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清代兴化农村经济恢复与手工业经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10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清代兴化农村经济恢复与手工业经济发展
分类号: F407.8
页数: 12
页码: 181-192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市清代兴化农村经济恢复与手工业经济发展,内容包含了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传统手工业的衰退与近代机器工业的崛起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农村经济 手工业;经济 清初

内容

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清军攻占了台湾岛之后,海峡两岸反清势力陆续被镇压,近30年的沿海战乱终于告一段落。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清廷昭令撤界,允许沿海百姓返回原籍耕种。从复界起至咸丰年间(1852年)的林俊起义期间,兴化境内出现了170多年社会安定稳定的局面,农村经济开始复苏,手工业经济迅速发展,城乡商业逐渐繁荣。鸦片战争爆发后,国门洞开,外国商品大量倾销兴化境内,传统手工业遭受严重冲击,自给自足的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开始崛起,新经济、新形势的出现也为兴化商帮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
  一、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
  满清王朝执政之后,仍然采取鼓励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实施“招垦”和“更名田”等土地管理制度。“招垦”即将无主的荒地招民开垦,作为己业。“更名田”即把明朝部分藩王的土地,归原佃种人垦种,“与民田一体,给民为业”。这种土地政策使大部分农民获取了少量土地,有利于小土地所有制的发展。同时,清廷还实施“摊丁入亩”、“滋生人丁,永不加赋”的田赋措施,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加上清代农耕技术不断进步,农作物新品种大量引进,农副产品日益增多,经济商品化程度日益提高,也为兴化商贸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一)农业经营方式转变 农耕技术不断进步
  清初的“截界迁民”和海禁政策,导致兴化沿海近50万亩农田沦为荒地,大批地主破产,众多田主在战乱中死亡或失踪。复界之后,莆田沿海出现了众多无主农田,大片土地荒芜,无人耕种。兴化府根据“招垦”和“更名田”的土地政策,“察明原产,给还地主”,对无主农田划归给有耕种能力的农民和归降的郑军士兵耕种。据《莆田市志》记载:“康熙十九年(1680年)年初,清军攻占郑军据守的莆田县南日、湄洲和惠安县崇武诸岛,郑经退守台湾。三月,准许民众展界复业,将界外荒地的十分之三归郑经降兵耕种”。①清代积极的土地政策,对于兴化沿海农田复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但由于沿海“截界”时间较长,土地大面积抛荒,海水长期浸泡,水利设施毁坏,复耕相当艰难。
  为了鼓励“界外”农田复耕,兴化府鼓励地主投资农业,促进传统农业经营方式转变。如清康熙三十七年至四十年(1698—1702年),一些经济较好的富豪和地主,在沿海开垦新涌地和滩涂近50顷,采取资本主义雇佣劳动方式经营农业,加速了粮食生产的商品化进程。据《福建通志》记载:兴化“海民,又于堤外海地开为埭田,渐开渐广,沮为斥卤,利饮清泉,故为埭田”。②这些埭田多为个人开发,土地所有权归个人所有。新兴地主的增多和资本主义农业经营模式的出现,客观上促进了清代兴化农村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据史书记载: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兴化府耕地面积就扩大到了143万亩,这些土地大多数是新兴地主投资开发的新农田。
  清代兴化境内农耕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清初,兴化百姓普遍采用水车、溪车、流车等水利工具灌溉,实现了农田的旱涝保收。特别是水碓的普遍使用,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据《古今图书集成》记载:“凡水碓,山园之人居河滨者之所为也,功稻之法,省人力十倍”。③同时,清代兴化农民还掌握了农作物病虫的除害技术,如用烟火驱除飞蛾、用草木灰杀虫等,这些农耕技术的采用,也有效地提高了粮食产量。
  清代,兴化境内采用农耕施肥技术。清中前期,兴化农民普遍使用有机肥,如用人粪、畜粪、泥粪、豆饼、花生饼等种植庄稼,粮食亩产量大幅提高。同时,兴化百姓还“取草复以泥,状如墩,以灯火焚之”,制成草木灰,既清除了农田中的杂草,又可以作为肥料,成为清代农业施肥技术的重大突破。①清后期,外国肥田粉大量输入,兴化农民开始使用化肥,粮食产量进一步提高,水稻平均亩产量已有三石多,丰产田达到了五石,粮食产量的大幅提高,为兴化商贸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经济作物大量种植 农业新品种■■进
  清代,兴化农业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继续扩大。从清初起,江浙一带蔗糖需求持续旺盛,省外市场不断拓展,促进了兴化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清代兴化境内开始引进荔浦蔗,种植方便,产量高、糖分多,既可以作为果蔗销售,又能榨汁制糖,比传统的甘蔗收益更好,极大地调动了蔗农的生产积极性。据史书记载:清代兴化境内甘蔗种植十分普遍,出现了“白紫二蔗,动连千顷”、“连冈接阜,一望丛基芦苇”和“蔗田万顷碧萋萋,一望葱茏路欲迷”的繁荣景象。
  清代,兴化境内晒烟种植面积继续扩大,烟草业已经发展成为地方的支柱产业。据史书记载:“民间视种烟为获利的一大途径。烟田劳作虽极为艰苦,‘每烟一亩需人工五十而成,’劳动强度为水田6倍,旱地的4倍,然‘一亩之收可以敌四十亩之收入’”,“膏腴田土,种烟者十居三四”。②据不完全统计,“清乾隆年间,全省晒烟种植已达36个县,并逐步形成了沙县、福鼎、平和、仙游4大晒烟产区”。③特别是仙游“东西乡间种烟草、花生,获利较赢,亦可以渥土膏”。因为“烟草之熟视早稻,花生、甘蔗之熟视晚稻。其种之总在春。故农民四时缘勤,而冬夏尤甚”。④清代,兴化烟帮遍布全国各地,出现了“无烟不成镇”的局面。烟商们为了争取更大的利益,千方百计引进新的晒烟品种。据史书记载:“清道光年间(1825年),由兴化烟帮从日本引进叶脉状如古船的品种‘船本’,引进初曾在山东烟台一带种植,后引入莆田栽培。该品种叶长色绿、脉细,长势良好,需肥量较古泽本少,抗叶斑病,单产每公倾可达2625—3000公斤左右......是加工兴化烟丝‘皮条丝’的最佳原料,其价格高于古泽本”。⑤日本晒烟新品种的引进种植,促进了兴化烟草业的发展。据史书记载:清代兴化烟草“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种植面积达1000余亩,产量2000多吨”,成为兴化地方重要的支柱产业。⑥烟草的大面积种植又带动了烟草加工业的发展。清代,兴化境内烟草产量很大,烟草加工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行业,尤其是仙游的烟草加工技术,堪称一绝。据《福建烟草志》记载:“仙游晒红烟的晒制,根据气候状况,因地制宜,灵活掌握,经过晒制会使烟叶从绿变黄,从黄转红。仙游晒红烟的晒制过程分变色期、定色期和干燥期......晒出叶色鲜明纯净的上等红烟......晒烟晒制技术代代相传”。⑦用仙游红烟叶加工的上等烟丝,色彩鲜艳,口感极好。据史书记载:烟丝加工,先“用一段中间挖成长方形孔的木头(或竹筒),将卷好的烟叶塞进孔眼内的木夹板中,一次性压榨而成,再用菜刀切成丝”。①最后,掺些香料、油料和白酒等,制成不同香味的烟丝,产品销往省内各地和东南沿海诸省。
  清代,兴化境内花生种植与花生油加工业也有较大的发展。清代,境内花生种植非常普遍,花生油迅速取代了其他油料,成为兴化百姓的主要食用油。同时,由于花生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促进了花生油加工业的发展。据《莆田市志》记载:清代兴化境内花生油加工作坊众多,通常使用木质榨油车榨油。“木榨具分大木车与小木车,用石(铁)锤、绞车、吊锤、飞锤等撞压于木车榨出油料中的油脂”。②这种榨油设备投资少,见效快,操作简便,成为清代兴化地方特色行业。
  清代,兴化境内荔枝种植开始衰退,而龙眼种植面积却迅速扩大。从清初起,兴化桂圆干驰名中外,销量大增。据《福建史稿》记载:“福兴漳三府,自宋以来,就成为沿海的三大园艺区,主要水果是荔枝、龙眼和柑桔”。“但莆田荔枝有一个缺点,荔枝干并不是都是焦核的。而广东运沪的‘糯米支’,每粒都是焦核,所以价格就昂贵的多”。“明代黄仲昭,以莆人编《八闽通志》,而称赞三山龙眼胜莆阳。但到了清代,驰名全国的倒是兴化桂元”。其原因“并不是风土特殊,而实由于栽培技术的巧拙”。③清代兴化果农的嫁接技术已经相当娴熟,屈大均在《广东新语》中记载:“闽之龙眼树,三接者为顶园,核种十五年始实,实小不可食,则锯木之半,以大实之功枝接之,至四、五年又居半,接如前,如此三次,其实满盖,倍于常种”。④兴化龙眼树经过三次嫁接之后,品种得到了改良,特别是乌龙岭、泉州本、油潭本等品种,果实又大又甜,品质优良。同时,兴化果农善于科学管理果树,通过浇肥、锄草、防寒、除虫等措施,以保证龙眼树的健康成长。另外,清代兴化果农还掌握了控制龙眼树果实生长数量的技术,即根据果树的“身体状况”控制结果数量,果实太多,果树肥力透支,颗粒必小。所以,从龙眼树开花起,果农就跟踪观察,及时蔬花、蔬果,防止龙眼树果实过盛而“体力”透支,果实变小。而闽中其他“各县园主果农,对于私有龙眼树,往往任其自生自灭。例如福州城内外,龙眼树不少,而都没有嫁接,没有锄草浇肥,没有蔬花蔬果”。⑤长出来的龙眼果实又小又涩,与兴化龙眼相比大为逊色,“所以全省的鲜龙眼或桂元干,就不能不让莆阳独步了!”⑥清代,兴化境内的龙眼买卖与明代大同小异,主要有两种买卖方式:一是青果买卖,俗称“买抛青”。即龙眼成熟之后,果农们纷纷将新鲜龙眼挑往市场抛售,如仙游的县城、枫亭、榜头,莆城的西门和黄石、涵江等地,都有青果销售市场。每当龙眼成熟季节,“焙主”和“走水客”们纷纷到市场挑选青果,大批购回,烘烤成桂圆干,再销售到省外各地。二是果园或果树直接承包交易。果树承包交易也有两种方式:其一为“吊担”,即买方先看果树品种、果子大小,然后双方讨价还价,拍板成交。待龙眼熟之后,由果农摘下并挑到买方处过磅、结算;其二为“拖株”,即买方在龙眼成熟之前,在果园里选择若干株买下,以后果子大小、风虫灾害、产量高低,一切由买方承担,龙眼成熟之后,由买方自行摘下,果农一概不理。这种买卖方式实际上与古代“断林式”买卖相似,双方均有风险,如年景好,买方可多赚钱,果农则有所损失。如年景坏,果农得益,买方就会有所损失或亏本。
  从清代起,兴化桂圆干市场需求旺盛,销量很大,涵江、梧塘、华亭、枫亭、郊尾、黄石等地都有桂圆干销售市场。而省外的南京、上海、宁波、杭州、松江等地,也有众多兴化商人创办的桂圆行,特别是“宁波、上海的桂元行,皆为莆人所开设。每年白露节,新桂元出口。一到甬、沪,江浙人士,争先购买,以分赠戚友。最主要的顾客,均为舟山渔民。每只渔船出海,一定要购一箱(重30斤)高级桂元,因为海上生涯,非炖服桂元汤,不中以御寒”。①龙眼除了加工成“桂圆干”外,还加工成“龙眼肉”、“白饴龙眼”(龙眼肉加饴糖),以及“桂圆三学士”、“桂圆罐头”、“糖水桂圆”等多个品种。
  除了甘蔗、龙眼、荔枝、烟草等主要经济作物外,清代兴化境内还大量种植靛蓝、苎麻、茶叶、蕃薯、大豆、油菜、芝麻、水果等经济作物,如仙游的“陈燮”、“柚”、“薏米”等,成为地方名特产,销路很广。同时,药材种植也是清代兴化“百姓重要经济收入项目之一,品种有石菖蒲、天门冬、艾、紫苏等50多种。清光绪年间还引进了香药(鸦片)种植”。②清代兴化境内还引进马铃薯、香木瓜、凤梨、番石榴、香蕉等多种农作物新品种,不但改善了农业种植结构,而且丰富了农产品种类,增加了农产品产量,为兴化商业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扩大奠定了物质基础。
  二、传统手工业的衰退与近代机器工业的崛起
  清初,兴化境内战乱频繁,反清复明运动此起彼伏,加上“截界”、“禁海”等人为的阻碍经济发展措施,导致兴化境内手工业品市场全面萎缩。到了清康熙中后期,社会日趋稳定,市场逐渐繁荣,需求的扩大拉动了兴化手工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据史书记载:清初兴化境内手工业行业众多,主要“有制糖、晒盐、酿酒、纺织、蜂蜜、瓷瓦、木材、造纸、蓝靛、屠沽、印染、木器、竹器、铁器、制扇、漆器、雕刻、航运、制蜡、米粉等近20多类行业”。③但手工业生产方式十分落后,规模较小,人工操作,劳动生产率低,如“制盐、打铁、织布、制糖、酿酒、造纸、刺绣、烧瓦、竹木器制作等,皆为私营作坊,设备和技术落后,产值低。清光绪十九年(1893)后,陆续出现印刷、碾米、火电、炼乳等现代工业,但规模都不大”。④到了清末,随着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外国商品大量涌入,兴化传统手工业经济遭受严重冲击,如纺织、制糖、刻印和粮食加工业等,逐渐被机器工业所替代,自给自足的传统手工业逐渐解体,近代机器工业开始崛起。
  (一)纺织业与染布业
  清中前期,纺织业仍然是兴化境内规模最大的手工业行业,主要纺织品有蕉布、苎布、棉布、绸布、麻布、剑麻布等。据郭柏苍的《闽产录异》记载:“兴化妇女所织布巾、布带,年售甚广”。
  “红花兴化为多,妇女好穿红衣,俗称兴化红”。“次则为青麻布,莆贫家妇女专治此。蓝青麻莆地所产,其布粗而易成。凡人家丧服及诸农作著短小衣服皆用此,商贾转贩他方亦广”。⑤清代,兴化纺织品原料来源主要有两条渠道:一是从江浙一带购进成品丝和纱线。清代兴化境内烟草、桂圆干、蔗糖等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日益扩大,棉花种植却逐渐减少,加上松江地区的棉花、棉纱质优价廉,产品过盛,兴化商人向江浙大量输出蔗糖、桂圆干的同时,又贩回棉花、纱线和棉布。据《木棉谱》记载:“闽粤人于二三日载糖霜来卖,秋则不买布,而只买花衣以归。
  楼船千百,皆装布囊累累,盖彼中自能纺织也”。①所以,清代兴化境内所用棉纱主要靠外地进口,本地产纱极少。二是清代兴化境内仍然盛产黄麻、红麻和苎麻等,“主要麻区分布在木兰溪沿岸及仙游的郊尾,莆田的渠桥、黄石、华亭、西天尾等乡镇”。②经营麻织品的商家众多,仅涵江集镇就有10来家,如郑亚明的“明记”、詹文樵的“德成”、张文斌的“文斌”、李仲碚的“集成”、黄桂花的“瑞丰”等。兴化生产的苎麻布具有透气、吸汗、不异味等特点,适应气温高、湿度大的亚热带海洋气候环境穿着,这也是兴化苎麻织品持续热销的重要原因。
  清代,兴化境内生产的丝绸和棉布,品质上乘,物美价廉。据史书记载:清代莆田黄石生产的丝绸,质地缜密,款式多样,诸色皆有,美观柔软,销路甚广。还有兴化“苎麻丝布”和“棉纱丝布”,素以物美价廉、牢固实用而著称,被誉为“东方织品”,大量销往全国各地。鸦片战争后,国外廉价纺织品大量涌进,加上机器纺织的棉布平整光滑、质地细密、色彩鲜艳,迅速占领了兴化城乡市场,传统纺织业遭受严重冲击,日渐萎缩。
  兴化境内染布业发展悠久,早在唐宋时期就有印染工艺。清中前期,在纺织业持续发展的带动下,染布业长盛不衰。一方面,清代兴化境内印染技术有了较大提高。据史书记载:“农民采用栽种的靛蓝类植物(俗称靛青),浸制成染料,把土布染成青、兰、黑色,做衣服、被单等,后来还染印单色白花布面”。③不但能够印染青、黑、蓝、绿等单色布,而且还会印染多色花布,如印染各种花样、龙凤呈祥、福禄寿、飞禽走兽等图案,以增加纺织品的附加值。另一方面,兴化境内染布作坊不断增多。特别是仙游境内,印染业非常发达,成为一个重要行业。据《莆田市志》记载:清代仙游境内印染作坊已经“发展到100多家”,遍布城乡。“莆田民间多从仙游购进靛青,也建有印染作坊数十家”。④
  (二)制盐业与水产业
  清代,兴化制盐业在曲折中发展。清初因“截界迁民”,导致沿海盐场荒废。据乾隆《莆田县志》记载:“截界”期间“盐丘税银四四八两有奇,全部无征”。⑤复界之后,兴化制盐业迅速恢复,到清康熙年间,莆田盐场扩大到2万多亩。据《莆田市志》记载:“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改上里场为莆田场。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增设下里、前江2场。下里场位于前沁乡,距城40里,东至前江场界,西至凌烟村,南临海港,北至董蔡村,分为前沁、珠墩、董蔡、凌烟、埭头5团,兴化共有盐坎7.73万坎,户额17.05万担,场灶239户。前沁场距城50里,东至鹭峰山,西至下里场界,南临海,北至东峤村,分为前江、沟头、前徐、西安、霞江、渚林6个盐团,共有盐坎6.54万坎,户额13.81万担,场灶264户”。⑥据统计:清道光年间,兴化府共有附海盐户985户,另有附山灶户885户,盐埕21201坎,年产额盐74065.77担(折合3703.29吨)。食盐生产规模超过了明代,成为全省主要食盐生产基地。
  清代兴化盐业经营方式与明代大同小异,采取“民制官收”方式,即先由盐户生产,然后由地方政府统一收购,再卖给盐运商经销。据《莆田市志》记载:“顺治年间(1644—1661年),莆田县民户31286丁、盐户5682丁,合征民盐人丁银9282两。食盐课60886口,共征银1060.6两多。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莆田上里场依山盐户丁及田地山盐折银加盐菜银共4076.4两多。
  雍正二年(1724年)摊丁入亩,每亩征盐折银8.3厘多。乾隆二十年(1755年),盐户6664丁,实征盐折银4066.5两多;食盐课61391口,征盐课银1748.7两多,盐税银129.6两,有闰加10.8两。仙游县在顺治年间,民、盐户6614丁共征银1338.4两多;食盐课7422口共征银124.5两多。
  雍正二年(1724年)匀入田粮内征输。乾隆二年(1737年)时,丁口盐及食盐课共征1454.8两多。盐税银86.4两,闰年加7.2两。仙游销引26399道,每道100斤,共课银4400两”。①从兴化盐课收入可以看出,清代兴化盐业生产规模达到了历史高峰,盐课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
  清代兴化境内水产业也有较大的发展。清初因“截界迁民”和抗清斗争引发了长期战乱,兴化渔业大幅萎缩。特别是海禁期间,“寸帆不得下海”,渔业遭受灭顶之灾。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海禁开放后,兴化渔业生产开始恢复。据《莆田市志》记载:“清初,台湾海峡两岸战事频繁,兴化府渔船损失严重,抑制了海洋捕捞业的发展。清康熙二十年(1681年)复界后,境内沿海纷纷制造大船,海洋捕捞业得以恢复和发展”。②《莆田县志》也记载:“清康熙二十年(1681)后,海禁开放,莆田沿海地区纷纷制造大船(俗称‘乌槽’)载重100~150吨。咸丰八年(1858)埭头黄岐村刘卅四师造三桅杆木帆船1艘,载重量180吨。咸丰十一年(1861)黄岐村刘灶师造300吨木帆般1艘”。③清代兴化渔业发展得益于造船业的兴盛。清代兴化境内造船作坊众多,分布在涵江、江口、秀屿、黄石、南日岛、湄洲岛等地,形成了不少造船、修船的专业村。如涵江的岱埕村、新浦村,黄石的东角村和南日岛的三敦、西皋、沙洋村,以及湄洲岛等地,都有制造渔船和远洋商船的专业村。而黄石的井埔、东华和西天尾溪安等地,则以制造溪船、沟船和修船为主。清代兴化造船业的持续发展,为境内渔业发展创造了条件。
  清代,兴化水产业发展主要表现两个方面:一是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莆田境内海蛎养殖历史悠久,北宋时期莆籍名臣蔡襄采用种蛎凝固桥墩石基的方法建造万安桥,促进了兴化蛎房生产技术的发展。进入清代之后,兴化沿海出现了大面积的人工养殖海产品,有多个颇具规模的海蛎、海蛏和紫菜养殖场,“自然养殖区分布在南日岛及周围小岛、湄洲岛、鹭鸶屿等地;利用天然石磹为养殖基地”。④据《仙游县志》记载:光绪年间(1875—1908年),仙游县“在沧溪港内建蛏埕150亩”。“清末,仙游人创立条石6万多条,养蛎规模甚巨”。⑤同时,清代兴化境内淡水养殖也有发展,主要淡水鱼有鲤鱼、鲢鱼、草鱼等,据《莆田市志》记载:“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境内已养殖鲤鱼和鲢鱼”。①由于兴化地处丘陵地带,境内池塘众多、滩涂面积宽阔,为兴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海洋捕捞技术也有较大的进步。清代,兴化渔民的海洋捕捞普遍采取定置网作业,其“捕捞量占海洋捕捞总产量的60%左右,有双桩有翼张网、插杆无翼张网、框架张网3种捕捞作业方式。其中以双桩有翼张网使用较为普遍,占定置网作业的90%左右”,还有“插杆无翼张网,(每年)2—8月在南日岛、小日、鳌山、罗盘、赤山等小岛,用载重2吨左右的渔船,下海劳力3—4人,把网张设在近内海礁突出部大潮线上下潮流湍急的海区,主捕日本鳀、青鳞鱼、赤鼻鱼、白鱼、七星鱼、三角鱼及其他小鱼虾”。但内河捕捞技术却相对比较落后,大多“为民间兼业,分散捕捞。捕捞工具简陋,主要渔具有细目绫、竹弓钓、手钓、手撒网、手提缯、虾笼、鱼笼等,捕捞方法有网、钓、放笼、搬石堆,以及用毒、炸、鸬鹚等捕捞溪河的天然繁殖的鱼、虾等淡水产物”。②从总体上看,清代兴化水产业生产规模较明代发展,“清代,莆田县的鱼课银年征1120两。乾隆年间(1736—1795年),新增鱼税银319两”。明弘治年间,整个兴化府的“岁办鱼课3056石,闰月加米255石;折银1069.8两,闰月加班加89.5两”,与明代莆田县的鱼课数量相当,从鱼课收入也可以看出明代兴化水产业的生产规模。③(三)制糖业与烟草业
  清代,兴化境内制糖业蓬勃发展。据《闽书》记载:福、泉、漳,“植蔗煮糖,黑白之糖行天下”。特别是糖车的发明使用,畜力榨糖的普遍利用,客观上促进了兴化制糖业的发展。到了清代,兴化境内普遍“使用滚筒榨蔗法制糖,掌握提炼白糖的技术,食糖的产量和质量不断提高。
  清末,农村的糖商、糖户开始在城关、集镇开办‘栈行’、‘糖行’等食糖交易所”,蔗糖市场需求持续旺盛,促进了兴化制糖业的发展。④清代兴化境内出现了资本主义性质的“蔗铺”和“糖坊”,形成了“雇主出钱、雇工出力”的雇佣劳动关系和商品生产方式。据《仙游蔗糖志》记载:“清顺治元年(1644年),境内外各类糖商兴起,有蔗糖农自产自销型糖户、亦农亦商型糖商、商业型糖商和加工型的冰糖商,产销旺盛”,“道光年间(1821—1850年),农村糖商以白糖为原料,大量加工炼制冰糖,产运销一条龙经营”。⑤据《仙游县志》记载:仙游“西乡(今龙华、大济、度尾)一带就有20多家以蔗糖为原料制炼加工冰糖”的作坊。⑥成为“福建省蔗糖主要产地,所产的白糖(奇白糖)、赤砂糖、红糖、板糖、冰糖、因其味清甜,为全省之最”。⑦清代,糖税是兴化府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据《莆田市志》记载:“清时,仙游县每引糖年征糖税10两;莆田县每引年征13.2两。光绪间(1875—1908年),销往福州之糖约16万担,皆在莆征厘,糖厘一项成为莆田岁入大宗”,从糖税征收数量也可以看出境内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生产规模。①清代,兴化烟丝驰名省内外,烟草业达空前兴隆。据史书记载:仙游县东西乡成为晒烟生产基地,主要品种有红烟、厚烟、塘头烟、黄条丝烟、建烟、沙县烟、皮沙烟等。同时,兴化境内烟丝加工作坊众多,烟丝加工技术日趋成熟,能够生产出各种不同香味的烟丝。一些商人在烟叶中加入茶油、豆油、菜油、花生油、白酒等,使烟丝具有不同的香味。有的加工作坊还在烟丝中拌入兰花、五香、桂花等香料,使烟丝具有各种花香味。还有的加工企业在烟丝中伴入姜黄粉、食碱水等,使烟丝颜色鲜艳,观感更好,口味更重。
  清代,兴化烟草贸易持续发展,江南各省都有兴化商人经营的烟店。兴化烟商根据不同地方的习惯爱好,制作出不同口味的烟丝和香烟,如“香脾”牌香烟主要在闽南地区销售,“黄条丝烟”和“沙县烟”主要在福州一带销售,“塘头烟”主要销往闽中各县,“双荔”牌香烟则销往闽、浙、赣等省,“建烟”则销往宁波、杭州境内,“厚烟”主要销往山东、天津等地。
  清代,莆仙两县形成一支颇具经济实力的“兴化烟帮”,赢得了“无兴不成烟”的美誉。据史书记载:“省内外许多重镇,都有仙游人开设的烟铺、烟行。仙游城关‘隆兴号’烟行经营的荔枝牌烟丝,精工细作,畅销江浙一带,颇负盛名”。②浙江、上海、广东、江西等地,都有莆商创办的烟铺,“兴化烟帮”在全国各地颇具影响力。
  (四)艺雕业与文化产业
  兴化艺雕业历史悠久,驰名中外。到了清代,兴化艺雕工艺更加精湛,行业众多,不但有传统的木雕、石雕和泥塑,还有新式的铜雕、玉雕和铸雕工艺等,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兴化木雕与石雕。
  兴化木雕源于晋朝,发展于唐宋,盛于明清,素以“精微透雕”而著称,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早在晋代时期,莆仙境内就开始修建寺庙,出现了木雕建筑装饰和木质、泥塑佛像及木刻经书等雕艺。唐宋时期,境内大兴土木,建筑寺院,促进了兴化木雕业的迅速发展,出现了木刻围屏、栏杆、古玩、乐器、家具等木雕工艺。特别是以人物、花草为题材的兴化木雕制品,雕工精细,工艺精湛。明代,兴化木雕艺人擅长圆雕佛像、平雕建筑装饰,雕工细腻、精微透雕,现台湾、日本长崎、鹿耳岛等地天后宫,都有明代兴化妈祖木雕像、匾额、围屏、祭器等文物。
  特别是莆田黄石江东浦口宫的《透雕护栏》,可谓是明代兴化木雕的代表作。还有“大宗伯第”的檐桁雕饰、“御史大夫第”的厅堂枋额雕饰,也是明清交替期间宅第装饰木雕承前启后的典型木雕杰作。
  进入清代之后,兴化木雕工艺更加精湛,出现了许多著名作品。如清雍正年间(1723—1735年),兴化艺雕名匠游伯环,擅长紫檀人物、花瓶底座的雕刻,造形苍古而严谨,堪称一绝。清“乾隆五十年(1785年),莆田后洋雕匠制成贴金透雕花篮一只,被送入宫中,至今仍然陈列在北京故宫历代艺术馆”。③清末,兴化木雕名匠廖熙,巧妙地将书画艺术融入木雕工艺之中,把兴化木雕工艺推向更高的艺术境界,创造出“廖氏木雕”流派。他擅长于人物、兼擅刻花,其佳作《关公》雕件在1903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一等奖,光绪皇帝亲自为廖熙题词赠匾,赞他“巧夺天工”。还有仙游西乡南潮宫内用荔枝根雕成的99只小猴组成的双耳三足香炉,精细无比,美妙绝伦。现北京故宫博物院尚存多件清代兴化艺人雕制的贡品,如“贴金透雕花灯”、馔盒和浮雕花窗构件等,都是清代兴化木雕工匠的杰作,并成为了国宝。
  兴化石雕工艺非常著名,至今已经有一千多年的悠久历史。早在晋代,境内的寺庙建筑就有精致的石雕制品。唐宋时期,兴化各地的寺塔石雕作品众多,石雕艺术精湛、细腻,各种雕品精致美观,栩栩如生。到了明代,兴化境内的古建筑、古墓、祠堂寺院等,都有精巧的石雕作品。
  特别是各地石牌坊上的人物形象、车马形态、花卉形状和云龙浮雕等,工艺精美、雕工细腻,受到广泛赞誉。如莆田城里古谯楼门前四个碑坊的“春宫嘉客”、宁海桥头的“护桥将军”等,都采用透雕艺术,雕琢精细,着装和面脸神态各异,表情逼真。到了清代,兴化石雕技艺更加高超,如仙游度尾的南潮宫,原为宋代书院,明代改为宫庙,清代重修时仙游石雕名匠郭怀师徒历时60年,细雕精琢,宫内石柱上的蟠龙、麒麟、骏马、飞凤、花鸟、人物、云朵等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还有莆田黄石吴府大门外的两只大石狮,造型生动奇特,雕工精湛,是清代兴化石雕艺术的杰作。另外,涵江铺尾大石坊的人物花鸟浮雕,有梭有角,明快精美,表现出清代兴化石雕工艺的高超艺术。
  兴化石雕艺术最高水平体现于仙游东门石坊工艺。清代仙游烟商陈天高父子因捐建仙游金石书院受到清廷褒扬,于清道光五年(1825年)奉旨建造东门石坊。仙游东门石坊高16米、宽8米,仿木建筑,顶端中为日照火炬,左右为双龙朝天,两边为彩草翠飞。坊顶之下递分为三层,上层正中嵌着“玉音”碑座,左右翼以飞龙绕柱;中层横嵌着御赐的“乐善好施”横匾,其下为三组历史人物浮雕,两旁置设两座玲珑精巧的小坊亭,精雕了忠、孝、廉、节人物像,四柱精刻浮雕牡丹花卉;下层是建坊者的题名匾、匾下的飞龙拱座,绣镶匾缘,缀刻了舞凤、金鳌、麒麟、文狮、莲花等图案。仙游东门石坊的建坊石匠大多为兴化石雕名匠郭怀的徒弟,历时30年才竣工,“为八闽现存雕刻艺术最精美的石坊”。①清代兴化艺雕工艺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形成了一批技术高超的工匠队伍。据《莆田市志》记载:“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莆田县匠班银高峰时期达101名征银181.8两,遇闰每名加银0.6两”。兴化府造册登记的著名工匠有200多人,民间工匠不计其数。同时,清代兴化艺雕已经发展成为重要的行业,出现了专门生产各种雕塑工艺品的作坊,艺雕品成为高档奢侈品,并在市场上销售与流通。
  清代兴化境内文化产业出现了蓬勃发展态势。早在唐代时期,兴化士人的文章诗赋、书法绘画艺术已经盛名远扬,戏曲、歌舞和五音八乐等,柔美轻曼,异彩纷呈,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宋代,兴化境内开始出现文化产业。据《仙游县志》记载:“宋时,大小麦丰收,盛唱梨园”,富裕人家请邀请戏班到里家,“吹笙鼓琴歌舞,以娱宴客”,文化消费成为时尚。②南宋诗人刘克庄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多处提到家乡“唱戏”的盛况,如“棚上鼓笛姑同乐”、“忽看傀儡至优场”、“儿女相携看市优,纵谈楚汉割鸿沟。山河不暇为渠惜,听到虞姬直是愁”。③元、明时期,兴化对外贸易发达,促进了中外文化艺术的广泛交流,兴化戏剧吸收了南戏、杂剧和民间艺术精华,在音乐、唱腔、表演艺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进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兴化戏”,深受百姓喜爱,演出业日渐发达。
  “清代,兴化戏更为繁荣”,“民间逢年过节、婚丧喜庆或迎神赛会均演戏”。有“久向戏场脱戏衫”的服饰;有“哇淫奇响荡众士”的唱念;有“未妨优扬开口笑”的插科打诨;有“效牵酷肖渥洼马”的杂技,成为一个市场广阔、需求旺盛的文化产业。①据史书记载: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莆田县举办迎春戏剧盛会,全县有20个戏班参加“春架”。到了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莆田县参加迎春的戏班增加到32班,不但表演艺术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出现了“女优”(女演员)。据清咸丰年间统计,莆仙两县著名的戏班有红窗凤池班、熙春台、彩凤等100多个。到了清中后期,兴化戏的演出内容丰富多彩,不但排演传统剧目,还编演时事戏剧,甚至还将一些民间冤情搬上了舞台,深受百姓欢迎,形成了一个重要产业。
  清代,兴化城乡戏剧演出场所形式多样,有临时搭的戏棚,也有固定的戏场,出现了“抽簪脱袴满城忙,大半人多在观场”的热闹场面。道光六年(1826年)仙游县令陈盛韶在《问俗录》中记载:“合邑六十余班,每班七八人”。②光绪年间,兴化著名戏班有顺珍馆、紫金莲、连瀛春、宝聚班、仪凤班、再如班等。宣统年间有新舞台、堂春班、大和班等著名戏班。到了清末,兴化境内演出业出现了鼎盛,仅仙游县就“有万全、春盛、振瑞、成美、泉春、鼓珠、仙传奇、赛仙园等180多个戏班”。③随着兴化演出业的迅速发展,兴化府开征了戏捐,即文化娱乐税。据《莆田市志》记载:“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莆田县劝学所呈请开征戏捐,年征2000元”,从戏捐征收数量也可以看出清代兴化演出业的规模和盛况。④清代,兴化境内文化用品市场日渐繁荣。宋、明时期,兴化人重视文化教育,刻印业非常发达,带动了文化用品市场的发展。清代,兴化境内文化用品市场持续发展,形成了文化用品行业。
  清同治年间(1862—1874年),涵江创办了德美纸店,店主黄殿赐,经营薄白纸、中堂纸、广东纸、宣纸、土纸等各类纸张,有红、黄、蓝、绿等各种颜色。同时,还经营各种书籍,如《大学》、《论语》、《左传》、《千字经》、《三字经》等。兴化郡城、黄石和仙游县城、枫亭等地,都有经营簿籍、书籍、账簿、对联等文化用品的商店。
  清末,兴化境内私塾盛行,书社、书院众多,文化用品需求大增,文化用品从南北杂货业中分离出来,自成一业,其货源多来自上海、福州、泉州、尤溪、永安等地,经营品种有毛笔、铅笔、钢笔、墨、砚等。纸类有毛边纸、报纸、色纸和道林纸等。经营方式以零售为主,批零兼营。
  据《莆田市志》记载:清代兴化境内“文房四宝(笔、墨、纸、砚)的经营相当兴隆”,文化用品已经形成一个重要行业,出现了一批专门经营文化用品的商人。⑤
  (五)近代机器工业的崛起
  清代,兴化境内资本主义经济开始蓬勃发展,其主要特征表现于机器工业的崛起。鸦片战争后,资本主义商品经济逐渐渗透到兴化境内,其中最具决定意义就是机器设备的引进和运用。据《莆田市志》记载:“光绪十九年(1893年),兴化卫理公会在城厢井头创办罗马文铅字印书局(后改为美兴印书局),印刷教会读物”,成为莆田境内最早的机器印刷,也是近代兴化机器工业的始祖。⑥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美教会引进了纺织机器,并派人到国外学习先进纺织技术,在莆田郡城开设“美兴纺织局”,拉开了近代兴化机器纺织业的历史序幕。
  在外国教会的带动下,兴化商人纷纷效仿,相继创办了一些机器工业。据《莆田县志》记载:清宣统以前,“县内粮食加工均沿用磨、砻、臼等传统工具加工。油脂加工只有土法榨油楻,加工工具为硬木制的木榨机。粮食复制品生产,靠一家一户用古老的生产工具手工操作,生产主要食品如线面、米粉、年糕、米糕等”。①清宣统以后,“莆田出现了近代工业企业印刷厂和粮食加工厂等。宣统三年(1911年),涵江人李兰舌在宫下开设碾米厂,首家使用(14匹马力)蒸汽机,开始以机械为动力代替手工生产”,“接着魏春霖、曾纪和、张少石、曾光太等合资在涵江集奎开大丰碾米厂”。此后,“各地的造船、制糖、纺织、酿酒、造纸等行业作坊均有很大发展”,陆续采用机器动力,促进了兴化机器工业的迅速发展。②机器替代了人工劳动,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产品成本大幅下降,促进了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但却对传统手工业却造成了巨大冲击,如纺织、印刷、碾米、面粉加工等兴化传统手工业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同时,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不断渗透,加速了兴化自然经济的解体,促进了兴化经济社会的转型。

附注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34页。 ②道光《福建通志》卷34,《水利志·莆田县》。 ③《古今图书集成·草木典》卷26(稻部)。 ①《漳州府志》卷38。 ②《福建烟草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8页。 ③《福建烟草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0页。 ④乾隆《仙游县志》卷8(风俗)。 ⑤《福建烟草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9页。 ⑥谢如明著:《莆田发展简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5页。 ⑦《福建烟草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6页。 ①《福建烟草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74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606页。 ③朱维斡主编:《福建史稿》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40页。 ④屈大均著:《广东新语》卷25《荔枝》。 ⑤朱维斡主编:《福建史稿》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41页。 ⑥朱维斡主编:《福建史稿》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41页。 ①朱维斡主编:《福建史稿》下册,福建教育出版社1988年版,第441页。 ③谢如明著:《莆田发展简史》,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754页。 ④《莆田县志》,中华书局出版1995年版,第156页。 ⑤朱维斡著:《莆田县简志》,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第281页。 ①(清)褚华著:《木棉谱》。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3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36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33页。 ⑤乾隆《莆田县志》卷六(杂项租税)。 ⑥《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61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2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7页。 ③《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303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4页。 ⑤《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3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87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278—1279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799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59页。 ⑤《仙游蔗糖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页。 ⑥《仙游蔗糖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5—6页。 ⑦《仙游蔗糖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60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36页。 ②《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0页。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37页。 ①《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38页。 ②《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908页。 ③(宋)刘克庄著:《后村先生大全集》。 ①《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908页。 ②《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909页。 ③《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910页。 ④《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847页。 ⑤《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547页。 ⑥《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4页。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市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