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公陂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唯一号: 130335020230001080
作品名称: 留公陂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6/001
起始页: 0676.pdf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K928.78
主题词: 古道-名胜古迹-中国

作品简介

旧名丰谷陂,俗称“陈三坝”,位于双阳街道前埭社区,陂横拦于惠安县洛阳镇陈坝村与洛江区双阳街道前埭社区坝南村之间的洛阳江上游,为南宋右史泉州留元刚(留从效八世孙)倡筑,后人为称赞留业绩,称之“留公陂”。陂既可以外挡海水侵入,内又可以防止溪水流出,创五陡门,以时蓄泄。可以灌溉晋江之北、惠安之南413.33公顷田地,是泉州最早的水库堤坝。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太守屠倬于陂左筑石堤“三十六丈,深九丈五尺”。明嘉靖十五年,陂坏,郡守王士俊又重修;清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知县王勳檄巡抚林懋懿再修筑。1963年,政府以旧堤为基础,重建为花岗岩石堤。堤南北偏东走向,长135米,坝高3米,桥面宽2.2—2.4米不等,作闸门15个孔以泄洪。坝南立有明嘉靖三十八年“屠公陂”碑1通。2009年12月,省政府公布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知识出处

泉州市洛江区志

《泉州市洛江区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书记述尽量上溯事物发端,下限断至2007年,记述断限内洛江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内容包括:自然环境与保护、人口与计划生育、城乡规划建设、经济总情、工业、农业、国内商贸服务业、对外经贸、金融、经济综合管理等。

阅读

相关地名

泉州市
相关地名
洛江区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