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外经济交流扩大与外贸业务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148
颗粒名称: 二、对外经济交流扩大与外贸业务发展
分类号: F740.4
页数: 2
页码: 258-259
摘要: 本文记述了莆田市民国时期是莆田对外贸易发展的黄金时期,其对外经济交流扩大与外贸业务发展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民国时期 贸易政策 莆田市

内容

民国时期是莆田对外贸易发展的黄金时期。从1912年起,涵江的三江口和霞徐码头就很繁荣,出现了众多的“船头栈”和“船务行”,如“福兴轮船公司”、“鲲南船行”、“福生船行”等。同时,福州、厦门等沿海港口经济的繁荣,客观上也带动了莆仙两县对外贸易的发展。
  民国初期,来莆外轮渐多,主要由秀屿港、三江口港、涵江港、枫亭港等口岸驳运,对外经济交流迅速扩大。据《莆田市志》记载:“民国间,舶来品入境猛增,劳务出口、侨汇业务渐多。
  对外经贸活动以货物收购、储运、包销、代销及外汇兑汇为主”。①三江口港成为闽中对外通商的主要港口,涵江集镇商人云集,迅速发展成为福建著名的商贸易中心,桂圆干、荔枝干、蔗糖、海产品、李咸干、橄榄咸干和兴化米粉等土特产大量运往上海、宁波、南京、天津以及北方各商埠销售,又在北方各商埠采购豆饼、黄豆、面粉、花生油、酒类、煤油、棉纱、棉花、粗细布、中药材以及小百货、南北京果、杂货等,源源不断地运回涵江,并批发到闽中各县,涵江迅速发展成为闽中货物的集散地。
  近代机器轮船问世之后,莆田航运业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民国元年(1912年),“大同”号老板黄尔顺牵头,“义德”号老板的方家明和余景佗等集资投股,创办了“上海福兴轮船公司”,购买了一艘英国产轮船,取名“国民号”,开辟了涵江至上海、宁波等航线。随后,涵江商人纷纷效仿,先后创办了“义泰轮船行”、“鲲南轮局”、“涵江轮局”和“大兴船务公司”等多家轮船公司,促进了莆田近代航运业的迅速发展。据民国二十年(1931年)统计,仅三江口港进口轮船就多达314艘,年货物吞吐量约10万吨左右,运出的大宗货物有桂圆干、砂糖、荔枝干、笋干、木竹器具等,而运入境的大宗货物主要有豆饼、肥田粉、布匹、煤油、面粉、苏广百货、京果杂货、黄豆、生油、杂粮、鱼产、药材和颜料等。但因三江口至涵江有10多千米的狭窄港道,300吨以上轮船无法通行,只能通过二道运输才能到达涵江市场。于是,三江口新浦村农民便购置了大量的小驳船,将轮船上货物驳运到涵江的陡门、海岑、桥兜等小码头。抗战期间在三江口进出港的轮船众多,小驳船生意非常繁忙,新浦村最多时拥有100多艘小驳船,日夜搬运,成为运输专业村。
  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民族资本家林伯清投巨资开发秀屿港,建筑了钢筋水泥码头、泊位和仓库、货场等,配备了码头装卸设备,租赁了商船、驳船,组建了自家船队,开辟了秀屿至上海、宁波、厦门等多条航线。秀屿港的开发建设,迅速提高了莆田港口的吞吐能力,为莆田对外贸易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8月,英商万吨级货轮“新亚”号首次驶进秀屿港,这是有史以来吨位最大的外轮进入莆田港口,使莆田对外贸易业务迅速扩大。
  抗日战争爆发后,福建沿海城市和重要港口相继沦陷,福州、泉州、厦门等港口均被日军封锁,莆田的南日岛、乌丘屿等岛屿为日军所控制,涵江、三江口、秀屿、桥兜等港口屡遭日机轰炸。秀屿港口连续多次遭日机乱轰滥炸,码头毁坏,仓库倒塌,繁荣一时的秀屿港沦为废墟。唯有三江口港地处偏僻,没有引起日军的重视,仍然保持对外通航,福建海运业务大多从三江口港进出,带动了涵江商贸的繁荣。一时间,涵江万商云集,货物充沛,被誉为“小上海”。
  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之后,海运不畅,公路阻隔,闽中各县的货物输送主要靠内河和陆路运输,靠山临海的仙游县,地理优势凸显出来,一度成为闽中的货物集散地。据《莆田市外经志》记载:“40年代初期,永春、德化、大田、尤溪、永安等县的茶、纸;香菇、笋干、瓷器、铁器、中药材多集散到仙游境内木兰溪流域的各码头,转运至涵江经销海外”。①加上张逸舟武装部队控制东南沿海期间对家乡商人颇有关照,枫亭徒门港长期保持对外通航,促进了莆仙两县商贸的发展。
  民国末期,内战全面爆发,莆仙两县对外贸易受到严重影响。据《莆田市外经志》记载:“40年代后期,经济萧条,输出商品渐少。美国货充斥市场。五金制品、电器、机械、化工用品、化肥多为海外进口”。②特别是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之后,国民政府颁布《进出口贸易暂行办法》,限制了国外商品进口,莆田对外贸易业务锐减,对外经济交流大幅度衰退。

附注

①《莆田市外经贸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3页。 ①《莆田市外经贸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99页。 ②《莆田市外经贸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99页。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