璧山崖刻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唯一号: 130335020230001022
作品名称: 璧山崖刻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30000015/001
起始页: 0252.pdf
分类: 建筑
分类号: K877.49
主题词: 石刻-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深沪镇港阜社区居委会·唐、明、清,市文物保护单位) 璧山又名狮山,西面临海,路旁有摩崖石刻6通:一、竖刻楷书“璧山”,字径0.6米,相传唐末罗隐书。二、横刻楷书“扫地登青”,字径0.17米。三、竖刻行楷“深沪即事五言排”,诗一首,字幅高0.16米,宽0.75米,竖排9行,字径0.08米。清乾隆三十年(1765)监察御史詹肯构题。四、“大明封赠大理寺左评事王公暨太孺人郑氏、杨氏神道”碑。五、清乾隆十九年(1754)“修石门路功德碑”并镌于道旁崖壁。六、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乡人为保护海港环境:“澳规”,刻于岩上,字幅面积0.7米×0.7米,字径0.06—0.07米。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晋江市志(1988-2007)下册》

出版者:海峡文艺出版社

本书分为九卷,内容包括:劳动与社会保障、华侨与港澳台事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育、科技、文化、体育、卫生、民族宗教、民间信仰、民俗、放言、街道、镇、人物、荣誉榜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