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宋代兴化境内经济作物种植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03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宋代兴化境内经济作物种植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分类号: F307.5
页数: 8
页码: 60-67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县宋代兴化境内经济作物种植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内容包含了甘蔗种植与蔗糖加工,荔枝树种植与荔枝干加工,龙眼树栽培与桂圆干加工,茶树种植与茶叶加工的详细介绍。
关键词: 宋代 农产品 经济发展 莆田县

内容

宋代,随着兴化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开始崛起,为兴化商业经济发展和商人队伍扩大奠定了基础。在封建自然经济条件下,农产品交换成为产品交流的重要载体,兴化境内最早用于交换的农产品主要是粮食、蔗糖、荔枝、龙眼和茶叶等,但农产品又有一定的季节性和局限性,如新鲜的荔枝、龙眼、枇杷等水果储存时间极短,新鲜的茶叶也无法储存。于是,便出现了农产品深加工行业。同时,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但促进了境内经济作物的大量种植,又促进了兴化商业经济的发展。
  一、甘蔗种植与蔗糖加工
  兴化地处闽中,依山濒海,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境内雨量充沛,日照充足,无霜期长,适宜甘蔗生长。早在汉代时期,境内就有野生竹蔗,“早熟,中小茎,植株直立,分蘖力强,适应性广,耐旱、耐寒、耐瘠宿根性好”。①进入唐代之后,蔗糖市场需求旺盛,促进了甘蔗种植面积的扩大。据宋《仙溪志》记载“甘蔗,赤者曰昆仑蔗,白赤者曰荻蔗,土人捣以为糖。枫亭者为最”。②到了“宋代,仙游捣蔗煮糖已列为货殖之利。枫亭为食糖交易的重要市场,并运销淮浙等地”。③
  (一)甘蔗的栽培与种植
  宋代,蔗糖销量大增,调动了兴化百姓种植甘蔗的积极性,促进经济作物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一方面,宋代兴化甘蔗品种开始多样化,有竹蔗、获蔗、芦蔗、茅蔗等多个品种,甘蔗产量不断增长。另一方面,甘蔗栽培技术也有较大的提高。据史书记载:甘蔗栽培“择其短者,(芽生节间,短则节密而芽多),掘坑深二尺、阔狭从便,断去尾,倒立坑中,土盖之”。宋代,兴化百姓总结出一套保持土地肥力的轮耕技术,即“今年为蔗田者,明年改种五谷,以体力地力”。④有“五年二蔗”、“五年三蔗”两种轮耕方式。“五年二蔗”,即第一年为新植蔗,第二年宿根蔗,第三、四、五年种早稻(或大豆、花生)、晚稻、大小麦。“五年三蔗”,即前三年种植甘蔗,后两年种植水稻和小麦。由于甘蔗栽培技术的提高,促进了兴化甘蔗种植面积的迅速扩大。
  宋代兴化境内甘蔗种植面积迅速扩大的根本原因在于利益驱动。因为种植甘蔗比种植水稻、小麦获利更大。加上宋代对外贸易兴起,蔗糖需求剧增,价格上升,剌激了农民种植甘蔗的积极性。因此,大部分农田被用于植蔗,水稻种植面积不断萎缩,出现了“糖粮争田”现象。特别是地处丘陵地带的仙游县,受夏季台风影响较小,甘蔗产量高,近半数农田用于种植甘蔗,“田耗于蔗糖”十分严重。据史书记载:仙游生产的蔗糖,“岁运于淮浙者,不知其几千万坛,蔗之妨田固矣”。⑤蔗糖除了易货贸易之外,还可以用于朝贡、纳税等。据《兴化府志》记载:兴化军每年进贡“白沙糖三千六百五十三斤”,“黑沙糖一千二百八十二斤”。⑥
  (二)制糖业迅速发展
  甘蔗的大面积种植促进了兴化制糖业的发展。兴化制糖业历史悠久,早在隋代之前境内就有制糖工艺。据史书记载:“唐代,农民制糖,使用木槽、木杵、春槌榨取蔗汁”,列鼎煮炼,调以石灰制成砂糖。⑦五代十国时期,兴化境内出现了众多的“土糖坊”。进入宋代之后,兴化制糖工艺有了较大的进步,特别是引进印度制糖新工艺之后,利用畜力榨糖,生产效率大幅提高。据《仙游县志》记载:宋代,“仙游土糖坊遍布各蔗村,用石轳牛拉,手工榨取蔗汁。由二个石轳并立榨盆之上,其高53厘米,径宽76厘米,石轳圆柱上、下部中心各凿一个六方孔,均用竖木作为安装支撑转动轴。石轳齿轮16孔,齿轮高22厘米,宽5~6厘米,凹入深6~7厘米,齿轮中间凿一个孔,均装入长方体竖木,齿突出于外,作为转动用。圆柱石轳所突出之齿及凹入之孔相当。
  石轳中轴贯以竖木、两石轳其一较长,名曰天杆。天杆之上部贯以桁一或二,榨蔗时,系牛于桁,人驱之,轳随桁转,由一人将6~9条蔗插入两石轳相切处榨之。第一次榨过的蔗渣,集齐插入再榨,经2~3次夹榨后,将蔗渣晒干作燃料用。用此法每昼夜可压榨甘蔗6~7吨,产糖300350公斤”。①制糖工艺的关键技术在于煮糖。甘蔗榨汁之后,经过炼煮方能成糖,据《兴化府志·货殖》记载:煮糖在“冬月蔗成后,取而断之,进坊压榨。蔗汁用大桶装贮,旋取入釜烹炼。煮糖鼎有‘品字’形一灶三口鼎和梅花形一灶四口鼎两种。煮炼以灰(石灰)薄口之,火候既足,蔗浆渐稠,乃取油渣点化之,另用大方盘,挹置盘内,拌匀,遂凝结成糖。其面光洁如漆,其脚粒粒如砂,故又曰砂糖。白糖,每岁正月内炼,砂糖为之,取乾好砂糖,在大釜中烹炼,用鸭蛋连清黄捣之,使渣滓上浮,用铁苽蓠撇取干净,看火候足,别用两器上下相乘,上日囫、下曰窝,囫下尖而有窍,窝内虚而底实,乃以草塞窍,取炼成糖浆置囫中,以物乘热揽之,及冷,糖凝定,糖油堕入窝中,上用赤泥封之,约半月后,又易封之,则糖油尽抽入窝,至大小暑月,乃破泥取糖,其近上者全白,近下者稍黑,遂曝乾之,用大桶装贮白糖出售。还有直接取蔗汁倾入煮糖鼎,加热后,以漏苽拂取污物泡渣,经过泸后纯净蔗液煮至甚浓,倾入圆锥形糖锅中,待其结晶,糖油下沉,露出白糖,即可晒干出售”。②宋代,兴化境内已经能够生产多种蔗糖。据《仙游县志》记载:“直接取蔗汁顷入煮糖鼎,加热后,以漏苽拂取污物泡渣,经过泸后纯净蔗液煮至甚浓,倾入圆锥形糖锅中”,可制作成白糖。③还有先制成“黑糖、板糖、粉糖、砂糖,再煮之成冰糖”。④“据宋《闽中记》载:‘获蔗节疏而细短,可为稀糖,即冰糖也。’宋乾道年间(1165~1173),冰糖销往国内外”。⑤弘治《兴化府志》也记载:“按宋志,以今蔗为竹蔗,别有荻蔗煮成冰糖”,⑥宋代兴化制糖技术处于全省领先水平,“仙游是福建省蔗糖主要产地,所产的白糖(奇白糖)、赤砂糖、红糖、板糖、冰糖,因其味清甜,为全省最佳”。⑦宋末,兴化境内出现了众多的制糖小作坊,时称“蔗铺”。据史书记载:“土糖坊多为蔗农集资合办,每年按户轮流作庄,作庄者称为‘坊头’,承制全村蔗糖。坊工由坊头雇用,一般由12人组成,坊外工6人,分压榨3人,烘晒蔗渣1人,烧火1人”。⑧同时,还有由个人投资经营的“蔗铺”,具有资本主义小作坊性质,加工蔗糖时收取加工费,既可以支付货币,也可以成品糖抵付,有些糖坊主还向蔗农直接收购蔗糖,然后转卖给糖商,以赚取差价。有些糖坊主本身就是经营蔗糖的商人,这是宋代兴化典型的农产品加工与销售二合一的商业运作模式。
  宋代,蔗糖已经成为兴化境内易货交换的重要物资。据《仙游蔗糖志》记载:“早在唐宋时期就有盛产蔗糖和运销海内外的记载:‘甘蔗赤者曰昆仑蔗,白赤曰获蔗,土人捣以糖,枫亭者为最。’‘砂糖,捣蔗糖为之,太平港藉此贩易’。‘盛之万瓮,千艘桂辑,顺风扬帆,而达于江浙淮湖都会。’”①可见,宋代兴化蔗糖贸易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形成了一批专门经营蔗糖的商人。
  二、荔枝树种植与荔枝干加工
  荔枝是宋代兴化境内最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由于兴化荔枝品质好、产量高、易栽培,早在唐代时期就成为兴化百姓的重要经济作物和副业收入。进入宋代之后,兴化境内荔枝种植面积继续扩大,荔枝加工技术不断提高,荔枝干已成为境内主要出口产品,大量销往全国各地和东亚诸国。
  (一)荔枝树的栽培与种植
  宋代名臣蔡襄在《荔枝谱》中记载:荔枝“闽中唯四郡有之,......而兴化最为奇特”,“兴化军风俗,园池胜地唯种荔枝,虽有他果,不復见省。尤重‘陈紫’”②《枫亭志》中记载了一个动人故事:宋初,太平军节度使陈洪进的女儿陈玑,排行第十八,别名十八娘。这位官宦出身的富家女,同情百姓疾苦,变卖自己的金银首饰,帮助百姓挖掘了一条从枫亭至惠安县驿坂的引水渠,以灌溉水渠两边的农田,并在长达十五里的水渠两旁种植了大量荔枝树。水渠两旁的荔枝色泽鲜紫、品质尤绝,味香鲜甜,深受百姓喜爱,为了感激陈玑,当地民众将水渠边的荔枝树取名为“十八娘红”。蔡襄把“十八娘红”誉为“绛衣仙子”,载入《荔枝谱》。苏东坡有诗赞曰:“红绡白瘦香犹在,想见当年十八娘”。由于兴化荔枝品质优良,“香气清远,色泽鲜紫。壳薄而平,瓤厚而莹。腊如桃花红,核如丁香母。剥之,凝如水精;食之,消如绛雪”,成为宋代兴化主要对外贸易产品。③南宋宰相陈俊卿(莆田人)在《共乐堂》一诗中赞道:“共乐堂前花木深,登临当暑豁尘襟。红垂荔子千家熟,翠拥筼筜十亩阴。”④可见,宋代兴化境内荔枝种植面积之大。
  宋代兴化百姓荔枝栽培技术已经成熟。据《仙游县志》记载:“南宋嘉定年间,仙游县荔枝已采用掇树法(今称高压枝法)育苗、‘壅新泥’改良土壤、‘一树浇肥一斛盐’保果”。⑤即选择品种优良的荔枝树,在其树干分叉处将树皮轻轻削掉一圈,包以草泥,经常浇水,待生根后移植土中种植。用掇树法繁殖荔枝,成活率高,树苗成长快,比核种荔枝缩短了许多时间,并为大面积种植荔枝奠定了基础。
  蔡襄《荔枝谱》出版之后,兴化荔枝声名远扬。《荔枝谱》中列举的陈紫、江绿、方家红、游家紫、小陈紫、宋公荔枝、蓝家红、周家红、十八娘红等32个荔枝品种,身价倍增,需求量大增,促进了兴化荔枝种植面积的扩大。据《仙游县志》记载:“仙游县果树栽培历史悠久,唐、宋时,荔枝、龙眼已经成片栽培。宋代的枫亭‘烟炎万家,荔阴十里’。仙游东宅村尚存三株宋代荔枝,至今枝叶繁茂,硕果累累。宋代的榜头后坂八月荔枝、明代的仙水四月荔枝已经是当时的稀珍贡品”。①同时,宋代兴化荔枝还成为朝廷贡品,兴化军每年向朝廷上贡荔枝1141斤,这在交通不便的古代可不是一个小数目。
  (二)荔枝买卖与荔枝干加工
  宋代,兴化境内荔枝买卖有果农“自售”和商人“包买”两种方式。果农自售一般是零星鲜果买卖,即果农将自家的荔枝采摘下后挑到市场出售。而商人包买一般是大宗买卖,为卖而买。
  宋代兴化商人采取“断林式买卖”,也称“买青”。商人在果树开花之时,根据荔枝树的著花情况、气候条件和市场行情,预测荔枝的产量,出价买断单棵荔枝树,或成片果林。价格商定后,盈亏由商人自行承担。北宋名臣蔡襄在《荔枝谱》中详细记载了“断林”式买卖的全过程,即“初著花时,商人计林断之,以立卷,若后丰寡,商人知之,不计美恶”。②断林式包买商人风险较大,但利润丰厚。而对果农来说,则无后顾之忧,客观上促进了境内荔枝种植面积的扩大。同时,荔枝是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资,蔡襄在《荔枝谱》记载:兴化商人将荔枝红盐之后“水浮陆转,以入京师,外至北戎、西夏。其东南舟行新罗(朝鲜)、日本、琉球(今日本冲绳)、大食之属(沙特阿拉伯),莫不爱好,重利以酬之。故商人贩益广,而乡人种益多,一岁之出,不知几千万亿”。③可见,北宋时期,兴化荔枝已经畅销国内,并销往东亚各国。
  宋代,兴化干果加工技术取了重大突破。虽然兴化荔枝果鲜肉嫩,味道甜美,但鲜果无法储藏,极易腐烂变质。所以,兴化百姓很早就开始探索荔枝干的加工技术。到了宋代,兴化荔枝加工技术有了较大提高。蔡襄在《荔枝谱》中记载:兴化荔枝加工工艺有“红盐”、“密煎”、“暴晒”三种:“红盐之法,民间以盐梅卤(水)浸佛桑花代为红浆,投荔枝渍之,曝干,色红而甘酸,可三四年不虫,称之红盐花”。暴晒法,即“白晒者正尔,烈日干之,以核坚为止,蓄之瓮中。密封百日,谓之出汗,去汗耐久,不然逾岁坏”。而“蜜煎,剥生荔枝,笮去其浆,然后蜜煮之”。“或用晒及半干者为煎,色黄白而味美可爱......”④可见北宋时期兴化百姓的荔枝干加工技术比较成熟,从而为大面积种植荔枝创造了条件。
  三、龙眼树栽培与桂圆干加工
  荔枝摘过,龙眼始熟,故曰荔奴,俗称桂圆。据《神农草木经》记载:“龙眼名‘益智’,出南海山谷”。中国盛产龙眼的地区有福建、广东、广西、四川和台湾等地,其中以福建最多,产量约占全国一半。而兴化所产龙眼质量为中国之冠,尤其是莆田的华亭、梧塘和仙游的盖尾、郊尾、榜头等地,龙眼品质好,备受青睐,诸如乌龙岭、下度本、油潭本、普明庵、乌壳尖、水南、泉州本、西铺本、处暑本等品种,都是兴化名优龙眼。其中下度本、乌龙岭、乌壳尖等品种产量最大。还有莆田水南的龙眼,品质更好,果味绝佳,纯甜无酸,果肉白如冰,表面上蒙了一层薄薄的细纱,剥壳后掉在地上不沾泥沙。特别是“白核龙眼”,也叫“无核龙眼”,其果核只有米粒大小,色乳白,半透明,质柔软,鲜嫩爽口,味甜如蜜,含糖份高达25%左右,是世上稀有良种。
  (一)龙眼树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宋代,兴化龙眼名扬海内外,素有“兴化桂圆甲天下”之美誉。苏轼曾经赞曰:闽越人高荔枝,而下龙眼,吾为平之荔子,如食蛑蝤大蟹,所雪流膏一啖可饱。莆籍进士宋钰,有一首赞美兴化桂圆的诗:外衮黄金色,中怀白玉肤,臂破皆走盘,颗颗夜光珠。兴化桂圆以果粒大、可良率好、含糖高为特点,平均单果重量为13—19克,可良率65%—72%,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8.3%—5%,每百克果肉中含有维生素C43.12—167.7毫克,各种指标明显优于其他地区的龙眼,这也是兴化龙眼倍受欢迎的重要原因。
  但龙眼树生长有较高的气候条件要求,需要气候温和雨露湿润的丘陵地带,一般种植于山坡之上。兴化军木兰溪两岸,自然条件得天独厚,是龙眼树生长的最佳之地,龙眼树成活率高、品质好、产量高。特别是宋代对外贸易繁荣之后,桂圆干成为主要出口产品,需求量剧增,在利益的驱动下,境内龙眼树种植面积日益扩大。据《仙游县志》记载:“仙游县木兰溪沿岸及南部丘陵地带为龙眼的主产区,气候适宜,果实品质更优,俗称‘溪货’素有‘溪货甲兴化’之美誉”。
  “宋《仙溪志》也记述,榜头南溪一带‘碧溪龙眼为佳’。南宋末的榜头云庄、昆仑、后庄,已经成片栽培龙眼......”①尤其是莆田华亭乌龙本龙眼,品质优,果壳厚度适中,最适宜焙制桂圆干,成为宋廷指定的贡品。据《兴化府志》记载:宋代兴化军每年进贡桂圆干“一千二百九十五斤”,其数量位居众多贡品之首。②
  (二)桂圆干加工技术日渐成熟
  兴化龙眼除少部分生食外,大部分用于烘焙桂圆干。兴化桂圆干加工制作工艺源于唐末。进入宋代之后,兴化桂圆干烘焙技术更加成熟。据史书记载:兴化龙眼“入焙出舶”、“曝干寄远”,形成一整套桂圆干烘焙工艺,如选料、剪粒、过摇、初焙、再焙、剪蒂、分级、包装等工序。即先将新鲜龙眼逐个剪粒,装在大箩筐中,放在大水桶浸泡十几分钟,捞起晾干,倒进竹制双头弯的大筐里,渗些细沙,来回轻轻地摇晃200来下,使龙眼外壳互相摩擦而产生变化,呈褐黄色。待半小时后,再把龙眼放在烘焙灶上用温火烘培24小时,中途要进行3次翻焙,使桂圆干脱水均匀。
  初次烘培后还要将桂圆干放置干燥处,让外壳将核中的剩余水分全部吸出,过五、六天之后再烘焙一次,使桂圆内核完全干透,以防止桂圆干中有残留水分而发霉。兴化桂圆干加工技术的不断提高,客观上为龙眼树的大面积种植创造了条件。
  (三)龙眼买卖方式
  宋代兴化境内的龙眼买卖分为“青元”和“干元”两种买卖方式。青元买卖是在龙眼成熟之后,果农自己采摘龙眼,挑往集市销售。宋代,商业兴起之后,境内小商贩日渐增多,出现了不少专门销售水果的小商贩。果农除了自己销售外,有时也将龙眼转卖给小商小贩。而干元买卖主要是大宗青果买卖,一般是“焙主”或“走水客”直接向果农收购青元。“焙主”是专门焙制桂圆干的商人,他们大量收购青元之后,建立“焙炉”房,雇人焙制桂圆干。“走水客”则是专门从事桂圆干倒卖的商人,他们向“焙主”大批量收购桂圆干,然后用木船运到外地,倒卖给外省商人。
  有些“走水客”自己并不开设商行,但有相对稳定的买主,一般是赚取差价或运费。宋代,兴化桂圆干大量销往江浙和江淮地区,深受各地百姓喜爱。尤其是浙江、上海、北京、江苏及北方各省,把兴化桂圆干视为御寒珍品,甚至把兴化桂圆干用玻璃盒包装起来,当作装饰品陈列。同时,兴化桂圆干还通过海运,销售往高丽、越南、琉球半岛等地,成为宋代兴化对外贸易的重要物资。
  四、茶树种植与茶叶加工
  茶叶是一种地域性很强的草本植物,汲山水之灵气,沐雨露之精华,不同水土生长不同的茶叶。隋朝以前,莆田境内就有野生茶树,但一般只作药用。进入唐代之后,随着汉人南迁的增多,兴化境内饮茶之风盛行,客观上促进了菜树的种植与茶叶的生产。如莆田龟山寺“辟茶园千亩,建十八座茶寮”,成为唐代莆田境内最大的茶园。到了宋代,兴化百姓形成了品茶习俗,北宋名臣蔡襄有首《试茶》诗:“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雪冻作成花,云闲未垂缕。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①百姓饮茶之风盛起,促进了兴化境内茶树栽培面积的扩大。蔡襄在《茶垄》中描写了兴化茶树种植盛况:“造化曾无私,亦有意所加。夜雨春作力,朝云护日华。千万碧玉枝,戢戢抽灵芽”。②蔡襄的《采茶》诗也描写了兴化农民采茶的繁忙景象:“春衫逐红旗,散入青林下。阴崖喜先至,新苗渐盈把。竞携筠笼归,更带山云泻”。③特别是蔡襄的《茶录》问世后,兴化茶叶身价百倍,茶树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形成了一个产业。
  宋代兴化境内已经栽培出多个茶种。据史书记载:兴化茶树栽培“绿茶品种用种子繁殖,乌龙茶品种用压条法繁殖,茶园沿山顺坡开垦,栽植粗放”。④主要茶叶品种有“乌龙、桃仁、福鼎大白茶、福鼎大毫茶、政和大白茶、福安大白茶、大红、奇兰、肉桂、菜茶、福云八号和福云十号等”。⑤特别是“仙游度尾东山寺僧制‘药丹花’,赖店岩里寺‘九条茶’,系北宋时尚安祖师建寺后,采集寺周围山上野茶及双子叶植物纲山毛榉科的乔木树,摘其幼嫩芽叶制成,‘九条茶’有药、饮两用功效,久负盛名。南宋时,日本国和尚到此寺喝上‘九条茶’,极为赞赏,并带回日本”。⑥宋代“莆田华亭龟山寺、灵川石梯寺、西天尾林山南少林和仙游钟山麦斜岩、南雾寺、榜头塔山寺等,因其地处高山,名茶叠出,都是贡品茶的产地”。⑦据史书记载:宋代兴化军每年进贡朝廷茶叶“二百二十三斤”。⑧能够成为朝廷贡茶,绝对不是普通茶叶。
  宋代兴化境内制茶工艺日趋成熟。蔡襄在《茶录》中记载:“茶焙编竹为之,裹以箬叶,盖其上以收火也。隔其中以有容也。纳火其下,去茶尺许,常温温然,所以养茶色香味也”。“茶不入焙者,宜密封裹,以蒻箬笼盛之,置高处,不近湿气”。宋代,兴化百姓对茶叶的储藏也很讲究:“藏茶:茶宜箬叶而畏香药,喜温燥而忌湿冷。故收藏之家,以箬叶封裹入焙中,两三日一次,用火常如人体温,则御湿润。若火多则茶焦不可食。(茶宜干燥,收藏时用箬叶包裹,两三天焙一次,温度同人体温,以免焙焦。)”⑨宋代,兴化茶叶制作工艺日渐成熟,蔡襄有一首专门描写制茶的诗:“屑玉寸阴间,抟金新范里。规呈月正圆,势动龙初起。焙出香色全,争夸火候是”。①可见,早在北宋时期,兴化百姓已经能够掌握烘焙菜叶的最佳火候,制作出色香味俱全的好茶。据史书记载:仙游“郑宅茶”、“龙凤茶”,名闻京都,成为了贡品,被誉为福建七大名茶之一。蔡襄作为朝廷官员,不可能身体力行参与茶叶加工,他的作品中有关制茶、藏茶、泡茶的经验,自然来自家乡百姓的生产实践。
  总之,宋代兴化农业经济发展迅速,经济作物大面积种植,除了甘蔗、荔枝、龙眼、茶叶之外,还有柑桔、枇杷、香蕉、橄榄、芒果、文旦柚和柿、李、桃、枣等水果。特别是农产品加工技术的提高,为兴化经济作物种植和农业经济发展开辟了广阔前景,也为兴化商业经济发展和对外贸易的兴起奠定了物质基础。

附注

①《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00页。 ②(宋)黄岩孙撰:《仙溪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18页。 ③《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423页。 ④王灼著:《糖霜谱》卷3。 ⑤(宋)方大琮著:《铁庵方公文集》卷21。 ⑥(明)周瑛、黄仲昭著:《兴化府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0页。 ⑦《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340页。 ①《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②《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③《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④《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⑤《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94页。 ⑥(明)周瑛、黄仲昭著:《兴化府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36页。 ⑦《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⑧《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11页。 ①《仙游蔗糖志》,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年版,第1页。 ②(宋)蔡襄著:《荔枝谱》,福建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4页。 ③(明)周瑛、黄仲昭著:《兴化府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47页。 ④《莆田诗咏》,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版,第31页。 ⑤《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①《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②(宋)蔡襄著:《荔枝谱》卷十三,载《枫亭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447页。 ③《蔡襄全集》,福建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678页。 ④(宋)蔡襄著:《荔枝谱》卷十三,载《枫亭志》,方志出版社1998年版,第447页。 ①《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②(明)周瑛、黄仲昭著:《兴化府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340页。 ①福建省蔡襄学术研究会主编:《蔡襄全集》,福建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②《蔡襄全集》,福建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③《蔡襄全集》,福建出版社1999年版,第53页。 ④《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⑤《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0页。 ⑥《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80页。 ⑦《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040页。 ⑧(明)周瑛、黄仲昭著:《兴化府志》,福建人民出版2007年版,第340页。 ⑨(宋)蔡襄著:《茶录》载《枫亭志》,方志出版社1999年版,第51页。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