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155
颗粒名称: 一、交通运输业蓬勃发展
分类号: F512
页数: 7
页码: 267-273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民国时期商业持续繁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可以促进商业经济和商贸的蓬勃发展,内容包含了 内河运输持续兴旺,陆路运输发展速度加快,航运业持续繁荣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民国时期 交通运输业 机器工业

内容

交通运输业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行业。交通运输业既是商业发展的主要载体,也是商贸扩大的重要条件,没有交通运输业的支撑,商业经济就难以持续发展。莆仙两县靠山临海,水陆交通方便,具有天然的交通资源优势,不但陆路运输历史悠久,而且水上运输也历来发达。进入民国之后,莆田境内传统造船业继续发展,并对境内交通运输业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据《莆田县志》记载:“民国时期,涵江新浦、岱埕,黄石东角,南日岛三墩、西皋、沙洋及湄洲岛均有造船作坊,生产海船和小型渔船。还有黄石井埔、西天尾溪安修造沟船业,黄石东华修造溪船业,多为家庭作坊,造船技术皆世代相传”。②近代机器轮船问世之后,莆仙两县的交通运输业出现了快速发展态势。
  (一)内河运输持续兴旺
  莆田境内溪流众多,水系发达,水上运输历史悠久。从宋代起,木兰溪中、下游和莆田南北洋的九十九沟,已经成为莆田水上运输的重要航道。到明中叶,兴化溪船水运发达,形成一个重要行业。清康熙年间,兴化境内形成了梧塘、涵江、黄石、赖溪和仙游的南门、西关、会仙、榜头、盖尾等内河码头,溪运非常繁荣。据《兴化府志》记载:“兴化府河泊所管辖地方:芦浦、塘东、溪东、东门、新度、园头、下浦业户分作六千,海船千、溪船千、沟船千、网船千、橹船千、挑贩千,‘各色业户计365户’。清代至民国时期,沟船成为南北洋水乡间重要的水上交通工具,并分为商营和民营运输”。①进入民国之后,莆仙两县溪船运输继续发展。仅涵江至仙游航线就有近200艘溪船从事水上运输业务,在莆田南北洋也有50多艘沟船,每艘溪船的载重量在3~5吨之间。从涵江、黄石、城里运往仙游的货物有肥田粉、豆饼、粮食、棉布、百货、煤油、盐、鱼产品等,而从仙游运出的货物有桂圆干、糖、棕、麻、芋头、烟叶、陶瓷、土纸、山货等。南北洋平原的航运业务主要有大米、林木、肥料、砖瓦等生产资料。据《莆田市志》记载:“民国9年(1920年)至民国34年间溪运鼎盛,抗日战争期间公路被破坏、海运被封锁,两县之间物资交往全靠木兰溪溪运。民国29年省驿运处涵江办事处在仙游南门设立溪船驿运站,组织溪船驿运。莆田县黄石镇的东华(今华东、华中、华堤三村)、井后、东角、西洪村;华亭镇的顶宅、石山、湖头、湖里村和仙游县的杉尾、昌山、仙溪、坝下、龙腾、昆头、义店、石马等村,均置有溪船,两县合计有300多艘。莆田县东华村多时有113艘,从业人员500多人,有‘溪船之乡’之称”。②莆田的梧塘镇也有沟船、溪船60多艘,其中客货船31艘,农用“海鸥”29艘,每天清晨,梧塘桥头两岸,载满柴草、山货和行人的沟船、溪船,往来如梭,十分繁忙。
  民国初期,莆田境内出现了机械动力溪船。境内最早的汽船公司——“兴善汽船公司”,由外国传教士投资创办。据《莆田市志》记载:“民国二年,莆田县圣路加医院华实(英国人)投资购买1台立式单缸12匹柴油机,安装为‘捷兴号’小汽船,20个座位,航行于莆田城关至涵江一线。民国4年,在莆美国人蒲鲁士购置1艘15匹马力的汽船。民国5年又添置1艘,于莆田至涵江之间对开。民国6年,汽船归善育堂管理。民国9年,莆田人余景陀、阮天来向善育堂购船接办汽船业。涵江李可信等人也相继建造汽船。至民国16年,涵江汽船已发展到15艘,职工250多人;联营成立莆田汽船站,自负盈亏;以后几年中开辟涵江至梧塘、涵江至西天尾、岳公至笏石3条新航线。民国18~26年,公路建成通车,汽船业受到影响,涵江至西天尾、岳公至笏石2条航线停航。民国26年全站只有旧汽船6艘,航行于城关一涵江和涵江一梧塘之间。抗日战争期间公路破坏,汽船业再度兴起,原有城涵汽船部门与莆涵汽船行合并组成闽莆汽艇公司,后改称涵江汽船站。民国37年,莆田至涵江段公路修复通车,汽船减为8艘(城涵线6艘、城梧线2艘),职工30人,汽船改烧木炭,分散经营,自行收付,一直保持到民国38年8月下旬莆田县解放”。③
  (二)陆路运输发展速度加快
  莆仙两县陆路运输历史十分悠久,可以追溯到汉代。由于古代莆田境内多为山间羊肠小道,内陆交通十分不便,货运以肩挑为主。到了南北朝时期,莆田境内出现了畜力运输,即骡马驮运货物。古代人力挑运工具主要有扁担、木棒、竹杠等,客运工具有兜轿、马车等。陆路运输方式有三种:即“差役”、“生产”和“雇佣”。“差役”由官府派活,主要是挑运官用物资和军需品,劳工可以充抵劳役;“生产”是指百姓的生产资料运输,如柴薪、肥料和粮食等运送;“雇佣”则是商业性运输,指专门以挑运为职业,单独或结伙受雇于人的人工肩挑和畜力驮运。古代雇佣运输的从业人数最多,没地或少地的农民,长年累月受雇于人,从事挑运,从而形成了一个传统行业。
  民国时期,随着近代机器的发展,莆仙境内形成了人力、畜力和机动车运输三者并存的局面。
  民国初期,境内运输工具日渐多样化,如黄包车、自行车、三轮车和汽车等新型交通运输工具陆续引进,为莆田物流业发展创造了条件。据《莆田市志》记载:“民国十三年(1924年),仙游盖尾聚仙村人张维从新加坡带回1辆(黄包车),最早是在鲤城街道运载旅客,随后又有人从台湾又购回20辆(黄包车)。公路兴建后,黄包车逐步增加,成为莆仙城乡客运的重要工具。黄包车出租店及修理行业应运而生,仙游有黄包车出租店8家、94辆,每天租金2角,‘车夫’多是贫苦农民。抗战期间公路被破坏,黄包车客运面临困境,1945年后又得到恢复。此后为二、三轮车逐渐代替”。①继黄包车之后,莆籍华侨又从海外引进了自行车。据《莆田市志》记载:“民国十四年(1925年)公路初建时,仙游县华侨从南洋带回自行车在鲤城骑坐。因自行车要从国外进口,只有极少数富家人有,在较大的集镇才有自行车修理店兼营出租;出租每小时收费1角或每天收费1元”。②自行车具有轻便、灵活、快捷等特点,既可载客,又能载货,很快就成为百姓喜爱的新交通工具。
  所以,许多华侨、商人陆续从国外带回自行车,广泛运用于客运、货物和商业经营之中。
  民国时期,最具有革命性意义是汽车运输业的兴起。莆田境内最早引进汽车是英国传教士华实,据《莆田市外经贸志》记载:“民国2年(1913年),英国人华实购进德国产立式单汽缸12匹马力柴油机1台,装配成小汽车”。③随后,海外华侨开始引进汽车,如民国十四年(1925年),莆田县华亭云峰村的陈铁生“以1650银元向美孚洋行购回‘雪佛兰’汽车零件,装配成一辆小汽车,以载客为主,运行于莆田县城至濑溪一带公路。同年,仙游县榜头芹山陈友也从马来西亚带回一辆‘福特’牌小汽车(5人座),行驶于仙游县城至上梧之间”。④但由于当时公路基础设施薄弱,通车里程少,汽车数量不多,没能形成一个行业。
  20世纪20年代末,莆仙两县开始大规模的公路基础设施建设,为汽车运输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民国十七年(1928年),海军陆战队旅长林寿国(仙游人)统治莆仙之后,设立了“莆仙公路工程处”,从鸦片捐中增加项目,用于修筑公路和桥梁,极大地改善了莆仙两县的公路交通条件,促进了莆仙两县汽车客货运行业的迅速发展。据《莆田市志》记载:“民国十六年(1927年)仙游利民汽车公司(民办)创立,是莆仙两县最早的汽车公司”。⑤民国十八年(1929年),仙游县又创办了“仙南汽车公司”,由刘政任总经理,该公司拥有八部旧汽车,最大的汽车可乘座10多人,行驶于仙游至枫亭、仙游至莆田之间。随后,又成立了“仙西汽车公司”,由郑朴任总经理,拥有美国原装的“捷不捷”、“博介”两个型号的小汽车4部,每辆车有5个座位,主要经营仙游县城至度尾的客运业务。
  民国中期(1924—1937年),莆仙两县公路基础建设速度加快,促进了汽车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不少商人投资购买载重汽车,搞起汽车运输,并逐渐形成了一个新兴行业。据《莆田市志》记载:“民国十七年(1928年),莆仙两县已有小汽车20余辆,民办汽车运输组织相继成立,向省建设厅承租路权;商业私营汽车运输业开始兴起。民国18~24年间,莆仙两县开办商营、私营汽车公司12家”。①20世纪30年代初,随着莆仙两县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多,汽车修理与汽车配件需求日渐扩大。
  民国二十年(1931年),仙游商人薛天恩与陈阿四等人集资5000元(银元),创办了仙游交通公司,从事进口汽车配件销售和汽车修理业务,获利颇丰,后来因股东发生矛盾而停业。随后,马来西亚侨商吴琨又在仙游县城开设“裕和公司”,销售汽车配件和开展汽车修理业务。此后,莆田城里、涵江等地也相继创办了多家汽车修理和配件销售商店,为莆田汽车运输业发展提供了支持。
  20世纪30年代期间,福建省实行公路路权分段承租,各公司划地为界,福泉干线自江口至郊尾仅45千米路程就分成了4个行车区域,旅客在途中必须多次下车步行到下一路段换乘,多有不便。民国23年(1935年)7月,福建省建设厅收回福州至洛阳(惠安)段的路权,由江口籍莆商蔡友兰承包福兴泉路权。蔡友兰于1935年联合莆田、仙游两县的汽车商户,创办了“福兴泉货运公司”,自任董事长,聘请王步溪任经理,蔡友梅、江子豪任副经理。公司总部设在涵江,并在福州、仙游、泉州等处设立汽车站和修车场。当时,莆仙两县共有汽车商户30多家,每户有载重汽车1~2两部,载重量3~4吨,但有一半汽车运输户对福兴泉货运公司不感兴趣,仙游县只有10辆汽车入股,莆田县仅有6辆汽车入股。由于蔡友兰在福州商界颇有威望,加上有建设厅做后台,福兴泉货运公司成立后生意很好。随后,蔡友兰又贷款购置了5部日产新车,赢利后又购置了美国雪佛兰新车6部,拥有了当时最先进的运输车辆,加上货源充足,经营有方,福兴泉货运公司利润十分丰厚,一度垄断了福建省的货运业务。
  20世纪30年代末,国民政府为了阻止日军南进,下令破坏沿海公路,以延缓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前进速度,沿海公路被挖得坑坑洼洼,汽车无法行驶,“福兴泉货运公司”被迫停业。此后,莆仙两县的私营汽车公司也相继歇业,大部分运输商和民营汽车驶往闽北及赣、湘等地经营,境内货物运输恢复传统的肩挑驮运。据《莆田市志》记载;“福建省政府于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4月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月,成立了驿运管理处,专门管理公路运输”,并“在莆田设涵江办事处,下设运站点。莆仙驿运路线有4条:仙游—盖尾—濑溪—莆田—涵江;仙游—榜头—何岭—古邑—永泰梧桐尾或永泰七锡;仙游—福清渔溪—宏路;仙游—山顶彭—炉边—南安洪濑。货物按站传递,水陆可通,各站配有临时仓库,便于转运和保管”。②驿运队“一般以20人为一组,设1名领工管理;驿站以10~25公里为一站;短途挑运以鱼盐、杂货为主;长途挑运以大米、土特产、百货为主;日行百里,来往于福州、泉州、永春、永泰等地,运工工资以营收的80%支付,以挑运里程计算,到站凭证验收后领取工资。民国30年下半年,共驿运货物27.33万担,营收88.12万元”。③抗战胜利后,福建省政府于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十一月,以外合内分的形式组建了“福兴泉汽车公司”,拥有10部改装客车,后又并入“福州公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但因沿海公路遭严重破坏,修复十分困难,直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后,福厦公路的客、货运业务才全部恢复。然而,当时国内经济秩序混乱,通货膨胀严重,运输业务锐减。至1949年,莆仙两县的私营汽车仅剩下14辆(其中莆田县2辆,仙游县12辆)。
  民国时期,莆仙两县交通运输业虽然断断续续地发展,但仍然是境内公路运输业发展史上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莆田传统物流业转型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历史影响。
  (三)航运业持续繁荣
  莆田境内轮船航运起源于清末。莆籍士人张琴在《莆田县志稿》中记载:“考涵江轮运,始于光绪二十年,沪货出入,尚由琯头转口。未几,改由厦门转口。宣统初年,乃直接与宁波通航,民国三、四年又进上海通航。民国九年又进大连营口通航,满载以入,空船以出,如是数年,银货外流,商况渐感不支”。①据《莆田市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涵江港的民营轮船兴起,涵江商人经营的第一艘‘涵江号’轮船载重150吨,航行于涵江至福州、宁波间,这是莆仙经营轮船业的开始”。②民国元年,莆商开始筹建轮船公司。最早创办轮船公司是涵江“大同”桂圆行老板黄尔顺,他为了实现新桂圆干在江浙各商埠“抢市”,即“赶头水”,获得季节性高额利润,便邀请了涵江著名商人吴台(星夫)、方家明和余景佗等人,于1912年秋认股集资创立了“上海福兴轮船公司”,从上海英国赉赐公司购置了一艘小火轮,载重量800吨,价格8万元,取名为“国民号”,航行于涵江至上海、宁波之间,有时也应货主请求延航到泉州,往返一个航程需6天,主要运载“黄家门”和各股东商行的桂圆干和土特产,兼办客、货运业务。但签订购船合同时,因受英商和中介蒙骗,加上没看懂英语版合同,将租赁合同当作购船合同签订。一年后,英商提出收回轮船,双方起诉到英租界法庭,吴台、方家明等人败诉,“上海福兴轮船公司”因而破产。
  上海福兴轮船公司出师不利,对莆田航运商人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此后,莆田商人一般不购买外国轮船,大多采取租用和承包方式,经营海上运输业务。如民国十年(1921年),方家明等人创办的“鲲南公司”,租用了上海宁绍公司800吨级的“甬兴”号轮船,航行于上海至涵江之间。
  涵江商人黄献武、康秋涛等人创办的“义太船行”,也租赁了上海商船公司的“德佑”、“建新”、“游鲲”等3艘轮船,航行于上海至涵江之间。还有政纪公司与毓大公司合营的“茂利”、“成利”、“毓济”、“毓通”、“肇兴”号等5艘轮船,也是采取租赁承包方式,航行于涵江至大连、营口、烟台等航线。同时,福州至涵江航线的“福星”、“福兴”号轮船;福州至上海、宁波、温州等航线的“福安”、“升利”、“福庆”、“顺安”、“新瑞安”、“德利”、“永贞”号等轮船,都采取租赁承包经营方式。另外,在泉州、厦门航线上,有厦门泰利轮船公司的“鹭江”、“驾鳌”、“永宁”等轮船,也是采取租赁经营方式。
  民国中期,莆田航运业在曲折中发展,各轮船公司良莠不齐,经营状况悬殊很大。如20世纪20年代初创办的“义泰轮船行”和“鲲南轮局”,仅经营二年多就先后歇业了。民国十六年(1927年),涵江“大同行”的两大股东黄星甫、黄星阁兄弟和外甥陈友白等人集资创办的“恒生轮局”,租用外商“华阳号”轮船,经营涵江至浙江的航运业务,并代理外轮船务,开始2年购买了保险,却平安无事,第三年产生了侥幸心理,没有购买保险,结果在浙江海面触礁,“恒生轮局”因而解体。经营较好的轮船公司有涵江霞徐海商黄祖修与在沪莆商蒋廷玉(塔林人)于民国十八年(1929年)合资创办的“新华轮局”,承接上海至福建的货物运输,经营了10来年,直到抗战爆发后才收盘。还有郑锦树、吴少屏、刘受之、余景佗等人合伙经营的“鲲南轮局”,集资购置一艘轮船,取名“鲲南”号,航运业务开展的风风火火。另外,由上海莆商康秋涛牵头,陈雨村、黄维扬、刘寿民、黄葆璋和吴庆龄等人共同投资创办的“涵江轮局”,购置了2艘轮船,经营了10多年,效益很好。以后康秋涛另立门户,独资经营“福生轮局”,“涵兴轮局”因股东调整,重新改组为“大兴船务公司”,继续经营海运业务。
  20世纪30年代,莆田境内共有20多家轮船公司,其中实力雄厚的轮船公司有“鲲南”、“大兴”和“福生”三家,采取“租轮”和“包轮”相结合的方式经营海运,拥有相对稳定的货运客户和航线。同时,还有“同益”、“捷大”、“华兴”、“大东”和“光大”等轮船公司,各公司拥有200至1000吨不等的多艘轮船。此外,还有一些经营小货轮的商行,如黄琴亭经营的“胜利船务行”,拥有“涵兴号”轮船,航行于涵江至福州之间;林春波经营的“新华兴”轮船,航行在秀屿——涵江——温州航线;林柏青经营的兴安公司,拥有“枫江”、“枫眉”、“兴安”、“福兴”等4艘小轮船,航行于秀屿、枫亭、宁波、温州、上海等航线。抗日战争前夕,莆仙境内航运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
  抗日战争期间,日军控制东南沿海各重要港口,中国籍轮船经常遭日机轰炸和日军抢劫,只有英、美、葡和挪威籍轮船,或悬挂上述国家国旗的轮船才能避免日机侵扰。于是,莆商们纷纷向英、美、葡、挪威等国轮船公司承租轮船,继续经营海上运输。如上海公平公司租用了英商“怡隆”公司的“神佑”、“神爱”、“神华”、“神福”、“神光”等5艘轮船;涵江“大兴船务行”租用了英商“太古公司”的“新北京”轮船和海宁公司的“新德利”号轮船;涵江“皇家公司”租用了英商经营的“海阳”、“海门”、“海灯”、“海呈”等4艘轮船;涵江“大安船务行”承包了上海救济总署的“牡丹花”、“菊花”、“百合花”等美国运输舰;“福安船务行”代理“新安利”、“开琳”、“新福申”、“威金”号等轮船;“香港裕成船务行”代理“和麟”、“和昌”号等轮船。由于莆商善于经营,即使是在抗战期间,航运业务仍然搞得风生水起,十分红火。
  民国时期,莆田海运业蓬勃发展,轮船公司众多,成为境内资本最大的行业。据《莆田市志》记载:“民国19年(1930年),境内有轮船数艘、驳船50~60艘、木帆船600艘、涡船200艘以上”。①其中自己购置大轮船的公司有3家。一是“振安公司”,由涵江商人黄献武等人出资创办,购置了“福裕”、“合安”、“福安”等3艘轮船,最小的轮船载重量为400吨,最大吨位为900吨,行驶于三江口、福州、上海等航线;二是“顺安公司”,由陈发白等人创办,购置了“顺安号”轮船,载重量为1200吨,航行于闽、浙、沪之间;三是“宏安公司”,由黄星浦创办,购置了“升利”和“华洋”等2艘轮船,载重量分别为950吨和1400吨。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南沿海战事频繁,商船经常遭日机轰炸,大多数轮船公司歇业。
  抗战胜利后,莆田航运业开始恢复,原来歇业的轮船公司重振旗鼓,陆续开业,几家大轮船公司经过重组之后重新营业,创办了多家新轮船公司。据统计,民国后期莆田境内共有8家规模较大的轮船公司:1.福生船务行。福生船务行前身为福申船务行,租用了葡萄牙籍“威金号”轮船,载重量为2000吨,主要经营涵江至上海的运输业务。
  2.涵江天成洋行。天成洋行由涵江商人蔡季斌经营,主要代理从香港进口的肥田粉、洋油、豆饼等,兼营外轮“大美”号货轮的航运业务,一直经营至50年代初歇业。
  3.上海公平公司。公平公司由上海莆商和涵江商人共同参股创办,租用英国怡隆公司的“神佑”、“神爱”、“神华”、“神福”、“神光”号(俗称五神)5艘轮船,主要经营海上运输和进出商品代理业务。
  4.英国皇家公司。英国皇家公司拥有“海阳”、“海门”、“海灯”、“海呈”(俗称四海)4艘轮船,主要经营三江口至香港的航线,包揽了莆仙两县和周边各县的香港货运和客运业务。
  5.联和轮船公司。联和公司由莆商叶焕成经营,代理马来西亚、新加坡、印度尼西亚、泰国、日本等国的进出口商品运输。
  6.涵江大安船务行。大安船务行代理上海救济总署的美国小运输舰3艘,即“牡丹花”、“菊花”、“百合花”号,承运上海救济总署的货物和其他海上运输业务。
  7.福安船务行。福安船务行代理“开琳”、“新神申”、“威金”号3艘轮船,进行了长途贩运和进出口业务代理。
  8.香港裕成船务行。裕成船务行代理外轮“和麟”、“和昌”号轮船,承运东南亚各国的进出口货物。

附注

②《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03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0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0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2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0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0页。 ③《莆田市外经贸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8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1页。 ⑤《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1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1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18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1页。 ①《莆田县文史资料》第八辑,第103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8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438页。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