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首页
知识信息
草庵摩崖造像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唯一号:
130335020220000623
作品名称:
草庵摩崖造像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20000006/001
起始页:
1351.pdf
分类:
遗址
分类号:
K877.49
主题词:
石刻-考古-中国
作品简介
草庵位于罗山乡华表山麓,系宋代摩尼教寺遗址,内有摩尼光佛摩崖造像,元后至元五年(1339)改为石构。1961年列为福建省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西山杂志》载:“草庵寺,宋绍兴十八年宋室赵紫阳在石刀山之麓筑龙泉书院,夜中常见院后石壁五彩光华,于是僧人吉祥募资琢佛容而建之寺,曰摩尼寺。元大德时,邱明瑜航海至湖格,登摩尼寺,捐修石亭,称曰草庵寺。”而清道光《晋江县志》载:“华表山,在五都,双峰角立如华表然。麓有草庵,元时建,祀摩尼佛。”草庵于明正统十年(1445)、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民国12年三度重修,其前的龙泉书院被清兵所毁,直至近年华侨始捐资重建,改称大华严寺。 草庵依山崖而建,石构,单檐歇山项。崖壁上凿一圆形佛龛,内浮雕摩尼光佛。高1.5米、宽0.8米,结跏坐于莲花座上,散发披肩,面庞圆润,眉弯隆起,顎下两条长髯,背后饰以毫光四射,风格与佛教迥异;更奇妙的是脸呈草绿色,手显粉红色,身为灰白色,系利用岩石中不同颜色精心构设,巧夺天工。现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摩尼雕像。 草庵周围原有摩尼教咒语的崖刻,20多年前被毁,现仅存“万石梅峰”、“梧涧”崖刻2方;庵内存有弘一法师撰书的《重兴草庵石记》碑1方、柱联4对以及一些题刻。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出版者:上海三联书店
本志设概述、建置、自然环境、人口、农业、林业、水利、水产、乡镇企业、工业、交通、邮电、能源、城乡建设等类目,详细地记述晋江市的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状。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