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新时期莆田商贸流通体制改革与私营工商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178
颗粒名称: 第十二章 新时期莆田商贸流通体制改革与私营工商业发展
分类号: F712.9
页数: 31
页码: 335-365
摘要: 本章记述了莆田市新时期莆田商贸流通体制改革与私营工商业发展,内容包含了国家工商业政策转变与莆田商贸流通体制改革,新时期莆田市商贸市场建设,莆田乡镇企业的崛起与衰落,莆田个体商业经济发展与民营工业经济壮大,莆田“三资企业”的崛起与外资经济发展,新时期莆田市对外经济交流概况的发展现状。
关键词: 新时期 莆田商贸 私营工商业

内容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各级领导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么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基本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错误认为个体工商户随时随地都有复辟资本主义的危险,并长期对其限制、改造和消灭,导致中国工商业经济一度萧条,商人队伍大幅萎缩。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广大商人遭受严重打击,经商积极性大挫,影响了中国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1978年12月,中央政府决定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揭开了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序幕。
  1983年4月,国务院撤销了莆田地区。同年9月,以莆仙两县为基础建立了莆田市,管辖城厢、涵江两市辖区和莆田、仙游两县。历史仿佛开了个玩笑,绕了一大圈之后又回到了“原点”,莆田市辖区仍然是陈光大二年(公元568年)莆田置县时的疆土。但历史并不重复昨天的故事,而是揭开了莆田历史新的一页。
  第一节 国家工商业政策转变与莆田商贸流通体制改革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莆仙两县率先从农村改革入手,拉开了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序幕。1979年,莆田境内掀起了一场以农业生产承包责任制为内容的农村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个体承包户大量涌现,一些优秀农民脱颖而出,迅速发展为农业大户,并逐渐演变为新时期最早的商人。1983年,城市改革开始后,国家开始调整工商业政策,逐步放松对个体工商业的限制,允许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同时,不断深化商贸管理体制改革,逐渐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商贸流通体制。20世纪90年代期间,国家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历史地位和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旨在鼓励个体工商户发展的优惠政策,为中国私营工商业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与此同时,莆田市根据国家改革开放政策,率先对商贸流通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鼓励私营工商业经济发展,逐步将国营、集体工商企业推向市场,促进了境内多种经济的共同发展与繁荣。
  一、新时期国家工商业政策转变
  新时期中国工商业政策转变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史过程。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上强调:“在经济政策上,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企业、一部分工人农民,由于辛勤努力成绩大而收入先多一些,生活先好起来”。并明确指出“这是一个大政策,一个能够影响和带动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政策”。①应该说,这个“大政策”为中国工商业政策转变指明了方向,也为新时期中国私营经济发展赢来了历史契机。
  莆田市工商业政策调整大体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从1978年起至1991年。这一时期莆仙两县在国家计划经济框架下对境内工商业管理体制进行了局部的调整与改革,逐渐放宽对个体工商户的限制,改变传统的国营、集体商业企业的经营模式,不断增强工商业企业的活力,促进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第二阶段是从1992年起至21世纪初。这一阶级莆田市围绕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对传统商贸流通体制进行了全面改革,重新构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工商业管理机制,以促进莆田工商业经济的发展。
  在改革开放初期,各级领导对个体工商户还抱着“等一等,看一看”的心态,既不取缔,也不禁止;既不鼓励,也不提倡,任其发展,权衡利弊。这种观望态度客观上为私营工商业发展开放了绿灯,境内不少个体工商户在“私营经济”、“合作经营组织”、“集体企业”和“社办企业”等招牌掩护下,从事个体工商业经营活动,使私营经济迅速发展起来。如1976年,仙游县只有个体商户52家,从业人员52人,而到了“1979年,城乡个体有证商户发展到226家,从业226人”。②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国家还没有扶持个体工商业发展的具体政策,私营经济发展受到诸多限制。
  1980年8月,中共中央在《关于转发全国劳动就业会议文件的通知》中明确指出:各级领导要鼓励和扶植城镇个体经济的发展。这是改革开放后中央明确支持个体工商业发展的第一个文件,对于以后莆田私营工商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此后,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城市改革迅速兴起,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个体工商户经营规模随之扩大,出现了一批农业经营大户和私营企业主。当时仙游县最著名的个体承包户李金耀,于1979初承包了1200多亩荒山,创办了全国第一个家庭林场,引起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的关注。还有莆田山区种植蘑菇的农业大户、涵江个体养鳗场、仙游榜头“三线机”工厂,以及兴化米粉加工、竹编、家俱、小五金制造等专业户迅速发展起来,成为改革开放初期莆田个体工商户的代表人物。据1980年统计,莆仙两县个体工商户发展到450户,比1978年翻了一番。
  1981年6月,中央明确指出:“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③同年7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城镇非农业个体经济若干政策性规定》,进一步放松了个体工商户的雇工限制,允许“个体经营户在必要时,经过工商行政管理部批准,可以请一至两个帮手;技术性较强或者有特别技艺的可以带两三个最多不超过五个学徒”。④虽然这些政策调整现在看来有点不可思议,但在当时却是一次思想大突破。雇工制度的改革和雇工人数的放宽,不但为私营企业发展奠定了劳动力基础,而且为个体工商户的经营活动提供了政策依据。
  1982年9月,中共十二大再次强调:在农村和城市都要鼓励劳动者个体经济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和工商行政管理下适当发展,作为公有制经济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同年12月,全国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至此,个体工商户终于取得了合法地位,莆田境内个私经济开始快速发展。据《莆田县志》记载:“1982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个体私营商业迅速发展。1983年,全县个体私营商业由1980年的450户增至1740户,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从1980年的140万元(占全县零售总额的0.71%)增至1611万元(占全县零售总额的7.07%)。1985年,全县个体商业4032户,从业人员6156人,社会商品零售额1625万元,占全县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的7.45%。1987年,个体商业达4908户,从业人员7350人,社会商品零售额2565万元,占全县商品零售总额10.35%”。①私营工商业的蓬勃发展,不但推动了莆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而且促进了人们传统观念的重大转变。
  1987年1月,中共中央在《把农村改革引向深入》的文件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初级阶段,在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个体经济和少量私人企业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
  ......它作为社会主义经济结构的一种补充形式,对于实现资金、技术、劳力的结合,尽快形成社会主义生产力,对于各方面提供就业机会,对于促进经营人才的成长,都是有利的”。②同年10月,中共十三大报告再次强调:私营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有利于促进生产,活跃市场,扩大就业,更好地满足人民多方面的生活需要,是公有制经济必要的补充,并建议国务院尽快制定有关私营经济的政策和法律,保护他们的合法利益,加强对他们的引导、监督和管理。1988年4月,全国人大七届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规定: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促进其发展。随后,国务院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私营企业暂行条例》,就个体工商户和私营工商企业的审批程序、准入条件、人员管理、经营活动和加强监督管理等方面,进行了明确的界定,从而将私营经济管理纳入了法制化管理轨道。至此,国家完成了传统工商业政策的调整与转变,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型工商业管理机制逐步建立起来。此后,全国各地的个体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私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日益凸显,从社会主义经济必要的有益的补充,发展到不可缺少的“半壁江山”。
  中国工商业政策的调整与转变,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个体工商户的积极性,促进了中国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据统计,1979年,全国个体、私营经济在国内GDP的比重不到1%,而到了2000年,私营经济在国内生产总值(GDP)中所占比重提高到42.8%。2005年,全国私营经济生产总值在GDP比重中提高到50%,占据中国经济的“半壁江山”。据2010年统计,全国私营经济生产总值在GDP比重中又上升到65%。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私营经济在全国经济总增量中增幅达到了80%左右,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最具活跃的生力军。
  二、莆田市商贸流通体制改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长期实行计划经济,商贸流通领域由国家统一管理、统一经营,各种商品按级批发,统一价格,定点销售,超出经营范围则属非法经营。因此,国营商业和集体合作商店自成体系,各自为战,条块分割,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健康发展。“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逐渐放宽个体工商户的准入条件和经营范围,并在贷款、排摊设点、审批手续等方面给予方便,莆仙两县的个体小商贩开始从走街串巷的流动贩卖逐渐转变为开店坐贾的稳定经营,私营工商业开始快速发展。
  1983年,莆田建市时恰逢城市改革,城乡市场逐渐开放,商品购销日趋活跃,个体工商户迅速增多,社会商品零售额不断上升。与此同时,莆田市开始探索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多种流通渠道并存和少环节、开放式的商贸流通体制,允许个体工商户摆摊开店,境内个体工商户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并在经营方式、服务态度、竞争意识等方面,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百姓面前,市场占有率迅速提高,国营、集体商店面临着巨大挑战,效益下降,甚至出现了亏损,内贸流通体制改革被提到了各级政府的议事日程。
  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莆仙两县开始对国营商业企业进行试点改革,逐步废除商品专营制度,放开商品销售价格,促进商品流通与市场繁荣。但从总体上讲,改革初期的莆田商业管理体制改革,还只是细枝末节的调整,没有撼动整个商业计划体制。80年代末,莆田市加大商业管理体制改革力度,形成了“三多一少”(即多成分、多渠道、多形式、少环节)的商业经营格局。商业零售市场开始由单一经济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除国营商店外,集体、合作商店和个体商业网点逐渐增多,商人队伍迅速发展。据《莆田市志》记载:“至1988年,全市拥有商业零售机构21096个,37502人,其中国营商业的零售机构92个,达1358人;有证个体商店达18842个,27552人”。①个体工商户和从业人员迅速发展,大大超过了国营商业和集体商店的职工人数,显示出巨大的后发优势,成为国营、集体商业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20世纪80年代末,随着人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境内商品日益充裕,城乡市场日渐繁荣,多元商业经济竞争更加激烈,出现了全民经商热潮,城乡零售网点迅猛增加,个体工商户得到国家政策支持而迅速发展起来,国营和集体商店通过承包、租赁和优化组合等形式,增强了活力。同时,伴随着旧城改造,各商业网点和商业街的店容店貌装饰一新,商品排列整齐美观,购物环境优雅舒适,商标广告丰富多彩,呈现出一片繁荣景象。另外,随着广大居民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消费者对商品的挑选性也越来越强,消费心理从“持币争购”转为“储币选购”,商店内成衣比重显著增加,高档耐用消费品的零售量稳步增长,电视机、收录机、照相机、洗衣机、电风扇、电冰箱、录像机、空调机等新大件的零售市场十分活跃,商品销售总额持续增长。据1991年统计,莆田市共有商业机构15580个,其中国营业商业机构636个,集体商业机构2397个,个体工商户12547家,占商业单位总数的85.53%,全年社会销售总额达11.58亿元,比1990年增长12.6%从20世纪90年代起,莆田市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对传统的商业流通体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1992年初,莆田市对国营零售商店试行“特店特柜”改革,首批选择100个条件较好的国营商店进行试点改革,允许试点商店在经营品种、进货渠道、支持手段、费用开支、商品作价、工资奖金和缴纳税费等方面,与个体工商户大体相同的方式进行经营管理。同时,还选择了17家条件比较成熟的国营商店,实行“四放开”(即经营、价格、用工、分配)改革试点。至1992年底,莆田市共有237家国营商店实行“特店特柜”,采取“四放开”经营方式,约占全市245家国营商业企业96.7%,其中效益好的有43家。与此同时,还对莆田、仙游两县供销社系统的集体商店进行了改革,试行以县为单位的分级核算、统负盈亏和统一缴纳所得税的办法,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
  莆田市商贸流通体制改革中一个重大举措就是涵江综合试验区改革。1992年5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在莆田召开“加快莆田市改革开放步伐座谈会”,莆田市领导在会上提出了借鉴石狮市经验,按照“体制上更活一点,机构更小一点,经济管理权限更大一点,干部素质更高一点”的总体要求,以深化企业改革和流通体制改革为重点,进行内外贸、金融、社会保障、住房、农村土地使用和劳动人事、工资分配制度等方面的综合配套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建立起促进外向型经济发展的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和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运行机制,把涵江区建成一个工商贸易发达、第三产业繁荣、综合功能完善的新型城区。同年8月,省政府闽政综〔1992〕第245号文件正式批复,决定在涵江区进行综合试验改革,赋予涵江区在莆田市领导下相当于地(市)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同意涵江实行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经济体制,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除极少数重要商品由国家专营外,绝大多数商品价格放开由市场调节,并使之拥有独立商品生产者的自主权。政府对经济的行政管理转为依法管理和间接管理,着力于市场运行规则的建立,并保证其健康运行。同时,省政府还赋予涵江区在投资审批权限、利用外资、综合补偿政策、外贸出口、设立保税区、土地使用以及金融体制等方面,相当于地市一级的审批权限和15条优惠政策。涵江区的综合试验改革,从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入手,打破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逐步建立起以市场调节为主的社会主义市场机制。
  从1993年起,莆田市商业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态势。一方面,国有、集体商业机构通过改革、承包、重组和经营权转让之后,经营者积极性大增,商业企业出现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另一方面,国家陆续出台了一些鼓励私营工商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个体商户日益壮大,商业网点不断增多,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大幅增长,特别是连锁经营逐渐发展成为莆田商业零售的主流,城乡生鲜超市迅速发展,中型超市不断增多,境内商贸迅速繁荣。从1993年起,莆田市允许外资进入流通领域,外商可以采取独资或合资形式在莆田境内经营商业和服务业,私营商业经济呈多元化发展趋势,竞争更加激烈。与此同时,莆田市还积极稳妥地推进商业批发体制改革,允许商业批发企业实行经营与服务结合、批发与零售结合、工商商业结合、内外贸易结合,以促进商品流通和市场繁荣。
  至1994年底,莆田市国营和集体商店全面实现“四放开”经营,各商业网点均采取承包经营形式,国家专营商品越来越少,除卷烟、化肥、农药、农膜、石油等实行国家专营专卖,以及汽油、柴油、煤油、润滑油、中西药品、烟花鞭炮、化工危险品和劳保用品等由省指定企业批发经营外,其余商品一律放开经营,随行就市,顺价销售。
  1996年,莆田市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本着“理顺体制、转换机制、服务三农、提高效益”的原则,改变了农村日用消费品销售统一进货、统一定价、统一用工、统一管理的集体承包经营模式,允许各商店自行进货、定价和销售,以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促进城乡消费市场的繁荣。同时,还出现了许多新型的商品批发市场、平价商店、仓储售货和专卖店等,形成了多元化的商业经营与竞争格局。据1996年统计,莆田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了46.45亿元,比上年增长18.5%1997年以后,莆田市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商贸企业实施规范化的公司制改革,使国有企业转变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法人实体。如1998年8月,莆田市医药公司改制成国家控股的有限责任公司;莆田县商业系统联合了原商业总公司、中山商厦、糖烟酒公司等,组建了“莆田县商业集团有限公司”;莆田市百货纺织站、市台胞购物中心、市五交化站等3家专业公司,联合组建了“莆田市兴化商厦有限公司”;还有莆田市糖烟酒副食品公司兼并了市食品公司、蔬菜公司等,组成综合性公司。公司制改革进一步激发了国有、集体商业企业的活力,初步形成了“发展大商贸、建设大市场、搞活大流通”的市场框架。
  1999年,莆田市加大公司制改革力度,先后对莆田国货精品大商场、仙游百货公司、仙游医药公司、冷冻厂、饮服、华友等22家国营和集体企业进行公司制改制,一些长期亏损的国有企业通过破产、关、停、并、转等改革,盘活资产,扭亏增盈。莆田市兴化商厦有限公司、莆田五交化采购供应站、莆田百货纺织供应站、莆田市台胞购物中心等4家国营企业,进行了国有产权转让,职工全员安置,一些连年无效益或亏损企业陆续退出了市场。
  进入21世纪之后,莆田市不断创新商业经营机制,在供销系统实施“以开放办社转变为联合社职能”、“以产权多元化改造社有企业”、“以现代流通方式改造经营服务网络”、“以参与农业化经营改造基层供销社”等四项改革,理顺关系,创新经营机制,整合和组建日用消费品、农业生产资料、烟花爆竹等连锁配送网络体系,搞活农村商品流通。至2005年,莆田市已经完成公司制改制的国有内贸企业有73家,共分流安置职工6250人,分流人员大部分转变为个体工商户。
  新时期莆田市内贸体制改革,不但促进了境内商品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且壮大了商人队伍。
  据2005年统计,莆田境内共有批发零售商业法人单位409个,销售额71.03亿元,其中国有企业(烟草、石油等)72个,销售额13.49亿元,分别占17.60%和18.99%;集体企业法人个数和销售额分别占17.4%和4.24%;而各种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资商业企业、私营企业等法人单位共有256个,销售额54.53亿元。全市共有商业连锁店800家、网点800多个,各种专卖店3050个,销售额超过了15个亿,年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了128.17亿元。
  随着新型商贸流通体制的建立,商品流通障碍逐渐消除,国营商业垄断局面基本打破,市场竞争机制初步形成,一些大型连锁店陆续进驻莆田,如国美电器、永乐集团、苏宁电器、国货、新华都、绿洲、万家惠、肯德基、曼德夫、沃尔玛等销售巨头抢摊莆田市场,一批大型购物中心、仓储式商场、超级商场、平价商场、专卖店、便利店、快餐店等应运而生,出现了总代理、总经销、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电视直销、邮购、网上交易、特约经营等多样化现代商业经营模式,各商业企业的营销水平不断提高,商品市场格局不断优化,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迅速飚升。据2010年统计,莆田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已达到290.37亿元,其中批发与零售业实现零售额25.90亿元,住宿与餐饮业实现零售额3.13亿元,各项指标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
  第二节 新时期莆田市商贸市场建设概况
  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农村改革的不断深入,城乡农副产品日益丰富,以货畅其流为目标的农贸市场建设迅速掀起,各县区分别在人口密集的乡镇建设农贸市场,在城镇商业区建设商品市场。据《莆田市志》记载:“1983年,莆田建市后,随着农副产品统购制度和价格体系的改革,商贸市场进入稳步发展的新时期。到1989年,全市共有71个农贸市场,集贸成交额达4.496亿元”。①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莆田商贸开始蓬勃发展,推动了境内市场建设的发展。如1991年8月,涵江区动工兴建了大型小商品市场,面积达3万平方米,规模仅次于省会福州台江农贸市场。1991年,莆田市各县区“把市场建设纳入城建总体规划,当年总投资94万元,市场建设面积5915平方米,货台120米,全市各类城乡商贸市场发展到83个(60%为全日经营市场,其中城市23个,农村60个)。至1991年底,全市累计投入2119万元,投建面积11.49万平方米,创办各类专业批发市场21个,进入各类商贸市场交易的主要商品有百货、文化用品、针纺织品、食品、副食品、五交化商品、日杂土产以及各种手工艺品、鞋革电子之类的地产商品等15大类,约2000多种。1991年,全市商贸市场商品成交额达5.831亿元,占当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16亿元的71.5%。商贸市场已成为流通渠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市横向经济联系的桥梁和纽带,促进市内外的经济交流”。②从1993年起,莆田市商贸市场建设进入了第二个高峰期。1993年初,涵江区开始兴建涵江小商品市场(二期工程)、三江口海产品市场等八大市场。同年3月,仙游县(枫亭)也开工建设全省十大批发市场之一的农工贸批发市场,占地60亩。同年5月,境内规模最大的莆田笏石粮油饲料加工贸易中心动工兴建,占地100亩。至1993年底,全市共有商贸市场86个,占地面积25.1万平方米。商贸市场的建设与发展,不但为农产品交易创造了条件,也促进了莆田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而且还为商贸流通体制改革开辟了广阔前景。据1994年统计,莆田市城乡市场贸易成交额已达10.87亿元,创下了历史最高水平。同时,市场体系逐渐形成,商贸销售网络不断完善,不但带动了农产品的流通与销售,而且带动了生产资料市场、消费品市场、劳动力市场、房地产市场、金融市场以及技术、信息和产权交易等新型市场的发展,初步形成了不同类型、不同规模、优势互补的市场网络。
  但由于缺乏市场建设经验,在“七·五”和“八·五”期间明显存在着市场建设过热现象。
  一是没有根据市场经济发展需要,一哄而起,重复建设,造成相当一部分市场“有场无市”。如涵江鞋革市场于1988年建成后,近5年时间未能形成交易规模,最终被民营企业兼并为机电城。二是市场布局不尽合理,存在着主观随意性,一些市场设置没能从方便群众生产生活考虑,出现“有场无市”和“有市无场”现象。三是部分市场缺乏长远规划,配套设施不健全,规模小,档次低,难以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要求。四是市场体系发展不协调,只重视商品市场的建设,劳务、资金、技术等市场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无法形成完善的市场网络。五是政府配套政策没跟上,造成市场交易无法可依、无章可循,市场管理一度出现混乱。
  “九·五”期间,莆田市场建设进入理性发展阶段,着重对原有市场进行改造和配套建设,五年之间共改造38个市场。同时,改变了过去单一由地方政府投资建设市场的做法,出台了“谁投资谁受益”政策,极大地调动了社会各界投资市场建设的热情,民营企业、村居委会和农民合股建设市场的热潮迅速掀起,相继投资建设了一批专业批发市场和农贸市场。如由私营企业投资1.3亿元人民币、占地8公顷的涵江华厦机电城,于1995年竣工开业,成为全省最大的机电批发市场。
  还有三江口海产品市场、涵西国欢市场、白塘生产资料市场等一批专业市场相继建设投产。特别是占地13多公顷的闽中蔬菜批发市场,成为当时全省三大蔬菜批发市场之一。涵江小商品市场二期工程竣工后,占地面积从8公顷扩大到20公顷,成为辐射省内外的区域性日用工业品类交易中心,被国家经贸委列为首批城乡联系的全国35家重点市场之一。随后,莆田市又在涵江保尾地段划出130公顷土地,相继建成了小商品、副食品、装饰材料批发城和蔬菜、水产品批发等专业市场,年商品交易额达到40亿元人民币,约占全市各类市场交易量的80%%。另外,还有湄洲湾田厝水产品市场也列入了省重点批发市场建设项目,仙游县鲤城中心市场的经营面积也达5000多平方米,成为仙游境内最大的市场。至2000年底,莆田市共建成投产并正常营业的各类市场有72个,年交易额达50亿元,其中有8个市场交易额超亿元。
  从2001年起,莆田市实行“管办分离”的市场管理办法,将已经投产的商贸市场划归当地政府管理,理顺了市场建设与市场管理的关系,促进了境内市场体系建设的新发展。“十·五”期间,莆田市先后投资兴建了荔城区宏利鞋材市场、宏发钢材市场、城厢区天九湾市场、装饰材料市场、农副产品市场、枫亭农工贸市场、郊尾商贸批发市场、涵江区萩芦水果店批发市场、秀屿区医疗器械批发市场、笏石建材批发市场等,出现了多门类、多品种、上规模的专业批发市场,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市场网络。至2005年,全市拥有各类市场94个,其中农贸市场68个,批发市场26个,国有市场34个,村居委会办28个、民营企业办23个、股份制市场7个,外资市场2个,各类市场营业总面积达91.93万平方米,总投资18.38亿元,年成交额达85.3亿元。
  “十一·五”期间,莆田境内市场建设出现了新的发展态势,重点发展大型综合性市场和专业市场。如2005年底竣工投产的莆田工艺美术城,总投资6.3亿元,是一个立足莆田、带动全省、辐射全国、面向世界的工艺品市场,年产值可达100亿元人民币。2006年动工兴建的莆田秀屿国家级木材贸易加工示范区,总投资近百亿元人民币,拥有2000多个国际标准展位,是一个大型木材加工与销售的综合性市场。还有创建于2006年的秀屿上塘珠宝城,计划总投资20亿元人民币,成为全国性的珠宝销售市场。2007年,莆田市还开工建设“莆田鞋服城”,占地300多亩,总投资3.6亿多元,建筑面积30万多平方米,其中市场交易区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经营店面共1400多间。另外,还有2009年竣工投产的涵江国际商贸城,占地600亩,总投资8亿人民币,总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拥有5000多间店面,主要经营服装、副食品、小百货、五交化工、日用品、电信、家用电器、工艺品、汽车零配件等几百万个品种。此外,还有福建海峡中药材商贸城、莆田市综合建材市场、涵江茶叶批发市场、秀屿医疗器械药品展销馆和粮油批发市场等。至2011年,莆田市共有各类商品市场98个,实现商品销售额758.2亿元。商贸市场建设的快速发展,不但进一步完善了莆田境内商品销售市场网络,促进了莆田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而且加快了地方产业群的集聚,优化了境内产业结构,带动了莆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第三节 莆田乡镇企业的崛起与衰落
  莆田乡镇企业源于早期的社办企业,创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在农业合作化期间,莆仙两县建立了不少手工业合作社和各种副业组。1958年,莆仙两县开始“大办工业”,将合作化时期组织起来的“五匠”、“四坊”转为社办企业,主要有农业机械、粮油加工、砖瓦建材、陶瓷制作、铁器、木器、竹器加工等行业和社办果林场、建筑队等,共有社办厂、场、队186家,年产值7986万元。但由于受“大跃进”运动影响,浮夸风盛行,许多社办企业徒有其名,设备简陋,缺乏管理,统计数字误差很大。
  从1961年起,莆仙两县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对部分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需要的农械、农副产品加工、木器、竹编、砖瓦、陶瓷等厂、场、社等进行调整合并,大部分社办企业下马停办,剩余的社办企业由当地人民公社统收统支,出现了“大锅饭”。据1963年统计,莆仙两县共有社办企业204家,年产值1036万元,企业数量比1958年有所增加,但产值却大幅下降。
  “文化大革命”期间,由于受左的思想影响,社办企业被当作“不纯不公”的半社会主义经济,长期处于徘徊、停滞状态。1971年,莆仙两县贯彻国务院“以粮为纲、多种经营、以副养农、以机促农”的方针和全国农业机械化工作会议精神,逐步建立起县、社、队三级企业。至1978年,境内共有社办企业343家,其中莆田县191家、仙游县152家,从业人员3.41万人,年总收入2201.4万元。
  改革开放后,莆田市社办业出现快速发展态势,集聚了大批优秀商人。从1983年起,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统一将社办企业改名为乡镇企业。但从莆田乡镇企业的经济性质看,绝大数是私营企业,或个人合作企业,只不过为了分享乡镇企业的优惠政策,而以乡镇企业名誉活跃在中国改革开放浪潮之中。所以,乡镇企业的从业人员绝大多数是个体商人,了解莆田乡镇企业的发展历程,则可以从侧面了解新时期的莆商发展历史。
  一、莆田乡镇企业的恢复与发展
  新时期的莆田乡镇企业发展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史过程,大体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社办企业初步发展阶段(1978—1982年)。改革开放初期,境内社办企业主要以种养业为主,亦工亦农,企业规模小、资金投入少,经营分散,产值不高,只是农业经济的附庸。二是乡镇企业蓬勃发展阶段(1983—1991年)。莆田建市后,高度重视乡镇企业发展,从“五个一”起步,发展到“莆田无处不制鞋”,电子表占领香港市场,传统的“五编五雕”走向世界,食用菌、水果、鳗鱼等迅速发展起来,成为出口创汇企业。至1991年,莆田乡镇企业的总产值已经占据莆田经济总量的“半壁江山”。三是乡镇企业曲折发展阶段(1992—1997年),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发表之后,莆田市开始探索贸、工、农三结合和产、供、销一条龙的乡镇企业经营模式,不少乡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发展成为外向型企业和龙头企业,但也有不少乡镇企业被市场经济所淘汰,甚至亏损倒闭。四是乡镇企业衰落阶段。从1998年起,莆田乡镇企业因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势迅速丧失,出现了大面积亏损,从高潮逐渐走向终点。
  农村改革开始后,莆仙两县的社队企业开始恢复,成为搞活农村经济的主导力量,许多社办企业打破封闭式的传统经营模式,迈出了外延式扩张的发展道路。如1979年上半年,莆田县率先引进了麻底鞋项目,创办了28家社办鞋厂,主要集中在黄石、涵江、城郊、梧塘、西天尾等地,年产值达1086万元。1980年,莆田县黄石公社布鞋厂投资100万元,新建厂房4000多平方米,并引进了外国先进设备,鞋业年产值达到112万元。是年,莆仙两县社办企业发展到528家,从业人员44573人,总收入6564.7万元。
  20世纪80年代初,莆仙两县传统手工业开始发展。兴化米粉加工业率先起步,小型五金加工企业遍布城乡,忠门蒸笼走天下,以及陈桥家具、西洙纺织、渠桥禽苗、后郭草编和溪尾竹编、木雕泥塑等一大批传统手工业都蓬勃发展起来。同时,沿海滩涂养殖开始大面积开发,水产业迅速发展,据《莆田县志》记载:“1980年,忠门镇在西埔围垦内创办人工养殖对虾场,虾池面积600亩,为全县第一家人工对虾养殖企业,当年产量75吨,产值187万元。县内人工繁殖虾苗成功后,东峤、南日、埭头等沿海乡镇村先后发展对虾养殖场,至1987年全县有人工对虾养殖场60个,职工2500人,虾池6万亩,产量1100吨,产值2700万元”。①据1983年统计,莆仙两县社办企业总收入已达1.014亿元,比1981年7411万元增长36.9%。
  莆田建市后,提出了“开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的经济发展战略,实施乡镇企业打头阵的发展思路,使乡镇企业实现了跳跃式发展。城市改革后,商品日益丰富,市场需求不断扩大,为乡镇企业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据《莆田市志》记载:“1984年后,社队企业改称乡(镇)办企业。境内创办莆田振兴鞋革厂、荔辉鞋业有限公司、西天尾福利鞋厂、江口镇星光电子厂、仙游县东风工艺二厂、榜头泰立鞋革有限公司、涵江区涵池鞋厂等骨干企业,逐步形成了以鞋革为龙头、带动各种门类、各个行业乡镇企业新局面”。②1984年,莆田市乡镇企业总产值比1983年翻了一番,达到4.74亿元。
  1986年,为了给乡镇企业创造一个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莆田市提出了“十个抓”举措,即抓重点、抓时机、抓发展、抓提高、抓货源、抓批量、抓推销、抓联合、抓服务。由于各级地方政府高度重视乡镇企业发展,集体、个人多渠道集资投入,创办了一大批新的企业,乡镇企业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至1988年,全市共拥有各类乡镇企业5.56万家,比1983年增长7.2倍,从业总数39.93万人,增长1.56倍,形成了食品加工、建材、轧钢、化工、塑料、竹木加工、鞋革、服装、电子、机械、冶金等10多个生产门类和产业体系。
  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了全国性的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给莆田乡镇企业发展造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从1989年起,国家开始治理整顿,国内市场出现了疲软,资金、能源、原材料等日趋紧缺,莆田乡镇企业面临着巨大挑战,发展势头开始减缓。1990年5月,莆田市二届人大二次会议根据经济治理整顿的形势要求,对乡镇企业进行战略性调整,提出“少关停、多并转”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调整、整顿、改造、提高,引导乡镇企业“抓规模、抓管理、抓科技”,提出了“上档次、上效益、上水平”发展思路,使莆田乡镇企业稳中有进,健康发展。据《莆田市志》记载:“至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数53202家,从业人员38.88万人,相当于50—70年代境内外就业总人数的12倍”。③20世纪90年代初,莆田市抓着机遇,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经济,使莆田乡镇企业再上新台阶。
  1992年初,莆田市提出了“六管齐下”的发展方针,即成规模、搞嫁接、当配角、上水平、保质量、增效益,为乡镇企业发展排忧解难,促进乡镇企业的跨越发展。至1992年底,全省百强乡镇企业排序中莆田市占了12家,名列全省第二,显示了莆田乡镇企业的总体实力。至1993年底,莆田市乡镇企业总产值突破了百亿元大关,达102.6亿元,与1985年相比增长了3.3倍,外向度达到37%,居全省首位。
  1994年,莆田市共创办各类工业企业1800多家,总投资5亿多元人民币,其中大多数是乡镇企业和私营“挂靠”乡镇的企业,乡镇企业总产值再跃新台阶,总产值增长至251.7亿元,比上年增长65%%,利税达14.29亿元。乡镇企业总产值上亿元的乡镇有35个,占全市乡镇总数的70%,其中黄石、江口两个镇超过20亿元,榜头、笏石、华亭等6个乡镇超过10亿元。投资百万元以上的乡镇企业有293家,产值上千万元的有30多家,产值上亿元的有20家。
  莆田市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一方面,乡镇企业的大量增加,不但吸收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优化了农村产业结构,而且促进了莆田工业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地方财政,提高了农民收入。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蓬勃发展,培养造就了一大批懂生产、善经营的莆田商人,为新时期的莆商走天下奠定了人才基础。
  二、市场经济条件下莆田乡镇企业的发展与衰落
  莆田乡镇企业以其发展速度快、产值高、外向度好而誉名全省,但基础差、起点低的莆田乡镇企业,在计划经济转轨期间显示出竞争优势,而随着商品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机制的逐渐形成,乡镇企业的优势又迅速丧失。从1995年起,原本在全省保持领先地位的莆田乡镇企业,各种量化指标开始下降,不少乡镇企业出现了亏损,一些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陆续倒闭。据有关资料统计。1995年,莆田市乡镇企业发展速度比全省平均水平低27.65个百分点,居全省倒数第二,不但与泉州、福州等经济发达地区拉大了差距,相差32.7百分点和13.7个百分点,而且与宁德、龙岩等经济相对落后地区相比,也少了22个百分点和50个百分点。莆田乡镇企业出口交货总值比全省平均水平低了20.5个百分点,为全省倒数第三。特别是在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形势下,莆田乡镇企业出现了大衰退。1994年,莆田市场共有乡镇企业8.39万个,而1995年只剩下7.64万个,一年之间减少了7400多家。
  莆田乡镇企业从全省上游衰退到全省下游,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市场竞争加剧。在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的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在技术、装备、资金、原材料和管理水平等方面释放出新的能量,对乡镇企业形成巨大的竞争压力。二是政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财政、税收、金融、投资、外贸等五大体制改革措施相继出台,乡镇企业过去那种减税让利的优惠条件已经不复存在了,税收、土地、廉价劳动力等优势逐步丧失,产品成本迅速上升,利润下降,生存日趋困难。三是国际市场压力增大。随着关税的大幅度减让,国家逐步削减出口许可证和出口配额等贸易保护,市场开放度日益扩大,外资企业和国外产品大量涌入,产品利润空间越来越小,给莆田乡镇企业带来了巨大的生存压力。四是乡镇企业自身也存在着缺陷。
  一方面,乡镇企业的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三个产业比例不协调,在生产方式和空间布局上存在分散性、趋同性和封闭性等局限,影响了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优化组合。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产权不够明晰,资产处于“人人有份、人人不问”的状态。同时,有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长期采取小作坊的落后生产方式,管理制度落后,产品成本高,竞争力差。五是乡镇企业的生存环境日渐弱化。一方面,许多优惠政策无法落实到位,或在落实中大打折扣,乡镇企业生存环境日渐艰难,生存压力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乡镇企业的经济负担比较重,乱摊派、乱集资、乱罚款现象屡禁不止,加重了乡镇企业的经济负担。六是资金制约日趋严重。在国家宏观调控下,乡镇企业贷款规模不断缩小,远不能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制约了乡镇企业的发展规模与速度。如1992、1993、1994年,银行对莆田乡镇企业的贷款余额分别为14290、15435、17087万元,其增幅远低于乡镇企业的发展速度与规模。诸多因素共同制约着乡镇企业,使莆田乡镇企业出现了短暂的发展之后,又开始大幅衰退。
  莆田乡镇企业的大衰退引起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视,莆田市各级领导一方面组织有关人员前往上海、江苏等地考察,学习外地乡镇企业的发展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另一方面,组织人员进行了专题调研,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性调整,以促进乡镇企业东山再起。如创办经济工业小区、鼓励乡镇企业改制、优化乡镇企业产业结构、增强产品科技含量、鼓励农民参股投资和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等。还鼓励乡镇企业与三资企业、私营企业合资联营,优势互补,共同发展。
  经过一系列战略性调整,莆田乡镇企业又出现了短暂的发展态势。1996年,乡镇企业总产值达到了251.69亿元,又跃居全省第三位。但好景不长,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莆田乡镇企业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来料加工业务锐减,产品出口量大幅衰退,许多乡镇企业停产待料,甚至倒闭。特别是从1998年起,国家逐渐减少对乡镇企业的贷款额度,乡镇企业流动资金严重短缺。
  加上晋江商人趁虚而入,纷纷到莆田乡镇企业挖掘人才,上至厂长、下至技术工人,一批一批地被挖走,不少莆田鞋厂外迁往晋江、泉州等地。还有不少经营乡镇企业的莆商奔赴全国各地谋取新的发展,这些经过市场经济洗礼且受过挫折的莆田商人,认真总结经验教训,很快地在全国各地东山再起。由于历史和现实等种种原因,原本在全省居领先地位的莆田乡镇企业遭受重挫,一蹶不振,再也无法恢复昔日的风光。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渐完善,在计划经济体制转型中发展起来的莆田乡镇企业,越来越不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无论是乡镇企业名称,还是企业经营模式;无论是企业管理机制,还是产品质量,都逐渐被市场经济所淘汰。特别是私营企业的地位被国家确立之后,乡镇企业的招牌已经“一文不值”了,大多数私营企业撕掉了乡镇企业这块“遮羞布”,冠冕堂皇地以民营企业的名誉参与市场竞争,辉煌一时的莆田乡镇企业失去了天时地利人和,再也无力回天,悄然退出了历史舞台。
  三、莆田乡镇企业衰落的主要原因
  莆田市乡镇企业发展之所以出现三起三落,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从乡镇企业的管理层到地方各级政府,普遍存在着急于求成情绪。如上世纪80年代中期,莆田乡镇企业取得了一定成效之后,便出现了人为的推波助澜,一味地追求产值和数量,造成盲目发展,重复建设,导致一些乡镇企业投产后没效益,甚至未投产先倒闭。二是相当一部分乡镇企业规模小、投入少,设备简陋,产品成本高,竞争力差,一旦经济发生波动,乡镇企业首当其冲。三是乡镇企业市场信息预测能力较差。随着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市场供求变化频繁,而大部分乡镇企业是投资周期较长的种植业,市场信息预测能力弱,投资盲目性大,经常出现产品滞销。四是乡镇企业大多数属于劳动密集型和粗放型经营企业,劳动力素质低,设备陈旧,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不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如莆田轧钢行业,20世纪80年代期间曾经风火了一阵,“1983年10月,投资80万元的莆田市拆船厂建成投产后,莆田市的小型轧钢厂达21家,年生产78万吨小型钢材。......主要企业有莆田市拆船厂、涵江金属材料厂、仙游铁合金厂。乡镇企业大力发展小~型轧钢厂,规模较大的有仙游榜头镇4家轧钢厂和江口镇华侨轧钢厂”。①但进入20世纪90年代之后,全国各地轧钢行业迅速发展,莆田各乡镇的轧钢厂因质量低劣,失去市场,纷纷倒闭。五是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莆田乡镇企业在资金、人才、设备、技术、管理等方面都存在着天生不足,在新旧体制转型期间这些缺陷暴露还不充分,随着市场机制的逐步形成,乡镇企业的各种缺陷迅速暴露出来,又得不到及时有效的破解,最终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被外资企业和私营企业所取代,莆田乡镇企业终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逐渐淡出了中国历史舞台。
  第四节 莆田个体商业经济发展与民营工业经济壮大
  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各级领导对个体经济缺乏正确的认识,长期打压和取缔个体工商户,导致私营工商业经济迅速衰退,个体工商户锐减,商人队伍萎缩。以仙游县为例,建国初期有私人商户2029家,而到了1976年时只剩下52家。改革开放后,国家鼓励国有、集体、个体工商业共同发展,为私营工商业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也为莆商队伍发展提供了契机。城市改革开始之后,莆田境内个体工商业蓬勃发展,特别是随着对外开放的日益扩大,地处东南沿海的莆田市,地理优势和交通优势日益凸显出来,私营工商业开始蓬勃发展,商人队伍迅速壮大,私营经济进入了历史鼎盛时期。
  一、个体商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放宽个体工商业政策,并在贷款、排摊设点、审批开业等方面提供方便,相当一部分个体商贩从流动经营转为坐商经营,个体商业开始恢复和发展”。②20世纪80年代初,莆仙两县开始对商业流通体制进行了改革,境内商贸日渐恢复,“个体针纺织品商店、摊、贩,以海上贸易的‘台湾布’贩卖为发端,异军突起,从外地直接进货,以花色新颖、品种多样的布料、服装吸引顾客,挤占市场,冲击国营商业。同时,伴随市场商品供应的宽裕,历时29年的凭布票购布时代结束”。③1983年,莆田建市后,提出了建立以国营商业为主导,多种经济形式、多种渠道并存的少环节、开放式的商业流通体制,为个体工商户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城市改革兴起后,莆田市充分发挥城涵两区和沿海城镇商业中心的优势,积极引导私营商业经济发展,实行分类指导,结合旧城改造和传统经营习惯,在各中心城镇建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商业街,鼓励个体商户集中在商业街从事经营活动,既便利群众生活,又促进了私营商业经济的发展。以日用百货为例,“1984年,随着‘三多一少’流通渠道的发展,市场竞争激烈,百货企业实行开放式经营,扩大横向联系,开拓进货渠道,巩固工商联营联销,发展产销直挂,增加家用电器、室内装饰品、中高档化妆品、现代家具、儿童玩具以及黄金首饰等新潮消费品的经营。
  至1988年,境内经销的百货品种达4000多种。同时,在‘抢购风’的影响下,百货商品销售总额达2140万元,比1978年的1299万元增长64.74%,是1957年年销售额193万元的11.1倍”。①特别是莆田传统饮食业,改革开放后出现了迅猛发展态势。1980年,境内从事饮食业的个体商人只有57人,年营业额收入只有31万元。“莆田建市后,饮食业发展迅速,各种经营场所、设备设施、烹调技术和风味特色,有的还同时开设歌舞厅、卡拉OK,集饮食娱乐于一体,打破传统单一的经营方式。1985年,全省饮服系统的名优菜点和地方风味小吃评比,莆田的焖豆腐、炒米粉、荔枝肉等菜点分别获得风味优质小吃及名优菜肴奖。截止1991年,全市饮食业有网点2028个,从业人员4122人。其中,国营28个,198人;集体50个,267人;个体1950个,3657人。全市饮食业的营业收入3553万元,其中,国营142万元,集体249万元,个体3162万元,占总体的比重分别为3.99%、7%、89.01%”。②10年之间,莆田市饮食业年产值增长了102倍,从业人员增长了68倍。
  随着私营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商人队伍日益壮大。据《莆田市志》记载:“1983年,莆田建市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零售市场由单一的经济结构逐步向多元化发展,集体、个体等各种形式的零售商店逐渐增加。至1988年,全市拥有商业零售机构21096个,37502人,其中国营商业的零售机构92个,达1358人;有证个体商店达18842个,27552人”。③同时,随着莆田经济的持续发展,市场需求日趋旺盛,商品丰富多彩,个体工商户队伍迅速扩大。据《莆田市志》记载:“1991年,全市有有证个体商业机构12547个,从业人员19781人”。④全市个体商户数量是1965年的23.32倍,从业人员是1965年的27.86倍。
  从1992年起,中国私营经济的地位与作用得到了确立,莆田境内出现了“工农商学兵,都念生意经”的全民经商热潮,个体、合伙和私营商户迅速增多。1992年,莆田市新注册个体商户877家,累计私营商户达23196家,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1.58亿元人民币,刷新了历史纪录。
  1993年,莆田市为了促进私营商业经济发展,积极改善服务态度,引导个体工商户上规模、上水平、上档次。同时,各级政府下放了个体工商户的审批权利,除注册资本在100万元以上或冠有莆田市行政区名称的私营有限责任公司由市工商局审批外,其余个体工商户登记审批权利全部下放到县区工商局,大大简化了个体工商户申请开业的手续。此后,境内个体商户迅速增多,到了1996年,全市共登记注册个体工商户36745家,注册资本29733万元,其中批发法人单位246个,商业网点2023个,零售贸易单位191个,网点19456个,餐饮法人单位27个,网点7790个,比1991年(20495家)增加了9238家,增长了45.07%。
  20世纪90年代中期,莆田境内个体工商户大量增加,商品零售额大幅增长。据1996年统计,非国有经济单位的商业零售额达41.47亿元,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9.3%,个体商户商品零售额达到25.04亿元,约占全市消费品零售总额的53.9%,开始与国营商业经济“平分天下”,并大有后来居上之态势。
  1997年,为了鼓励个体工商业发展,莆田市工商行政部门全面改善服务方式,市、县区工商行政管理局均开设了办证大厅,提供快捷、方便、优质的服务,促进个体工商户的大发展。至2000年,全市共有发照个体商户25596家,从业人员62193人,注册资金3.5亿元,私营企业1360家,从业人员21758人,注册资本11.1亿元,全市拥有各种贸易网点23917个,其中批发贸易法人单位4246个,零售贸易法人单位15647个,饮食业消费网点4008个,从业人数6.7万人,其中批发贸易2.08万人,零售贸易业3.40万人,餐饮业1.23万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68.50亿。个体商户的大量增加,既促进了莆田商贸的迅速发展,又解决了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许多农民逐渐转变为商人,莆商队伍日益壮大。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加上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莆田境内商贸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个体商户逐年增加,注册资金越来越大,从业人员越来越多。2002年,全市新注册个体工商户有3839户,注册资本3.5亿,新增从业人员5210人。
  从2004年起,莆田市为了促进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一方面,鼓励社会闲杂人员和刑满释放人员从事个体工商业,放宽刑满释放人员申请个体营业执照的准入条件,免征2年营业税、“四税种”(即农业税、农林特产税、耕地占用税和契税)和工商管理费等。同时,对国有和集体企业下岗人员进行了再就业培训,再就业人员申请个体营业执照给予减免税优惠。在各种优惠政策鼓励下,2004年莆田市新注册个体工商户5612家,注册资本51377万元,全市共有个体商户21298户,从业人员48965人。另一方面,放宽外商准入条件。从2005年起,莆田市允许香港、澳门地区永久性居民的中国公民在境内从事个体商业经营,申请营业执照时无需经过外交主管部门审批,工商部门依照内地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区域规章予以登记,与境内居民享有同等待遇。如台胞刘鸿图是首家在莆田境内注册个体工商户的台商,主要经营台湾高山茶、乌龙茶和顶级花茶等。在优惠政策鼓励下,2005年全市个体工商户数量大增,全年新注册个体工商户6421家,注册资金86177万元,无论是个体工商户数量,还是注册资本,都出现了大幅增长。
  从2008年起,莆田市工商部门又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莆田个体工商户的发展。如支持个体工商户转型升级为独资企业、有限公司和股份公司、开展商标权质押贷款业务等。同时,为了减轻个体商户的经济负担,自2008年9月起,国家停止征收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全市3万多名个体商户每年减免2000多万元费用,使莆田市私营商业经济又有新的发展。
  至2009年底,全市共有个体工商户35543家,从业人员75981,注册资金271748.90万元,形成了一支庞大的个体商人队伍。
  经过30多年的改革与发展,莆田市私营商业经济出现了空前繁荣,无论是个体商户数量,还是商人队伍,都达到了历史高峰。据莆田市工商局2011年11月统计,莆田市各级工商机关共登记各类内资企业13532家、个体工商户4814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392家、外商投资企业770家,各类市场经济主体总62841家,年社会消费零售总额已经达2061362万元,私营商业经济已成为莆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占据了莆田经济的“半壁江山”。
  二、民营工业经济的发展壮大
  中国改革开放后,莆仙两县实行多种经营和多种流通渠道的工商业政策,以调动手工业者的积极性,使传统手工业在短时间内得到了恢复,其规模、行业、数量和技术等方面都大大超过了50年代。据《莆田县志》记载:“1979年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莆田个体手工业、私营联合体工业开始快速发展。1983年全县个体手工业468户,工业产值28.38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0.16①尤其是传统食品加工业和新兴鞋革工业,出现了快速发展态势,成为改革开放初期莆田私营工业经济的主体。“仅莆田县黄石公社西洪大队就有600多户家庭加工米粉作坊”,莆田的黄石、荔城、涵江等地共有200多家鞋革厂。②20世纪80年代初,莆仙两县的“个体企业凭借自己的优势,获得很大的发展,其特点是运用机械、动力和新技术代替传统的手工操作旧式作坊转变为新型企业,成为新型的个体工业。经营范围逐步扩大,行业扩大到粮油加工、建材、鞋革、电子、化工、饮食服务等门类,个体商业网点遍布境内外。至1987年,莆田市有个体企业3.83万家,从业人员151217人,总产值5.923亿元,出现了莆田竹木大户柳国荣等拥有百万元以上资产工商大户”。③但由于长期受左的思想影响,在改革开放初期,各级领导对私营企业仍持谨慎态度,个体、私营企业只好搭乘乡镇企业这艘“大船”,在逆境中艰难地发展。
  20世纪80年代中期,国家对个体、私营企业的限制稍有放松,个体工商户可以从事家庭手工业、加工业和服务业等。尽管生存环境不尽人意,但私营工商业仍以其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逐渐发展成为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据《莆田县志》记载:截止“1990年,全县有私营联合体工业2260家、从业人数22936人,个体工业6991户,从业人数38651人,工业总产值合计37374万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24.71%”。④据1991年统计,“全市个体企业发展到43015家,从业人员16.95万人,总产值9.995亿元,占乡镇企业总产值的22.5%。上交税金2293万元,实现利润7926万元,成为乡镇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⑤从1992年起,国家确立了私营经济的历史地位。莆田市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对私营工业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如1992年12月,涵江区在全省率先推出了30条优惠政策,即《关于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若干措施》,将私营企业、个体企业、股份合作企业等暂定为民营经济,制定了鼓励民营企业横向经济联合、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的具体办法,确定“鞋革、服装、玩具、电子”等作为带动涵江经济发展的四大支柱行业,有计划地发展民营“专业街”、“企业城”和“商业城”,放宽民营企业的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实行税收优惠政策,并在资金、信贷等方面扶持民营企业发展。同时,涵江区还召开了“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千人动员大会”,公开表彰了“十佳民营企业家”,大张旗鼓地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涵江区促进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引起全省各地的关注,成为当时一大新闻,福建日报、新华社等新闻媒体都进行了系列报道。
  涵江区发展民营经济的举措对莆田市各县区起到了示范作用。1993年初,仙游县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规定》,明确指出:个体私营经济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凡城乡居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精简或优化组合的富余人员,待岗待业、停薪留职人员,离退休、退职人员,归侨、侨眷,以及国家政策允许的其他人员,都可以申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在职人员(不含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和行政执法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在做好本职工作并且不直接参与生产经营活动的前提下,可以资金和技术合伙或入股个体、私营企业。在职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并与原单位工作脱钩后,可以应聘于个体或私营企业。同时,还允许个体、私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合资合作;与港、澳、台、外商合资合作;也可以进行租赁、承包、收购和兼并国有、集体企业,鼓励个体工商户创办股份合作制企业和组建企业集团,允许个体、私营企业从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规定的一切生产和经济活动。另外,还赋予个体、私营企业主在办证、用地、税收、出国出境、用水用电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这些优惠政策和鼓励措施,既营造了全民经商的积极氛围,也为莆田民营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1993年5月,莆田市人民政府召开全市经济工作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进一步解放思想,放宽政策,营造环境,推进个体、私营企业的快速发展,民营经济出现了蓬勃发展态势。至1993年底,莆田市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的总产值首次突破百亿元大关,其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56%。1994年,莆田市提出“内联外引一起抓、三资民营一起上、让百万民众进入市场经济”等口号,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的新举措,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放开手脚,加大步伐上民营”,把发展个体、私营企业当作全市经济工作的重头戏和主攻点之一,全力以赴,促进民营经济的大发展、大跨跃。
  在大力鼓励个体、私营工业企业发展的同时,莆田市有计划地投资创办民营企业城和民营工业小区,引导民营经济从分散走向联营,促进个体、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如1993年,涵江区率先划出600亩土地创办民营工业小区。同年12月,莆田县在黄石、西天尾、华亭等乡镇划出多块土地,创办民营工业小区,动员个体工商户到民营工业小区创办企业。据1995年统计,莆田市共规划53个民营工业小区,总规划面积达2万亩,进入实质性建设的民营工业小区有41个,在工业小区内签约的民营工业项目有1082个,动工兴建的工业项目有486个。至1997年,全市民营工业小区共投资9.3亿元,年创工业产值12亿元。
  经过几年的努力,莆田市民营经济迅速发展成为地方经济的重要增长点、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和出口创汇的主力军,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战场和农村经济的支柱。至1998年6月底,全市共有私营经济实体63461个,从业人员达33.2万人,占全市农村劳动力的28%。民营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但增强了莆田经济实力,提高了农民和城镇居民的收入,而且促进了社会的安定与稳定,推动了莆田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进入21世纪之后,莆田民营工业企业体量迅速壮大。一方面,原有的乡镇企业通过改组、改造和转型,大多数转为私营企业,迅速壮大了民营工业经济的体量和实力。另一方面,私营企业通过技术改造、转型升级,从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技术型企业转变,从外延式扩大生产转变为内涵式扩大再生产,其产品质量、竞争能力和发展后劲都有较大的提升。特别是一些私营企业通过改组、改制和合并,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焕发了生机与活力。至2002年底,全市个体、私营企业的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156925万元,是1983年(29万元)的54376.7倍,占全市GDP20%,对莆田GDP贡献率达到了41.67%,解决了30多万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约占全市从业总人数20%,私营企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标平均达到110%,总资产贡献率达到9.4%,产品销售率平均达到94.27%。据统计:“十·五”期间莆田市累计建设了105个重点民营工业项目,完成投资113亿元,民营工业经济出现了持续健康发展态势,成为拉动内需、投资和推动莆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动力。
  为了加快民营企业发展步伐,莆田市还实施民资回归工程。改革开放以后,素有“中国犹太人”之称的莆田商人纷纷奔赴全国各地和国外谋取发展,经过20多年的努力打拼,许多商人发展成为身家巨富的民营企业家。据2001年统计,仅北京地区的莆商资产达百万元以上者就有2800多家,年产值达150亿元,税利6亿多元,约占当时莆田经济总量的一半。据不完全统计,21世纪初,约有50万莆商活跃在全国各地,许多莆商事业有成,拥有雄厚的资本。2002年,在省人大、省政协的两会期间,正荣集团董事长欧宗荣向福建省领导承诺,今后要做好三件事:一是动员在外莆商为家乡经济发展出力;二是抽调资金回家乡投资;三是为家乡多做公益事业。2003年,欧宗荣将正荣集团总部搬回福建,并在莆田沿海投资2亿元人民币,开发莆田第一个农业BOT项目——澄峰围垦工程。随后,欧宗荣又投巨资建设莆秀高速公路,这是福建省首个BOT高速公路项目。
  从2003年起,莆田市民营资本回归潮开始涌动。上海著名莆籍商人林建华带头回乡投资8000万元,经营物流和食品行业。随后,他又增资到3.9亿元,在城厢太湖工业园征地500亩,建设天喔食品城。此后,一大批莆商陆续回乡投资创业,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68家,其中通过项目带动、民资回归和企业增资扩产的企业就有212家。如华港集团总裁彭炳华在秀屿港投资3亿多元,创办华港制油有限公司,年加工大豆50万吨,年产值10多个亿。还有莆田艾力艾鞋服有限公司、莆田盈富染织有限公司等重点民资回归项目,也陆续建成投产。
  2006年6月,莆田异地商会中实力最强的北京莆田商会,动员了73名北京著名莆藉企业家组成考察团,由商会会长陈春玖带队回莆田老家考察投资项目,相继洽谈成功了木材、医疗器械、机械制造等多个投资项目。2006年下半年,莆田市有关部门组织了招商局团,分赴京、沪、粤三地招商引资,共签订民资回归项目169个,总投资达79多亿元。据2006年底统计,莆田市民资回归合同投资额达1000多亿元,累计完成投资250亿元,为莆田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大的活力。
  从2007年起,莆田市各县区陆续推出民资回归工程投资项目。如2007年9月,仙游县向在沪莆籍企业家推介了36个项目,总投资额150亿元,海宏林业、仙游商会等与仙游县签约3个项目,涉及木材交易、房产开发、物流、仓储等行业。2007年10月,莆田市召开第三届世界莆商大会,组织了33个民营投资项目进行开工和竣工剪彩,总投资21.165亿元。同时,还有30个民资合同在会上签约,投资总额达26.24亿元。市委书记袁锦贵在开幕辞中介绍:自启动民资回归工程以来,全市累计引进合同项目1488个,计划投资498亿元,其中投产竣工项目有804个,在建项目有475个,累计完成投资216亿元。至2008年底,莆田市共有私营工业企业2474个,占境内企业总数的47.7%据2010年统计,莆田市私营工业经济总产值已近千亿元,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千余家,经济产业集群不断壮大,工艺美术、能源材料等新兴产业迅速崛起,重大临港工业项目不断推进,不少民资回归工程被列入莆田市临港工业重点项目,如中萃集团总投资10亿元建设妈祖海西渡假村、福建长盛投资有限公司总投资6亿元建设妈祖生态体育公园、湄洲湾北岸商会和忠门半岛实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3亿元的忠门国际大酒店、厦门莆商许金和投资创办的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莆田市首家上市公司......“民资回归”工程涉及制鞋、林产加工、食品、电子信息、化工、能源等十大产业集群,引进了一大批实力雄厚的莆商回乡创业。如上海著名木业经销商叶文珍,牵头46家“木材帮”组成投资团,联合投资18亿元,创办了“福建海宏木业有限公司”,从事木材检疫、除害和深加工等项目。还有北京著名莆商王子龙回乡创办了“福建省中通恒基投资有限公司”,在秀屿木材加工贸易示范区投资15个亿,创建了占地1300亩的木材加工区、物流区、生活区和国际木业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王子龙的弟弟王子林,也将企业从北京转移到家乡发展,共投资10多亿元人民币,创办“福建莆田燃气股份有限公司”和“福建旷远集团”。还有著名莆商郑文水,回乡投资创建“莆田标准木业有限公司”,总投资达16亿元人民币,占地面积967亩(65公顷),引进了国际最为先进的德国林克公司研制的全自动木材综合加工生产线,成为福建省林业产业化的龙头企业。这些私营企业返乡投资创业,对莆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从2009年起,莆田市为了鼓励民营工业经济发展,先后举办了“莆田市十大民营工业经济人物”、“莆田市民营工业双十强”和“莆田市十大工业经济大事”等系列评选活动,对有突出贡献的著名民营企业家和私营企业进行表彰,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鼓励。如2010年3月,莆田市召开了“2009年度莆田市十大民营工业经济人物”颁奖大会,“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洪杰”、“才子服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蔡宗美”、“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许建成”、“天喔(福建)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程继良”、“莆田市东南香米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黄金龙”、“莆田市永丰鞋业有限公司林建肯”、“福建省莆田市华丰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蔡金辉”、“福建莆田市万鑫金属制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维林”、“福建省莆田市海安橡胶有限公司董事长朱晖”和“莆田市荣兴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吴玉荣”等10名著名莆商受到表彰。同时,还举办了“2010年度莆田市民营工业双十强的工业企业”评选活动,“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才子服饰股份有限公司”、“福建众和股份有限公司”、“天喔(福建)食品有限公司”、“福建华兴玻璃有限公司”、“莆田市力天红木艺雕有限公司”、“莆田市宏兴鞋材有限公司”、“莆田市昌盛鞋业有限公司”、“福建中科万邦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莆田市沃特体育用品有限公司”、“莆田市日晶玻璃制品有限公司”、“莆田市清华园电器发展有限公司”、“莆田市永丰鞋业有限公司”、“福建省泰盛包装彩印有限公司”、“双驰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民营企业荣获此殊荣。通过评选活动树立了一批先进莆商典型,促进了广大莆商互相学习,取长补短,激发在外莆商回乡投资热情。据2010年统计,莆田市共有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1033家,实现工业总产值711.06亿元,占境内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值的74.1%,拉动规模以上工业经济增长15.3个百分点,实现税金总额12.76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企业税金总额的62.2%,实现出口额146.11亿元,占莆田规模以上企业出口总额的65.8%。
  改革开放以来,莆田民营工业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成为境内增长速度最快、发展前景最好的支柱产业。截至2011年底,莆田市共有私营工业企业12711家,注册资本554.87亿元,其中注册资本1亿元以上有64家,1000万至1亿元之间的企业有1341家,500万至1000万元之间的企业有1313家。同时,私营经济的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攀升,占总数72.75%,注册资本占62.93%%,在国有、外商和私营企业投资总量中,民营工业资本所占比重达54.8%。
  民营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对莆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一方面,民营经济发展加速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由于民营企业大多数分布在各县区人口密集的重镇,如仙游县的枫亭镇、鲤南镇和榜头镇,荔城区的黄石镇和西天尾镇,涵江区的江口镇、国欢镇、梧塘镇和涵东、涵西等,城厢区的华亭镇、东海和灵川镇,秀屿区东吴、东埔、秀屿等乡镇。民营企业的发展与壮大,吸收了大量农村劳动力,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促进了莆田新农村建设,改变了农村面貌,加速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民营工业经济的蓬勃发展,既增强了莆田市总体经济实力,又促进了境内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总之,改革开放以来,莆田民营工业经济从传统的饮食服务业起步,逐渐拓展到科技、信息咨询、旅游、房地产开发和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领域;从传统的制糖业、盐业、商贸、鞋革制造开始,迅速发展到电子、建材、机械、化工、轧钢等多个新兴产业群,在促进社会资源合理流动、三大产业均衡发展和莆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第五节 莆田“三资企业”的崛起与外资经济发展
  “三资企业”是指在中国境内设立的中外合资经营、中外合作经营、外商独资经营的外商投资企业。中国改革开放后,莆田市大力招商引资,鼓励外商到莆田投资创办实业,境内三资企业不断增多,外资经济迅速发展,成为新时期莆田市经济发展的一支生力军。
  莆田境内三资企业起源于建国初期,兴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据《莆田市志》记载:“1950年,赖店下洋村归侨陈金哥与城关十字街蔡淮秋等合股投资8000元在城关大井巷创办华侨纺织厂,增加布匹供应,服务当地群众。1951年12月到1967年6月,福建省华侨投资股份公司先后投资数百万元,援建仙游糖厂;仙游华侨杨明建、归侨王财等积极参加募股集资,为发展仙游蔗糖生产作出贡献”。①改革开放后,莆田市为了搞活经济,大力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设备,鼓励外商来莆投资创业,以促进莆田经济的发展。据《莆田市志》记载:“1979年莆田县涵江人民公社与日本三正贸易行以补偿贸易的形式,引进日本养鳗设备,创办涵江养鳗厂。有职工40人,养殖面积20多亩,年产值62万元,为境内外‘三资’企业的开端”。②20世纪80年代初,莆籍海外华侨率先回家乡投资办实业。如“1982年,华侨集资79.5万元在仙游南门柳坑海亭岭创办华侨蚊香厂,年产蚊香5万箱。同年,华侨集资110万元,银行贷款380万元,在郊尾梅塘创办华侨陶瓷厂”,成为改革开放初期华侨回乡投资的主要企业之一。③但由于经营不善,未投产就倒闭了。
  莆田建市后,外资经济发展速度加快。1984年,福建省政府下放了外商投资项目审批权限,400万美元以下的外商投资项目由莆田市政府审批,150万美元以下外资项目两县两区即可审批。
  于是,各县区充分利用侨乡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香港、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一批莆籍商人,陆续回家乡投资创业。据《莆田市志》记载:“1984年6月,莆田县橡胶厂与马来西亚祥控有限公司合作创办莆田福祥塑胶有限公司,总投资25万美元,合作期10年,中方和外资各占50%,生产各种鞋类出口,为莆田市(审批的)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同年,仙游首家中外合资企业福建省兴华塑胶企业有限公司成立,注册资本345万元,合资期15年,生产塑料制品。同年,由莆田涵东华砖厂与香港美成企业公司创办兴成牙签企业有限公司,生产牙签、快餐筷等”。④此后,境内三资企业快速发展,1984年共审批8家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即莆田县福祥塑胶有限公司、江口水产捕捞养殖有限公司、涵江兴成牙签联合企业公司、涵华发展公司、莆光电子有限公司、莆田县湄香海产公司、仁兴化工有限公司和江侨家私工业有限公司等。“主要经营塑料制品、鞋革、水产品捕捞养殖、商品房、电子表钟、铁木家具、泡棉、家用塑胶品、牙签”。⑤同年,还审批许可1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即仙游县塑料纺织厂同菲律宾菲华联盟有限公司(香港迈荣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福建省兴华塑料企业有限公司”,总投资150万美元,经营塑料编织品,投资和利润分成双方各50%。但在改革开放初期,外商对中国经济政策还不太了解,大多数外商带有试探性投资心理,中外合作、合资经营企业规模很小,投资额也不大,且没有外商独资企业。
  1985年,莆田市人民政府专门召开涉外经济工作会议,认真总结对外招商经验,提出大力引进外资的新思路。一是发挥侨胞、侨资投向安全、投资方便、条件适应和信息灵通等优势,鼓励民间往来,动员侨属侨眷联营办厂,引导侨资从过去的兴助公益事业转向直接投资兴办企业。二是着力改善外商投资环境,加强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建设,建立方便外商投资的工作机制,扩大服务项目,做好外商投资的引导工作。三是用足中央赋予沿海开放地区的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实施外引内联方针,促进莆田市外资经济发展。“1985年4月,莆田无线电厂(甲方)与香港星印联合有限公司(乙方)、中国电子进出口总公司(丙方),三方合资成立闽星电子有限公司。......合资生产规模:收录机10万部、电视机10万部、微型收录机25万部、汽车音响10万部”,成为当时规模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①。此后,莆田境内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迅速增多。
  据《莆田市外经贸志》记载:“1985年,共审批许可17家。主要经营宾馆、商场、服装、特种水产品养殖、高级酱油、珍珠霜、建筑装璜材料、电子表钟、石英表、电子玩具、电子暖炉、旧汽车修理翻新、小型电子机械、电视机塑料”。“同年,开业投产的合资企业有湄香水产开发公司、仁兴化工有限公司、南利实业有限公司、兴华电子有限公司、香江特种水产开发公司、锦元食品工业有限公司、立时塑胶有限公司、华港工业发展有限公司、南联建筑装璜有限公司等”。②1986年,莆田市外资经济继续快速发展,全年共审批许可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20家,其中外合资经营企业8家,涉及的行业有啤酒、麦芽、玻璃制品、鳗鱼养殖、眼镜、塑胶玩具、服装、手袋等行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有4家,主要经营范围有建筑涂料、甜菊精、甜菊糖、袋装咖啡、鞋革。同年,利安水产开发有限公司和闽新建筑涂料有限公司等2家外资企业建成投产。
  20世纪80年代中期,莆田市外资经济不断壮大,企业数量迅速增多,投资额不断增大。至1987年底,全市累计审批许可中外合资、合作企业65家,合同利用外资3575万美元,实际到资2226万美元。但早期的外资企业,大多采取中外合作、合资经营的投资形式,规模较小,投资额不大,且科技含量比较低,以劳动密集型产业居多。
  从1988年起,莆田市根据国家赋予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优惠政策,制定了一系列吸引外商、台商入境投资的配套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外商对中国投资环境逐渐看好,外商独资企业开始落户莆田。据《莆田市外经贸志》记载:1988年,莆田市“开始审批客商独资企业合同,批准许可开设6家。主要经营水产技术开发、水产品加工、彩色印刷、鞋模、竹筷、电子表及轻工工艺品。有华海水产开发公司莆田饲料厂(台资);香港凯顺印刷(福建)有限公司(港资);莆田裕华鞋模有限公司(台资);莆田市湄洲实业有限公司(台资);莆田市莆华日用品有限公司(港资);新光电子(福建)有限公司(港资)”。③同时,引进外资的数额也不断增大,如1988年“8月,由省鞋帽进出口公司牵头,引进香港三台(国际)有限公司的资金在莆田县梧塘镇沁后村创办荔辉鞋业有限公司,总投资838万元,港方投资498万元。同年,荔辉公司又与台湾丰泰集团公司达成租赁经营协议,并更名为荔丰鞋业有限公司。1991年荔丰公司职工数1260人,年产耐克运动鞋202万双,产值达1.01亿元”。①外资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投资规模和投资领域逐渐扩大,外资经济逐渐发展成为莆田地方外汇收入的重要渠道。
  从1989年起,莆田三资企业发展速度加快,当年共审批许可三资企业52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17家,当年投产12家,其中规模较大的外商企业有莆田日山电子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总投资额3548万元人民币,由莆田电子厂与香港金泰力威集团共同出资,出资比例为35∶65,主要生产石英谐振器,产品全部出口。其次是国悦化学有限公司,总投资3300万元,由莆田北高电化厂与香港国悦有限公司共同出资创办,出资比例为45∶55,主要生产出口烧碱。1989年,是改革开放以来莆田市引进外资最多的一年,合同总投资6029万美元,利用外商381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433万美元,其中外资工业企业44个,总投资额350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244万美元。但从总体上讲,20世纪80年代期间,莆田市三资企业尚属起步阶段,企业数量不多,投资额也不大。
  但外资经济的崛起,对莆田市工业经济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1990年,莆田市对历年来签订的外商投资合同进行了一次全面清理,表彰了一批重合同、守信用的外商企业,撤销了莆田白港服务公司、莆田东华实业有限公司等3家资金不到位的外商独资企业;关闭了莆田江侨家私工业有限公司等16家没有履行合同的合资企业;撤销了中国东衍(涵江)有限公司等12家长期不履行合同的企业资格。同时,莆田市又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进一步优化外商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1990年,莆田市共审批许可三资企业32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24家,中外合资企业17家、中外合作企业1家。据史料记载:“1990年,客商投资企业数从1984年的9家增至167家。在省内各地、市实际利用外资的位次,从1984年的第6位升到第4位”。②这一时期的外商投资方大多来自港澳台地区,投资行业以工业为主,以劳动密集型企业居多,技术含量不高。其中规模最大的外商独资企业是印尼华侨陈子煌投资的“莆田金匙啤酒有限公司”,占地716亩,一期投资1.5亿元人民币,从德国引进了具有600多年历史的国际著名品牌贝克啤酒和全套德国啤酒生产设备与技术,采用现代化生产工艺,取得世界著名品牌“贝克”和“健力士”的专利生产权。1992年4月15日,贝克啤酒上市,当年生产规模达到3万吨,以后逐年扩大生产规模,增资到7.6亿元人民币,年产量达到18万吨。
  三资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但壮大了莆田地方工业经济体量,而且带来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据《莆田市志》记载:“1988年一1991年,由于引进外资,乡镇办的企业经营规模进一步扩大,管理水平明显提高,布局也逐步由平原向沿海和内陆拓展。莆田县协丰鞋业有限公司、黄石鞋业有限公司、仙游县鲤城鲤光漆艺厂、宏荣鞋业有限公司、城东镇天然漆器有限公司、枫亭镇东龙鞋业有限公司、仪华鞋业有限公司、郊尾镇山中工艺品有限公司、亿成鞋业有限公司、宏泰纸器有限公司、度尾镇度尾菜厂、涵江鞋业有限公司、涵江大福鞋业有限公司等乡镇企业及合资企业。与80年代中期的振兴、荔辉(后改为荔丰)等骨干企业,都发展成为年产值上千万的企业,部分企业产值已经超亿元”。③至1991年底,莆田市累计签订外商投资合同274个,开业投产的三资企业共有180家,其中外商独资企业49家,中外合资企业104家,中外合作企业27家,实际利用外资1.3亿美元,三资企业总产值达到14.4亿美元,资产总值达10.8亿元,安排从业人员3.3万人,缴纳税金额2287万元。投资商主要来自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美国、日本、西班牙、泰国等11个国家和地区,经营范围以鞋革为主,涉及电子、针织、服装、塑胶、水产养殖、食品、五金、机械、模具、工艺美术等20多个行业。
  从1992年起,莆田市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三资企业继续发展,外资经济在空间布局和产业结构等方面出现了四大转变:即从侨乡地向沿海乡镇扩展;从单项分散经营向综合集中经营过渡;从小型个别投资向大中型联合(集团)投资转变;从农、渔、食品、工艺行业向机械工业、矿产业、五金制造业、旅游业、商业等行业延伸;从自发自为投资向有计划、有组织地积极推进成片土地开发。在一系列优惠政策鼓励下,莆田三资企业数量迅速增多,仅1992年就审批外资、台资项目201项,利用外资、台资合同总额56594万美元,是莆田建市8年(1983~1991年)来利用外资总量的一倍,居全省第4位。“迄1993年,全市累计签订客商投资合同734个,其中独资企业368个,合资企业317个,合作企业49个。累计合同总投资额24.5亿美元,其中客商投资金额18.9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55亿美元。开业投产企业402家,其中独资企业165家,合资企业205家,合作企业32家。年末总产值34.91亿元,资产总值35.87亿元,年销售营业收入32.73亿元。期末安排从业人员5.3万人。引进外资、台资有香港、澳门、台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美国、日本、西班牙、阿根廷、摩克群岛、玻利维亚、澳大利亚、泰国等15个地区和国家。‘三资’企业已成为莆田市经济建设的一支生力军”。①截至1995年底,莆田市共审批三资企业1016家,合同外资259492万美元,实际到资85495万美元,外资经济迅速发展成为莆田工业经济的主体。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莆田市开始引进大型外资企业。如1995年2月,印尼莆商林德祥旗下的佳通轮胎集团在湄洲湾畔创办“福建佳通轮胎有限公司”,占地1203亩,投资4亿美元,成为国内第二个轮胎生产基地。1997年,马来西亚著名侨领李文正等莆商在秀屿区东埔镇合资创办了湄洲湾火电厂,占地80公顷,一期总投资6.553亿美元,总装机容量为2×36.2万千瓦,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国务院批准的全外资电力项目。该项目二期总投资69亿元人民币,占地2000亩,建设2组1000MW超临界燃煤机,并同步建设脱硫脱硝、圆型封闭煤场等项目,配套建设一座10万吨级专用煤码头。“九·五”期间,有不少大型外资企业落户莆田,全市新审批外资企业376家,合同外资149587万美元,实际到资123005万美元。截至2000年底,莆田市累计审批三资企业1392家,合同外资409079万美元,实际到资208500万美元。
  进入21世纪之后,莆田市三资经济稳步发展,外资企业由单纯数量扩张逐渐转向质量提高和产业优化发展,外商投资领域进一步拓宽,并向服务业延伸。“十·五”期间,莆田市共审批三资企业合同317项,利用合同外资133313万美元,实际到资130190万美元。虽然三资企业数量和利用合同外资比“九·五”期间略有减少,但外资经济的质量有了较大提高,绝大多数合同外资都能到位。截至2005年底,莆田市累计引进外资企业1709家,合同利用外资542392万美元,实际到资472003万美元,外资经济成为拉动莆田投资增长和工业经济发展的主力军。“十一·五”期间,莆田市开始探索新的引进外资方式,即通过国有企业股权转让、兼并、联合等方式以引进外资。如2006年1月,全球第一大啤酒企业——英博集团以人民币58.86亿元的价格收购了福建省最大啤酒企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100%股权,实现国有股份制企业股权的成功转让。英博集团收购雪津集团股权之后,又收购了莆田另一个外资啤酒企业——“莆田金匙啤酒有限公司”,重新启用英博集团旗下全球性品牌——贝克啤酒,迅速提升了莆田贝克啤酒的影响力和经济效益。同时,还在福建的三明、江西的南昌等地创办雪津啤酒分厂和生产基地,拓展啤酒销售市场。“十一·五”期间,莆田规模最大的外资项目“林浆纸一体化项目”,由侨商陈江和的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旗下香港超辉集团与莆田市国有资产投资营运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占地5000亩,总投资达252.4533亿元人民币,双方出资比例为9:1,拟建设年产100万吨阔叶木硫酸木浆,年产25吨BCTMP,年产25吨废脱墨浆厂和100吨高档文化纸。还有陈江和旗下的赛得利化纤有限公司,计划投资100亿人民币,建设大型粘胶化纤项目。特别是座落在涵江华侨农场的莆田高新园区,也是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共有330家外资和民营企业落地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有100家,吸纳从业人员5.8万多人,2011年工业总产值达301亿元,税收8.69亿元。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有刘玉莲创办的“福建新世纪电子材料有限公司”,占地面积115亩,注册资本为2400万美元,投资总额7200万美元,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于一体的港商独资企业;香港新威集团投资的“莆田新盈液晶科技有限公司”,投资总额2亿港元,是一家专业生产TN、STN、FSTN液晶显示器等产品的高科技企业。还有俄罗斯安特集团投资的“福建省安特半导体有限公司”,占地面积200多亩,投资总额6000万美元,是俄罗斯外商在福建省投资的第一家大型企业。这些大型外资企业相继落户莆田,不但迅速壮大了莆田市外资经济体量,而且拉动了港口经济的快速发展。据统计:“十一·五”期间,莆田市共新审批三资企业229项,利用合同外资268800万美元,实际到资300460万美元。
  莆田外资经济的迅速发展,成为拉动莆田地方经济增长的主力军。据莆田市外经局统计,2010年全市规模以上三资企业实现工业产值490.52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产值的38.74%。
  全年出口交货值为270.7亿元,占工业销售产值的30.9%。进出口依存度31.98%,出口依存度18.77%。全市涉外税收23.27亿元,占全市财政收入的29.27%。纳税800万元以上外资企业有181家,纳税总额62.63亿元,其中外经贸企业有63家,纳税额27.29亿元。纳税额超亿元的外资企业有10家,纳税额24.36亿元;其中涉外企业占5家,纳税额15.51亿元。百威英博雪津啤酒有限公司以7.09亿元纳税额,居全市纳税大户之首。
  改革开放以来,莆田市大力招商引资,外资经济蓬勃发展,带动了莆田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截至2011年,莆田市累计批准三资企业1953家,合同总投资90.62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83.35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2.38亿美元。据2011年《莆田市外商投资企业年检报告》,莆田市正常生产经营的规模以上三资企业有559家,其中独资企业433家,中外合资企业119家,中外合作企业7家,涉及33个国家和地区。其中港、澳、台商投资的企业共397家(其中香港292家、澳门24家、台湾81家),占71.02%,新加坡外商投资38家,英属维尔京群岛外商投资34家,上述五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数占三资企业总数的83.90%。同时,还有美国、匈牙利等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各13家,日本、菲律宾等国的外商投资企业各7家,澳大利亚外商投资企业4家,以及其它23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投资企业共有46家。外资企业安排就业总人数15万多人。
  第六节 新时期莆田市对外经济交流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莆田对外经济交流在曲折中发展。20世纪50年代初,境内仅有三江口港与香港通航,但只办理少量的劳工输出及侨汇业务。1954年以后,台海局势紧张,海峡两岸长期处于军事对峙状态,莆田地处海峡西岸,被划为海防前线和军事禁区,对外通航和经济交流全面中断,外贸物资悉转为陆路运输,由莆仙两县的商业局、供销社收购之后,送省外贸公司统一出口,莆田没有外贸口岸,对外贸易严重受阻。
  从1958年起,国家实行外贸专营制度,出口物资收购业务及配额进口物资经销均由县外贸经理部统一办理,以外贸收购、供货出口业务为主,各县按照省外贸局的要求,将指定商品调供给福州、厦门两个口岸,进行转口贸易,莆仙两县均没有外贸出口权。进口商品也要经过省政府指定单位统一办理。如1960年,福建省对外贸易局规定,境内需要进口的物资和设备,统一由福建省投资企业公司上报省外贸主管部门审批后,按批准种类和数量组织进口。同时,贯彻中央关于内地外贸收购储运渠道划分规定及出口商品供应规定,采取收购奖售和侨汇券购物等优惠办法,建立出口商品生产基地,实行外贸财务分级管理,地区和县级外贸机构没有外贸代理权,莆仙两县对外经济交流只能通过省外贸代理机构进行“曲线贸易”。
  1964年以后,莆仙两县进出口业务有所增加,如工矿产品出口由外贸机构安排生产单位,各生产单位按品种、数量、质量、交货时间等要求,交付给国家指定的外贸机构出口。除国营农场、生产基地可以直接供应出口农副产品外,其余均由国营商业、供销社等单位根据国家下达的出口计划,负责组织生产和提供货源。1972年以后,境内出口业务由莆田地区外贸站负责,主要经营外贸货物的调拨、仓储及运输业务等。由于建国后莆仙两县长期没有外贸进出口权,对外贸易发展速度缓慢。
  一、改革开放后莆田市对外贸易的恢复与发展
  1978年以后,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海峡两岸关系日趋缓和,莆仙两县外贸业务开始恢复。
  莆田地区成立了进出口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外贸进出口业务。随后,福建省政府批准三江口港、秀屿港可以办理对外贸易运输业务,从而为莆田对外经济交流打开了方便之门。1979年,国务院批准广东、福建两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此后,莆田境内一般贸易业务逐年扩大,主要有轻纺、鞋革、鳗鱼、对虾、电子产品、矿产、精加工产品等。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莆仙两县开始大量引进外资,兴办工贸、技贸、农贸结合的联营企业,引进外国先进设备,建立出口商品基地,开展来料加工、来样加工、来件装配和补偿贸易等外贸业务。同时,还扩大劳务出口,发展国际旅游经济、对台小额贸易和补偿贸易等业务,促进了莆田对外经济交流的扩大。如1979年,由莆田县外贸公司、福建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公司与日本三正贸易株式会社签订了鳗鱼养殖补偿贸易合同,补偿贸易金额为30万美元,补偿期限3年,主要用于引进养鳗设备。1980年,涵江开始出口鳗鱼,这是境内第一批补偿贸易业务。与此同时,一些乡镇企业创办的鞋革厂、食品加工厂等,陆续转轨为外向型经济,生产出口产品,境内对外贸易开始快速发展。
  20世纪80年代初,台湾同胞到湄洲岛朝圣、旅游及商务考察等活动逐渐增多,海峡两岸经济交流日益频繁。1981年,恢复了莆田与香港的海上通航,福建省政府将湄洲岛开辟为对外招商引资的重点区域和对外贸易区,实行“优惠吸引,外引内联”方针,以促进莆田市对外贸易的发展。
  1983年9月,莆田市成立了“对外经济贸易委员会”,专门管理对外贸易业务。从1984年起,莆田市大力引进外资,鼓励华侨回乡创办实业,港澳台和东南亚各国的莆籍华侨开始从捐助公益事业转向投资兴办企业,相继创办了一些中外合作、合资经营企业,促进了莆田对外经济交流的扩大与发展。
  1986年11月,莆田市被国家列为对外开放区,城厢区、涵江区、莆田县、仙游县均划为沿海经济开放区,享受国务院赋予沿海经济开放区的优惠政策,为莆田市对外经济交流创造了条件。
  从1987年起,国家下放进出口权限,莆田市有7家企业拥有进出口权,即莆田市外贸公司和5家来料加工的外资企业,还有1家对台小额贸易公司。到了1987年,莆田市出口供货总值已达2.072亿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出口值2365万元,占11.4%;出口创汇503万美元,占20%。但20世纪80年代期间的对外贸易业务,以一般贸易为主,外资企业来料加工出口为辅,一般贸易以成品出口为主,贸易范围有商品进出口、商品包装、商品广告、商品储运等。
  1988年,国务院批准莆田市列入闽南三角经济开放区,享受经济特区优惠政策。同年,福建省政府批准湄洲岛为对外开放旅游经济区。随后,又批准江口、梧塘、笏石、黄石、埭头、西天尾、枫亭、郊尾、度尾、涵江、湄洲、忠门、龙华、大济等16个乡镇为沿海经济开放区重点工业卫星镇,享受国家出口优惠政策。1989年,国务院批准在湄洲湾地区投资的台湾客商兴办大型项目可以个案报批,并享受台商投资区的优惠政策。此后,大批台商涌入莆田,境内台资企业迅速增多,对台贸易蓬勃发展。至1990年底,全市出口供货总值达7.3亿元,出口创汇1.5亿美元。
  1991年,莆田市政府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划出8块(35平方千米)成片国有土地,作为外商企业开发用地,相继开发了甘蔗、茶果、水产、食用菌、林业、毛竹、奶牛等7个外贸出口基地,有万亩对虾、千亩鳗鱼养殖出口基地和江口、石庭、涵江、荔城、枫亭、郊尾等对外来料加工区等。特别是莆田鳗鱼养殖业迅速发展,年出口鳗鱼占全国出口量的三分之一。至1991年,全市外贸总收入达2.49亿元,供货出口总值达10.55亿元(包括“三资”企业)。对外贸易额出现了迅速增长态势,“六·五”期间,莆田市进口贸易额只有389万美元,外贸出口额只有604万美元,而“七·五”期间,进口贸易额上升到21015万美元,外贸出口额增长到23295万美元,进出口贸易分别增长54.44倍和38.56倍。
  从1992年起,莆田市对外经济交流出现了空前的繁荣。以城厢区为例:1993年全区出口产品交货总值为14701万元,而“1994年全区出口交货总值则达26103万元,比1993年增长77.5%”。①特别是涵江区的对外贸易额增长更快,“1993年,全区出口供货总值达59333万元,其中‘三资企业’40583万美元,外贸出口额为18560万美元,来料加工860万美元。至1994年底,鳗鱼出口由1984年的156万元增加到19675万元。其他商品出口值,1994年与1984年相比,工艺品增长399.08万元,鞋革增长15206万元,光学仪器增长147.4万元,草织品增长26万元,布絨玩具增长830万元”。①至1995年,莆田市进口贸易额已达26864万美元,外贸出口额已达44260万美元,涉外税收已达14532万美元。“八·五”期间是莆田市对外贸易发展的黄金时期,进口贸易总额为100570万美元,比“七·五”期间增长了4.78倍;外贸出口贸易总额为156290万美元,比“七·五”期间增长了6.7倍;涉外税收达到33858万美元,比“七·五”期间增长了53.9倍。
  从1996年起,莆田市对外贸易开始大幅增长,其中莆田市、莆田县、仙游县三家外贸公司和华闽进出口公司、莆田罐头厂、莆田鞋革厂等企业都拥有进出口权,为莆田对外经济交流做出了重大贡献。据1997年统计,莆田市外贸进口贸易总额达42265万美元,外贸出口总额为55134万美元,涉外税收达20120万美元。但从1998年起,因受亚洲金融风暴影响,对外贸易一度衰退,一些国有外贸企业出现了亏损,外贸进口业务也有所下降,当年进口总额下降到26643万美元,比上年度减少了10780万美元。经过两年时间的调整,莆田市对外贸易又上新台阶。至2000年,莆田市对外贸易出口总值上升到49175万美元,比1998年增长了近一倍。
  进入21世纪之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迅速扩大,莆田对外贸易蓬勃发展。从2000年起,国家进一步放宽外贸审批权限,不少私营企业拥有了进出口权。特别是从2004年7月1日起,国家将进出口经营权由审批、核准改为备案制度,莆田市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大增。截至2007年底,全市共有124家企业进行登记备案,其中84家私营企业有进出口实绩,当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值达到2186万美元,同比增长65.9%。
  “十一·五”期间,莆田市实施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采取了三大鼓励政策。一是鼓励境内相对饱和的轻工、纺织服装、家用电器、机械、电子等加工行业向国外转移,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
  二是支持私营企业向拉美、非洲、中东、东欧、东南亚等国转移,积极开拓新的市场。三是鼓励私营企业到境外创办公司和营销点,以带动企业产品出口,抵御国外贸易壁垒。至2007年底,莆田市在境外注册的企业共有11家,合同投资4320万美元,中方投资2387万元。民营企业走出去战略的实施,迅速拉动了莆田市对外贸易的发展,据莆田市外经局统计,“十一·五”期间,莆田市进口贸易总值达353865万美元,外贸出口贸易总值超过841582万美元,涉外税收达958074万美元,比“十·五”期间翻了近一番。
  2011年,莆田市对外贸易又上新台阶,进出口总值达到46.47亿美元,同比增长35.82%%,其中进口总额18.65亿美元,出口总额27.81亿美元。外贸进出口的国家和地区多达175个,进出口超千万美元的国际市场有37个,贸易额达43.65亿美元,增长44.39%,占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的94.89%。其他138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进出口额约2.35亿美元,占5.11%。全市共有进出口权企业500多家,其中有实绩的进出口企业达472家,年贸易额超千万美元的企业有75家,进出口总值达30.53亿美元,占莆田市外贸进出口总值66.36%;年贸易额在1000万美元以下的进出口企业有397家,进出口总值为15.47亿美元,占全市出口总值的3.64%。新时期莆田市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不但拉动了地方经济的快速增长,而且优化了莆田市地方产业结构。
  二、进出口商品与通商的国家和地区
  建国初期,国家实行进口许可配额制度,莆仙两县进出口业务甚少。1950~1953年期间,莆仙两县主要由香港进口少量的豆饼、肥田粉、煤油、布匹、五金制品、文具用品和军供品等。加上建国初期西方国家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莆仙两县对外贸易业务量逐年减少。至1958年,莆田的进口商品只剩下古巴红糖、伊拉克蜜枣等少量业务。1960年以后,主要进口产品有日本化肥、农药、大耳兔和法国安格拉长毛兔及南洋的楹树等,但进口数量不多。据《莆田市志》记载:20世纪“70年代中期,进口化肥13.5万吨、手表6172架,引进法国白番鸭”。①可见在建国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莆仙两县进出口商品数量少、品种单一。改革开放之后,随着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莆田进出口商品种类日益增多,对外贸易额迅速增长。
  (一)主要出口商品
  改革开放初期,莆田境内的对外贸易以外贸收购、供货出口为主,来料加工、工贸产品、“三资”企业产品出口为辅。1980年,莆田出口商品主要有涵江鳗鱼、仙游茶叶等,但贸易额不大。
  1981年,莆田县的抽纱麻底鞋、罐头等出口量开始增加,约占全省10%,全年供货出口总额达6156万元。20世纪80年代初,莆仙两县的出口产品主要有农产品、机械配件、工艺品、矿产品、鞋革、水产品等,对外贸易额居全省上游。据1983年统计,莆仙两县外贸收购出口产品总值为7435万元,其中粮油食品类2438万元、茶叶类48万元、土畜产品类836万元、轻工类414万元、工艺品类3197万元、抽纱类428万元、五金矿产类21万元、机械设备类53万元,出口创汇2068.75万美元。
  莆田建市后,随着国际市场需求的日益扩大,对外贸易开始大幅增长,出口商品种类增多,主要有酒类、中成药、香烟、蛇类、水产品、茶叶、畜产品、茶具、瓜果、香菇、毛蟹、工艺品和竹制品、草制品、鞋革等。据《莆田市志》记载:“1986年,莆田开始出口化工产品,当年增加出口海藻酸钠9吨、核糖核酸6.12吨,价值40.37万元。同时,对台小额贸易出口也开始起步。
  1986年,莆田市场对台出口酒类11.89万瓶、中成药223箱、香烟21箱、蛇类4000公斤,价值47.61万美元。1987年,工贸企业、‘三资’企业开始供货出口,全市供货出口总值达2.072亿元,供货出口创汇4346.89万美元”。②20世纪80年代后期,莆田市对外贸易商品种类不断增多。1988年,莆田市外贸公司、厦门湄洲进出口贸易公司开始自营出口,主要商品有鞋革、水产品、罐头食品、山货、脱水蔬菜、工艺品、草制品、石头、丝围巾、香菇、竹编、西药、棉布、文化衫、表环、玫瑰茄、摩托车杆等。同时,出口商品的收购不再经过商业、供销部门,外贸机构可直接与国营工厂、企业、乡镇企业、个体生产者签订产销合同,原划归外贸部门经营的商品,如茶叶、畜产品、香菇、蘑菇、白木耳等,也可以在市场上自由选购,由出口企业自己组织出口。一般贸易出口商品除国家规定统一经营的21种商品和由省外贸专业公司及工贸公司联合统一对外成交的20种商品外,其他商品一律放开经营。据《莆田市志》记载:“莆田市外贸公司自营出口总额为:1988年4.8万美元;1989年73.27万美元;1990年123.11万美元”。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逐渐放宽出口许可和配额限制,莆田市出口产品种类进一步扩大,主要有粮油食品、茶叶、土畜产品、轻工制品、工艺品、抽纱、五金矿产、机械设备、鞋帽、化工品、医药保健品等11类52种。同时,一些私营企业也拥有自营进出口权,如1994年7月,外经贸易部批准福建中茂集团公司自营出口,成为境内首家获得进出口权的私营企业。1999年,莆田市怡丰鞋业公司也获得了自营出口权,此后一批私营企业相继获得进出口权。外贸自营出口权的下放,迅速扩大了莆田出口商品种类,私营企业生产的鞋帽、纺织服装、塑料制品、机电产品、木制品、石制品、烤鳗、脱水蔬菜等,都成为自营出口产品。
  进入21世纪之后,莆田市对外贸易迅速增长,出口产品种类继续增多,主要有鞋类、汽车轮胎、纺织服装、机电产品、电子产品、木制品、烤鳗等,且出口数量剧增。据2005年统计,莆田市外贸出口总额已达11.17亿美元,“十·五”期间,莆田市外贸出口年均增长10.3%。出口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鞋革、电子、机电、轮胎等出口产品增长较快,与港澳台经济合作日益密切。
  特别是国家实施外贸出口备案制度之后,莆田市拥有进出口权的企业迅速增多,一般贸易迅速发展。据2010年统计,全市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达到472家,出口贸易总额达219004万美元,创历史新高。
  (二)主要进口商品
  20世纪80年代初期,莆田境内的进口商品以机械设备和原材料为主,品种比较单一。据《莆田外经贸志》记载:“1980年,始有进口罐装机械、针织机械、近代医疗机械、食品加工机械、运输装卸机械、工业生产用料及外商提供进口各种原材料、辅料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包装物料、工业机械设备。1982年,进口机械121台(套),进口用汇46.45万美元。1983年,进口用汇174.66万美元。1986年后,进口货物量扩大,进口商品种类增多,主要进口商品有机械类:自动罐头封口机、罐身自动高频焊机及使用涂料、电传通信调制解调器、蘑菇瓶装罐头生产线、啤酒罐装生产线、自动注胶烘干机、鞋帮机、鞋眼机、急速冷却定型机、冲截机、切皮机,耐磨损试箱、脱色试验机、破裂试验机、运动鞋生产设备、冲击实验机、全候性试验机、耐寒试验机、裁剪机、摺边机、电脑绣花机、针织打毛机、丰母兄弟牌编织机、B超扫描机、酵母离心机、超高温灭菌奶和自动成型罐装装置、汽车、小汽车。生产用料类:电脑外围设备及电脑配件、PC401计算机外壳,电子键盘,复费率测试仪零件红外光电开关及电子测试仪线路板、50支洗净毛(澳大利亚)、甲基丙烯酸甲脂、聚碳酸脂、尿素、尼龙丝、散糖、聚丙烯、墙纸、化肥、土耳其硼砂、黑色羊毛、布胶鞋烟胶、乳胶、农药、石碱、水泥、对虾苗、牛蛙;20米电子硬盘、20米硬盘接卡机、44寸布鞋革花边、纺织气流纺零配件、化工塑料原料、聚氨脂涂层纸、耐高温塑料金线增塑剂。生活用品类:大米、小麦、煤、洋参丸、水果糖、涤纶布、手表、电视机、收录机、录像机;种植类:加勒比海松树、澳大利亚大叶相思树、金皮南洋杉树”。①20世纪90年代期间,莆田市进口产品主要是投资企业引进的机器设备、机电产品、橡胶、纺织原料制品、鞋材、塑料制品、大豆、天然汽、化工原料等9大类。进入21世纪之后,进口商品除上述9大类之外,还有大型机械设备、资源性原辅材料、粮食加工品、副食品等,进口商品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三)贸易方式转变
  新时期莆田对外贸易业务主要有三种,即一般贸易、加工贸易和其他贸易,对外贸易方式主要有代理进出口、自营进出口、以进带出、以补偿贸易引进技术设备等。
  20世纪80年代初,莆仙两县进口贸易以一般贸易为主,来料加工为辅。到了80年代中期,对外一般贸易出口产品出现了两大转变:一是由以原料出口为主逐渐转变为以成品出口为主;二是从以粗加工半成品出口为主逐渐转变为以精加工成品出口为主。同时,对外贸易方式出现了多样化,有代理出口、自营出口、联合出口、来料加工装配、补偿贸易供货出口、国内出售、外轮供给、华侨商店出售、出口人员及国内外商外宾购买出口商品等多种方式。到了80年代后期,莆田境内三资企业大增,加工贸易业务迅速扩大,而一般贸易业务开始减少,在整个进口贸易中所占比例逐渐萎缩。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一般贸易进口比例开始快速增长,加工贸易却出现减缓,仍然以三资企业的原材料进口和产品出口为主。
  进入21世纪之后,莆田市一般贸易持续发展,迅速超过了加工贸易。如2005年,莆田市进口贸易总值为46268万美元,一般贸易进口额为9558万美元,只占进口贸易额的20.66%。而到了2007年,莆田市外贸进口总额为6亿美元,其中一般贸易进口额达1.98亿美元,增长103.3%,占全市进口总值32.9%,增加10.3个百分点,增幅比加工贸易明显加快。2007年以后,一般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并超过了加工贸易。据莆田市外经贸局统计,2011年,全市一般贸易进口总额为12.83亿美元,同比增长93.81%,占全市进口比重73.78%,与上年同期相比提高了9.31个百分点。而加工贸易进口总额为4.51亿美元,同比增长25.71%,占全市进口总额比重25.95%,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9.01个百分点。外贸经济结构出现了重大变化,形成了以一般贸易为主,加工贸易为辅,其他贸易为补充的进口贸易结构。
  (四)通商的国家和地区
  改革开放以前,莆仙两县通商的国家和地区很少。建国初期,莆仙两县只与香港通商。1954年以后,莆仙两县的对外业务要从福州、泉州、厦门等地转口贸易,通商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香港、澳门、日本、朝鲜、苏联、古巴、伊拉克、越南,以及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等,而东南亚各国的贸易通常经香港进行转口贸易。从1970年起,莆仙两县开始公派援外技术人员,与非洲、西亚等国家和地区进行技术输出和劳务合作,偶尔也有少量的商品贸易。
  改革开放初期,莆仙两县同美国、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和香港、澳门等地区进行有限的经济交流与技术合作。莆田建市后,对外贸易日渐兴盛,外贸进出口、外资引进、劳务出口、技术援外、“三来一补”贸易和对台小额贸易等业务逐年扩大,通商的国家和地区增多,主要有港澳台、日本、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香港、日本、美国、台湾为主。到20世纪80年代末,与莆田市通商的国家和地区已经发展到47个。
  20世纪90年代期间,与莆田市通商的国家和地区大量增加,发展到100多个,主要有日本、马来西亚、美国、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西德、荷兰、新加坡、坦桑尼亚、英国、意大利、巴拿马、斐济、康斯坦萨、古巴、缅甸、罗马尼亚、朝鲜、沙特阿拉伯、希腊、泰国、保加利亚、埃及、澳大利亚、苏联、波兰、菲律宾、加拿大、伊朗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地区。主要贸易伙伴以美国、日本、香港、加拿大、欧洲、台湾为主。同时,由于外资企业迅速增加,主要国家有菲律宾、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日本、西班牙、美国、香港、澳门、台湾等,有经济技术合作的国家和地区主要有丹麦、瑞士、新加坡、日本、塞拉利昂、赤道几内亚、贝宁、伊拉克、喀麦隆、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南也门、马里、苏丹、多哥、圭亚那、越南、坦桑尼亚、香港、澳门等。
  这些国家和地区,既与莆田市有技术和劳务合作,也是贸易合作伙伴,但大宗的进出口贸易主要集中在台湾、日本、美国和东南亚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21世纪初,随着莆田市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通商的国家和地区继续增多。至2006年,与莆田市通商的国家和地区达到140多个,对外贸易业务以美国、日本、香港、加拿大、欧洲、中东、南美等国家为主。“十一·五”期间,莆田市对外贸易迅速发展,贸易额大增,与莆田市通商的国家和地区达到了175个,是莆田历史上对外经济交流规模最大的历史时期。
  总之,改革开放新时期是莆田有史以来经济最为繁荣的历史阶段,也是莆商人数最多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初期,国家开始对工商业政策进行了调整改革,逐渐放松对个体工商户的限制,好商善贾的莆田人抓住机遇,积极从事工商业经营活动,境内私营工商业经济迅速发展。20世纪80年代期间,莆田市大力发展经济,积极鼓励乡镇企业发展,支持私营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引进外资,发展三资企业,境内工业经济出现迅猛发展态势。20世纪90年代期间,莆田市不断深化内贸流通体制改革,鼓励个体工商户发展,努力搞活市场,促进商品经济发展,境内商贸出现了空前的繁荣。进入21世纪之后,莆田市积极帮助私营企业转型升级,发展股份制公司,促进私营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增强了私营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发展后劲。特别是民资回归工程的实施,大批事业有成的莆商先后返回家乡投资创业,使莆田工业经济体量不断增大,私营经济迅速跃居莆田市地方经济的主导地位,境内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三个产业比例更加合理,经济社会出现持续健康发展态势。

附注

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邓小平文选》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2页。 ②《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19页。 ③中国共产党历次全国代表大会数据库: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8/64563/65374/4526448.ht ml。 ④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ziliao/2002—03/04/content_2543544.htm。 ①《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406页。 ②中国共产党新闻网:http://cpc.people.comcn/GB/64162/64165/76621/76644/5290655.html。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8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3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3页。 ①《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65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9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8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出版,第1333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8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5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5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3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38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28页。 ①《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96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8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2页。 ④《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96页。 ⑤《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2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443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2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2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9页。 ⑤《莆田市外经贸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61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29页。 ②《莆田市外经贸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62页。 ③《莆田市外经贸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3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0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99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00页。 ①《莆田市外经贸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2页。 ①《城厢区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88页。 ①《涵江区志》,方志出版社1997年版,第247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6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87页。 ①《莆田市外经贸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