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宋代兴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莆商发展史》 图书
唯一号: 130620020210000027
颗粒名称: 第二节 宋代兴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
分类号: F303.1
页数: 6
页码: 55-60
摘要: 本节记述了莆田县宋代兴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内容包含了宋代兴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经济开始快速发展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 宋代 农村经济 农业 莆田县

内容

宋代兴化境内人口剧增,人多地少矛盾日渐凸显,粮食短缺推动了物价上涨,社会矛盾开始出现。为了缓解人口对土地资源的压力,兴化军鼓励百姓垦荒种植,围海造田,扩大耕地面积。
  宋熙宁八年(1070年),宋廷颁布了《农田水利法》,兴化军掀起了一场农田水利建设高潮。
  一、宋代兴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据史书记载:“自是熙宁中,四方之民,辐辏开垦,环数千里,并为良田”。②宋初在兴化军主政的陈洪进(字济川,914年—985年)系本地人(今仙游县枫亭镇),希望造福乡里,重视农业发展,在兴化境内大兴水利设施建设。莆田的馆洋陂、南安陂和枫亭等地的水利设施,都是在陈洪进主持下兴建的。宋庆历年间(1041—1049年),北宋端明殿大学士蔡襄出任福州知府时,修建了“涵头”水利设施,扩大了入海闸,重建了慈寿陡门,即端明陡门,俗称“陡门头”,至今坚如壁垒。还有兴化知军刘谔也组织民众修建了太平陂,钱四娘和李宏捐资修筑了木兰陂,仙游知县蔡次传也组织百姓修建了官杜陂,这些都是宋代新建的大型水利设施。据史书记载:“太平兴国二年至元丰六年(977—1083年)的106年中,莆田县先民在木兰、延寿、萩芦三大溪中建成木兰、南安、泗华、太平等四大水陂,受益面积10多万亩。宋淳祐二年(公元1242年)已有陂坝685处”。③据《八闽通志》记载:“宋代,仙游县共筑有陂堰塘627处,灌溉农田6.7万亩,居全国各县第二位”。④这些水利设施建设,对兴化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本节着重介绍南安陂、太平陂、木兰陂和仙游县官杜陂的建设情况,以“窥一斑而知全豹”。
  (一)南安陂
  《兴化军祥应庙记》中记载:“夫七闽诸郡,莆田最为濒海,地多咸卤,而可耕之地又皆高仰,无川渎沟洫之利。旬日不雨,则民有粒食之忧,每岁以旱而祷于神”。⑤唐之前,兴化境内缺水严重,解决农业灌溉问题成为广大农民的一件大事。进入唐代之后,莆仙两县百姓开始大量修筑蓄水塘,以解决盐碱地改造与农田灌溉的用水问题。但蓄水塘储水量有限,“且塘之潴水,易涝易除,旱涝难资”,“岁旱则塘无馀润”,不能从根本解决旱时的农田灌溉问题,也不能适应盐碱地改造的大量用水。①据史书记载:兴化“始塍海为田,然而溪涨左冲,海咸右啮,农不偿种,吏安取科?议水利者,谓筑陂堰之,凿河流以导溪流,而潴之设斗门。涵泄以待河溢而尾闾泄之,庶几蕰隆弗能虫,怀襄弗能鱼,下济民艰,上输国赋,诚一方之急务也!”②兴化境内虽然溪流众多,水源丰富,但地势倾斜,易涝易旱,如何利用溪水灌溉,始终成为兴化官民关注的问题。太平兴国元年至三年(公元976—978年),“平海军节度使陈洪进在萩芦溪迎仙渡截溪筑上、下二陂,溉田百余顷”。③南安陂位于萩芦溪下游的江口镇石狮村,该陂未建之前,陈洪进曾经组织民众修筑了馆洋陂,但因选址不科学,水位落差小,蓄水量不多,灌溉面积有限。于是,陈洪进又组织民众在萩芦溪上游修筑南安陂,俗称“乞食陂”。据《莆田县志》记载:南安陂为浆砌条石滚水坝,陂高2.94米,长379.3米,坝体结构非常牢固,采用宽0.6米、厚0.3米、长3~4米、重1.4~2.0吨的大条石砌筑。陂右端设有排砂闸和进水闸,并修筑了干渠10.2千米,使萩芦溪之水源源不断地流向兴化平原。南安陂是宋初兴化军最早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灌溉农田达7000多亩,大大缓解了兴化平原的农田缺水问题。
  (二)太平陂
  太平陂是继南安陂之后修建的又一大型水利设施建设。宋嘉祐年间(1056—1063年),兴化知军刘谔组织民众在萩芦镇崇林村莲花石处修筑太平陂。太平陂又称太和陂,位于萩芦溪上游,离兴化军城约20千米,流域面积约432平方千米,水源丰富,长年流水不断。据《兴化府志》记载:“太平陂,亦名太和陂,宋嘉祐间(1056~1063年)知军刘谔创,灌兴教、延寿二里田七百顷”,“谔址石溪流堰为陂,深二丈、宽20丈,水色绀碧,流源演迤,乃作圳引而南注,圳沿山而行,皆用石砌理,遇山壑断处,乃作砥柱联驾石船而飞渡之,其势盘折,蛇行二十余里,及入境,乃分上下二圳,上圳得水七分以灌兴教、延寿二里高仰田土,下圳得水三分,专灌兴教里吴塘、漏头等处平洋田地”。④太平陂水利工程建设十分艰巨,动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历经7年才竣工。宋绍定年间(1228—1233年),兴化军对太平陂进行重修加固,提高了水位,增加了蓄水量,并修筑了多条引水渠,进一步扩大了农田灌溉面积。太平陂是宋代兴化军修建的又一大型水利工程,约有7万多亩农田得到了有效灌溉,使兴化平原(北洋)成为旱涝保收的农田。
  (三)木兰陂
  木兰陂是我国著名的大型水利工程,也是中国古代五大古陂之一。木兰陂位于莆田市区西南5千米处的木兰山下,位于木兰溪和兴化湾的汇流处。木兰陂始建于北宋治平元年(1064年),至元丰六年建成(1083年),是宋代兴化境内最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至今仍保存完整并发挥其水利效用。
  木兰陂未筑前,兴化平原溪海汇合,淡咸不分,滔滔海潮溯溪而上,直涌到仙游的灵陂(现林陂),距今入海口近百里之远。加上木兰溪入海口无遮无栏,遇洪则泛,海潮上涌横流,遍地皆咸,兴化平原“只生蒲草,不长禾苗”。对于木兰溪泛滥成灾的史实,《木兰陂志略》有详细的记载:“按永春、德化、仙游溷三十六涧之水,由维新里(今华亭、濑溪一带)突流而下,海涛潮汐又从白湖(今阔口港)鼓涌而上。方春夏交,霪涝奔腾,则四郊皆泽国也;若遇秋汛涛翻,则望洋似海,四郊又斥卤也。虽有六塘可资潴蓄,然利不胜害,下流之潴蓄不能上流之崩突也”。①几千年来,滔滔不断的木兰溪,既是孕育兴化百姓的母亲河,也是境内洪涝灾害的始作俑者。
  木兰陂建筑经历了一个艰难而曲折的历程。据史书记载:第一次修筑木兰陂是在治平元年(1064年),传说18岁的姑娘钱四娘(长乐人),随其父亲从广东离任返回家乡途经兴化时,目睹了木兰陂洪水泛滥的惨境。回家后,钱四娘变卖家产,捐赀巨万,在木兰溪下游将军岩山下兴建水陂。木兰陂建成后不久,突发洪水,水陂被冲垮,功亏一篑。钱四娘悲愤不已,投水殉身,兴化百姓怀念钱四娘的功德,为她建祠纪念。
  第二次修筑木兰陂是在治平末年。钱四娘修筑木兰陂失败之后,她的同乡林从世也捐家财十万缗,在木兰溪下游出海口处筑陂。但因木兰溪下游出口处溪面狭窄,受海水和溪流的双重冲击,一场暴雨与天文大潮先后冲击,又将林从世修筑的陂坝冲毁。
  第三次修筑木兰陂是在熙宁八年(1075年)。据史书记载:“时蔡公兄弟京(蔡京)、卞(蔡卞),感涅之灵谶,念梓里之横流,屡请于朝,乃下诏募筑陂者。时福州有义士李宏,家雄于财而心乐于施。蔡公以书招之,遂顷家得缗钱七万,率家干七人入莆,定基于木兰山下。负锸如云,散金如泥,陂未成而力已竭。于是蔡京复奏于朝,募有财有干者辅之。得十四大家,遂慨然施钱共七十万缗,助本陂!”②李宏吸取前人筑陂失败的经验教训,邀请了水利专家冯知相助,选择在钱四娘与林从世陂址之间的木兰山下兴建陂坝。此处“溪广水漫,两山夹峙左右,翊以当其冲”,“所其定基,视钱陂在下流,视林陂在上流,海潮无吞噬之忧”,且“陂基下有盘石,桓亘北山,基固石为址而成之”。③由于木兰山下河床宽阔,水流平缓,海拔适中,既避免了海潮的正面冲击,又可以避免洪水毁坏。同时,陂址位于木兰溪下游的上端,沿溪河谷狭长,回水淹没农田较少,造价低,风险小,灌溉面积大。许多现代水利专家对木兰陂选址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木兰陂址的选择,既科学又合理,不但减少了工程造价,而且成为木兰陂成功修筑的关键所在。
  木兰陂主体工程竣工之后,为了减缓海潮冲击,兴化军组织民众在出海口处修筑了障潮海堤2500米,有效地进行了护陂。同时,还开挖了大小水沟百余条,其中大沟7条,利用兴化平原的海沟,疏竣成引水渠。还开凿了109条小水沟,俗称“九十九沟”,使木兰溪水源源不断地流入兴化平原。
  整个木兰陂水利工程由陂、堰、堤、渠、沟等几部分构成,是莆田古代历史上最宏大的水利工程,也是宋代福建境内规模最大乃至全国屈指可数的宏伟水利工程。木兰陂建成后,灌溉农田面积达10多万亩,受益千秋万代。据《宋志》记载:“越之鉴湖,溉田几半会稽,兴化之木兰陂,民田万顷,岁饮其泽”。④修筑了木兰陂,“后有塍海而耕,皆仰余波,计其所溉,殆及万顷,变泻卤为上腴,更早暵为膏泽,自是南洋之田,天不能旱,水不能涝??兴化军储六万斛,而陂田输三万七千斛。南洋官庄田尤多,民素苦之,由是屡稔,一岁再收,向之穷人,皆为高赀温户”。⑤郑樵在《城山松隐岩》一诗中道:“青嶂回环画屏倚,晴窗制入春湖水,村村丛树绿于蓝,点点行人去如蚁。新秧未插水田平,高低麦垅相纵横,黄昏倦客忘归去,孤月亭亭云外生”。①一眼望去“天上银河分一派,莆中粒食共千春”;“庙门斜向东流水,烟火茫茫遍海滨”。②李宏花了八年心血于元丰六年(1083年)建成了千年不毁的木兰陂,而自己却积劳成疾,在巡视木兰灌区途中病倒,英年早逝,长眠于兴化平原的大孤屿(现荔城区黄石镇金山村),终年41岁。兴化百姓为了纪念钱四娘、林从世和李宏等建陂功绩,为之建庙以祀。莆籍诗人柯举有诗曰:“十载叠叠势纡回,木兰不朽李侯名。壶山水绕恩波在,村北村南处处耕”。③。
  (四)仙游县水利设施建设
  宋代仙游境内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仙游居万山之中,农所资者,惟取涧泉、岩溜以为灌溉。遇高则堰之,堰者;壅水以上田也。遇低则陂之;陂者,障水以入田也”。④宋淳熙三年(公元1176年),仙游东乡平原(今榜头镇)开始修筑官杜陂。官杜陂位于榜头镇赤荷村溪口,截引木兰溪支流的仙水溪水源,灌溉仙游东乡的大片农田。仙水溪位于仙游东北部,发端于兴太山区,整个流域集雨面积达180平方千米,在现仙游县榜头镇南部与木兰溪汇合。官杜陂原为官、杜两陂,官陂居上,杜陂居下,相距150米,均用河卵石砌筑,同时还修建水渠18千米。官杜陂建成后,灌溉仙游东乡平原农田3000多亩,缓解了仙游县东部的农田缺水问题。据史书记载:“淳祐二年(1242年),兴化知军杨栋和仙游知县蔡次传在仙游县东乡(今榜头)筑陂引水,灌溉农田3000亩。受惠的有今榜头、赖店、城东等地。至此,仙游县已有陂堰610处,可溉农田10万亩”。⑤宋代,仙游境内还修建了众多的陂、堰、塘等水利设施。据《兴化府志》记载:“功建里陂有九,堰十有三,塘一”;“孝仁里,旧日香山里归并,共陂三十有四”;“善化里,旧廉洁里、璇珠里归并,共陂五十有五,堰二十、塘一”;“仁德里,旧保德里、养志里归并,共陂五十有四,堰十,塘一”;“永兴里,陂五十,堰一,泉一”;“折桂里,旧咸平里、党德里归并,共陂六十二,堰十有一,塘七,泉四,坑一,窑一”;“文贤里,旧昼锦里归并,共陂十有九,堰二”;“连江里陂二十二,塘二”;“慈孝里,旧依安里归并,共陂五十有一,堰九,池一”;“文贤里,旧清泉里归并,共陂三十有三,堰二,湖一,圳一”;“兴贤里,旧永福里归并,共陂十有六,堰十有一,井三,泉五,坑一”;“万善里陂三十七”。可见,宋代仙游境内水利工程建设规模之巨大。⑥宋代,兴化境内开展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修建了众多的陂、坝、堰、圳等,为兴化农业经济发展奠定了基础。据《仙游县志》记载:境内水利设施建设,“宋代,有了较大的发展,全县共有陂坝651座,初步解决了农田用水”。⑦莆田县境内陂、坝、塘、埭等水利设施更多,共有886座,位居全国第一。据史书记载:“自吴兴筑海为堤,以开北洋水利;裴次元筑海,以开南洋水利,莆人始得平地而居之。初仅凿塘开壑,以为救济;继而仁者不惜财,智者殚其虑,作陂筑坝,分引溪涧之水,以灌平原之田,于是南北洋始成乐土”。⑧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既缓解了兴化境内的洪涝灾害,又实现了农田的旱涝保收,穷山恶水的兴化军变成为鱼米之乡,出现了“风摇未麦垅东西浪,春入郊原远近香”的繁荣景象。①
  二、农村经济开始快速发展
  宋代,兴化境内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极大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新修建的陂、堰、坝、渠等水利工程,利用溪流水位落差原理,实现自流灌溉,既节约了大量劳动力,又改善了大片盐碱地,一些原不能耕种的滩涂海田,因为有了淡水迅速改造成早涝保收的良田,许多地势较高的旱地,有了丰富的水源也变成了可以种植水稻的良田。特别是几大水陂建成投产之后,众多蓄水塘失去了作用,将其改造成为农田,既扩大了耕地面积,又解决了农业基础设施的建设资金。如太平陂建成之后,原北洋的太和塘、屯前塘、东塘、胜寿塘、西冲塘等遂改造为农田,扩大了300多亩耕地,解决了太平陂的建陂经费。而木兰陂修筑之后,原南洋六大塘,遂废五塘为田,惟留国清一塘。据《兴化府志》记载:“陂既而塘废。(李)侯干五塘,并大小孤屿白水之地,垦田二百余顷。以八百石赡陂,设陂司掌其出纳,署李金紫户输田粮,惟留国清一塘助陂,以备大旱”。②木兰陂建成之后,既扩大了农田面积,提高了粮食产量,又解决了维护水利设施的经费问题。据《莆田县志》记载:木兰陂修筑后,“遂废五塘为田,令民兴之,岁得谷二千五百五十五石有奇”。③可见,宋代兴化水利设施效益良好,不但迅速缓解了莆田人多地少的矛盾,而且使兴化平原2万顷盐碱地变成了高产田,穷乡僻壤的兴化军演变成富庶之邦。宋代莆籍诗人岳正有诗云:“不是满篓禾稻熟,敢因佳节出郊游?”反映了诗人对于家乡富庶的喜悦心情。④宋代兴化农村经济之所以能够快速发展,与地方官员的积极作为有关。一方面,地方各级政府大力鼓励农业发展,促进了兴化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从北宋初起,兴化境内开始出现粮食短缺,地方政府通过鼓励农耕、发展经济等方式,解决食粮不足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形式就是颁布劝农文书。中国古代地方官员有劝课农桑的传统,宋代甚为流行,每逢仲春时节,伴随出郊劝农例行公事产生了许多劝农文书,虽然其中不乏徒为具文的官样文章,但也有不少总结农事经验、传播先进耕作技术和宣传种植稻麦菜豆的内容,有益于农业发展。如宋绍兴十五年(1145年),仙游县令就有《普惠院劝农》诗:“青麻幪幪近人长,小麦青青大麦黄。令尹出郊闻好语,春来喜有半年粮。”从诗中可以看出官方劝课家桑的积极行为。⑤另一方面,地方官员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农耕技术革新,鼓励农民种植经济作物,客观上也促进了兴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如仙游县从“自宋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引进‘占城’稻”,水稻亩产量迅速提高。⑥“占城稻”是从越南引进的一种耐旱高产的“旱占”水稻品种,引进种植成功之后,境内粮食产量迅速提高。水稻新品种的引进和改良,对于提高莆田粮食产量意义十分重大。据史书记载:宋代福建水稻亩平均产量为1.5石,而兴化平原平均亩产量达到了2石,仅这一项就增加粮食100多万石(每石50千克)。
  宋代兴化境内农村经济快速发展,百姓丰衣足食。据《莆田县志》记载:宋代境内“有单季稻、双季稻之别,又有籼谷和糯谷之分”。①“按种植季节分,有早、中(大冬稻、单季稻)晚稻,按品种类型有籼、粳、糯三种”。②庄稼一年三熟,两季水稻,一季蚕豆或大小麦,还有甘蔗、黄麻和蔬菜等经济作物。宋《仙溪志》记载:“稻之别有三:粳、秫、金成也。粟、麦、麻、豆”。③宋代兴化境内农村经济迅速发展,粮食产量大增,库存丰裕,“建炎三年,因盗起,拨本军米二万五百石,纳于福州,以应军期急用,后遂为定例,谓之犹剩米”。④一个滨海小邑,竟可临时调拨二万五百石大米,且以后“袭为定例”,足以说明宋代兴化粮食之丰裕、政府财政之宽余、民众之富庶。
  经过宋代经济的持续发展,兴化军彻底改变了穷山恶水、土地贫瘠和经济落后的面貌,广大百姓过上了富裕的生活。兴化士人生动地描述了兴化平原的风光美景:“夹岸荔枝红蘸水”与岸上金黄色的稻田和远处的青山相映生辉,呈现出江南水乡特有的壮丽画卷。木兰陂下游的“九十九沟”成为兴化境内主要的淡水鱼产区,每年秋天水稻成熟时,沟渠里成群的毛蟹游向海里产卵,在近海的沟渠和桥边,随手可以抓到肥美的野生毛蟹。春夏之交,天气闷热,大暴雨即将来临,为了防止木兰溪水泛滥,开闸放水,沟渠中水位陡降,大量沟螺来不及爬进水中,紧贴沟壁,伸手可捡。木兰春涨时,溪水越过河床,向两岸缓缓漫溢,倒灌到兴化平原的水田之中,鱼儿随溢水游入田中,在田间游来游去,好一派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邑人朱德善在《木兰陂》中称赞兴化平原的富庶情景:“万顷狂澜越壑低,中流砥柱卧龙栖。二神共飨东西庙,一水平分南北溪。雨过木兰瑶草长,秋深松柏翠云齐。仁波千载犹滂沛,到处春田足一犁”。⑤宋代,兴化军大规模的水利设施建设,使境内沟渠纵横交错,形成了水陆交通网络,既保障了农田水利灌溉,又兼有生产生活用水、航运交通、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特别是兴化平原的沟渠,为广大民众运送粮食、肥料、稻禾和收成庄稼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同时,兴化商人利用四通八达的水渠进行货物运输,开展商业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附注

①(宋)黄岩孙撰:《仙溪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第16页。 ②《宋会要辑稿》(食货七十之二四)。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36页。 ④《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260页。 ⑤《兴化军祥应庙记》,《天下莆商》转载:经济日报出版社2005年版,第33页。 ①(清)陈池养著:《木兰陂志》卷下。 ②(清)陈池养著:《莆田水利志》卷5。 ③《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21页。 ④《莆田县志》,中华书局1995年版,第224页。 ①(清)陈池养著:《木兰陂志》卷下。 ②谢如明著:《莆田发展简史》,转载方天若(宋)《木兰水利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40页。 ③(明)周瑛、张仲昭著:《兴化府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53页。 ④《宋史·食货志》,朱维斡转载于《莆田县简史》,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⑤(清)陈池养著:《木兰陂志》(卷下)。 ①黄仲昭撰:《八闽通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373页。 ②《莆田诗咏》,福建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83页。 ③(明)周瑛、黄仲昭著:《兴化府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52页。 ④(明)周瑛、黄仲昭著:《兴化府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9页。 ⑤《莆田市志》,方志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2页。 ⑥(明)周瑛、黄仲昭著:《兴化府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1378—1388页。 ⑦《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51页。 ⑧朱维斡著:《莆田县简志》,方志出版社2005年版,第36页。 ①郑方坤:《全闽诗话》卷4,《徐火勃笔精》。 ②(明)周瑛、黄仲昭著:《兴化府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771页。 ③乾隆《莆田县志》卷2。 ④《八闽通志》,卷八十四(词翰)。 ⑤(明)周瑛、黄仲昭著:《兴化府志》,福建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第881页。 ⑥《仙游县志》,方志出版社1995年版,第172页。

知识出处

莆商发展史

《莆商发展史》

出版者:中央文献出版社

本书论述了福建莆田发展的历史,论述了早期莆商的形成、发展变化以及新中国成立后,莆商在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工商业改造中的建设和发展,特别是对民营产业、医药产业、木业发展的贡献对市场发展的影响等方面的内容。

阅读

相关地名

莆田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