户21298户,从业人员48965人。另一方面,放宽外商准入条件。从2005年起,莆田市允许香港、澳门地区永久性居民的中国公民在境内从事个体商业经营,申请营业执照时无需经过外交主管部门审批,工商部门依照内地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区域规章予以登记,与境内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如台胞刘鸿图是首家在莆田境内注册个体工商户的台商,主要经营台湾高山茶、乌龙茶和顶级花茶等。在优惠政策鼓励下,2005年全市个体工商户数量大增,全年新注册个体工商户6421家,注册资金86177万元,无论是个体工商户数量,还是注册资本,都出现了大幅增长。
  从2008年起,莆田市工商部门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莆田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如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独资企业、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开展商标权质押贷款业务等。同时,为了减轻个体商户的经济负担,自2008年9月起,国家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全市3万多名个体商户每年减免2000多万元费用,使莆田市私营商业经济又有新的发展。
  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35543家,从业人员75981,注册资金271748.90万元,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个体商人队伍。
  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莆田市私营商业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无论是个体商户数量,还是商人队伍,都达到了历史高峰。据莆田市工商局2011年11月统计,莆田市各级工商机关共登记各类内资企业13532家、个体工商户4814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2家、外商投资企业770家,各类市场经济主体总62841家,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已经达2061362万元,私营商业经济已成为莆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莆田经济的“半壁江山”。

附注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8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5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5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3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8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8页。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