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清代兴化著名商号和著名商人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139
颗粒名称: 第五节 清代兴化著名商号和著名商人
分类号: F710
页数: 10
页码: 233-242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市清代兴化境内商业繁荣, 著名商行商号众多,不但境内的商家商号蓬勃发展,而且全国各地和海外兴化商人的企业也蒸蒸日上,内容包含了著名商号的商家和商人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清代 著名商人 莆田市

内容

清代兴化境内商业繁荣,著名商行商号众多,不但境内的商家商号蓬勃发展,而且全国各地和海外兴化商人的企业也蒸蒸日上。据《莆田县文史资料》记载:“自明末清初,约百余年间,澄渚俞氏族人之往南京、湖广、江右、杭州、江浦、乌江、泰州经商贸易的......连续三四代,......乾隆嘉靖以前,如梧塘的卢富盛、江口林文顺、涵江顶铺的徐万、后坡李万兴(李百万)、苍前的陈科记和陈驾记、宫上吕祥兴,还有保尾的同升号、延宁的林宏聚”等,都是清代著名的商家。①《福州烟草志》也记载:清康熙至乾隆年间,福州城区兴化人开办的烟丝店有10多家,比较著名商号有“王大盛”、“大同”、“双盛”、“恒丰”等烟行。清乾隆年间,仅涵江地区就有40多家以“航海营生”的海商,资本雄厚。但由于年代久远,许多著名商家没能留下详细材料,现无法详尽地表述清代兴化商人的基本概况。本节根据史志记载,列举一些老字号和著名商人,从侧面反映清代莆商企业和莆商风采。
  一、兴化著名商号
  从清康熙年间起,兴化境内商业兴隆,商铺林立,不少商行名扬全郡,富甲一方。如经营海运的涵江“黄家门”,不但在涵江创办了多家商号,还在宁波创办了多个桂圆行。又如梧塘东福村的桂圆商,在江浙、湖广等地创办了众多商行,成为当地的著名商号。还有仙游的“隆兴号”烟行,经营的荔枝牌烟丝,远销江浙一带;仙游的“协来”、“九经”、“源丰”、“双塔”、“玉兔”等烟商,在省内外享有盛名。莆田城里也有20多家著名的烟商,其中“新同兴”、“协兴”等8家商号,颇有名气。清后期,城涵两地拥有众多的著名钱庄,莆田城里的“同丰”、“晋丰”、“成美”和涵江的“上裕、”“宝发”、“瑞茂”等钱号,资本都超万元。在此摘录几个资料较为齐全的著名商号和商行,以供读者参阅。
  1.捷春桂圆行。捷春桂圆行创办者为涵江梧塘南坡村人连大春。连大春原籍仙游,后搬迁到梧塘南坡村种植龙眼树。清道光四年(1824年),连大春带领两个儿子在上海咸瓜街摆地摊,经营兴化桂圆干及南货生意。道光九年(1829年),连大春在上海创办了“捷春桂圆行”,由于货真价实、诚信经营,生意日渐兴隆。道光二十年(1840年),连大春又在杭州市区创办了“捷春桂圆行分行”,专门批发兴化桂圆干。经过几年的努力,捷春桂圆行在沪、杭、宁等地渐有名气。
  捷春桂圆行发家之后,梧塘南坡村人纷纷向连大春学习,成群结队前往上海滩争做兴化桂圆干的“走水客”,形成了经营桂圆干的梧塘商帮。随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捷春桂圆行屡出新招,将桂圆干进行分类,根据产地、质量和颗粒大小分为三个等级,每斤95—98粒的为“三元”,每斤115粒左右的为“四元”,每斤155粒左右的为“五元”,不同等级不同价钱,这一做法深受顾客认同,销量大增。到了道光末年,捷春桂圆行已成为上海最大的桂圆干批发商,具有垄断地位和定价权,每年兴化“头水”桂圆干运到上海之后,兴安会馆桂圆公会就要召集在沪莆商开会,商讨“头水”桂圆干的价格问题,并形成了不成文的规定,须由捷春桂圆行定价,其他各桂圆行的售价必须略低于捷春桂圆行,以保持捷春行在上海的领军地位。
  捷春桂圆行的经营理念是诚信经营、以质取胜。每年龙眼收成季节,连大春便派人回老家大量收购优质新鲜龙眼,并在梧塘南坡村创建了桂圆干加工栈,建设了6大间烘焙房,12个烘焙坑,一次可烘焙新鲜龙眼3600多斤。捷春行每年收购新鲜龙眼几万斤,雇人进行浸泡、润色、烘干、①陈余著:《莆田早期社会商业概况》,载《莆田县文史资料》第八辑,第100页。
  分级、包装等深加工之后,通过海运输送到上海、杭州等地销售,争取“头水”的好价格。
  到了清光绪末年,“捷春桂圆行”在江浙一带名声大振,生意十分兴隆,上海著名老中医将兴化桂圆干作为滋阴养血、补肾益气的高级滋补品,列入名贵中药。“捷春桂圆行”挑选了兴化桂元中颗粒最大的“大三元”,模仿上海安胎丸的外包装,取名“捷春丸”,各药铺的老中医开处方时,经常有一味处方:“捷春丸一粒”。可见,兴化桂圆干在上海的知名度之高。
  捷春桂圆行是清代兴化商人经营时间最长的商家之一,历经了道光、同治、咸丰、光绪、宣统和民国等年代,载誉宁沪杭。但从清末起,捷春桂圆行经历几次天灾人祸,生意开始走下坡路。
  至民国十四年(1925年),捷春桂圆行用商标抵押货款,希望重振旗鼓,终究无力回天,历时117年。
  2.永记京果店。永记京果店是涵江保尾黄家经营的商行,创办于清道光年间,其祖上黄汝复,于明洪武二年(1369)在黄石一带从事肩挑叫卖小生意。到了清中叶,其后裔黄元魁在黄石创办了家庭小作坊,从事纺织品印染。一家人起早摸黑,维持生计,但因家庭人口众多,印染坊规模小,生活过得很艰难。于是,黄元魁便转行贩卖食盐,将莆田食盐挑到建瓯、建阳等地出售,然后从闽北山区购回红菇、香菇、莲子、黄花菜等土特产,转售给涵江各京果商店,以赚取差价,收入比经营印染业好多了。
  到了第三代黄拱和接手时,黄家已经发展成为有一定经济实力的商户。于是,黄拱和便在涵江前街租了一个店面,创办了“永记京果店”,以经营菇类为主,兼营山货及干果。由于黄拱和在建宁一带熟人多,人缘好,货源足,生意越做越红火,年销售各种菇类近万担。经过10多年的艰苦创业,永记京果店赢利白银六百余两,成为清末涵江的大商户。
  正当永记京果店生意蒸蒸日上之际,店主黄拱和却积劳成疾,英年早逝。其子黄冠英继承父业后,于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举家搬迁涵江保尾田边埕,买地建房,继续经营菇类生意。此后,黄家事业如日中天,生意越做越大,每年销售菇类产品达4万担左右(每担50千克),惠安、南安、晋江、同安各县的商贩都从永记京果店批发。
  为了保证菇类产品的来源,永记京果店还承包开发了建宁府的大片荒山,包销了建宁府80%的菇类产品,为建宁山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建宁百姓为了感谢黄家开发山区之功,建造了“黄冠英公亭”,以示纪念。
  永记京果店发展迅速,先后在涵江开设了47家大小京果(食杂)商店,资本十分雄厚。到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队进驻福建时,建宁府形势吃紧,交通受阻,菇类价格上涨。而黄冠英早期采购了大批红菇、香菇正积压在仓库中,人算不如天算,永记京果店将库存迅速抛销出去,一下子又获利3万余两白银,黄冠英一跃成为闽中的巨商。
  清末,兴化境内纱布流行,销量大增,永记京果店立即转行销售纺织品,先后创办了“锦新布庄”、“仁昌绸布庄”、“四知堂”等多个布行,从上海、杭州等地购买大批布料,在涵江批零兼营。开始每年约销售各种纱布2000余匹,但黄家声誉好,客户多,生意越做越好,几年之后销售量上升到四、五万匹。同时,为了适应农村农民需求,“锦新布庄”又从福州厦门等地运回大批白粗布,开设染布厂,将白布染成农村群众喜爱的各种色布和花布,迅速占领了莆仙两县的城乡市场。黄家还在城里创办了“永其布庄”,规模很大,业务繁忙,仙游、福清、惠安和闽北各县的商贩都到永其布庄批发,成为清末闽中最大的纱布批发商之一。
  永记京果店经过三代人的艰苦创业,积资巨富,成为清代兴化境内最大的商家之一。黄家事业有成之后积极回馈社会,支持公益事业,定期资助孤寡老人和特困户。当时涵西有10多家特困户得到永记京果店的长期资助,特困户每月可持折到黄家旗下的“仁昌”号和“四知堂”领取一定的生活补贴。清末民初,兴化境内掀起了新式教育运动,黄家带头捐资创办了保尾沙坂新式小学,解决了涵江西片的小孩上学困难。还有赈灾救助、修桥铺路、建设宫庙等公益事业,永记京果店都能慷慨解囊,大力支持,得到当地百姓的好评。
  3.涵江霞徐“黄家门”。霞徐“黄家门”原籍莆田渭阳,创办有四大桂圆干商行,从“义兴”号开始,约有200年历史。“黄家门”经营有方、财力雄厚,在清同治、光绪年间连续创办了“瑞裕”、“鼎和”、“大同”、“泉裕”四大家族企业,经营的桂圆干数量约占兴化总量的三分之一。其中瑞裕和鼎和两商行的老板为亲兄弟,大同和泉裕两商家的老板也是亲兄弟。瑞裕、鼎和与大同、泉裕的老板又是堂兄弟,故称“黄家门”。
  “瑞裕”号的创始人为黄邦杰,其父早年在宁波经商,但不得志,穷困潦倒,于道光年间在宁波病逝。19岁的黄邦杰只身前往宁波料理父亲后事,打开父亲枕头箱时只留下一束头发。黄邦杰身无分文,只好到一家莆商开设的商店当学徒。由于黄邦杰为人诚实又机敏,店主多次派他回莆田办货,获利颇丰,深受店主信任。太平军逼近宁波时,商人纷纷逃难,黄邦杰主动要求留下来守店。店主与黄邦杰立约,如能保住店中财产可得其中一半。黄邦杰通过关系,全力周旋,终于保住商店所有财产。战乱过后,店主没有食言,分一半店产给黄邦杰。于是,黄邦杰从伙计变成了股东,从此走上了经营桂圆干的道路。
  不久,店主又鼓励黄邦杰自立门户,在宁波创办了“瑞裕”桂圆行。此后,瑞裕桂圆行春风得意,生意兴隆。于是,黄邦杰便购置了一艘载重量为2000担(100吨)的木帆船,取名“瑞安号”,往返于涵江与宁波之间。同时,为了控制桂圆干的产地货源,黄邦杰又在涵江设立“瑞裕号”,亲自经营涵江的业务,将宁波业务交给弟弟黄邦彦负责。但黄邦彦英年早逝,年仅32岁就病故宁波。此后,宁波瑞裕号的业务由黄邦杰诸子轮流经营。光绪十一年(1885年),黄邦杰病逝后,其子侄分为乾、坤二房,涵江和宁波的商号也按二房分拆,乾房经营瑞裕号、坤房分设鼎和号。瑞裕号是清末涵江桂圆行的老大,也是莆田首屈一指的大商行,一直经营到民国。
  “鼎和”号创办于光绪十二年(1886年),先由黄智群经营,后由黄智群儿子黄纪年(原涵江商会会长)接手。该商行在浙江宁波设有“南昌桂圆行”,以经营桂圆干为主,资金雄厚、信誉良好,是清代兴化境内最大的桂圆行之一。鼎和桂圆行经营管理有序,组织严密,商行下设账房、外账房、购销房、后栈房及检验员等机构,均由直系或旁系亲属掌握,各司其职,井井有条。鼎和桂圆行拥有自家船队,每年龙眼上市时大量收购新鲜龙眼,进行深加工之后运往江浙一带销售,生意规模庞大,是兴化境内首屈一指的大商家。抗日战争暴发后,鼎和桂圆行被迫歇业。抗战结束后,鼎和桂圆行虽然重新开业,但时过境迁,风光不在,不久便停业了。
  “大同”、“泉裕”的创业史与瑞裕、鼎和相似。大同号创始人是黄孟誉,早期受雇于堂兄黄邦杰。随后,黄邦杰资助黄孟誉在宁波自立门户,创办“大同桂圆行”。经过10多年努力,大同桂圆行资本暴增。但“人怕出名猪怕壮”,“邻之匪人觊觎所有,放火行劫,屋宇煨烬”。①黄孟誉遭抢劫后,身无分文,徒步返回涵江。后在黄邦杰的资助下,重新创办大同号,生意逐渐兴隆,也发展成为清末涵江的一大商号。
  “泉裕”号创始人为黄孟育,是黄孟誉的同胞弟弟,也是兄弟分家时从大同号拆产创立的黄家商行。泉裕桂圆行创办于光绪三十年(1904年)之前,但黄孟育时运不佳,泉裕号创立后生意一直不景气。直到黄孟育四个儿子接手后,泉裕号才逐渐兴隆起来,逐渐发展成为莆田巨商之一。
  “黄家门”也是兴化交通运输业的先驱。早在清同治、光绪年间,瑞裕号就开辟了三江口到宁波、上海的航线,长期从事海上运输。大同号还购置近代轮船,是兴化境内最早使用机器动力轮船的商家之一。虽然被英商欺诈,轮船公司损失惨重,但“黄家门”的股东们锲而不懈,在民国时期曾参股多家轮船公司,是莆田航运业举足轻重的人物。
  “黄家门”还涉足金融业。瑞裕、鼎和、大同、泉裕四大商号都开设过当铺、钱庄,泉裕号与人合开的“慎昌钱庄”,是当时涵江四大钱庄之一。民国初期,中国银行在涵江设立营业所,也由瑞裕号承办。同时,瑞裕、鼎和曾派人到新加坡创办侨汇局,吸收了大量侨汇。后来被黄祖荣、黄弼夫等人挪用去资助孙中山领导的护国运动,损失惨重。1921年,瑞裕号还承办福建省银行涵江营业所。1924年,泉裕号也创办了“恒安角票局”。不但开了莆田境内金融业之先河,而且挖掘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第一桶金,成为兴化境内的巨富。
  但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蓬勃发展,“黄家门”的家族企业连遭重挫,元气大伤。特别是近代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崛起之后,以土特产贸易起家的“黄家门”不能适应新经济的发展要求,生意逐渐衰败。进入民国之后,虽然“黄家门”在桂圆干经营方面还占有重要位置,但生意每况愈下,逐渐淡出莆田工商界巨头的地位。
  黄家富裕之后,能够回馈社会,对家乡的慈善事业多有资助。先后“资建东南角青龙港石堤、试院考棚、府县文庙明伦堂、城隍庙、梅峰西来寺、节孝忠义孝梯等祠堂”等。还有出资建设“涵江宫口年子祠书院、观顶孔子圣庙、四元殿、关圣庙、重修兴安圣母会馆及晏公中军庙、继助建大樟通省大路,广为里寺院、桥梁,三江口圣母宫,涵江保尾神庙等”,体现了兴化商人热心社会公益事业的优良品德。①4.义裕杂货行。义裕杂货行创始人陈三生,其父早年以18块银元卖鱼起家,勤劳致富。同治年间,陈三生转行经营杂货,在福州下杭街创办义裕货庄,不但有店铺,还有三个大仓库。清末,义裕杂货行在涵江设立义裕总货栈,专营杂货批发业务,并在城里文峰宫大街开设义裕杂货店,批零兼营,经营规模日益扩大。
  陈三生有三个儿子,分别负责福州、涵江和城里三大商行,每一处都雇有学徒10名,帮工20多名。义裕杂货行从南平、邵武、沙县、建瓯等地大量收购红菇、香菇、木耳、笋干、莲子、芡实、黄花菜等土特产,又从江浙一带运回纺织品、肥皂、瓜子和洋白糖等,通过水路运到福州大桥头和涵江海岑码头,在福州下杭路和兴化的涵江、城里设店批发。同时,还将兴化的墨鱼、干贝、紫菜等海产品运销外地。
  义裕杂货行财力雄厚,货源充足,顾客盈门,是清末兴化境内竞争力很强的老牌杂货栈。民国初期,义裕杂货行还创办了“信记”角票局,发行纸票,进行民间融资,扩大生意。后因发生火灾,损失惨重,逐渐走向衰落。
  5.义德总栈。义德总栈创办于光绪年间,由方义德、方家明等人经营。店面滨临涵江宫口河畔,是涵江最繁华的地带。方义德从小家贫,勤劳俭朴,诚信经营,生意逐渐发展起来。清末,美国向中国大量倾销石油,方义德是个基督教友,美传教士蒲鲁士便推荐他为美国美孚公司兴化总代理,垄断兴化石油市场30多年,挣了不少钱。
  义德总栈注重信誉,不坑不蒙,童叟无欺,不追求暴利,即使市场出现大幅波动,也不屯积居奇,坚持按计划零售石油,在平定市场、稳定物价等方面,深受百姓好评。
  义德总栈除代理进口商品之外,还先后创办了“德春桂圆行”和“祥兴行”,经营兴化桂圆干和日用品。同时,义德总栈还投资航运、发电、金融、储运等新兴行业,生意蒸蒸日上。抗日战争暴发后,义德总栈大部分业务停业。
  6.“后埔材杉木行”。“后埔材”原名林栋材,仙游县文贤里人(今度尾后埔)。“后埔材”早年家道寒贫,年过30无钱取妻。有一年春节,在南平经营杉木的同乡林世柳回家祭祖,“后埔材”请求带他去南平杉木行当帮工。林世柳怜惜其家贫,便安排他做些杂役。“后埔材”起早摸黑,勤劳肯干,深得林世柳器重,逐渐委以重任。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海运受阻,福建杉木价格大跌。林世柳杉木行积压了大量木材,频临倒闭。“后埔材”挺身而出,请求冒险运载木材北上销售。由于当时别无选择,林世柳便让“后埔材”押运十多船木材北上碰运气。结果吉人天相,时来运转,不但沿途安然无恙,而且恰好天津战事平息,北方木材价格暴涨,获得暴利。此后连续往返几趟,积压的木材全部抛售出去,林世柳的杉木行资本暴增。为了感谢“后埔材”的辛苦经营,林世柳决定将木材行股份划出五分之一给“后埔材”,并将南平木材行交给他经营。“后埔材”接手后,生意越做越大,成为仙游的富商之一。
  清末,“后埔材杉木行”从南平搬到福州,还创办了“怡康人寿保险公司”和“天吉钱庄”,发行“信用票据”,并在福州台江购置了大批房产,在仙游老家购置了200多亩良田和300多亩山林。据民国初统计,“后埔材木材行”的资本达50万元以上,成为仙游境内最著名的商行之一。
  7。厦门仙春客栈。仙春栈由仙游何氏商人于光绪年间在厦门创办,经营旅店客栈业务。光绪十八年(1892年),仙游城关人毛德辉经人介绍到仙春货当学徒。由于他为人诚实,勤劳能干,深得何栈主的器重。清末,何栈主年迈告老返乡,由毛德辉接任经营。时值国门洞开,出国谋生的兴化人渐多,出现了一批专门招募劳工的“客头”。他们以仙春栈为中转站,在莆仙两县大量招募劳工出国。这些劳工出国前大多住在仙春栈,房租、膳费和船票等费用,除了由“客头”支付部分外,其余均由仙春栈赊欠,出国人员赚到钱后,年终或翌年奉还给仙春栈。所以,仙春栈逐渐演变为专门输送华侨出境的中转站,不但代办兴化百姓的出境手续,还为出境人员代垫食宿费和船票费用等。清末,经过仙春栈介绍出境的兴化人遍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泰国、越南、缅甸等国。
  毛春辉为人诚实,热心助人,赢得广大华侨的信任。加上他经常往来于东南亚各国,许多华侨便委托他带钱带物回家,或委托其办理其他事情,他都极力而为。仙春栈声誉良好,业务繁忙,海外兴化华侨都乐意将钱和贵重物品委托毛德辉带回家乡。于是,毛德辉便同印尼泗水的“同发兴”商号合作,开展侨汇信兑业务,收取一定手续费。东南亚各国的侨汇局从海外银行汇到厦门仙春栈,再由仙春栈转汇给经营进出口商品的兴化各商号,如涵江的“顺金号”、仙游的“顺茂号”等,再由境内商号支付现钞给侨属,既安全可靠,又方便广大侨属,深受侨胞欢迎。仙春栈每年经营侨汇10多万元,直到抗战爆发后才停业。
  二、著名商人
  兴化地处东南沿海,历来商贸发达。从宋代起就形成了一支人数众多的莆商队伍,并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虽然兴化商人勤劳俭朴,低调做人,从不露富。但在天灾人祸面前,兴化商人经常是一掷千金,慷慨解囊,特别是在光宗耀祖、公益事业、社会救济、扶贫帮困等方面,从不吝啬,让人刮目相看。在此选登几位清代兴化商人的生平简介,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1.徐万宝(生卒不详),祖籍仙游县仁德里(今龙华乡)金沙村,于清康熙年间(1662—1722年)迁往仙游县城居住。徐万宝少时家贫,在县城一家药铺当学徒。出徒后恰逢药铺老板病故,其儿子年幼不能自立,便把药铺转让给徐万宝经营。有一年,徐万宝同泉州药商赊购药物时,泉州药商突然病故,但他诚守信用,悉数归还赊款。徐万宝的诚信赢得泉州药商儿子的信任,便邀其到泉州合伙经营,后又重金委托他回仙游拓展药铺生意。
  徐万宝诚信经营,生意越做越大,除经营药铺外,还经营蔗糖、烟草、木材、土纸、桂圆、蜜枣、苎麻布、靛青等土特产品,通过海运大量销往江浙、湖广、天津、北京等地。同时,还在台湾开设商行,开展对台贸易,销售兴化土特产,又从台湾进口商品到兴化销售和闽中各县。
  徐万宝从省外大量调运豆饼、粮、油、京果和丝绸棉布等,在仙游批发给闽中各县的商人,数年之间,资本暴增,成为富甲八闽的大商人,号称“徐百万”。徐万宝事业发达之后,热心于公益事业,晚年捐资修建了徐氏祠堂7座,建设亭台楼阁10处,还与父兄一道,兴义学、建义仓、置义田,经常捐资赈济灾民,在仙游、莆田、闽侯、惠安、德化等地参与捐建金凤桥、江口桥、濑溪桥、平安桥、林中桥等15座桥梁,捐资总额达72万银元,赢得了良好的口碑。仙游知县为了表彰徐万宝的善举,在县城拱桥头修筑“乐善好施”石碑坊1座,以资鼓励。
  2.陈天高(生卒不详),祖籍晋江石狮。15岁时随姑夫到浙江合伙开设“丰盛”号土特产商行,先掌库存(理财),后管出街(采购),从商40年,积累资产折银达20多万两。
  清初,仙游境内农民开始大面积种植烟草,晒烟资源丰富,陈天高立即迁居仙游,投巨资在县城(鲤城)创办“隆兴”号烟行,从事烟丝加工与出售。每年收购烟叶万余担,雇员100多人,这在当时可算是一个大型家族企业。同时,陈天高非常注重商品的广告效应,他将烟丝分包成1斤、2斤、3斤三种不同重量的包装,内装2粒荔枝核,并以“双荔”为商标,被誉为“兴化名烟”,畅销福建、江西和浙江等省。
  陈天高经营有方,十几年间就聚资百万,成为仙游烟商第一巨富。清雍正十四年(1736年),仙游知县陈兴祚创办仙游官立金石书院,陈天高儿子陈涵辉根据父亲遗愿,捐巨资作为办学经费,受到朝廷褒扬。道光五年(1825年),陈家奉旨在县城东门外修建“乐善好施”石坊一座,历经30年才建成,为现存八闽艺术最精美的石雕代表作。1985年,被列为福建省文物保护单位。
  3.徐年盛(1655—1739年),仙游县城关功建里(今鲤城镇)人。年轻时继承家业,在仙游、泉州等地经营徐氏烟行,因经营有方,迅速发展为兴化境内最著名的烟商之一。为了拓展商路,他购置了多艘船舶,进行长途贩运,徐家船队经常往来于台湾海峡,将仙游的烟丝、蔗糖、桂圆干等土特产运往台湾销售,又将台湾的名优特产运销大陆,沟通了兴化与台湾的经济贸易。据《莆田市外经志》记载:“雍正年间(1723—1735年),仙游舶户徐年盛多率徐氏船队来往于台湾海峡,运销台湾大米、莆仙土特产、烟丝、桂圆及百货”。①清康熙年间,徐年盛又开辟了兴化至上海、天津、烟台等北方商埠的航线,将兴化桂圆干、蔗糖、烟丝等大量运销北方市场,又从北方运回豆饼、粮油和纺织品等回仙游,批发给闽中各县的商贩,生意蒸蒸日上,几年之间就成为百万富翁。
  徐年盛善于经营,生意持续兴隆,成为清代仙游境内的知名商人。晚年徐年盛慷慨解囊,兴办了许多公益事业,如捐资修建东渡塔、赖溪桥、双坑桥、金凤桥等。徐年盛逝世后,清廷褒封他为朝议大夫,在仙游城内修建了朝议祠和“荣可嘉”石坊各1座,以旌其德。
  4.黄邦杰(1821—1897年),名步,学名廷拔,字孟衢,号茹乡。祖籍莆田县渭阳村,后迁居涵江霞徐街。黄邦杰幼年家贫,19岁时赴宁波经商,先后在宁波和涵江创办了2个瑞裕商行,购置了一艘木帆船,取名“瑞安”号,载重2000担,航行于宁波、上海与莆田之间。北航时运出兴化桂圆干、白糖、赤砂和荔枝干等土特产,南旋时从宁波运回棉花、布匹、草席、蚕豆、豆饼和绍兴酒等,获利颇丰。
  黄邦杰经营有方,几年之间就积累了巨额财富,并在渭阳和涵江等地开设多处鲜龙眼收购站,建设了多间焙制桂圆干的焙房,专门从事兴化桂圆干批发和转运业务,逐渐发展成为兴化境内最大的桂圆干批发商。
  黄邦杰虽然身家百万,富甲一方,自己生活却十分俭朴,而对社会公益事业又非常热心。他先后参与捐资创办了渭阳明远书院,修建了黄巷大宗祠、霞徐天后宫和兴安会馆等,还捐出白银500两,助建萩芦溪大桥等。清同治年间,莆田县举孝廉活动,知县授予黄邦杰“孝廉方正”匾牌。
  5。蒲鲁士(1864—1917),号叟堂,美国乌省泉田城新历克顿乡人。蒲鲁士毕业于美国何省卫斯理神学大学,获博士学位。1889年,蒲鲁士赴新加坡等地布道。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被派到莆田主持美以美教会,创办了福音书院,自任院长。
  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蒲鲁士在莆田城内创办了“美兴书坊”,经营销售宗教书刊。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蒲鲁士又创办了《奋兴报》(罗文版)。次年,他还创建了“美兴纺织局”,开了莆田机器纺织之先河。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蒲鲁士将莆田境内的陈紫荔枝苗带往美国,种植于佛罗里达州,后传至巴西、古巴等国,被誉为“果中皇后”。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蒲鲁士在城厢开办“美兴印书局”,自任局长,印刷罗马字母和莆仙方言音的基督教经籍。随后,蒲鲁士又在涵江创办兴仁医院,自任院长。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蒲鲁士在福音书院内附设师范学校,自任校长、教员,为教会培养师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蒲鲁士创办了汉文《奋兴报》,出版汉文《新旧约全书》,同时承印社会各界的印刷品,自任总经理,经营印刷业务。
  民国元年(1912年),蒲鲁士赴婆罗洲,与当地政府订约,在沙捞越地区租赁山地,组织莆、仙两县的教徒前往垦荒种植,并规定参加垦殖的教徒必须捐出1/10的收入给教会。次年,蒲鲁士又支持教友在黄石创办面粉加工厂。民国4年,蒲鲁士还创办了兴善轮船公司,购置了水上木制汽船,使用机器动力驱动,往来于城、涵两地。民国5年,莆田沿海堤坝决裂,海水淹没沿海大片农田,蒲鲁士身体力行募资修复了东埭石堤。民国6年,蒲鲁士在东埭、蒲岭一带购买田地近2000亩,租给农民耕种,并设立积谷仓收贮粮食。同年,蒲鲁士返回美国,不久后病卒,终年53岁。
  6.姚为祺(1872—1929年),又名寿美,江口镇东源村人,被称为“南洋脚车业始祖”。光绪十八年(1892年),姚为祺随乡亲赴马来亚吉隆坡谋生,开始只靠出卖苦力过日子,起早摸黑,含辛茹苦。三年后,他在当地一家机器公司学装配,学会了一些修车技术,并积攒了一笔钱。
  光绪二十五年(1899),姚为祺开始走上自主创业之路,先创办了“福隆兴脚车修理铺”,兼营英国自行车配件。不久,他取得了英国自行车销售代理权,经营规模日益扩大,收入日益增多。
  姚为祺事业有成之后,全力帮助亲友创业。江口的姚金榜、姚来喜和福清的王祖德、王禄梓等人,都是在他的引荐支持之下,先后发展成为马来西亚吉隆坡、泗水和新加坡等地的著名车商。
  在姚为祺的带领下,马来亚、印尼、新加坡等地经营自行车业和汽车行业的兴化商人不断增多,车行达数千家之多,市场扩展到马来西亚、泰国和新加坡等国,兴化商人在南洋诸国的汽车行业和自行车行业逐渐占居垄断地位,形成了庞大的兴化商帮。
  姚为祺肯吃苦,敢拼搏,富有开拓精神。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他开始涉足经营橡胶园,先后开发了200英亩橡胶园。当时,橡胶树在马来西亚还处于试种阶段,姚为祺敢为人先,大胆投资,为姚家以后的橡胶业发展打下了基础。
  姚为祺秉性仁慈,济贫助困,仗义疏财,不惜捐巨资支持家乡公益事业建设,素为侨胞和乡亲所敬仰。但姚为祺由于长年劳累,积劳成疾,英年早逝,于民国18年(1929)病故,终年57岁。
  7.林宗谟(1873—1936),字聚金,江口顶墩村人。林宗谟幼年上过私塾,略通文墨,精明灵巧,少年时经同乡引荐,先后到福清渔溪和仙游县城的京果店当伙计,积累一定经验之后,便开始自主创业。起初,林宗谟在福安县挑货郎担,贩卖日用百货和洋布等。福安虽地处山区,却滨临海边,特别是赛岐地区,北通上海、江浙,南通福州、福清,海上交通十分方便。于是,林宗谟便在赛岐创办了“瑞兴”商号,经营转口贸易,将上海的“洋货”、苏州的绢花、宁波和温州的草席,以及闽北的茶叶、笋干、香菇、黄花菜、草纸等土特产运往福清销售,然后又把兴化的桂圆、蔗糖等土特产运往福安和江浙一带销售,由于经营有方,几年之间就发展成为富商。
  正当林宗谟生意蒸蒸日上之际,一连串灾难向他袭来。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瑞兴号途经石虎岭时货物被土匪抢劫,损失惨重。同年十二月,瑞兴号从福清运往福安的一船货物突遇台风袭击,船沉货没,血本无归。天灾人祸,无力回天,林宗谟只好关闭“瑞兴”号,携妻带儿返回家乡。但祸不单行,刚踏进家门就围来了一大批债主,原来家中兄弟吸毒成瘾,负债累累。面对骨瘦如柴的兄弟,林宗谟只好倾资为兄弟还了债,不但身无分文,还欠下不少的债务。
  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林宗谟只身来到马来西亚新兴州的芙蓉坡,开始只是给胶园老板拉车。由于他待人诚恳、手脚勤快、办事利索,深受老板器重。有一次,林宗谟到吉隆坡出差,遇到同乡姚为祺。他乡遇故里,格外亲切,当时姚为祺正在销售自行车及其配件,生意蒸蒸日上,便建议林宗谟也试一试。林宗谟辞去胶园的差事,到吉兰丹州与泰国接壤处租了一个店面,销售自行车及其配件。由于林宗谟有着丰富的经商经验和人生阅历,店铺一开张就旗开得胜,生意兴隆。
  清末,林宗谟生意越做越大,便将胞兄、胞弟接到吉兰丹做帮手。随后,家乡有多批亲朋好友相继来到马来西亚投靠,他热情接待家乡亲人,无偿提供食宿,并借给本钱,让乡亲们自立门户,共同经营自行车及其配件。林宗谟不但为乡亲们提供货源,还指导同乡经营好自行车生意。
  于是,投靠他的莆田乡亲越来越多,逐渐在马来西亚形成了兴化自行车商帮。林宗谟成为自行车及其配件的总批发商之一,生意蒸蒸日上。
  清末民初,林宗谟深入到与吉兰丹一水之隔的泰国南部考察,发现泰国境内社会安定,民风淳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且有不少华人居住,便在泰国南部开设自行车销售店,生意很好,收入颇丰。于是,他将马来西亚的生意交给兄弟经营,自己在泰南的大年府创办了“万瑞公司”。
  由于选址合适,交通方便,东南方向有吉兰丹州,西南方向是著名的商港和海岛都市槟榔屿,加上马来西亚是英国的殖民地,英货在境内畅通无阻。万瑞公司开张后生意蒸蒸日上,没几年就发展成为资本雄厚的大公司。随后,又有不少乡亲到泰国投奔林宗谟,万瑞公司有计划地将他们安排到泰国各地设店销售自行车,很快就在泰国形成了一个新的自行车销售网络。万瑞公司也迅速发展成为泰国地区自行车及其配件的总批发商,经营自行车的兴化商帮队伍不断壮大。
  民国初期,万瑞公司在泰国享有盛名。当时汽车工业在东南亚各国刚刚崛起,万瑞公司紧跟潮流,率先引进英、美等国的名牌汽车及其配件,在马来西亚和泰国销售,并通过兴化自行车商帮的销售网络,迅速占领了马、泰两国汽车市场,逐渐发展成为了大牌公司。
  万瑞公司走上健康发展轨道之后,林宗谟告老回乡,颐养天年,由儿子继续经营。林宗谟晚年热心公益事业,扶贫帮困,深受乡亲好评。民国二十六年(1936年),林宗谟在涵江顶墩病逝,享年64岁。

附注

① 陈余著:《莆田早期社会商业概况》, 载《莆田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第100 页。 ①《江春霖集》卷二。 ①黄国华著:《莆田胃阳黄氏》,载《天下莆商》,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110—111页。 ①《莆田市外经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81页。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