芝山刘氏书塾记

知识类型: 作品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唯一号: 130335020220000406
作品名称: 芝山刘氏书塾记
文件路径: 1303/01/object/PDF/130310020220000005/001
起始页: 1096.pdf
分类: 文学
分类号: I05
主题词: 体裁-文学创作方法

作品简介

古者国有学,家有塾,所以教其子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以为修齐治平之本,此吾儒有用之学也。自唐以诗赋取士,学不本於六经,惟声律词藻是务。而近代以来,职教者又但以学廪为重。於是教与学俱为具,塾之废久矣。诗礼之家则贫不能为,赀朗巨室则又不肯为。始西桥翁遣子入路学,以其教道有戾于古。岁甲午,乃构书塾於芝山之原,延请名师,俾其子归学焉。延祐元年甲寅,圣天子以新科取士,罢黜诗赋,崇尚经学。翁之子昆仲四人,挟其能,踊跃就试。有司负公道、辟世嫌,不敢取。归而克志于学,谓麟经夫子之亲笔、百王之大法也,以此而取科第庶可无愧。一日,三郎子礼跪请於翁曰:“书塾迫隘,无以为藏修游息之地。又不立先圣先师遗像,无以昭揭诚敬。圣经贤传与群书杂处篇帙散乱,无以为庋藏之所。请彻而大之。”翁嘉其言而颔其请。乃作燕居堂,以奉先圣先师。堂之后为斋,斋之后为炉亭。左经右史,诗文以与诸生隶习。斋之两序各有房,以备寝餗。庖湢溷圃各有其地,薪炊服役各有其人。每岁捐粗谷三百石以为塾之廪,择子弟廉干者司其出纳,使师有岁俸,生徒有日膳。春秋二丁及俸给膳羞之。费外有余赀,储以待用。三岁科诏下,有能应选者,以是津遣之。有登名荐书欲会试於京者,悉罄其所有以与之。由是而取高科蹑高仕者,每应一任,则必捐俸禄以为塾廪之助。官愈高廪愈厚,则是塾可与吾族相为终始矣。学於是塾者,必以六经为本。先读大学,以观古人为学,次第而求其入德之门。次读论孟,以观圣贤之格言大训,而求约之方。次读中庸,以观圣神功化之极致,而求其性命。六经可得而明而大本立矣。又参周、邵、程、张、朱、吕之遗言绪论,以培植其根株。又旁搜广取屈、宋、班、马、韩、柳、欧、苏之文,以发畅其枝叶。幼而学之,壮而行之。则上不负圣朝崇儒尊经之意,下有以慰父兄之望。此则西桥翁之心也。子礼昆仲其钦守之。以为后人之法云。延祐丙辰十一月至日钩矶丘吉甫笔记。

知识出处

石狮市志

《石狮市志》

出版者:方志出版社

本志下限止于1997年。记述了石狮市的历史发展与社会现状,包含建置、自然地理、人口、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科技、教育、人物等内容。

阅读